茶经网

从汤色辨析普洱茶的品质

2020-12-08
茶汤的汤色是茶叶加工质量及茶品优劣的表现,可以从茶汤不同颜色中,分析茶品品质的优劣。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1)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CY316.COm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受沤,或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4)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湿条)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锰”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8)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浑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这类茶品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9)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10)黄汤:晒青毛茶汤色过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cY316.com精选阅读

都匀毛尖茶的汤色


想了解《都匀毛尖茶的汤色》知识吗,丰富的《都匀毛尖茶的汤色》内容等你来看!

都匀毛尖茶的汤色是嫩绿鲜明的,除了出汤的时候其他的时候是不能盖茶盖,不然会影响口感。

主要用具:都匀毛尖茶的冲泡,一般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玻璃杯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雀舌,翠片一类的扁形茶,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盖碗保温性较好,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推荐用盖碗。

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要特别说明的是,盖碗泡绿茶,除了出汤的时候,其它时间是不能盖盖子的,因为这样会闷熟茶叶,影响汤色和口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公道杯、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水盂、滤网、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等。

冲泡用水:水质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

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一般来说,以矿泉水或山上的泉水为佳,其次就是井水等,天然的泉水可以让茶汤的味道更加的好。若用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以使氯气挥发掉。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反复煮开的水硬度提高,不宜泡茶)。

冲泡水温:都匀毛尖茶适合用80度左右的水温冲泡,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

茶叶用量: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比如150ml的水一般冲泡3g茶叶。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口重的朋友可以适当多投一些,口轻的朋友也可以酌减,多试几次,便能掌握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都匀毛尖茶的口感,和茶叶的比例也是有关的。

关于本文《都匀毛尖茶的汤色》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叶的辨别:如何从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鉴别茶叶好坏?


茶叶的品种繁多、规格各异,要对茶叶的质量进行审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来说,买茶时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以紧细、圆直、匀齐、身骨重实的为好;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身骨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粗松、叶质老、身骨轻为较次。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碎末或其他非茶类的夹杂物,以无梗、碎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取一小撮茶叶(约3g-5g),放入容量为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他异味。

汤色茶叶内含物质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的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

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中,形成一定的茶香滋味。茶香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中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

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去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

茶叶鉴别百科:岩茶可以从汤色中分辨好坏吗


武夷岩茶汤色一般呈金黄或橙黄,带些微红,清澈亮丽,从不同角度看都有“金圈”,这是多种因素协调作用的结果,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是对汤色起主导作用的两种成分。

岩茶的发酵程度和火功会直接影响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成分,进而影响岩茶汤色。

重发酵、高火功的岩茶,茶汤颜色较深、较红;

轻发酵、低火功的岩茶,茶汤颜色较浅、较黄。

当茶红素与茶黄素之比过高时,茶汤颜色过红,亮度偏暗,会导致审评时得分不高;当茶红素含量太低,会导致茶汤滋味青涩;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太高,又会导致茶汤浅薄,鲜爽度较差,使品质得分不高。

其中对岩茶品质至关重要的是茶黄素,它由多种化合物组成,是形成茶汤收敛性的主要成分之一,对茶汤的亮度也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岩茶茶汤“橙黄明亮”的成分也以茶黄素为主,以适量的茶红素与儿茶素轻度氧化产物以及黄酮等成分为辅。相较于茶黄素,茶红素的组成更为复杂,其成分的分子量也远远大于茶黄素,其中除了儿茶素酶促氧化聚合、缩合反应产物外,也有儿茶素氧化产物与多糖、蛋白质、核酸和原花色素等非酶促反应的产物。

岩茶茶汤的清与浊也可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因素。毛茶或低火茶,汤色常常浑浊,并不能代表茶叶品质的好坏;如果足火岩茶的汤色浑浊则说明茶叶品质较差。返青的岩茶内质析出时会出现茶汤浑浊现象。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说明陈放后的岩茶茶汤会转成深红色。陈年岩茶的汤色主要是由茶褐色造成的。茶褐素的组成相当复杂,主要是由茶黄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而成,会使茶汤变得深红。所以岩茶的好坏,汤色可以作为参考,并不可以用其单独的来判断。

茶叶常识:茶叶汤色品茶术语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

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

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搪塞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茶叶汤色品茶术语_茶叶常识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

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

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搪塞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学茶记】红茶审评常用术语——汤色、香气篇


红茶审评,第二步就是开汤审评,汤色,香气是反应茶叶品质的重要特征。要准确的描述一款红茶的汤色、香气表现,这些常用术语就派上用场了。

汤色

红艳:红茶汤色鲜艳、红亮透明,碗沿呈金圈。多见于滇红和C.T.C茶,或大多国外红茶。

红亮:汤色红而透明。多见于上档红茶。

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

粉红:红白相混。多用于加奶审评中发酵轻的红茶。

姜黄:红茶茶汤中加入牛奶后呈现的一种淡黄色。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如“四套样”地区生产的红碎茶,其中春茶的乳色大多呈姜黄色。

冷后浑:红茶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棕色乳浊状凝体。多见于优质大叶种红碎茶。因儿茶素含量高,当茶汤温度下降到16t左右时,儿茶素与咖啡碱络合,即产生冷后浑。重新加热,茶汤会恢复红亮透明的原状。

乳白:加入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多见于滋味淡、质地较差的小叶种红碎茶。

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多见于发酵程度轻的大叶种红碎茶。红碎茶在制作中萎调和发酵轻,又经快速干燥,汤色和叶底大多呈棕黄色。

红褐:汤色褐中泛红。多用于描述氧化过度的低档红茶。

浅薄:汤色浅淡,茶汤中水溶性物质含量较少、浓度低。常用于低档红茶。

暗红:颜色红而深暗。多用于发酵过重或含水率过高、存放时间过长的红茶。

香气

秋香:某些地区秋季生产的红碎茶具有独特的香气,为一种季节香。如10月初广东生产的高档红碎茶具有特殊的季节性茶香,新鲜高锐,滋味强爽,品质胜于其他季节所产的红碎茶。

香荚兰香:从香荚兰豆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香荚兰素所具有的特殊的香气。如海南的香兰红茶,用香荚兰豆提取的香料窨制,具有高雅的巧克力香。

季节香:在某一时间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广东英德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生产的高档红碎茶香气特别清香高锐。这种“特别”而有时期性的香气,俗称“季节香”。

地域香: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如云南红茶特殊的糖香。

浓郁:香气高锐,浓烈持久。多用于“滇红”和“祁红”。如一级滇红茶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品质优良。

香短:香气保持时间短,很快消失。

香贫:香气低弱。

钝熟:香气熟闷。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发酵偏重的红茶。

纯正:香气正常。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纯和: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平和: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

粗青味(气):粗老的青草味(气)。萎凋和发酵程度偏轻的低档红茶。如不萎凋红茶,粗青味(气)特别重。

焦糖气:足火茶特有的糖香。多因干燥温度过高、茶叶内所含成分开始轻度焦化所致。

樟脑气:茶叶吸附樟脑块的气味,属一种令人不快的异味。多见于茶叶与带樟脑气的物品混放所致。

粗老味(气):茶叶因粗老而表现的内质特征。多用于各类低档茶,一般四级以下的茶叶,带有不同程度的粗老味(气)。

烟味:茶叶在烘干过程中吸收了燃料释放的杂异气味。多见于烘干机漏烟产生煤或柴烟气。

酸馊气: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青气:成品茶带有青草或鲜叶的气息。多见于夏、秋茶揉捻和发酵不足的下档红茶。

松烟香:茶叶中含有松脂燃烧的香气。见于福建所产的小叶种红茶。

老火:焦糖香、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产生。

足火香: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异气:非茶叶香气。茶叶香气中夹杂其他杂异的气味。多因加工、存放不当所致。

陈霉气:茶叶受潮变质,霉菌污染或贮藏时间过久,含水量高,产生的劣质气味。

陈气(味):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

慧眼辨识普洱茶品质的好坏


普洱茶叶产区的原驻民族兄弟在长期的开发利用普洱茶的实践中,发现各茶山的茶叶品质各异,各有千秋。于是,人们开始注重品茶,在“品茶”的过程中得出茶叶的质量和品味。但是,如何才能在茫茫茶海中甄别出好与坏,这还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下面分析一下怎样才能鉴别出不同茶叶的优劣。

不同的古茶山品质特征各有千秋

普洱茶的生茶,其品质特征往往由不同产区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决定。云南普洱茶产区的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这些古老的茶叶产区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小气候特点。由于不同的海拔、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周围植被、日照、降雨条件的不同。使各古茶山的茶叶品质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如:西双版纳的易武古茶香高馥郁,滋味回甘;老班章古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普洱的景迈古茶茶香浓郁,性烈、味醇厚;邦崴古茶汤色清澈明黄透亮,香气四溢、挂杯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清甜润口;临沧的勐库茶具有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醇厚、回甘绵长的特点;冰岛古茶茶汤金黄油亮通透,香气带花香或蜜香,饮之回甘生津强烈,香甜感极好,持久耐泡。这些独特的品质特征,都是由于各古茶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形成的。所以,了解各产区茶叶的品质特征对我们正确判断古树茶的真伪非常重要。龙生茶业公司为了积极推广云南古树茶产品,专门对云南古茶山的茶叶品质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并开发生产了宋聘牌的茶马古道系列古树茶产品。

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独特的茶叶品质

普洱茶的熟茶,其品质特征往往由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不同的厂家都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传统普洱茶的发酵工艺是国家严格保密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国有普洱茶厂才掌握这个属于国家保密的发酵工艺。为了重振普洱茶雄风,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从1992年开始成立普洱茶研究所,由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张木兰、肖时英亲自主持,并聘请原澜沧茶厂、景谷茶厂的老技术工人参与,结合思茅的气候特点,经过3年多的潜心研制和改进,形成了适合思茅气候特点的龙生特有的普洱茶发酵工艺。并成功开发出了具有传统普洱茶品质特征的龙生系列普洱茶,其中龙生“8系列”普洱茶具有外形紧实圆滑、香气纯正、汤色褐红、滋味滑润回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普洱茶中难得的上品。

普洱茶品质优劣的辨识


普洱茶品质优劣的辨别,文章为您从普洱茶的外形和内质方面为您介绍普洱茶品质的辨别方法!

茶叶品质的鉴别主要看外形和内质两个方面。外形包括:茶叶色泽、形状、嫩度、净度和整碎度;内质包括: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在外形方面,对于普洱茶的紧压茶而言,要求形状均整端正,厚薄一致,松紧适当,边缘整齐,不残缺,茶叶条索整齐紧结。茶叶的色泽以黑褐、棕褐、红褐为正常。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茶。

在内质方面,主要考察一下三点:

汤色:熟茶汤色红浓明亮,切忌汤色暗黑浑浊;生茶汤色黄亮,切忌浑浊。

香气:不论生茶和熟茶,香气均要纯正无异味、杂味。香气的纯度要区别霉味和陈香味。霉味是一种令人不愉快、作呕的变质气味。陈香味则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有桂圆、红枣等熟果的香甜味,是令人愉悦的香气。

滋味:普洱茶的熟茶滋味要醇厚爽滑,生茶应没有杂味、回甘快,苦味、涩味可以有但是不能一直都在,叮在舌面上那种让人不爽的感觉。

选购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认为年代越长越好。只有茶叶内含物充分、质量合格、储存好的条件下,茶叶才会朝好的方向转化。

不要仅仅根据包装判别茶叶的真伪。

汤色除了要看颜色外,还要考察清浊程度。但也不是越透亮越好,透明度太高的有可能是“湿仓茶”。不要盲目迷信大树茶、野生茶。

关于本文《从汤色辨析普洱茶的品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普洱茶的汤色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4249.html

上一篇:普洱茶的喉韵其实并不神秘

下一篇:茶酒加工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