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树 肾 毒 蛾 学名Cifuna 1ocuples Walker 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肾纹毒蛾、大豆毒蛾。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 寄主 茶树、大豆、绿豆、苜蓿、蚕豆、柿、柳等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茶树叶片,发生严重时把茶叶取食一光。 形态特征 见豆科害虫——大豆毒蛾。(成虫翅展雄34—40mm,雌45—50mm。触角干褐黄色,栉齿褐色;下唇须、头、胸和足深黄褐色;腹部褐色;后胸和第2、3腹节背面各有一黑色短毛束;前翅内区前半褐色,布白色鳞片,后半黄褐色,内线为一褐色宽带,内侧衬白色细线,横脉纹肾形,褐黄色,深褐色边,外线深褐色,微向外弯曲,中区前半褐黄色,后半褐色布白鳞,亚端线深褐色,在R5 脉与Cu1 脉处外突,外线与亚端线间黄褐色,前端色浅,端线深褐色衬白色,在臀角处内突,缘毛深褐色与褐黄色相间;后翅淡黄色带褐色;前、后翅反面黄褐色;横脉纹、外线、亚端线和缘毛黑褐色。雌蛾比雄蛾色暗。幼虫体长40mm左右,头部黑褐色、有光泽、上具褐色次生刚毛,体黑褐色,亚背线和气门下线为橙褐色间断的线。前胸背板黑色,有黑色毛;前胸背面两侧各有一黑色大瘤,上生向前伸的长毛束,其余各瘤褐色,上生白褐色毛,II瘤上并有白色羽状毛(除前胸及第1—4腹节外)。第1—4腹节背面有暗黄褐色短毛刷,第8腹节背面有黑褐色毛束;胸足黑褐色,每节上方白色,跗节有褐色长毛;腹足暗褐色。) 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茶区年生3代,贵州湄潭2代,均以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贵州一代成虫于5月中旬一6月下旬发生,第二代于8月上旬一9月中旬发生。卵期ll天,幼虫期35天左右,蛹期10一13天。卵多产在叶背。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叶肉。成长幼虫分散为害,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留主脉。老熟幼虫在叶背结丝茧化蛹。防治方法 (1)清除在茶树叶片背面的越冬幼虫,减少虫源。(2)掌握在各代幼虫分散为害之前,及时摘除群集为 害虫叶,清除低龄幼虫。(3)药剂防治 参见茶毒蛾。
茶树虫害--茶树茶黑毒蛾
学名 Dasychira baibarana Matsμmura 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茶茸毒蛾。分布浙江、湖南、四川、江西、安徽、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寄主 茶、油茶。为害特点 幼虫咀食茶树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片、嫩梢食光,影响翌年产量、质量。幼虫毒毛触及人体引致红肿痛痒。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5—20mm,翅展32—40mm,雄蛾稍小。成虫体翅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横线黑色,细而弯曲,近顶角处具颜色不一的纵纹3—4条, 翅中部近前缘处具1灰白色近圆形斑块,下方有1黑褐色斑块,外下方生1白斑点。后翅色较浅,无斑纹,腹部纵列黑色毛丛3—4个。卵直径0.8mm,近球形,顶部中央略凹陷,灰白色至黑色。末龄幼虫体长23—32mm,头棕褐色,体黑色,腹部1—4节背面各具褐色毛丛1对,第5节有l对黄色毛丛,第8节生黑褐色毛丛l对。胸部、尾部各具白色长毛2对。蛹长ll—17mm,黑色。茧棕褐色,丝质。 生活习性 年生4代,安徽年生4—5代。以卵在茶树叶背、细枝或枯草上越冬。翌年3月下一4月上旬孵化。2、3、4代幼虫分别发生在6月、7月中旬一8月中旬、8月下旬一9月下旬。成虫趋光性强,白昼静伏,夜间活动,羽化后当天即行交配,把卵成块或散产在茶丛中或下部叶背处。每雌产卵100一200粒,卵期7—10天。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群集老叶背面取食叶肉,2龄后分散,喜在黄昏或清晨为害。幼虫期20一27天。老熟后爬至茶丛基部枝杈间、落叶下或土缝里结茧化蛹。蛹期10—14天,成虫寿命5—12天。该虫喜温暖潮湿气候,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少。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冬季清园。生长季节注意摘除卵块。修剪茶树地下枝、内膛枝、病虫枝,要求离地27—33cm以下的枝叶全剪干净,对改善茶树通风透光条件,消灭部分茶毛虫的越冬卵有效。(2)幼虫在三龄前喷洒80%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也可喷洒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5000倍液。(3)每667m2 用2.5%天王星乳油20一25ml,实行低容量喷雾,防效优异。(4)也可用2%巴丹粉剂或2.5%敌百虫粉撒在地面上,摇树把幼虫震落杀死。(5)提倡使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每km2 用700一750×108 多角体病毒,相当于40头病死虫的含量,对水40kg,于越冬代幼虫2—3龄高峰期对茶丛作低位倾向喷雾,当代幼虫死亡率80%。茶树虫害--茶树豆盗毒蛾
学名 Porthesia piperita (Oberthur) 鳞翅目,毒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台湾、海 南、广东、广西,东邻国境线,西向至河北、陕西,西斜折入四川,止于东经l0l度附近。
寄主 茶、柑桔、豆类、楸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翅展25—30mm,雌蛾30一35mm,体、前翅柠檬黄色,从基部至 亚缘线具1棕色不规则大斑,上散布黑褐色鳞,翅顶具棕色大斑2块、棕色小斑2块,后缘 中央有黑长毛。后翅浅黄色。触角浅黄色,栉齿棕黄色。卵扁圆形,卵块被浅黄色毛。末龄 幼虫体长30mm,头部黑褐色,体黑褐色,背线呈间断的橙黄色带,气门下线橙黄色,略宽。前胸背面两则各具1红橙色大瘤,上生向前伸的黑褐色及白色长毛束,第l、2和8腹节II瘤 向背部靠近,形成l大瘤,上生密集的小刺毛和黑褐色长毛,余各节II瘤上生黑褐色长毛及白色短毛,v瘤红橙色,v、VI瘤上生白褐色毛束。蛹暗褐色,两侧灰色,具白色和褐色毛。茧暗黄褐色,被有幼虫体毛。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一代,以卵越冬,6月下旬一7月中旬是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化蛹,蛹期15天,8月中、下旬羽化。
防治方法 参见茶毒蛾。
茶树虫害--茶树双线盗毒蛾
学名 Porthesia scintillans (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异名Euproctis scintillansWalker。别名棕夜黄毒蛾、桑褐斑毒蛾。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江苏等省。寄主 茶、棉花、豇豆、花生、粉葛、丝瓜、辣椒、菜豆、葵菜、甘薯、玉米、柑桔、梨、桃、甘蔗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害叶、豆荚、果实,严重时叶片仅剩网状叶脉,豆荚和果实呈缺刻或孔洞,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体长9一12mm,翅展20—26mm;雌蛾体长17—19mm,翅展26—38mm。头部和颈板橙黄色,胸部浅黄棕色,腹部褐黄色,肛毛簇橙黄色。前翅赤褐色微带紫色闪光,内线和外线黄色,前缘、外缘和缘毛柠檬黄色,外缘和缘毛黄色部分被赤褐色部分分隔成三段;后翅浅黄色,体下淡黄色。卵黄色,半球形,每块有卵6—25粒。末龄幼虫体长17—25mm,头淡褐,胸部、腹部暗棕色;前胸、中胸及第3—7和第9腹节的背线为黄色,其中间纵贯红线,后胸红色;前胸侧瘤红色,第1、2、8腹节背面具绒球状短毛簇,黑色,余污黑色至浅褐色。后胸背板还有一对红色毛突,体上毛瘤上有黑长毛。蛹褐色,藏在棕色薄茧里。 生活习性 南方各省均有发生,福建年生3—4代,以幼虫在寄主叶片间越冬;广州年生10多代,无越冬现象。傍晚或夜间羽化,成虫夜出,白天栖息在叶背,6—7月发生数量多,雌成蛾产卵在叶背,卵半球形,黄色块状,上盖黄色茸毛,每雌可产卵40一84粒,卵期5—10天。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食叶下表皮和叶肉,3龄后分散为害豇豆荚或瓜果成孔洞,幼虫期15—20天,末龄幼虫吐丝结茧粘附在残株落叶上化蛹,蛹期5—10天。幼虫天敌有姬蜂和小茧蜂。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2)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可减少为害。(3)掌握在3龄前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细菌杀虫剂1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500—2000倍液。茶树虫害--茶树台湾黄毒蛾
学名 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毛毛虫、刺毛虫。分布在台湾、冲绳等地。 寄主 茶、芦笋、番茄、玉米、桃、蒲桃、梨、柑桔、番石榴、桑、杏、梅、柿、咖啡等70多种果蔬及其他植物。为害特点 1―2龄幼虫群集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后分散为害叶、花蕾、花及果实。成虫群集吸食汁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一12mm,雌蛾较雄蛾大,头、触角、胸、前翅均黄色,复眼圆且赤,前胸背部、前翅内缘具黄色密生的细毛。触角羽状,前翅中央从前缘至内缘具白色横带2条,后翅内缘及基部密生淡黄色长毛,腹部末端有橙黄色毛块。卵球形,初产浅黄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块呈带状,每块20一80粒,分成2排粘有雌虫黄色尾毛。幼虫橙黄色,体长25mm,头褐色,体节上有毒毛,背部中央生有赤色纵线。化蛹在丝质及鳞毛之茧内。蛹圆锥形,色浅具光泽。茧黄褐色。(见图左) 生活习性 台湾年生8―9代,周年可见各生长期个体。夏季24―34天完成一代,冬季65―83天。卵块带状,20―80粒排列2行,其上附有黄色尾毛。6―7月为发生盛期,卵期3一19天,幼虫期13―55天,蛹期8―19天,初孵幼虫群栖于植株上,3龄后逐渐分散。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参见茶毒蛾。
茶树虫害--茶树折带黄毒蛾
学名 Artaxa flava (Bremer) 鳞翅目,毒蛾科。异名Euproctis flava (Bremer)。别名黄毒蛾、柿黄毒蛾、杉皮毒蛾。分布华北、东北、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 寄主 茶、苹果、槟沙果、海棠、梨、山楂、樱桃、桃、李、梅、柿、枇杷、石榴、栗、榛、蔷薇等林果及药用植物。为害特点 幼虫食芽、叶,将叶吃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叶片吃光,并啃食枝条的皮。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15—18mm,翅展35—42mm,雄略小,体黄色或浅橙黄色。触角栉齿状,雄较雌发达;复眼黑色;下唇须橙黄色。前翅黄色,中部具棕褐色宽横带l条,从前缘外斜至中室后缘折角内斜止于后缘,形成折带,故称折带黄毒蛾。带两侧为浅黄色线镶边,翅顶区具棕褐色圆点2个,位于近外缘顶角处及中部偏前。后翅无斑纹,基部色浅,外缘 淡色深。缘毛浅黄色。卵半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5一0.6mm,黄色,数十粒至数百粒成块,排列为2—4层,卵块长椭圆形,并覆有黄色茸毛。幼虫体长30一40mm,头黑褐色,上具细毛。体黄色或橙黄色,胸部和第5一10腹节背面两侧各具黑色纵带1条,其胸部前宽后窄,前胸下侧与腹线相接,5一10腹节则前窄后宽,至第8腹节两线相接合于背面。臀板黑色,第8节至腹末背面为黑色。第l、2腹节背面具长椭圆形黑斑,毛瘤长在黑斑上。各体节上毛瘤暗黄色或暗黄褐色,其中l、2、8腹节背面毛瘤大而黑色,毛瘤上有黄褐色或浅黑褐色长毛。腹线为l条黑色纵带。胸足褐色,具光泽。腹足发达,淡黑色,疏生淡褐色毛。背线橙黄色,较细,但在中、后胸节处较宽,中断于体背黑斑上。气门下线淡橙黄色,气门黑褐色近圆形。腹足、臀足趾钩单序纵行,趾钩39—40个。蛹长12一18mm,黄褐色,臀棘长,末端有钩。茧长25—30mm,椭圆形,灰褐色。 生活习性 年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树洞或树干基部缝隙、杂草、落叶等杂物下结网群集越冬,翌春上树为害芽叶。老熟幼虫5月底结茧化蛹,蛹期约15天。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并交尾产卵,卵期14天左右。第l代幼虫7月初孵化,为害到8月底老熟化蛹,蛹期约10天。第l代成虫9月发生后交配产卵,9月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为害到秋末,以3—4龄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多群集叶背为害,并吐丝网群居枝上,老龄时多至树干基部、各种缝隙吐丝群集,多于早晨及黄昏取食。成虫昼伏夜出,卵多产在叶背,每雌产卵600一700粒。该虫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蝇等20多种。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落叶、杂草,刮除粗树皮,杀灭越冬幼虫。(2)及时摘除卵块,捕杀群集幼虫。(3)低龄幼虫为害期药剂防治参考茶毒蛾。茶树虫害--茶树茶毒蛾(茶毛虫)
学名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 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茶黄毒蛾、茶斑毒蛾。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
寄主 茶、柑桔、樱桃、柿、枇杷、梨、玉米等。
为害特点 3龄前幼虫常数十头群集在一起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从叶缘取食。
形态特征 成虫雄翅展20—26mm,雌30一35mm。雄翅棕褐色,布稀黑色鳞片,前翅前缘橙黄色,顶角、臀角各具黄色斑l块。顶角黄斑上具黑色圆点2个,内横线外弯,橙黄色。雌黄褐色,前翅浅橙黄色至黄褐色。卵扁圆形,浅黄色,直径0.8mm,卵块被毛,椭圆形。幼虫体长10一25mm,头黄褐色,布褐色小点,具光泽,体黄色,密生
黄褐色细毛。背线暗褐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棕褐色,l一8腹节亚背线上有褐色绒样瘤,上生黄白色长毛;气门上线亦有黑褐色小绒球样瘤,上生黄白色毛。蛹长8一12mm,黄褐色。茧土黄色。
生活习性 江苏、浙江、安徽、四川、贵州、陕西年生2代,江西、广西、湖南3代,福建3—4代,台湾5代,以卵在树冠中或下层1m以下的萌芽枝条或叶背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为害,老熟后于5月中旬群集树下,在枯枝落叶下,根际四周土中化蛹。5月下旬羽化,卵产在叶背或树干上。每雌产卵50一300粒成l卵块,上覆尾毛。6月中旬2代幼虫孵化,7月中旬化蛹,8月上旬羽化,8月中旬3代幼虫孵化,9月下旬化蛹,10月上旬羽化。主要天敌有茶毛虫黑卵蜂、赤眼蜂、茶毛虫绒茧蜂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 从11月至翌年3月,注意摘除越冬卵块;生长季节于幼虫l一3龄期摘除有虫叶片;成虫喜在16时前后羽化,此时多匍伏于茶丛或行间不活动,可人工踩杀。(2)农业防治 在茶毛虫化蛹盛期中耕茶园,并在茶树根际处培土6cm,可把部分蛹除掉。(3)生物防治 湿度较高茶园可用每g含10o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喷雾,对茶毛虫防效优异。也可从茶毛虫尸体上分离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粉剂或乳剂喷洒,田间防效82%以上。(4)掌握在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25%亚胺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50%二溴磷1000一1500倍液。(5)也可用98%巴丹可湿性粉剂或10%多来宝乳油2000倍液、95%乙酰甲胺磷乳油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二氯苯醚菊酯、10%天王星乳油4000—6000倍液、35%赛丹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
茶树病害--茶树紫纹羽病
症状 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发病初期病部生有纤细的紫红色菌丝,后根部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棍表面产生紫褐色根状菌素,其上有时可见紫红色半球状菌核或在根部或茎基部产生一层紫红色绒状物,表皮变黑或腐烂。发病轻的枝叶略呈黄绿色,发病重的全株干枯而死。 病原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 Jacz..称桑卷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1890年日本田中延次郎定名为H.mompa Tanaka,1909年爪哇雷西巴斯凯把属名改为隔担耳菌属,1919年日本泽田谦吉发现该菌不形成球形的前担子囊,又将其改回卷担菌属。1987年我国对该菌进行深入研究。该菌有两种菌丝。侵入皮层的称营养菌丝,寄生并附着在表面的称为生殖菌丝。营养菌丝黄褐色,直径5一10μm,粗细不一,生殖菌丝体为紫色。该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分布在5—25cm土层内,个别可深达1.5m,缺氧时发育不好,但可存活50多天。发育温限8—35℃,适温为27℃。土壤通气性好、持水量60%一70%、pH5.2—6.4最适合该菌繁殖。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束或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该菌在土中可存活3—5年。土壤中的菌核或菌索在条件适宜时,病菌长出营养菌丝,侵入新的寄主植物的幼根,后向主根或侧根蔓延。病根表面形成的菌索扩展至树干基部形成菌膜状的子实体,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多在5—6月份产生。担孢子萌发又产生菌丝,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农具使土壤中的菌核及残存在病根里的茵丝与新寄生的根系接触进行传染。也可通过茶苗、桑苗、果树苗木、薯块及花生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该病在地 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以及有机质含量高的茶园中发生较重。土壤过干发病也重。7—8月雨水偏多,旬降雨量高于50mm,利于该病发生。此外前作为甘薯、花生、桑树及果树的茶园易发病。防治方法 (1)新建茶园,最好选用无病地块。(2)选用无病苗木。注意剔除病苗,必要时苗木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根30分钟。后再栽植。(3)加强茶园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或积水。发现病株马上挖除,连细根一起挖除,集中烧毁,并对病穴淋浇43%福尔马林20一40倍液,后盖土、铺草覆盖24小时,隔10天后再浇灌一次,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茶树虫害--茶树蛇眼蚧
学名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属同翅目,盾斯科。别名樟盾蚧、山茶圆介壳虫、茶圆介壳虫、蛇眼臀网盾蚧、樟圆蚧等。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北京、四川、河北、陕西、山东、江苏、贵州;云南、福建、台湾。 寄主 茶树、油茶、樟树、柑桔、苹果;柿、桃、梨、栗、杨梅等。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受害严重的枝干稀疏,茶丛矮小,树势衰弱或叶片大量脱落,枝干枯死。 形态特征 介壳雌虫介壳圆形,背面隆起,直径2—3mm,暗褐色,边缘浅褐色稍带白 边,背侧有2个若虫蜕皮壳,黄褐色。成虫雌成虫体长1.1mm,卵圆形,紫色,无翅。前胸、中胸之间具1深缢沟,臀板背面具花纹。雄成虫体长0.7mm,翅展1.8mm,紫色,复眼黑色,触角10节丝状,翅白色。卵长0.2mm,椭圆形,浅紫色。初孵若虫椭圆形,浅紫色,触角、口器和足发达。2龄若虫的触角、足消失,体长0.7mm。蛹长0.7一0.8mm,长椭圆形,淡紫色。 (图右)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2代,台湾年生4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翌年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进入盛孵期。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8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10月底一11月初雄成虫盛发,羽化后在枝干上迅速爬行,找寻雌虫交尾。雌成虫把卵产在介壳里,每雌产60粒,多者200余粒。初孵若虫找到适合部位把口针插入枝、叶组织里固定不动,吸食汁液,开始在体背分泌黄白色蜡质物。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跳小蜂等。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卵孵化前,剪除徒长枝和落叶未干枯的有虫枝条,可减少虫源。(2)重点防治第一代在早春剪枝后,若虫孵化盛末期,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800一9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