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东航云南头等舱茶推出空中茶艺

2020-11-30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东航云南头等舱茶推出空中茶艺”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航资源网2011年8月17日消息:“一杯清茶笑迎宾,五洲香飘东方情。孔雀一展风姿彩,彩云之南迎客来。”一首小诗成为了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简称“东航云南”)客舱部头等舱部“空中茶艺表演”特色产品活动的最好点评,“空中茶艺表演茶淡情浓”活动自开展至今历时两个阶段,从对头等舱部乘务员茶艺培训铺垫基石到试行阶段的茶艺展示一展新两舱服务风采。该活动获得了头等舱旅客的一致好评,空中茶艺表演让每周一、五乘坐MU5701/2(昆明——北京——昆明)的头等舱旅客们在感受蓝天白云之际,也能够品尝到这阵阵茶香。充分展示了民族特色,让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以九州蓝天为舞台,打造出视觉、听觉、味觉的感官盛宴。将公司特色两舱服务引向新台阶。

图为:空姐正在精心准备空中茶艺表演。

然而任何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部门之间的大力配合,在这次东航云南客舱部头等舱部推出的茶艺表演活动产品的构想时,得到了服务质量管理部高度重视,并在整个活动的策划与实施阶段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对配备上机的茶叶以及茶具进行了精心的挑选,而且对乘务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地跟踪调查,并在该活动的试行阶段及时收集头等舱旅客意见,以促进该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精美的茶具展示的是公司两舱服务的品味,纯熟的表演是公司两舱乘务员高素质的体现。正是两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才打造出这次“空中茶艺表演”的成功,为两舱服务创建新的高度与台阶。

图为:空姐们正在切磋茶艺,提升茶艺感悟。

随着这次活动的成功,也为东航云南打开了现今两舱服务的启示录,而这启示录充分告诉了东航云南,高水准的两舱服务源于创新与探索,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才能创立服务品牌,而这来之不易的成功硕果更离不开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头等舱部将不断努力开创两舱服务的新纪元,相信东航云南各个部门之间的努力配合定会创立最好的工作团队,势必将公司的服务品牌做得更好、更高、更远,演绎别样蓝天。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汉族普洱茶艺


云南汉族的待客茶与内地汉族泡茶相似,一般有盖碗茶、壶泡茶两种、冲泡茶时由低向高转拉三次,称为“凤凰三点头”表示向客人三鞠躬之意。茶斟入茶杯、茶碗时,茶满七分,留三分空位,称为“七分茶、三分情”。

汉族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分。“品茶”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的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姿为目的,自娱自乐。品茶者,细品缓啜,所谓“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喝茶”是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吃茶”是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但吃茶的为数不多,一般都为喝茶。

汉族饮茶,虽然方法有别,却大都推崇清饮,认为清茶最能保持茶的“纯粹”,体会茶的“本色”。基本方法就是直接用开水冲泡或熬煮茶叶,茶汤中不附加其它饮料食品、为纯茶原汁本味饮法。凡有客自远方来,总要招待一杯盖碗茶,是汉族的一种专统待客方法。

正规的品饮盖碗茶,有净具、摄茶、澈茶、沦茶、品饮五道程序。首先用清温水将盖碗饮具清洗干净,把茶叶三至五克放盖中,再将初沸的开水迅速冲入盖碗内,使水满不溢为止,然后以碗盖轻轻刮去水面浮沫,再盖好碗盖。沦茶是碗中的茶要经过五分钟的浸渍,使之出茶香之味,最后才品饮。品茶素有“一看二闻三品”之说,首先看其茶叶的色泽和外形,然后是闻茶汤清香气,之后才是品其茶味,心情以静为佳。

茶艺定义|茶艺的内容


茶艺定义|茶艺的内容

目前对茶艺的内容组成,有不同的看法。谷川彻三认为包含艺术、礼仪、礼交、艺能四个因素[7]。范增平认为狭义茶艺的实际内容包括了技艺、礼法和道三部分,技艺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礼法指礼仪和规范;道是指一种修行,是一种生活的道路、方向,是人生哲学;前二者属于形式部分,后者属于精神部分[5]。姜爱芹认为茶艺包括艺茶、制茶、品茶、论水、择器、意境等内容[9]。而王存礼等人认为茶艺大致体现在泡茶和品茶两个方面,同时还必须讲究品茶的环境、氛围以及品茶的程序、内容、礼仪等[10]。寇丹认为茶艺包含七方面的内容:各种本身的色香味及外形欣赏、过程、、修身养性的课程、人际关系的触媒、品茶的环境、建立宁静与反省的心灵[6]。周洁琳认为当代茶艺内涵讲究六个层面:茶的欣赏、过程、茶器应用、养性修身、人际交流、品茗环境[11]。综合以上可知,多认为茶艺的整个过程均为其内容组成。但我们应注意防止扩大茶艺的内容组成,应注意防止将茶艺的内容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同时又应有利于对茶艺的理解与建设。

为此,我们认为茶艺的内容可分为赏茶、泡饮技艺及其演示、茶艺礼仪、茶艺环境和茶艺精神五部分。赏茶包括欣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后的茶舞,主要以茶艺观赏者为主体、茶艺演示者为辅。泡饮技艺及其演示包括择器、鉴水、择茶、技艺及其演示,这是以茶艺演示者为主的,但茶艺观赏者可参与其中。品饮技艺及其演示,可由茶艺演示者辅助,茶艺观赏者品饮为主。茶艺礼仪就是茶艺中的礼仪,包括迎客礼、礼、奉茶礼、送客礼等。茶艺环境分心境和品饮环境,心境是指茶艺演示者和观赏者的心境,品饮环境包括茶艺场所环境、背景音乐、服装等。茶艺精神就是茶艺演示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也是茶艺所要展现的精神理念,包含茶德,是属于的一部分。

茶艺礼仪:茶艺师教你奉茶的技巧


想了解《茶艺礼仪:茶艺师教你奉茶的技巧》知识吗,丰富的《茶艺礼仪:茶艺师教你奉茶的技巧》内容等你来看!

我们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应该是这样,这样一杯滚烫的茶汤,让客人从何下手呢。你知道客人到来之后,茶水倒几分满才最合适?

清洗茶具

首先,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茶水适量

其次,茶水要适量

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端茶要得法

再次,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请试想,让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吗?

添茶

最后,添茶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本文《茶艺礼仪:茶艺师教你奉茶的技巧》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艺的历史:泡茶茶艺


茶艺的历史:泡茶茶艺

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散茶冲泡法迅速发展,人们直接采用开水冲泡,以品尝茶叶的真香、真味,特别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饼茶改进贡芽茶之后,宋代的点茶法就被泡茶法(散茶冲泡法)所取代。此后,泡茶法一直为中国饮茶的主要方式。

条形散茶用撮泡法直接冲泡,杯中的茶汤没有“乳花”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对茶汤的颜色也从宋代的以白为贵变成以绿为贵。明代的茶书也开始论述撮泡法的品尝问题。如陆树声《茶寮记》的“煎茶七类”条目中首次设有“尝茶”一则,谈到品尝茶汤的具体步骤:“茶入口,先灌漱,须徐咽。俟甘津潮舌,则得真味。杂他果,则香味俱夺。”

这是要求茶汤入口先灌漱几下,再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全方位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这样才算尝到茶的真味。品茶时不要和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点心一起品赏,因为它们会影响茶的色香味,甚至夺掉茶的香味。

品茶讲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也是中国茶艺的一大特色。品茶最适合用小壶小杯来品啜。冯可宾的《岕茶笺》主张用小壶泡茶:“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许次纾《茶疏》也主张“饮啜”:“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啜漱之用。”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工夫茶艺,清代工夫茶艺的程式为:煮水、温壶、置茶、冲泡、淋壶、分茶、奉茶。这种典型的小壶小杯冲泡法,是今天工夫茶艺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工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

虽然茶艺的形式从煮茶茶艺,到煎茶茶艺、点茶法,以及后来的泡茶茶艺,表现形式至今都还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但是茶艺的精髓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它始终还是茶文化茶道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始终是在用艺术表达平和与宁静,修得内心的平静,平衡人们的心理,获得健康的心境,获得健康的身体。

摘自《茶与养生》(屠幼英、胡振长主编)

云南茶


云南是中国发展茶叶的一块宝地。全省主产茶区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2000公尺之间,年平均温度为12℃~23℃,年降雨量为1000~1900公厘,5月~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雨量的85%左右,雨热同季,降雨有效值高。11月~4月为旱季,晴天较多,光照条件较好,茶树生长期长。采摘期一般在8月~9月份。其土壤为红壤、黄壤、砖红壤,PH值在4~6之间,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气候更加适宜茶树生长。云南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茶树优良品种,据史志记载,云南从原茶(俗称野生茶)转移为家种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生长在云南猛海南糯山800余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猛海巴达1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和临小伙子邦崴1000余年的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古茶树,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茶树王”。它们是茶树原产云南的活化石。

云南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威信中外负有盛名,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普洱府,产攸乐、革登、倚邦......六茶山”现在的普洱县在那时是滇南的重镇,是茶的集散地。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然后运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而著称。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名的专用名词,一直延用至今。因此,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现代的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处理精制而成的。六茶山现属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境内,这些地方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科春无霜雪,雨量充沛,云雾环绕,土壤肥沃,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被称为茶叶的故乡。

当今,普洱茶分为散茶和蒸压成型两大类。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壮实,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压制的普洱茶是用普洱散茶经蒸压塑型而成。成茶外形端正、匀整、松紧合度。普洱茶的内质特点,汤色红浓,具独特陈香,滋味纯和回甘,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普洱散茶按质分为五个级档。压制成型的普洱茶,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普洱沦茶,长方形的普洱砖茶,和圆形的七子饼茶等。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的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地区,多作为彩礼和逢年过节赠送亲友,含有家人团圆,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有的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故名七子饼茶,每筒重2500克,主要由勐海茶厂生产。普洱茶耐久储藏,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其茶性温和可口,男女老少皆宜,不仅可解渴、提神,还具有醒酒、清热、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等药理作用。经现代医学临床验证,对人体确有保健作用。

如法国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进行临床实验结果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普洱沱茶)对人体的减重效果显著。特别对于人体中的类脂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尿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云南昆明医学院临床试验也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物安妥明治疗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因此,在国外,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成为国内外人们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

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中国历代不少文人学士吟诗赞颂,宁朝王禹俩有诗云:“香于九畹芒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清人赵学敏又云:“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当局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云南普洱茶有越陈越香品质越好的特点,可以长期保存饮用,但注意既不以受潮又不要密封,更不能与异味物品一齐存放。饮用时每杯三至五克茶叶,冲入刚沸开水加盖五分钟可以饮用,用泉水和紫砂陶茶具泡饮更佳。

云南绿茶采用大叶种茶为原料精制而成,以味浓、香气沉稳、回味郁长而著称。包括晒青、炒青、烘青和蒸青以及各种名茶。

晒青茶:又称滇青,是大味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采用太阳光晒干而成的晒青绿虎、晒青茶按生产季节分为春尖、二水和谷花。高档晒青茶具有色泽鲜绿、白毫显露、条索紧直、锋苗整齐、内体清香、滋味鲜纯的特色。同时,也是普二茶的生产原料。其成品茶有春蕊、春芽、春尖、滇配和春玉五个花色。

滇绿:云南大叶种茶该制烘青是1964捻开始的。滇绿是用大叶种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而成烘青绿茶,具有色泽肥硕、紧直、白毫显露,锋苗完整秀丽,内体香气鲜纯、滋味醇厚、水色明亮、叶底嫩绿的特殊风格。为加工茉莉花茶的上好原料。

炒青: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炒干而成,又称磨锅茶。

蒸青绿茶: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蒸汽杀青、揉捻、烘干制成的绿茶,又称"蒸酶茶"。

云南绿茶中的名茶繁多,最著名的有:宜良宝洪茶,勐海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下关的苍山雪绿、墨江云针、绿茶玛玉茶、景谷大白茶,大关翠花的牟定化佛茶、龙山云毫、峨山银毫、梁河回龙茶、清凉山磨锅茶、龙生翠茗、CTC绿碎茶。

云南茉莉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后起之秀,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云南茉莉花茶以大叶种烘青绿茶为茶坯熏花而成。具有耐冲泡、滋味浓醇、香气浓爽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回味甘长、具有茉莉花的芳香,又能品尝茶的底韵的独特品质。并且云南茉莉花还具有花期早(3月份就有鲜花)、长期长(11月份还有鲜花)之特点。故茉莉花茶不失为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茶类。

大理“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有"吃烤茶"的习惯。年轻漂亮的"金花"们都有一手烤茶的好本领。一般是将陶罐放在火塘上,加入茶叶以火烤茶,茶叶散发出浓浓的清香,冲以沸水,不一会儿,罐口冒出好看的沫花,茶便烤好了。新婚的媳妇一进门先要向公婆敬一杯香气十足的烤茶,据说这是评价新人的标准之一。

白族的婚礼中都要"闹房"。参加闹房的大都是年轻人或晚辈,因而,新郎新娘不敬烤茶,而是敬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有名的茶俗。一般敬客是先敬甜茶,后敬苦茶,再敬回味,具有人生的寓意。但在婚礼中,新郎新娘向客人敬三道茶又有不同,第一道茶不是敬糖茶,而是敬苦茶,第二道茶才是加了红糖、果伯的甜茶,第三道茶则是用揉碎的牛乳扇和红糖的乳茶。这三道茶称为"一苦、二甜、三回味",既富有人生哲理,又蕴含禅意,教人回味无穷。

傣族竹筒茶

云南傣族也是以茶敬客,但这茶不是三道茶,而是竹筒茶。当你到傣家作客,登上傣族的竹楼,身着鲜艳筒裙、体态婀娜多姿的仆少(少女)会立即欢迎,傣族波淘(老大爹)就要用竹筒茶招待你。仆少将茶装入新砍回仍然余留清香的竹筒,老波淘就把它放在火塘上烘烤。几分钟后,又用木棒将茶压紧后冲水,放茶叶,这样反复数次,直至竹筒被压、塞满为止。茶烤干后,破竹取茶,竹筒烤茶就制成了。然后,掰下少量烤干的茶叶放入碗中,沸水冲入,一杯散发着竹的清香和茶叶芬芳的茶汤就敬献到你的面前了。如果不是因为烫,我敢肯定,你一定想立刻喝下去。当然,茶还得慢慢喝,慢慢品。

云南勐海县有一株海内外闻名的茶树王。当地有一种很浪漫的风俗,婚礼那天,新娘要爬上大茶树,爬得越高,采的茶越多才吉利。如果你问新郎这是什么意思,新郎会红着脸说:"啊哟哟,不好意思说。"经不住你再三追问,他才腼腆地告诉你,采了茶树王的茶叶,是托茶树王的福。他俩的爱情就会像茶树王一样长久,生命像茶树王一样旺盛。如果你幸运地正遇上新娘采下茶树王的茶叶,新郎新娘会请你作客,将采来的茶进行烘烤,给你敬上熬好的清香的带着喜气的"土锅茶"。能喝一口这样的喜茶,别有风味吧。

唐代茶艺


唐人陆羽著《茶经》,从茶的源流、产地、制作、品饮,总结了包括茶的自然属性和精神、社会功能在内的一整套有关茶的知识。由于陆羽第一次对茶学进行了如此详细的总结;同时,又创造了包括茶艺、茶道、茶事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思想,基本勾划出了茶文化的轮廓。茶艺是茶文化的艺术形式,茶道是以茶艺为外在形式,以精神为内核的的理论阐发;茶事是这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它们共同构成茶文化的总体面貌。所以,我认为,《茶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体系的正式形成。

陆羽的这些思想不是偶然出现的。唐代茶文化发展有一个过程,它包括了许多人的创造,陆羽是集其大成。

茶艺,不仅是指技艺,而且表明要从文化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待整个饮茶过程。唐代茶艺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茗

古人对选茗十分讲究,它是茶的品质优劣加上艺术想象的结果。名茶不仅论其质量,而且结合产地、形状,起些美妙的名字。唐人对此已十分注意,如在《茶经,八之出》中,陆羽对各地所产茶叶以次第列出品位。不过,应当指出,唐人泡品还比较务实,而不像后来的浮华……如到宋代,贡茶搞什么龙团、凤饼,目的已不光在饮茶,而是把茶制品变成了清玩。 蓄水

好茶需有好水,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酒一样重要。对水的鉴赏是唐人的重要贡献。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所谓“乳泉石池”之水,即现代所说矿泉水,古人在实践中已发现其对人体有益。江中之水,取于人烟稀少的地方,则必然少污染。总之,陆羽强调水质的清洁,强调以活水煮茶。

后来,唐代不少人进一步发挥了这些道理。对天下名泉名水加以鉴别品第。唐人张又新作《煎茶水记》,说陆羽于代宗朝曾与湖州刺使李季卿相遇于扬子释,经陆羽口授,评定天下名水前二十位,以江州庐山康王谷谷帘水为第一,常州无锡惠山石泉为第二。对于这种说法,后人曾有不少置疑。陆羽在《茶经》中曾强调:“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而在这二十名中,却有洪州西山和召州天台西南峰两项瀑布水,为陆羽所定,岂不矛盾?((煎茶水记》又载,刑部侍郎刘伯当曾鉴别对烹茶相宜的名水七处,以扬子江南汾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泉水为第二。以上所说二十水品、七大名水,是陆羽鉴定,或是刘伯当所评,还是张文新冒名家之言加上自己的见解,都无关宏旨。因为,适于煮茶的好水在中国决非七处、二十处。何况,现代人还可用更科学的方法鉴定水质。但它说明,唐人对饮茶水质的好坏已十分重视。这不仅有益于饮茶,而且给茶事活动带来更多浪漫色彩。目前,日本茶道过分注重仪式,显得非常拘谨。而我国古人饮茶虽也强调精神,但更多注意好茶、好水、好景相谐调,注意自然美。强调思想感情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这是唐人茶艺的一大特点。从此,文人把依山傍水,自煎自饮当作一种乐趣。 煮茶

煮茶的技艺是唐人的创造。陆羽曾论煮茶之“三沸”:热气初升,水面气泡如鱼睛微露,谓之一沸。古人煮茶喜加姜、盐等佐料,一沸便可加盐,舀出一碗尝其味。水面波浪翻腾,谓之二沸,是品饮的最佳时刻。三沸之后,便认为是老汤而不堪饮了。煮茶生沫,初如枣花,如青萍,如浮云;沸腾时则如冬日积雪。现代科学证明,煮茶时间过长会使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炭等气体散逸,不利于高分子蛋白和氦基酸分解。唐人论火候甚有道理。后来,唐人苏膨又著《一卜六汤品》,专论火候,进一步阐发了这个道理。唐人还把煮茶过程艺术化,对茶沫、茶花、汤色用最美妙的词句来形容。使你在饮茶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物质效益,而且精神愉悦,进入诗一般的意境。这正一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 茶具

饮茶既是精神享受,器具必然也向艺术化方向发展。一般说,只有在社会安宁、经济生活比较丰富的时期,物质生活的艺术化方有可能。唐朝中期逢遇开元盛世,不仅朝廷库藏充足,“小邑犹藏万家食”,起码中上层生活较稳定,所以有闲情雅致。陆羽曾列煮茶、饮茶二十四具,其器具并不奢华,但强调什么样的环境应有什么样的器具。如在郊野寺庙,或在深山茶地,大家亲手采摘,新茗及时蒸造,器具自然酌减。或在松林山石之间,诸器可置石上,“列具”便可省去。或临甘泉清溪,盛水器具又可减略。“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可见,陆羽重视的是因地制宜。不仅要饮茶,还要懂茶的知识,所以陆羽主张以茶画来增强意境、情趣。

总之,唐代茶艺总的倾向注重质朴、自然。

茶趣、茶艺精粹


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

茶艺提示: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优秀茶艺师 绽放茶艺之美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优秀茶艺师 绽放茶艺之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喜欢饮茶的人增多,茶艺师这个职业也越来越热门。虽然每个茶艺师的手法不同,流派纷呈,但茶艺之美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小编试着把她提炼出来,以供大家欣赏茶艺作参考:(以下最美茶艺共性,不包含表演类茶艺)

一、静

首先,茶艺师自身要静,心平气和,静若处子。先要静下来,才能开始泡茶。当心里浮躁时,眼观鼻,鼻观心,深呼吸,全身放松,几秒钟就会慢慢静下来。

然后,用你静的气场,去影响别人。最美的茶艺是,当你开始沏茶时,周围嘈杂的声音,都会慢慢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神都跟随你的动作,集体进入“定”的状态。

二、匀

美的茶艺,动作要匀速、平稳,如行云流水。

三、变

茶艺师的动作不是一成不变,要随各种外界环境因素改变而改变。不要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器物用得不称手,就泡不好茶了。要体会茶艺根本的原则性的东西,才能处变不惊,随遇而安。

四、美的茶艺,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茶艺目的,首先是为了让茶更好喝,然后才能谈美。茶艺师首先要学会按茶性泡茶,不同茶类、不同老嫩程度、不同陈放年限;用不同的水、不同的器皿、不同手法、不同的温度去冲泡。不能为动作漂亮而不顾科学。科学地泡好茶是茶艺的基础和前提。

五、无多余动作

美的茶艺,每一个动作都是有道理的,如茶艺当中常见转腕动作,如不是因为要运用太极的转承启合,借力借势,更好地泡好茶;而纯粹为了所谓好看而转腕,那看上去会“浮”,而不觉得美。最美的茶艺,要做到动作加一分则多余的境界。

六、随时照顾品饮者的感受

茶艺,是为品饮者服务的,不同的品饮者,对茶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时时注意品饮者的感受,随时调整水温、浓淡、或更换茶品。毕竟,茶艺要让品饮者觉得美,才是真正的美。

七、茶艺的最高境界:让人感动

茶艺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茶艺师的表演,将观者带入化境,让观者的心随你的动作起伏波动,进而感动,心生敬畏。美的茶艺,是一次茶艺师与品饮者的心灵沟通,此处无声胜有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3148.html

上一篇:茶人宋徽宗赵佶

下一篇:介绍信阳毛尖如何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