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条索形状不同的原因

2020-11-06
条索不同原因:

同一山头同一寨子不同人,由于揉捻程度、杀青程度的不一,也会形成中抛条、紧条、和抛条等不一样的条索!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工艺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或台地茶,叶大芽粗,条索肥硕。因此对于一个茶区的茶叶品种、制茶习惯、采摘方式、传统工艺了解足够的话,对条索的鉴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从传统的角度来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但有损耗;其实干茶是以紧条与中抛条为好,不建议做成抛条茶。抛条与紧条在存放变化问题上,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抛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

后续变化上,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抛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从青草味向花草型(原野香)转化。普洱茶的条索‘紧结肥大’指的是:紧条型、泡开后叶片肥大的才是最好的雨前古树茶!

很多人选购普洱茶时,认为条索肥大、紧结匀整的一定是古树茶,其实这是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其实单靠干茶外观很难鉴别,一般说来古树的条索更粗大,颜色“瓦灰”(瓦灰:灰中泛黑,不是灰中泛白)。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外形:条索


普洱茶干茶审评,主要对茶叶外形的审评。外形审评一般从条索、整碎、净度、色泽四个方面来判断。其中,“整碎”主要看茶叶是否完整均匀;“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有杂质;“色泽”则看茶叶的颜色及是否油润。

条索则具体如下:

这里所说的普洱茶干茶的条索,是指可以直接清晰看出普洱茶条索的晒青毛茶原料。一般情况下,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分为紧结、较紧结、尚紧结、泡松四种。顾名思义,这个因子主要是衡量茶叶紧结度的一个标准。

条索紧结程度不一,主要原因来自晒青工艺中的杀青和揉捻,揉捻程度和力度不同或杀青温度和时间掌控不同都会有所影响。现在很多制茶工艺中都会有“做形”,让散茶的外形结构更加美观,不过这样的做法也间接让普洱茶的口感同有所差异。

就普洱茶条索紧结度而言,条索越紧的普洱茶揉捻时细胞破碎越彻底,干茶色泽也会依次偏深,显毫度也会越来越差,内含物质溶解出汤速度逐渐递增。例如:紧结的茶条一般为墨绿色,而紧结有所降低后,茶叶一般显黄绿色。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毕竟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茶叶条索,可能也会有所例外。

条索优劣的判断

从传统角度而言,紧条茶最佳。紧条茶压制成压紧茶后,在陈化过程中容易向着“越陈越香”的方向陈化,滋味也更为丰富。在过去传统晒青工艺中,甚至有‘理条复揉’的工艺,但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会对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造成影响。

其实,我们形容普洱茶的条索“紧结肥大”指的是:紧条型、泡开后叶片肥大,多指云南大叶种茶青原料。这便导致很多对普洱茶知之甚少者,便认为条索肥大、紧结匀整的一定是古树茶,其实这有些一叶障目了,若不曾真正见过古树茶真面目,仅靠此法是辨别不了的。

我们再看一款产品时,通常会看到:条索紧结、条索匀整、条索肥壮、条索油润、条型优美、条索显毫等等字眼,其实紧结、匀整、肥壮、油润、(条型)优美、洁净、显毫的条索便是好条索。

不过话虽如此,但每款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能因地域、采摘手法、工艺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不能由此去判断一饼茶的质量,一饼茶茶性究竟如何,还待开汤审评。

普洱茶条索外形区分:紧条、中抛条、抛条


条索形状不一,主要原因来自晒青工艺中的杀青和揉捻,揉捻程度和力度不同所致,或杀青温度和时间掌控不同所致。如今大部分炒茶师傅都会在炒制的过程中“做形”,让条索外观更好看。三种条索的不一,也导致了茶品内质特征的不同!

紧条

紧条,顾名思义就是条索紧实。嫩度较高者条索紧细,嫩度适中者条索紧直,嫩度差者条索粗壮结实。紧条茶在加工时揉捻充分,(炒茶工的力度和揉捻方法也很大关系)茶箐细胞破碎较重,叶绿素(茶汁)捻出多,晒干茶色泽较深,多为墨绿或深绿,内质滋味浓强,香气扬,春茶清香悦,青草气弱,汤色浓,为青绿或黄绿,色度明。从三项因子角度来说,有苦底,涩稍收敛,浓强鲜爽显,香气扬,三者和谐。缺点:干茶色泽会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中抛条

条索壮硕。揉捻适中,细胞破碎一般,干茶色泽青绿或黄绿,较显毫,绿条白芽或黄条白芽,内质滋味浓,香气显,有青草气,汤色欠浓,青绿,色度明、透亮。三项因子,有苦底,涩显,鲜爽方面,清明,香气悠,三者和谐尚可。缺点:略显涩。中抛条茶是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内外皆秀。一般普洱茶都以中泡条居多,适合压制。

抛条

条索松抛。揉捻轻,细胞破碎少,茶色泽翠嫩,显毫,内质滋味欠浓,香气低,青草气重,汤色浅,嫩绿或嫩黄绿,色度弱,透亮,卖相好。但这样苦涩味相对重些,不适合压沱。现大树茶的流行,给人假像:条索肥壮就是大树茶,似乎抛条就是大树茶,条细,芽小就是小树茶,其实不尽然。

普洱茶的条索有什么特点?从条索里可以看出什么?


茶叶的品鉴讲究质、形、色、香、味、气、韵。其中,茶叶的“质感、形态、色泽”也是关乎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懂茶人在品鉴之前会先看看饼面。那茶饼的条索里,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密码”呢?

茶叶条索成色原因

了解条索的颜色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茶叶成色的原因。其实鲜叶内含物质很丰富,影响茶叶色泽的主要成分有有叶绿素、花黄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鲜叶中所含叶绿素足以掩盖其它色素,通过初制杀青,让颜色暂时固化,呈现出“灰白、墨绿、深绿、青绿、黄绿、嫩绿、黄色、黑色”程度不同的颜色。

条索色泽不同的原因

不同的条索色泽,与茶叶的老嫩度、季节、工艺、纯度、年份等都有关系。以下我们以生普为例,分别来看:

1.嫩度不同,条索颜色不同

新芽:刚采摘的普洱茶新叶比较鲜嫩,内含物质丰富,干茶色泽浅,颜色多为灰白色。

成熟叶:是叶片发育成熟度高的叶片,根据成熟度,由其干茶墨绿到浅黑渐变。成熟叶片的水浸出物含量高,是普洱茶滋味饱满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普洱生茶多采用一芽二叶到三叶的原因。)

老叶:老叶干茶色泽浅黄而灰枯或花杂,显黄色,也叫“黄片”。老叶片纤维化程度高,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低,一般生普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尽可能挑除。

2.季节不同,条索色泽不同

同样的茶树,同样工艺,不同的季节也会导致茶品条索色泽不同。例如成熟叶片,春茶偏深绿,夏茶偏黑绿,秋茶偏黄绿。

3.初制工艺不同,色泽不同

普洱茶条索颜色也会因初制工艺中摊晾、杀青、揉捻不同而变化。

杀青:低温慢炒、刻意闷炒都有可能导致条索发黄,正常春茶应是青绿泛黄;

揉捻:茶叶揉捻得充分,条索是紧条,呈墨绿和深绿色;揉捻得适中,条索是中抛条,是青绿和黄绿色;揉捻力度较轻或杀青时受热时间较短,条索是抛条,是嫩绿色。

生普毛料中,黄色、红色的茶叶在制茶过程中控制不好极易出现,偶见属正常可接受范围,量多就说明初制工艺有很大问题。

4.拼配和纯料,导致色泽不同

任何一饼茶都有芽叶组成,条索都有颜色过渡。但纯度高的茶品,色泽过渡自然。而拼配跨度大的茶品,则条索色泽略显复杂。(特别说明的是,纯料和拼配是相对的,是制茶手法的不同,品质上并无高低之分)

左为纯料茶,右为拼配茶。

5.存放时间不同,条索色泽不同

普洱生茶新茶阶段一般呈墨绿色,但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颜色越来越深,由暗绿色到暗黄色、棕黄色,年份较长的,色泽一般为深棕色或者褐色。优质老茶条索不但颜色深褐还有油润光泽感。

左右两饼茶相差1年,色泽发生了变化

当然,除了以上主要因素之外,茶区、茶种、树龄和栽培条件不同,茶的条索颜色也会有区别。

“茶颜观色”:看条索,选普洱

普洱茶的条索藏着如此多的秘密,掌握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那如何简单根据茶叶条索,对一饼普洱做初步选择呢?

总体来说,从外观上看,好的普洱茶饼应该是:条索肥硕,整齐清晰,形态均匀,松紧适度,色泽以青绿、青褐,表面圆润的。

新茶饼面要避免整体发黄,日常看还要避免黄片、黑条、红梗、老梗过多,而如果条索不清晰,则说明碎茶、茶末过多,茶饼不干净。

普洱茶的品鉴是整体的,虽然滋味是其中的核心,但如果我们读懂“条索密码”,再结合滋味的特点、泡完的叶底,就更容易辨别一款茶的真实状况。

普洱茶品鉴:好条索的判断标准


不管是刚接触茶的“新手小白”,还是已经饮茶多年的“老茶友”,对于普洱茶,不同时期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及不解。选购普洱茶时,条索越肥大越好吗?好条索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条索是如何捻成的

这里所说的条索指的是普洱茶晒青毛茶,即干茶。干茶的外形与其自身的原料品质高低、加工工艺优劣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首先,不同产区的茶树,叶形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大树茶、古树茶,也会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的地方小树茶或台地茶,却叶大、芽粗,条索肥硕。因此,未必条索肥大就是古树茶,也不能单以此判断茶叶品质高低。

再者,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和揉捻两道工序也会影响条索的外形甚至内质。揉捻程度和力度、杀青温度和时间的掌控,导致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分为三种:紧条、中抛条、抛弃条。

紧条

紧条,顾名思义就是条索紧实。嫩度较高者条索紧细,嫩度适中者条索紧直,嫩度差者条索粗壮结实。紧条茶在加工时揉捻充分,(炒茶工的力度和揉捻方法也很大关系)茶箐细胞破碎较重,叶绿素(茶汁)捻出多,晒干茶色泽较深,多为墨绿或深绿。

从三项因子角度来说,有苦底,涩稍收敛,浓强鲜爽显,香气扬,三者和谐。

缺点:干茶色泽会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中抛条

条索壮硕。揉捻适中,细胞破碎一般,干茶色泽青绿或黄绿,较显毫,绿条白芽或黄条白芽。

三项因子,有苦底,涩显,鲜爽方面,清明,香气悠,三者和谐尚可。

缺点:略显涩。

中抛条茶是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内外皆秀。一般普洱茶都以中泡条居多,适合压制。

抛条

条索松抛。揉捻轻,细胞破碎少,茶色泽翠嫩,显毫。

三项因子,苦涩味重,香气低,青草气重,汤色浅,嫩绿或嫩黄绿色。

缺点:苦涩味重,不适合紧压成沱茶。

好条索的判断标准

从传统的角度来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但有损耗。

其实干茶是以紧条与中抛条为好,不建议做成抛条茶。在陈化过程中,紧条茶更容易变化,容易出花果香,出汤快,滋味也更丰富;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抛条茶,外形粗旷,变化慢些,滋味香型从青草味向花草型(原野香)转化,出汤慢,滋味风格独特。

总体来说,内质与外形兼具的话,建议中抛条为主。

云南普洱茶紧条茶和泡条茶的不同


其实,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泡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首先新茶的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后续变化,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泡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走向,青草味-花草型。

总的来说,外形与内质统一考虑,建议紧条为主,再考虑外形,中泡条与紧条拼配为佳。这也是拼配的一种新视角,纯料用这种拼配模式最好。普洱茶,从内质角度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大厂原料收购评级标准,也多是紧条茶的标准。

紧条茶,从三项因子角度说,有苦底,涩稍收敛,鲜爽方面,浓明,香气扬,三者和谐,紧条茶的缺点:干茶色泽会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中泡条茶,是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中泡条茶内外皆秀。三项因子,有苦底,涩显,鲜爽方面,清明,香气悠,三者和谐尚可,缺点:略显涩。

泡条茶,是不建议的类型。因为大树茶的流行,有人就相信,叶张大,条索肥壮就是大树茶,似乎泡条就是大树茶,条细,芽小就是小树茶,其实不尽然。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加工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芽头肥壮,条索健硕,所以泡条茶不必轻信,可能是浮云。现在许多名山,紧条、中泡条成主流,是比较良性了。

形成普洱茶黄片和黑条的原因


这几年随着普洱茶价的提高。性价比很高的黄片越来越进入茶友的眼睛。可以说是一种无耐,但也是一种乐趣!黄片有两种:

一种是老黄片(老滑片),是上一年度或上一轮生长中余留的老叶,其质地坚硬,木质化特征明显,这是生长细胞衰老和死亡过多造成的炭化结果。

另一种是小黄片,小黄片是未成熟叶(鱼叶)在衡定的杀青温下,由于内含物质不足,尤其是叶绿素在脱镁氧化中损失殆尽,多酚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与联苯邻醌一起反应产生大量茶黄素,这些色素在未被水溶解之前,沉着于茶叶表面而形成“黄片”。

由此可见,黄片的成因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内含物不足,二是杀青温度的过低。如果适当杀青温度,并同时提高杀青叶的降温速度,就能很好的保持叶片中的叶绿素,阻止茶体自身的氧化速度,鱼叶也就不容易形成黄片了。有条件的初制所大都采用滚筒杀青,出料时,质地较轻的黄片被冷风吹得很远,因而杀青叶中只会留下很少的黄片等待剔捡。

黑条是一种见于成熟叶(真叶)和老黄片之间的过剩成熟叶(一般为二层叶)经加工后形成的茶叶,其品质比真叶差,但比黄片好。黑条越多,等级越低。黑条的成因与黄片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黑条的内含物较黄片丰富,由于杀青温度的相对衡定,未能完全抑制的多酚化合物迅速褐变、沉着,形成黑条。

夏秋茶(雨水茶)因鲜叶含水量过高,茶叶自身氧化时间较长,而更容易形成黑条。

黑条的外形特征是:叶体墨绿,表面粗老,无弹性,色泽灰暗,叶面蜷曲成条状。

老黄片(老滑片)的外形特征是:表面粗糙,叶体褐红,叶质脆而易碎,与小黄片一起多用于制作袋泡茶,色橙黄或橙红。

小黄片的外形特征是:表面细腻,叶脉不显,色微黄或黄绿,叶肉薄而易碎,无弹性,光洁度也不如真叶那么鲜亮。

夏季茶或雨水茶,因生长期短,含水量高,如采摘和加工不及时,就会因自身氧化而褐变,而整体颜色灰暗无光,而且黑条、黄片较多,也是夏茶与春、秋茶的一个不同之处。

茶叶品质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茶好,秋茶次,而夏茶最差。

普洱品鉴:外形(四)条索与古树的关系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同一山头同一寨子不同人,由于揉捻程度、杀青程度的不一,也会形成中抛条、紧条、和抛条等不一样的条索!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工艺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或台地茶,叶大芽粗,条索肥硕。因此对于一个茶区的茶叶品种、制茶习惯、采摘方式、传统工艺了解足够的话,对条索的鉴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从传统的角度来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但有损耗;其实干茶是以紧条与中抛条为好,不建议做成抛条茶。抛条与紧条在存放变化问题上,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抛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

后续变化上,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抛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从青草味向花草型(原野香)转化。普洱茶的条索‘紧结肥大’指的是:紧条型、泡开后叶片肥大的才是最好的雨前古树茶!

很多人选购普洱茶时,认为条索肥大、紧结匀整的一定是古树茶,其实这是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其实单靠干茶外观很难鉴别,一般说来古树的条索更粗大,颜色“瓦灰”(瓦灰:灰中泛黑,不是灰中泛白)。

普洱茶形状小汇总


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茶品。其中包括历史上经自然发酵而成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普洱茶品牌种类繁多,其形态特征更是多种多样那么除了最普通的散茶外,普洱茶还有什么形状呢?

饼茶

普洱茶最常见的形态应该是饼状。而依据茶饼的紧实度不同,大致又可分为:泡饼和铁饼。饼状普洱茶根据质量的大小又通常分为500克、400克、357克、200克、100克、50克等,当然357克是常规饼,相对较多,而50克相对较少。

茶艺乐园2013年乌蛮高山老树圆茶(熟茶)

茶艺乐园2010年巴达山普洱

沱茶

除去饼状,沱茶应该算是普洱茶最常见的另一种形态。而沱茶也可以分为常见的臼形沱茶、蘑菇形沱茶和迷你小沱茶,下关沱茶很多,所以臼形沱茶相信并不陌生。蘑菇形沱茶也很好理解,有个小小的“把”,像一个完整的蘑菇。

臼形沱茶

蘑菇沱茶

而勐海和下关是当年云南的两大制茶厂,勐海以茶饼著称,下关以沱茶著称。下关沱茶经苍山天然泉水形成蒸汽蒸压而成。沱体紧结完美,紧压度适中,条索清晰分明。

下关沱茶

第2页/(共5页)

砖茶

与普洱沱茶一样常见的普洱茶形态便是茶砖了,当然砖型茶也主要有2种,长方形和正方形。普洱茶史上最经典的方形茶砖便是九二方砖,而长形的就会多一些。

砖茶

茶艺乐园1999年竹笋壳青砖茶

茶艺乐园2011年六堡茶砖

第3页/(共5页)

球形茶

大家可以看到,手工制成球型茶的球型并不那么浑圆。但这并不代表质量不好。恰恰相反的是,它通过手工揉捻成型,球体紧结,球体中心的茶变化稍慢。喝的时候,需要用茶刀一层一层地撬出来,不同位置的变化并不一致,且滋味有不同。越接近球心的茶叶变化越慢,反之最外层的茶叶则是整个茶变化最快。

茶艺乐园2012年景迈绿明珠

茶艺乐园2011年景迈银珠

其他形状

前面说了饼茶、沱茶和砖茶,那么接下来要说的便是其他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形状,有“金瓜”和竹筒茶等。

普洱茶金瓜在我眼里基本上属于艺术品一类,很多普洱茶店家都会根据布置情况在店内放上不同重量的金瓜。金瓜的重量在普洱茶里是相对有特点的,重的可能是1000斤、800斤,也有可能是1000克、500克,金瓜的形状及大小让它有很高的观赏性。

“金瓜茶”

第4页/(共5页)

竹筒茶,顾名思义,它呈棒状,如金箍棒一般。其制作非常工艺繁琐,而随着现在人工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少厂家会大批量生产这款茶。一般会以当地的香竹作为原料,把茶叶塞进大小不一的天然香竹筒里再进行焙火等加工。因此竹筒茶的干茶就已经会透出淡淡的竹子清香。

2006年巴达山乔木生态竹筒茶

END

普洱茶中的黄片与黑条是如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普洱茶的黄片和黑条,因其内含物质的相对欠缺和品质不良,一般被认为是普洱茶中的次品和多余物而被剔拣。

1、黄片

黄片有两种,一种是老黄片,是上一年度或上一轮生长中余留的老叶,其质地坚硬,木质化特征明显,这是生长细胞衰老和死亡过多造成的碳化结果。另一种是小黄片,小黄片是未成熟叶在衡定的杀青温下,由于内含物质不足,尤其是叶绿素在脱镁氧化中损失殆尽,多酚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与联苯邻醌一起反应产生大量茶黄素,这些色素在未被水溶解之前,沉着于茶叶表面而形成“黄片”。

老黄片(老滑片)的外形特征是:表面粗糙,叶体褐红,叶质脆而易碎,与小黄片一起多用于制作袋泡茶,色橙黄或橙红。

小黄片的外形特征是:表面细腻,叶脉不显,色微黄或黄绿,叶肉薄而易碎,无弹性,光洁度也不如真叶那么鲜亮。

由此可见,黄片的成因由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内含物不足,二是杀青温度的过低。如果适当杀青温度,并同时提高杀青叶的降温速度,就能很好的保持叶片中的叶绿素,阻止茶体自身的氧化速度,也就不容易形成黄片了。有条件的初制所大都采用滚筒杀青,出料时,质地较轻的黄片被冷风吹得很远,因而杀青叶中只会留下很少的黄片等待剔捡。

2、黑条

黑条是一种见于成熟和老黄片之间的过剩成熟叶(一般为二层叶)经加工后形成的茶叶,其品质比真叶差,但比黄片好。黑条越多,等级越低。黑条的成因与黄片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黑条的内含物较黄片丰富,由于杀青温度的相对衡定,未能完全抑制的多酚化合物迅速褐变、沉着,形成黑条。夏秋茶(雨水茶)因鲜叶含水量过高,茶叶自身氧化时间较长,而更容易形成黑条。

黑条的外形特征是:叶体墨绿,表面粗老,无弹性,色泽灰暗,叶面蜷曲成条状。

夏季茶或雨水茶,因生长期短,含水量高,如采摘和加工不及时,就会因自身氧化而褐变,而整体颜色灰暗无光,而且黑条、黄片较多,也是夏茶与春、秋茶的一个不同之处。茶叶品质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茶好,秋茶次,而夏茶最差。

普洱茶:普洱茶按压制形状分类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7、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8、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10、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茶叶常识:普洱茶常见压制形状


常见普洱茶的压制形状!普洱茶的压制形状有很多种,在生活,可能见到比较多的就是七子饼茶,沱茶或者是砖茶,而普洱茶的压制不仅仅是这几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7、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8、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10、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普洱茶形状制作方式大全


1.普洱圆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园茶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开始生产至今。传统普洱园茶制作选上好茶叶为原料,放入铜蒸锅中,使散茶就蒸气受蒸而柔软,再将蒸柔软散茶倒入特制的三角形布袋中用手轻揉,并将口袋紧接于底部中心,然后放入特制的园型茶石鼓中,压制成四周薄而中史厚,直径宽约七八寸的圆型茶饼,既为传统普洱圆茶。包装时每七个圆茶以笋叶包作一包称为“筒”,传统普洱七子圆饼茶之名由此得来。传统普洱圆茶十二筒为一篮,又称“一打装”,两篮为一担,一匹马驮运一担,约重120斤。传统普洱七子圆饼茶,曾大量销往海内外。

2.普洱紧压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紧压茶有各种花色品种。传统普洱紧压茶的制作工具主要有特制的铜蒸锅、茶袋、梭片、精工打磨过的揉茶石,加热产生集中蒸汽和盖实严密的铁锅、锅盖、凉架、竹箩、压茶石鼓、包装纸、笋叶等。操作中使用木贡杆、棒锤、石鼓、铅饼、推动螺杆等为手工工具。制作过程分装茶、蒸茶、揉茶、称重、压茶、解茶、晾茶、包茶等工序。一般由多人组成一个加工组,装茶和揉茶的技术要求较高,传统普洱紧压茶由茶号茶庄专门聘请的加工师傅制作完成。

3.普洱散茶制作方式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其品质具有味浓、耐泡、香醇的特点。普洱散茶的制作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筛分而制成普洱散茶,普洱散茶茶农自家即可加工制作,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一是杀青。大多采用锅式杀青,因大叶种茶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鲜叶失水均匀,达到杀透杀匀的目的。

二是揉捻。揉捻是用手直接搓揉已杀青的茶叶。揉捻要根据茶叶原料的成分灵活用手掌握力度,嫩叶要轻揉,揉时短;老叶要重揉,揉时长。揉至茶叶基本成条索状为适度。

三是晒干。晒干是利用阳光晒干茶叶水分。一般利用篾席将茶叶薄摊在阳光下凉晒,晒至茶叶干至90%左右为适度。

四是渥堆。渥堆(即将晒干毛茶堆积保温5—6天或更长时间)是普洱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一般是先将茶叶泼水吸水受潮,然后堆成一定厚度,让其自然发酵。经过若干天堆积后发酵以后,茶叶色泽变褐,有特殊陈香味,滋味变成浓而醇和。

五是晾干。渥堆达到适度以后,用篾席在室内摊开晾干,使渥堆后的茶叶散发水分,自然风干。

六是筛分。经渥堆干燥以后的茶叶,先解散团地松散,用筛、簸、捡等方法扬去细片碎沫,捡剔老梗进行分档,便制成普洱散茶。普洱散茶分出粗细、大小、长短后,根据所作商品茶花色可拼配再加工制作普洱圆茶、砖茶、沱茶等紧压茶。这是七种普洱茶的加工步骤之中,最复杂的一种。

4.普洱砖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砖茶制作选晒青毛茶作原料,传统普洱砖茶的制作加工同园茶基本一致。加工制作时原料茶放入铜蒸锅中蒸软,然后倒入砖形模型和方型模制中压制。传统普洱砖茶的模制上有凸型的“福”、“禄”、“寿”、“禧”、等字样,紧紧施压后便制成压印有各种文字的传统普洱砖茶。传统普洱砖茶每四块包作一包,外用竹笋叶包装,每篮十六包,两篮为一担,“普洱砖茶”销往藏区为最多。

5.普洱心型紧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心型紧茶制作过程分称茶、蒸茶、压制、定型脱模、干燥、包装等工序。传统普洱紧茶选普洱散茶为原料,蒸至柔软后倒入紧茶布袋之中,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按顺时针方向紧揉袋中之茶,使之形成—心脏形茶团,即制成传统普洱心型紧茶。传统普洱心型紧茶每七个以竹笋叶包为一包,称之为一“筒”,十八筒装一篮,两篮为一担,约重110斤,昔日传统普洱心型紧茶主要销往西藏,少数外销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6.普洱竹筒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竹筒茶制作以普洱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方法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制作时将一级普洱晒青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甑内蒸软后,再放入竹筒内,边装边压紧打实,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却后割开竹筒,外用包装纸包装。这种传统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和糯米香,竹香和茶香交融。传统普洱竹筒茶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7.普洱沱茶制作方式

传统普洱沱茶以普洱散茶为原料,制作成圆面包状而中间下凹成坨的称传统普洱沱茶。传统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分称茶、蒸茶、袋揉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工序。将蒸热后变柔软的散茶倒入圆底三角型小布袋,把袋口收紧,在压制过程中放入模上加压成型,压好成型的沱茶还需连布袋一起放在盘架上散热冷却,待后才取出脱袋定型。经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制作完成传统普洱沱茶,传统普洱沱茶主要专销藏区。

《普洱茶条索形状不同的原因》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条索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8085.html

上一篇:3款美味荷叶瘦身茶

下一篇:一边泡绿茶澡一边喝绿茶,更能达到雕塑身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