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品质的再优化和再提高的“秘密”

2020-10-28
一种观点认为,普洱茶“纯料”或“一口料”的原料选用,是传统普洱茶制作的基本规则,这是因为:一是古代普洱茶的制作者由于受交通不便的束缚,不可能将不同产区的茶叶“融到一起”。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普洱茶制作工艺没有“拼配”一说;二是“拼配”的提法是一些现代制茶企业为了扩大产量、降低成本的一种说辞,缺乏普洱茶制作的“正宗性”。“拼配”工艺加工出的普洱茶属于“鸡尾茶”,缺乏正宗的“韵味”,其产品的品质也必然大打折扣,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普洱茶的“拼配”是品质再优化和再提高的一种工艺手段,经典的普洱茶产品一定有其独特的“保密配方”,而这个配方的核心内容就是“拼配”。

那么,谁的观点更具合理性呢?

首先,是我们对“拼配”概念应如何界定。普洱茶的“拼配”涵盖很多内容,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等级的拼配、不同茶山的拼配、不同茶种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发酵度的拼配。以普洱茶等级拼配为例,它是普洱茶拼配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普洱茶紧压茶产品,无论是新茶,还是流传下来年份较长的老茶,将它们剖析会发现,其底、面、内的茶叶等级都有差别,哪怕这种差别极为细小,都有独特的拼配技术在里面,一饼普洱茶的“层次感”离不开等级拼配的技巧。只是这种等级的拼配存在级别差距大和小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的拼配自古至今是广泛存在的。很多人提到的“纯料”或“一口料”,更多的是指没有将不同区域的茶叶“混到”一起而已,是普洱茶拼配中的某一项,而不代表全部,不能简单认为采用“纯料”或“一口料”的普洱茶就没有的拼配技术。说的更直白一点,普洱茶的拼配是一个大的概念,绝非只局限某一点。

其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夹心茶”及将非云南产区的茶叶混入普洱茶之中,是一种造假行为,不属于普洱茶拼配的范畴。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项高超的技术,是普洱茶制作者通过拼配工艺将普洱茶品质再优化与再提高的过程,不能将任何的以次充好、甚至造假的原因归罪于普洱茶的拼配。就如不法商贩用工业甲醇和敌敌畏勾兑出的“假白酒”一样,虽然也采用白酒的“勾兑”技术,但却不能将“假白酒”的出现降罪于白酒的“勾兑”技术一样。

cy316.Com精选阅读

三大特点让普洱茶膏再流行


三大特点让普洱茶膏再流行!伴随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而让普洱茶膏再流行主要的要点有三方面: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亇环节:

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打造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2、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

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的出产量极少造成,平民百姓极难得到;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意识,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绝不允许在民间流通,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等级观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宫墙内掩埋,就连碎片也不允许流入宫外。同样,普洱茶膏的制作也成了对外保密的品种,特别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除了宫廷御茶房,没有发现第二个生产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够得到它的唯一途径,是皇帝每年拿出极少部分赏赐身边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饮用,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来饮用,以达到驱病和强身之功效。这种作法实际上已经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价值,赋予更多的等级色彩,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贡茶在向朝廷进献后,而使其茶品在民间流通时具有“贵族身份”的话,那么,普洱茶膏则属于贡茶中的贡茶,享有“超贵族身份”,非一般贵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

3、差异化及多样性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

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直接点出了普洱茶膏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黑膏,一个是绿膏(呈墨绿色)。

选购普洱茶应该先评再买


评是审评,评判的意思,评茶即评价茶的好坏。这是很专业的术语,评茶本应是专家的事。当社会很道德,市场很规范,普通茶友是不必为此费心的。只管喝茶,品茶就行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或许是无法完全达到的。何况现今市场离这理想状态甚远,甚至还有背道而驰的。我们茶友要喝到好茶,适合自己的茶,就要学会评茶。

我们这里并不想说具体的评茶方法,具体怎么评茶,茶友可以百度一下,现在资信太方便了,也无需我们赘述。我们这里只想说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起码让茶友明白,现在要喝上好茶,是由评茶开始的。不是由喝茶,听信开始。以前我们曾说过,“茶”容易听信一些前辈,名人,大师的话,甚至迷信于他们所说的什么什么茶好,就以为是真的好。没了自我的评判。以至很多人一起错,一直错下去,而不知返。有些时候,甚至是大师也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敢否定自己,坚持错下去。因为所谓的“大师”已经上了神枱,否定自己要从神枱下来。坐在神枱上是快乐的,从神枱掉下来是痛苦,人当然愿意快乐,而不愿痛苦,这是人性。

普洱茶更是特殊,不但可以喝,还可以投资升值。如果单是买一小点来喝,喝了不好,说不好,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下次不买,买其他好的喝。但买了一堆普洱茶来投资升值,是不能说不好的。不好也得说好,因为还要找人卖掉的。君不见,只要有人说某茶不好,立马就有一帮人把你当作阶级敌人,作坚决斗争。明白此理,就知道,不但要说自己的茶好,还要说别人的茶好,这样才可以互相恭维,不互残,一起说违心话,欺骗茶友。

茶商更可肆无忌惮把劣质的普洱茶高价卖给茶客,他们甚至可以堂而无恐地把低劣的茶吹得天上有地下没的怎么怎么好,而一点不用心慌,因为只要你买了,不但上当,还把你利益捆绑了。买得越多绑得越紧。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会害怕,也不用担心,只要你买了,跟他们的利益就一致,说话就自然一样了。就算你后来识穿了他们,也只能违心地跟着他们一起说。

所以,我们建议茶友,买普洱茶应该少买勤买,喝过好才买,喝完再买。在你要多买时,必须确信自己有足够的评茶能力,确立这茶是好茶才下手,而不是轻信于他人。因为你买来存放,无论是日后自己喝,还是投资升值,茶都必须是好的,才有价值,只有茶底好,才会放出好茶,这是不易的道理。否则,我们宁愿贵买贵喝,喝人家放好的茶,没有风险。人家经过十年、二十年后,放出了好茶品,是很多努力、因素的,万一某因素不成立,都会功败垂成的,风险很大的,卖贵是自然的。到其时,买得起多买贵一点,买不起买便宜一点,这样多潇洒自在。

高发倡:再论普洱茶保存事宜


对于普洱茶的保存事宜及其品质等问题,众说纷纭,且有诸多误区,故笔者早在2013年春就撰写《纵论普洱茶保存事宜及年限》,并于2015年4月在《海峡茶道》刊出,以拨正诸多认识偏差。可是仍有许多人迷途未返,故而再次重申此问题。

普洱茶的保存品质

普洱茶的珍藏品质,分内因转化品质和外因储存品质。转化内质由先天内因品质,如新茶生态度,与苗类、树龄、树干、土质、纬度和海拔有关的甘甜浓厚度等因素决定;储存外因品质由仓储条件决定。储存外因品质分三个档次,优者正常转化,无霉变,保质区内茶渣无碳黑色,浓度适当的茶汤不显黑色,生津而润喉,气味陈香诱人。其次是微弱的受潮与霉变者,保质区内茶渣也无碳黑色,浓度适当的茶汤也不显暗红和黑色,生津而润喉,但气味带仓储味,包括潮仓味和杂味。前者实际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弱霉变味,毛茶或茶饼带烟草味,茶汤有刺鼻气味,但该茶尚可饮用;后者是受潮而吸收仓内其它气味,其杂味令人厌恶。最劣档次是明显带霉变者或带蟑螂屎气味者。前者散茶或茶饼就带霉臭味或六六粉气味,茶梗断面或叶片带黑色,冲泡时散发霉味,汤色暗红,不均匀透明,汤里带霉气味,饮后喉咙会发痒等,此已不宜饮用;后者是因散茶或紧茶盛放或包装不当而生蛀虫,茶品受到肉眼不易觉察的微小蛀虫的粪便污染,故带蛀虫粪便气味。

要使茶品储存外质优良,即茶味纯正,气味也陈香诱人,其仓室湿度宜约45﹪—65﹪之间,气温约-8℃—28℃区间,茶品不受潮,既无任何仓味,也无霉味和陈霉味,同时盛放或包装妥当,杜绝蛀虫滋生,就可保无误。造成转化内质不良的主要原因,有的是新茶甘甜度偏低或茶气不足,有的是有农药残余,还有的是初制失误等。造成次类中前者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达到65﹪—72﹪区间,轻中度受潮;造成次类中后者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达到65﹪—72﹪区间,且仓内有别的杂味,被茶品吸收;造成最劣类中前种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连续多天达到72﹪以上,使茶品明显霉变。造成最劣类后种储存外质的原因,是散茶或紧茶内滋生蛀虫,其粪便排泄在散茶或紧茶内。

湿度低于45﹪范围,转化会更纯,保质期会更长,但转化会更慢;因而湿度低于此范围者,宜设法适当添加湿度;湿度约65﹪—70﹪之间者,会有仓味,宜设法适当降低湿度;湿度高于70﹪者,非但会有仓味,而且易带霉味。然后是气温。室内气温不高于28℃的储仓,只要不受尘埃类、气体类污染和动物损坏,同时湿度约45﹪—65﹪之间即可;室内气温高于32℃的储仓,宜将气温控制在28℃以下,至高也别超32℃。

普洱茶的保存事宜

针对上述会降低茶品保存质量的各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那就是面对不同的环境或条件,采用不同的保存技术。在长年湿度低于65%的地区,只要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适合自然透气存放。如果只是某些季节的湿度高于68%的地区,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的前提下,在这些季节以外的时节适合自然透气存放;而这些季节内则可以在茶受潮以前,趁其干燥时非真空密封后保存;也可在这些季节内用抽湿机将储室内的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也可以用电热器将储室气温升高到28℃至32℃之间,使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室外气温,使其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或者长期保存在四周不紧靠山墙的三楼以上房间,并且离板面30厘米以上位置。如果没有专用储茶室,储藏环境有异味或杂味,甚至还会受小动物损坏,即使整年湿度都低于65%,也必须非真空封闭保存。如果长年湿度高于68%的地区,无论储室内有无异味或杂味,不管有无小动物损坏,都必须或非真空封闭保存,而且必须趁干燥时封存而在无异味或杂味的环境下开封;或者用抽湿机将储仓内的湿度降至68%以下,否则都会降低保存质量。在我国北方或西北方的高原多风地带,也适合非真空封闭或透气而避气流保存。另外,增大紧压程度,也可提高紧茶保存品质。

可见,普洱茶的存放既不是非密封保存不可,也不是非自然保存不可,而是应根据实情来灵活确定。普洱茶“越存越不香”的根源,不是因为透气保存,也不是因为发酵,一是因受潮霉变,二是受潮后吸收了周边杂味或异味。

至于某份“熟茶”是否曾有过霉变,一是嗅其气味是否清香诱人;二是看冲泡的茶渣是否带黑色。凡杂有黑色者,几乎都有过霉变。

普洱茶的保质年限

普洱茶的保质期限与其转化的快慢有关,转化越慢,保质期限越长,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而转化的快慢与气温,尤其与湿度有关,气温和湿度越低,转化越慢,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环境相同而茶质不同,保质期也不同;茶质相同而环境不同,保质期也有别。对“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而言,湿度45%至65%,室内气温8℃至36℃条件下,冲泡浓度适中的茶汤,正常透气存放20年以上者才显红色,可想而知,至少可保质50年。如果半封闭或季节性封闭,其保质期至少可延长10年。如果全封闭保存,至少可再延长20年。假如在气温和湿度都明显更低的条件下,自然透气存放,或用特殊材料全封闭存放,就可近百年。气温很低,气候很干燥的环境下全封闭保存,就可纵跨上百年。若增大紧压度,逐次还会再延期。

可见,普洱茶的保存事宜及其转化品质的优劣与保质期的长短,都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考虑到其多层次性、复杂性才能周全。

云南普洱茶品质风格的秘密


你知道普洱茶的“苦”是怎么来的吗?普洱茶的“涩”是怎么来的吗?普洱茶的“生津回甘”是怎么来的吗?它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水浸出物与普洱茶感官品质关联分析

茶叶水浸出物是指茶叶中能溶于热水的物质,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从表4可知:随着茶叶感官品质的降低,水浸出物含量呈减少的趋势。内质香气由陈香浓郁变为尚有陈香,汤色由红浓明亮变为深红尚亮,滋味由浓醇变为纯正平和,叶底由芽叶完整、褐红、匀亮变为黑褐、枯暗。

2、茶多酚与普洱茶感官品质关联分析

茶多酚亦称“茶鞣质”、“茶单宁”,是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其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及酚酸等四大类物质,其中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具有较强的苦味,收敛性强,是构成苦涩味和回甘、生津的主要物质。此外,复杂儿茶素在酶的作用下会生成简单儿茶素,使得茶汤滋味由苦涩转变成醇和。从表4可以看出,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3个茶样(云茶饼16.44%,667617.39%,老同志16.67%),内质审评结果均略有苦味,但都醇厚,回甘、生津较强;御赏饼15.50%其次,滋味微苦,回甘、生津好;其余二组由高到低依次为高黎贡山13.86%,红普13.49%,内质审评苦味不明显,回甘、生津弱。

3、咖啡碱与普洱茶感官品质关联分析

咖啡碱含量占干物质的4%左右,是构成茶叶苦味的主要成分。普洱茶的咖啡碱含量从表4可知,咖啡碱在2.67%~2.19%之间,以老同志饼茶特制品为最高,以云南红杰普洱茶甜香型为最低,含量幅度不大。咖啡碱含量的高低与普洱茶苦味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单纯的咖啡碱的含量越高,普洱茶苦味就表现得越明显,这与其它呈味物质含量多少有较大关系。此外,咖啡碱还能与茶黄素以氢键络合后形成具有鲜爽味的复合物,因此是衡量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4、总糖与普洱茶感官品质关联分析

糖类物质是甜味的主体,不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但甜味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茶的苦味,茶叶主要呈味成分是可溶性糖类,如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但不会产生回甘、生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普洱茶,其总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茶饼的总糖含量高达12.37%,而6676的总糖含量低至5.17%,前者约是后者的2.39倍。表4中总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云茶饼12.37%,高黎贡山9.90%,老同志8.45%,御赏饼7.33%,红普6.79%,66765.17%,相应的表1、表2审评结果显示总糖含量相对高的茶样并不能促进整体品质风味的提升,但可以适度增进茶汤的粘稠度。从表3内质审评结果发现:云茶饼(总糖含量相对较高)、6676(总糖含量相对低)、老同志、御赏饼的耐冲泡度呈第三泡滋味比第二泡更浓,而第二泡滋味比第一泡浓,而红普和高黎贡山的第二泡、第三泡较第一泡淡。

5、讨论

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和呈味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与茶叶品质成正相关。从实验来看,这种相关性较为明显,其内含成份含量原料决定了普洱茶成品水浸出物含量和多酚类含量,如云茶饼和6676原料均选自勐海县布朗山勐海大叶种群体茶园(高茶多酚>40%)。另一方面,还与产地、原料、渥堆技术、产品贮藏等方面密切相关。咖啡碱的含量随茶树的生长条件及品种

普洱茶再抛去口感、产地因素外还有几个要点


普洱茶再抛去口感、产地因素外还有几个要点:

1.必须要被很多喝普洱的人接触到

好茶都是喝出来的,一款茶除非名家,名厂,名山定制。如果要成为投资产品,必须要经过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认可的过程就是喝茶的过程。

2.必须有良好的原料和具备良好的仓储

普洱的奥妙在于不同的拼配搭配出来多层次的口感,以及在岁月中变化出特色的香味。这就要求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必须不能有任何霉变出现,也就是说不能经过湿仓存放。

3.必须要物以稀为贵

一款能被拍卖和交易的普洱必须不能有太大的存世量。普洱茶可以有很大的出厂量,但是随着日常的消耗在被大家的认可过程中,逐渐变得稀少最终成为一款投资产品。假设001批次的7542到现在还有着几百吨上千件的存世量,他怎么可能会一饼值千金呢?

所以,投资一款茶,除去口感,原料因素以外,还要参考它的品牌价值,流通范围以及市场接受程度。只有选好茶,选对茶才能谈的上普洱投资,对于即将来到的普洱投资,您做好准备了吗?

收藏普洱,请了解这重点再收藏


对于想存普洱茶的茶友,需要了解“仓”是什么?

“仓”就是放茶的仓库。茶在香港存放就可以称之为“香港仓”,在广东存放就可以称之为“广东仓”。南方年平均温度和湿度都比北方高一些,所以茶在存放过程中的转化速度要快一些,大家基本上都认同这么一个观点:

在南方存放一年抵得上在北方存放好几年。事实确实如此,02年的易武纯料饼茶在广州放了5年以后已经非常好喝了,而在北京存放了7、8年的好些茶都还不行。

谈到“仓”不免要提及“湿仓”。在普洱等相关茶书中讲,所谓“湿仓”指的是人为提高仓储温度、湿度的做法,而在正常人类日常生活条件下存放则似可称之为“正常仓储”。

一般来说,分辨“湿仓”与“正常仓储”的方法不外乎看(茶面是否发霉)、闻(开汤后是否有“发霉”味)、查(叶底的活力和发酵程度)。

在我看来,南方(包括香港)实在是太潮湿了,即便是正常仓储的茶仓储时间长了,也难免会受潮发白(不过这种现象比人为故意做“湿仓”出来的白要轻得多),开汤后有的有轻微的“仓”味,也有的基本闻不到“仓”味,汤色比所谓的“干仓”茶要浓一些,滋味也要柔和一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从“干仓”到“湿仓”不是跳跃性的变化,这中间的区别与变化也是渐进的、连续的。

“纯干仓”的概念好象有点绝对化也好象不太科学,而对“干仓”的看法,不同地区的喝茶者有不同的理解:

同样的一片88青饼,在香港“正常仓储”,在香港喝茶人眼中基本还属于入仓后尚未转化到位,青涩气还有,还不能马上就喝;

但是在北京茶友心目中已是十分难得的“干仓”好茶了――果香、梅子味,到后面转成红枣香,实在是太棒了;

而这片茶到了习惯干旱的西北茶友眼中,彻头彻尾一个“湿仓”茶,在他们眼中,二十年陈期的干仓茶,汤色还是棕黄色的。

在这里,我无意评说各地茶友的观点谁对谁错,我只是想说明一点: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仓储环境也就不一样,同一批茶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存放出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名地茶友对于茶的仓储情况的理解也会不一样、个人的喜好也会不一样。作为一个普洱茶的超级发烧友或者说高级鉴赏者,应该对仓储有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理解。

头天杀青的茶鲜叶,隔天早上再揉捻,会影响干茶品质吗?


最近有人问了一个普洱茶初制工艺中的问题:

头天杀青的茶鲜叶,摊晾一晚,隔天早上再揉捻,会影响干茶品质吗?

普洱茶的初制工艺里,揉捻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工序,很多情况下,茶农做茶是在自己家里进行,经常性是男主人自己拢火炒茶,女主人或子女进行揉捻工序。因为杀青费体力,考技术,一般做茶最受重视,而相对轻松和技术含量低些的活计便交给女主人。夹在杀青和晒青之间的这道揉捻工序,说它重要却不如杀青,说它不重要却又必不可少,很是让人纠结。

“头天杀青的茶鲜叶,摊晾一晚,隔天早上再揉捻”,这种现象一般在两种情形之下发生:

一种是,炒的鲜叶量太多,家里人手不够,当天晚上来不及揉捻,只能无奈地等到第二天;

另一种是,刻意地将鲜叶摊晾,到第二天再来揉捻,这种情况下的茶青在杀青温度的作用下,会有轻微的发酵,类似黄茶的渥黄工序,据说能提升新茶品饮的口感。

无论哪一种情况,这样的揉捻已经不是正常的揉捻了,对干茶品质的影响毋庸置疑。揉捻的目的一方面是理条成型,另一方面是达到一定的细胞破碎率,《制茶学》:“大叶种鲜叶肉薄,含水量高,揉捻应适当偏轻,…揉捻程度比普通炒青、烘青绿茶轻,细胞破碎率较低,通常在40%以下(烘青、炒青通常在45%~65%以上),以掌握揉捻叶表面有少量茶汁渗出,手捏成团,并有沾手感为度,要求茶叶成条率在70%—75%为宜。”

无论从外形的要求还是内在品质的影响上,揉捻要尽量保持芽叶的完整性,避免茶汁过多把茸毛覆盖住,若揉捻过重,成品色泽偏暗,欠油润,汤色浑浊,滋味涩度大,芽叶不完整;若揉捻太轻,成品香气低,汤色青浅,滋味淡薄。

摊凉一天之后,鲜叶表面的温度降低,很难再将其揉捻成条,即使勉强强力揉成,细胞破碎率大受影响,此外揉断、揉碎的太多,损耗率较大。也就说,这种隔天揉捻的鲜叶,很难做到揉捻成条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标准的细胞破碎率,对成品品质肯定有影响。即使新茶口感有一定的提升,但营养成分的提前丧失,对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影响更大。

普洱茶的秘密


秘密1:没有最适合的,只有更适合的

“普洱茶不像其他食品,真正享用的人常常会自己去买。”周健从自身及众多普洱茶爱好者的普洱茶消费习惯分析,普洱茶才是真正属于自己想用的东西,不像烟酒之类的礼品。自己到茶庄品饮后挑选适合自己的普洱茶,而不是直接付钱匆匆拿走然后束之高阁。一个产地一个批次的茶叶都可能不完全一样,需要亲自品尝哪个更适合自己。普洱茶对于真正爱茶的人来说,没有最适合的,只有更适合的。

秘密2:选普洱茶要辨内外品尝之后再决定

茶艺师彭金兰告诉记者,普洱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外形和内质两方面上。首先是辨外形。好的普洱茶饼两面、内外叶片均匀一致,茶梗少、黄叶少。生普洱茶色泽光亮,若生茶发黑,则可能是没有储存好发霉了;其次是闻香。好的茶叶是茶叶本身的气味,不会有杂味和霉味;最后要品尝。当你看好一饼普洱茶,可以让茶艺师用那一款同等的茶叶冲泡,甚至直接掰一块冲泡品尝。品尝口感、闻香气、看汤色。

秘密3:普洱茶也有掺假太便宜的不要买

普洱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和现象。比如以次充好。有的茶商将茶饼外面用非常好的茶叶,里面掺入一般茶叶;还有少数茶商用越南的一种树叶冒充普洱茶;甚至有用做茶的下脚料,加入胶紧压而制成茶饼的。周健表示,一般的普洱茶一饼357克,会卖到100元以上,高的还有成千上万元的。目前最受大众欢迎的是300—800元普洱茶。一二十元等太便宜的普洱茶,建议不要买。

秘密4:普洱茶冲泡有讲究茶和汤要分离

首先普洱茶西安哪儿去买要洗茶两三遍,除掉茶叶中的灰尘等,去沫,同时温杯。然后开始冲泡茶。生茶冲泡出汤要快,以免产生熟汤味。一般可冲12泡。普洱茶最好用纯净水冲泡。生普洱需要95℃的水温,熟普洱需要100℃沸腾的水冲泡。冲泡时,水不要直接冲到茶叶上,要沿着杯壁周围冲水。

秘密5:泡茶茶壶有不同生熟普洱要分开

茶艺师表示,普洱茶的泡茶器以宜兴紫砂为首选,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泡茶不易走味,能较好的体现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用瓷质盖碗冲泡普洱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用盖碗冲泡有助于观察和欣赏普洱茶茶汤的变化,并且瓷质盖碗比玻璃器皿更容易挂香。

此外泡生熟普洱茶的茶壶一定要分开,不能混泡。要是事先不知道哪个曾经泡过生茶和熟茶,再想泡时,如何选壶?对此,彭金兰告诉记者一个窍门:先用开水淋壶,然后闻壶的气味,泡生、熟普洱茶的茶壶气味不一样,接近哪种茶气味就是曾泡过哪种茶的茶壶。

秘密6:储藏普洱茶外包的薄膜要撕掉

记者在一些超市和茶庄发现,不少普洱茶包装外面都包了一层薄膜。周健建议,消费者买回去后,要撕掉最外面的包装膜,以保证普洱茶透气,继续发酵。但千万不能把最里面包普洱茶的纸给扔了。

另外,只有好的普洱茶才会越来越好,即所谓越陈越香。不好的茶再放也很难“脱胎换骨”。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收藏普洱茶时,首先应注重其品质,其次注重品牌。

普洱茶“火”的秘密


产于云南的普洱茶,近年来炙手可热,身价飙升,为众多爱茶人士所追捧。“越陈越香”的特性,被称为“能喝的古董”。纵观其发展史,普洱茶之所以“火”,在于它的养生价值。

溯源

普洱茶为世人所熟知,隆重登上历史舞台,刮起饮普洱之风,是在清朝。清王朝的祖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食,进入北京,成为帝王贵族后,养尊处优,饮食都是山珍海味,因此,需要一种消化功能强的茶作为日常饮品,普洱茶正好具备了这种特性。

普洱茶具有的解腻助消化的功效,深得帝王将相的青睐,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列入贡茶案册,故有“普(洱)茶名重天下”、“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的历史记载。

普洱茶作为皇家御用物而身价倍增,得到了贵族的追捧,成为养生茶。在皇室的倡导下,普洱茶脱胎换骨,飞上枝头变凤凰。清宫品普洱茶的风尚得以传扬,清朝形成全民喝普洱茶的风气。

从“贡后方许民间贩卖”到“士庶所用,皆普茶”,普洱茶走下神堂,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时间,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白丁布衣,都养成了喝普洱茶的习惯。

清王朝每年收纳的普洱贡茶,除了供清宫皇家饮用外,还分赠皇亲国戚和臣子,同时,还经常用来赏赐和馈赠给蒙藏等少数民族的上层僧俗人物,也选作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茶,视为代表中国高级土特产的国礼。

清皇室对普洱茶的喜好,奠基了普洱茶的历史地位,使之为世界闻名的茶饮。自此,普洱茶走出国界,飘扬过海,走向世界。

现今

今天,普洱茶突然“火起来”,与国人突然“富起来”有着必然联系。在这个吃饱了“撑着”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能量食物大量增加,“营养过剩”导致人类代谢免疫性疾病增加,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茶褐素是普洱熟茶的特征活性因子,在肠道和血液内具有“刮油”的作用,通过强力结合油脂,抑制吸收,增加排泄;“燃烧脂肪”,促进脂肪的代谢,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茶褐素占普洱茶水溶物的80%以上,因此,普洱茶调节血脂代谢异常作用显著。

同时,茶褐素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白血病、乳腺癌等恶性病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等。因此,普洱茶因其保健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普洱茶的特殊功效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其独特而深具魅力的口感受到诸多茶友所钟爱,因此成为受到众人追捧的养生茶。

普洱熟茶虽养生功效显著却无生茶的口感层次变化丰富,但生茶性寒,不适于体质偏寒、偏弱的茶友,转化需要数年的功夫;近年来兴起的晒红,弥补了这个市场的短板。

晒红

晒红是指采用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原料发酵制作的红茶,因干燥工艺采用了日晒,故取名为晒红。晒红的特殊干燥工艺极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活性,其口感融合了普洱生茶与红茶的特性,同时具有与熟茶相媲美的养生功效。晒红既有红茶的汤色与香气,又有普洱茶的醇厚感,且去除了普洱的苦涩感与青草气,一经面世,深受广大茶友欢迎,成为茶界新宠。

晒红具有去脂解腻,减肥,助消化,久饮不上火等功效,方便贮存,存放年限越长,口感越醇厚,一年四季均可饮用。

普洱茶的“核心秘密”_普洱茶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由过于痴迷的茶客来回答。这正如,只要是“戏迷”,就一定说不清楚所迷剧种存在的根本意义。能够把事情看得比较明白的,大多是保持距离的客观目光。

在我认识的范围内,两位离云南普洱很远的东北科学家,盛军先生和陈杰先生,对普洱茶所作的科学研究令人钦佩。这一点,就连云南籍的普洱茶专家沈培平先生,也赞誉有加。

因此,我希望茶客们也能听听有关普洱茶研究的当代科学话语。即便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仍然不妨暂时搁下杯壶,硬着头皮听下去。中国的饮食研究,不能老是停留在浅层分类和外相表述上。

为了沟通的方便,我们可以先在科学思维和一般思维之间找一个共同的入口,那就是发酵。谁都知道,普洱茶和其他茶种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发酵。绿茶可称为“不发酵茶”,乌龙茶、红茶可称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或“单发酵茶”,普洱茶则可以称为“后发酵茶”“长发酵茶”。在普洱茶里边,生茶又可以称为“自然发酵茶”,熟茶又可称为“人工发酵茶”。你看,一说“发酵”,几乎把所有的茶种都涵盖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简单说来,那是人类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平日我们老在暗中惦念的那些食物,大多与发酵有关,例如各种美酒、酸奶、干酪,豆腐乳、泡菜、纳豆、酱油、醋等等。即便是粮食,发酵过的馒头、面包也比没有发酵过的面粉制品更香软、更营养。在医学上,要生产维生素、氨基酸、胰岛素、抗生素、疫苗、激素等等,也离不开发酵过程。

发酵的主角,是微生物

一说微生物,题目就大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才几百万年,而微生物已存在三十五亿年。世界上的生命,除了动物、植物这“两域”外,“第三域”就是微生物,由此建立了“生命三域”的学说。

这些无限微小又无限繁密、无比长寿又无比神秘的“小东西”,我们至今仍然了解得很少,却已经逼得当代各国科学家建立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分支组成的生物工程学来研究。尽管研究还刚开始,奇迹已叹为观止。听说连开采石油这样的重力活儿,迟早也可以让微生物来完成。真不知道再过多少年,这些“小东西”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在我们还没有动用科技设备折腾它们之前,这些“小东西”一直在自然的乐园里忙碌着。而云南,则以特殊的方位、地形、气候和生态,成了它们乐园中的乐园。就说云南的

,那些在原始山林中生长了千百年的乔木大叶种古茶树,始终被一大批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菌群陪伴着,呵护着,喂养着。从茶树的根,到茎、叶、花,一处也不曾懈怠。否则,哪会存活得那么健康又那么久远?

微生物菌群天天摄取着太阳能,裂解着细胞壁,分解着有机物,分泌着氨基酸,激活着生物酶,合成着茶氨酸,这就是发酵。结果,激活的生物酶有利于消食,茶多酚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汀类物质有利于降脂,茶色素有利于减少血粘度,泛酸、胱氨酸有利于解酒护肝,果胶物质有利于除毒,而种种综合因素又能抑制糖尿病的“靶标”,有利于降低血糖,减少尿酸,防止老年痴呆……

当地的茶农凭着经验知道,普洱茶的好坏,决定因素是一批用肉眼看不到的小生命。陈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地茶农发现自己家的茶叶出现了大问题,便会诊断道:“茶虫子”病了。他们所说的“茶虫子”,就是微生物菌群。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普洱茶移植到经纬度近似的其他省份生长就不对了?为什么云南茶区相隔不远的每一座山,出品都不一样?这些问题,就像问茅台酒为什么只能出在贵州仁怀一个特定的小地方而不能四处酿造一样,答案是共通的:只因微生物菌群有异,又不愿意整体迁移,因而构不成同样的发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凭着发酵方式的不同,来具体划分普洱茶与其他茶种的基本区别了。绿茶在制作时需要把鲜叶放在铁锅中连续翻炒杀青,达到提香、定型、保绿的效果,为此必须用高温剥夺微生物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因而也就不存在发酵。

乌龙茶就不一样了,制作时先鼓励生物酶的活性,也就是用轻度发酵提升香气和口味后,随即用高温炒青烘干,让发酵停止。红茶则把发酵的程度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比较充分地待香待色,然后同样用高温快速阻止发酵。这就是说,乌龙茶和红茶虽然也曾与发酵邂逅,但很快洒泪诀别于炉边,不再往来。至于清清纯纯的绿茶,则从未与发酵约会。

普洱茶也会有一个翻炒杀青的过程,但时间很短,翻炒时茶叶被不断抛离锅壁,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叶片的温度不会超过60℃的界限,微生物也就不会被杀死,发酵过程延续下去了。即使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通过人工发酵来制作的熟茶,也不让“渥堆”的温度超过界限。更重要的是,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先要经过一次次重力揉捻,使微生物进入茶叶,然后又要用紧压的方式变成饼、团、沱、砖的形状,使今后的长期发酵获得一个稳定的温床。

照理,在普洱茶的各种发酵温床中,砖形更便于密集存放和搬运,但是,为了微生物菌群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流畅运行,还是让饼形的数量大大超过砖形。这让我联想到田径运动场、摩天大转轮。

普洱茶在制作完成后的这种发酵,被专家们命名为“第二次自然接种”,又被茶客们俗称为“后发酵”或“长发酵”。如果温度、湿度和贮存环境适当,这种发酵就在长年累月之间无声无息地让茶品天天升级。因此,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茶品,也会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劳作下,成为永久的半成品、不息的变动者、活着的生命体。发酵过程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形成一个从今天走回古典的“陈化”历程。这一历程的彼岸,便是渐入化境,妙不可言,让一切青涩之辈只能远远仰望,歆慕不已。

这里,还出现了一个美学上的有趣对比

按照正常的审美标准,漂亮的还是绿茶、乌龙茶、红茶,不仅色、香、味都显而易见,而且从制作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打理得美轮美奂。而普洱茶就像很多发酵产品,既然离不开微生物菌群,就很难“坚壁清野”、整洁亮丽。从原始森林出发的每一步,它都离不开草叶纷乱、林木杂陈、虫飞禽行、踏泥扬尘、老箕旧篓、粗手粗脚的鲁莽遭遇,正符合现在常说的“野蛮生长”。

直到最后压制茶饼时,也不能为了脱净蛮气而一味选用上等嫩芽,因为过于绵密不利于发酵转化,而必须反过来用普通的“粗枝大叶”构成一个有梗有隙的支撑形骨架,营造出原生态的发酵空间。这看上去,仍然是一种野而不文、糙而不精的土著面貌,仍然是一派不登大雅之堂的泥昧习性。

但是,漫长的时间也能让美学展现出一种深刻的逆反。青春芳香的绿茶只能浅笑一年,笑容就完全消失了。老练一点的乌龙茶和红茶也只能神气地挺立三年,便颓然神伤。这时,反倒是看上去蓬头垢面的普洱茶越来越光鲜。原来让人耽心的不洁不净,经过微生物菌群多年的吞食、转化、分泌、释放,反而变成了大洁大净。

你看清代宫廷仓库里存茶的那个角落,当年各地上贡的繁多茶品都已化为齑粉,沦为尘土,不可收拾,唯独普洱茶,虽百余年仍筋骨疏朗,容光焕发。二零零七年春天从北京故宫回归普洱的那个光绪年间出品的“万寿龙团贡茶”,很多人都见到了,便是其中的代表性形象。

这就是赖到最后才登场的“微生物美学”,一登场,全部不起眼的前史终于翻案。这就是隐潜于万象深处的“大自然美学”,一展露,连人类也成了其间一个小小的环节。于是,千年古茶树——无形微生物——当今饮茶人,构成了一组似远实近的生命链,融会贯通。

说到这里,我想读者诸君已经明白我所说的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了。

如何提高普洱茶茶的香气?


茶香是判断一款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好的香气能够激起人喝茶的欲望,相反香气不佳则会让人对这款茶提不起兴趣来。香气一般是茶客在品茶之前首先要去闻的,所以香气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提高一款茶的香气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茶原料均匀一致

在制茶的过程中要保持茶原料的均匀,发酵的时候要要保证转化一致,这样出来的普洱茶香气才会单纯一致。如果原材料混杂,发酵的时候不一致,发酵程度里外不一样,这样不同发酵程度的茶散发的香气是不一样的,整体闻起来这种茶香就显得怪异。

2、堆温一定要高

在普洱茶发酵的时候堆温一定要高,高温可以给普洱茶提香。一般来说,发酵堆子的最高温度不超过65度,但是有时候适当的中高温是能够有效提高普洱茶的香气的。传统的渥堆发酵,特别是大厂的发酵堆温高,发出的熟茶香气高,现在的木板发酵、离地发酵、小堆子发酵规模小,虽然解决了小堆子发酵的问题,减轻了堆味,但是离地后堆子底部保温效果差,堆温起不来,大致在40-55℃徘徊,发酵出的香气普遍较低,解决的方法可以将小堆子和大堆拼接起来发酵,或者直接将小堆子放进大堆,借助大堆的温度优势发酵。

3、干燥时前薄后厚

在普洱茶干燥的前期,挖沟把各个垄堆尽量摊薄,让茶叶中的水分快速的蒸发干净,等到蒸发的差不多,茶叶相对干燥了,香气开始慢慢显现的时候再把垄堆加厚,利用茶叶之间的吸附作用相互吸收香气。但是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堆太厚了。

4、渥香

茶叶干燥到水分达到要求之后,把堆子重新回渥,让茶叶相互吸收香气。可以把几个垄堆成大垄堆,也可以把几个小垄堆归成大堆,在新茶散异味的时候也可以渥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堆子在干燥完成之后香气很差的话,先不要渥香,要先去掉味道,再次渥香的时候要注意翻拌,车间要保持通风,防止茶叶发霉。

购买普洱茶看见数字不要再闹笑话了,它们都有特殊含义


很多茶友对大益数字茶有着浓厚的兴趣,肯定想问这些数字究竟寓意这什么?针对茶友们的疑惑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大益的一些事情,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数字茶的知识。

大益建立初期

大益的前身是国营茶厂,在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国家希望获得更多外汇,于是从中国茶叶公司派遣了两位精英人士范和钧、张石诚去云南筹建茶厂。

1939年成立了佛海实验茶厂,这个就是大益茶厂它最开始的起点。期间因战火的原因在1951年之前有一段很长的停产期,1951年以后又恢复了生产到1965年这段时间,茶厂经过了频繁的更名。

从最初的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中国茶叶公司西双版纳茶厂→云南茶叶公司西双版纳茶厂→思茅县勐海茶厂→直到最后定为了勐海茶厂。

大益商标注册原因

1989年邹炳良老先生任厂长时,把大益牌商标注册成功并使用,注册商标原因是厂里面当不景气,而且每一年都要向北京茶叶总公司上很大一部分税,所以为了摆脱厂里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情况想到了重新去注册一个商标。

正式出任茶大益厂厂长从最开始的范和钧→周培荣→唐庆阳先生→邹炳良老先生(普洱熟茶之父)→卢云→阮殿蓉→郑跃

茶数字代表的意义

大益经典茶品最著名的肯定是7542跟7572了,因为这两款在市场一直以来都认为是生茶跟熟茶的一个标杆产品,说到这里也就来解释一下这个配方茶数字代表的意义,就以7572来说明:

75代表的是配方的一个年份,7代表这款茶它是以7级料为主制作完成,后面的2它是一个唛号代表的是生产厂家。

当时国营时期有四家茶厂,它们都有相应的唛号也是为了出口方便。

四家茶厂唛号

唛号(1)代表昆明茶厂

唛号(2)代表勐海茶厂

唛号(3)代表下关茶厂

唛号(4)代表普洱茶厂

所以这些唛号还有数字它所代表着一款茶的具体的意义,希望能对各位刚入行的茶友们一定的帮助。

以后要是再喝到大益的茶,喝到这种配方茶就知道大概的意义了,当然也不会闹比较低级的笑话,然后我们再讲一下大益其它的经典茶品。

大益经典产品系列

8582跟8592这两款茶是香港南天公司找勐海茶厂特别定制制作,8582如果按照这个等级来划分一听是8级料,那肯定做的是熟茶其实不是,刚好8582这款是比较特别的它是一款生茶,这个就是大益茶厂它生产的一个经典产品,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它都一直在生产的常规系列产品。

那么大益在市场上作为一个龙头企业,它之所以做的这么大,首先是跟它的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有关,还有跟它生产的经典产品有关,更为重要的还有一点线下与全国将近上千家的合作商,国家的很多科研项目也是在大益的研发室里面完成,所以我们从这些上面可以看得出,大益从各方面的资金力量是很雄厚而且也有国家方面的全力支持。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品质的再优化和再提高的“秘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5600.html

上一篇:陈年老茶和新茶的区别

下一篇:菊花枸杞茶隔夜能喝吗 关于菊花枸杞茶隔夜能喝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