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般若空性:即是禅茶,外境、心境、人境
外境,不外乎周围的环境。身处在闹市,或是茶馆,人身煕杂,品的是茶,外境却是嘈杂,不能说不好,却是下品,体的是浊世浮生。而竹林、方外,不是说不好,只是不到境界,不过是浪费时间,和一壶茶。
心境,一个人的境界,他心中是什么境界,他品出来的就是什么茶,一个莽夫品出来,只是一杯大碗茶,消暑解渴。一个大师,是禅意。茶叶的品相到茶水冲泡、茶叶的浮沉,都是禅,却不可说。不同人的参禅,意也不同。
人境,是和你一起品茶的那个人是谁。和不同的人,境也不同。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生活、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
茶道,也是禅道,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禅茶一味的意思禅茶一味,“茶禅一味”“茶即禅”品茶如参禅。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饮茶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
其一曰“苦”;其二曰“静”;其三曰“凡”;其四曰“放”。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方云禅画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有人解释禅茶的结缘,说“茶具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以及茶具不发之功,这固然是有理有据。但我想茶之所以成为和尚之家风,主要还是因为禅茶一味的缘故吧!
茶性苦,品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而佛家核心教义“四谛”之首即“苦谛”,人生有八苦,苦海无边。而习佛法,修心养性正是求得回头是岸,苦尽甘来。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大彻大悟,而品茗可以产生与禅内在真谛相通的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茶性“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由“静”达到洁净身心,涤除尘凡的境界。
茶性“凡”,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侧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半日光阴,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囚禁困锁的自然心性。“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样的心境吗?
“佛法存于茶汤”所言诚然。禅与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没有精神与物质之别,真可谓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禅与茶,天生因缘,任何典故证实似乎都很多余。
茶中有禅?茶中何以有禅?根源在心中有禅!其实,茶中岂止有禅,茶中还有道、有儒,更有佛、道、儒的柔合。品茶是行禅的重要方式,茶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须知饮茶也如同坐禅一样,冷暖自知,禅道自悟。饮酒多为酩酊大醉,饮茶却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显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盖了参禅悟道的因素理会功能。故“禅茶一味”也。
禅茶一味道悟人生
苦中有甘是暗味。苦尽甘来是真味。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苦中藏乐。先甜者,往往后苦,先苦者往往后甜。富不过三代,与茶之道也有想通之处。富一代历尽千辛万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练就了过人的机智敏感,方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浪潮中趋吉避凶。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万般珍惜。有些富二代、富三代,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正是因为他们坐享其成、不愿吃苦,没有在苦的煎熬中练就真本事,又不懂珍惜,故守不住富一代的财富,终是大浪淘沙,财富散尽。
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细细品茶,神清气爽,返璞归真,超凡脱俗,渐入佳境,可以通神,而穷宇宙之理。
人生之路,处处充满荆棘,各种诱惑无处不在,红尘俗世,我们经历彷徨,经历苦闷,经历无助与焦躁,难免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余生不想悔恨度过,既然选择了开始,路途虽远,风雨交加,红尘任相衮,终不点初心。
人生不过百年,俯仰之间已过半。人生这一战场,我们征战无数,却越来越不知道为何而战,纷扰尘事,诱惑太多,勿忘时时拂拭心灵,掸去尘埃,不为外撼,不以物移,但了此心,自然无惑,求得生命本真。
禅茶一味下一句
禅茶一味;般若空性
禅茶一味自在心的下联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水酒三千清凉梦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诗酒平生从容骨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水月十分快活人
禅茶一味书法
去年的元旦我是在广西南宁的一处寺庙中度过的。我去寺庙的主因不是因为要学习佛法,而是去考察当地一家茶行所热销的一款“禅茶”的基地和制作环境。通过参观考察,我发现原本一款出自寺庙周边普通环境中生产出来的茶叶,却只是因为标上了“禅茶”的字样就立马价格飙升了数倍,并且还有点供不应求。这种利用禅茶概念来抬高茶叶售价的行为触动了我对茶叶合理售价的思考,也促使我对茶企合理利润、消费者需求满足和企业良性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禅,是佛教“禅宗”修行的法门,也是哲学“智慧”一词泛化的表述。古时候的中国寺庙都主张一种自食其力的修行态度,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寺庙大多都有种茶、制茶的习惯,除了寺庙自用以外也对外进行一些布施。这些高山古寺独特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加上和尚高超的制茶技术,品质比普通农家制作的茶叶要好很多,所以人们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寺庙生产的茶叶品质好的认知。
茶叶中富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长期素食的和尚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了来自茶叶的营养补充。除了营养价值以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还具有醒脑、提神的功效,用茶叶饮料来补充营养的同时还可以消除困乏,这也是茶叶成为和尚“伴手礼”去布施信众的一个缘由。茶叶茶叶的内在物质在反复冲泡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导致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会得到不同的味觉感受。再结合泡茶时茶叶在泡茶器皿中的沉、浮、翻、滚,把泡茶、品茶、观茶和人生境况进行比拟,于是“禅茶”的概念就逐渐形成了。“禅茶”在味觉感受里,在哲理提炼中,再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润泽,于是在消费者眼里“禅茶”便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人生境界。
无论是“禅”、“禅茶”或者饮茶过程中的“禅修”,其中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企业需要追求利润,但是不能获取不当的利益,更不能利用消费者的“盲区”去赚取不义之财。
企业通过什么来实现利润?当然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消费者愿意为需求满足而支付报酬的时候自然就赚取了利益。传统商业通过制造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现代商业则是通过引导消费者需求满足来实现价值交换。相比之下,现代的商业理念显得更科学合理,也更具有发展空间。企业要取得良性健康的发展显然需要遵循现代的商业逻辑和理念,如果还在盗用一些所谓传统文化的概念去“忽悠”消费者,明显是不符合“禅”的标准的,更不能达到“禅茶”所代表的人生境界。
但愿中国的茶叶企业真正能做到“禅茶一味”,把茶叶做成智慧物质的代表。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
禅是东方古老文化理论精髓之一,茶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品茶悟禅自古有之。
茶禅一体,禅似近,味觉,姿色,禅似乎更远,远在茶的似有若无,似无又有。
常言道:凡事自有存在的道理,莫需自惊自扰。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一则因其朴实无华;二则因其意味深远,且诠释了儒、道、禅的博大精深。根,在地下相交;叶,在蓝天相拥,唯身,矗立浮尘间,历尽风雨,洗尽铅华,方能成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物,或事,或人,各有自己存在的理由。陌上红尘,君行其中,贵在拥有“厚德载物”的担当,“大智若愚”的品性。
人生若得偶闲时,杯盏清茗伴知音。
时想,人生之幸,人生之乐,莫过于:若得闲时,邀聚三两知友,席地对坐,围炉品茶香,畅谈美文,阔论人生,完全沉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然意境里。素清人生,若拥此雅致与闲逸,美极!足矣!想到此景,此遇,忽然顿悟了那句俗语:“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亦能醉人”。
“缘聚缘散缘如水,花开花落花如梦”。纷扰人生,如流往事。应多一些简单,少一些复杂,用恬淡雅致的情怀生活,用宽容与理解的心境处世,将人生过的淡味真切。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
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
饮茶最初为药用,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方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无论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
饮茶对于僧人,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专门配备“茶头”,施茶僧职位,用以接待、礼敬宾客。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茶招待香客。寺院在职事变更上,都要举行饮茶仪式,且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茶事的固定程式、严格的等级、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茶礼构成佛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招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茶与禅一直有着神秘的关联,茶意可通禅。“禅茶一味”、“禅佛一味”的说法众所周知,而这种说法来源于何时何代呢?传说达摩祖师因为面壁九年出关后眼皮无法张开,便把它们撕下来,丢在地上后长出一株矮树,弟子们摘下树上的树叶泡水饮用,发现这水竟然神奇异常,可以令坐禅的人保持头脑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彻地领悟佛的真谛,于是便有了“禅茶”一说,这是“禅茶一味”最早由来的传说。
对于禅茶一味的确切由来,虽没有更详细的历史文字记载,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密切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禅茶一味,就是通过茶去悟禅。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因此,我们从“禅茶一味”中可以领悟到更多禅、茶及为人做事之道。
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内容。静坐中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对现代人来说,要做好自身的修炼,让众人接受,必须先静、先品位苦,限制自己的言行,才能修炼成功,才能得到认可。
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大事并不多,往往是琐事、平凡事居多,通过领悟“禅茶一味”,我们懂得: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道理,认真做好每件事情。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出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做人也如此,通过小事来看人、察人。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放松一下心情,才能品到茶的香味,从细细的品茶中,从禅茶一味中,可以领悟到如何才能减少苦恼,放松而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作者系颐杰鸿泰狮子湖副总裁)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禅一味” 源自夹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泉。”
当西汉年间茶祖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并于蒙顶山脱发修行时,亦佛亦茶,“佛茶一家”便开始结缘。
当出身寺院的茶圣陆羽结合他一生的采制、煮茶技艺,撰写出《茶经》一书之时,茶、禅之缘已深入其中。
当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之日,禅茶似乎早结为一体。然而,直到“茶禅一味”的提出,茶禅文化才得以确立和传承。
“清泉绿汤,无非是水;红尘百味,山中唯茶;端起一杯,放下万念;动静诸相,皆为空相。”
在湖南常德石门县城东南12公里的夹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夹山寺。夹山寺初称普慈寺,又名灵泉禅院,兴建于公元870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而不断扩大。夹山古寺的长存不仅以其受到皇家重视而香火不断,更因为夹山古寺是誉满东亚的“禅茶祖庭”,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也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同时,与禅门渊源颇深的夹山牛抵茶,自宋至清也一直被列为贡品。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辨水天哪最蓝……”沿着修葺一新的道路,带着虔诚一路乘车缓行,“宋韵中国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第二特别报道组聆听着钟鼓之声,感受着茶园清香,在石门县高级农技师许爱国和《常德晚报》同仁唐文杰的引领下,终于在7月13日来到了掩映在参天古木中楚南名刹——夹山寺,感受源自千年的禅、茶之味。
走进夹山寺景区,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围绕“天下茶禅第一泉”刚刚修建完成院落——碧岩泉景区。景区内一株株新植的茶苗在微风中摆动着枝叶,一道复古的长廊一直延伸到一座岩壁之下。走近崖壁,一道清泉从地下冒出,一弯清水集于泉边凹处。
夹山寺景区工作人员陈文介绍,相传在唐朝时,有个善会和尚从师于华亭船子。一日,师父对善会说:“你跟我多年,如今道行圆满,出外传道去吧!”善会问:“不知道何处是归宿之地?”于是师父华亭船子唱出了两句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善会拜别师父之后径直往南而来。
公元870年春,善会和尚云游到夹山,见此地不仅林丰水秀,还见到了白猿抱子戏于青樟之间,飞鸟衔花投于碧泉之中的偈语景象,善会大喜,于是他便留下来开山建寺。而当时“飞鸟衔花投于碧泉之中”的泉就是今天碧岩泉的所在地。
善会和尚在夹山建寺之后,历经唐、宋、元三朝“御修扩建”,使夹山寺渐渐成为楚南名刹。到了闯王禅隐之后,大兴土木,当时的夹山寺发展到了九殿一宫,跑马关山门的恢宏格局。如今在夹山寺侧门对面,修整过的闯王陵园似乎还在无声述说昔日的辉煌。
陈文介绍说,夹山寺建成之后,善会和尚便潜心于讲禅说法品茶之中。而此时正是禅雨茶风盛行之际。从此,在夹山寺,禅与茶便结下不解之缘。在善会和尚静坐静虑参禅之时,夹山牛抵茶的解困之效让它成为“禅茶”的必然。加上山门前碧岩泉那一泓煮茶的极品泉水,这也许就是夹山牛抵茶自宋到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的一个因由。“天时、地利让善会大师可以在好茶、好水的浸润中悟出禅与茶同为一味的真谛,这应该就是‘茶禅一味’的缘起。”陈文说。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推门声,特别报道组一行走进千年古刹,来到禅院之内的祖庭禅茶院,准备感受“茶禅一味”的内涵。祖庭禅茶院的纤尘居士告诉记者,在善会大师身后200多年,又有一位大德高僧来到夹山,接过禅茶文化的火炬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明确提出“茶禅一味”,并从理念上发扬光大。他就是被宋徽宗、宋高宗两代皇帝赐封法号的圆悟克勤大师。
静坐于祖庭禅茶院二楼的茶室,沏上一壶绿茶,焚上一炷香,静下见到“茶禅一味”源头的激动心情,记者慢慢品着杯中香茗,聆听着纤尘居士的讲述: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在荆州弘扬佛法,受澧州刺史之邀,入住夹山灵泉禅院。他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辨来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15世纪初,圆悟克勤的墨宝“茶禅一味”传到当今中日家喻户晓的一休和尚手中后,再传至爱弟珠光研习。珠光将墨宝挂在自己茶室,终日常怀禅意,面壁而思,终于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
纤尘居士说,不论是在圆悟克勤的心里,还是在静心修行的佛人眼中,“茶禅一味”也许不是第一的味道,也可能不是只有一种味道,更多的应该是看破红尘世事、人生五味的苦苦甜甜。在夹山寺修行期间,他应参学门人之请,评唱五代重显禅师雪窦的《颂古百则》,门人记录汇编成《碧岩录》十卷。《碧岩录》问世后,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后来圆悟克勤奉诏迁金陵、镇江等地,使石门夹山的茶风禅光,得以熏沐吴、越、闽大地,远及朝鲜、日本等国,大大促进了禅茶文化的发展。
有人说夹山寺因禅茶而走红南北,也有人说禅茶因夹山寺而飘香世界,不管如何,在这里总是禅与茶依靠其本身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着青灯、黄卷,把一碗绿茶,传承了千年,传播了万里。圆悟克勤撰写的《碧岩录》也成为现代日本禅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更成为国际禅学界“碧岩禅”研究学派的精神支柱。
陈文向特别报道组一行讲述:为了归宗寻根,1982年,日本驹泽大学古迹参拜团跨海而来,在大雄宝殿上三拜九叩,虔诚万分,然后写下“山河跋涉好姻缘,圣迹灵踨夹山寺”。1992年春,日本国千家派茶道专家多田侑史先生率团来夹山寺寻根拜祖,他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饮而尽,慨然长叹:“今生可以瞑目了!”在碧岩泉边的一块石壁上,还有他欣然用汉字写下的“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诗句。
此外,圆悟的另一法嗣大慧宗杲禅师,得道后在浙江余杭径山寺大开禅茶宗风,把种茶、制茶、茶宴融入禅林生活。当时武夷山五夫里的开善道谦师承大慧禅师的禅风,把茶禅文化带回武夷山,与本土既有的儒释道三教文化、茶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兼具儒家之正、道家之清、佛家之和、茶人之雅的武夷山禅茶文化,并得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载道传扬。
“茶禅一味”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茶与禅内理的精辟概括,是指饮茶和参禅修行方法上的一致。禅学主张于“净心自悟”之中求得对世俗尘念乃至佛教理论的超越;饮茶在纯雅清淡之中,通过“隽永平和”完成自我性情的升华。
无论是夹山祖师善会悟出的茶禅一味,还是宋代高僧圆悟克勤所写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禅茶一味的理念与夹山寺同步,早已成为这座千年古刹引以为豪的文化基因。
关于本文《“茶禅一味” 源自夹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想了解《禅茶一味,淡久生香》知识吗,丰富的《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内容等你来看!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生活、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茶道,也是禅道,禅茶须是对着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佛教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就是以静为本,同时,以静为美的诗句有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茶一味,茶心佛心,何异何殊?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禅的意境也随之改变。鹅黄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学习,把挫折看成是成长,把一切的泥泞坎坷,都当作是看不见的手,它推动着你,展翅翱翔。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