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思细雨,茶花香风吹

2020-05-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思细雨,茶花香风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思细雨,茶花香风吹”相关知识!

若是在春雨绵绵的清晨走进鹏翔茶园,看到那青翠的茶园沉浸在无边的春雨中,不禁让人砰然心动。仿佛一曲柔绵弦音,轻轻的划过茶山、茶园、茶树,瞬间绿了秀山,清了绿水。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一蓑的烟雨诗情润湿了那翠翠的茶园山林,碧绿的茶园、层层的青田,还有那青砖瓦舍,乡野小路。

茶乡美如画,你看那多情的烟雨飘舞在茶山,醉了游客的心,几多情绵,几多思念,几多甜蜜,如一股甘冽的汉家红茶滋润心灵。

茶园中,最易于被人忽视的就是那雪白的茶花。雨中,雪白的花朵轻轻张开,瓣瓣凝香,那串串雨粒如珍珠欲坠,从那叶尖滴落眉梢,羞了潮红的脸颊。若是独守着一壶汉家红茶,看茶叶随着沸腾的水舞蹈,一缕清香入鼻,舒了心气,一口的清馨素烟飘起,润了唇口,那叶在杯里翩翩起舞,色香凝神,赏那一抹微澜碎影的蹁跹,叶水游离如光阴流淌杯底,一不小心滴落指尖,那渐浓的茶韵染了杯,一抹茶色的诗意撩动,一缕茶香轻烟飘浮弥漫了小屋,我的思绪随着那壶里的香叶,一片、一片的浮起,一盏茶思的情诗让人眷念。

有风的时候,阵阵香风从茶花里流淌,随思绪飘散,让让人如此眷念,如此伤感难舍难分。这如诗的牵挂,如雨的诗意,如诗的浪漫,如画的春色,袭人的香风,还有浓烈的汉家红茶,丰盈了如火如茶的风韵艳姿。

赏茶乡春雨,听茶花抒情,品汉家红茶,叙一段往事情缘,一蓑烟雨,一往情深,和那流淌在杯底的思念,掬一捧红茶独饮,在那岁月阑珊深处寻觅,虔诚的走过。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思


有位新加坡华侨老先生,在人生弥留之际,说出他唯一的心愿,想喝一壶家乡的铁观音。从小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下南洋谋生。当初离家时,母亲让他随身携带破旧陶瓷装的茶叶,让他在异国他乡找到家乡人可以投靠,送给他人,作为报答。这也已经是家里最为珍贵的东西。老先生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由于偷渡的时候和认识的人冲散,孤苦伶仃。后来在码头找到一份卸货的工作,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每到夜深人静,和几个工友围坐一起,泡起家乡的茶,各自述说着家乡的故事,茶水香气馥郁持久,有淡淡的桂花香;滋味醇厚甘爽。睹物思人,想起家人,不免落泪,心里少了些迷茫,多了些憧憬。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是多少游子的梦啊!

在那激荡的岁月里,茶是最好的陪伴。数年之后,有一日收到家里来信,老先生激动不已。当老先生拆开信,心里一沉,母亲在前几日病逝,生病时拖人写信给老先生,说是挂念先生,望先生速归,见最后一面。先生日夜兼程赶路回来,数日才到家里。外面的生活给了先生坚强、沉稳,几天便处理好母亲的后事。邻里告诉先生,每到傍晚,他的母亲常在村口茶田旁,念叨先生的名字,等候其归来。听到这里先生泪如雨下,茶也是母亲唯一的陪伴。数日后先生告别家乡,又下南洋,这时南洋事业已多少有些发展,家乡破落的情景先生铭记于心,望他日再归来时能为家乡做些事情。

时间飞逝,后来老先生给家乡捐资修路,引进先进采茶制茶设备,增加产量,促进家乡经济发展,让家乡的茶香芬芳流淌世界各地。可见,茶思还是一种贮存于人们内心的力量,让人们坚强,为未来奋发前进。

秋日的温茶和细雨


原标题:秋日的温茶和细雨

南方的城市,到了秋天,既不会有黄灿灿的叶子,不会有满地的落叶,更不会有光秃秃的树枝,只有走在街上,拂过脸上的凉风让你突然察觉到,啊,秋天是来了么?

当然,在深圳待过的朋友们都知道,深圳的秋天很不坚定,可能会突然降温,让你冷的猝不及防,到了第二天,又让你把备好的外套扔在一边,直呼这怎么又回到了夏天。就这样不断徘徊徘徊,冬天就到了。

所以对于我来说,深圳的秋天是用心情去感受的,几阵凉风,几场雨,提醒你,秋天,原来你已经来了。

每到秋天,我就会特别感伤。天气转凉,不得不披上外套,把自己裹的暖暖的。细雨微冷,跟亲爱的人同撑一把伞,需要抱的紧紧的。嘴唇干燥,想喝上温温的茶。原来人就是需要需要这么小小的幸福就够了,还是欲望到了秋冬就缩小了呢。

抓紧身边的幸福温暖,秋天之后还有一个冬天呢。

我觉得,最幸福的秋天,就是窗外飘着细雨,屋内昏暗的,我端着一杯温茶窝在沙发里,感觉心里暖暖的。

悠悠茶思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悠悠茶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什么时候,我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或许是因为工作很轻松吧,每天都无所事事的呆在办公室,不喝茶又能做什么呢?

那个时候我其实并不真的喜欢喝茶,只是看到身边的人都捧着一个茶杯很高雅罢了。最初,我泡茶并不是为了喝,而只是单纯的喜欢听开水冲入茶杯的声音,只是喜欢透过玻璃杯看着茶叶慢慢地下沉又上浮,只是喜欢把嘴凑在杯口,闻那茶水的淡香。

每当泡上一杯茶,我总要这样子看着它,所以我泡茶喝茶的时间会很长,然而这一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真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我常常会等茶凉了,或者香味也没了的时候,一口气把杯中的茶水喝光,这样也算是喝完了一杯茶吧。

慢慢地喝得茶多了,由喝变成了品,后来也就不自觉为茶所思了。第一次冲的茶,味道是很淡的,几乎闻不到什么清香。第二次冲泡的时候,就能够真正体味到茶的甘甜与清香。这正如我们生活中与人的相处,在最初与他们接触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只是淡淡的,可是慢慢地深交下去,才能体会人的内涵,在我心中,只有那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成熟。

茶叶在没有冲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棱角分明的,但是只要它一碰到水,就会枝叶舒展,其实做人也就应该这样,做事情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做一个有个性的人,为人能够心平气和,能够与人为善。

我真的很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前,泡上一杯淡淡的绿茶,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只是任自己的思绪飘远......很多时候我就在想,我愿意做那样的茶,把苦涩留在心中,却能散发出沁人的香。

关于本文《悠悠茶思》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易武茶思


说起西双版纳,人们想到的总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其实,西双版纳在中国的普洱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了我国顶级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地。西双版纳悠久的种茶、饮茶、贸茶历史,加之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孕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要谈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易武,这个让爱茶客们神往的地方。清朝在云南设立茶叶局,统管茶叶贸易,云南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进贡朝廷。易武茶山的七子饼茶就是敬献皇室不可或缺的重要贡品,每年清明节以前的茶叶必须在完成进贡任务后才能上市交易。同时,由于地处普洱茶产区的中心位置,易武还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光绪年间,易武就已经成为了普洱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和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的易武,延续了昨天的历史:万里茶乡,依旧拥有着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茶园;边陲重镇,依然汇聚着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再现那“驮马铃儿响、青石路儿弯、云深茶儿香”的古镇印象。今天的易武,处处可见爱茶人,可以说是家家有茶具、人人是专家,以茶会客、以茶交友,彰显出易武人对茶的热爱和弘扬普洱茶文化的自觉。

从2010年开始,易武就开始举办民间的斗茶大会系列活动,文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斗茶大会动员起了全易武“七村八寨”的茶农们,大伙们围绕采茶、手工制茶、古树茶晒青毛茶开展擂台比赛。说起手工制茶技艺,它已经被认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村选派的制茶能手们,用双手在铁锅里快捷地将新鲜茶叶进行操、抛、揉、翻炒、均匀杀青,将炒熟的茶叶放在簸箕里反复均匀地揉捻。评委们现场闻香、看色、揉捏检验,当场唱分、点评。各村寨的乡亲们、各地的茶商和游客们,各各踮足探首、屏息凝神,时不时要冲进组委会设置的比赛区,巴不得都像评委一般,当场抓把茶来评个究竟。易武的斗茶,斗出了全乡各村寨乡亲们争相提高茶叶品质的干劲,更斗出了茶乡文化的新景象。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复兴,新的马帮队伍带着来自云岭深处的普洱茶,伴着悠扬的驮马铃声,再次踏上了从易武前往北京的路途。人们重走马帮路,是为了把深藏在云岭大山中的普洱茶展现给中国和世界,让世人再次领略普洱茶的无穷魅力和文化内涵。(原题《易武的茶》)

茶花红 茶花白


布谷声声,春来也。在布谷鸟的阵阵叫声中,我走入了群山环抱的谢鲁山庄。

陆川县的谢鲁山庄是全国迄今为止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四大私人庄园之一,山庄内静致幽雅,有许多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游廊和假山,景点布置考究,造型别致。山庄颇有江南园林特色,园中有园,外园种景树,里园栽花草。

二月茶花红,二月茶花白。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山庄里盛开的红茶花和白茶花。血红血红,雪白雪白。在这多雨的春季,细雨初晴加上清晨朝露的滋润,鲜艳艳的花朵上缀着点点水珠,晶莹剔透,反衬着血红雪白的花瓣,宛若高雅尊贵的红宝石白宝石,在朝阳的反射下,艳丽动人。

看着这些艳丽的山茶花,我便想起了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簪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烂漫的山茶,能在天寒地冻的早春绽蕾吐蕊,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给人们带来春意,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希望。山茶花与人相伴共存,经历了漫长岁月,形成了精彩的关于山茶花的文化。自南北朝以来,赞美山茶花的诗词文章不下百篇,其中宋朝大诗人苏轼的《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令人难忘:“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比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看着这些鲜艳的红茶花白茶花,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故乡的山野间看到的山茶花。故乡的红茶花盛开时间也是早春时节。茶树不高,深绿色的叶子,衬着水灵灵的山茶花。故乡的白色山茶花盛开在深秋时节。故乡的人喜欢吃茶油,在山野间种植了满山遍野的茶籽树。每到深秋,茶籽树便开出白色的花,雪白雪白,花朵没有我在谢鲁山庄看到的白茶花大。但满山遍野的茶籽树,有绿色的茶籽,有白色的花。蜜蜂在白色的茶花间飞来飞去采花蜜,煞是好看。白茶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茶籽收获的季节,满山的人们唱着山歌采摘茶籽。那时节,正在小学读书的我,在星期日,会背着竹背篓,跟村里的大人到山野间采摘茶籽。我边摘茶籽边吮吸白茶花的花蜜,跟着大人们学唱山歌,从山脚采摘到山顶,从这山采摘到那山,行走于满山遍野的白茶花之间。

我被谢鲁山庄里艳丽的红茶花白茶花吸引,驻足良久。沉思间,陪同我的小阎告诉我山庄里有地牢遗址,这是当年山庄的主人用来关押反抗他的农民的。我们从山庄的中层走到后山,有两处疑似地牢的遗址。这座谢鲁山庄,看来当初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血汗之上的。清朝的爱新觉罗·玄烨当年看了万里长城之后,曾对秦始皇不惜民力建长城一事题了一首诗:“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这首诗,我认为同样适用于谢鲁山庄当初的主人。

我在布谷鸟的声声鸣叫中离开了谢鲁山庄,但是谢鲁山庄的园林景色,尤其是山庄里艳丽的红茶花白茶花,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饮茶胡思


清茶一盏,独坐窗前。任青花的勾勒演绎着前生的缱绻,任筝曲的回荡流转着心绪的变迁。如水的双眸褪去铅华,穿越世俗的纷杂,直抵从前的桃源。淡泊的心境与茶凝眸,于是茶把你当做红颜,于是聆听茶的倾诉,你才知茶亦有通晓禅意。

世人皆以为茶,植物而已,何来生命?

其实茶是植物中参透禅意的佛,抑或是佛以茶的形式传解着佛理:一切随缘,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起缘落,聚散因缘,无须抱怨。

谁不迷恋枝头绽放的生机,谁不留连生命的活力。清新的嫩叶吮吸着雨露的恩泽,鲜嫩的生命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颗颗鲜活的生命在茶园里悦动。

然而随着指尖的翻转,没来得及憧憬的叶儿已在茶蒌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叶儿依旧鲜嫩,但无语。于是茶被已各种形式历练,杀青,烘焙,发酵,文火慢烤,火上烘干,揉成球状,压做扁形。有的茶最后制成甚至需要二十多道程序。

试问哪种植物经历过如此的过程,试问哪种生灵经历了如此的过程,还依然故我地存在。其实物质形式的存在或许真的不重要,但精神的不泯灭却是永存。无论是球状,扁状,还是枯叶状,这都无所谓。茶以各种形式等待缘起。

水是茶第二次生命的源泉。

氤氲中,看似没有灵气的茶叶渐渐魂魄聚来。那枯萎的生命因水的滋润而苏醒并鲜活起来。干涸的身躯因水的注入而舒展起来,那冰冻般的姿态在水的温暖下融化开来。舒展着腰肢的茶叶在杯中游弋着,轻舞着,那羞涩的舞姿仿佛皎洁的月光下独舞的精灵;那叶的经脉含蓄地纵横着,犹如追寻着前世曾经的生命。

不张扬,不急躁,闲云般若卷若散的淡定,野鹤般亦步亦飞的从容,从不含悲亦从不露喜,悠哉乐哉地回归自然。渐渐散落杯底,不拥不挤地叠放着身躯,不言不语地释放着茶香,不声不色地渗透着茶色。于是玲珑的琥珀色,深沉的暗红色,稳重的深褐色,啜入口中,回甘不已,齿颊生津。

人们只顾陶醉茶的味道,却不曾留意茶在杯里的微笑,那是它生命中最绚丽的绽放。

无论人们怎样欣赏茶,终究茶还是难逃人走茶凉的厄运。凉茶滋味散尽,冷静地任人处之,无悔无怨地等候着以生命曾是最辉煌的姿态枯萎。泡过的茶被惜茶爱茶的人晒干收集,制成茶枕,养神提神。但大多数的散茶化为尘埃消逝在滚滚红尘之中。也许它驾风魂归故乡,来生还做茶,也许它乘云灵气散去,来生做一朵路边的小花。

前缘不可得,来生不可测,即便如此,今世依旧淡泊。人生亦如茶。一切随缘,宠辱不惊,不急不躁,于是便退却了诸多烦恼。

饮茶要少思


在饮茶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思考,不要想太多事。人生中的很多烦恼,其产生的根源就是想的太多。饮茶的时候,要营造一个安闲静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要完全放松下来,放松身心,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展,这样才能心怀舒畅。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高僧说,佛告诉了我们什么?其实很简单,佛告诉我们,不要胡思乱想,一切要随缘。好好努力,认真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可是一定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根本做不到的事,那样只会自寻烦恼。

比方说茶,我们都知道茶是苦的,先苦后甜。但苦的表现并不一样,有的苦味很淡,在舌尖打一个转就过去了,有的苦味很明显,比方说苦丁茶。那么我们在选择茶的时候,就一定要从自身的喜好出发,不能说苦丁茶很好就一定强迫自己喝,那样即便的确对身心有益,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事实上拿茶来说,我们有太多的选择,一定要顺其自然的,选择最对应自己口味的茶,就好像在生活中,我们要从本心出发,选择最适合的人生道路走。一定不能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那种人,强迫自己走不想走的路,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少思多感,茶的香气才会纯粹,袅袅茶香的熏陶之下,我们的心灵才会通透,眼睛才有神采,人生道路上我们会更多一些知足,多一些快乐。

茶思禅味浅悟佛理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与大地来往,净身于日月之下,吸天地精华,便有了一股灵气,使得枝叶有耀眼之绿,它将自己独置于天地,享受风雨的洗礼,寻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

茶道里的泡茶,大部分茶叶都讲究沸水冲泡,如果水温不够,不能够充分把茶的有效成份与香气释放出来,茶叶在沸水不断的冲击碰撞中几浮几沉,这时才可以冲出一杯香气浓郁的好茶。冲茶品人生,何其相似,只有经历过各种波折与历练,经历过生活与工作的浮沉,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才知道人生真正的味道。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

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禅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直指生命的真如,而茶的文化精神和禅的哲学意境是相融相通的。"法是茶'茶是法'尽十方世界是个真心;醒即梦,梦即醒,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

茶道禅心悟人道,墨研词语韵天然,闲茶逸书醉飘香,静心怡情在雨亭。诗酒禅茶,酒如诗,意浓味烈,茶性却是禅心雅意,茶未入世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尽风吹雨沐,吸纳天地精华,待修得气定神闲,而后虽遭火焙水注,通体弥漫的依然是超然向外的气韵。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而王国维也曾经提出人生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是多么清淡,又是多么丰盈。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156784.html

上一篇:鉴别白茶的质量

下一篇:喝茶礼数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