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静静地共饮一壶茶感悟茶的五大精神

2019-12-23

禅茶一味:茶有五大精神

茶,虽然只是一片树叶,然而,正是这“一片树叶”的精神熠熠生辉。

无私奉献的茶

茶树对生长地没有特别要求,不论土质肥沃与贫瘠,哪怕是在荒山上瓦砾堆里,都能活下来并成长起来;对气候也没有特别要求,酷暑也好,严寒也罢,都能尽 情地吸纳天地之精华,年复一年,四季常青,既绿化环境又净化空气。它求之甚少,付出很多,叶儿采了又发,循环往复,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从采摘到制成饮品, 茶叶饱受煎熬,却把清新美味无私地奉献给人类世界。

孤洁无欲的茶

茶树不仅不避风霜雨雪,而且春不与百花争艳,秋不与菊桂争宠,随遇而安,孤高清白,洁身自好,无欲无求,默默地扎根在寂寥的山野上。相传2000多年 前,甘露寺禅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在四川蒙顶山五峰之中的最高峰上清峰里,栽下了七株茶树。它“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被后人誉为“仙 茶”,至今仍存,可谓是孤洁无欲的典范。古人说“茶性俭”。若用茶蕴含的这一“俭”的特性,来隐喻人之修身养性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追求简朴的生活,淡泊 似茶,心洁如佛。 

坚守清静的茶

道教典籍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家认为,欲做到清静就须“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清 神静心,顺应四时,默默然与世无争;茶的内敛不浮华之秉性,以及茶叶在壶中静静地浮沉,并在没有喝彩声和欣赏之目光的情况下,悄然自我绽放、自我释放,不 也达到了极高的清静境界吗!当饮者悠悠然地品茶时,凝神静气地使整个身心都进入茶的世界之后,就会犹如进入了一个宁静而又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般,感到无比 舒心畅快。正所谓“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谦逊大度的茶

茶生长于大自然的灵明之气里,并将其所吸收的日月之光华,内化为丰富的有益成分,遇水舍己成茶饮后,使广大饮者不仅解了渴还获得了营养,其幽雅的芳香 更是沁人心脾,可谓功德无量。但它习惯低调,不事张扬,也压根就没有想得到饮者赞美的念头。正所谓“不求果报,不为名闻”!即或有饮者恶语谤之,也抱持 “我还是我”的态度静默不语;虽经蒸炒酵挤压揉等诸多折磨,但从不喊痛苦不诉委屈,大度若愚。人类应从茶的身上受到启迪,人人都来努力做一个谦虚、有内 涵、度量大的人。  

和敬廉美的茶

和敬,即和顺恭敬之意。茶通过毁容的方式,来把美味呈献给饮者,且无怨无悔,足见其心态平和至极,令人肃然起敬。当我们透过玻璃茶杯,看茶叶在沸水中 的变化情景时,就像在观赏一幅活的山水画一样,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未饮先醉之感,即便你原先有郁闷的心情,此刻也会化为无形而愉悦起 来。在茶室里各个阶层的饮者没有贵贱之分,一律平等,宾主促膝而谈,相互尊敬,大家都把心交给茶,人茶交融,茶我一如。当然,饮茶除了解渴,还可陶冶情 操。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茶清如露,却醇厚甘美,品后唇齿留香。假如朋友间闹别扭了,可一起坐下来,静静地共饮一壶茶,渐渐地大家激动的心情就会平 和起来,心结也会随着茶香得以打开。

cy316.cOM编辑推荐

禅茶一味放身心静静地享受着茶香


禅茶一味放身心

冒着蒙蒙细雨,在天色朦胧时,我赶到了古卓刀泉寺,有幸参加了常住举办的禅茶会。我是一个不懂禅,也不懂茶的人,看到禅门宗师的公案我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在打什么说话的哑谜,也曾经把茶泡得太久,而被一位法师说我是在浪费茶。所以,来到这样花、茶、香、乐具足的禅茶会,我是诚惶诚恐地,生怕自己的举动影响了美妙的意境。

细雨之中,依次走过山门、关圣殿、小桥和天王殿。寺院布置得恰到好处,在有限的范围内表现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既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

花,是洁净之物,很多师兄都熟悉“香花迎,香花请”的放生仪轨,在迎请高僧大德的时候,我们也会用鲜花来表示我们对法的欢喜和对法师的欢喜。在进门前的案桌上,摆放了一盆水,这水不是清水,里面散布了一层花瓣。我有点不忍心用这样的水来净手,但是这样就被物所缚了,尽其用才是对花的尊重吧。慢慢地把手伸进了水里,感受着花瓣的厚重与质感。轻轻地撩起水洗手,花瓣把香味释放到了水里,现在水又把香味留存在了我的手上,而我又将这香味带到我要去的地方,这是一种传递,也是一种责任。水洗掉的不仅是手上的尘垢,也是身口意的烦恼,是要提醒我们还自己一个清静、平等,含摄与忍辱,这是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众多的如母众生的责任。

地面点缀着红白相间的鲜花,花,装饰着地面,也散发出香味,而它自己却甘居地下,让我们既能享受美妙的环境,又能呼吸芬芳的气息。禅茶会开始时,灯光也慢慢地退去了,在这样一个原始的环境中,大家谁也看不到谁,没有白天的拘束,做一会真我。传灯开始了,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传燃自己面前的那一盏灯。旁边的师兄点燃了一盏,灯光有点微弱,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师兄唯恐灯灭了,关注地守护着,在我们的注视下灯光慢慢地挣扎着,似乎在冲破黑暗的阻扰。最终,还是没有灭,它支持了下来,我也觉得是没有关系的,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力量下,哪怕是黑暗也不忍心让它泯灭的。

在我们静静地享受着茶香和琴乐的时候,我们美丽的小天使让我们出了静:“祝你生日快乐”,大家都相视一笑,这就是小孩子的可爱啊!她没有顾虑,做着真正的自己,她想说了,就说出来,这是一种自在,怎么自在怎么做。我们不容许自己这么做,但是我们可以让一个小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中生活、成长,呵护着她快乐自在的心性。接下来,在美妙的歌声中,这位自在的小天使请出了妙香,之所以是妙,是因为香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形,没有状,但是我们却能觉察到,我们的鼻子能嗅出香散发出来的味道。香,从原来的花粉、香袋、花袋,到现在的香水、精油,这样的变化过程折射出人们品香的变迁。花香,是很少浓郁的,通常的描述方式就是淡淡地清香传来,在这样的幽香中士子们往往会沉醉其中,在若有若无的气氛中体味这大自然的天赐之物,感受着人与大自然在气息上的交换与传递。但是,现在的香水,大抵是比较浓烈的,是一种集中展示的方式,就像山洪爆发一样,一下子就占据了整个的空间,让人没有喘息的地步。这是一种征服的状态,征服别人,征服自然,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品着清幽的茗茶,苦也有,香也有,不喝,苦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喝了,在乎苦,于是乎香就杳无踪影了,在乎香,则由于忘记了苦,于是乎香就变得没有了意义,都是香,那还珍惜什么呢!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向四周散开,猛地吸一口,深怕这香下一刻就离自己远去了。香在气息的引导下,入喉,入脾,入心,引导着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我们此刻身心的状态,急躁或是宁静,风生水起抑或波澜不惊。

一位法师为已往生的师长写追思录的时候,写到师父洗衣服很简单,把衣服放在清水里一泡,轻轻地揉几下,就从水中拿出来,拧干,晾晒。法师很为师父的做法担心,但是法师发现师父的衣服上从没有异味,反倒有香味散出。师父很节俭,是不舍得用香来熏衣服的。但是香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常说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戒香,心香,香不仅仅是一种改善环境的媒介,更是心与自然相合、与法相应时,自身发生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这些微香,虽然可能我们看不见,可能我们不用心也闻不到,但是确实存在,并且这种变化不仅仅会影响我们自己,还会慢慢地影响到我们周边,家庭,亲人,朋友,邻居,同事,等等。这就是法界的不可思议处,缘起法的显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蝴蝶效应,你影响我,我也会影响你,但是当大家都有善的能量发射出来的时候,这种力量就会在反复的反射中得到加强,达到共振,从而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我想,谛力颂中的心念力、加持力、法界力,大概也是这样起妙用的吧!

伴着潺潺的水声,琴声从一位师兄指尖上缓缓地传出来,我总觉得琴声有点忧伤,但是又似有似无,飘渺得远似天边的那一片云,不可捉摸,要细细品味时就已经飘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当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们的尊贵的嘉宾到了,是湖北省茶界大师,也是香道大师。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位平常的奶奶给我们现场演示了印香的美妙。周围依然是鲜花铺地,依然是渺渺清香,依然是清幽的琴声,还有淡淡的茶味。香师专注地印香,头微低着,有时用香印,有时用镊子,有时用刷子,在香盘那一亩三分地上倾注了全部的精神,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都不存在一样。这大概就是忘我吧!忘我,我们忘得了自己吗?面对众人,我们会紧张;面对金钱,我们会贪婪;面对诋毁,我们会嗔怒……在众多的情景面前,我们不是我们自己了,我们是别人的自己,我们被牵着走,没有自由。顿时想起了魏晋时的那些可爱的人物,想起了那个听到了选婿的消息,仍然自在地在东床上袒腹而卧的王羲之。这样的人,真是名士,真是自在,是怎么自在怎么生活,怎么舒服怎么活的人。我想,这也是魏晋名士们到现在仍然会被很多人记住的原因,也是《世说新语》受关注的原因。

书,当我还想着书在哪儿的时候,我们的主持人解开了谜底,书,珍藏在禅茶馆。在常住法师的引导下,我们在细雨之中移步禅茶馆。真是不少的墨宝,我的字写得不好,也不会书法,但是对这些国学的东西还是很钦佩的。曾经近距离地观察过书画大师的创作过程,根据字数的多少和纸张的大小分配好具体的空间,然后是正题、起笔、运笔、顿笔、手笔,整个过程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有时甚至毛笔变得像烂扫把一样,但是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支笔,在书法家的手上就能做出令人心动的作品,并且还蕴含了作者对字画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于是,书画就不只是简单的字和画了,而是包含了作者的个人生命在里面,是生命的升华。早年学习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的时候,老师讲过生活的不幸、个人的不幸,是文学的大幸。这可以适用在苏东坡的身上,也可以在朱耷,还有很多的人身上。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值得经历的人生啊!

还是在毛毛细雨中,我们踏上了归程,归向自在的家园!

茶的五大精神,你喝出了几种?


万千种植物饮料中,偏偏茶成为了国饮,好像茶天生就是中国人性格的代表,坚韧、包容、以和为贵。我们常说,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可以照亮自己,明白更多道理。以茶为镜何尝不是呢?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茶中的道理,是隐晦而深刻的。茶是坚强的一杯茶,从茶树到茶叶再到茶汤,需要经历多重关卡。茶树的生长就不太挑剔,甚至在岩石缝中,它也能长起来。陆羽《茶经》中说,好茶生乱石,描述的就是这一点。采摘后在制茶师傅的手中,茶叶要经历一轮淬炼,无论是下锅炒制,还是揉搓成条,发酵转化,都是在极力放大茶的好,转变成令人愉悦的味道。好似开采出的铁矿石,百炼成钢。最后一道,泡茶,茶遇热水方能幻化出最好的滋味。无论之前经历过什么,这一刻茶都毫无保留的释放自己,直到茶汤无色无味,完成了使命。茶的一生,就这样坚强地活着,到绽放的那一刻又毫不吝啬,好像在固执地等待一个机会,成就自己。茶是没有分别心的无论你之前是什么身份,是什么职业,是男女老少,在茶桌前坐下,就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泡茶人也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每一杯茶都是一样的香甜。在茶具的设计上同样如此,我们用一个“公道杯”将茶汤汇集,再分配给大家,公平公道。喝茶的时候是不需要分别心的。等级高的茶就一定适合更多人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真实的感受。茶是安静的喝茶让人的心更静,这和茶叶的内含成分有关系。茶中的苦、涩、鲜、甜、香气成分,混合成一个让人喜欢的茶味。这样的茶喝到身体里,血压会稍降,肌肉会放松,精神状态更好,人不由自主变得沉静下来。此外,我们都不希望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喝茶,安静的环境能让我们放松,烦忧的事情也可以暂时抛在脑后。心静的状态更能泡出一杯好茶,品出茶叶里更细微的滋味变化。茶是心怀敬意的每一片茶叶都来之不易,如果去过茶山,就会知道制作精细的茶,茶农们努力采摘一天,也没有很多,更何况4~5斤鲜叶才能制作1斤干茶。知道了这个情景之后,我想以后都不要随意丢弃茶叶了。喝茶时我们要珍惜每一泡,对每一杯茶都充满敬意。有了这个前提,喝茶场景下的所有,我们都会心怀尊重的态度。茶室中的一朵花,一束光,每一件器具,以及泡茶的人,都是构成这个美好时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是小小的感受,也能有知足的快乐。茶是真实的美好现在有很多注重形式感的茶艺,环境和衣着妆容都很好,可仅仅是表演,茶叶冲泡的很牵强。可能正是这种解读,让人一边觉得茶很虚幻难懂,一边觉得茶文化太流于表面吧。茶即使是升华到艺术的层面,也是离不开它是“一杯好喝的茶”这件事的,表现的手法也没有一定之规。在正式的茶空间里,我们可以用20几种茶具,只为了得到一杯好茶。可当我们回到乡村的家,一把大茶壶,从早泡到晚的那种味道,能让我们品尝到生活。这一切都是真情实感,茶从不装,即使我们给它一个华丽的外衣,入口的那一刻它就是原本的样子。一口好喝的味道,是真实的美好。

茶禅一味 沏上一壶茶,这样静静的坐着


当茶水中融进信仰文化

茶禅一味。禅文化具体体现在茶上。文章中禅语有:茶具有人生三味。日本某僧《煎茶训》:“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说得真是深刻,这不正是人生过程的写照么?

在禅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故事,就是“赵州茶”,古时候的赵州禅师,对于苦心参禅的学生总是苦口婆心地借茶说法,让学生自己“吃茶去”;又有刘琨《与儿子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可见,茶对于人类不仅是饮品,早已演绎成人类净悟心灵一种象征。

有一男士戏言,女人好有三比,妻子如白水,情人似醇酒,朋友胜清茶。比喻倒是有点确贴。白水淡而无味,一生却离不开,少不得;美酒酩酊浓香却多饮不得,过饮则伤身乱性,铸成大错;而清茶可以净气平神,清心养性。

禅学有个著名的公案,“吃茶去”。不但是人与人是平等的,包涵的更是无碍的平常心。这样的平常心若执意了解本相,就会背离其原意。平常心应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蕴涵了超越理性的智慧。来去自如、当舍则舍,当取则取,或浅或深、或甜或苦,都用自然本性取去面对,以自然本性的心去体悟,便是平常心的真谛吧。只怕人生不经过一番磨难,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待茶过三味,无味无色、无形无气,已经体老发白,身掩半土。也有人说的好,禅是什么?什么也不是,是超脱语言之外,存在于人心之中。禅是大海,有的人从海中看到虾、鱼、只是一瓢水或是整个世界,取决于个人的观点。

又有当代净慧大师对向他请教“吃茶去”滋味的人所言:赵州茶是什么滋味,我个人虽然喝了这么多年,也说不出来,只好请你自己喝,自己品味。芸芸众生中平淡的人,对于人生的体会和感受,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赵州茶不过是一种蕴涵一种信仰的象征而已,人体味的不单单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体味茶所蕴含的茶道之外的一种人生的感悟。

在我所了解不多的茶禅文化中,感觉到对人生的体悟和对禅学的参悟都要有超脱的心态,如果刻意品味禅学的意义,就歪曲了悟禅的本意。《红楼梦》中宝钗对宝玉悟禅机一段释法,讲的就很精彩:“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真正的彻悟就是无影无迹无形式。

平常的水放入几片茶叶便成了茶水,一样平常的茶水溶进了信仰文化,就有了不同的寓意,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其实,心若真的超脱顿悟,就可以任何形式也讲,就像跛足道人对甄士隐所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从一篇文章中看到,明朝文人陆树声在《花寮记》中,讲饮茶的理想环境为凉台、静室、明窗、松风、行吟、清谈、把卷等等,喝茶达到这种境界,不但讲究文化底蕴,还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否则在破瓦乱砖中,哪里去找寻这样的清净之地?如果这样饮茶成癖,多少有点偏激了吧。不过不同的环境饮茶的确是不同的感受。清风徐徐,皓月当空,心情便大不相同,在仿古的雕花香炉里查一根香,沏上一壶观音茶,这样静静的坐着,两人竟好大一会也没有言语,好想一说话就把眼前的美景破坏了似的。袅袅的香烟在月光下升起,品着观音茶,很有一种神仙地府的意味,那种感觉真静真好。

千年茶树·古老宅院·红色堡垒 静静地守护着村庄


灵寿县车谷砣村是一个地处深山区的古老村落。村口的千年古茶树、村中清代的古宅院以及村后山上的古城垣、点将台见证着村庄古老的历史;作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后方基地,村里也留下了许多红色的印记;而出生在这里,并从一名排字工人成长为著名“工人诗人”的李学鳌,更成为村庄的骄傲。

踏上前往灵寿县车谷砣村采访的行程,司机师傅习惯性地打开了车上的导航仪,出乎意料的是,导航仪根本找不到这个村庄的名字。大家开玩笑说,这真是“地处深山人未识”啊,同时让这个村庄在我们心中也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千年古茶树村口迎客来

车谷砣村原名车轱辘坨,是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的一个村庄,距离省会石家庄90公里。它的海拔有1800多米,面积17.5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庄,204口人。村支部书记陈春芳介绍,村子处在一个高山盆地中,至今仍有“五岳寨把天盖,车轱辘坨把天磨”的说法。“我们这里上距五岳寨20公里、下距横山湖30公里,不仅村庄的历史悠久,而且山清水秀,富有诗情画意。”

刚一进村,就看到一条水流清澈的小河,陈春芳说,这条河叫砣水,发源于环抱村庄的大砣山,是由滴滴山泉水汇聚而成的。横跨砣水有一座小石桥,过桥走到河的南岸,便看到一棵高大粗壮的树木,人们在树梢上挂满了用来祈福的红绸带。“这是一棵千年古茶树,相传是后周时的李进卿将军亲手所栽,人们都说它是庇护我们村的一棵神树。”

据《宋史》记载:李进卿,并州晋阳人,以骁勇隶护圣军,因战功擢兴顺军校。周太祖开国初,命率所部兵戎灵寿久之。《灵寿县志》记载,“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命兴顺军校李进卿领所部人马戎灵寿以防契丹。”李将军在灵寿驻防时,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虽虎视后周,因李进卿在此驻守,不敢再从大同出发,经五台、灵寿进犯恒州(今正定)。“这棵古茶树就是李进卿将军驻防时亲手栽种到这里的。”陈春芳介绍,经过林业专家的考证,此树距今已有1050年,在北方实属罕见,称得上是中国南茶北移之最。

这棵古茶树的胸围四米有余,高达二十多米,虬劲的树干与枝条显示着它的古老苍颜。陈春芳介绍,古茶树每年农历三月现蕾,四月盛开,花色洁白如雪,花香沁人心脾,花期长达二十多天。“你们明年春天再来,感受一下茶树花开的盛景,再品尝一下用茶树花冲泡的茶,那也是相当的清香甘甜。”在当地,祭祀古茶树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首先,村中管事的人要选精明童男采叶、择俊秀童女制茶,供在茶树之前三日三夜。祭祀那天,请来邻乡的文武艺人,敲锣打鼓,为茶树披红挂彩,然后煮茶师傅汲取山泉之水温火煮沸,再将三口八斗大缸放于树下的桥上,用开水冲烫三遍洗刷干净并沏满浓茶。届时,村中最有名望者满碗舀茶,双手举过头顶敬献香茗。第一碗敬天地神,第二碗敬茶树神,第三碗敬水神,然后全村男女老幼分而饮之,互相祈祷平安长久。“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宰鸡待客会友,那种气氛比逢年过节也差不到哪儿去。”陈春芳说,由于古茶树常年受到砣水的滋润,因此茶味纯正,清爽可口,堪称珍贵的“千年乌金子茶”,故有“饮千年古茶,享百岁福寿”之誉。

不知道李进卿将军因何在这里栽下了这棵茶树,虽然没有留下刀光剑影的赫赫战绩,但是他却书写了一段南茶北移的历史。

“工人诗人”热情讴歌祖国

顺着村中的小路往里走,在一个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座清朝同治初年所建的古宅院。

这处古宅院是李成梁、李成柱、李成栋兄弟三人所建,当地还流传着他们修建此宅院的一段故事。当时,离此处不远的团泊口有两家外地商人开办的大商店,一家是山东富商开办的金钢砂店,一家是山西商人开办的大盐店。李成梁兄弟三人均在金钢砂店供职,当时团泊口的金钢砂店规模很大,李成梁是山东富商的总代理,很会经营,因此也很有名望。山西商人经营的盐店赚了钱,就在团泊口修建了一座很有规模的大盐店,前、中、后三排起脊瓦房,前后两节院,包括厢房20多间,前院营业、后院住人待客,很是排场,人人都夸好。李成梁也多次夸赞,山西盐商却傲慢地说:“就是再好,你也搬不到你家车轱辘坨!”一句话激怒了李成梁,兄弟三人暗下决心积蓄钱财,不几年就请了山西五台县一班名匠人用了三年时间,在家乡修建了超过团泊口盐店房舍的李家大宅院,成为灵寿山区民宅之首,轰动一时。

这处四合院式的古建筑按照前面六间、中间五间、后面四间的形式,呈“日”字依山而建,以阶梯形式增高就势逐级上升,屋脊用青砖浮雕荷花纹饰、两端鹄吻高翅,栩栩如生,房屋的门窗隔扇雕刻精细,古香古色,使得整座建筑颇具观赏价值。

就从这处古宅院里,还走出了一位现代诗人,他就是新中国著名的“工人诗人”李学鳌。李学鳌1933年出生在这里,他自小酷爱读书,1947年14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阜平,在晋察冀边区银行印钞厂成为一名排字工人。在阜平,李学鳌赶上了我国第一批人民币的印制,他在自己的诗里这样描述:“站岗,放哨,送信,印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钞票,紧张的战斗生活,送走了我的少年时代。”之后不久,因为写诗名声大震的李学鳌被调往北京,从事各种文艺宣传工作。

“我爱我的祖国,像爱我的母亲,我虽然不生产钢铁和小麦,我却用我全部力量,描绘着她壮丽的面容。/每当我印好一幅新地图的时候,我无法控制那海涛般的激情,这纵横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处处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的眼睛,吸引我的心到处飞腾……”这是李学鳌的代表作《每当我印好一幅新地图的时候》中的诗句,他用亲切、形象、欢快的语言,凭借飞腾的想像,满腔热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工人阶级由衷的赞美。李学鳌的一生著有《印刷工人之歌》、《北京的春天》、《放歌长城岭》、《李学鳌诗选》等十五部诗集,臧克家、魏巍、管桦等知名人士和作家都对李学鳌有高度评价。后来,李学鳌历任北京人民印刷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1989年,被誉为“工人诗人”的李学鳌在北京病逝。

大山深处留下红色印记

抗日战争时期,车谷砣村是晋察冀边区的后方基地,边区政府驻麒麟院时,边区印刷厂、后方医院、白求恩医疗队、军区的抗敌剧社及以丁玲、周巍峙为代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等,都曾驻这里。李学鳌在他的诗里详细描述了白求恩医疗队冒雪进村的情景:“白求恩率队走在前,冰霜结满军帽檐,白眉白鬓白胡须,好像那圣诞老人去赴宴。枣红马呀大青骡,药物器械马背上驮,铁掌击石踏踏响,马蹄印里花千朵。”

日寇大扫荡时,村里群众多次掩护伤病员、县区干部、军区和边区首长及家属等多达数百人次,被称为“抗战时的世外桃源,最安全的堡垒村”。1939年著名的陈庄歼灭战结束后,边区五团的伤员奉命隐蔽在村民家里疗养,为伤员做手术的医院就设在李家大宅院的东跨院。后来,日军要进攻车轱辘坨捕杀伤员,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闻讯赶到村里看望伤员,并亲自到大湾庄的东山察看了砂子洞天险路段。至今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起伤员住在这里和聂司令员在村子里的情景,依然那么清晰、生动。

在村子里还广为流传着聂荣臻司令员为村子改名的故事。1939年,聂司令员驻村慰问时,对村干部李福清和陈永贵说:“把车轱辘坨改成车谷砣吧,这既便于后方部队隐蔽,听起来也雄壮。”就这样,车谷砣的名字一直叫到了今天。

车谷砣村历史上是我国西北军事重镇大同经五台、灵寿到河北军事重镇恒州(今正定)的咽喉。当年的车轱辘坨关口,建于大砣山1200米高埠处,关城险峻坚固,旁边有高大的敌台(现存3米高的遗迹),至明清时仍设官兵镇守。

“车谷砣拥有丰厚的历史遗迹和红色印记,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希望人们来了解它、挖掘它。”陈春芳说,现在村民们最大的愿望是有识之士能够帮助将通往村里的路修好,“那就会有更多的人踏上‘发现之旅’,到这里怀古追今。”

早起一壶茶


早晨起来,沏一壶清茶,随手拿起一本书,在岁月如歌的字里行间,感受淡淡的茶香。

今天是周末,难得有如此的闲暇时刻。现在,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看,闭上眼睛,任时间慢慢地或流淌、或静止,也任凭风儿肆意地穿过窗户,将我的茶香带走。

人本来就是因思想而有别于其他动物,说什么都不想,又怎么能做得到呢?或许刚才短暂的思维真空,只是自己刻意让大脑暂停思想工作,这刻意本身也是大脑的一项工作。

就像人们有时会看破红尘一样,或许看破的不仅仅是红尘,同时看破的还有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暂时不去想过去的人和事,这不去想本身或许就是怀念的一部分吧。

茶苦忆往事,酒香逢知己。茶与酒的不同之处在于,喝酒是以麻醉暂时忘却烦恼,喝茶是以提神理清思绪。因此便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名句,却极少听说有“借茶消愁”的故事。

茶道之所以让人如痴如醉地去追寻,它的魅力确实是其他饮品所望尘莫及的。一缕清香沁人心脾,但含在口里却又苦意十足。这就如人生一样,看似春风得意,实则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去尝试了,去努力了,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

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泡好一壶茶?


一、台要简

简就是指整个茶台除了必须用的茶具之外,尽可能减少无关的器物。

忌讳:1、茶台本身样式要简洁,流于繁复则失于方便;2、茶台之上陈设太多的装饰性物品,诸如茶宠之类。

二、器要洁

所有的茶具必须是保证清洁无垢。

忌讳:器形不端,花色复杂,有缺损,明显污渍,水痕,以及指印。

三、身要正

无论是在进行冲泡中还是在平时,身形要保持端庄,不偏不倚,唯有身形端正才能保证气息顺畅。

忌讳:坐姿不端正,或坐于座椅一角。

四、心要净

没有杂念,一心侍茶,不要想茶之外的人和事。

忌讳:一边操作,一边说话;或者是边操作,边想心事。

五、气要和

和的前提是,身体和心理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否则的话就很难做到气和。心平气和就是这个意思。泡茶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保证呼吸平顺。

忌讳:情绪大波动或者做过剧烈运动之后泡茶。非不得已,不要在健康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为他人泡茶。

六、水要静

也就是说泡茶是,刚刚沸腾的水必须等到里面完全不沸腾的时候才能开始注水。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注水过程中水流忽大忽小而不好把握注水的方向和力度。

忌讳:水未沸或壶中水尚在沸腾就开始泡茶。

七、手要稳

唯有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无论是在注水、出汤、分杯的过程中,稳是最基本的要求。

忌讳:能力度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八、声要低

无论是泡茶还是交流,不可发出高声。

忌讳:大声喧哗讨论琐事,冲泡过程中茶具之间发生碰撞而出声。

尘世喧嚣饮一壶茶享片刻清净


茶有道,茶有心,还有这至清至净的静心。这片刻的心灵净土。

泡一杯茶,在婉转优雅的茶香下静静品茗,伴随着幽幽茶香韵润调节下,心情趋于平静,不再为社会人间浮燥而停留哀叹!不再为凡尘事俗的名利而追逐。乾坤虽大,唯吾与世无争。要的只是停靠在心间那一份超脱和撒脱。

茶挺怪的,长成在湿热的环境,制作时又经过一道道缠磨的工序,杀青、揉捻、闷堆,历经了高温和磋磨,等到重见天日待人品评,还得经过沸水的冲泡。

饮茶

按说,茶该充满了戾气与沧桑,可你看它相貌含蓄,气息清芬,经水一遭,一派清明。好似在明明白白告诉你“不受磨难不成佛”的道理。

所以,酷暑之下,与茶相约,不必搜肠刮肚地费口舌,也不用九曲回肠地去纠结,就默默地沏上一壶,看茶叶翻卷舒展,它所历经的故事,便都融在了晕开的清香与澄明的茶汤里。它不说,你也能知道。

你的故事呢,你不说,它似乎也知道。万物有灵,茶把它历经的磨难都化成了清香与甘美,然后毫无保留地都奉献给了饮茶人,这份坦诚与慷慨,难道够不上知心?

觅上一方小天地,诚心诚意地沏上一壶茶,眯上眼能听到蝉声阵阵,小鸟啼鸣,倘若只能听到车轮嘶吼,人声鼎沸,那也不打紧,轻轻呷上一口温润芬芳,那嘶吼成了山谷里的清风,那鼎沸成了林海中的欢腾,那心里的纷纷扰扰可不就退避三舍了。

饮茶

一旦与烦扰扯出了距离,如同一团收紧的乱麻理出了空隙,迎刃而解为时不远。一壶茶听尽了山重水复,喝茶人看到了柳暗花明。

茶都喝好了,喝茶人神清气爽,飘飘然而去,那茶便等在那里,等你尘世疲倦时,再来讨一盏清静。

一杯茶片刻清闲,洗去尘世的烦恼。

一壶好茶重在品 品茶五要素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

品茶有五要素,“品”字包含了品评、鉴赏、仔细体验茶给人的身心感受。品茶的五要素是“茶、水、器、境、艺”。好的茶叶、好的水、好的茶具、好的环境、好的技艺。这5样缺一不可。

茶:不用多说,茶本身的品质是决定品茶好坏,选好品质的茶,是品茶的关键。

水:水除了要控制水温之外,还应该注意水本身的品质,一般来说,山泉水为最佳选择,城市中的自来水含漂白剂成分,虽然经过高温后能去除不少杂质,但品质还是不如纯净的山泉水。

器:茶具在这里值得重点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茶,不用的泡法,可选用不同的茶具,俗话说得好:“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好茶具必不可少。选用茶具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茶具实用性;二是要有茶具欣赏收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境:品茶这种生活态度自然很讲究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环境开阔,空气流通的环境为佳。

艺:指的就是泡茶的技术,拥有良好泡茶技术,首先要熟悉茶得特性和茶具的特性,这样才能泡出一手好茶,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泡茶师傅,这既是一样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品茗环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方面组成。凡层次较高的聚会茶宴,不但要求室内摆设讲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筑富有特色,如果周围自然景色美观,当然是品茶的理想场所了。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无多大讲究。

品茶至于家庭饮茶,是固有的,难以选择,但在有限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在向阳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发、台椅等。尽量把室内之物放得整洁,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同样也能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品饮场所。

品茶是一种生活状态,品茶,高于饮茶解渴,而不单单是喝茶那么简单,一壶好茶固然难得,但更重要的是着重在一个“品”字上。

用正确的方法,饮一壶合你口味的茶


平常我们喝茶都是随心而为,不会在乎不同茶叶是否需要不同温度的水来泡,也不会在乎放的茶量问题,这种情况想泡出来好喝的茶,挺难。

想泡一杯好茶难吗?

不难

掌握好泡茶的技巧,水的温度,及投茶量,泡出一杯真正的“好茶”便不难。

泡茶水温

适宜的水温是泡好一壶茶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温太高,茶里的维生素C,茶多酚等都会遭到破坏,同时也会影响茶叶本身口感。水温太低,溶解度不够,茶里的有益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茶香也会很淡。

绿茶:80-85℃,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白茶:85-95℃,白牡丹、贡眉、寿眉、白毫银针等。

黄茶:85-90℃,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等。

青茶:95-100℃,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红茶:95-100℃,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金骏眉等。

黑茶:95-100℃,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故而,泡茶的适宜温度一般为70℃-100℃。

投茶量

不同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茶叶种类,还有个人口味,投茶量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茶叶来说,投茶量的标准相差不大。

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

乌龙茶、紧压茶除外,大概要1:30的茶水比例。

现在的很多茶艺师也就是用的这个标准。

绿茶(一般1/5壶,叶大而松散则1/3壶)

普遍来说,绿茶是公认为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块。

紫砂壶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壶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上面说到的,不能用太烫的水,让茶汤变苦变涩,但又不能太低。

使茶叶的香气激发出来,一般常用的是85℃的水,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1/4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壶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

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更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接近一半。

乌龙茶(清香形1/4壶,浓香形1/3~1/2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和球形。

条形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紫砂壶容量的1/6到1/5,球形则盖过紫砂壶底部大半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

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紧压茶(1/6壶)

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

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

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如何煮好一壶茶?


天气渐冷的时候,煮上一壶美味又养生的茶,和家人朋友一起品佳茗、谈人生,想必一定很惬意。

但“煮茶喝”虽好,也并非哪种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年份较长的茶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存放时间较长的黑茶、普洱等,或者陈放的红茶加入牛奶用来煮调饮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来煮好黑茶与奶茶。

黑茶:煮后香气更盛

黑茶一般使用传统的煮饮方法,这样可以尝到熬煮后黑茶经典的滋味,茶汤稠糯顺滑,香气也会更加突出,别具风味。

煮茶步骤:

1.将茶投入壶中,茶水比例为1:50,也就是说常见的一升水的壶,按注水2/3满来算,投茶量为15克。煮茶用壶可以选用厚壁陶壶,方便煮茶。

2.将2/3满的沸水注入壶中。用大火煮沸一分钟,再用小火煮3分钟出汤。

3.出水分茶时,每次从壶中出汤不必出尽,出汤后再依个人口感进行补水,可以一边品饮黑茶,一边以小火继续温煮。公道杯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察汤色。

4.斟茶时,以达到七分满为宜,煮饮时的品茗杯适合用土陶杯,不仅能衬映黑茶的汤色,也能增加汤的厚度。

5.老黑茶通常可以煮3水,每水时间相应延长。

奶茶:小锅熬出奶茶香

煮茶步骤(调饮奶茶):

1.小锅中倒入清水。

2.加热至沸腾后把红茶倒入,分量随个人喜好增减,5克的茶叶配400ml液体,茶香就很浓郁了。

3.煮至出茶色,出茶香便可以准备加牛奶。煮茶叶的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有茶叶的苦涩味道。

4.将牛奶倒入锅中,转小火。清水与牛奶的比例是1:1,与100%纯牛奶相比,清水的加入更能感受到茶叶的香。让牛奶与茶汤慢慢相融,不需马上去搅拌它。

5.保持小火加热至牛奶再次沸腾,关火。用搅拌棒略略搅拌。放在一旁略凉一会儿,然后滤出茶叶。

6.如果自己口味偏甜,也可以调入白砂糖,在往锅里倒入牛奶时一同放入加热。

值得注意的是,经编辑实践,熬煮奶茶最好使用陈放过的红茶,味道会更佳。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0935.html

上一篇:沏上一壶茉莉花茶滋养着自己的心灵

下一篇:茶道文化品茗 静思人生一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