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市观察:“热”普洱的“冷”思考 让普洱回归饮茶本性

2019-12-17

“饮”一类的文化支流,其历史之悠长,犹如茶叶留给人之口感,甘甜绵长。

遍观江门,无论是高端的茶楼酒肆,还是临街嘈杂的大排档,从寻常百姓人家,到装修古朴的茶庄,最常见的饮品,便是。近十年来,庄犹如雨后春笋,在江门遍地开花。业内人士将之解释为:江门生活节奏慢,能够有闲情逸致喝茶,而在广州、深圳等快速发展的城市,每天疲于奔命,一下班便只想倒头入睡,大都市能沉下心享受一壶茶的人仅是少数。这则印证了“事物总有两面性”的哲理,尽管经济不发达,但仅仅享受一杯茶的时间,却能润泽出一个城市安逸、悠闲的个性。

好茶更在于存储共享

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原料上乘的普洱,随着其存放时间的增长,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因而,便引起诸多颇懂“商机”的收藏者趋之若鹜,在价格较低时大量采购高端储存起来,既不喝,也不对外出售,仅仅是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高端陈年随着消费,日渐减少,加之投资者的炒作,推动了近年“涨”声连天的浪潮。

《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对着一堆凤梨罐头,说了一段经典的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虽说存放越长久,口感越佳,价格越高,但难道就没有存放期限?

“究竟能存放多久,自分类之时已有争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君励也认为,这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后来把茶叶划归为食品一类,但是,食品必须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现在所有的都没有保质期限,但都允许流通。这六七年开始,上都必须注明生产日期,但保质期都是以‘在符合储存条件下,适合长期保存’表述的,的保存期限是多久,仅仅只是一家之言。”

“何谓‘符合储存条件’?是百姓茶,不像龙井等那么娇贵,它不需要冰箱冷藏,关键在于干燥、通风,在广东地区储存,最重要的是防潮。”林君励支了几招:有条件的,可将密封保存,碰上雨季,便开空调抽湿,保持空气的干燥;抑或可将茶叶储存于紫砂缸中,减少茶叶与潮湿空气接触的机会。此外,在存储时,要避免与香水、海鲜等接触,免得产生异味。

诚如其所说,或许正是的储存简单,才使得其能走入寻常百姓家中。老茶虽好,但数量始终有限,不管其保质期多长,终有消费完的时候,与其做一个独乐乐的“啃老族”,不如在口袋有闲钱时,买上一两饼新茶储存,日后将这种平常、简单、随性、随缘的心境与子孙后代共享,众乐乐的同时,更是将茶文化创新、传承下来。cY316.Com

再高端也应回归饮茶本性

不管可存放多久,存放的过程中有多少讲究,的本质归根究底,仍属饮品。余秋雨在《两方茶语》一文中提及:“茶文化最精致的部位也最难保存,每每毁于兵荒马乱之中,后来又从解渴的原始起点上重新种植和焙制,不知断了多少回,死了多少回,但由于那些诗文在,喝茶的诗意却没有断,没有死。”具备了解渴的基本属性后,方能衍生出喝茶的诗意。狂热收藏普洱,却将之束之仓库,其价值又剩多少?

江门有一名老茶迷,说“老”,其实仅是因为其执着。老茶迷顾先生自2002年开始喝,在这十余年间他几乎走遍了江门所有的茶庄,到处试茶,“2002年由铁观音开始转入喝普洱,先从熟普喝起,慢慢改喝生普,到后来喝纯料茶。”

入门两年后,顾先生便开始为而疯狂,看到好的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他都会将之收入囊中,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其个人珍藏的已将近一吨。“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层次感年年不同。今年喝这个茶是这个味,明年喝就不是这个味道了,到后年又有不同。而且,不同的人存放,它的味道也不同,如果它不受潮,口感会越来越醇,而一旦受潮,它就会完全变成另一个味道。”

顾先生一边喝着茶,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中的各种学问,从其语气及神情中不难看出其对的痴迷。“如果你对它好,它的味道就会越来越好,人喝起来口感更好。相反,如果你对它不好,受潮霉变了,它便以变质的口感回馈给人。”在他的描述中,似乎有了灵性,他打了一个比喻:“存放就像养一个孩子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的感觉,今年的汤色是这样,明年的汤色可能厚一点,再往后一年,它会更加陈化。相比,铁观音、龙井等口感单一,也不耐摆放的茶,普洱摆放越久,越能喝到它的甜味和木香味。”每一年,顾先生都会把自己所存的茶叶拿出来喝,“这个茶喝一点,那个茶喝一点点,每年都能尝出陈化味道的不同。”由于存放的量与品种不少,他自我调侃道:“能把我存的那些老茶喝完已经不错了!”

年年不同,其变化难以想象,而正是这随时可能给人惊喜的想象空间给人带来了无限乐趣。而除此之外,淘到一款性价比高,虽非大品牌出厂,但是质量同等的好茶,更让人血液沸腾,“想都不想就买下”。

2013年秋季的新茶已经开始上市了,顾先生又开始游走于江门各茶庄,试各种各样的茶,并直言不讳地指出茶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地尝各种茶,不管好的差的,试过后才知道为什么它会好喝。”

小编推荐

茶市观察:普洱茶等待释放更大“红利”


风靡全国,产业越做越大。在大产业的背后,它的后继发展空间也很大,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面临“大产业小税源”的尴尬。

近年来,普洱市把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推介会、交易会,大力宣传“”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沉淀多年的“”厚积薄发,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全市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已经成为普洱市的支柱产业。全市103个乡镇、994个行政村基本上是“村村有茶山,山山出佳茗”。2012年,普洱市茶产业总产值达60.4亿元。

在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却形不成普洱的支柱财源产业,“”对国家、对政府税收贡献率低。2010年,全市茶产业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1710.44万元,只占西双版纳州某公司同期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8193.56万元的20.88%;2011年,全市茶产业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1619.49万元,仅占西双版纳州某公司同期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10071.17万元的16.08%;2012年,全市茶叶产量7.95万吨,其中:工业茶产量3.83万吨,比2011年增长54.3%,实现工业产值305691万元,全市国税登记的茶叶企业654户,实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2036万元,税收贡献率不到10%,与西双版纳州某公司2012年实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16332万元相比,相差近14300万元,只有该公司一家企业一年上缴国家税收的八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茶产量19435吨,实现产值121585万元,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675万元,占西双版纳州某公司同期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8732万元的7.73%。“”可谓是“大产业、小税收”。之所以形成这样“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普洱市的“”缺少一个优质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粗放,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观上,社会税收遵从度认知度不高,税收征管尚需加强。经过多年努力,无论是税务机关的服务意识还是企业的纳税意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生产经营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足,自愿遵从观念不强,对履行纳税义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纳税自愿遵从意识有待提升。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税收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息息相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性质决定了税收为了民生、惠及民生。相关人士建议:一方面要思考如何用好用足国家各种鼓励性政策和手段,帮助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真正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广大纳税人主人翁的责任感,搭建诚信税收平台,在法治与诚信中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为建设国家经济绿色实验示范区汇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普洱梦”,让释放更大的“红利”惠及民生。

普洱茶市场热炒“山头主义”


“山头茶的热炒其实是新茶市场的一个炒作手段。”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炒山头,炒村寨,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但还不明显,今年的深圳、广州茶博会上就特别突出了。一家去年才成立的茶企一口气推出了十多款山头茶新品,每款茶品均以山头命名,包装棉纸上印有醒目的“老班章”、“老曼娥”、“曼松”等字样。

茶业观察人士周重林对时下盛行的“山头主义”表示担忧。他认为,炒山头料最大受害者首先是辛辛苦苦经营数十年的品牌,悄然之间,品牌效应就被山头效应取代。其次误认为山头料就等于好茶。从料到饼只完成了普洱茶第一步,还有储藏等条件。最后茶厂沦陷为代加工厂,与品牌渐行渐远。一旦形成了用大树纯料就等同于普洱茶成品好的观念后,对于许多走拼配和台地茶企业是不利的,对整个普洱茶业发展同样害大于利。

“从班章、易武炒到冰岛,又炒到昔归,好山头出好茶,原本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好茶并非全靠山头。”茶商张泽国告诉记者,真正的茶人大部分是反对炒山头的,作为品牌,它面对的是大众消费者;作为山头,它面对的是小众消费者。小众只能成就精品品牌,大众才能成就大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好茶都是拼配出来的,选不同地方不同山头的茶,取它们各自的优点,或香气好,或汤好,或口感好,拼配成综合素质最突出的茶。拼茶师傅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茶市观察:古树普洱茶面对“中国式茶叶战争”


从今年年初以来,“古树”便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在2013年春茶市场上厂家满地哀鸿声中,它异军突涨,吸引了无数眼球。究竟发生了什么?

普洱古树名山头茶所涨为何来?

只要对今年的市场略作关注,就能发现这一轮茶价的上涨,是集中在云南少数几个茶山甚至是村寨中,比如受热捧的名山包括易武、攸乐、布朗等,而名山又强调名寨概念,如布朗的班章、普洱的景迈、临沧的冰岛和昔归……都在此轮上涨中有突出表现。其实所谓的名山茶,主要是指名山古树茶——它的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且在野放状态下生长,其健康性尤其口感远超一般人工培植的台地茶,而其中的纯料古树茶,更因其单一季节、单一山头、单一产区的来源,具有市场公认的优越性。

“其实,无论说名山古树还是纯料概念,都在强调市场的高端领域,它们的价格波动,今年赚足了各界人士的眼球,但其在整个区的茶叶产量中仅占极小比例,一般大众消费者既无实力更缺乏途径去消费这些高端品种。现今的原料工艺早就不是秘密,但完成茶饼,它才走上第一步,还有储藏等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完成。多年来受追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其独特的后发酵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味会呈现出口感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但现在原料市场的上涨,是否会预支了今后的时间成本与储藏成本,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考验的问题?云南古树茶的价值没有人去评估过,只是机械让为原料从1百到1万是不合理,没有人想过当年的的古树为什么只能买1百?价格是巿场需求决定的。中国的黄金巿场曾经也有80元/克的时候。

路 几多欢喜几多愁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2008年的市场,由盛到衰演绎了过山车般的资本游戏,多少人被重度套牢甚至清盘出局。现今年行情和五年前的最大区别,是参与的人群更加多元化了,目前的收茶群体既有以此为生存基础的当地茶叶企业;也有出于个人爱好上山收茶的普洱发烧友;再就是确实有目的地进入、打算捞一把就走的圈外游资。而普洱各名山名寨的村民们,今年突然面对络绎不绝的收茶人,心理价格预期有了很大提高,很多本地企业的原料收购反而出现困难。

对此说法,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磊也表示认同,他更担心的是今后整个地区茶产业的运行:“我们双江县拥有全球已知面积最广、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也拥有地位突出的品牌企业。我们的农业人口比例占全县人口的80%以上,种茶是传统的经济产业,几年前的‘茶叶疯狂’因为让茶农伤了心,使不少人改种茶为种烟。而今年的高端茶大热,又让双江县特别是冰岛村的原料完全供不应求、价格飙升。从目前来看,茶农们的确受益了,但是从长远分析,这个态势不会一直存在,毕竟古树茶资源始终是有限的。”

事实上,对于茶园面积和采摘面积均居全国首位的产茶大省云南来说,在其去年27.17万吨的茶叶产量中,被热捧的名山古树纯料茶之比例,可谓微乎其微。十余年间,云南产业的产值提升了上千倍、公司有数千家、从业人员超过千万,许多茶厂从默默无名一跃成为茶界的标杆企业,而与相关的产品正呈几何级增长。现今古树还处于认知成本太高的阶段,对于一些非产茶区来说,要去识别一个大茶区的茶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去识别一个山头的茶了。

古树谁在追

而对从2008年就开始生产纯料古树茶、定位于高端消费群体的我来说,鉴于我的定位,使服务渠道的茶商成了最被动的群体,因为品牌的重要消费群体——不少忠实的发烧友亲自去了茶区,拿到了原产地的原茶毛料价格;而我们的品牌企业,在产品面世前要做大量的前期开发和投入工作,需要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生产成本、仓储及运输过程中的自然损耗,这样下来成品茶的价格当然比消费者从茶农手中买的茶价格高。所以今年只好调整措施,尽量不过多参与这场资金的角逐。”

事实上,目前业内外对的关注及解读确实有些过度,这背后很难排除有一些利益集团存在,意图拉高市场心理价位,从外界圈更多资金玩这场击鼓传花式的游戏,我认为,普洱市场再现以“涨”谋利的格局,主要问题还在于茶叶消费的氛围不足、消费群体有限,引导能力有限;而这,又是中国整个茶产业的通病。“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正确引导消费观念、普及传播健康文化,未来茶业市场才能真正兴旺。”

在无法阻挡的时代洪流中,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重要消费市场,也早被各大茶叶生产国虎视眈眈地盯上。而历史悠悠的中国茶,喝起来却始终有些困难,无论国门内外都让人无法轻松。在此只想简单呼吁——中国茶业,请你现代化;中国茶人,爱你专业化!

普洱茶山头热,销区冷的一个片段


2008年,普洱茶行业跌至冰点,那是整体行业的崩盘,没有例外。2014年之后,普洱茶也崩掉,不过情况有所不同,炒茶的价格一落千丈,消费茶的情况却比较正常。

与之前相符的情况是,整个产业都变成了一个巨型“代工厂”。

计划经济时期,云南茶叶由云南省茶司一统天下,下属茶厂类似于代工厂,其实不是,只是一个加工部门存在的意义,因为不担心销售,也不操心工人工资,与今天茶厂都属于私企的情况大为不同。

私企的目的,加工厂是一个生产基地,等同于原料基地,茶厂工人也等同于茶农,赢取的是“劳力钱”,品牌的溢价则谈不上,茶厂的品牌即会被极度漠视,这是今天一个现实的情况。

无论是2008年,还是2015年,“产区热、销区冷”的现象都存在,只不过今天山头茶的价格更贵,销售的难度更大,每个茶企、茶商、藏家、消费者都在投资茶、消费茶、古树茶、小树茶这样的概念里左冲右突。

其原因都是在于我们过度重视圈子茶,圈子的效应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果圈子茶以及圈子效应如果无法复制,其实就缺乏了商业模式,其结果即为大家都缺乏现金流。

今日之市场体现即为此。

南方的市场,品牌逐渐在圈子化,小众化,个性化,很难有一个品牌一统天下,大众化的品牌力量已经极度减小,存在的原因是之前的基数大,甚或一些品牌存在炒茶之模式,能快速套利。

北方的市场则不同,几乎是5年前南方市场的一个影子,已经被抛弃的品牌在北方市场依然活得很滋润。个性化、特色化品牌也有体现,不过,受信息传递迟滞之效应,仍然处于一个萌发期,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存茶少,喝茶多。

根本存在的原因在于大家都认为生茶太简单,这样结果就是,我们根本无法阻挡每到收茶季节,漫山遍野如蝗虫般的收茶人,然而,绝大部分上山头收茶的消费者收了一大堆可疑的古树茶。

茶市观察:大连茶叶市场刮起“野茶风”


野生绿茶、野生红茶、野生……最近,大连茶叶市场刮起野茶风。“前两年是个别茶商拿来家乡的特色茶请熟客尝鲜,但今年野茶几乎遍地开花,一些品牌也相继推出了野茶产品。”时常逛茶店的郭先生说。昨日,记者采访发现,野茶似乎成了在这个闷热夏天刺激茶市的强心针,成为很多商家的主打产品。然而,很多消费者好奇购买的同时也发出疑问:野茶真的有那么多吗?什么样的才是野茶?它到底好在哪儿?

野茶量增种类多 成为送礼新选择

往年这个季节,市面上只有少量的野生绿茶,然而记者昨日走访市内多家茶店发现,野茶不仅量大,种类也不少。“金骏眉等红茶火了两年后,我们又把目光投向野生红茶。这种红茶口感更加鲜醇。”一位茶商推荐一款产自福建的野生红茶时称,茶叶是他直接向当地农户收购的,没打过药,保证天然绿色,每斤600元。此外,记者注意到,被茶商开发出的野茶产品还有云南野生古树红茶、野生以及福建、浙江等地的野生绿茶,这些茶叶的价格略高于同类普通茶叶,香气更浓,口感较苦涩,但茶叶外形不算漂亮。

“上周刚买了半斤野生红茶,但都被朋友"抢"光了。由此我发现,礼尚往来送野茶是个不错的选择,足够新鲜有噱头。”昨日,正在茶城购买野茶的汪立怀说。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都和他有类似的想法,见惯了铁观音、金骏眉、大红袍,如今野茶的出现解决了茶礼缺乏新意的问题。野茶在很多人眼中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其独特的香气口感,正逐渐成为人们送礼的新选择。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野茶越来越热,一些茶品牌也相继推出相关产品,但大多量少价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介绍,尽管叫做野茶,但该品牌的相关产品均为经过人工驯化的茶叶。

而另一方面,部分茶商所卖的野茶,其身份来源则让人有些疑惑。“老家房子后面有几棵茶树,亲戚亲手炒制的。”“当地茶农在最近在山中发现了茶树,按传动工艺做成了野茶。”“深山老林里的茶,保证纯野生。”记者走访时,听到了多种说法。

野茶到底是种什么茶?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野茶”有的是荒野茶,先前其有人工管理,之后则被弃管;有的是地方小品种茶,由于量少无人知,搭上了野茶的顺风车;有的是古遗苗种,呈野生生长状态。还有少量野茶可能是未经人工驯化的纯粹野生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营养专业主任罗冰介绍,“由于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经过人工驯化的野茶所含的咖啡碱、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确实高于普通茶叶,很多人也是因此而追逐野茶。但需要注意的是,野茶的内含物质存在不稳定性,并不是带个"野"字,营养价值就高。有数据显示,两棵野茶树所含的营养成分,相差甚至可达4倍。”

值得思考的普洱茶膏价值


值得思考的普洱茶膏价值!普洱茶膏上市已经超过三年,在这期间,普洱茶膏从一个仅记载于典籍当中的传奇茶饮,从复活到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从春城一隅的小小门店到跻身博鳌,以国礼之尊敬献世界。其中走过了其它茶品数百年的历程。公交车上可以听到“懂茶的都喝膏了”的广告,杂志报纸上不时看到有普洱茶膏的广告,厂商之多,不必细数。展览会、茶市场,普洱茶膏也不再是芳踪难寻,厂商宣传的众多产品卖点究竟是不是就代表了普洱茶膏的价值?这个值得厂商与消费者共同思考。

普洱茶膏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产品的便捷性。普洱茶膏作为普洱茶的升级产品,按照营销的角度看,必须具备优于普洱茶的特点。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喝一杯普洱茶,按照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以小沱茶或小单位的普洱饼茶或砖茶放入开水中泡。这样的泡出的普洱也能喝,但是滋味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普洱茶作为一种紧压茶、发酵茶、陈化茶,需要醒茶以润开粘黏在一起的茶叶,洗茶以清洗茶中的杂质和灰尘,以专业的壶及杯子泡茶和品茶,以保证茶的滋味(还有其他一些就不在文中敷述了)。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环节,才能保证泡出的普洱具有较好的风味。但是反观普洱茶膏,虽然没有了普洱茶每一泡都不同的味道,但是却只需要简单的冲泡就可以喝上一杯好茶,单就这点来说,这不得不承认普洱茶膏的便捷了。而且喝完茶之后,处理茶渣、清洗壶具和杯子,壶具还需要惊喜养护,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普洱茶膏完全可以把这些省略,只需要净水清洗,便捷性显而易见。放大了说,普洱茶膏在会务、差旅中,既可以满足喝普洱茶的需要,又免去了泡茶的繁琐,岂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普洱茶膏的价值还体现在产品的品质。好的普洱茶膏在选料上,有严格的标准,哪里的茶叶更适合做普洱茶膏,以什么样的配比制成的茶在普洱茶膏中最能体现普洱茶膏的妙韵,什么样的芽叶可以作为原料,原料也呈现出等级化,然后以传统的工艺制做成茶。成茶在适宜的条件之下陈化。无论是什么样的工艺,茶作为原料,一定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好茶才可能做出好的普洱茶膏,不可能坏的茶经过神乎其神的文字游戏而变成好的产品。当然,工艺在普洱茶膏的品质上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工艺可以使的上好的普洱茶中的有益物质和香源物质得以较好的保留,以保证普洱茶膏的香气和口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时间,现在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已经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不破坏推动普洱茶陈化的有益酶等物质,使得制成的普洱茶膏能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陈化,无形中提升了普洱茶膏的品质。

普洱茶膏的价值还体现在其较好的养生功效。以较好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制成的普洱茶膏中含有茶多酚、茶皂甙、茶多糖、茶碱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普洱茶膏的养生功效主要取决于茶多酚。茶多酚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美容祛斑,减肥、抗辐射、利尿通便、抑菌抗病毒,护肝养胃,清除异味,减少烟毒害等健康功效。 现代医学证明: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经常喝普洱茶膏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醉酒后的危害。饮普洱茶膏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并且用普洱茶膏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苦。

普洱茶市场,水深的原因


不少人都说普洱茶市场水很深,良莠不齐,买茶得多长几个心眼。这话只说对一半,普洱茶市场水深是因为有奸商,其实选对了品牌普洱茶市场完全可以用清澈见底来形容。

普洱茶市场存在很多表面品牌,虽然这些表面品牌各有各的不同,但总能找出一些共性:没有实体工厂产品多是从脏乱差的手工作坊里生产;号称只做名山古树,每年上山很积极,却从不收茶。产品宣传做的天花乱坠,产品一上市就开始炒作玩金融。

表面品牌说白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产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的包装了。茶客买茶只看品牌很少看工厂,实际上这是不靠谱品牌最大的猫腻。勐海茶厂很多,但也有不少家庭式小作坊,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搜相关新闻。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卫生不合格的小作坊被查封,这些小作坊因为加工费用便宜,是很多奸商的首选。总之一句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要不然为啥有的品牌的产品里会发现小强呢。

有的茶企明明没有跟名山古寨的茶农合作,偏要花点钱在前往名山的必经之路上插个牌子。上面写着“XXX合作古茶园”,一般的人一下子就被唬住了。茶山走一圈,这个茶企太牛了,老班章有茶园、冰岛有茶园、易武名山都有茶园,实际上就是个牌子而已。

每年象征性的收个几公斤,打打广告,装装样子而已。茶农没那么强烈的地区意识,在他们眼里茶叶卖给茶商是赚钱,给茶商插个牌子也是赚钱,至于牌子上的内容意味着什么他们并不关心。名山古寨插牌子是很多奸商的生财之道。

最后说说金融,普洱茶升值有真假之分。品牌有保障、产品质量靠谱、转化出众的普洱茶的确具有价值。

但很多垃圾茶就是打着这样的幌子进入的茶市,茶还没销售,价格先炒起来。离谱的时候光个空纸箱都能卖钱,不少人跟着上当。想当然么,纸箱都能卖钱,况茶叶乎?

所以啊看普洱茶品牌不能只看表面,有良心的茶企是真在做茶,那些就为赚快钱的茶企基本精力就放在做表面

普洱茶市场的主流热点


普洱茶之所以让很多茶友认识之后为之着迷,跟其多姿多彩的特色以及后期转化的种种不确定性有些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以生茶更甚,众多消费者对其的追捧也在逐渐改变和增加。根据个人经验。归纳一些目前市场上对生茶的喜好,主流的热点供诸位参考。

1.早期的普洱茶主要以茶园茶拼配为主,目的为了增加产品总体的稳定性,茶味的协调性以及可以做出一定的产量,这种热点一直到今天都有很多的茶友为之认可,比如试茶都会留意其茶汤的厚度,滋味的饱满以及耐泡与否。早期的这些经典茶品到现在比较一致的特点多为在之前选茶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花蜜香,果香,烟香等等,越明显越喜欢。

2.这些年随着古树纯料的发展和喜欢的消费者增加,就又多了一种流派,即是追求古树纯料产地那特有的“山头韵”,比如老班章,老曼鹅,弯弓,麻黑寨,景迈,冰岛,昔归等等。通过这么一种细分,普洱茶就突然变得高大上起来,自己独有的特色也更加鲜明突出,喜欢不同山头的消费者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山头茶品,但是这种细分带来的一个改变就是购茶成本的上升(几倍至十几倍)。这类茶品保存起来需要多加小心,注意好存储方式保留好应有的香气,不然到后期香气走掉,又有一定的后发酵之后,那特有的山头喉韵也会慢慢变浅直至消失。

3.古树茶除了纯料,同样有普通茶园茶一样的拼配,很多厂家也都开始玩起这种风格的东西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由于选料或者拼配的失败,会出现和(1)一样转化到后期变得香气杂,滋味的协调性差,或者厚度变薄,喉韵减轻消失等等不可预料的后果。

4.不管是古树也好,台地也罢,其共有的协调性,香气,茶味的浓强度主要还是跟茶树的生态环境,采摘季节,制作工艺等有关的,香气也分为茶品自带的“蜜香”“果香”“花香”“兰香”以及新茶或者转化到后期出现的烟火味尤为让消费者为之着迷,早期南方传统仓储带来的樟木香,以及那自身特有的烟火味,更是深得老普洱茶友的喜爱。

小结:普洱茶属于动态茶,随着存储环境,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是在每年都会微变的,很多新茶友都会有这方面的疑惑,为什么我当年买的非常喜欢的产品,为什么现在变的这么寡淡,甚至香气,喉韵消失?不妨多考虑下存储方式,在新茶时的非正常制程化表现,选料内质的中庸或者拼配带来的后期协调性转化,总能找到原因所在。

为什么普洱茶杀青要揉捻?热揉和冷揉又有什么不同?


揉,就是说揉出条型,使茶叶成条的含意;捻,就是说挤压茶汁,使茶汁附于茶条表层,提升黏性,有利于成条的一起,荼叶內部成分(茶汁)更非常容易与气体中的co2和有氧运动菌群触碰,有利于中后期转换。

除此之外,适当的揉捻有2个功效:使茶叶成型,为普洱茶生茶的中后期转换奠定基础。

揉捻的功效取决于,挤破茶叶的细胞壁,促使茶多酚、儿茶素等等茶叶成分造成聚合物,而后也促使茶叶还有机会再今后的時间里造成后发醇功效。

揉捻分冷揉和热揉,冷揉既指杀青叶历经过段时间摊放后,再开展揉捻,通常用以较嫩荼叶,由于嫩叶的甲基纤维素含水量低,果胶化学物质高,揉捻时非常容易成形;老叶应当趁热揉捻,老叶中带有较多的木薯淀粉和糖,趁热揉捻有益于木薯淀粉再次糊化,有益于提升叶表化学物质的黏稠度,老叶中的甲基纤维素较多,热揉的能够使甲基纤维素变软非常容易成条。热揉的缺陷是非常容易是叶色变黄有,水闷气。

茶师口述:手工制作揉捻姿势

技巧:姿势呈弧型,圆活详细,姿势连贯性协调性,要确保荼叶审理匀称,类似打太极。

揉捻必须投叶量、時间、幅度的极致相互配合,换句话说,不仅毁坏细胞壁,又要确保条型详细。

揉捻进行以后将茶条抖开。

揉捻过多和揉捻不够对茶品危害:揉捻过多茶汁浸取多糖类化学物质粘在荼叶上中后期汤色净度不足,揉捻不够非常容易造成多余的黄叶揉捻成紧条有益于荼叶香味的储存,揉捻成抛条不利则反之。茶汤颜色很深,味道出的较为快,耐泡度减少。

那也是茶友明确提出,普洱茶能够不揉捻吗?不揉捻的荼叶,因为细胞壁详细,其荼叶內部成分没法释出,不易与气体中的氧及肠道益生菌群触碰,不利事件转换。

普洱茶膏文化的隐退与回归重现


茶膏是什么?大多数喝茶的人都心存疑问。现在我们所喝的茶中,很少见到茶膏的影子。这种始自唐代的珍异之物在现代几近“消失”,只偶尔通过“某某茶膏又被多少天价拿下”等新闻事件里爆出的冷门,让一些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搜罗关于它的一切。

当然,也有一些不为猎奇的人们,给它以平凡的定位:茶膏是采用特定的技术工艺,从普洱茶叶中凝练提取其有效成分的膏状茶。

普洱家族神秘成员

现在,能找到的有关茶膏的记载太少了。勐海班章乔木茶膏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光这样介绍道:“膏者,精华也。普洱茶膏就是普洱茶的精华,包括其内质含量、保健功效等,它具备普洱茶的一切特性。茶膏是茶产品中的最高端茶品,又是最不为人知的。”这与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杰在其所著《普洱茶膏秘史》中的阐述:“在普洱茶的五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膏中,茶膏因为高度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因此从诞生之始,就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可谓如出一辙。

据了解,茶膏的生产起于唐,成于宋,兴于清。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但是这时候的膏还不是制作而成的茶膏,而是指制作茶饼时,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现象。茶膏作为独立的茶品出现在宋代的茶品名录。北宋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清朝,则把茶膏的生产从民间直接放到了宫里,显示出茶膏的独特和高贵。

最早开始饮用茶膏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土司,后来传入西藏,在上层喇嘛中普及,至今,西藏一些大的寺院仍然设置“熬茶间”。雍正年间,茶膏成为皇帝钦点的贡品,茶膏因此成为皇权的象征,作为养生保健品,专供皇族妃子们享用,作为赏赐,奖励给一些有功大臣,大臣们只有在身体不适时,才舍得享用。清廷还把茶膏作为国礼,馈赠外国使节和学者。

从平衡膳食结构的功效来说,普洱茶膏的现实意义远大于一般的茶叶,它集饮用调理于一身,普洱茶自身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物质,而茶膏经过提炼,不仅保留了这些有益物质,而且高度浓缩。《本草纲目拾遗》中,是这样描述茶膏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自古以来,不管是封建皇帝,还是达官贵人,都是从治病疗疾的角度饮用茶膏的。据史书记载,胀腹不适,饮用茶膏可解,口腔溃疡,含一小块茶膏,过夜即愈。这些,还远远不能体现出普洱茶膏的养生功效。中国的养生文化,是以防范“未病”为核心的,而茶膏的特有属性,完全满足了人们养生的需求。

然而,从清代后,茶膏似乎便与民间失去了关联,有关它的一切仿佛成为封闭的记忆。

不会消失的生命

然而时间让一切渐渐苏醒。

2004年,曾被鲁迅先生珍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拍卖了12000元。每克高达4000元,超过黄金价格近20倍;

今年,一盒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在北京拍出了100.8万元的价格,每克1万元。

近年来,想要了解茶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在茶叶市场上,经常听到一些人向卖家询问哪里有好的茶膏。同时,关注它们的还有业界一些希望其重新大放异彩的茶人们。

普洱茶市场少了炒作 多了理性


经过前几年的暴跌后,去年开始,市场开始出现回暖态势。有调查显示,去年开始,优质的平均价格上涨约20%,普通的也上涨了一成。今年五月份省城的一次茶叶展会上,占据了多数显眼位置,种种迹象是否意味着又一轮“炒茶热”来了?

升温先升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人工、运输成本等上涨,目前市场上优质的平均价格上涨约20%,普通的今年的价格较去年也上涨了一成。对于今年价格上涨,茶商们给出了不同解释,大多数人认为云南干旱、产量减少是其主要原因。

对于价格上涨,该负责人还表示,“除了云南干旱、产量减少外,今年人工、交通等方面成本提高,也导致普洱价格上扬。”从目前的行情来看,的价格还是稳中有升,像之前疯狂炒茶的现象并不会出现,不会有太多的泡沫,现在的价格波动在市场正常的调节范围内。

有人则认为,高端价格上涨除了受天气、交通等影响,还因为其本身具备收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茶品,它可以长时间贮存,可作为收藏品,越陈越值钱,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不仅有消费需求,还有投资需求。因此,高端产品易涨难跌,需求旺盛,价格必然会跟着上涨。但就目前来看,的价格还是稳中有升,并不存在太多的泡沫。

一位长期做的经销商表示,茶客们不用过度担心,像2006年疯狂炒茶那样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现在的价格波动在市场正常调节范围内。

由此可以看出,高端价格上涨并非偶然现象,茶的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产量、品种、茶叶质量、成本等等。

避免再次过分炒作

在茶叶市场,有人说,商品在市场上不仅看价格的高低,还要看商品的品质。如果有投资价值,还要看前景和升值空间等等,只要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接受,就证明是行得通的。价格的暂时起落只是说明某一个单品在短期内价值与价格方面需要调整,需要重新找到平衡点。如今,产业已经是云南又一个绿色经济增长点,全省茶农受益颇多。好的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推介和支持。特别是行业面对几年来市场低迷的现状,加快市场转型和规范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像股市一样,全靠题材和炒作。过度炒作只会害了,甚至整个产业。

2007年价格暴跌除了此前价格虚高的原因外,还缘于广州市场大量出货。广州市场大量出货,是因为大多数并未进入消费市场,而是在炒家和藏家手中倒来倒去,变成了资本游戏。多年积累已有十几万吨,这些货终究要释放出来,加之大量资金流向股市,自然导致价格下跌。

茶商们反映,2007年,全国各地参与到“炒茶大军”中的庄家、散户多达数百万人;每到收茶季节,勐海县城每天至少不下万名茶商涌入,加上在这个热潮之中被忽悠进来的消费人群,与整个产业相关的人多达三千万。这是一个几年之中呈几何级增长的、极为可观的数字。炒茶者为的是逐利,喝茶者或为“健康概念”或为“风雅追求”,大致都可以归入中国富人之列。

经历2007年的风波后,大多数茶商表示,2011年的以及今后的不会像2007年那样疯狂了,毕竟经历市场洗礼后,大家开始回归理性。经销商告诉记者,2007年,老班章的古树茶曾经卖到2700元一公斤。由于村民都是卖鲜茶,村民手里没有囤积茶叶,所以茶叶价格暴跌时,村民手中的茶叶基本卖完了,那次茶价暴跌损失最惨的是茶商和茶厂。

目前市场相对理性

在经历了2007年的大起大落后,对于整个茶产业来说,虽然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同时也给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敲响了警钟,如果换来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是件好事情。有茶商表示,这些都是2007年在阴影下带来的变化和深刻反思,这对于即将上市的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希望2007年的那个冬天从此走远。

投资市场的兴起,是否会推动价格的新一轮暴涨?银行人士说,相比银行普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相对高一些,这类产品的出现,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因为,从银行方面来说,在选择的时候会严格把关茶企品牌知名度、产品价格合理性等因素,不会介入茶叶价格的炒作;从茶企而言,他们主要是希望借助银行渠道,普及、扩大产品市场影响面。现在还是以品饮为主、收藏为辅。目前,主要是投资者适当收藏,与2007年的商家恶意炒作,完全不同。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需谨慎。他们认为,股市低迷令很多热钱没有去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投资茶叶。的收藏价值已经被很多人所认可,所以,理财产品的出现是一种合理现象。不过,投资需谨慎,投资者需量力而为,注意市场风险。几年前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需引以为戒,要理性投资,避免哄抬价格再度引发市场泡沫,出现价格破裂。

美在自然 普洱茶实现价值回归


普洱茶产自云南,据普洱市景迈山布朗族先民记载,生产普洱茶原料的大叶种茶树人工种植历史已有1300余年,在距今130年前,普洱茶入贡清廷成为贡茶,造就当时的“六大茶山”茶区盛极一时,普洱茶也入选十大传统名茶之列。

新中国成立之初,众多产业百废待兴,国内诸多名茶纷纷走出茶园,进入人们视野。而云南由于地处偏远,普洱茶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其它区域。祸兮,福之所倚。晚开发的普洱茶却有幸保存下了大量原生态茶园。

最近十年时间里,普洱茶发展终于驶入快车道,虽在2007年时出现达到阶段性顶点后的回调,但市场也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以大树茶和古董茶为首的普洱茶率先走出低谷,带动了普洱茶价值的强势回归。

自然美,价值回归的基本点

澜沧江绵延万里,流经云南省的区域内群山起伏、河谷纵横,加上低纬度高海拔的地质特点,使这一地区植物种类极为丰富,而且至今仍保留着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古代先民们选择在这里开发茶园,并让茶树与森林内其它植物混生,保持了茶树成长环境的原始与自然,采摘的原生态茶叶是制茶的上乘原料。

在云南的各个茶产区,树龄达百年的大茶树随处可见,这些茶树饱经岁月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当地布朗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居民长年居住于此,守护着这里的茶山茶林,采茶、制茶仍然是他们当今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茶叶收入是他们经济的主要来源。

普洱市茶叶协会朱秘书长告诉记者,云南的茶区也曾犯过违反生态环境的事件,例如在“大跃进”年代,就有过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错误。好在这已经是过去时,特别是近些年,茶区开始对茶树生长密度进行科学规划、茶园内严格控制农药和施肥,尽可能地保持茶区环境的原生态。基于这方面的努力,云南茶区已成为生态游的热点,普洱茶真实价值也逐步得到体现。

健康美,市场回归的原动力

今年夏天,记者曾前往云南茶区,看到了大片的原生态的古茶园,其中生长的茶树树龄均超过百年。当地的布朗族向导艾温解释,这类植物经年累月生长在这里,完全适应了固有生态环境,若突然有外来大量营养刺激,反倒容易死亡,因此限制了人为追求产量的行为,也因此成就了这类茶品的绿色与健康。

好的原料还须配上好的工艺和存贮才是优质普洱茶的根本。大树茶原料固然是好,但毕竟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造成物以稀为贵,过分追求容易产生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普洱茶界元老级人物戎加升曾说过,“茶叶就是用来消费的,普洱茶也只是众多茶叶品类中的一员,只要能保证安全、卫生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就是好茶,不要过分追求老茶或山头茶,良好的品牌是品茗一杯好茶的先导。”品茗一杯好的茶,为消费者带来持久茶香和浓郁山野的气韵是厂家追求的,但提供饮品的健康也是必须保证的。

茶人美,品牌回归的守护者

广东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市场,众多茶界精英在此汇集。杨世华、太俊林可谓云南茶人代表,非常了解云南茶叶资源,他们依托家乡资源优势及其诚信经营、谦虚好学的秉性,在深入学习产品流通和品牌运作后,已经可以精准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品牌叫板的资本。

王树华、陈永明由茶客跻身为普洱茶经营者,深谙广东茶叶流通之道。他们十年坚守、不离不弃,从产品品质到品牌的打造,付出的心血令人动容。陈升河,作为在云南茶区设厂的广东人,他给当地带去的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用。戎加升、杜春铮都是当地龙头茶企的带头人,他们毕生专注于茶产业,不仅创出了知名品牌,还带动一方百姓走向共同富裕,是有责任的企业家。

待人诚挚、头脑睿智,是茶人共性。他们穿行于茶山与茶林间,钟爱着芽与叶间的事业,在浓淡相益的普洱茶氤氲中,传承并继往开来着中国千年茶文化。中吉号、永年、勐库戎氏、澜沧古茶等品牌在他们手中诞生,品牌护佑品质发展,也承载了普洱茶的复兴与未来发展使命。

《茶市观察:“热”普洱的“冷”思考 让普洱回归饮茶本性》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冷的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3547.html

上一篇:收藏投资:普洱茶价格上涨 收藏需看准商家手中的“牌”

下一篇:古树“概念”被炒热 投资者须谨慎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