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煮茶和泡茶有哪些区别?煮茶,你还需要知道这7个秘籍

2019-12-09

进入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北方飘起了白雪。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又是一年的煮茶季到了。窗外天寒地冻,屋里一片暖和。软垫上,一群老友围坐在茶桌前,笑笑谈谈,也不觉冬天的寒。火红的炉子透着热力,一把陶壶慢慢地煮着一壶老茶。看热气一点点弥漫,茶香随之飘散,还没喝就已觉美好。不过,也有茶友还没掌握好煮茶的技巧,所以,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在煮茶时候会碰到的小问题,一起来给大家解答。

煮茶要不要洗茶?

洗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另一层意思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煮茶是把经过几年陈放的老茶逐步唤醒起来。

哪些器具更适合煮茶?

煮水的器具有很多,一般有金属、陶制、玻璃质地的。铁壶、银壶煮水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同时释放出铁离子,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使得水PH值偏弱碱性,口感圆润、甘甜。但却不适合煮茶,原因是金属类器皿容易与茶叶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茶的口感。而陶壶,在煮茶的过程中,壶内温度趋于稳定,能很好地让茶叶的香气、味道在煲煮的过程中,得到释放。玻璃壶适煮花茶,能直观地看到汤色,选择出汤时间,更好的保证茶汤的口感。玻璃壶因聚热不好,且散热较快,更适合当下品尝。因此,在器具上陶壶最适合煮茶。

什么茶适合煮呢?

煮茶,一般选用年份较长的茶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老白茶、黑茶、陈年乌龙等。当然,也包括了老普洱茶在内。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用陶制茶具可利用茶具良好的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和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近年来,不管是老铁观音,还是陈年岩茶,陈年单丛,都开始进入一些小众茶友的视线。煮老乌龙茶,也自然成为茶会上的一道风景线。

适合煮多长时间?

煮茶时,可以根据茶叶量的多少程度来决定出汤时间。简单的方法,可以在茶汤煮沸后一分钟,即可倒出茶汤。这个时候的茶汤,已经可以适宜绝大多数人品饮了。若是觉得茶汤味道偏淡,再适当加长时间即可。此外,一壶茶到底能煮多少次,这个只能说“因茶而异,因人而异”了。一般是煮四五道左右。

煮茶还有两种方式?

一、直接煮茶

投茶量减至平时冲泡量的2/3,在选好煮茶器具中投入2/3水,先把水煮至微微冒泡还未沸腾的状态,再把备好的茶放入煮茶器中,沸腾后即可饮用。

二、先泡后煮

把一泡6g的茶喝过五六道之后,再放入陶壶中煮茶,将泡过后的茶底置入壶中,加七分水,放在炉子上煮开,慢火煮开一分钟后,即可饮用,煮茶的茶汤更稠,汤色红亮,带有糯香。

煮茶和泡茶有哪些区别?

煮茶是懒人的泡茶方式,简单易行。泡茶则相对要掌握比较多的技巧。

而口感上的区别:

一、提升茶叶香气

陶壶、玻璃壶直接煮茶,水温可超过100°,这样的高温水冲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才会更加浓郁。

二、汤感不同

煮茶,能够把更多的内含物质给释放出来,茶汤滋味更丰富。煮出来的茶汤,口感更加软滑,味道也会更加甘甜。煮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一、第二次加水

煮茶时,第二次加水,应该加入热水,避免骤冷骤热。通常是加入85℃左右的热水比较合适,而且煮出来的茶汤味道比较好。

二、留根续水

每次最好不要把壶里的茶汤全部倒完,应该留部分茶汤加水再煮。茶水煮开了,也继续可以放在炭火上慢慢炖,味道会更好的。煮一壶茶,大约是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但一壶茶,可以带给我们的,也许是这个冬天最雅致的温暖呢。

cY316.com延伸阅读

煮茶有三宜 比泡茶好处更多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自鲁周公。”我国喝茶的风尚,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茶具有“止渴、清食、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明·钱椿年:《茶谱》)之功效,但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是其蕴涵着的丰富的人生意趣。煮茶品茗,是一门具有文化意味的闲暇艺术,盖因不论贵贱雅俗、贫富穷达,茶之为道,总是存在于人们的闲暇生活中。

而现代人饮茶都习惯泡饮,煮茶之风慢慢被湮没,其实煮茶相对泡茶来说好处更多,而且煮茶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复兴,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总结来说,煮茶有三宜:

宜煮一:贵族生活体现

煮茶之风在唐代兴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有名就是陆羽煮茶,陆羽煮茶同时也是唐代饮茶文化的主体,是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煮茶渐渐成为上层贵族的一种生活习惯,以茶交友,以茶论德。如在中国许多大片中就有煮茶的情景,如吴宇森的《赤壁》中就有小乔施展美人计煮茶,曹操问:这烹(煮)茶最难的是什么?小乔回答说:茶叶、火候、水质、器皿,其最难得还是煮水。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吾年向老世未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北宋时茶道盛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向世人坦言“所好未衰惟饮茶”。

宋朝时,煮茶已经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客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

宜煮二:健康生活保证

英国科学家发现,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壶煮茶可以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研究表明,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可以吸收有害物质的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饮用在壶中煮制5分钟的茶水一小时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研究还发现,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如果向茶水中添加牛奶,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用壶煮茶,煮禅洱茯茶最宜。禅洱茯茶是禅洱茯茶类紧压茶的一朵奇葩,以其解腻、降脂、助消化的突出功效,千百年来与奶、肉一起成为我国西北各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现在它更受到都市人的垂青。禅洱茯茶带给人一种新鲜细致感,它的外形不同于红茶绿茶那纤细的身段,也不同于另一些茶叶的奇形异状,它只是个棕黑色的小茶砖,形象颜色虽不气派,倒也略显古朴,使人不由得想起那悠悠漫漫的丝绸古道,掰开茶砖闻一闻,一股禅洱茯茶特有的馨香轻轻地淡淡地散开来,仿佛在低声述说茶马古道上那遥远的故事……

烹煮禅洱茯茶,汁液红亮透明,随袅袅飘升的水汽,杯里送来缕缕茶香,虽与茯苓不沾边,可这醇香中分明夹着茯苓等的香气,喝上一口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同样醇香的滋味过后又有微微的甘甜,好像远游归来,身上还带着那草地、那山林、那旷野的气息。

宜煮三:怡情怡身怡心

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煮茶是非常讲究的,禅洱茯茶种类繁多,有昂贵的,有平价的,有低廉的,其实都是茶,区别在哪里?不在于茶本身的品质,而在于喝茶人的心境。

都市人的悲哀就在于总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找寻一种返璞归真的所谓闲情雅致,所以免不了在空虚与无聊中为烦躁与浮华找寻些许的清宁。对白领和时尚人群来说,红泥小炉、紫砂小壶过于烦复,置一台禅洱茯茶煮茶机正好,虽不能得到茶味之绝妙,倒还可以让禅洱茯茶的色香味悠然滴落,时尚在弥漫。蒸汽袅袅,茶香四溢。倾身提壶,将一漾红波倒入杯中,刹时只见水光潋艳,山色空蒙,香雾缭绕,浑然不知身在何方,甘爽的味道交织于舌尖,残留的余香久久不能退去,愈久愈让人沉醉。闭目凝神,让往日的愁苦和着淡淡不肯散去的茶香,在空气中交织缱绻。难怪有人说:茶道者,煮茶之乐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是为乐也。

与朋友相约,众人围坐,倾心而谈,听着茶水沸腾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孟德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此时所煮不过禅洱茯茶而已,较之孟德不同。

起身煮茶,少了那种豪气与心计,多的是温馨与怡情。围壶而坐,享受煮茶的乐趣,茶的浓香似已胜过美酒。

真正的古树茶,你需要知道的5个指标!


云南其实有无数山头,这无数山头里,有知名度高的,有默默无闻的。有茶友说有幸喝过几个山头,冰岛的甜,甜的几乎都不像普洱茶。而老班章的霸气,喝完一杯茶,真的浑身汗淋淋。绝无夸张,而且还不是天气热的缘故。还有景迈的柔,轻轻的,顺顺的。无量山的,重苦,投茶多,泡杯子里,然后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喝,苦中微涩,然后顺着喉咙下去,在喉咙深处回甘,那种散发出来的感觉,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

真正的古树茶,有5个关键指标:

1、生津的速度

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

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

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

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

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此外,需留意2个误区:

误区1:把回甘当甜。甜是入口即甜的感觉,也只有内质丰富的好茶,才能入口就能感受得到。能够回甘者,则多矣!丝毫不足为贵。

误区2:以苦涩为霸气。时常听闻奸商以“不苦不涩的茶,便没有霸气、没有转化提升的空间”来欺骗茶客。事实上,好的生普洱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受到,又迅速地消退,转成甜味。反观劣茶,则苦、涩味则消退很慢,乃至历久不退,令人极其难受。

对于平时购茶的朋友,有几个建议:

1、9块9包邮的茶不要喝,送你都别喝。

2、贴吧各种活动免费派的茶,如果是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还是不要的好。

3、古树茶357g单价低于100元的,别喝。更不用说纯料的了。

4、入口涩,隔了几泡还是涩的,别喝。

5、入口太甜的,除了真冰岛,我也不建议你喝。

6、淘宝上的冰岛+老班章,没事不要买。真货,我仅说真货。纯正的冰岛只有几十颗树,身份显赫的人都不一定喝得到,老班章同理。

7、买茶之前,问问老板,看看老板懂茶不,不懂茶的老板,别在那边买。

不同的茶,就像不同的姑娘一样,有人生性多情,喜欢花中穿梭,吸取各种味道。有人专一,只取自己喜欢的。所以啊,其实只要顺了自己的嘴,也没有那么多区别。

辨别真正的古树茶,你需要知道的五个指标!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但目前市场上那么多古树茶,怎么辨别真伪,成了茶友们头疼的一个问题,这里有五个指标,教你选对古树茶。

1、生津的速度。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冬季煮茶有什么讲究?


冬日,在家里煮一壶好茶,听着小炉子里咕噜咕噜茶水翻滚的声音,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首好歌,实在是太美好的室内时光。

煮茶不难,步骤不繁琐,用具也简单,但是要选好料,掌握好时间。

来,我们慢慢说。

煮茶用什么茶叶,是有讲究的!

当然不是什么茶都能煮,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煮着喝。不信可以试试,煮出来轻则是菜汤,重则是中药,又苦又涩。

适宜煮的茶比较推荐陈年老茶。如老普洱、老安茶、老白茶、黑茶;陈年焙火乌龙,包括陈年岩茶、老冻顶、老单枞。

煮茶需要用到的必备工具

1、茶包袋

茶叶还是包起来煮比较好,这样倒茶的时候就不容易堵住出水口了,煮出来的茶汤也不会浑浊,很清亮。同时呢,用茶包袋真的会方便清洁很多,煮完茶捞出来扔掉就是。

关于茶包袋的选择,有两种推荐:

一次性茶包袋:最好选择质地比较薄的无纺布制成的茶包袋。

自制茶包袋:可用医用口罩或者纱布缝制成,用完了洗洗能多次循环使用,环保。

划重点!不论哪种茶包袋,重点是要薄!

2、容器

最常见的煮茶容器,一般来说就是铁壶、铜壶、银壶、陶壶、玻璃壶。

特别提醒:

①用银壶煮茶,不要放在明火上,可用电磁炉、电陶炉。

②最好用耐高温的玻璃壶。

Tips:

出门在外,没有功夫和时间去做冲泡的情况下,就用宾馆的煮水壶煮茶也可以,同样装进茶包袋里哦~

煮茶步骤和要诀!

1、将茶叶装入茶包袋

煮茶时茶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50左右。

2、丢进冷水里煮

建议用冷水,如果是冷水时就放入了茶包袋,那冷水煮沸以后就可以出一壶茶了,不用一直煮着,不然味道很容易太重。

出了几壶茶以后,每次煮的时间就可以适量延长,不过不建议煮泡时间太久。

煮茶讲不好应该出多少泡,每种茶情况不同,但是建议不要太多次,通常5泡左右就果断弃吧。

特别提示:湿仓存放或霉变的茶,就不要煮了。

小贴士

煮茶其实可以随意些,不用太仪式化。

1、水沸腾后,全部倒出,然后继续加水煮。

2、茶水煮沸后转小火,根据需要喝的量,要喝多少就大概倒几杯出来,然后添水再煮。

但是,这种方式要对煮茶比较有研究和经验,知道掌握量和煮茶的时间,对茶性也比较熟悉,不然摸不清火候就很容易不出味儿或者煮得过浓。

3、可直接煮,也可先冲泡然后再煮,总之很随意。

鉴别熟普的好坏,你需要知道这些


熟茶温和养胃,降脂解腻,口感稳定,是很多茶友喜爱的。那么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辨别熟茶?

从外观上来看,高品质的普洱茶一般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若是色泽发黑或较杂且有青张、枯暗的现象,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一般是不好的熟茶。在紧压熟茶中,以饼茶为例,主要看条索是否清晰匀整、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若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熟茶为劣质品。

从汤色上来看,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混浊不清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如汤色橙黄或深暗一般是“发酵”工艺掌握不好,发酵不好或发酵过度造成的。

从香气上来看,普洱熟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香味和“渥堆味”。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由于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的技术而产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渥堆味”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一些的,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优质的普洱熟茶会有樟香、药香、枣香、陈香等,好的原料和工艺使得普洱熟茶产生的香味令人愉悦。

从茶汤滋味口感方面来看,优质的普洱熟茶,其茶汤滋味浓醇、滑口、润喉、甘醇;反之,质量差的普洱熟茶滋味平淡,滑度低,甚至会产生“涩麻”感在品饮时口腔明显感觉到不适。

熟茶经过发酵之后叶底颜色呈褐色或者褐红色,好的普洱熟茶叶底碎茶少,无杂物;质量差的普洱茶,叶底不完整甚至会混杂着一些杂物。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因此以叶底分辨普洱熟茶品质优劣时主要是看叶底中是否有杂物。

识别普洱茶新品需要知道哪些要素?


普洱茶品种多,卖的人更是多了,在大街小巷很小的铺面你都能看到普洱茶,那鉴定普洱茶新品需要知道哪些要素呢?

一、观其型,优质的生饼,其饼型应有松而不散之结构,如茶饼压的过于紧时,其后发酵将过于缓慢,当茶饼压的过于松散时,将影响其后转化之口感及茶气,茶香变化而松而小散之定义应为条索分明,尽可能不将布纹表现于茶饼身上。

二、茶面油亮,优质的生饼,观其饼面应呈油亮之感,假使饼面太过于枯燥之时,应与制程或采收季节及环境有所影响。次者油亮的茶饼其果胶质也相对之丰富。

三、饼面不应有过多的黄片。当茶饼有过多的黄片之时,表示其鲜叶采收时太过于老化,经杀青,揉捻,晒干之后,其鲜叶将呈黄片之感。制成茶饼之时,应再行挑选,方行制成优良之生饼。

四、香气外扬。优良的生饼,如闻其饼身,应有清淡之特有香气,更无其它之异味也。

五、口感质重味醇。当品饮优质的新茶之时,其口感上之变化应具备茶种上之特有茶质与香气,味醇而滑重。

普洱茶收藏前还需要懂得这些,不然你收藏的普洱茶没价值


由于在一定时间的存放后可以改善和提高普洱茶的品质,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越陈越香之说,陈茶的价值也从存储中体现出来。但茶叶先前的品质和存放方法尤为重要。如何简单的鉴评普洱茶呢?要学会下面这些手段你也能够鉴别普洱茶,再也不用担心被坑。一、普洱茶的概念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也就是说在除云南外的地方生产的茶不能称为普洱茶。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普洱生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拣别、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熟普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二、普洱茶的类型及等级普洱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普洱紧压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外形有圆饼形、碗白形、心胜形、方形、柱形等多型形状和大小不一多种重量和规格。三、普洱茶品质的基本要求与其他茶类一样,普洱茶除了具有本身独自的品质特点外,在品质总体要求上必须满足: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必须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得着色、不得认为添加任何非茶自身物质,包括着色剂和香味物质。四、普洱茶的品质特征普洱茶与其他茶类不同,它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干红茶,而是属于后发酵茶它的特殊性是晒青毛茶经人工处理后,内含成分进行了转化,通过湿热、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形成了许多新的成分,从而形成了普洱茶所特有的品质特征。(1)普洱散茶的品质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普洱散茶在评定等级时是以芽叶嫩度为主要指标,越细嫩的等级越高,但普洱散茶的品质不能仅凭嫩度一个指标,还要结合感官审评,根据标准样,进行对样审评才能评定好差。所以在选择普洱散茶时不能简单的认为越细嫩的品质就越好。(二)普洱紧压茶品质特征1、普洱茶(生茶)外形端正、匀称、压制松紧适度、茶面和边缘光滑、棱角分明,不起层脱面,当年新茶内质香气清香或花香,滋味浓、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柔软、匀整,不同时间的普洱生茶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品质变化差异大,汤色会由绿逐渐变为橙黄或橙红色,清香不明显,略带花香或淡淡的甜香,滋味醇和,叶底泛红。2、普洱茶(熟茶)外形端正、匀称、松紧适度、茶面和边缘光滑、棱角分明,不起层掉面,撒面均匀。内质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叶底红褐。普洱茶的鉴评需要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评判指标外最重要的还是从你的感官来评定,通俗的来说一款好的普洱茶不仅是外观好条索紧细还要你喝着感觉好,如果在品茗中有任何一种你觉得不好的味道掺杂在里面你也就可以认定这款普洱茶不适合你的收藏。

经典普洱煮茶法


天气日渐寒凉,茶友们也愈发喜于品饮茶性温热的茶品,此时煮茶法相较于泡茶更为得宜。经小火慢煲的茶汤,汤色有如琥珀,茶性温热,行气血,祛寒凉。小口啜饮着茶汤,看着袅袅的汤氲翻腾,体会着由内而外遍及全身的暖热感,当是秋冬时节一大乐趣。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经典普洱经常使用的煮茶之法。

1、择茶

煮茶时多选择熟普洱茶、老白茶、陈年生茶等茶品,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除了直接烹煮干茶,还可以炖煮茶品冲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让冲泡时未能释放的精华充分析出,如此方对得起老茶历经的岁月。

因煮茶法会让茶叶的内含物质析出的更为充分,劣质茶品中的农残、重金属、氟等负面物质同样也会更多的溶入茶汤,因此在选择茶品时要更为审慎——实际上这是一个废逻辑,无论是冲泡还是烹煮都无害的茶品方可称为安全的茶品,坊间以“冲泡时农残析出较少”为农残茶开脱的说辞无疑是违背行业道德的。这里需特别提到的是老黄片,因其活性物质较少而含氟量偏高,我们并不推荐其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老黄片在烹煮后其含有的氟会更为充分的析出,在口感变得讨喜的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变本加厉,茶友不可不察。

2、炉具

茶友日常烧水的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盖因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3、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我们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茶叶可直接投入壶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这样更便于事毕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请尽量使用尺码较大的型号,这样茶叶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间,如此茶汤的汤感更佳。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4、品饮

推荐煲煮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5、拼配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比如我们日常工作时经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不同的茶类、年份、味道可以组合出无数的搭配,茶友可自行摸索不同的茶品组合,自是别有一番乐趣。

读懂古树茶你需要知道的关键词


名词和术语

植物分类学(Planttaxonomy)根据植物的形态,主要是花和果实的形态来进行科、属、种划分的学科,它反映出该物种在植物系统进化中的地位。植物形态差异必须是比较稳定的、可靠的,才能与其他种区分。但确定形态差异还难以有统一标准,因此,某一植物在某个学者看来为种级水平,另一学者则可能认为是变种水平。

学名(Botanicalname)国际通用的物种学名采用林奈的植物“双名法”,即每个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斜体拉丁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Genus),第二个是种名(Species),种名后面附定名人的英文名。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如Camellia表示山茶属,亦可缩写成“C.”。种名全程字母小写。如大理茶CamelliataliensisMelchior,taliensis表示种名,Melchior表示定名人。

亦可简写成C.taliensis。注有“C.sp.”的表示种名待定。种名后有“?”,表示种名待定。

种(Species)是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一个生物类群或群体。同种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遗传学、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特征,分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区域内。种内个体间能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正常能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一般会存在着生殖隔离。如茶(C.sinensis)、厚轴茶(C.crassicolumna)等。

变种(Variety,varietas)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一个种在形态特征上有变异的另类,且变异遗传性稳定,它分布的范围(或地区)比种要小。茶的变种有普洱茶变种(又称阿萨姆变种)(C.sinensisvar.assamica)、白毛茶变种(C.sinensisvar.pubillimba)等。var.是英文Variety缩写,表示变种。

品种(Variety)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群体。一个品种不管繁殖方式如何,应具有和其他品种可以互相区别的特性,并保持生产上可以利用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它是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如祁门种、凤凰水仙等。

有性系品种(Sexualvariety)简称有性系,世代用有性繁殖方法(种子)繁殖的品种,亦称群体种,多数农家品种概属于此。同品种植株间形状虽有差异,但一般都有主体特征,如小乔木型的勐库大叶茶、灌木型的龙井种等。

无性系品种(Clonalvariety)简称无性系,世代用无性方式(扦插、压条等)繁殖的品种,植株间性状相对一致。如福鼎大白茶、铁观音等。无性系品种必须用无性繁殖法才能保持遗传稳定性。

树型(Planttype)茶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树型有:

乔木型:从基部到冠部有主干。

小(半)乔木型:中下部有主干,中上部无明显主干。

灌木型:植株根劲处分枝,无明显主干。

叶片大小(Leafsize)测量枝条中部生长正常叶片,按叶长×叶宽×0.7=叶面积划分:

特大叶:叶面积≥60cm2

大叶:40cm2≤叶面积<60cm2

中叶:20cm2≤叶面积<40cm2

小叶:叶面积<20cm2

茶叶生物化学(Teabiochemistry)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按GB/8313-2008标准),主要组分为儿茶素、黄铜、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等。

2、儿茶素(Catechins)亦称儿茶酸,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类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分,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大于18%为高儿茶素含量)。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茶素(Theaflavin,TF)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

茶红素(Thearubigin,TF)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一般在6%~15%,呈棕红色。

茶褐素(Theabrownine,TB)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一般在4%~9%,由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

3、氨基酸(Aminoacid)茶叶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游离氨基酸”有甘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26种,约占干物质的2%~4%,是茶汤鲜味的主要呈味物质,其中,精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等都可以转变为香气物质或作为香气的前体。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以转化为芳环香气组分,增加香气。

精氨酸(Arginine)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7%左右。

天冬氨基酸(Asparticacid)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4%。有鲜酸味。

赖氨酸(Lysine)约占茶叶干重的0.03%左右。

谷氨酸(Glutamicacid)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9%左右。能提高茶汤的鲜醇度。

4、蛋白质(Protein)茶叶中主要蛋白质种类有白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等。

5、咖啡碱(Caffeine)亦称咖啡因,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茶叶中一般含2%~5%,细嫩芽叶高于老叶,夏秋茶略高于春茶,也是重要的滋味物质。

6、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芳樟醇(Linalool):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态的芳樟醇。

香叶醇(Geraniol)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酶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

橙花叔醇(Nerolidol):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茶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

2-苯乙醇(2-Phenylethanol):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以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

顺-3-乙烯醛(Z-3-Hexenal):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

存生普,至少需要知道这些


做什么事,没有可能是一帆风顺,即使是最喜欢的事业,也是会有起起落落,但也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些事,需要时间才能看懂,有些人,也需要时间去验证,因为欺骗只会是一时,是禁不起时间的验证的。

从2015年开始抄底普洱茶的订制到如今,我深深地感受到信任的力量,也在订制过程中,如履薄冰,努力做得更好,特别是品质方面,尽可能地保守介绍,而且尽可能用全方位介绍,但往往茶友由于信任,可能不怎么详细看介绍,也会产生一些误会,马上又要开始订制普洱茶,所以,今天讲一讲普洱茶的一些常识,以免有茶友收到茶后,让开茶店的人批的一无是处。

普洱越存越好,但也要茶底好,但什么样的生普,才是叫茶底好,我们如何看待。

一、普洱茶的苦涩问题

其实普洱茶最早出名的山头,应该是老班章,而老班章的霸气就是因为独特的茶气和苦底、强劲回甘,而以此为代表的班章茶区,基本也是类似。这也形成了勐海茶的独特特点。

但有人会说,又苦又涩的茶,怎么会是好茶呢?其实在很早以前,普洱茶不分台地茶、乔木茶,更不会分什么大树、小树茶、古树茶,甚至那些高山里的古树茶价格不如台地茶的价格高,为什么呢?因为新的时候不好喝,但发来才发现,古树茶随着存的时间越长,当转化过后,茶叶就会越来越好喝。

问题就来了,有些人就称苦涩大的茶是不好的茶,不可能是古树茶,他们吹捧生普要好喝,不能有苦涩。那么,现在也有一些茶农,满足大家的需求,用发酵等工艺,来达到生普苦涩降低,但如果认真通过存储后发现,这类茶的存储价值远不如传统的工艺好。特别是新茶都已经发酵到红的,请一定谨慎。

所以,茶叶的苦涩问题,不可能去区别品质的好坏,首先要考虑的是有苦涩的生普,是否会有强劲的回甘,回甘越强劲,未来转化就会越好。而且苦涩不要过喉咙,回甘越快,苦涩消失越快,这样的普洱越是好茶。请不要相信那些说有苦涩的茶就不好,或者说那些口感好没有苦涩的就是好茶,就是古树茶,这种太武断。

茶汤的油质感和清澈度,是茶叶品质的最主要特征,也比较容易掌握。

二、普洱的香气问题

普洱茶的香气,一般古树有自己的独特香气,特别是生长在自然生态的茶山里的大树或者古树茶,吸收自然空气,香气特别自然。香气聚而内敛,越泡越有香气,好像源源不断,而如果普洱的台地茶或者小树茶,香气虽然也会不错,但一般不会聚而内敛,更不会源源不断的感觉,虽然也会有花香,但都会飘的感觉,几泡过后,会下降较快。

所以,请不要以香不香,或者当中几泡香不香来确定生普是否为古树或者大树,或者台地茶,但香气凝聚且内敛的生普,就可能是好茶。

同为头春茶,一个五六十年左右的大树一个大约三五百年的古树,茶毫没有明显区别。

三、普洱茶的茶毫问题

好多人以为茶毫多的就是好茶,或者好多人以茶毫多来断定古树茶,其实这也不一定。台地茶也会茶毫很多,一般情况下,新的一年第一次采摘的春茶都会茶毫较多,这和台地、小树、大树、古树没有太多关系。如果只是认准茶毫多就是古树,那真的太容易被忽悠了。

第一泡和第七泡的茶底变化

四、普洱茶的转化问题

转化的问题,才是生普存贮的关键点。那么我们如何从新茶看到未来的转化呢。当然在存储过程当中,每年喝一下,这是最直接的,但这需要经验和时间来验证。那么我们在订制新茶,试喝茶样的时候,如何能大概预判转化呢?

这从泡茶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用开水冲泡,闷泡、长闷,快出等方法来观察,观察茶叶的香气和滋味的变化,还可以从饱满度和层次感来感受。

如果茶叶从开始泡到结束了,茶叶基本上是平平淡淡,或者耐泡度不行,那就说明此茶保存的价值需要注意。如果泡茶过程,通过冲泡次数、不同的泡法等可以让茶的香气变化,滋味也变化,而且耐泡,那么这种茶就是具有较好的存储和转化究竟。

还有,一般普洱的台地茶最核心的问题是农药残留问题,如果你收到茶叶不放心,还可以自己到网上购买专业的茶叶农残检测试剂,按照上面的使用说明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问题,那很容易说明问题。

这些是自己的一些经验所得,完全是随心所写,而且时间不长,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可以留言,说出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成果,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收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希望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了解。

什么是烤茶,烤茶如何烤?煮茶和烤茶有什么区别?


煮茶和泡茶之法,知道的人很多。可烤茶一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应该还很新鲜。什么是烤茶,烤茶如何烤?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烤茶的那些事儿。

在云南这样地形风貌复杂,交通又不便的地方,少数民族都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在一起生活,所以不同民族茶文化形式表现得也不同。唯一相同的部分,就是人们喝茶都与火塘有关。在云南过去的岁月里,客人到了山寨,主人就要请到火塘边招待,早、中、晚都要烤茶喝。在这些少数民族里,火塘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茹毛饮血的年代里,火塘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人们一切活动,做饭烧水、神灵崇拜、婚丧嫁娶和饮食文化均与火塘有直接关系,成为一种火塘文化,烤茶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并通过火塘折射出来,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民俗。

据《茶经》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人们便有饮用烤茶之习,古人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再近火炙烤多次。云南虽是茶源地,但古时制茶的技艺并不精进,也许这样便发明了独特的用陶罐烤茶的方法。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在白族,家里来了客人,会拿出火盆,生火,放上砂罐准备烤茶待客。

等待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偎烤。待茶叶烤至微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便冲入一勺开水。

只听‘佣”的一声,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会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客堂内会立即飘逸出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待泡沫散去后,再加入开水使其烧涨,便可饮用。饮之清香回味,润人肺腑。

烤茶一般冲水三至四道左右。若要再饮,需另行再烤。要是到访的客人比较多,可以给每人发一个小陶罐和杯子,自行烤饮。这时让客人自烤自饮,也是表示尊敬客人。

烤茶的第一道茶汤原汁味道很浓,一般茶盅里只倒半盅、再用沸水冲淡饮用。初饮时会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

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和几粒花椒,别具一番风味。烤茶味醇厚,汤色澄黄,香气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气、散烟醒酒之效。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还可消除生茶的寒性,不失为一款健康的“良药”。

烤茶、冲茶时,门外巷子里过路的人都能老远就闻到茶香,所以如果过路的是熟人,往往会闻香而来,喝上一杯。

小沙罐里的茶水很浓,每盅只能斟三五滴,再兑少许开水,才好饮用。但见茶水呈琥珀色,晶莹透亮,浓香扑鼻,只要你喝上一口,顿觉如饮“琼浆”,味道醇厚,心舒神爽,积秽尽除。

谈谈煮茶梗的茶艺


煮茶梗的茶艺:

1、煎水:水近三沸时,提壶离炉,将沸水冲入茶洗,接着冲洗公道杯、茶盏,然重新开始煎水。

2、备茶:备茶时将茶梗投入茶洗待用,投茶量约为茶铫的1/5。

3、浴茶:浴茶的时间约两分钟,较好烫洗两次,以去其草青气。等到水近三沸时,将洗过的茶梗投入茶铫,煮开约六分钟,茶香透出茶铫时,即可断火。

4、开汤:听着茶铫中已经“声闻俱息”,茶梗就已经煮好,可以开汤了。

5、赏色:过滤后的茶汤呈琥珀色,类似武夷岩茶的汤色。

6、闻香:茶汤香气则沉着幽微,有一股特殊的、近于幽谷山林的气息,耐人寻味;

7、品茶:茶汤滋味醇和厚重,一盏后喉底回甘,舌面生津,叹未曾有。

8、悟禅:用煮茶梗法滤出的茶汤,滋味醇和,茶香平淡,茶心灵妙,最宜于禅修或修持茶道的茶友们,不但方便,而且简约,最有益于茶德。能用世人之所弃,来成就我辈人生的一番事业,大概是煮茶梗法最为精要的意义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煮茶和泡茶有哪些区别?煮茶,你还需要知道这7个秘籍》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白茶煮茶”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29532.html

上一篇:教你生普洱茶的冲泡方法技巧

下一篇:谁喝过虫屎茶?你敢喝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