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景迈山上过茶瘾,老子跟着儿子姓|图阅景迈山③

2019-12-09

北回归线穿过的景迈山因“蜜香”普洱茶而声名大震,这座隐藏在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的大山因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茶之瘾君子和探秘者。

景迈山普洱茶具有特别的兰花香,香气突显,浓郁且持久,有强烈山野之气,茶痴们评曰:“普洱茶中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这次来普洱我买了几斤各种等级的景迈普洱,回家后越喝越喜欢,以为“妃”这个词算是委屈了景迈普洱。转念一想:历朝历代皇上将“后”多是供起来做一个后宫样板,宠幸的却是“妃”,我就乐意接受“景迈普洱似妃”这样一个定义了。

“最美普洱行”的第六天,在湄公河旅游集团的策划组织下,乐途十二星座达人们来到了景迈山,穿古茶林,访古茶村,亲密接触古茶树,一起品普洱,吃茶餐,住茶庄,倾听古茶树的传说和故事。

遍寻景迈山古茶林探茶香奥秘

汽车一路颠簸沿着盘旋的山路进入景迈山,云雾在山间缭绕,绝美的景色加上对古茶的向往让我兴致丝毫不减。

景迈古茶山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如今这里被称为“绿三角”旅游环线。

站在山顶观景台上,眼前的景迈山似一片绿色海洋。闭上眼睛,空气中有细细茶香。

我在《墨江太阳在此转身想生双胞胎赶紧来》这篇

小编推荐

景迈山|山上边采茶边唱歌的奶奶


走在景迈山的万亩茶林里,就像身处各种虫叫鸟鸣的立体环绕音当中,脚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形成了平和的节奏。我扛着摄影机与一位布朗族奶奶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奶奶时而小步行走,时而驻足等待。

我之所以拍摄这位奶奶,是因为都说她抽烟时很“性感”。说一位奶奶性感,似乎有些冒犯,但着实也想不到更恰当地形容。奶奶个子高挑,身材苗条。闲时坐在自家门前,纤细的手指夹着一根纸烟,不紧不慢。轻轻一吸,随后幽蓝泛着白边的烟雾开始在她的面前升腾消散。朦朦胧胧,似乎面无表情,但眼神却像远处山峦形成的光滑线条,幽深神秘。

“三金,拍了好噶?”奶奶费力地用带口音的普通话问我。

“拍好了,奶奶。”我笑着回答。

我拍奶奶在林间行走,她很有默契地放慢脚步,让我先走到前面架设机器,奶奶从入画到出画,一气呵成。已经走在前面的奶奶会等我收拾完机器赶上,然后一起走向她家的古茶林。

拍奶奶采茶,我想她唱首布朗族民歌,奶奶有些为难,委婉拒绝,解释自己老了唱歌不好听。于是作罢,不再强求。镜头够了,我帮奶奶采茶,很快,装茶的竹篓满了。

奶奶坐在小茶棚里休息,拿出她的干粮,把一个橘子和一个多依果硬塞到我手里。吃完午饭奶奶继续往竹篓里塞鲜叶,嘴角微微上扬,这时她尖尖的嗓子小声唱起了歌。

我原本不抽烟,知道奶奶好这口,就买了烟陪奶奶抽。我们面对面坐着,摄影机在旁边静静地录着,我们聊着今年茶叶的价格,苞谷的收成······奶奶很放松,毫无镜头恐惧感。她可能没有意识到摄影机正在录像,她只是简单地在和我聊天。

奶奶听不懂我解释了半天的纪录片到底是什么,但没关系,她告诉我“你帮了我,我也要帮你嘛!”奶奶说她其实并不习惯也不喜欢被陌生人拍照,至于原因她也说不清楚,就和我说不清纪录片到底是什么一样!

我想拍奶奶家自己养的的野生蜜蜂和蜂蜜,由于拍摄时间关系,奶奶决定提前开蜂桶让我拍。晚上八点,奶奶的老拐(老公)去外面喝酒还未回来,我和奶奶都在等他回家开蜂桶。奶奶有些着急,打了她老拐的电话,催他回家。老拐回来了,显然有些埋怨,酒未尽兴。奶奶怼了他几句,他说“喔,现在的婆娘不得了了!”

拍摄如期进行,奶奶老拐对我的拍摄相当配合,他徒手开了蜂桶,取出了蜂蜜,简单轻松。可惜时机未到,只有少量的蜂蜜,意味着浪费了一个蜂桶。拍完奶奶请我吃着甜甜的蜂蜜,但我心里着实甜不起来。

凌晨五点半,远处的山边镶上了渐变的橘黄,天空暗蓝,奶奶掏出了她的老年手机。“三金,我克(去)赕佛了,你克(去)拍嘛?”

我一头爬了起来,蓬头垢面地就和奶奶一道去了,心想奶奶现在都知道什么要拍了。我在翁基古寺一边拍着奶奶赕佛滴水,一边发着呆。

太阳从远处的山峦冒出了头,金色的暖光染红了我的脸,奶奶也赕完了佛,喊我一道回家!

值得你了解的景迈山村寨_景迈山有几个村寨?


导读:景迈山的茶,让人回味无穷,宁静又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喝过那里的茶,你去过景迈,欣赏过那里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了解一下景迈山的这些重点村子吧。

(1)景迈:芒埂村

芒埂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落整体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协调,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芒埂与勐本村寨临近,村落格局相似,均呈向心型布局。芒埂的村落中心由相邻的萨迪寺、寨心以及萨迪冢共同组成,金水塘等水体景观布局在临近村寨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傣族民族习俗与水体的紧密联系。

(2)景迈:勐本村

勐本位于景迈山东北侧,与芒埂相邻。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勐本村落格局呈向心型布局。勐本村落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分离,村落建筑以寨心为中心。

(3)景: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位于景迈山北坡,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中新建建筑较多。村落建筑朝向东北侧,整体格局沿西南向东北逐层降低。村落东侧为大寨竜山,傣族居民死后均埋葬于此。村落西南侧紧靠景迈山主峰,有茶马古道(古茶道)从村落南侧蜿蜒而上。村落中心由大寨佛寺、大寨神泉组成,邻近的周边建筑显现出一种向心式布局;随着离村寨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村寨建筑逐渐摆脱了向心布局的控制,显现出规整格网状布局形态。

(4)景迈:糯干

糯干老寨,位于景迈山西北侧,为传统的村寨,其传统景观格局也最为鲜明。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属于遗产区内完整保存的两个古村落之一。村寨选址于山坳处,除寺庙和观景台分别位于北侧和南侧的山丘上占据制高点以外,村落内部地势变化较小。糯干老寨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村寨中心即为寨心,寺庙与寨心分离位于北侧山丘的制高点处。因相对地势较低,溪流湖泊在此汇聚;村落中水系顺应建筑肌理,最终在村口汇聚,成为构成村落格局的要素。

(5)芒景:芒景上寨

芒景上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是包括芒景新寨、芒景上寨两部分。芒景上寨的西北侧为帕艾冷寺,为芒景上、下寨的重要宗教场所,为了纪念布朗族的祖先帕艾冷而兴建。上寨最北端山上为蜂神树,是一颗百年老榕树,是布朗人的植物崇拜对象。上寨以寨心呈向心布局,寨心处有纪念七公主的公主泉及公主榕。上、下寨之间后建有展示普洱茶发展历史的芒景茶博物馆。

(6)芒景:芒景下寨

芒景下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位于芒景上寨南侧。下寨民居围绕寨心呈向心布局,最东端为古柏树,北部山区留有巴郎部落遗址、巴郎战壕遗址、公主坟以及布朗族山康节最重要的祭祀场地茶魂台。在山间林地建立信仰场所,保留多处帕艾冷和七公主的神话传说景点,是最能体现帕艾冷祖先文化和普洱茶演化历史的村寨。

(7)芒景:芒洪村

芒洪位居芒景最南端,全寨最西边为八角塔,是佛教传入布朗山区的见证。寨子以此向东布局,其寨心是村寨寨心石崇拜的体现,芒洪民居围绕寨心而建,向心布局是源于布朗族村民相信寨心神能庇护保佑族民。茶树王被芒洪视为神树,是布朗村民自然崇拜茶神的表现。

(8)芒景:翁基村

翁基与糯干是整个景迈-芒景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村寨,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村寨最北端是村寨信仰空间——翁基古寺所在。翁基古寺是景迈山上最古老的佛寺。翁基古寺西侧有古柏一棵,根部径为达11米,树高20余米,据推测树龄在2000到3000年前,古柏与古寺相伴相生,绿荫遮天,被村民称为“古柏听经”。翁基村寨民居建筑部分被外部车型道路与翁基古寺分开。翁基寨心位于翁基村落中心位置,民居建筑围绕寨心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北端建筑密集,到南面渐少,呈大致的倒三角形,至最南端公共建筑风雨亭处终止。

探访“世界茶源”之景迈山_景迈山普洱茶怎么样?


普洱市不仅拥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至今还存活着2700余年的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型“茶树王”和野生茶树群落,还有澜沧县邦崴千年过渡型茶树为代表的一批过渡型古茶树,也有澜沧县景迈山1800余年的栽培型万亩古茶园。

截至2013年,国际茶业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近日笔者对普洱市26座古茶山逐一探访,为每位爱茶、爱普洱的人展现“世界茶源”普洱的神秘魅力。

景迈山:茶的传承与突破

说起普洱的茶,自然想到景迈山万亩古茶林。澜沧江畔的景迈山,是中国著名古茶山之一,因这里有种植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目前共有可采古茶面积近1.2万亩。景迈古茶,滋味厚重,茶香浓郁,让每个人味蕾回味无穷。千百年来,“茶”是生活在这里的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信仰。

茶文化千年传承,景迈山用茶与世界对话。2010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悄然启动,2012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如期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遗文本等文件。

保护:古茶林的申遗路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局长卢寒介绍,景迈山古茶林目前规划申报的总面积26万余亩,涉及15个古村落,1494户6128人。其中,遗产区面积10余万亩,包含景迈大寨、芒景上寨、芒景下寨、糯岗、芒埂、勐本、翁基等10个传统村寨。

保护为先,制定完善法规体系,澜沧县先后出台一系列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保护景迈山古茶树和古村落,目前正在修订《澜沧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同时根据申遗和传统村落保护要求,景迈村和芒景村分别制定《景迈村茶叶市场管理公约》《芒景村保护利用古茶园公约》,从村级层面提出管理保护古茶林的具体措施。

景迈山实行“减法”保护措施,成立澜沧县文化遗产管理中心、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森林公安景迈芒景古茶园派出所,县、镇、村三级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引导景迈山居民到遗产区外惠民镇上已规划范围内新建住房,逐步减少遗产区的人流和车流,保持遗产区原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当地群众经过民主决策,在关键路口自发设立关卡,禁止山外的茶叶、未审批的建筑材料、违禁农药化肥等流入景迈山。

澜沧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华告诉笔者,该县加大景迈山自然景观保护力度,从县、镇、村三级抽30人为古茶林监测员,建立完善监测系统。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在遗产区范围内从事开山采矿、挖沙取土及可能改变遗产区地形地貌的活动,严禁擅自移栽、砍伐古茶树和古树,严厉查处毁林、盗林等违法行为。在遗产区实施退耕还林990余亩,生态恢复造林500余亩,生态茶园改造3万余亩,划定公益林6.8万余亩。

笔者获悉,自2007年以来,普洱市和澜沧县政府共在惠民旅游小镇、景迈山古茶林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项目上投入近2.8亿元,用于规划编制、环境整治、村落风貌改造、村庄美化、生态恢复等工作。积极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目前,已申请到项目资金3850余万元,翁基、糯岗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传承:茶叶承载的信仰

春茶飘香,一大早,景迈大寨的岩俄帕翻身起床。原始森林采摘回来的古树茶鲜叶,经过一整夜的摊晾萎凋后,是翻炒杀青的好时候。手工杀青、手工揉捻,如此传统制茶,他从长辈传承并坚守如初。几道工序后,茶叶薄薄摊开在阳光下晾晒干燥,景迈山上每个茶农都制作的普洱晒青茶里,都有活生生的阳光和兰花香。

在景迈山,千年传承的不仅仅是手工制茶的古法,更有流淌在每个茶农心中对自然的敬畏。每年4月,景迈山古茶林里,正是春茶繁茂时节,山上的布朗族都要举办“山康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祭茶祖。在芒景村的岩冷山上,布朗族人祭祀茶祖,向千年古茶树顶礼膜拜,表达对祖先和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景迈山布朗族,一千多年前迁徙至此,以茶树为信仰,传承至今。今年,年过古稀的苏国文仍劳作如常,与茶相守,还在孜孜不倦发扬布朗族的茶文化。他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坚持亲手制作传统晒青茶。千百年来,景迈山上的布朗人将茶树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来敬重、供奉、传承,近乎原始的布朗族烤茶传统至今保留在村民的日常。如今,茶已经完全融入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家家种茶,户户饮茶,可谓“无茶不成事”。

“对自然和茶树的信仰和尊重,让景迈山留下满山原始森林、千年古茶园及一个个传统村落。来到景迈山,这片天、地、人合一的古茶园总是令人不禁赞叹。芒景村翁基村民小组,是一个被景迈山原始森林滋养千年的古村寨,环抱在原始森林和千年古茶林中,融于山水之间。古寨、古茶,古寺、古柏,一草一物,都能让人感受到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普洱古邦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兴说。

“在古寨的露台上拣晒茶叶,在原生态的山林间喝茶谈笑,好不快活。”在外做茶叶生意多年的南海明,每年都要把重要的生意伙伴带到景迈山住上几天。在他看来,被茶香浸润千年的景迈山,更能让客户体验普洱古树茶的魅力。近年来,景迈山古树茶因其原生态的生长模式受到市场的追捧,古树茶价格逐年攀升,不少村民一年茶叶收入可达10余万元。然而,景迈山的茶文化近千年却几乎从未改变。

创新:“茶文化+旅游”的价值

笔者获悉,建在景迈山上的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联动发展运营模式,目前已拥有社员228户,茶园1万余亩,年可加工生产销售优质普洱茶310吨,产值3000万元,可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茶农增收致富。在发展好茶产业的同时,合作社拓展视野、拓宽思路,投资300万元建设茶楼、宾馆和餐厅,实现了茶叶生产、餐饮休闲、旅游度假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成为茶产业、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综合开发企业。

2015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入选为“2015年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今年,《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了感受春天的10个最佳旅行地,普洱市景迈山名列榜首。目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正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回到古茶飘香的地方。”每到春茶上市,景迈山上游人如织。澜沧古茶公司已连续举办8年的“回家之旅”吸引了2000余海内外茶人。公司每年的“回家之旅”活动,将茶文化和茶山游融合,通过举行祭茶神、制茶体验、古茶盛宴、茶缘会等特色活动,已成为整个普洱茶行业内的新风尚。

始建于1966年的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以景迈山等地古茶树为原料,生产纯正地道的普洱茶,凭借优异的种茶、制茶经验和技术,澜沧古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知名品牌。此外公司还拥有高产优质茶园5000余亩,茶叶初制所9个,年加工能力可达3000吨以上,是普洱市茶产业龙头企业。今年活动期间,澜沧古茶宣布成立“春億古茶文化基金”,将专注普洱茶文化传承、景迈山古树生态环境养护等问题,唤醒人们对古茶林等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助力景迈山古茶林申遗。

目前,景迈山普洱茶文化的旅游名片正名声鹊起。旅游业催生的经济价值,激发了对景迈山茶文化和生态资源保护的自觉。在景迈山,富裕起来的村民越来越珍视千百年的古树茶、生态优美的原始森林、古朴的村落风貌,随着景迈山的游客和茶人越来越多,当地群众更能理解原生态所带来的价值。

笔者得知,为了规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普洱市加强景迈山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提升改造,严格控制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外观,对新建房屋整体包木和更换挂瓦的给予一定补助,目前已供应木材、挂瓦,统一制作与古朴民居风貌相近的木桶套,给太阳能热水器“穿衣戴帽”,让其与周边环境风貌一致。景迈、芒景两个村新建房屋227户,提升改造341户。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族文化传承点、观景台、指示标识牌、遗产区简介牌等旅游服务设施。

景迈山普洱茶特点


1、树龄古老,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百年的茶树为主。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2、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

3、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

4、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

5、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6、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景迈制茶有充分捻揉的的传统,条索较紧结黑细,同时长于山野中有古树避光,且生长周期长,因此色泽黑亮。

7、耐冲泡,一般可以到20泡。

8、兰花香储存得当,香气越存越显。

跟着大师去转山:从老班章转山到景迈


这个假期,我选择了去云南看茶。虽不是春天,但秋天谷花茶的制作,也能餐我喜欢茶的那份情愫。和其坊的主人陈华亮先生几乎所有的茶季都在云南找茶做茶,时不时发在朋友圈的一幅幅透着远方的诗意的照片诱惑着我。大国匠人,跟着普洱茶的玩家大家一起去寻茶访茶,这是我心里的愿望,也和陈华亮先生有过多次的相约,很多个茶季过去了,依然没有同行。

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做到了。一个决定便到了西双版纳,便到了勐海。我把勐海喻为普洱茶界的革命圣地延安,是每一个喜欢普洱茶的人的心灵的后花园。在勐海有太多熟悉的茶友,因为是假期,因为是下定了决心只跟着陈华亮先生去找茶,所以便刻意地低调,控制着发微的内容与发微的频率,事后挥挥手离开时,发现错失了与好多茶友的见面与交流,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我发誓,将来一定浩浩荡荡地把我们的采风团开进每一处我曾经到过的茶山。

陈华亮每年到云南找茶制茶,包括勐海在内的云南各大茶山,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与别的走马观花或者移动商贩式收茶的茶商不同,他已“统战”内联到村民茶农。2016年的谷花茶,他动员了6路人马分别包抄包括老班章、老曼峨在内的布朗茶区,围追景迈、易武茶区。我去的时候,原料茶已经收购完毕,陈华亮正与他的弟子小李子拼样试样,一款款茶喝过来,老班章的醇厚回甘,又如何与老曼峨的苦涩相拼配?市面上绝大多数普洱玩家玩的是纯料的山头茶,纯可以纯到山寨,纯到山头,甚至纯到某棵树的单枝。这样的玩法很简单,只要直捣到产地,冰岛即为冰岛,曼松是为曼松,班章是为班章。

当然,能够去伪存真地把这些山头纯料茶带给普洱爱好者和自已的粉丝们,依然是值得推崇的,可是真正的玩家并不满足于此。普洱茶历史上,号级茶的传奇,印级茶的辉煌,所有的经典都是来自拼配的,商家厂家不仅仅是为了拼数量,更重要的是拼品质。构成品质的最主要因子便是香气与滋味。香气用鼻子来嗅,滋味用嘴巴来尝,这种来自感官识别的能力,全靠经验。你可以识别单款茶的滋味醇厚回甘甜苦,香气高低,栗香、果香浮动,但又怎么去把控多款甚至多达十多款茶的滋味协同、香气融合?

密钥在茶师脑子里,陈华亮自己也许已经记不得那一款神奇的孤独丸是如何经过多少次的配方调整才造成了如今的品质传奇,我却目睹了一款茶试样过程。经过了一次又一次试样调整、再调整,几乎是一个通宵的品鉴、试样,陈华亮自己在朋友圈里写道:“勐海的天已露白,无数的呼唤才出来,这款茶终于定型,喝得全身冒汗,打嗝声连连,可以喜欢得没朋友……”

可以喜欢到没有朋友,一如孤独到无茶。我想这时候的茶师,就如同钢琴家,以味入韵,在香气与韵味的世界里,挥斥方遒,自我陶醉了才可以芬芳无语。转山,我不知道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这一次茶山之旅是否合适?到过的茶山,在我们永久的记忆里,来曾到过的,却在向往的梦里。我们是喜欢普洱茶的,陈华亮从产地发回和其坊的一款款茶品早已品过了,跟着大师去找茶,这样的重回茶路,这样的连着乡土与人情去山山寨寨采风,这样的赤裸的喜欢茶的情怀,这样的虔诚到无茶不欢的单纯,不是转山,又是什么?

老班章,我又来了,村前的山门牌匾,变得显赫了,富裕了的山寨愈发变得像现代的城镇了,梦里依稀的老班章,很多次在梦乡中来过。蓝天还在,白云还在,村边的茶树林亦还在。茶树林是必须在的,没有了老班章的茶树,老班章还能叫老班章吗?那棵茶王树也在,茶后母树愈发丰枝招展了。看到有不断的外来游客来朝圣。在老班章1号加二家喝刚做好的谷花茶,加二师傅似乎看出了我心里的念想,适时地拿出了前几年的茶和今年的春茶让我们比较着喝,喝着喝着,真的不想离开了。

走布朗山的这条茶路,到老班章前,我们还去了贺开,经过了班盆。离开老班章,我们去老曼峨,途中经过新班章村,每一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故事。班章茶已贵,老曼峨也苦尽甘来。七村八寨,我们只是匆匆而过,而陈华亮有时候会驻守在那些村寨里,无论是在老班章的加二看来,还是在老曼峨的阿钟眼里,经过了十多年打交道,陈华亮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已不是普通的茶商了,他是喜欢茶到极致的茶疯子,他是做事认真到比专家还专家的茶师,一个当初的外来者,怎么就统领起了这个纯料茶的江湖,一头艺术家造型的长发,大师风范可循。

在普洱茶的玩家层面不管是谁,有谁拿老班章谷花茶纯料200多公斤,并且还加了老班章春茶原料几十公斤去做老班章熟茶了,原勐海茶厂发酵师,现国艳茶厂总发酵师,有着20多年发酵熟普经验的龙建华亲自操刀渥堆发酵,但他告诉笔者,这在普洱茶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除了陈华亮外,可能还找不到第二个人如此土豪如此为了追求极致而不计成本地尝试做一款老班章的熟茶,要知道时下的行情里,生茶要好过熟茶。老班章料下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很激动,一个茶疯子,伴随着更多的疯子,我以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的时刻。

勐海的天空是蓝蓝的,随处漂泊的白云,抬头便是一幅幅极美的画图。八公里,那些喜欢普洱茶的人一定记得这个地名,很多普洱茶的知名品牌企业都聚集在八公里工业园区。陈华亮自己没有在勐海建厂,只是选择了一些厂家合作加工。被誉为普洱茶五朵金花之一的董国艳主撑的国艳茶厂是他在勐海的主要合作伙伴。在普洱茶的三大茶区里,勐海、易武(勐腊)、临沧,他更喜欢呆在勐海,也去易武、临沧,甚至景迈山收茶。今年的谷花茶,他动用了6路人马在各茶区收茶。

云南的茶区里,我唯独没有到过景迈山。当陈华亮说我们去景迈山看看时,我的内心是说不出的激动。虽然去景迈山也是一个决定的旅行,但是与谁为伍为伴,则是一种缘分的选择。坐在惠民茶厂董事长刀秀兰亲驾的车上,我又一次琢磨着“转山”两个字。勐海去景迈的路途山路十八弯。去云南茶山的每一处都是不容易的。记得那年冰岛之行遇泥石流的生死大逃离,还记得那年在普洱市一个人拉肚子拉得几近绝望。陈华亮在云南茶山的历险经历一定不比我少。这么喜欢茶,我们还是一次次来了。

转山,是心里的虔诚,围着那个几乎是信仰了的目标。茶是信仰,那一座座茶山便是心中的“须弥山”。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心在的,世界也在。茶如人如大千世界也如。在惠民茶厂吃过中饭,那一场如注的暴雨是我们出行去景迈山前的洗礼吗?

当我们的车子停在景迈山大门牌坊前,雨停了。是天公作美。刻意没有先去那个柏联庄园,整个景迈山的名气被柏联庄园盖过了。一边是奢华,一边是原生态、原住民的质朴,你选择谁?在很多人以住入柏联为荣而津津乐道时,我们决定还是先去看茶山逛山寨。芒更、景迈大寨一路过来,天色已经晴朗了,但山寨仍在云里雾里。我执意要在景迈大寨的街上走一走,陈华亮以及陪同的惠民茶厂刀秀兰董事长似乎司空见惯了,对此一点也没有表露出兴奋。少有行人的山寨,一个人的漫步,使我愈发觉得这一个个山寨尤像是武侠小说里江湖的一个又一个驿站。

还没有见到茶山,过了景迈大寨一路前行,在大寨村后山的山凹里看到了被当地人称之为生态茶园的茶树,这是近代栽植的,仍在生长的生态茶树与那些典型的乔木型高大的古茶树不同,景迈的茶被玩家们遗弃,就是怕这么大面积的生态原料混进古树料中。其实在我看来,生长在这样的云雾缭绕的几近是原生态环境里的新枞茶树。如果放在我们生活的江南,相信很多人会抢着争着要这样不可多得的资源性产品了。

在云南古茶树最高的树龄在3200年,300年、500年只是一般,千年古树才算稀罕。这是活着的化石,这是可以喝的古董。景迈山有近万亩古茶树,核心产区在大平掌。穿越大平掌古茶树林这一段旅程,会让人一辈子难忘。参天的大树,相间的一望无际的古茶树林,一条路从过去通往现在,通向未知的有些茫茫然有些兴奋的不可知的未来。都说茶修,其实这样的时刻,不修都已澄澈了,如果不是执念于一个茶字,跌入了世外的心灵怕不一定能找回归途……

我喜欢的,这是一座值得茶人们朝圣的圣山。折身到翁基古村落时,像是进行了时空穿越,我们跌落在线装章回小说的一个部落里,这是千年布朗族古寨。网上搜索关于翁基的文字并不多。有一座佛寺,有一棵硕大无比的古樟树在那里,栏杆式吊脚楼木屋组成的山寨在朝阳的山坡上散落开来。这是又一处世外。

据说,布朗族的先民们在几千年前从澜沧江迁移过来时占卦而选择了这一居住地,万年风水造就了千年古寨。千百年来,他们种茶他们制茶,茶生一处,天地一方。还是那句话,茶心在,世界也在!很想很想在这样的世外的古村落住上一段时间,我们也做茶,我们也制茶,我们泡着茶,守着不问世事的日子,在云舒云卷中把一切都忘了……

勇闯山路十八弯,去看中国最美的茶山|图阅景迈山①


车行214国道,穿行在滇西南中缅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窗外全是香蕉树和橡胶树。慢慢地慢慢地,当连绵起伏的茶园一座山一座山地展现在眼前时,车上一片惊喜与欢腾。我知道,我心心念念的景迈山马上就要到了!景迈山位于云南省的中缅边境上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

景迈山的前世今生

景迈山海拔1000米至1700多米,年平均气温21.2摄氏度。山中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最适宜茶树的生长,堪称古茶树天然博物馆。这儿还有着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种植的千年万亩古茶园,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普洱茶为主题的庄园——柏联普洱茶庄园也座落于此。

据当地布朗族史料记载,其茶树的栽种历史至少有1800年,茶远近驰名,喝过的人都称“茶气足、口感好”。

在景迈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被布朗族尊为茶祖的帕哎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茶树茶叶就是你们的金树银树。

因此,在景迈山,茶与树,人与山,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哈尼、布朗、傣、汉等民族在此和睦相处了数千年,共同创造了景迈山独特的茶文化。

初识景迈山:为景迈山的环保理念点赞

跨过南郎河,便正式进入了景迈山的地界。上景迈山的公路是一条弹石路。所谓的弹石路面,指的是用经过粗凿加工后的石块铺筑的路面。车行弹石路上,弯多又急,非常颠簸。我特好奇,景迈山如此有名气,每年出产那么多的普洱茶,应该不差钱修柏油路的呀!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连忙给我解释着:景迈山不修柏油路,主要是为了保护这山里众多的千百年古茶树。因为用沥青铺路在夏天阳光强列的时候,沥青散发的味道和化学物资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朋友又告诉着我一个故事:10年前,柏联集团为注重环保,特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景迈山宣言》,还邀中国环保形象大使、中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当地布朗族、傣族村民一起宣读了《景迈山宣言》:尊重并保护景迈山每一棵参天的大树、每一棵伏地的小草、每一缕阳光、每一寸土地、每一捧泉水……10年以来,他们一起守护着景迈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与此同时,普洱市政府、柏联集团全力推进“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将把景迈山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和茶祖朝圣地。如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已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正在冲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大家庭。由此可见景迈山对于环保的注重。我恍然大悟。大赞!

景迈山古茶园,爬到树上去采茶

景迈山的茶漫山遍野,从山下到芒景村寨30多公里的山路,均在茶园里通行。来景迈山,古茶园是必去景点。古茶园位于景迈大寨附近的“太平掌”。因地势形状如同伸展开的手掌而得名。

据了解,景迈山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且至今仍然在采摘的连片古茶园2.8万亩。茶山内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交错丛生,虽历尽沧桑,却生机勃勃。茶叶不施肥、不喷农药,全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

行走在古茶园的盎然绿意里,空气中飘逸着茶叶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古茶树大多只有碗口粗,一般有三米高左右,与山上的原生古木混合生长在一起,与周边的参天大树相比根本不起眼,显得廋骨嶙峋。但是,这些古茶树却全是“活着的文物”,每株茶树树龄都在七八百年以上。

古茶树的树杆上布满“老年斑”,枝桠上缠裹着湿露露的苔藓和叫不出名的寄生植物。树杆上还有一种形似螃蟹枝节的尤为珍稀的寄生植物——螃蟹脚。“螃蟹脚”枝圆而细长,因形状酷似螃蟹脚而得名。经验证,“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所以近些年“螃蟹脚”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景迈山古茶富有的那份浓郁持久的兰花香气,正是源于这样的生长环境。这儿的茶口感丰富,耐冲泡、无污染。遇上了,就难放下。在古茶园,采茶是要爬到树上去采的。在茶园深处,我们可以看到布朗族阿婆熟练轻巧地爬上古茶树梢,采撷着随手可及的嫩绿茶叶,令我们人叹为观止。

双子座的小鱼童鞋,这时又发挥了她善于交际的特长,与布朗族阿婆聊天。阿婆告诉我们,她是这附近寨子的,每天都要过来采茶。阿婆手指着茶园里的弹石路说,路以前是可以行大车子的,后来因为要保护核心区域,就将路的两端用大石头堵住了,只有徒步或者骑摩托车可以进入。她们每天采茶的收入大约为五百元左右,但非常辛苦。因为景迈山对茶叶的要求非常高。离开古茶园的时候,阿婆跟我们挥挥手,她的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此时此刻,老人,古树,春茶,竟然是如此地和谐唯美。

千年古寨,安享属于景迈山独有的遁世生活和逍遥时光

在景迈山的山林中,有许多保留得非常完整的少数民族村落,山中居住着哈尼族、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景迈山共有两个大寨,景迈大寨和芒景大寨。景迈大寨还包括帮改、笼蚌、南座、勐本、芒埂、糯干等寨子;芒景大寨还包括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哇、翁基、那耐等寨子。

其中翁基寨是布朗族,糯干寨是傣族;这两个寨子是景迈山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寨。景迈山多树,两个寨子里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最原汁原味的民居建筑。山寨民居为干栏式木楼,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木柱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平瓦覆盖,木板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

与朋友们穿行在村寨的一幢幢干栏式木楼间,空气中弥漫着这儿独有的茶香,呼吸间带给舌尖的一丝丝甜,直引得舌底如泉涌,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呼吸。

走累了,口渴了,便随意走进一户布朗族茶农家坐下。好客的布朗族茶农热情地给我们泡茶。杯底传来的是景迈山特有的兰花香,一阵阵沁人心脾。几泡茶下去,车马劳顿瞬间消散殆尽。

饿了,布朗族茶农端上民族风味浓郁的家常小菜,招呼着我们一起享用;还邀请我们,跟着他们采茶、晒青、揉捻、压制,学习制作一饼好茶;还给我们讲述着茶祖帕哎冷的故事,热情地带着我们去参观茶祖庙。

茶农自豪地告诉我们:景迈山上的各民族人民祭祀茶祖的传统已经延续了1710年。柏联集团非常重视茶祖历史文化的挖掘,特投资恢复重建茶祖庙。在4月17日那天,有各族上万群众在茶祖庙参加了2016年景迈山祭茶祖暨茶祖庙落成庆典。人们手持蜡条茶叶,向茶祖、茶神、水神、树神、土神、昆虫神、兽神“一祖六神”敬献祭物……茶农一边说着,一边给我们比划着,眼睛里闪耀的全是自豪的光芒。

月朗星稀的晚上,与朋友们参加寨子里原汁原味的晚会。篝火燃起,漂亮的小仆少们(傣语小姑娘)轻歌曼舞,原汁原味;听一曲荡气回肠的拉祜族和声演唱《实在舍不得》;一曲《美丽的景迈》热情洋溢,让我们也不由得加入到载歌载舞的队伍中来。在我们身后,树影婆娑,茶园在默默地吐着幽香,整个世界是那样宁静和安详……这是属于景迈山独有的遁世生活和逍遥时光。

离开景迈山的那天清晨,景迈山用一场壮观磅礴的云海来送别我们。只见云海云蒸霞蔚,云雾缭绕,如身处仙景,令人叹为观止,纯净如洗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TIPS:

交通:游玩景迈山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驾,时间自由掌握。景迈山距昆明约645公里,自驾约9小时。距普洱市区约225公里,自驾约4小时。距景洪市区约125公里,景宏机场就有一嗨、神州,网上订车很方便,沿G214行车约2.5小时即可到达。路况都非常棒。

食宿:游玩景迈山,吃住推荐景迈人家精品客栈。景迈人家精品客栈采取傣族杆栏式结构建筑,一楼餐饮、二楼住宿,每个房间都体现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风格。最为别具一格的是菜单上的名字:千年螃蟹追凤凰,是将古茶树上的植物“螃蟹脚”和鸡炖在一起;古韵蛋饼,也叫茶叶蛋饼,饼上的茶叶都是新鲜采摘的;茶叶炒牛肉,将新鲜的茶叶放入牛肉中炒,使味道更加鲜美。

景迈山重点村寨一览


1、景迈-芒埂村

芒埂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落整体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协调,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芒埂与勐本村寨临近,村落格局相似,均呈向心型布局。芒埂的村落中心由相邻的萨迪寺、寨心以及萨迪冢共同组成,金水塘等水体景观布局在临近村寨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傣族民族习俗与水体的紧密联系。

2、景迈-勐本村

勐本位于景迈山东北侧,与芒埂相邻。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勐本村落格局呈向心型布局。勐本村落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分离,村落建筑以寨心为中心。

3、景迈-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位于景迈山北坡,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中新建建筑较多。村落建筑朝向东北侧,整体格局沿西南向东北逐层降低。村落东侧为大寨竜山,傣族居民死后均埋葬于此。村落西南侧紧靠景迈山主峰,有茶马古道(古茶道)从村落南侧蜿蜒而上。村落中心由大寨佛寺、大寨神泉组成,邻近的周边建筑显现出一种向心式布局;随着离村寨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村寨建筑逐渐摆脱了向心布局的控制,显现出规整格网状布局形态。

4、景迈-糯干

糯干老寨,位于景迈山西北侧,为传统的村寨,其传统景观格局也最为鲜明。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属于遗产区内完整保存的两个古村落之一。村寨选址于山坳处,除寺庙和观景台分别位于北侧和南侧的山丘上占据制高点以外,村落内部地势变化较小。糯干老寨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村寨中心即为寨心,寺庙与寨心分离位于北侧山丘的制高点处。因相对地势较低,溪流湖泊在此汇聚;村落中水系顺应建筑肌理,最终在村口汇聚,成为构成村落格局的要素。

5、芒景-芒景上寨

芒景上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是包括芒景新寨、芒景上寨两部分。芒景上寨的西北侧为帕艾冷寺,为芒景上、下寨的重要宗教场所,为了纪念布朗族的祖先帕艾冷而兴建。上寨最北端山上为蜂神树,是一颗百年老榕树,是布朗人的植物崇拜对象。上寨以寨心呈向心布局,寨心处有纪念七公主的公主泉及公主榕。上、下寨之间后建有展示普洱茶发展历史的芒景茶博物馆。

6、芒景-芒景下寨

芒景下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位于芒景上寨南侧。下寨民居围绕寨心呈向心布局,最东端为古柏树,北部山区留有巴郎部落遗址、巴郎战壕遗址、公主坟以及布朗族山康节最重要的祭祀场地茶魂台。在山间林地建立信仰场所,保留多处帕艾冷和七公主的神话传说景点,是最能体现帕艾冷祖先文化和普洱茶演化历史的村寨。

7、芒景-芒洪村

芒洪位居芒景最南端,全寨最西边为八角塔,是佛教传入布朗山区的见证。寨子以此向东布局,其寨心是村寨寨心石崇拜的体现,芒洪民居围绕寨心而建,向心布局是源于布朗族村民相信寨心神能庇护保佑族民。茶树王被芒洪视为神树,是布朗村民自然崇拜茶神的表现。

8、芒景-翁基村

翁基与糯干是整个景迈-芒景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村寨,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村寨最北端是村寨信仰空间——翁基古寺所在。翁基古寺是景迈山上最古老的佛寺。翁基古寺西侧有古柏一棵,根部径为达11米,树高20余米,据推测树龄在2000到3000年前,古柏与古寺相伴相生,绿荫遮天,被村民称为“古柏听经”。翁基村寨民居建筑部分被外部车型道路与翁基古寺分开。翁基寨心位于翁基村落中心位置,民居建筑围绕寨心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北端建筑密集,到南面渐少,呈大致的倒三角形,至最南端公共建筑风雨亭处终止。

如何鉴别景迈茶?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甜味明显而持久!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景迈茶的汤色、口感

景迈的汤色比较淡,相对的,它的口感相比浓重的布朗,要淡些。在淡雅的口感中,夹杂着一股淡淡的兰花的香,细细品味,春意涌现,仿佛置身于幽静的神秘的丛林之中。曾有茶友说,普洱茶最好的是有兰香味的,其所指的就是景迈茶区的普洱生茶。

景迈茶的香气来源

景迈茶特点是以香气著称——由于景迈古茶园的茶多数生长在原始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药植物共存,古茶园中各种蜜蜂飞鸟及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所以导致景迈茶特有的香气。景迈茶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头五泡蜜香浓郁,五泡后淡淡兰香。春茶主要是淡淡花香兰香为主。

还记得景迈山的传说吗?


景迈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平均海拔约1400米,大量栽培型乔木古茶树与各种树木混杂共生。据《布朗族言志》史料记载,佛历713年(公元180年)布朗族在景迈山发现了野生茶,而开始尝试在林下驯化、栽培茶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保存完好的1870公顷古茶园中有古茶树113万株,发现最老的茶树树龄有1400多年,大约有10%的茶树树龄在500—1000年,约30%左右茶树在300—500年。

傣族·金马鹿的传说

景迈为傣语,景:新;迈:城。傣族人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的。

在很久以前,在勐卯豪法一带居住着一支庞大的傣族部落,那时的部落非常落后,人们以游猎和采摘野果野菜为生。随着人数的与日俱增,食物逐渐缺乏,这时部落王子召糯腊(傣名),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安身之处。佛历四三九年(公元前106年),召糥腊南下迁徙,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临沧,当时此地荒无人烟,但当他们看到澜沧江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一部分人便定居下来。但召糥腊继续沿着澜沧江南下,来到澜沧江以西,就是现在的澜沧县境内,他带着大家建村立寨,安顿于此。

有一天,召糥腊在山上狩猎,突然,发现一只金马鹿在悠闲的吃草,他和猎手不假思索地追了过去,可怎么也追不上,人快马鹿快,人慢马鹿慢,不知道追了多少天,后追到了今天的景迈山,马鹿就消失不见了,召糥腊看到这里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土地肥沃,是居所的绝佳之选。于是他决定回去带着妻子和部落人一起来这里定居,后来,景迈傣族村民说他们的租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来的。

布朗族传说

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训化古茶树的民族。

在布朗族传说中,布朗祖先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叭岩冷也就成为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的茶人,成为茶祖。相传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司曾把第七个公主嫁给叭岩冷。现在景迈山芒景村有供奉茶祖叭岩冷的庙宇和七公主亭。

景迈山古茶园占地2.8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0003亩。高空俯瞰的古茶园。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今年清明节前,我有机会探访了一座古老而又神秘茶山——普洱景迈山。

顺着进山的弯道开车前行,一座座连片的原始森林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山峦起伏、古树参天、云海茫茫,一路上只见美丽的茶场一片连着一片。再往里走,路边上的酒店、客栈一幢接一幢。藏于大山深处的古茶山让我展开了无尽的想象——是茶山养育了村民,还是村民养育了茶山?藏于深山这座不同寻常的古茶山将会带给我怎样的感受。

车拐了几个弯,山洼里绿树映衬下灰瓦木栏式的糯岗傣族村寨终于到了。村寨里大部分村民的房子已经是重建的新房,但依然还保留着傣族传统的木栏式古朴建筑风格,只是房子下面关牲畜的地方如今成了停放摩托车、拖拉机和汽车的地方,条件好的村民还在村里开起了客栈。顺着空气中弥漫着的茶香味,我来到了一户村民家。晒干、拣剔的茶板上,还留有刚刚晒出来的春茶的气味。屋后被一片古茶树包围着,主人休闲地坐在房檐下喝茶,旁边几个纸箱装满了新茶,静静等待茶商前来收购。由于他的茶是茶商事先定下的,他只卖了一点给我,并憨厚地笑道;“不好喝可以打电话来骂我。”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每年清明节后,这里便会涌来全国各地茶商,在这里停留居住,觅一份千年的古,品一杯清凉甘甜的香。

景迈山分布着一百多万株古茶树,在七万亩的原始森林中混交生长,古茶树与原始森林休戚与共,互相润泽,湿润的大气环境让古茶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常相厮守,不离不弃。

景迈山上的古茶树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沉淀,需要多少定力才能让他们生生不息生存下来,才能造就如今景迈山上的千年古意,恩泽景迈山上的世居村民,让他们子子孙孙生存繁衍下来,让千年万年古茶树在一代代村民的手中散发出弥久愈香的气味。

走进景迈山,就像走进了一个精神家园。景迈山的古茶树千年不衰保存下来,得益于世世代代世居于此的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村民。景迈山上,村寨星罗棋布,森林、茶林、村寨没有明显的界线,村民生活在茶林里,他们把先祖留下来的茶树视为茶神,把大自然视为他们的精神家园,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来祭祀敬奉,以树为生、为树为命,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历经千年沧桑,茶已融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就是这里的灵魂。正因有了这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才繁衍下了一座座秀美山川,守护下了这与茶树相依为命、共生共死的精神家园,赋予了景迈山古茶树更多的精神内涵。

景迈普洱茶茶质特色


景迈古茶山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芒景、景迈古茶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景迈古茶园,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干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就注定这里是圣地灵,这里是诞生文明的地方。在布朗族传说中,布朗祖先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训化古茶树的民族。叭岩冷也就成为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的茶人,成为茶祖。相传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司曾把第七个公主嫁给叭岩冷。现在景迈山芒景村有供奉茶祖叭岩冷的庙宇和七公主亭。景迈普洱茶茶质特色: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保。

茶山行指南 | 冰岛、易武、景迈山篇


随着春茶季大幕开启,一年一度茶山行,也成为茶山最重要的事情,全国各地的茶人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奔赴茶山。茶山行,是了解云南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少数民族风俗的一个极好体验。茶要喝,茶山依旧要行。可对大多数人来说,云南茶山对多数人来说是是一个未知的环境,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在茶山行之前,要对目的地茶山做衣、食、住、行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战,不上无准备茶山。根据云南主要的普洱茶产区,整理了一份云南茶山旅游手册。

目前云南普洱茶比较火的山头集中在临沧、西双版纳、普洱三个地州上,小编在三个茶区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目的地,对茶山行做一个茶山旅游攻略。

1、临沧茶区代表——冰岛

冰岛茶是整个云南普洱茶最火热的山头,冰岛村也成为了众多普洱茶发烧友的朝圣之地。冰岛村位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离临沧市约70公里。

衣:冰岛村隶属于双江县勐库镇,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度变化相对较小,但因为海拔差异,昼夜温差较大。春季茶乡行时候温度回升,准备衣物的时候,备厚一点的外衣即可,鞋子在茶山建议穿舒适的运动鞋。

食:冰岛村是一个傣族村子,吃饭一般都是在勐库镇解决,很少在村子吃。勐库镇有很多的好吃的,尤其大家可以尝试当地有名的华侨米干,也可以吃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傣味,春天云南都有吃花传统,勐库有作者最心心念念白花煮蚕豆米。当然,也可以回到双江县城,去体验双江特色小吃,也可以吃具有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风味的美食。双江多数才都相对较辣,不能吃辣要提前沟通。

住:冰岛村茶山行,一般都选择住在勐库镇,从勐库镇去到冰岛村大概有40分钟车程。也可以住在双江县城,从县城出发去冰岛大概有1个半小时车程,如果行程不是安排过紧,可以考虑住在县城,县城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好一些。

行:冰岛村所在的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离云南省会昆明距离约600公里,临沧暂时未开通,只能通过汽车或者飞机转汽车。路途相对遥远,在自驾的时候要对汽车做好安全检查,也要在路途中注意休息,不要疲劳驾驶。坐飞机的话,有昆明飞临沧的飞机,整个飞行时间大概一个小时,机场到冰岛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车程,如果需要乘坐客车话,还需要到临沧市区去转乘。冰岛村道路相对好走,但也需要谨慎驾驶。昆明飞临沧的飞机经常晚点,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看什么:冰岛村因为冰岛茶而声名远播,去冰岛村也是为了去看冰岛老寨茶树,根据著名茶树专家虞富莲老师考察和分析,冰岛村就有:冰岛大叶、冰岛特大叶、冰岛特大叶、冰岛黑大叶、冰岛筒状大叶、冰岛黄大叶等不同形态的大叶种茶树。冰岛茶园是勐勐土司的私产,冰岛村也是勐库地区海拔最高的傣族寨,也是勐库地区唯一一个高山傣族寨子。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留出一天时间去爬勐库大雪山,去看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群。

特别提醒:

双江少数民族有以酒待客的风俗,喝酒的时候,不能喝完的话,不能和敬酒的人碰杯。

冰岛村茶树特别金贵,不建议要攀爬茶树。

2、西双版纳茶区代表——易武

西双版纳是云南最著名的普洱茶产区,而易武茶区则是西双版纳茶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茶区,既有丰富的古树茶资源,也有深厚的普洱茶历史。七村八寨、茶马古道、茶人茶事构成了易武丰富多姿的一面。

易武茶区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城北部,距勐腊县城110公里,紧靠中老边境,包括易武茶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

衣: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变化相对较小,但昼夜温差大,春季茶乡行时候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准备衣服时候,备厚一点的外衣即可,鞋子在茶山建议穿舒适的运动鞋,易武茶区的路,远远比临沧茶山路艰难。

食:易武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在易武吃特色农家菜、竹筒茶、竹筒排骨如果去离易武镇相对近高山寨等村寨,建议在镇上吃饭,村子一般没有餐馆。

住:易武茶山行,一般选择住在易武镇,易武镇上有大量客栈,整体住宿条件学相对较好,去离镇上相对近一点茶山的时候也可以返回镇上住。

行:从昆明到易武镇的距离约630公里,自驾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如果从昆明坐飞机到西双版纳,整个飞行时间大概在1个小时,再转车到易武,从西双版纳到易武的车程大概是2个半小时。到易武镇上,根据行程安排,选择相应的交通工具。要去到同庆河等比较远的地方,需要乘坐摩托车,所以需要找当地村民做向导。

3、普洱茶区代表——景迈山

景迈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

景迈山,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常年云雾缭绕,茶树生长在海拔1100米到1700米的山间,茶林与森林交错生长在一起。景迈山有着1800多年茶叶种植史,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是现存最完整、面积最大、普洱茶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古茶山,被誉为“茶树资源的博物馆”。

衣:景迈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的温差变化相对较小,春季茶乡行的时候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准备衣服时候,备厚一点的外衣即可,在茶山建议穿舒适的运动鞋。

食:景迈山是普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景迈山的旅游配套设施会相对较好。在景迈山可以尝试各种茶菜:茶叶炒鸡蛋,凉拌茶叶等。

住:由于景迈山的名气加大,普洱茶出名;茶商、游客日益增多,在山上住宿不是难事。景迈、芒景大寨均有客栈。建议住在翁基和糯干,体验一下古寨风情。

行:从昆明到景迈距离近700公里,自驾时间相对较长。因为路途相对遥远,所以在自驾的时候要对汽车做好安全检查,也要在路途中注意休息,不要疲劳驾驶。随着景迈山机场的开通,去景迈的时间能够大大地缩短,从机场到景迈古茶山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看什么:景迈山古茶林、山龛茶祖节(4月)、千年布朗古寨翁基、傣族水寨糯干、帕艾冷寺、哎冷山-茶魂台、茶祖庙。

禁忌:布朗族认为柏树、榕树、菩提树是神树,女人是不能爬神树的。

除了这些攻略以外,你还需要带上以下东西:

1、安全第一的意识。茶树要看,但是也要注意安全,有些过于偏远的茶山,不建议去,因为山高路难,安全不可控。一定要结伴而行,不可单独行动,多一个人多一份照应。

2、常用药品的储备。创可贴、云南白药气雾剂、藿香正气水以及简单包扎药品还是要准备好。

3、要记得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给自己多一份保护。

4、如果发现自己有高原反应,要做休息调整。如果不能适应的话,要立即停止行程。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景迈山上过茶瘾,老子跟着儿子姓|图阅景迈山③》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29277.html

上一篇:南糯山:云南茶业科研的发祥地

下一篇: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临沧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三)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