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山重大事件揭秘:茶叶被调包、乱报价的现象,谁干的?_茶叶被调包、乱报价现象

2019-12-09

上过茶山的茶友,都有这样的感慨,不仅上山的人多了,因茶山而衍生出来的产业也相继多起来。自2004年普洱茶大热之后,每年都有很多人去茶山,有去考察调研的,有去观赏游玩,有去寻找好茶收茶……

尤其是每年春茶未上市之际,众多茶企茶商茶人就上茶山等着收茶,可以说2008年以后,去茶山找茶,然后花重资进行收购的,就在行业形成一股风潮。几年下来从未间断,因此每年还未到春茶的时候,去茶山的人便络绎不绝。

那么伴随着茶山行以及上山收茶的一系列问题和事件就来了。例如,茶山乱报价,茶叶调包的现象就赤裸裸的呈现出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为什么茶山会乱报价?

十年以前,各个山头山寨的茶叶价格基本很稳定。因为那时经济还不像现在变化的那么快,很多山头因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人们思想水平落后的原因,导致茶叶价格都很低。其次,那时候很多茶叶都是由当地茶叶收购站或者大茶厂统一收购,价格被制定在相对稳定而统一的标准内,不受外界的影响,价格的幅度自然不会有很大变动。此外,茶农手中的茶基本是固定的收购点收购,也没有其他的卖茶渠道,那么即便是茶农想把手中的茶叶卖高点,也很难有其他办法卖出去。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和外界的努力下,不仅很多通往各大茶山的道路通了,更重要的是很多品牌茶业基地的入住,为抢夺更好的茶叶资源埋下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另外,名山茶的大热,价格陡然上升至天价,在媒体不断曝光和市场的不断炒作,以及大量外资的介入,使得原本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茶叶价格被轰然抬高。

在结合这么多因素之后,市场的自由面就更加宽广了。

对于茶农来说,手中的茶叶不一定非得要卖给固定的收购站,可以选择出价更高的茶商,那么在市场大热的时候,避免不了茶农也会乱抬价、喊价,这一来二去,同一个山寨同一个村子的茶,一家比一家喊得高,反正价高者得,这虚拟价位自然也就上去了。

对于茶商来说,只要消息准确,及时快,资金充足,那么即便是价格很高,也要拿下来,拿不下来也要想尽办法拿,手法让你想都想不到。

比如:1、与当地村社提前签订高价收购茶叶的合同;2、与多个品牌联同收茶;3、茶山蹲守进行拦腰收茶等等的手段和现象都出现过。像临沧和易武的以及古六大茶山极为严重,尤其是去年爆出来的,易武薄荷塘,茶商拦半山腰收茶的事件尤为火爆。

茶叶调包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管是上茶山游玩买茶,还是批量购茶,还有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茶叶被调包的现象,特别是名山茶较为严重。像2012年南糯和班章都出现过,尤其是冰岛接连几年来都出过相似的事情。那么从茶叶的角度讲,茶叶会在那几个环节调包呢?

一是鲜叶的调包,二是毛料,散茶的调包,三是从原料到成品茶的调包,鲜叶、毛料,散茶的调包主要原因出在茶农或者中间收购人的身上。

茶农:有的茶农为了能买好价钱,就可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茶叶收购者(不一定是老板):出现在收购者的身上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吃回扣,麻痹大意;另外一种是,去收购的人虽然都一一查看了原料的好坏以及真假,但是因为收购的量非常大,顾不过来,那么中间就可能让人防不胜防,会被调包。

前几年有茶商就遇到过。去茶山收茶,原本一批当地好茶的,等拿回来一看,发现不是原来收购的茶叶。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茶农拿给茶商看的确实是好茶,但转过头后,不仅掺了其它的茶叶在里面,而且还把原来的彻底调包了。

而从原料到成品制作被调包,这其中原因很复杂,可能是商家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一个案例,2015年有个去临沧游玩的人,听说冰岛很出名,就在当地购买了散料,并让当时做冰岛的品牌把它制作成成品带走。

谁知道,高高兴兴的拿到茶叶,撬开一饼茶来喝时,发现并不符合自己买的冰岛茶,然后就拿着这个茶就去找了那个厂家。而厂家回复也让人惊奇,“茶叶是真冰岛,是买主确认后买下的,并且在制作过程也参与了制作,至于为什后来拿回去的茶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也不清楚。让这位买主自己去找原因,问题不在他们身上”。而这位买主回拨的理由也充分,“散毛料是在你们这儿买的,制作也是在你这里制作的,如今茶出现这种情况,你们厂家要给说法,不然就要去告你们”。

为此,买家和卖家都在争执自己口中所谓的“正当理由”,两者僵持不下,一度要闹到法庭上去,后来这件事瞬间传遍圈内。不过结果如何就再也没了下文。由此可以看出,茶叶调包的现象确实存在,也是极为严重。因此很多茶商老板每年收茶的时候,都要亲自上阵,这不仅仅是为了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更重要的是控制收购的价格成本,还要确保能收到优质的好茶。

不然去茶山干嘛……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的“长寿”现象


普洱茶为什么也存在长寿现象?“号级茶”很多单品年限已过百年,却不腐不坏,色、香、味极佳。这是一个事实,无须费时讨论。但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讨论的,那就是普洱茶的“长寿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是古茶树长寿机理的延续?还是普洱茶制茶方法所致?我们说这两种因素都有。

作为茶叶,尤其是被加工过的茶叶,在经历了杀青、揉捻、晒青与紧压后,茶叶的“损伤”是极其明显的,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入与破坏,其“寿命”应当短暂才是。我们身边的很多食品最怕的是细菌侵入,它产生极大的破坏性,会使食品“寿命”(保质期)缩短。但普洱茶不同,无论是有氧发酵还是厌氧发酵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普洱茶没有微生物的干预,其发酵就不存在,但有了微生物的参与,非但没有缩短它的寿命,反而由于发酵过程的漫长不仅延长它的寿命,又使品质逐步提高。其实这个发酵是渐进的过程,需要耗时很长。一个用古茶树茶叶制作的普洱茶(专指生茶),完全依赖自然发酵大约需要三十年至五十年以上才能达到高品质普洱茶的标准(以后会单独涉及这个话题)。但这仍不是普洱茶长寿唯一的原因。

更重要的因素是大叶种茶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内含物质,尤其是茶叶内含丰富的酶系所致。普洱茶发酵是“酶促反应”的过程,其丰富的酶系自身就有免疫系统与代谢系统,这与茶叶隐藏的DNA特殊排序编码有关。我们曾尝试将大叶种茶叶、中小叶种茶叶在特定温度与湿度中进行破坏性实验,当将温度升高到45℃,湿度调高75℃时,在保持十五天的情况,中小叶种茶叶开始出霉菌斑,并透出酸腐气味,茶叶基本处在变质状态,基本上失去品饮价值。而大叶种茶叶却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由此,我们更相信普洱茶的长寿现象同样源于大叶种茶树的长寿现象。只是它仍是个待解之谜。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当我们用这些大茶树的芽、叶做出的普洱茶,无论你是成天接触它,或者每天都在品饮它,甚至在研究它。它仍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至今我们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因此,有一点也许是你未知的,当你手捧一杯普洱茶品饮时,你在享受它的香气、汤色及特有的口感之余,另一种更有价值的物质已经悄悄渗透到你的肌体,将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嵌入你的基因,并积极配合你,拼命抵御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的、尤其是化学污染物与病菌对你的侵袭,增强你的抗体,延长你的生命周期。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认证,但其立论的依据源于一种科学“猜想”,或一种科学“假设”。这不是“伪科学”,因为很多科学成果的最初设计都源于看似不切实际的猜想与假设。

普洱茶的私学现象


一说起“私学”、“私塾”,很多人会觉得那是古代的事情了,确实,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下的教育形式,多以私学为主,而我们今天尊为“先师”、“圣人”的大教育家孔子,正是私学的始祖。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是教育理论中的精髓。

所谓“私学”,就是非官方的,私人或社会力量办学。纵观中华文化史,私学最盛行的时代也是中国社会最包容,文化交流最频繁,最容易出文化精英的时代。大致来看,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宋时期,书院林立,私学教育达到了顶峰,由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程朱理学”也逐渐发展为宋明王朝的正统思想。从晚清至1949年,西方思潮的涌入,让具有民主自由色彩和革命精神的新式私学开始出现并获较大发展,私学又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总之,私学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不断下行延伸的过程,文化从庙堂之高走向民间,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从高深的理论演变成实用性的技能。

当今社会,依然是官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私学可以说还未成气候,而如今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让文化再次从实用性的需求复归到精神性的需求。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茶叶,甚至是普洱茶这个小小的行业中时,会发现这样的需求日甚。近年来,茶叶消费,逐渐从一般的品饮性消费中分化出一部分更重视精神消费的群体来。喝茶,尤其是普洱茶,不再只是解渴,还涉及到茶器、茶空间的设计与审美享受,涉及到茶美学的生活方式,涉及到茶道的精神境界。

所以,普洱茶作为最复杂多变的茶类,其教育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传播,更需要精神内质的培养。当这些在官学领域无法实现的时候,私学的作用便开始逐渐显现,过去这种“教育”更多集中于茶商群体,以卖茶为终极目标。而现在我们探讨的“私学现象”开始逐渐摆脱这种功利色彩。本期独家关注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作为案例,以分享的方式,提供交流的平台。也许还有更多成功的模式,而我们未知,希望读者们能提出更多的反馈意见,来探讨普洱茶私学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茶叶被认定为“精神保健剂”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茶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我们人类的“精神保健剂”。

八大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不会在每天都盯着手机玩了,开始放下手机与朋友、与家人亲切的交流了.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不再喜欢去喝酒应酬了,一心只想去茶山,去大自然修身养性.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不再喜欢喝饮料了,茶是纯天然,没有添加剂的饮料,喝它健康.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会慢慢变瘦,变美了,喝它减肥、美容.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不会再去买各种名贵的化妆品了,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抗氧物质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会喜欢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了,开始变得博古通今了,喜欢之乎者也了.

为什么要喝茶?

因为喝了,你就会发现的朋友多了,爱喝茶的人遍布天下,只因一杯茶,我们就是朋友.

茶叶对家庭的“危害”:如果家里有一个人爱喝茶,一定会对整个家庭产生影响.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人独自喝茶,但是逐渐的家人便会被吸引,然后一家人都爱上喝茶.因为喝茶,所以一家人身体都健康;因为喝茶,家人一起聊天的时间更多了;因为喝茶,生活中的琐碎事变少了,家人相处变得更和谐了.

喝茶能够修身养性,调养生息,去医院的次数慢慢变少了(小病能自愈,大病不缠身).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业发展得越来越大,其中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以前送礼都送烟酒,但是现在都改送茶了,过节送茶,送的不是茶,是健康.

身体依赖性:

一个爱喝茶的人,身边的朋友也一定爱喝茶,经常你来我往一起喝茶,每次都会用心泡一杯茶给客人.一些谦虚的朋友可能总是推辞,但是不管你愿意或是不愿意,茶一直都在哪里,一直不离不弃.爱茶的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端起茶,细细品茗,从容享受,有时还会“反客为主”亲自为主人冲泡一杯茶.

精神依赖性:

随着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都是亚健康状态,养生自然成为了很多人要做的事.现在很多人谈生意更喜欢一起喝茶,一边喝茶一边谈生意,这样与生意伙伴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不知不觉生意越做越好,越来越顺,钱财也越来越多.坚持喝茶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更精神了,人也变得大气了许多,慢慢的发现喝茶能静心,喝茶时思考事情更全面。(

泡茶,别乱翻动叶底


有的茶友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喜欢在冲泡过程中翻动盖碗中的叶底。

但事实是冲泡普洱茶的时候,翻动叶底是会影响普洱茶汤。

翻动叶底对茶汤的影响

由于翻动过叶底,随后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汤色就会变得浑浊。

一些讲究的人,如果你去翻动还要继续泡的茶,是会被看作一种不尊重的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茶还要继续泡,叶底可以给你看,但也仅仅是看看,而不是让你去翻叶底。

若被翻动叶底了怎么修复?

把翻动过叶底后的第一泡汤倒掉,重新再冲泡一泡既可弥补。

由于翻动过叶底,一些其他不好的滋味也掩盖不了的会出现在那泡茶汤中。

这是一个小技巧,很多泡茶好喝的人都会注意这个小细节。

其实不翻动茶底,更耐泡

普洱茶的耐泡度也跟这个技巧有关系,一些冲泡古树茶很讲究的人,注水的时候都不会翻动茶底,更不会让你去翻动叶底了。

这种平静的冲泡下去,耐泡度会有一定的提高。

有人喜欢看叶底,可以看出什么?

看叶底,首先看的是茶汤中的夹杂物和茶汤过滤网里的残留物。

这两个一看,大概就知道这款茶工艺把握如何了。

在看茶底以及揉捏叶底,看的是茶料季节、茶叶的整碎、工艺以及其他异物。

近年来,普洱茶的卫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以前的一些老茶,卫生还是存在问题的,茶中会夹杂一些异物,应用滤网是很必要的。

最后,如果想要翻动叶底,最好也是等到这一泡茶喝完再慢慢看,这样才是妥当的做法。

普洱茶的9种假冒现象


如今很多茶友们对普洱茶情有独钟,但想买到真正的好普洱茶却很难,原因之一是大多数茶友对普洱茶了解不深,不容易辨识那些花样百出、品类繁多的普洱茶;其二是市场上“假冒普洱茶”太多。

买茶要注意,下面说说普洱茶的9种假冒现象。

这里说的假冒,主要是指通过假冒树种、工艺、山头、品牌、时间等。

1.假冒品牌

假冒品牌就是非品牌企业冒充名牌企业,小厂冒充大厂,家庭作坊冒充热销知名品牌等。目前市场上假冒品牌的普洱茶占有一定的份额,一些二、三线小厂生产出的普洱产品,在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都与名牌企业热销产品一模一样,很难分辨。

但并非所有假冒品牌普洱的茶品都很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品质较好的,甚至不比正牌的差。对于茶客喝茶而言,只要好喝就是好茶,无需分辨是正牌还是冒牌。而对于藏家则不同,是否假冒却显得很重要。

2.假冒老茶

假冒老茶的唯一办法,就是新茶做旧。做旧通常有两种,一是茶做旧,二是包装做旧。因老茶难求,经济价值客观,现在做旧已经很专业了,不喝难以区分。假冒老茶汤色、叶相几乎乱真,但唯一的一点做旧做不出的就是陈香老韵,所以,辨别“高品质”的假冒老茶只有通过试喝才能分辨。现在,假冒老茶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见过、喝过真正老茶的少之又少,分辨时缺乏鉴赏标准。

至于包装做旧,名堂更多,如同书画做旧,没有非凡的水准难以鉴别。包装做旧的祖师爷出自台湾、香港,现在到处都有高手,连韩国人都会。所以,做旧老茶令人难以防范,除非对老茶情有独钟,否则还是远离的好。

3.假冒原料

假冒普洱的原料主要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小叶种原料,无论是按官方的标准还是茶友的说法,小叶种原料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普洱茶。一般情况下,这种茶相对分辨较易。这种茶有股酸味,不论是泡得浓还是淡,都无法去除。但这种茶看上去很漂亮,细芽细叶,精致玲珑,有的连芽带叶只有3、4毫米,与云南普洱的叶形极不吻合。又因汤色不错,很容易迷惑人,令人上当。

4.假冒工艺

为迎合、迷惑茶客,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烘青工艺、红茶工艺制作普洱,使得茶变得香味浓郁,汤色红亮,增加了卖相。采用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不一定都是品质很差的茶。采用烘青制作出来的茶,不能长时间存储,新茶喝起来很香,过几年就会变得很难喝。采用部分红茶工艺,即鲜叶采摘后并不正常时间杀青,待叶梗叶片有些大面积发红才杀青,这种茶汤色非常漂亮,但香气、口感的转化明显不如普洱传统工艺所制之茶,且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

鉴别这类比较简单,只要茶香得不同寻常,那定是烘青。如果茶泡开后出现大面积的红叶红梗,便是红茶工艺了。传统普洱茶叶也会出现一些红色,那是正常采摘时茶梗端头因指压变红,或因疏忽偶尔出现红边,与红叶红梗是不一样的。

5.假冒古树

假冒古树茶,非常普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假冒的方式,就是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实质上是以次充好。但对于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是非常麻烦的,不是眼观鼻闻口喝就能区分的。

6.假冒名山

假冒名山,就是以普通茶来冒充,本质上也是以次充好。这种茶市面上与假冒古树茶一样,泛滥成灾,班章、易武、冰岛、景迈被假冒最多。鉴别这些也并非一般茶客可行。

7.假冒纯料

假冒纯料通常都是以拼配茶来冒充,与假冒古树、假冒名山如出一辙,但并非拼配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拼配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现、口感更加完美。所谓纯料指的是古树纯料,其价格自然昂贵,追求纯料其实就是追求风格。拼配之茶,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大众消费的工业产品;纯料之茶,适合茶友们个性化、多元化、更把普洱茶当成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

8.假冒手工

机制茶与手工茶,如同紫砂壶里的模具壶与手工壶一样,都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问题,对于紫砂壶而言,是模具还是手工,有着天壤之别,机制茶与手工茶也是同样道理。普洱生茶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杀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这三道工序会给口感、滋味及随后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

至于是否石磨压制,是否笋壳篾框,不是主要问题,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态度、对工艺蕴含的人文美的追求,与品饮茶本身感官效果关系不大。用机制茶冒充手工茶,市面上很多,只要不是机器杀青烘干,仅仅是揉捻和压制用机器,对茶的品质影响不大,无须过于苛求。

9.假冒春茶

最多的就是用台地夏茶来冒充,在口感和体感上有着本质的差别,鉴别起来相对容易。

最根本的就是通过体感来判断茶的真伪及优劣,凡喝后令人神清气爽、生津回甘者,未必很好,但肯定不坏。至于普洱茶的美,实质在于其健康、文化及收藏价值,而并非种种山寨,只要茶好,不必在乎是不是哪个寨,哪个山头,甚至哪棵古树。

喝茶时出现“茶醉”,这样的现象不可轻视!


人们常说:“美酒好喝,不能贪杯”,这是道明了过量饮酒对身体的害处。

其实,茶也一样,中国名茶太多,好喝的茶都数不过来,但再好喝,也不能贪杯哦,因为会“茶醉”。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油除腻、兴奋神经、消食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但是,饮茶不当,非但对身体无益,还有可能醉人伤身。

适量饮茶对人体有益,但过多饮用浓茶可能出现“茶醉”。其致醉物质是其中的咖啡碱和氟化物。有些人连喝几杯浓茶后,常出现感觉过敏、失眠、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精细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实际上这是过量咖啡碱所起的作用。

茶醉严重者可发生肌肉颤抖,心率紊乱,甚至惊厥、抽搐,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危险信号,应当立即送医院抢救。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氟,氟在人体内蓄积过多会使人出现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牙齿变色和缺损,四肢脊柱骨骼和全身关节疼痛,全射身无力,严重时肢体功能发生障碍,骨骼和关节变形甚至瘫痪。

如果空腹或平时以素食为主,较少吃脂肪食物的人饮大量浓茶,或平时没有饮茶习惯,偶然饮大量浓茶,都容易引起“醉茶”。其症状是心慌、头晕、四肢无力或站立不稳,同时伴有饥饿感。发生茶醉人后,应马上吃些饭菜,或吃些糖果,可以起到解醉的作用。

为防止饮茶“伤人”,饮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茶以每日1-2次,每次2-3克比较适宜。不宜空腹、服药时或睡前饮浓茶。

二、有些人不宜饮茶:1.营养不良的人和婴幼儿。2.患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等慢性病的人。3.发热病人。4.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5.心脏病人。6.哺乳期及怀孕妇女。

三、少饮新茶。新茶由于贮存期短,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醛类、醇类也较多,这些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出现胃痛、腹胀等症状。新茶中还含有较多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生物碱等物质,这些物质易使人出现“茶醉”。为此,新茶上市时不宜多饮,应贮放一段时间,待茶中部分多酚类、醛类、醇类物质自动氧化、挥发和活性物质释放后再饮。

被遗忘的茶膏文化


那一日,雾霾光光,天也蓝蓝,阳光大欢喜,白云观自在,郑州的冬天出现了少见的清爽、安逸。当阳光安详地踱进了悠乐居的大门,其香阁茶室内青青葱葱的绿色,正衬托那公杯中耀眼明媚的一抹红光。

初见茶膏始惊艳

茶室主人李佳娴熟地从罐中抖落几粒不圆不方的“东西”至公杯,水注顷刻间,不起眼的颗粒在水面漂浮羽化,仙女散花般卷起袅袅丝带,仿佛用仙术将清水变作橙红晶亮的琥珀色。咂巴咂巴嘴,微涩、微苦,浓郁的茶香奔涌而来,原本因冬燥的喉痛鼻塞也觉得好了大半,五脏六腑也好似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安抚了一番,舒坦许多。

不禁请教,此乃何方神药?李佳笑道:“这黑乎乎的东西不是神药,乃茶膏也。”

历久弥新的茶膏文化

茶膏,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由来已久。茶膏之妙古来有记,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曾提道:“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由此可知,茶膏应不止一种颜色。

得知如此,我便垂涎求颗“绿色仙丹”尝尝鲜。李佳讲道:“方才喝的是蒙顿茶膏中的‘鸿运当头’,这次来换一泡‘黑金’,这其中拼配了部分老茶在其中,细细品味,可以喝到媲美七十年老茶的药香滋味呢。”

取之三粒,投掷沸水,黑金融化得很快,稍不留神的工夫,杯中已分明是内外两圈,内圈红似落霞,外圈灿若熔金。小啜一口,绵滑甘醇,且茶气十足,药香中还掺有一丝丝浓郁枣香,汤色通透无浑浊,令品饮者不得不为其净化萃取的老道技法所惊叹。

据李佳介绍,这看似清透的茶膏制作起来可是相当不易。宫廷记载的古法工序竟有86道之多,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产量极低,且成本奇高。后经多年的研究实践后,创造了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制作工艺,避免了高温对茶膏内含营养物质和香气成份的破坏,茶味更贴近原茶本味;随着后续陈化,口感会更加醇正,陈香味更足。

茶膏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曾一度跃为宫廷御品,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其价值也是千金难求。近年来拍场上屡见不鲜的清代茶膏拍品,也成为收藏者们热追的对象。

2004年广州,一块清代的百年老茶膏就曾震撼了茶界,难能可贵的它居然来自鲁迅先生的遗物。

鲁迅收藏的茶膏是清宫贡品,国家博物馆闻讯,赶在拍卖之前表示有意收藏,鲁迅后人们决定只拍卖其中一块茶膏。这块茶膏备受追捧,拍卖现场观者如云,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1.2万元成交。3克茶膏竟能拍出如此天价,可见百年老茶膏经过岁月的洗礼,仍具有越陈越香,价值斐然,品饮价值与收藏空间。

此刻望着杯中莹光斑驳的宝石色茶汤,不禁感慨时光的缩影竟如此神奇,恍惚中想起《红楼梦》中妙玉用陈年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烹煮,才得露珠的清冽、阳光的甘爽。苦涩的浓郁,回甘的喜悦,淡泊的平静,悠长的韵味,统统融进这杯中,化作一缕心头的茶香。

被遗忘的曼糯古山茶


被遗忘的曼糯

曼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曼糯在哪里?它不连南糯山,不靠布朗山,也不接巴达山,它独坐勐海县最北端,距勐海县城100多公里,从县城去看它不容易,顺着澜沧江去找它则容易得多。澜沧江里流出思茅便进入西双版纳,进入西双版纳后滋润的第一块土地便是勐海县勐往乡,曼糯便在这里。

曼糯是勐往乡最大的布朗族聚居地,有布朗族居住地地方就有古茶园,民国以前,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各茶山的茶叶大都经勐海--勐阿--勐往从糯扎渡过澜沧江进思茅、普洱。这是江外的运茶古道,这条道穿过曼糯,从曼糯到思茅4天的路程,到澜沧营盘1天的路程(营盘也有汉人收购茶叶),曼糯茶外运比南糯山、布朗山更为方便,这是曼糯过去兴盛的地利因素。

曼糯最早的居民是布朗族,茶园自然由他们所开,三个寨的布朗人历史上共种过多少茶园,没有史料可查,曼糯的古茶园分布于寨子旁及四周的山坡上,顺着进村的大路走,离寨子还有半公里便可看见成片的古茶园,曼糯久远的历史便进入视线。两个寨子后面是一道较为平缓的山梁,东西长约5公里,整道山梁到处是零星的或成片的古茶树,顺着草坡走看,草丛里有数不清的古树茶桩,可以看出这道山梁过去全是茶园。曼糯种着粮食的地里也零星生长着古茶树,这些种粮食的地无疑也是茶园所改。曼糯的古茶园面积大但损毁比较严重,成林连片的少,茶树分散,但从现存古茶树占山面积来看,一百年前茶园没损毁时面积至少在五千亩以上。

曼糯在勐海到澜沧的古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勐海至澜沧的公路修通,曼糯的古道行人渐少,马帮也没有了,曼糯的茶没人来买、村民们只有砍去茶树种粮食,茶园年年减少。另外一方面,勐往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以后重点发展的是橡胶,茶叶不再是主角,几十年来全乡也没有增加多少新茶园,厂家也很少去光顾勐往,曼糯的过去,曼糯那几千亩古茶园真正是被外界遗忘。

五六十年代遗忘,自然的人为的损毁,使曼糯古茶园伤痕累累,即使如此,至今曼糯留下来的古茶园仍然有2000多亩,从可采摘的面积、产量来看,它并不比巴达、倚邦、莽枝、革登、攸乐古茶山中的任何一个少,还给曼糯以古茶山地名曼糯今日也有资格受之。

岁月流逝,曼糯无言,如今寻它,美质依然。方圆十里的古茶林故地,2000多亩尚存的古茶园,便是曼糯留给人们为它重新定位的珍贵史料。据考证,曼糯古茶园已有600多年种茶历史,现今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有近6000亩。曼糯古茶具有清香回甘、滋味浓醇的品质,就如这片热土,即使被世人忘却,也依然不卑不亢的矗立在那里,独自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普洱茶为何会出现红移现象?


【普洱茶的红移现象】

普洱茶的汤色(以生茶为例)随茶叶的熟化强度(后发酵进程)由绿-黄-橙-红的转变叫做普洱茶汤的红移现象。红移的过程是普洱茶内含物质能量逐步释放的过程。在这一区间内普洱茶的内含物质随着茶汤颜色的转变而转变,超越这一区间,普洱茶产生褐变,这是儿茶素严重衰减的结果,此时普洱茶的汤色呈褐红-淡红-淡黄-青灰-无色,所有的内含物质在漫长的氧化过程中散失殆尽。

【茶多酚的抗氧化原理】

茶多酚加热后会发生氧化聚合,产生的寡聚体使分子共轭双键延长,并产生红移现象(茶红素),使茶体颜色加深。由于这些寡聚体酚性羟基没有减少,共轭效应增强,电子对更偏向苯环,氢原子更易脱离而加强供氧能力,导致寡聚体抗氧化,进入人体可帮助清除自由基。

红移现象深刻揭示了普洱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转化与衰减,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普洱茶有效内含物的转移与释放过程以及能量与刺激度的变化过程与颜色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红移现象的回归,进一步说明了普洱茶并非越陈越香。

波长与能量成正相关。

波长越短,所释放的能量超高,呈味物质越多,刺激度越强。

波长还与密度相关,波长越短,密度越高,用密度计测量,生茶的密度总是高于熟茶。

波长与水温相关,水温与密度相关,水温越高,波长越长,密度越低。水温20℃,生茶密度为102%,熟茶为99.8%,而纯水为100%。

大约2500个波长的蓝光才能合成一个毫米的波长,而红光只需1500个波长。

总结:

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和释放,就是普洱茶红移的结果,例如长期浸泡的茶叶氧化充分,红移明显,隔夜的茶汤颜色也会加深。

【热点话题】普洱茶交易的一个有趣现象


本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门户网站。

昨天,有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IBM公司面试题。99﹪人错了,你能答对吗?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

A、赚1元

B、不赚不赔

C、赔2元

D、赚3元

E、赚2元

答对的有礼物”

在不考虑额外成本的时候(税收、物流、人工等),我们把上面的题目放在普洱茶市场来看,那么就变成如下(假设):

“一个人,花8元买件普洱茶。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

A、赚1元

B、不赚不赔

C、赔2元

D、赚3元

E、赚2元”

答案是A赚1元者。这从流通来说,这是对的,因为经历了4次交易周转。第一次交易:8元换得1件茶,钱换茶,原始无利润;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茶换钱,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换得1件茶,钱加1元换茶,利润-1元;

第四次交易:11元卖出,茶换钱,利润1元;

整个交易最后结余:0+1-1+1=1元

答案是C赔2元者。这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说是对的。本来是要赚3元的,11(最终交易)—8(原始成本)=3。但在4次实际交易后才赚了1元,1-3=负2。

答案是E赚2元者。总成本是9(10元买回来的时候增加1,原始成本8),11(最终交易),所以最后赚2元。

那么答案B、D、又怎么解释呢?这里就留给大家去思考了。

为什么经过了4次交易之后,得出的答案会有这么多种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普洱茶交易现象,而现象下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就是我们从哪个方面来算这笔账,不同的算账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茶可不能乱撬,普洱茶撬茶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刚开始喝普洱的朋友来说,每次饮用之前要如何把压制成紧压茶后的普洱茶它分成小块来冲泡,可是费了不少心,而且还时常伤到手,那么下面就来教大家如何正确轻松撬开普洱茶。

撬茶工具

撬茶工具,通常分为茶刀、茶锥两大类。

茶刀外形与“刀”相像,成扁平状茶刀通常用竹子、动物骨头、不锈钢和一些特殊金属做成。结构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茶饼内,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

茶刀适合解开压制不紧或者用料较为粗老的砖、饼、沱茶。选择茶刀时,宜挑选刀身较薄,顶部有尖的那种。太厚的刀身不容易插入茶饼,还要注意太尖或者是有刃口的刀容易伤到自己的手,所以最好不要选择。

茶锥一头尖锐,用于解散紧茶的工具,因造型锥状,故取名“茶锥”。茶锥椎体大多有金属材料做成,手柄则多样化,结构带手柄的锥杆体及锋尖。

由于采用了呈圆锥状锥杆的并在其前端设置的锥尖,当需要切制普洱茶时,利用锥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紧茶内,而后通过圆锥部分的张力在紧茶上形成一锥孔,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形成一线性孔,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紧茶部分的分离。

怎么撬

选择工具时,压制很紧的茶饼用茶锥,压制不紧或者用料较为粗老的砖、饼、沱茶可以用茶刀解茶。

使用茶刀时,首先用茶刀从茶饼的边缘插入,稍微用力将茶撬松,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

解饼之前,可以用手沿茶饼边缘撸一圈,使松散的边缘条索先脱落下来。在茶饼边缘找个合适的缝隙,茶刀从茶饼的边缘插入,稍用力将茶撬松。注意,插入的角度要和饼面尽量保持平行。

使用茶锥时,从茶饼或者茶砖的侧边插入,向里、或者往外撬,茶饼和茶砖都是一层层压制的,茶锥的作用是“解开”茶饼,通俗而且形象的说法是--剥茶,把茶剥下来,不是砍,不是切,更不是剁,用茶锥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剥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解茶饼”过程中的碎茶的。

撬茶注意事项

1、用力不要过猛,否则有可能因为茶刀滑开而误伤自己。初学者一定要坚持“针头永远朝外”的原则,可以避免伤到自己。手不要放在普洱刀的前面,即使茶刀打滑也不会伤到手。

2、扶着茶饼的左手,要尽量和茶刀插入的角度保持平行或者是小角度。

3、解茶要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的将茶剥离茶饼,这样可以保持叶片的完整。

4、不要贪多,想一口挖个金娃娃的人绝对撬不动土,撬茶的时候就该要有做女红的耐心和细心。

5、时刻要“抽针重来”,因为茶叶在茶饼或茶砖里团结友爱的抱团成块,一个不注意,茶锥就会戳破或者戳坏茶叶条索的完整度,撬下来全是碎茶,所以感觉不对就要拔出来。

6、撬茶要温柔,撬茶的过程是磨练心性的方式。所以说,喝茶要平心静气,撬茶也要温柔缓慢。

一直被“误导”的“窖藏”概念


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品饮普洱茶,同时也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仓储”概念也应运而生。

但普洱茶专业窖藏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仓库、或者搭建一个仓储中心的简单概念。普洱茶的专业窖藏是将普洱茶通过符合固态发酵的特殊场所对其生物转化,从而实现普洱茶储藏过程中的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使得普洱茶后发酵更科学、快速、口感更好。

而普洱茶的专业窖藏,首先必须考虑“窖”。“窖”是普洱茶后期发酵的存放场所,大多数都要求密闭环境,以便于制造半厌氧环境。且普洱茶是属于固态发酵,在存储的过程中,普洱茶成品会与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持续发生反应。因此在窖藏的过程中,也须避免因人员流动与物品流动带来的“二次污染”。

其次,在普洱茶的窖藏空间布局中,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功能划分区。一般是采用“三进式”结构(即服务区、辅助区、核心区)。

最后,还要考虑普洱茶“窖藏”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性微生物的培养。参与普洱茶后期发酵过程的菌群有很多种,包括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而霉菌作为好氧微生物,在存储的过程中,随着密闭空间中的氧气减少,其数量也会减少。与此同时,酵母等厌氧微生物数量又会随之增加。通过定时的排放空气等措施,使得这两种生物类别之间循环往复、不断交替,最终成就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

因此在普洱茶大生产发酵渥堆过程中,专注于特征性微生物的培养,控制其微生物种群的繁衍与发展,才是“窖藏”技术的核心所在,需要高水平的生物技术做支撑,如水活性监控、水平衡把控、以及菌体量测定等,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储的“温度”与“湿度”概念,也不是所谓简单意义的“昆明仓”与“广东仓”的概念。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茶山重大事件揭秘:茶叶被调包、乱报价的现象,谁干的?_茶叶被调包、乱报价现象》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茶叶报价”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29168.html

上一篇:普洱茶事|探寻澜沧文东茶“黑马”踪迹

下一篇:2017年春天必上的十大茶山茶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