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膏独有的特点

2019-12-05

普洱茶膏独有的特点!作为最贴近清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有着独到的茶汤提取工艺和茶膏制作方式,成就了当代皇家普洱茶膏在色香味上与普通茶膏的巨大区别。这一技术目前不仅用于制作传统的皇家普洱茶膏,也应用于制作普洱熟茶膏。使用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生产的普洱茶膏,有着一些独有的特点。

(一)汤色变幻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相对于其它工艺来说,带来的显著改变是有益成分的提取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是芳香物质、有益物质还是活性成分,在40℃左右的温度下,析出率都有明显的提升。而采用云南纯净的山泉水的浸提之后,仅保留茶汤中的5%精华,这使茶膏中影响汤色的成分数量获得增加,也更加纯净。特别是皇家普洱生茶膏。用纯净水煮呈金黄色,用矿泉水煮现酒红色,温度的变化也会改变让茶汤呈现不同深浅的色泽变化;而熟茶膏则会因水的ph值不同出现深浅变化。造成变色的原因是因为贡润祥茶膏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复杂、丰富的物质在不同水质中产生的化学变化不同,与水中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在不同水温中缓释、挥发的物质也有所不同,这是茶膏品质卓越的表现,也极具观赏性。同时还说明茶膏品质非常敏感,这也是高品质茶膏才能表现出来。

这在普通茶膏上是很难发生的现象,普通茶膏内含有效物质极为有限,提取量也达到15%,远远高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5%,因此茶汤内所含的杂质也较高,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表现出的色泽变幻被杂质色彩影响,也就不会明显了,这一现象充分的说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制作的茶膏纯度极高。

(二)煮沸斗沫

这是与茶膏品质相关的又一特色,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所制作的茶膏,在煮沸过程中会产生一层细细的白色泡沫,随着沸水翻腾如珠,俗称斗沫。茶圣陆羽在其传世著作《茶经》中写到:“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就是描述一种好茶煮沸后产生泡沫。这是优质的茶才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高品质的象征。

斗沫现象表明茶膏中所含有益物质极为丰富。茶沫中主要物质为茶皂甙,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甙具有抗菌、抗炎症、抗氧化、抗高血压、抑制酒精吸收和保护肠胃、杀虫、驱虫等作用。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膏的现代特点


普洱茶膏的现代特点!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呢?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个不对称中心,即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简称EGCG),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我们从现代生物医学角度分析,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很多化学成分对人体产生药用机理。如普洱茶膏内含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明显的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功效。同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并且,它还可以通过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根据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这种类黄酮物质还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当然,普洱茶膏的药用机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陈述。

虽然普洱茶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它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即我们对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冰山的一角。尤其是对普洱茶膏后续陈化过程中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的转化,及这种转换后的物质对人体产生的种种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还有大量实验分析留待我们及后人逐步完成。

云南土法大锅熬制普洱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人人在家都可熬制,但是缺乏科学性。从科学的角度看,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诸多生物酶消失,导致熬制茶膏的后续转化缺乏“动能”,只能走向霉变,这就是大锅熬制的茶膏汤色浑浊,且品质越来越差的原因;其次,茶叶在高温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气一并挥发,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所以,熬制茶膏的路会越走越窄,尤其是熬制茶膏的农残和重金属残留超标很严重,在食品安全上隐患很大。

目前,取代熬制茶膏工艺的就是真正的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普洱茶膏,目前国内只有蒙顿具备这种资格,所以2006年1月6日,云南省博物馆接受了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捐赠的普洱茶母,它是提纯度和结晶度最高的茶膏,是普洱茶膏发酵的培养基,这也是云南省博物馆开馆几十年来,第一次接受茶品的捐赠。

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


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你知道现代普洱茶膏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吗?它与古代的普洱茶膏有什么不同呢?随着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对现代的普洱茶膏做出了什么改变呢?一起看看现代普洱茶膏具有什么特点吧。

伴随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与云南传统的大锅熬制思路不同,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用现代生物科技的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是什么呢?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卫生、更简便,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个不对称中心,即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普洱茶膏探秘二: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


二、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份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亇环节:

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轻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2、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

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的出产量极少造成,平民百姓极难得到;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意识,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绝不允许在民间流通,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等级观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宫墙内掩埋,就连碎片也不允许流入宫外。同样,普洱茶膏的制作也成了对外保密的品种,特别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除了宫廷御茶房,没有发现第二个生产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够得到它的唯一途径,是皇帝每年拿出极少部分赏赐身边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饮用,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来饮用,以达到驱病和强身之功效。这种作法实际上已经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价值,赋予更多的等级色彩,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贡茶在向朝廷进献后,而使其茶品在民间流通时具有“贵族身份”的话,那么,普洱茶膏则属于贡茶中的贡茶,享有“超贵族身份”,非一般贵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

3、差异化及多样性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

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直接点出了普洱茶膏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黑膏,一个是绿膏(呈墨绿色)。

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产品,而是由“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若干个品种组成。且每款产品的品质与外观差异极大。

如“黑珍珠”是膏体本身排列出有规则的蜂窝状,且每一个蜂窝眼都极为光滑,反光性极强,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射出一个个亮点,犹如镶嵌的珍珠整齐排列。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香气最足,口感、汤色最佳的茶膏。

“玉龙胜雪”又称普洱茶石乳,是受宋代名茶“龙园胜雪”启发,因云南有玉龙雪山,加上此品膏体外观显出重度白霜,似雪覆青石。故名“玉龙胜雪。”此品为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所产普洱茶原料制膏所得,其转化率为15%左右,汤色呈宝石红,厚重感极强,是内涵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保健佳品,其品饮药用价值极高。

“红运当头”又称上投茶,其膏体极轻,可悬浮在水上端。它在冲泡中与其它茶膏不同,其它茶膏都是先放茶膏,后冲水,但“红运当头”则是先倒水,后放茶膏,使茶膏飘浮在水面上,茶膏的红颜色由上向下呈雾状弥漫,极具观赏性。

普洱茶绿膏(也称普洱绿膏)代表产品为“易武春晓”。易武是指采用易武地区的茶叶;春晓是指春茶。此品表面呈墨绿色,但冲泡后,汤色黄中带绿头,滑感极强,没有苦涩味。

当然,清代普洱茶膏还有十几种,这里不一一赘述。

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伴随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与云南传统的大锅熬制思路不同,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用现代生物科技的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呢?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个不对称中心,即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简称EGCG),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我们从现代生物医学角度分析,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很多化学成分对人体产生药用机理。如普洱茶膏内含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明显的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功效。同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并且,它还可以通过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根据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这种类黄酮物质还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易武茶山普洱茶所具有的特点


易武茶山普洱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所示:

1、汤色明黄透亮;

2、味甘,甜,好的易武茶没有涩的味道,水柔挂杯持久,杯底留香,入口后各种味道马上散开使人心旷神怡;

3、香气足,透出一种甘香味,花果香的味道;

4、口感,生茶中是比较滑的茶;

5、陈放后,如是完全纯易武一种料配的茶,如果原料不错的话,出来的茶韵非常好;

6、冲泡,我个人简单的总结,没有详细去研究冲泡,因为感觉本身茶料好的话,即使拿个玻璃杯投几块茶片下去,都能沏出好茶,但是感觉易武茶不需要太过于热的水,如果投量为9-10克,85度水泡出来的茶好滑,很顺,而且苦涩味几乎没有。90度香气更浓,但是苦涩味稍微出来。

7、虽然很多都叫易武茶,但是每一个牌子,每一种制造方式,原料等等都可能出来效果、味道都不同,以上这款易武是来自纯手工石墨压制,全春茶一口料。

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特点


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特点!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品质上的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我们现在所说的宫廷普洱茶膏,主要意义上是指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

1.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

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2.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

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

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有着较大的特点: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

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份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

2.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

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一是由于其产量极少,一般百姓很难得到;二是强烈的皇权意识,皇室的御品是绝对不允许平民染指的,就连王公贵族也是得之不易。

3.差异化及多样性

很多人认为茶膏就是黑膏,其实不然。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洒第一,绿色者更佳”。可知,茶膏既有黑膏也有绿膏,其中黑膏又有几大品种,如蒙顿茶膏中的“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在清代,普洱茶膏有十几种,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普洱茶为什么是云南独有?


在区分茶叶品类时,不论产地,我们通常会看工艺,比如同样的鲜叶,按照绿茶工艺制作叫绿茶,按照红茶工艺做叫红茶,唯独说到普洱茶的时候,会遇到这些问题:

为什么普洱茶似乎只有云南可以生产?其它地方生产的晒青茶是不是普洱茶?搞懂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普洱茶?

认识普洱茶

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这段定义里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

1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其中,定义里特别强调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而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的发源地,以及普洱茶原料优质产区。

所以有人会问,在广西、海南甚至缅甸、老挝等境外地区也有大叶种,这些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这些原料用晒青工艺制作出来的茶算不算普洱茶?根据“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条件来看,其他地区大叶种制作的晒青茶尽管和普洱茶相似,但原料不同,工艺不成熟,不符合普洱茶定义,也不算是普洱茶。

2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云南的高原气候、偏酸性红土以及澜沧江流域形成独特生态系统,极易让云南大叶种形成了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它的茶多酚物质和茶碱类物质含量更高,水浸出物高达35%-50%之间,这是普洱茶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中小叶种茶达不到。后劲不足,就没有足够的物质转化,出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标志性特征。

3独特的晒青工艺

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原料(称为茶青、茶菁或者毛茶)制作工艺,炒制之后,太阳底下晒干。像龙井之类的绿茶、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都是炒青,没有晾晒过程,不是晒青茶。毛料晒青之后压制成饼、砖、沱就是生茶;如果是渥堆发酵之后再压制,就是熟茶。

晒青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是是利用太阳的热能达到“脱水”的目的,其次,让受晒的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快速氧化、聚合与降解,使茶叶成熟度提升一级,同时有灭菌的效果;第三,促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一些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并且,这些产品最大的弱点,就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新茶品质尚可以以假乱真,但一段时间过后品质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特征相悖。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戓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它地区“复制”。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其中的核心则是它们依赖性极高的地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地理价值。云南作为茶叶起源地、孕育地有着不可复制的地理优势,就像广东新会的小青柑、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普洱茶也如此。

所以为什么普洱茶只在云南生产,不是简单地因为它自古就发源于“普洱”这个古老的茶城,它的特殊性也不仅表现为它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更多表现为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普洱茶的陈化价值,普洱茶的内含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它们有序组合,缺一不可。

现代普洱茶膏所具备的特点


现代普洱茶膏所具备的特点!普洱茶膏在某种程度中得到了肯定,因此,很多人也开始喜欢上了普洱茶膏,这是因为普洱茶膏的独特特点,小编就去具体的了解一下。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卫生、更简便,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个不对称中心,即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


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你知道清宫御制普洱茶膏是怎样的吗?本文介绍了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1、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封建社会的皇权意识,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绝不允许在民间流通,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等级观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宫墙内掩埋,就连碎片也不允许流入宫外。二是因为它的出产量极少造成,平民百姓极难得到。同样,普洱茶膏的制作也成了对外保密的品种,特别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除了宫廷御茶房,没有发现第二个生产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够得到它的唯一途径,是皇帝每年拿出极少部分赏赐身边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饮用,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来饮用,以达到驱病和强身之功效。这种作法实际上已经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价值,赋予更多的等级色彩,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贡茶在向朝廷进献后,而使其茶品在民间流通时具有“贵族身份”的话,那么,普洱茶膏则属于贡茶中的贡茶,享有“超贵族身份”,非一般贵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

2、多样性及差异化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直接点出了普洱茶膏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黑膏,一个是绿膏(呈墨绿色)。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产品,而是由“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若干个品种组成。且每款产品的品质与外观差异极大。如“黑珍珠”是膏体本身排列出有规则的蜂窝状,且每一个蜂窝眼都极为光滑,反光性极强,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射出一个个亮点,犹如镶嵌的珍珠整齐排列。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香气最足,口感、汤色最佳的茶膏。“玉龙胜雪”又称普洱茶石乳,是受宋代名茶“龙园胜雪”启发,因云南有玉龙雪山,加上此品膏体外观显出重度白霜,似雪覆青石。故名“玉龙胜雪。”此品为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所产普洱茶原料制膏所得,其转化率为15%左右,汤色呈宝石红,厚重感极强,是内含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保健佳品,其品饮药用价值极高。“红运当头”又称上投茶,其膏体极轻,可悬浮在水上端。它在冲泡中与其它茶膏不同,其它茶膏都是先放茶膏,红运当头后冲水,但“红运当头”则是先倒水,后放茶膏,使茶膏飘浮在水面上,茶膏的红颜色由上向下呈雾状弥漫,极具观赏性。

3、制作工艺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亇环节: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普洱茶为什么只在云南独有?


在区分茶叶品类时,不论产地,我们通常会看工艺,比如同样的鲜叶,按照绿茶工艺制作叫绿茶,按照红茶工艺做叫红茶,唯独说到普洱茶的时候,会遇到这些问题:

为什么普洱茶似乎只有云南可以生产?其它地方生产的晒青茶是不是普洱茶?搞懂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普洱茶。

认识普洱茶

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这段定义里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我们一一来看:

1、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其中,定义里特别强调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而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的发源地,以及普洱茶原料优质产区。

所以有人会问,在广西、海南甚至缅甸、老挝等境外地区也有大叶种,这些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这些原料用晒青工艺制作出来的茶算不算普洱茶?根据“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条件来看,其他地区大叶种制作的晒青茶尽管和普洱茶相似,但原料不同,工艺不成熟,不符合普洱茶定义,也不算是普洱茶。

2、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云南的高原气候、偏酸性红土以及澜沧江流域形成独特生态系统,极易让云南大叶种形成了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它的茶多酚物质和茶碱类物质含量更高,水浸出物高达35%-50%之间,这是普洱茶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中小叶种茶达不到。后劲不足,就没有足够的物质转化,出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标志性特征。

3、独特的晒青工艺

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原料(称为茶青、茶菁或者毛茶)制作工艺,炒制之后,太阳底下晒干。像龙井之类的绿茶、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都是炒青,没有晾晒过程,不是晒青茶。毛料晒青之后压制成饼、砖、沱就是生茶;如果是渥堆发酵之后再压制,就是熟茶。

晒青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是是利用太阳的热能达到“脱水”的目的,其次,让受晒的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快速氧化、聚合与降解,使茶叶成熟度提升一级,同时有灭菌的效果;第三,促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一些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并且,这些产品最大的弱点,就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新茶品质尚可以以假乱真,但一段时间过后品质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特征相悖。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戓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它地区“复制”。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其中的核心则是它们依赖性极高的地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地理价值。云南作为茶叶起源地、孕育地有着不可复制的地理优势,就像广东新会的小青柑、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普洱茶也如此。

所以为什么普洱茶只在云南生产,不是简单地因为它自古就发源于“普洱”这个古老的茶城,它的特殊性也不仅表现为它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更多表现为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普洱茶的陈化价值,普洱茶的内含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它们有序组合,缺一不可。

普洱茶膏生产工艺及品质特点


普洱茶膏的生产工艺

传统普洱茶膏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要求很高,这也是普洱茶膏十分珍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记载,传统的普洱茶膏生产需要186道工序,加工周期长达72天。根据其工艺分类大概可分为八大主要工序:

1、选料:普洱茶膏生产用料的挑选十分精细和复杂。作为贡茶的普洱茶膏原料挑选,从山头、树种、树龄、时节、采摘的天气、时辰、芽叶标准等都有严格要求,采茶人员都是通过严格挑选和培训过的。

2、初制:采摘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后就是备用的普洱毛茶。这一系列初制工艺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3、精选:初制后的毛茶要经过精选,挑出符合标准的芽叶,剔除不合格的芽叶。

4、浸提:通过精选的干茶按茶水比的一定比例浸提。浸提的用水水源、水质水温、茶水比、浸提时间都有严格要求。

5、过滤:浸提后茶汤需要严格过滤,如果过滤不干净,普洱茶膏溶解后就会出现浑汤,有杂质沉淀等现象而影响品质。

6、浓缩:经过滤后的茶汤要通过反复熬制,不断蒸发水分,浓缩精华。

7、干燥:茶汤浓缩到一定程度后进入干燥程序。干燥工序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因为茶汤浓缩到一定程度后,茶汤已成膏状,温度高最容易造成茶膏糊化或焦化而影响茶膏品质。

8、凝聚、定型、包装:干燥达到水分要求后,将茶膏倒入特制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定型、包装。

为继承和发扬普洱茶膏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根据普洱茶膏生产的传统工艺,茶叶工作者利用生物萃取、离心过滤、真空干燥等现代科学技术成功生产出普洱茶膏,不仅在茶膏纯度,卫生指标等方面比传统技术有了革命性提高,而且提高了出膏率,降低了人力物力及能源的消耗。昔日皇家独有的神秘物,今天才能呈现在普洱茶爱好者的面前。

普洱茶膏的保健功能

普洱茶膏就是因为其独特的保健功能而更显神秘、神奇和珍贵。《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茶膏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桑,受热疼痛,用茶膏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以及“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功力尤大也”。

过去西藏的一些僧侣,在给一些藏民治病时常用一种黑色膏药,就是普洱茶膏。对一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腹胀腹泻,皮肤破烂者,服之或涂抹后即愈。平民不知是普洱茶膏而以为是一种神药。

普洱茶膏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其中的茶多酚、茶色素比普通茶高得多。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等黄酮类物质组成。黄酮类分子结构中的多个(—OH)羟基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对超氧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80%以上。茶多酚对细胞壁和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消除作用十分明显。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也是艾滋病毒逆转酶的强抑制剂,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

普洱茶膏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膏的品质特点可以用高贵、纯正、卫生、健康、方便十个字来形容。

高贵:普洱茶膏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去除了普洱茶的糟粕,故出量极少,是珍品中的珍品。而且普洱茶膏历来就是宫廷制品,皇家专用,禁止流入民间。所以,普洱茶膏处处彰显着它的高贵。

纯正:普洱茶膏香气、口感都十分纯正,入口即化,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是其原茶存放十五年以上才能到达的口感效果。

卫生、健康:现代普洱茶膏通过萃取,过滤了全部杂质,能全部溶入水。普洱茶膏提取了普洱茶全部有效物质,浓缩了普洱茶全部精华,保健功能无与伦比。

方便:普洱茶膏量小、体小,便于运输、携带、储存。特别是其能够全部溶入水,冲泡、品饮十分方便。

普洱茶膏的品饮和鉴赏

普洱茶膏冲泡十分方便,一般以开水直接冲化就可以品饮,浓淡程度根据自己个人习惯而定。一般一克茶膏可冲500至800毫升水,也可以冲化后用耐高温的公道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在酒精灯上加热保温,使其香气更高,韵味更佳。

普洱茶膏的品饮和普洱茶一样,从色、香、味、韵四方面看品质的高低。汤色以红艳、红亮为上;茶汤浑暗为次;浑浊、沉淀是低档茶膏。普洱茶膏香气纯正、高长。陈香、荷香是高档普洱茶膏的香型,不能有异味,杂味。好的普洱茶膏口感十分纯正绵滑,入口即化,回味十足。喉韵深而丰富,满口生津。

普洱茶膏一样具有越陈越香,越陈越纯的品质特点。无论膏体大小和形状,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必须是未加任何添加剂的原膏。目前有些生产企业在普洱茶膏中加入了饴糖一类的添加剂,这类产品严格说来应该叫加味速溶普洱茶,而不应该叫普洱茶膏。该类产品不仅没有收藏价值,还会因为添加物过期而变质。

判断普洱茶膏是纯膏还是加料,一是看茶膏的兑水量和味道。纯普洱茶膏一克可兑水500至800毫升,而加了添加物的根据添加量的多少,一般只能兑水100至300毫升左右。二是看茶膏易碎程度。纯料普洱茶膏干燥后易碎裂,韧性差;而添加有饴糖的茶膏韧性好,干燥后不易碎裂。

普洱茶膏的保存和普洱茶一样,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有形状的大型膏体,应注意平放,以免长时间存放而变形。

普洱茶膏是我国茶文化的一大瑰宝,是无数茶人智慧的结晶,是茶叶珍品中的珍品。无数的普洱茶爱好者希望能一睹普洱茶膏真容,并将亲自品饮视为荣耀。为继承和发扬普洱茶膏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茶叶工作者的努力下,躲在深宫内的普洱茶膏之神秘面纱已经被揭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这一茶中珍品也成为广大普洱茶爱好者的杯中之物。

普洱茶膏探秘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运。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掛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既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膏独有的特点》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膏独有的特点》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特点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66278.html

上一篇:生熟普洱茶膏的区别

下一篇:三个方法挑选普洱茶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