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中国智造的普洱茶膏

2019-12-05
中国智造的普洱茶膏!茶膏,在中国古老而悠久的茶道文化中充满了传奇色彩,甚至是茶道文化中的一大发明。通俗地说,茶膏是“茶叶中的精华”,是将茶汁与茶叶分离后再浓缩得到的物质。其发展起源于唐代,成形于宋代,因明朝政策影响一度消失,至清代又出现并且达到鼎盛,之后随着清朝的覆灭而再次中断。

茶膏,在历史上远没有茶叶,或是阿胶、云南白药等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幸运,能够流传至今。因此,茶膏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事物。在2002年以前,我们只能在文献中和故宫博物院看到它的身影。而2002年,正是茶膏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家叫做“蒙顿”的茶制品企业,在茶膏失传一个世纪后,再次将其带入了人们的视野。

面对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已有的,难能可贵;复原消失的,更显神奇;而更高的境界则是站在现代高度去发扬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粹,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蒙顿在茶膏的研发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大锅熬膏法”及常规的“中药提取加喷雾干燥”,另辟蹊径开创了“低温萃取制膏”工艺,延续了传统普洱茶膏有益成分精华浓缩的优势,且大幅提升了茶膏的纯净度,更有效解决了重金属超标、普洱茶活性丧失等问题。蒙顿的技术总监、著名普洱茶学者陈杰,在其著作《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中就对几种制膏工艺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对比。“低温萃取制膏”是对传统茶膏制作工艺的全面革新,由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类——现代普洱茶膏。

现代普洱茶膏的创新之路,是传统文化传承革新的实践,是对“中国智造”的新诠释,也许对于很多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从更为深远的影响上看,也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打开了新的视野,打开了“中国智造”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而现代普洱茶膏的集大成者——蒙顿,从2005年至今,在“中国智造”之路上坚持了八年,其所代表的现代普洱茶膏行业创新经验,发扬出的中国式创新精神,也许比那些站在国外成熟模式和成熟技术上的所谈的创新,更为宝贵,也更为可敬。

小编推荐

中国的养生法宝——普洱茶膏


中国的养生法宝——普洱茶膏!提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最雅的事情——喝茶,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明目喝菊花茶,消食喝普洱茶……不知道茶友们是否发现,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茶的新品类,也是普洱茶深加工、精加工的产品——普洱茶膏,以其平衡养生的功效和便捷时尚的冲泡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群的喜爱。据了解,在历史上,普洱茶膏曾以贡品身份出现,被誉为“茶中黄金”。

普洱茶膏的历代趣闻

资料显示,普洱茶膏因其卓越的养生功效深受历代帝王的喜爱,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不得不提到雍正皇帝;公元1729年,一件来自云南的珍贵贡品被呈到了雍正帝面前,这就是普洱茶膏。小小的茶膏令雍正赞不绝口并为之着迷,下令由宫中的御茶房专门司理制作普洱茶膏事宜。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通过各项精巧的工艺严格控制湿度、温度、火候及时间,因此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成为了紫禁城中最为神秘的工艺之一。由于普洱茶膏深受雍正皇帝的喜爱,始于南唐的普洱茶膏文化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更加看中普洱茶膏的养生功效,想必这也是他成为“十全老人”的原因之一。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时,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对于茶要求甚高,所以乾隆时期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力图精益求精,将普洱茶膏中的生物酶的活性和有益菌完善保存,使得普洱茶膏越陈越香。公元1793年,乾隆将御用的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馈赠给到访的英国使团,这也是历史上普洱茶膏第一次以国家礼品的身份漂洋过海,而今同样拥有“国礼”身份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也随着博鳌亚洲论坛享誉海内外。据说,当时英国国王得知普洱茶膏如此珍罕,视为稀世贵宝,不忍饮用,将国礼普洱茶膏藏于大英博物馆。

之后,普洱茶膏随着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而愈发神秘,直到2004年,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所保存的三克清宫普洱茶膏举行拍卖,最终以1.2万元价格成交,造成轰动。可见,作为皇室养生圣品的普洱茶膏,已经逐渐被民间所了解和追捧。

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健康法宝

作为古老中国的养生法宝,普洱茶膏在21世纪迎来了新的辉煌时期。公元2013年,中国普洱茶膏行业领军,中国茶膏的生产标准制定者,云南第一家获得普洱茶膏QS认证的企业——云南贡润祥茶叶有限公司,传承皇家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结合独创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在今年5月专门针对都市精英人群推出了无农残、无添加剂、无防腐剂的安全、卫生、便捷的养生佳品——御香君普洱茶膏,让当代人也能享受到帝王式养生体验。

那么,普洱茶膏到底是通过什么俘获了清宫帝王、历代名人的心呢?我们通过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的描述得知:“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他还提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一杯普洱茶膏就有如此之多的功效,被誉为“茶中黄金”毫不为过了。

古人只记载了表象,现代科学则分析了原因,普洱茶膏之所以具有降三高、解酒护肝、抗疲劳、抗衰老等的神奇功效,是因为普洱茶膏中富含丰富的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等多种人体有益物质。以凝聚了普洱茶精萃的御香君普洱茶膏为例,千克普洱原茶仅制得五克茶膏,并且实现了有益物质的完美平衡,更加有利于人体的吸收,非常适合忙碌的都市白领的日常养生保健。

记者通过采访医疗专家得知,目前白领中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的状况,例如日常三餐均以外卖解决、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环境的污染,都是导致亚健康的凶手,而这些隐患已经成为都市人群的“健康杀手”甚至是“生命终结者”。目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过劳死”情况,已经让都市白领不得不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据悉,这也是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推出新品御香君的考量之一,御香君普洱茶膏身具养生、便捷、安全的属性,冲泡简单又对人体十分有益,实为都市白领人群的健康养生佳品,也正因如此,御香君普洱茶膏才在上市不久就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热捧。

中国皇家普洱茶膏发展


中国皇家普洱茶膏发展!普洱茶膏,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有记载的几千年中一直披着神秘面纱,仅为少数人所知。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极具的养生功效,普洱茶膏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奢侈的象征。

没有人会想到普洱茶膏在制作方式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保持着与众不同的身份,高昂的价格,独具的价值,代表着饮用者地位的超然。但是,这其中是所有普洱茶膏都有这样的不凡身份吗?显然,由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由此生产出的普洱茶膏也大相径庭,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并非所有普洱茶膏都具备超凡物外的价值。

一、中国古代茶膏流传工艺分类

历史上中国对茶的专著中,首次出现“膏”始于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但是这仅仅是出现一个字,距离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茶膏还十分遥远。直到南唐时期才真正出现茶膏“金缕耐重儿”,到宋朝又出现了“玉蝉膏”,而后续随着制茶工艺在明代被限制,民间土法茶膏和皇家普洱茶膏直到清代才出现。如果把我们今天传承下来的茶膏制作工艺忽略年代因素做一个横向对比,大致会分为三类:

(一)民间土法熬制工艺。

民间土法熬制工艺是流传在云南民间的茶膏制作工艺,主要用于制作普洱茶膏。由于民间技术力量有限,这一工艺实际上非常粗糙和简陋。土法熬制工艺主要是采用高温煮沸,令茶叶中的各种成分溶解到茶汤中,然后再以高温煮沸的方式蒸发茶汤中的多于水分,最后得到茶膏。由于整个制作工程几乎都是在高温下进行,无论茶汤提取还是收膏过程,其温度都超过100℃,对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造成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正因如此,土法熬制的茶膏都不可能有效的保留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闻起来没有茶香,味道自然也就较差。而我们知道,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这就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在缓慢的转化茶叶成分,土法熬制破坏了活性物质,转化也就随之停止,所得到的茶膏无论如何陈化,也不会有陈化现象的发生,味道只会越放越差。

(二)宋代无加热常温工艺。

宋朝茶膏工艺在茶膏制作历史上是一次极大的进步,其工艺流程中通过数次清洗,再用清水浸泡榨压,利用小榨、大榨、翻榨等多道工序取出茶汤,最终再还原为稠状物质,即茶膏。这一工艺过程在步骤上已经非常繁复,每一道工序也可以说是极尽细致,所得到的茶膏在纯净度和活性物质的保留上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该种工艺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酶,但是由于整个过程中提取茶汤和收膏等主要工艺都处于日常温度下,而我们知道各类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析出有各自不同的温度临界点,所以这一温度下茶叶中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析出非常有限,导致了这一工艺制作的茶膏在茶香味上仍不理想。这一时期的宋朝皇室,追求工艺上的至高至极,无计可施的制茶工匠和监管官员迫于无奈将一些香料添加到茶膏中掺假,让茶膏具有区别性的不同口味。

(三)清代宫廷加热提取工艺。

清代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制作上脱胎于古代唐宋的工艺,同时又有较大不同。最初进贡到清代皇室的茶膏是采用土法熬制工艺的民间茶膏。但随着茶膏受到清朝皇室的青睐和重视,清朝宫廷在研究古代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茶膏加工工艺。发展这一工艺的清代制茶工匠显然研究了茶膏的整个历史,了解民间土法的危害,也清楚宋代茶膏的制假历史,所以极为重视有效的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清代工艺的最大特色在于整个加工过程中采取了适度加热的方式,相传以花梨木作为炭火,保证茶膏制作过程中的温度。与其他两种工艺制作的茶膏不同,清代皇家普洱茶膏在气味上能够保留茶香,并且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放置时间越长,越具有厚滑的口感。这都归结于其制作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加热,有效的溶解出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保持了普洱茶叶的原始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三种工艺的区别,土法熬制无香无味,不可久放;宋代工艺异香有味,还有制假嫌疑;唯有清代宫廷工艺真正实现了茶膏有香有味,适合长期保持。孰优孰劣一眼分明,所以说清代宫廷工艺是封建社会茶膏制作的顶峰绝不为过。

二、现代茶膏的主要制作工艺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就算期间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相应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除了在民间和一些实力较弱的生产商身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落后的古法工艺,大多数有实力的茶膏生产企业尽管技术不同,但大多已经摒弃了成品品质极低的制作方式,转而使用现代的工艺制作品质更高的茶膏。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喷雾干燥工艺。

喷雾干燥工艺可以理解为民间土法熬制工艺的改进,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基于民间土法熬制中有一个持续高温的过程,导致了茶膏芳香物质的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的破坏。而喷雾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尽管在茶汤提取上并无高温过程,但在最终的成膏工艺上却是通过现代技术,在高温下快速的将茶汤喷雾中的水分蒸发,得到茶膏晶体。这一干燥方式过程中,为保持茶汤喷雾的快速干燥,其温度会高达160℃左右,同样破坏了茶汤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这一工艺和土法熬制一样,所获得的茶膏几乎没有香气,也不存在保存越久越好喝的特点。

(二)低温或超低温萃取工艺。

这一方式延续和发扬了宋代的工艺思路,利用现代低温技术提取茶汤,再以常温或低温干燥技术收敛茶膏。宋代工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制作过程是在日常温度下进行的,低温萃取工艺更是利用现代技术将温度进一步降低,在一些具有离心作用的尖端设备下将茶叶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从而获得浓缩的茶叶有益物质。但同时这一方式同宋代工艺一样,也存在由于低温导致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的溶解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我们使用冷水泡茶。是不会闻道茶香也品尝不到茶味的,因此这一技术获取的茶膏尽管比宋代工艺更加先进,但同样也不能让茶膏具有较好的香气。只是这一技术毕竟保留了一定的活性成分,因此在保存时间和陈化口感上还是优于土法熬制的。

(三)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花梨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这一工艺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中间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和过低温度的析出不足,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所以制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如果制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么这样的茶膏在品饮价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现代茶膏制作的三种主要工艺,在符合品饮价值这一要求上,与普洱茶原始价值贴合的应该说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三、普洱茶膏的价值标准

通过对不同制作的深度了解,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各种工艺制作的茶膏实质上是有着极大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茶膏应该具备的品饮价值、养生价值、身份价值上。

(一)养生价值

养生价值非常好理解,由于茶被列为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在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体系中,无一不将茶作为重要的修身养性的事物。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而成就“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从茶中体味苦寂,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可达明心见性。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一言囊括了养生思想之精华。这其中,茶本身所含的有益物质对人体的滋养是茶道养生的基本条件,所以茶膏在有益物质含量上的保存量,是评估茶膏是否具有养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从不同工艺茶膏的内含物上不难看出,由于高温破坏的作用,养生价值最为缺乏的是利用高温制作的茶膏。

(二)身份价值

身份价值的体现,在于使用人群的界定,体现的主要是茶膏的历史意义在现代人群身上的一种映射。土法熬制工艺流传于民间,尽管在古代也极其珍贵,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消费的,但相比于宋代茶膏和清代茶膏,其获取和制作又相对容易,所以身份价值最低。宋代工艺成长在一个追求技术极致的时代环境,本身所使用的人群也是社会阶层中的高端人群,有着极高的身份价值,但是由于其工艺按照今天的理解有制假嫌疑,所以反而受到业内人士的不齿,另外一个造成宋代茶膏身份不高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宋代茶膏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不像清代茶膏除了对皇室有重要影响以外,更是影响到当时一些重要的国家,所以宋代茶膏的身份价值也逊于清代茶膏。而清代茶膏最为成功的两个层面,就是上面提到的,其一是属于清代皇室的御用品,民间绝无流通;二是作为清代国礼,多次赠送与国外来访使节,影响巨大。

(三)品饮价值

品饮价值最为重要,毕竟茶膏主要是用于品饮,附加的价值再多、再高,如果在感官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也无法被品饮者所喜爱,其它价值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茶的深度加工制品,普洱茶膏是茶叶有益成分的高度浓缩,所以在感官上必须接近甚至超越普洱茶,才能为人们所认同。我们曾经说过:土法熬制无香无味,不可久放;宋代工艺异香有味,还有制假嫌疑;唯有清代宫廷工艺真正实现了茶膏有香有味,适合长期保持。这样看来,最贴近甚至超越普洱茶本源的茶膏就是清代皇家普洱茶膏。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供应给皇室的御用饮品,在封建王朝集权统治下显然不能在品质上有所差池,无论色泽、气味、口感都应达到最佳才能成为皇室用品,在我们今天可以找到的资料中,清朝宫廷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高达186道工序,制作时间历时72天,这样繁复的工艺最终会让普洱茶膏达到怎样的品质呢?我们固然不能将故宫中收藏的茶膏国宝拿来饮用研究,但从另外一个侧面却可见一斑: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戈尔尼勋爵为首的观见团一行九十五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朝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贺礼。乾隆虽然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的礼物,其中就有普洱团茶一百五十八个,普洱茶膏二十六匣。这段史实反应了两点,一是尽管清代皇室的茶膏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数量仍然稀少;二是作为两国礼尚往来的礼品,茶膏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清代皇室对茶膏品质的自信。

按照这样的理解,清代皇室普洱茶膏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的标准:

1、汤色。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首先应该清亮通透,色泽饱满,无混浊,无沉淀,在色泽上要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要知道茶膏是对茶叶成分的精炼和浓缩,过滤了其中大量的杂质,汤色因此不受茶叶杂质干扰,体现汤色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与水的结合更加紧密,色彩表现只会优于直接冲泡普洱茶。如果出现浑浊,则说明其压榨工艺不完善,出汤过程中杂质过滤有残留或者是人为添加了其它成分。

2、香气。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无论是否冲泡,都应该有香气散发,且香气必须自然,清雅,而不是添加香精的浓烈、厚重。

由于在不同温度下普洱茶析出的芳香物质不同,加之普洱茶本身就有“一山一味,百山千味”的说法,每一款普洱茶膏的香气都会略有差异,加上原料拼配工艺的不同,普洱茶膏的香味可谓千变万化,但是仅仅就高温熬制和低温萃取而言,普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保留或者析出的芳香物质都极为有限,甚至表现为缺乏香气,这样的茶膏显然很难获得皇室的青睐。但显然无论何种工艺,都存在香气挥发过渡和挥发不足的问题,所以皇家普洱茶膏的香气应该要比普洱茶叶浸泡的茶汤显得清淡。

3、口感。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的口感的评定标准应接近现代普洱茶品饮标准,口感厚滑、醇和,味道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这同样是因为普洱茶膏属于浓缩的茶叶精华,有益物质和成分的含量更高,茶叶物质的分子与水结合后,茶汤分子之间的间隙更小,结合更紧密,因此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汤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我们就很难想象没有味的茶膏是可以作为贡品的,破坏茶膏活性物质的土法熬制,和溶解有益物质不足的低温萃取,都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四、如何区别清代皇家普洱茶膏

相对于熟知普洱茶膏生产工艺的业内人士而言,普通消费者对茶膏的区分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购买过程中区分出皇家普洱茶膏,让自己喝道最具品饮价值、养生价值、身份价值的茶膏,也避免送礼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尴尬是十分重要的。

简单的说,现代制作工艺中只有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属于清代宫廷工艺的传承,所以按照这一工艺表现出的特色、特征来区分皇家普洱茶膏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看原料别类

在普洱茶的发展历史上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即上个世纪70年代才诞生出普洱熟茶,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清代普洱茶膏只会有普洱生茶膏,而不会有普洱熟茶膏。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点,界定了市场上销售的所有熟茶膏都不可能是皇家普洱茶膏。即便是我们说运用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制作的熟茶膏,也只能称为使用清代宫廷工艺制作的现代普洱熟茶膏,而不能称为皇家普洱茶膏。

(二)看产品外观

普洱茶膏的内含物质中含有一定量果胶,同时茶膏本身具有吸水性,这是茶膏塑形的一对矛盾点。在外观上,茶膏要么过于干燥有硬度无法塑性,要么过于柔软无法保持形状。所以如果需要让茶膏保持一定的工艺形状必须额外添加果胶等物质,减少茶膏的吸水率并提高膏体韧性,这样的做法在皇家普洱茶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清宫普洱茶膏造型都相对简单。这也是区别皇家普洱茶膏和普通茶膏的一个区别点,市场上所销售的茶膏产品如果外形十分美观、造型也较为复杂,那么就只能说是具有工艺价值的普通茶膏,而不会是皇家普洱茶膏。

(三)闻香气

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决定了所析出的茶叶芳香物质最多,所以茶膏本身会散发淡雅、自然的茶香。如果茶膏没有香味,那就是属于制作过程中芳香物质被挥发殆尽或者析出不足;而香味如果过于浓烈那么就属于添加了香料。添加的香料和茶叶本身的香味很难融合,在平常时候很容易区别出嗅觉上的香气和味觉上的香气不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混合,而是分别存在,有一定的分层。

(四)看茶汤

皇家普洱茶膏的汤色清亮通透,无论红色还是黄色,都如琥珀一般有极高的穿透性,而一般茶膏如果在茶汤提取上工艺不足,极易造成杂质含量过高,影响茶汤光线的穿透。还有一些茶膏本身汤色可能也不错,但是却含有大量肉眼可见沉淀,这是茶膏含有添加物的原因,皇家普洱茶膏的茶汤提取工艺独特,几乎没有可见沉淀。

另一种茶汤中的沉淀为果胶物质,区别起来也比较简单,茶叶自然所含的果胶成分少,形成沉淀后只需轻微摇晃即可再次溶解,而如果是添加的果胶,则摇晃溶解后仍然可见少量悬浮。

(五)品味道

皇家普洱茶膏口感自然、醇和、厚滑,品质优于同等品质年份的普洱茶叶,但是现代技术很容易造假,所以单凭这样的口感很难区别皇家普洱茶膏与普通茶膏的不同。所以在品饮中主要区分几点:

1、口味厚滑

即茶膏的原始味道。普通普洱茶膏缺乏茶味或者茶味不足,这是生产工艺造成的,不能通过拼配茶叶原料解决。

2、焦糖味

如果茶膏制作采用高温工艺,会导致茶膏中一部分物质焦糊,在冲泡时产生焦糖味。

3、中药味

茶味就是茶味,绝不是中药味。尽管茶叶在中医理论中也属于药材的一种,但不等于说茶的味道就是中药的味道,这就是和八角桂皮的味道不是中药味一个道理。茶膏中产生药味,是因为采用了制作中药的设备提取茶汤,受到原有中药味的污染才造成的。

五、现代皇家普洱茶膏独有特点

作为最贴近清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有着独到的茶汤提取工艺和茶膏制作方式,成就了当代皇家普洱茶膏在色香味上与普通茶膏的巨大区别。这一技术目前不仅用于制作传统的皇家普洱茶膏,也应用于制作普洱熟茶膏。使用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生产的普洱茶膏,有着一些独有的特点。

(一)汤色变幻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相对于其它工艺来说,带来的显著改变是有益成分的提取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是芳香物质、有益物质还是活性成分,在40℃左右的温度下,析出率都有明显的提升。而采用云南纯净的山泉水的浸提之后,仅保留茶汤中的5%精华,这使茶膏中影响汤色的成分数量获得增加,也更加纯净。特别是皇家普洱生茶膏。用纯净水煮呈金黄色,用矿泉水煮现酒红色,温度的变化也会改变让茶汤呈现不同深浅的色泽变化;而熟茶膏则会因水的ph值不同出现深浅变化。造成变色的原因是因为贡润祥茶膏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复杂、丰富的物质在不同水质中产生的化学变化不同,与水中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在不同水温中缓释、挥发的物质也有所不同,这是茶膏品质卓越的表现,也极具观赏性。同时还说明茶膏品质非常敏感,这也是高品质茶膏才能表现出来。

这在普通茶膏上是很难发生的现象,普通茶膏内含有效物质极为有限,提取量也达到15%,远远高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5%,因此茶汤内所含的杂质也较高,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表现出的色泽变幻被杂质色彩影响,也就不会明显了,这一现象充分的说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制作的茶膏纯度极高。

(二)煮沸斗沫

这是与茶膏品质相关的又一特色,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所制作的茶膏,在煮沸过程中会产生一层细细的白色泡沫,随着沸水翻腾如珠,俗称斗沫。

茶圣陆羽在其传世著作《茶经》中写到:“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就是描述一种好茶煮沸后产生泡沫。这是优质的茶才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高品质的象征。

斗沫现象表明茶膏中所含有益物质极为丰富。茶沫中主要物质为茶皂甙,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甙具有抗菌、抗炎症、抗氧化、抗高血压、抑制酒精吸收和保护肠胃、杀虫、驱虫等作用。

六、现代皇家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简述

清代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可查阅的资料中显示:其制作经过186道工艺,全程需要72天的周期。其中最主要的重点有三个:

一是全年中只有特定的几个月可以制作;二是使用花梨木为炭保持温度;三是采用北京玉泉山之水为提取介质。现代工艺常温仿生浸提技术很好的根据这三个重点来保证所生产的普洱茶膏的品质。

(一)常温

即生产过程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温度控制在40℃左右。这与清宫工艺以花梨木为碳保持温度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更好的析出普洱茶叶中的各类有益物资。同时保证不令温度过高而导致有益物质的挥发和破坏。常温状态可以在温度高低之间找到茶叶物质保存的最佳平衡点,是保证茶膏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仿生

即模仿手工工艺制作时候的气候、温度、环境、湿度等条件,清代工艺只能在一年中特定的几个月制作,与上述自然环境条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这一工艺强调的仿生,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模仿,以保证茶膏在自然的环境下产出。环境的变化会带来茶叶化学成分的改变,但这种化学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所生产的茶膏就很难保持普洱茶原有的口感。

(三)浸提

即通过清晰、浸泡、压榨等工艺提取茶汤。清代工艺使用北京玉泉山之水为提取介质,说到底就是水质纯净。现代常温仿生浸提技术使用的水质同样为云南地区最为优质的山泉水,品质极高。而浸提这一工艺强调的是“浸”,代表茶叶物质融入山泉的自然、柔和的过程,这与熬制和萃取这样的暴力式提取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工艺。

(四)提取率

普通茶膏的提取率为15%,而使用现代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宫廷茶膏,仅仅保留其中的5%,这就好比酿酒中的头道酒,在纯度和质量上有着更好的品质。

七、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研发团队及历程

(一)研发团队组成

皇家普洱茶膏出产量极低,在清代之前,自始至终都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从诞生伊始就沿着贡品的路线一路延续。被当作珍贵、罕见的国礼往来于皇亲国戚、机要大臣以及外国使节之间。但是随着清政府的灭亡,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失传,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人们都在寻找皇家普洱茶膏的秘密,直到2005年,发掘工作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突破源于一家名为贡润祥茶膏的云南普洱茶开发企业,在研究清宫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的相关文献过程中,反复分析制作环境条件、皇室技术高度、皇家对贡品的需求等等因素,突破之前其它科研单位或企业为研究而研究的思路,跳出工艺之外评定了皇家普洱茶膏应达到的标准,再反过来研究当时皇室的制作技术实现这一标准的可能性,终于历时3年,制作出以清宫工艺为基础的现代普洱茶膏。

贡润祥茶膏除了自身的研发部门外,与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与云大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理工大等大学科研所建立合作研发关系,聘请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虞泓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形成全国最强大的茶膏技术研发平台。

首席科学家虞泓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植物学、生命学科学家,目前担任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主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主任,主持云南云百草实验室工作。特别是他的冬虫夏草培植技术取得巨大成功,投入生产后将成为人类医药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同时他对茶叶特别是普洱茶也展开深入研究,对普洱茶中所含有益成分多次进行提取试验,对其含有量及价值作出了权威性阐释。担任贡润祥首席科学家以来,虞泓教授解决了茶膏理化指标的定性、定量技术,指导工艺方向,对其香气、口感加于优化,大大提高了贡润祥茶膏产品质量。

不仅虞泓教授一人,与贡润祥合作的还有他背后那强大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体。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学系、生物技术系、环境科学系和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与贡润祥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后,为其提供大量技术支持,成为贡润祥科研技术的强大后盾。

除了虞泓教授与他身后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外,另一个合作机构也是贡润祥茶膏科研体系的中坚力量,那就是由赵天瑞教授领军的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赵天瑞教授是云南著名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其所在的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是云南省首批建设的重点学科,“食品工程系”为云南省“七五”省级重点学科,国家食品类重点学科,现有食品科学综合实验室和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艺、制糖及糖类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在食品应用、制作工艺等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与贡润祥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后,为其解决了悬浮、溶解、浸提等各种工艺程序,大大推进了贡润祥的规模化生产。

强大的科研团队是挖掘清宫工艺精华的保证,贡润祥茶膏的科研团队历尽艰辛。他们从清朝皇家茶膏的特色、当时所拥有的条件、使用材料等一一入手,再反过来研究清代的工艺水平能否达到和如何达到就相对容易解开清宫工艺的秘密了。大清王朝闭关锁国,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所以使用的工艺手法应该基于对传统工艺的改良和创新,当深入了解了土法熬制和宋代工艺以后,清代茶匠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香气的保存,由于当时并无活性物质一说,所以贡润祥的研究团队并不认为这是清代工艺寻求突破的切入点。我们今天能查阅到的信息是清代制作普洱茶膏用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作炭,而花梨木炭的特点是经久耐烧、能保持火温恒定,由此得出保持一定温度,且让温度相对恒定是制作皇家茶膏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有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清宫制作皇家茶膏必用北京“玉泉山”之水,“玉泉”是北京的名泉,素有“清泉先含三分味,掘土三尺可闻香”之说,结合现代科技可以发现:玉泉水属于弱碱性水,总矿度只有0.02-0.1g/kg;又因玉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而且氯化物极少,故水质优良,以此水制作茶膏,能减少水中硬物对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损害,保持茶膏独有香气和口感。

以上两个发现是贡润祥茶膏复原清代工艺的突破点,可以说贡润祥茶膏正式因为其研发团队的这一发现才创造了当代制作工艺中的顶尖技术的。

(二)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诞生

发现了清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关键,贡润祥的研发团队齐聚工厂,先从复原原始工艺入手,使用云南优质的弱碱性山泉水作为提取介质,再用与花梨木燃烧特点类似的红木保持提取和熬制过程的温度,经过反复试验证实了温度能够让茶叶在析出过程中充分溶解出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同时也确定了造成芳香物质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的临界温度点为不超过47摄氏度,平均温度为40摄氏度。这一系列的工艺,日兼夜赶,历时三年,从最初的研发到实验成功,共生产300多个样品。同时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依照清代工艺的工序,每个样品的产出都按照清代工艺历经186道工序,历时72天,可以说每一个样品都凝结了贡润祥研发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接下来,贡润祥的研发团队通过复原清代工艺积累的大量经验,开始研究创新现代技术的替代方式,毕竟以清代工艺来说,很大一部分工艺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缺点,为了能实现量产和降低量产成本,必须使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茶膏从历史价值到使用价值的转换。

贡润祥所重点突破的科技正是如何保持温度,这也促成了贡润祥拥有了目前最先进的仿生常温浸提技术。这项技术是经过精密数据分析,模仿了天然状态下提取茶汤和制作膏体的全部过程,使茶叶在最接近自然的温度和环境下溶解、升华并进行提取,原本的保留了茶叶的分子结构,让茶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原有的口感、香气和汤色,并在最大限度浓缩有益成分基础上,将养生、纯天然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承扬了清廷皇家茶膏的养生价值。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是贡润祥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可对茶膏生产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方面全面把控,加之在茶膏生产过程中保留了清朝宫廷茶膏的186道制作工艺,使贡润企业的茶膏成为了清宫普洱茶膏失传100多年后,真正具备宫廷茶膏品质的现代茶膏产品。

八、现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

茶之于养生,已然无形。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融入到国人生活之中。不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态,一种自然而然生活方式。品茶者不刻意追求,实则已得养生。无形之境,为至道。

(一)养生与调理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描绘道:“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赵学敏作为大清著名的医学家,治学相当严谨,描述基本可信。当然其所谓的“能治百病”,其意并不是能治所有的病,而是能治很多种病。这一点,与现代科学的研究也恰好互为佐证。权威机构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膏具有卓越的健康价值,与其丰富的有益物质含量密不可分。据权威专家检测,普洱茶膏里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维生素及无机化合物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等数百种元素,对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普洱茶膏作为普洱茶有益物质精华的浓缩,在营养、健康上具备重要价值,是毫无疑义的。

这是从理论上讲,事实上,大清自雍正之后的八位长寿帝王及诸多皇后妃子皆把普洱茶膏作为重要的养生饮品之一。封建君主,对品质何等挑剔。普洱茶膏若是对健康没有裨益,不可能在清宫中流行,更不能成为皇室御品,皇权象征。而在清朝末年,随着国家财力的没落,本就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才能支撑制作的普洱茶膏,逐渐在产量上更加稀少,从此更从日常渐渐改为药用,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而根据现代研究认为,普洱茶膏之所以在养生方面被清朝皇室所青睐,主要还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1、清肺排毒。

茶膏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烟毒,清洗吸入的烟、尘。清除烟毒可以减轻生理上对烟的依赖,从而降低烟瘾,逐渐减少吸烟量,避免突然戒烟所产生的不适感及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对吸入的烟、尘、菌及时清洗,以减轻毒害。长期饮用茶膏,可以清肺、润喉,增强免疫能力,使咽喉部清爽舒适,胸口轻松,对预防和改善慢性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奇效。

2、降三高。

茶膏中的茶多酚含量远超普通茶叶,堪称“人体清道夫”。茶多酚能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进总脂和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同时,它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强血管壁和调节血管壁通透性,从而达到降血压、预防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3、醒酒养胃。

茶多酚能使乙醇直接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乙脂排出体外,强力保护肝脏肠胃。茶多酚还可以收缩脑血管,减缓酒精引发的血管搏动,止头痛。

4、美容护体。

茶多酚被世界各国科学家公认,对人体具有广谱、高效的保健功效,尤其对女性具有美容美体作用。

5、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力,其抗氧化效果是VE的二十倍。茶多酚可以减少皮肤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分解黑色素、美白肌肤:茶多酚能使脂褐质分解,消除褐斑;提高溶酶体酶的活力,加速女性身体黑色素的降解;促进肌肤细胞的生长,美白肌肤;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的结构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保持肌肤的水分含量,达到水润肌肤、以内养外的目的。

抗衰老。茶膏中所含水溶性茶色素,其分解性及可吸收性远远高于其他物质。茶色素能够松弛平滑肌痉挛以解除微动脉高压,协调血管内膜分泌,改善血浆组分以降血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而延缓衰老。

6、减肥。

茶膏富含茶多酚。茶多酚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能调节紧张压力荷尔蒙的分泌,降低人的紧张和疲劳状态,使人体重正常、身心健康。

7、抗疲劳。

茶膏中的生物碱是其它茶品的数倍。在药理上,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的功效。

由此可见,茶膏的养生功效是十分显著的,同时也是颇受现代人青睐的。清代皇室对茶膏的喜好并非没有道理,相反还能找到众多的科学依据。

当然,尽管茶膏养生价值和综合调理功效虽显著,但毕竟不是药,普洱茶膏四个字中最重要的一个茶字,说明它始终还是以品饮为主的。

(二)修养精气神

时间推后到大清王朝之后的现代社会,今天的茶膏依然是社会上层人士的养生佳品,一方面茶膏是茶的精华浓缩,其营养价值被广大人士所认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让人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放松紧绷的神经。和能够闲暇适合舒服的泡上一壶普洱茶不同,对于大多数时间紧张的人来说,简单便捷的普洱茶膏不但能够节省时间,也同样能够给人心灵上的愉悦。

当然这是以优质的普洱茶膏为准绳的说法,使用不同工艺制作的普洱茶膏在香气、口感、色泽上的区别非常大,一般来说,当代采用高温方式制作的茶膏由于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因为无味无香,品饮的价值最低。使用低温方式制作的茶膏则有芳香物质提取不足的问题,同样缺乏一杯好茶应有的香气,只有在一定温度下,保持茶叶原有形态制作的茶膏才能保留丰富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泡出人们可以品尝赏鉴的好茶。

在清朝宫廷,由于是作为皇室的顶级贡品,普洱茶膏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要满足色泽通透清亮,口感润滑厚重,气温纯正芳香的特点,现代工艺进步科技发达,如果说现代工艺制作的普洱茶膏尚不能达到清朝的制作水平,自然这样的普洱茶膏也就失去了价值。

造好普洱茶的坚持


如果对整个普洱茶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会知道坚持造好茶,是相当难的。

造好茶要很多条件,先要有心,再要有实力,三要懂茶,四要找到好原料。有心有力,又懂又有机遇,可谓缺一不可,第四更是可遇不可求,好的原料是很少,很珍贵和稀缺的,遇到懂茶爱茶的人,是一种希冀的缘份。

爱茶的人遇不到好料是一种无奈,好料遇不到爱茶的人是一种糟蹋。好人遇上好料才能造出好茶,这是必须的。但好茶未必就有人欣赏的。在现今商业化社会里,视听都被大量的广告和名气吸引了。大众可能更多地欣赏广告和名气大的“好茶”,结果会导致资金和资源会进一步被能做广告和大名气的人所占有。

人还有一个攀比的心态,比谁赚钱快,谁赚钱多。以现实和心理,造好茶都是难以坚持的。当然,会偶然有个别幸运儿和弄潮儿的,造了一两批好茶,就名成利就了。因此而成功了,名气大了。名气大了以后,再也不用那么辛苦造好茶了,凭借其大名气,可以以次充好,赚大钱了。现实其再不需要坚持造好茶。更多地是寂寂无闻的,无人问津,更难以有后继的力量去造好茶,现实其不能坚持好茶。造好茶难,坚持造好茶更难。所以,更是有赖于广大茶友对造好茶的人的支持和呵护。

普洱茶膏探秘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运。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掛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既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远。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目录。那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①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嘎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一个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任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普洱茶膏》第一章


《普洱茶膏》第一章:古代普洱茶膏探秘之: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中国的茶叶在汉代以前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其实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茶叶在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这次变革的意义在于,茶叶一旦离开了医药范畴,或者说离开古代郎中(中医师)开具药方的笔,而是进入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视野,其普及性与需求量大大提高,参与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为古代郎中(中医师)的专属,而演变成群体的概念。       

于是,中国的“茶人”概念出现了。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群体延续到唐代,出现了一个“茶人群体”中最具杰出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陆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茶圣”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怪异又令人敬畏的一个人。

我们说他怪异,是他一生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团。

他三岁成为弃婴,这就使遗弃他的家庭成了一个谜。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族,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三岁之大才被遗弃,是生活困苦,无法养活他?还是家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变故,只能通过遗弃将他变相送人?

被遗弃的陆羽是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拾到,将其抱回寺里养育。作为弃儿,陆羽又是幸运的。本来,智积禅师对他寄予厚望,不仅为他削发,收他为徒,期望他以后能继承佛家的衣钵。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却对整日的抄经念佛,暮鼓晨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终于在11岁时逃出寺院,跑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其实,他的长相很丑,又有严重的口吃,可是他却能扬长避短,专演“假官”(即丑角),竟获得了成功,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陆羽在他少年时拒绝智积禅师为其安排终生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认为进入佛门“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场被后人评价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陆羽对未来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伦之乐的憧憬。但事实是,他一生都未结婚。虽然这其间,他与姿色秀丽的女道士李秀兰相恋了二十年,但谁也搞不清他们为什么没能终成眷属?

陆羽一生对儒学、佛学、诗赋韵律等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以其丰富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社会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较高的声誉。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朝廷曾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陆羽婉拒。以至后来研究陆羽的专家始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陆羽要两次婉辞圣命,坚决不到长安做官呢?

凡此种种,陆羽留给后人太多的谜。

正是这个留给后人太多谜团的陆羽,却在33岁时,历经十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时间,特别是因编纂《韵海镜源》(唐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订。

至此,《茶经》遂成定稿。公元780年,48岁的陆羽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呕心沥血数十载的《茶经》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见陆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饮后,大加赞赏,封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它主要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其内容详实、丰富,语言流畅简洁,篇幅极短,总共7000余字。自此,茶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历久不衰。

《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

“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

“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

“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

“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

“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

“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

“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

“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被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到陆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羽所处的时代——唐代。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我们说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业的兴盛。现在的茶叶史学家们在追溯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中,普遍有一个共识: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即史称——茶业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不是史学家们的猜想,它是由几个标志性事件构成:

一是唐代开始正式开征茶税(也称“茶政收税”),说明茶叶生产与交易已进入相当的规模;

二是边疆的茶马贸易,使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三是茶叶作为贡品出现,反映它的社会地位与皇家的重视程度;

四是茶学专著《茶经》的出现。它的意义在于:《茶经》不仅是一部专门论述茶事方面的专著,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昭示另一种真理:任何一个重大历史时期,往往都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要著作相联系的。《茶经》——当然也包括陆羽本人,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又是这个时代的高度与深度。

有一点,或许是茶叶史学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提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个“膏”字。最早,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对“膏”字是这样解释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fatintheheart),后又专指物之精华(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师们通过熬制的方法将动物或植物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

药膏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大发明,它不仅成功地将动物与植物原始的固态形状与内含的物质分离,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浓缩性,不管是内服或是外用更方便,药性更高。

陆羽恰恰是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之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陆羽发现的这个“膏”与当时唐代制茶工艺有直接的联系。

因为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的《茶经》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饼茶的制作方式。我们说“茶,兴于唐”,也是以蒸青饼茶制作工艺的成熟为代表的。

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将采回的鲜叶用釜蒸熟;

“捣之”是将蒸熟的茶叶未凉前放入杵臼中捣烂,成为茶泥;

“拍之”是将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击,使其紧密坚实,不留缝隙;

“焙之”是将入模的饼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将饼茶烘干,防止发霉;

“穿之”是将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运输和计数;

“封之”则是将茶叶成品用特有的贮藏工具进行贮藏。

当然,陆羽虽然只用寥寥的十四个字就将唐代的饼茶制作工艺给予高度概括,但内中包含更深层次的工艺环节及要求却不是我们今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诠释的。

我们只知道陆羽倡导的制茶方法,对后来的两种茶产生很大影响。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无论是传统的饼茶制作工艺还是今天的渥堆发酵的熟茶,我们都可寻到陆羽制茶的思路与踪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最贴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让我们再回到陆羽制茶的这十四个字。

这里有与茶膏相关联的几个工序。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不能否认的是,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竟悄然出现了。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贡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贡两种。

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贡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出水面的。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普洱茶膏探秘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编者按:陈杰老师的《拾起悠远的记忆----普洱茶膏探秘》一文在文献梳理考证和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展示了茶膏由唐至清起落浮沉的历史,尤其从实验和工艺制作的角度考辨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来龙去脉,并在厘清茶膏发展史的基础上,论及现代茶膏的特点及鉴别,实为现代茶膏行业的奠基之作,对现代茶膏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陈杰《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书。

普洱茶膏作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与普洱茶前四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即使在当今,云南普洱茶大红大紫之时,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专著与文章层出不穷,可谓“泛滥成灾”。但仔细研读发现,关于普洱茶膏的介绍极为罕见,即使有,也只局限陈述古人的话语,对其产生、演变、特性、工艺及生产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剖析,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空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四种茶品,从一出现到现在,同属于“雅俗共赏”的茶品,即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乃至普通百姓,都可品尝品质不同的茶品,而唯有普洱茶膏不同,则是“非雅不能赏”,是皇家的专属贡品,非平民百姓所能得到。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中最高贵的成员。

我们从现今能够查阅的历史资料证明,普洱茶膏的名称是与普洱茶同时定名的。即1729年(雍正七年)。当时,清朝皇室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这样就使在普洱府地区交易的大叶种茶,统称为普洱茶,因此茶叶史专家们认为,普洱茶名称是以地方名称定名的。也就在这一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朝廷做为贡品。这里指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由此可见,在1729年之前,即普洱茶及普洱茶膏正式确定名称之前,普洱茶及普洱茶膏就已经存在,否则,清朝皇帝不会在圣旨中明确点明。

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亇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风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独有情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的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迷。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溫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官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消声匿迹。

陈智同:普洱茶年份的初步认识方法


导语:普洱茶的年份对普洱茶来说,是不可缺少、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在品牌、原料的基础上,年份的久远程度直接影响到普洱茶产品的价格。

【正文】而对一般喜欢普洱茶的入门者而言,普洱茶对他们的印象,是一种形状不同的紧压茶,除了形状有砖茶、饼茶、沱茶之外,对于普洱茶年份的分辨,更是如雾里看花,没有办法很快的对普洱茶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普洱茶的老茶,基本上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现在就以六十年陈期内的老茶做一个初步的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茶品,由于国营于私人商号并立,留待下回分解,我们现在先就市面上目前流通性较广的,能见度较高的产品,对其年份做一个简单而具有系统性的说明。

基本上普洱茶在早期有很长的时间是属于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当然普洱茶在当年也担负着边销的任务,这也是属于计划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普洱茶的茶厂,是属于执行计划生产的单位,它的上级单位担负着计划及销售,普洱茶是一个标准的外销茶,由它的紧压形式便可得知,由于云南早期的交通不方便,散茶形式是不符合运输上的需求的,而且紧压茶的屯积也较为方便,基本上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土产畜产是由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茶叶也属于土产的一种,所以有云南省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在早期负责云南茶叶销售的有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负责,当时在公司负责统筹外销与边销的事务,并依据需求对下属茶厂下达生产计划,当时很多茶叶经由香港转销,中国茶公司云南省公司是最重要的角色,很多目前高价的印级茶,都在当时生产。

七十年代中国土产、畜产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而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负责云南茶叶跟咖啡的销售,而负责销售茶叶的部门简称(省茶司),七十年代是一个创汇发展的年代,对于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来说也不例外,所以在那个时代的普洱茶的包装都印有中英对照的标示,外销气氛浓厚,省茶司更针对生产的茶厂做了配方标准化的设计,很多至今依然广受喜爱的产品都在当时产生,例如7572、7542、7532、7581都在当时由省茶司拍板,1985年省茶司旗下茶厂取得自主外销权,除了完成省公司的任务之外,也可自行与香港茶商生产并销售产品,依据客户的需求茶厂本身生产的现实条件,由茶厂自行设计了新的配方,那就是至今闻名的8582、8592、8653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些老茶的基本年份,一定要知道销售公司的沿革与时空环境的变换,这样就能够对普洱茶年份有基础的了解,我们得到了结论基本上可以将销售公司分为三大时期,而普洱茶的包装也可以分为三种大的年份分野,我们就将三种代表三个时代产品的包装特点列举于下,以供初学者查考。

一、中国茶叶公司时代(1950年至文革)

二、中国土产畜产公司云南省分公司(1972年至1994年)

三、中国土产畜产公司云南省分公司(94年后)

普洱茶膏探秘三: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


三、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

伴随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与云南传统的大锅熬制思路不同,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用现代生物科技的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呢?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亇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亇不对称中心,既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简称EGCG),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是采用的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我们从现代生物医学角度分析,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很多化学成份对人体产生药用机理。如普洱茶膏内含的类黄硐物质具有明显的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功效。同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并且,它还可以通过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根据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这种类黄硐物质还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当然,普洱茶膏的药用机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陈述。

虽然普洱茶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它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即我们对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冰山的一角。尤其是对普洱茶膏后续陈化过程中内含的各种化学成份的转化,及这种转换后的物质对人体产生的种种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还有大量实验分析留待我们及后人逐步完成。

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功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期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约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纯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红茶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市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使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目前市场上虽然普洱茶膏的产品很多,但能够做到具有欣赏价值的产品还很少。蒙顿茶企业是业界的先行者,也尝试制作了一些较为精美的产品。本章就以蒙顿茶膏为例,将部分产品展示给读者,但愿能给您带来愉悦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更希望通过这种欣赏,引起更多人对普洱茶膏的关注,以期创造未来更有价值的产品。

一、普洱茶膏的“三绝”

蒙顿茶膏的三款特殊产品:玉龙胜雪、红运当头、普洱黑金,被业界奉为普洱茶膏“三绝”。它们的制作工艺、外观形态、汤色、口感各有特色,为蒙顿茶膏的经典作品。而且,这些制作工艺内含的生物技术水平较高,目前仅为蒙顿企业一家掌握与生产。因此,这三款产品也被业内称为“茶膏三绝”。

玉龙胜雪(珍品级)

“玉龙胜雪”的名称是沿袭古代宋朝著名的一款名茶“龙园胜雪”的称谓。“龙园胜雪”,产自福建,为宋朝时期三十八款名茶之一。这两款名茶其外观具有颜色上的相似性,为加以区别,依据云南著名的玉龙雪山这一“圣景”,故将这种特殊的普洱茶膏取名为“玉龙胜雪”。虽然“龙园胜雪”早已失传,但“玉龙胜雪”却延续至今。是“茶膏三绝”之一。       

“玉龙胜雪”又称茶石(也有称石乳),其外观显出重度白霜,为茶膏长时间后陈化所致。这种白霜,是茶膏自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天然络合物,有极高的营养与品饮价值。如能发现其白霜向茶膏内部浸透,更是稀有。由于它陈化条件要求极高。古时候生产全凭偶然性,出品率极低。十分难得,基本上只用于观赏。即使在现代,高品质茶膏能转化为“玉龙胜雪”品级的也只有15%,出产量极低,属于十分难得的产品。

蒙顿企业生产的“玉龙胜雪”,选用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筛选与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得。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没有任何杂气,有百年茶膏的灵秀与韵味。好似一部历史沉积的书,有沧桑巨变,也有曲径通幽,让人回味无穷。

红运当头(珍品级)

“红运当头”是选自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采用最先进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唯一“上投茶”产品。       

“红运当头”的特点是,在冲泡时,先放水,后放入茶膏,且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让茶膏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似天赐福运,又似独中头彩,是祝福,也是期盼。

品饮时,更是沉香浓郁,口感醇厚,为茶中难得的珍品。被尊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普洱黑金(珍品级)

“普洱黑金”外观呈“煤精”般的乌黑油亮,其断面的“亮”度更为明显,可谓普洱茶中的“黑金子”;在品饮中,它打破以往茶膏“淡薄”的口感,在普洱茶特有的“厚、滑”基础上,具有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基本上可与陈化七十年以上的普洱老茶相媲美,可视为普洱茶中的“金子”,被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本品选用云南勐海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制成。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茶味具有独特的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

二、普洱茶膏的“三杰”

蒙顿企业自2005~2009年先后制作了上百种块状压模茶膏,其中三款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即:二龙戏珠、吉祥凤凰、吉祥孔雀。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版形漂亮,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其外观堪比艺术品。被业界及收藏者奉为“茶膏三杰”。       

二龙戏珠(珍藏级)

原料: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一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图腾“二龙戏珠”,线条优美,有立体雕刻之美,细节逼真,色泽光润。

汤色:呈葡萄酒色,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润,茶味纯正,有淡淡的沉香,回甘悠长。

特点:寓意喜庆,龙运持久。观之赏心悦目。

同时,本品另装有20克散块茶膏,选用精美象牙白开片瓷瓶包装,与二龙戏珠的品质一致,供鉴赏者品尝。

吉祥凤凰(珍藏级)

原料:易武正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凤凰图案,线条极其流畅,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红亮。

口感:厚、滑、浓、润,有淡淡的药香。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同时又是寓意吉祥,观之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超级普洱茶膏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吉祥孔雀(珍藏级)

原料:勐海布郎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孔雀图案,羽毛丰满,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感极强,回甘持久,具有特有的韵味。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寓意吉祥圣洁,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三、“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

蒙顿企业自2006年就开始了普洱茶膏一款特殊产品“金瓜”的试制。由于这款茶膏近似半球形状,其茶膏的堆积与成型十分困难。到2009年,该工艺经历上千次试验终于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仍然存在成品率极低的问题。

“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

这款茶膏有两大特点:

①原料是选用云南特有的18个茶区的原料拼配而成。

②每年仅生产72个。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中国智造的普洱茶膏》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中国智造的普洱茶膏》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膏制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65853.html

上一篇:普洱茶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下一篇:上千年生产历史的普洱茶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