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气,在茶叶爱好者之中一直是热门话题。有人视身体发热、发汗、打嗝、手掌涨麻、通肠甚至茶味浓酽视作“茶气足”,有人认为喝茶后身体发热、出汗便是“气感强烈”。各家各派都提出对茶气的不同解读,那么,究竟何为茶气?何谓气感?
既然说到“气”,必然要遵循传统文化中对其的解读,也就应依循中医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所有食物都有归经(专属经络与属性),茶叶自不例外。饮茶之后,感知其经行的经络,即是茶品的“归经”。传统中医辨识某一味药材的归经与茶气归经是相通一理的,但如前文所述,现代人由于多种原因,身体感知的敏锐度大受影响。具有明确体感的人已然难得,能够明确感知气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反茶气论”与各种对于茶气和气感的诡异解读的产生也就自然而然了。
许多中医药典曾提及茶在十二经络中归属肝、心、脾、肺、肾等五经络,但此系特制绿茶、青茶类而言。若扩及其它茶类,如红茶、白茶等又有不同。尤其是普洱茶,能够经行人体绝大部分经络。感受茶品循行经络,是为气感。
对于普洱茶而言新制生茶属寒凉,品饮新茶时身体所产生的热感,是因为驱动身体免疫机制所产生,而并非茶品本身性属温热。普洱熟茶经过类似中药炮制之法的渥堆,老茶经过时光淬炼与微生物发酵,使得茶性转变为温热。
依经络气感大略区分,新制生茶寒凉,老生茶温热;新制熟茶燥热,老熟茶性温。新制生茶走表,老生茶走里。新制生茶生茶走心、心包、肝、胆、膀胱、肺、肾等经络,老生茶与老熟茶入脾、胃、小肠、心包等经络。具体到特定茶品则需具体而论。
石昆牧老师于多年提出茶气与气感的概念,在当时的业界被其它业者斥为怪力乱神,而今当年的批评者又纷纷成了气感的拥趸,并产生了对茶气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解读,亦是茶业一怪现状。
了解口感、体感与气感的感念,明确喝茶时感知到的信息
普洱茶因制作工艺手法、选料及茶区不同,香味上分有樟香味、兰香味、荷香味、枣香味、蜜香味、蜜兰香味等,什么原因决定了普洱茶的香气?
一、香气的前体物质
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
二、不同的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中制程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
三、仓储的不同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感染异味的特点,与普洱茶而言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
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
老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
要正确理解“老茶头”,就要先来说说这个块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知道,普洱熟茶要经过洒水渥堆发酵而成,发酵时间根据发酵程度不等。在发酵过程中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不同的微生物会发挥各自的作用,总有小部分茶叶会被菌丝体黏连在了一起,于是就结成了块状。过去工人们习惯称之为“疙瘩茶”,这种黏连伴随着菌丝体蛋白的变性而变得非常牢固。我们在冲泡老茶头的时候会发现,许多老茶头怎么泡都泡不开,用开水煮了半天都还黏在一起。
待茶叶发酵完毕,工人们会把这些结块的茶疙瘩拣出来尽量解开,再放回到茶叶堆里。但有的茶块粘的实在太紧,想要解开就会把茶弄碎,因此就只能把这些茶单独堆放,另作他用。
从原理上讲,“疙瘩茶”从熟茶工艺产生就有,但“疙瘩茶”商品化成为“老茶头”,是2005年前后才出现的。当时担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副厂长、总拼配师的李文华先生发现,这种团块茶有其独特价值,就有了开发一款产品的想法,并把这种“疙瘩茶”命名为“老茶头”正式面市。
现在,许多品牌和茶店都有老茶头出售。滋味好的老茶头,汤色红亮、入口甜糯细滑,非常舒服。从我们喝老茶头的经验出发,老茶头煮着喝更好。
木香是普洱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香气,在熟茶中尤为突出,通过某些选择微生物接种技术加工出来的普洱茶(熟茶)会具有非常突出的木香。木香与花香蜜香的高扬不同,给人的感觉低沉温和,是利于普洱茶品质的香气。
对普洱茶木香贡献最大的是α--紫罗酮、β-紫罗酮、α--雪松醇、α--雪松烯、β-愈创烯、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
普洱茶"野菌香"
野菌香一般出现在普洱茶(生茶)中,嗅来诱人嘴馋,非常能勾起人的饮茶欲,是非常经典的香气,野菌香往往伴随着高级的品质。
其香气构成主要是亚油酸转变而成的一系列八碳风味化合物,如1-辛烯-3-酮、1-辛烯-3-醇等,该类物质沸点低散逸快,因此贮藏年限较长的茶不容易保留野菌香。
普洱茶"樟香"
樟香多在存放时间较长的生茶中出现,嗅来如香樟木,有沉静自然之感。
与樟香有关的香气物质主要有莰烯和葑酮,二者都是具有樟脑味的香气成分,混合花木香而表现为令人愉悦的樟香。
普洱茶"药香"
药香自然就是中药之气,如人身处药铺所闻到的中药气息,其实就是陈放很久的草木之气,因为茶叶也是草木,在陈放久了以后,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气息。
普洱茶"参香"
类似于人参的香气。
在普洱茶中香气成分有和人参香气成分类同的部分,比如具有泥土气息的棕榈酸和具有木质气息的金合欢烯均可在人参的香气成分中找到。普洱茶中人参香特征的构成除了这些物质外,还有部分木质香气和甜香的参与。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普洱茶受到众多茶友追捧,有人拿来送礼有人留着自己喝。但大部分人还是茶小白,加之市场上货品参差不齐、难辨真假,很多人为了买到一款好普洱伤透了脑筋。
有鉴于此,我们召集老茶鬼、资深茶客以及买茶达人,精心整理出这一份《茶小白熟茶选购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坯子好,才好,原料当然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普洱茶因为加工工艺和品质特质不同,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干燥、精制等过程,最终才能变成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熟普。
普洱熟茶散茶的等级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对于熟普的制作,选料是最开始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原料不好,后续的发酵工艺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树龄的原料毛茶,价格差异也大。可用此客观的评判标准:干茶色泽油润、香气纯净无异杂,无非茶类的夹杂物。
工艺是个技术活,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接下来我们说说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艺,也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高低的决定性步骤。
因此,对发酵师傅的要求极高。发酵时一次渥堆发酵的毛茶量不会低于1吨,发酵过程中损耗率很高,整个发酵期很长,有的时间长达四十天以上。
除此之外,中间也蕴含了无数风险,茶叶温度过高会导致“烧心”;水分过多的话,堆内透气性差,易导致茶品出现酸馊;水分太少,发酵温度低会导致茶叶达不到预期的发酵目的。
因为,发酵出来的茶叶,不同级别的滋味是不同的,而且发酵度也会存在区别,为了使最终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滋味,就必须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拼配,这一步对于熟茶滋味的影响很大。
干燥之后是压饼的程序,而压饼前,很多企业会有重要的工序,就是拼配。
熟茶有时候会拼配一些等级较低的叶片或叶梗,目的是为了提高茶汤的甜度,这时候老叶片的出现不一定代表茶叶不好,还是要靠最后的滋味来判断,这就是熟茶拼配工艺的重要性。
好与不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都是证据
熟茶的茶汤会有一定的浓醇度,入口顺滑,滋味醇厚。
颜色方面,红浓明亮是熟茶的标准,就是要求茶汤颜色是红色到深红色,同时有一定的粘稠度,色泽通透明亮,不能浑浊,前几泡轻微的浑浊对于新熟茶来说也是允许的,但不能持续。
至于香气,可能会有甜香、枣香,但肯定没有异味,没有酸馊。
从熟茶的叶底,可以看出一个茶叶的发酵程度,正常发酵程度的熟茶,叶底应该是红褐色、红色或者红棕色的,茶叶的柔软度也是考验拼配师技术的。
好茶颜值和内质都不错,所以看颜值很重要
先看外形,再看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熟茶的条索以看上去美为最好,熟茶的饼面以条索肥硕紧实,色泽、大小均匀为佳。
干茶颜色,芽头是金黄色,其余的叶梗都以红褐色为主,如果色泽发黑,都是不好的。
但要从外观直观地判断熟茶的好坏,除了饼面发霉,明显的发黑,有非茶类的异杂物之类的,基本看不出个好坏,所以大概看一下就好,熟茶主要还是靠喝来判断。
茶叶的好坏和茶叶的等级有直接关系,更与制作茶叶的过程有关系,这些都会在茶叶的外形表现出来。
当你不懂得如何鉴别时,品牌是重要的保障
产品和品牌就相当于茶企的肉体和衣服,如果没有产品这个肉体,即使衣服再好也难以长期维系。
品牌能为普洱茶创造价值,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带来综合效益,有了品牌也就意味着有了质量保证,茶小白们在杂乱的茶市场里购买茶叶,如果没有品牌这件外衣,很难分清哪个才是你有保障的茶品。
最近看到茶友尤其是刚接触熟茶的茶友对熟茶有很多疑惑,不知喝熟茶如何入门?不知何为适度发酵熟茶?有感而发讲一下自已对熟茶的认知。
熟荼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组成部份,要喝懂云南普洱茶一定不能只懂喝生茶,还必须懂喝熟茶才算喝懂云南普洱茶,而真正全面喝懂云南普洱茶还得要喝懂老生茶和老熟茶,因此喝熟茶是一门不能缺少的学习云南普洱茶的功课。
对熟茶的疑惑本人也曾有过,在学习品饮熟茶过程中学费也交了不少,好在有资深茶友的帮带下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升辨别熟茶好坏优劣的能力。
茶在不卫生的前提下只能是坏劣茶,而在卫生的前提下是茶只有品质高低之分,喝熟茶一定要喝干净卫生的、正规厂家的熟茶。
熟茶如何入门?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检的熟茶品饮,其二要品饮不同厂家、不同品质、不同年份的熟茶,全方位积累品饮经验,不要长期停留在某一层次上(尤其在低层次),多喝多问多思考,只有喝明白熟茶后才能在五花八门的品牌熟茶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熟茶。
适度发酵熟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汤色一一汤色红浓(红褐)明亮;香气一一熟(陈)香要纯正,不能有霉味杂味等;滋味一一醇(和)厚、爽(绵)滑、回(甜)甘;茶底一一叶质肥嫩、柔软度适中、色泽褐红(深栗)均匀一致、有光泽有弹性;适度发酵的好熟茶能让品饮者口感和肠胃都感觉舒适,心情安稳。
熟茶是为满足港澳、南洋等地区消费者品饮汤红水甜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而研制的,目的是出囗创汇,不为仿老生茶口感,现在坊间传说轻发酵熟茶存放陈化后更接近老生茶的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感觉,熟茶就是熟茶,老了只是老熟茶,与生茶无关,与老生茶更不可比较,轻发酵熟茶与重发酵熟茶是适度发酵熟茶工艺的加减,只有口感的差异。
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熟茶的重视,发现熟茶在渥堆过程中微生物酶促发酵的分解和代谢物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有益的已知或未知的物质,表明熟茶对人类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因此喝熟茶应以保健养生为主,品茗品鉴为附。
当我们在喝普洱茶时,总是会提到“勐海味”,那么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呢?
“勐海味”的说法最初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是消费者对云南勐海茶厂出品的普洱茶(尤其是熟茶)产生的一种特殊“味觉”的称谓,也是勐海茶厂区别于其它厂家的重要标识。
但到了本世纪初,这种称谓开始延展,不再单是指向勐海茶厂,而是泛指勐海地区诸多茶叶生产企业出品的具有同样“味觉”的优质普洱熟茶。自此,“勐海味”脱离了勐海茶厂单独的印记,成为勐海地区高品质普洱茶的品鉴用语(“下关味”的称谓目前仍局限下关茶厂,还不能被通用)。
“勐海味”是普洱茶上千年发展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味觉”称谓,这是勐海茶叶特有的滋味与香气。目前没人能准确的说出什么是勐海味,这也是用仪器无法测定的,全靠人的感官来感觉,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勐海味”的出现是伴随熟茶的成功而降临的。因为它比生茶多了一个快速发酵过程。它更接近生物学特殊地理的概念,这种特殊地理又与特有微生物菌群有着直接联系,形成特定地理区域的产品特性,也是地理标识的重要依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坚持普洱茶只能产生在云南几个重要区域,而其它区域(尤其是云南省外)生产的普洱茶不能称为普洱茶的原因。
形成勐海味的三大要素为:勐海料、勐海发酵、勐海仓储。“勐海味”是勐海料在发酵过程中与微生物和化学转化有直接关系,也就是勐海茶在勐海发酵并在勐海存储的茶的味道。勐海料是基础,勐海发酵是关键,勐海仓储是固化品质。
人们通过对不同地区原料、不同地区发酵熟茶的反复对比发现:勐海发酵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勐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无可复制,也就成就了勐海味不同于其它茶味的特点。
也有很多将其它地方的茶叶原料拉到勐海去发酵的案列。虽说能得到些勐海风韵,但茶香、茶汤滋味的具体表现,会因为茶叶内质本身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而且因为原料的不同,勐海地区发酵的熟茶,滋味有偏苦的,也有偏甜的。但也不是每个地方的原料拉去勐海发酵都能叫“勐海味”的。有些地方的茶发酵以后,茶汤口感、香气远不如真正勐海茶料发酵的“勐海味”。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那普洱茶为什么会有酸味?是什么原因导致普洱茶有酸味?
因素一
地域性水土气候导致的酸。比如临沧茶区的原料,因为土壤、水质、树种原因,发酵成熟茶之后,很多(不是全部)都会出现微酸。无关发酵技术,纯粹是因为气候、土壤、水质和树种造成的轻微差异。所以有些地方的原料适合做熟茶,而有些地方的原料适合做红茶。
因素二
原料比较嫩的熟茶,尤其春茶,在发酵时很难掌握发酵程度和潮水比例,也容易出现发酸的情况。
熟茶的发酵工程量大、周期长,一批熟茶的发酵至少要持续一个半月左右。
这段时间里,要在什么时间潮水、什么时候翻堆等,都靠发酵师傅一人掌握,这对个人经验技艺要求非常高。
所以对于缺乏经验的发酵师傅而言,很容易出现潮水比例掌握不好的情况,如果潮水过度,品饮时就会出现茶汤发酸的情况。
因素三
发酵程度较轻的熟茶。从发酵角度来看,熟茶发酸是一个阶段性过程。比如,当整个发酵过程持续一个月时,发酵进行到第十五天的时候,这个阶段的茶必然有酸味,由许多微生物发酵造成;等到后续十天的持续发酵之后,酸味又会褪去。
所以如果茶在第二十天时停止了发酵,酸性物质来不及分解,酸味就会停留,属于轻发酵。这种轻发酵的熟茶,也可能出现酸味,但并不是所有轻发酵的茶都会出现明显的酸味。
因素四
发酵时温度过低,周期太长,达不到微生物发酵的需求温度,也会出现酸味。
比如,为什么勐海是最适宜发酵熟茶的地方,而临沧则很少有品质出众口碑好的熟茶?因为临沧的温度比勐海低,在临沧发酵时堆子的温度上不去,不容易热,持续时间长,很容易造成轻发酵,酸性物质分解缓慢或来不及分解,就会造成茶汤微酸。
同理,夏天发酵需要的时间比冬天短,临沧发酵比勐海发酵需要时间长,就是这个原因。
因素五
这是茶友在存茶过程中容易遇到的情况,茶叶受潮,二次发酵,也会导致品饮时微酸。熟茶在梅雨季节受潮,导致二次缓慢发酵,这种不当发酵,会导致酸性物质溢出,又没有后续分解过程,造成茶汤酸。
所以茶友存茶过程中,尽量干仓存储。干仓存储的茶,虽然转化不如湿仓迅速,但百利无一害,无论何时都能保持良好的品饮体验。
一是高温提香的过程。绿茶与乌龙茶基本都是沿袭这条思路。只是过程与手法略有差异而已,但是高温是必备的主要条件。如有的铁观音,为了达到高香或奇香的效果,在烘焙一段时间后,出锅前瞬间将温度提升到105℃,用高温将茶叶内含的芳香类物质激活,然后出锅封装。
二是酶降解产香的过程。也是常温状态下,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这是一条与高温提香截然相反的“路径”,即: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
这种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路径”,是忌高温的过程,突出体现普洱茶独有的陈化机理。也是普洱茶膏的产香过程。这就是普洱茶膏为什么由最初的“无味”到后来逐渐有“香气”的原因。因此,蒙顿茶膏投放市场的产品,基本上是以“无味”的为主。
很多人或许对这一点仍有疑问,既然蒙顿企业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不将茶膏先陈化一下,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呢,那样不是会减少很多麻烦,甚至质疑吗?这是蒙顿企业的故意行为。有三点原因:
一是让经销商或者消费者自己体验香气变化的过程。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发现胜于企业宣传;
二是不同的存放环境,其香气的形成与香气的类别也是不同的。虽然这种差异可能会很小,但细心的人和对香气敏感的人一品便知。这个过程与普洱茶膏陈化过程一样,也是品质再造的过程,与存茶人参与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蒙顿茶膏欢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存放环境陈化出的普洱茶膏,会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不同,打造出不同香气与口感的普洱茶膏。蒙顿企业始终相信,普洱茶膏未来的极品出现,一定不是蒙顿企业一家所为,而是集合了社会群体智慧的结晶;
三是更重要的一条,是蒙顿企业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放心,蒙顿茶膏是不含任何防腐剂,包括色素类、香精类的产品。如果添加一些色素类与香精类的物质,茶膏的最初不会是“无味”,而且汤色也会非常漂亮,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保留“恒定”的特点。蒙顿企业更愿让我们的茶膏在消费者手里,明显感到其陈化的过程,品质曲线是逐渐向上递增的趋势。其原因除了低温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添加剂的结果。
宋代随着茶坊、茶肆的出现,茶开始走向世俗生活,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皇帝与上层人士的直接参与,打破了茶不仅仅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更是上升到一门高雅的艺术。也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茶膏于宋代,不得不提宋徽宗。宋徽宗是继唐代陆羽之后又一个最著名的茶叶专家。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总共三百多个皇帝中唯一一个写茶书的人。宋徽宗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他提出一个鉴别茶的方法:“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茶饼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饼表面含的膏状物质,如果较稀的话,会出现很多皱纹。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较厚,即膏稠者,其表面的纹理不明显,质地坚实。
宋徽宗的膏稀和膏稠的提法与唐代工艺不同。唐代陆羽的“含膏者皱”是“蒸之、捣之、拍之”之后使茶汁溢出,经空气氧化,使茶汁出现了“膏化现象”的结果。而宋代的茶人已经成功地将茶叶与茶汁分离,又将茶汁还原为另一种稠状物质,即茶膏。记于北苑贡茶苑赵汝砺的《北苑别录》揭示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
北苑贡茶苑是皇家茶园,有相当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允许任何一个知情的官员随意将这里的秘密对外泄漏,更别说以书籍的名义。作者是在有意无意中,很巧妙地将茶膏的制作工艺记录下来。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的《茗荈录》中,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着茶膏作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宋代是中国名茶不断涌现的时代。从《宣和北苑贡茶录》(宋代熊蕃所著)中,可以发现为皇家所造团饼茶那出神入化的皇室茶谱,其中尤以龙团凤饼为精致致极。熊蕃在他的书中,录有38种团饼茶模型,有方、圆、椭圆、花式等,造型多姿多彩,饰面用龙凤图腾,祥云氤氲,寄托一种神韵,其茶名“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龙园胜雪”、“玉除清赏”等更是引人入胜。这其中,有一条是后人极少发现的,就是茶膏也为其增色不少。如果没有“珍膏油其面”,会使其逊色不少。
酸味与堆子味,是一种特殊的风味,比较不容易转变,这样的熟茶要变到陈、醇、浓、香,比较困难。所以许多人把这两个因数当成评判熟茶好坏的基础,堆子味重,打低分,酸味重的茶不及格,当然喜欢酸味这种风味的人除外。
熟茶喝了嗓子发干发痛,也是发酵不好的标志之一。如果只是发干,因为发酵的火燥之气存在,新的熟茶会有,老熟茶醇化后,这种火热之气会减退。至于发痛,紧压茶应该不太会如此,熟茶散茶,特别是散包,如果没有出厂检验,可能会细菌总数超标,这是嗓子发干发痛的主要原因。建议购买有QS的产品。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饮茶入门系列|茶的酸味是怎么形成的?》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饮茶入门系列|茶的酸味是怎么形成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茯茶金花是怎么形成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