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品鉴普洱茶的7个步骤

2019-12-04

喜欢喝茶的茶友对于普洱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怎么喝懂普洱茶,不一定所有茶友都知道。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谈谈喝普洱茶的七步曲。

第一步:看茶

成熟的制作工艺稳定,制成的饼茶外形均衡统一,薄厚外缘规整紧实。

色泽区别生熟茶,熟茶色泽黑褐,生茶根据年份由墨绿色(年份短)→棕褐色(年份长)条索松散→结实单薄→壮硕发干→油润。

第二步:摸茶

摸摸紧实度茶体疏松,根据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则陈化速度稍慢。

撬茶看内外洒面指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卖相更好,一口料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种等级的茶叶,并非金玉其外,可能败絮其中。

第三步:闻干茶

“闻”顾名思义,用鼻子细细闻感觉。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如果存储不当,如将普洱茶与其它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一起,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产生的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调料产生的各种刺激性味道等等。

当然,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发生失误也会产生各种异味。总之,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是好喝的茶!喝这样有异味的茶会令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第四步:开汤闻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优质的普洱茶热嗅陈香显著浓郁且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甘爽的味道。质次的则有陈香,但夹杂酸、馊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

有的香气则是制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的,比如青草味是因为采摘的鲜叶炒得很不熟导致的,而采摘的鲜叶炒时欠火候则显现生青味。

第五步:开汤观色

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泡出的茶汤为栗红色或暗红色,微透亮,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

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俗称酱油汤。

而优质的普洱茶生茶,无论是存放多少年,其汤色都较为透亮,呈现出青黄色或金黄色的汤色。

第六步:开汤品气味

品熟不成熟→成熟清香(晒青毛茶未进入发酵的新茶)→花香(氧化程度浅)→果香(氧化比较充分)→蜜香(经过一定的发酵时间了)→松脂香(茶树保护好,采摘次数较少的叶片经过一定时间发酵)→陈香(长时间发酵产生的芳香醇的香气)→樟香(这个香气可不是一定会有的,此特殊香气有如淡淡樟木气息,肯定自然发酵时间长才能产生,当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利益弄虚作假)→药香(芳香醇长时间发酵产生的特殊香气,也不是所有的老茶都会有的,老茶之所以更多能体现出则是首先得感谢那些老茶控们选料之初就倾注了心血,根据经验首先判定将来会出现樟香或药香并精心保存,判定失误则只会出现陈香而非樟香、药香了)

品层次香量由单一→变化单一(只有一种单薄的香气)→丰富(有多种香气)→有层次(同泡茶汤由热至冷产生多种不同的香气)→变化(不同泡茶汤产生不同的香气)香感下沉→高扬下沉(香气含蓄不张扬)→内敛(香气丰富而且协调持久)→高扬(香气尖锐且持久)。

第七步:开汤品味道

品普洱茶要慢慢品,滋味在口中所散的香气都会与之不同。主要是从滑口、回甘、润喉来感觉。

优质的普洱茶无苦涩感,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甚至产生涩麻感。

cy316.COM编辑推荐

7个小妙招,快速品鉴普洱茶


普洱茶具有抗癌细胞、降血脂、减肥等等的功效,然而面对市场上面琳琅满目的普洱茶品种,商家的说辞,怎样才能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普洱茶呢?

1.看品牌

我们在选择普洱茶的时候,还是要注重选择品牌的普洱茶,品牌茶叶无论是在生产安全方面还是茶叶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方面都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2.看普洱茶的外形

选购普洱茶的时候,通过看普洱茶的外形来判断。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

3.闻普洱茶的香味

普洱生茶多是障香味,陈年的普洱茶则是闻起来则是老味。选购普洱茶的时候,如果闻到了有霉味或者是其他的异味了,这就说明茶叶的质量堪忧。

4.看茶的汤色如何

选购普洱茶的时候,可以依据茶的汤色来判断好坏。优质的普洱茶泡出来,茶汤是透明发亮的,而且上面还有一层油光。劣质的普洱茶泡出来的则是发黑、发污的。

5.品尝味道

一杯好的普洱茶不会喝到嘴里的时候,有霉味的感觉,更不可能有苦水的感觉。优质的普洱茶喝下去以后是滑口、滋味浓醇,回甘,舌根会有生津之感。

6.看价格

选购普洱茶的时候,还可以依据价格来判断质量的优次。普洱茶是越沉陈越香,所以老的普洱茶价格坑定会贵一些的。

7.看耐泡度

耐泡度即为茶叶的冲泡次数,如果一泡普洱茶的冲泡次数多,而且水味越靠后,那么就说明茶叶的内含物质比较丰富,说明是好茶叶,在跑泡到最后的时候,还需要查看一下叶底的肥壮程度和色泽。

普洱茶的品鉴,可以从7个方面着手


在漫漫岁月的流逝中,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茶品丰富多彩的变化,加之饮茶人面对时间长河的心理感动,那么好普洱茶的特征是怎么样的呢?

1、质

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普洱茶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

2、形

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则质次。

3、色

简言之,以色别鉴茶,干茶须以自然油润为上,汤色以通透明亮为佳。

4、香

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香气以自然绵久为高。

5、味

“味”之特点,也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著区别的特征。在品饮实践中,普洱茶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生理体验感觉,另一层是以此为基础的含有很大程度的审美性趣味,成了“体味”、“玩味”、“品味”等意蕴,使人感受到不同味道的普洱茶和与之相应的不同味道,同时具有使人得到精神愉悦。

6、气

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普洱茶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

7、韵

韵是普洱茶品鉴中较“气”更难加以形象说明的主观感受,要在加强自身修养和不断的品饮实践中积累感受,不断提高。

浅谈品鉴普洱茶香气的6个小步骤


第一步:观其色,嗅其香

拿取置茶的茶叶罐时,空气中大约就已经飘荡着一股茶香了。打开茶叶罐,罐内的密闭空间中,回荡着浓浓的茶香。取茶于手心,低头轻嗅,香气又是另一种表现。

第二步:亲近茶壶,感知香韵

茶叶置于茶壶中,沸水冲泡,顿时香气四溢,让人神清气爽。将壶盖置于鼻尖,深深啜吸壶盖附着的芬芳;再将茶壶置于鼻尖,感受那茶叶经高温湿润后的香气变化。

第三步:与味蕾相遇,与身体相融

茶汤注入茶杯,举杯闭目深吸一口茶汤表面散发的香气。茶汤入喉,杯底仍有不容错过的余香,等待与我们的嗅觉神经细胞交流。

第四步:轻啜细品,唇齿留香

茶汤入口,轻含于舌面,顿时香气四溢,或充满口腔唇齿间,或上扬至上颚鼻腔处。一壶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香气可能不断地变化。

第五步:慢下来,让回味悠长

如果我们有时间,可以稍稍放慢品茶的节奏,茶汤顺着舌面滑入身体后,让茶香包裹整个口腔,或于喉头鼻腔回荡。

第六步:记忆中的陈香,再现往日时光

还有一种茶香,并不是感官嗅觉的,而是大脑深层知觉的香,那是记忆中的陈香。这种茶香的苏醒,如老歌一般,唤回记忆深处那种美好经验的情境,如时光回溯岁月重现,让生命的感动重新再走一回。

品评普洱茶之品茶步骤7法


品饮普洱茶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为了能让你的嗅觉更加灵敏,不至于误判茶的香气,请不要吸烟。

必备茶具:绝对不能用紫砂壶,因为紫砂壶对普洱茶的口感有修饰作用,为了定义茶品质的优劣,请你们一定要具备白瓷盖碗、玻璃公道杯等泡茶/品茶器皿。

开始品茶的程序:

备注一下,【品定茶质的好坏】和【平时享受喝茶】的概念是不同的。如何享受喝茶以后再慢慢的逐一介绍。

步骤1.将茶叶片拆散,尽量拆成完整的叶片,不要拆碎,拆散后部分太过碎烂的茶粉请滤出。

说明:因为试茶的时候茶粉析出茶质的速度较快,对品茶口感和汤的澄清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步骤2.用开水(水一定要大开)缓慢倒入盖碗,滤去浮起的泡沫,浸泡10秒钟,洗茶一次,倒掉茶汤。

说明:为了验证茶的品质,请务必牢记--洗茶只能一次!因为茶品在制作和后期存放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第一泡洗茶汤倒掉之后,往往未必能够把茶的异味/杂味、轻微仓味彻底洗干净。而两泡洗茶后,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评茶要判断出来最重要的一半条件,就是要品出茶的缺陷,包括茶在存放过程中的缺陷。

步骤3.洗茶后,用大开的水缓慢倒入盖碗,浸泡20-25秒后,茶汤注入玻璃公道杯,认真看汤色。如果茶汤浑浊,悬浮物很多,这茶肯定是在制作或后期存放中出现了问题,属于瑕疵。当然也有个别情况,就是满布茸毛的春茶芽头会有轻微混汤的现象,悬浮物为茶面的茸毛。

步骤4.喝茶——请务必记得,一定要等茶汤的温度降低到手摸杯子都不会烫的时候才喝。也就是说评茶的时候,一定要温喝,绝对不能热喝,如果茶汤温度超过60度的话,就会把你的口腔烫到麻木,这个时候,你根本就不可能喝出这茶的优缺点了。另外,温喝的时候要大口,不要太快把茶汤咽下,要让茶汤充分浸泡你口腔里的每一个位置,感受茶汤究竟在你口腔里的哪个位置产生味觉反应,也就是说,你口腔被茶汤泡着的时候,肯定有位置能感受到苦或者甜,你要认真去体会,最后再缓慢的咽下茶汤。

说明:一杯接一杯那叫解渴,嘴里不停有茶汤掠过,一直是高温湿润的状况。你怎么可能感受到回甘、生津的明确位置。

步骤5.品味--第一杯茶汤咽下之后,请你立刻停止喝茶5分钟,在这5分钟里,你的口腔处于逐渐降温的状态,请你集中注意力,感受口腔里的回甘、生津具体准确位置。如果你对茶区特性非常清晰了解的话,一杯下去,你就会知道这茶的口感大概归属在哪个茶区了。绝对不是说你喝10杯之后才能评定茶的品质,那是茶商们忽悠的说法。因为泡过5-6水后,就算是湿仓茶也会逐渐散去杂味,水会逐渐转甜。越是差的茶品,泡到后面,缺点会散失得越明显,因为之前的确是瑕疵太重了。所以前后有对比,茶商才会拿最后面的几水来忽悠你,说几泡之后就很好喝了。这是骗局,千万不可信。

步骤6.还是品味--回甘的位置确定茶区后,茶的各项指标,在品饮的时候,应该也可以大致判定了。以前我有说过的,今天重复一遍:

优点:香、甜、滑、顺、回甘、生津

缺点:苦、色、钉、麻、刺、口干

步骤7.茶气?霸气?

这是商家可以拿来忽悠的最大欺诈行为!因为茶气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所以最容易被修饰和作为重点推荐。商家往往会对你说,这茶的茶气有多强……

你可以对商家发问:茶气是什么?

商家可能会说:嘴里的强烈刺激性,回甘,后背两液太阳穴冒汗………

你可以再问商家:茶气是怎么形成的?要怎么样才能更容易感受到茶气的明显存在?

商家往往在这个时候会开始支吾了,因为百分之95以上的商家,并不知道茶气究竟是怎么来的。

小编教你体验茶气:

请你选择一个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在空腹的时候喝茶性比较强的茶……后面的我就不说了,我要你亲口告诉我是什么状况

判断依据:

普洱茶是茶性极强的茶,对身体新陈代谢有加速促进作用,喝强茶质的普洱茶加速胰岛素的分泌,消除你身体内存在的糖分,会导致血糖降低....在你身体状况虚弱、不适或者肚子饿的时候喝普洱茶,你的身体反应会非常的强烈。因为普洱茶直接导致你的新陈代谢加速。出汗、心慌、手抖......不适的身体状况,就是茶气带来的最容易感受到的【体感】。

关于【老班章茶】的释疑--茶商们常说他们手里有纯料老班章,我教你们一个很特殊的方式来鉴定茶商们手里的茶究竟对不对。你们带着你们手里的普通茶品(南糯台地茶、临沧料等略苦底的茶品)去检验一下就知道了。先泡你们的普通茶,洗茶一次之后泡2水,认真喝,重点是感受茶的缺点。然后让商家拿着他们的老班章,弄2-3片叶子彻底掰碎了放进你们泡过两水的普通茶里面,洗茶一次,然后再认真喝,看看他们的老班章是否把你们的普通茶品的口感彻底改变了?

改变的条件包括:甜度会增加很多,苦基本上掉干净了,不会留口,喉韵加深很多,生津减弱,茶汤质感会一直通到胃部,引至食管和胃部发热等体感。

如果商家说,你怎么可以肯定你这能改变茶性的茶就是老班章?

你回答:老班章是普洱之王,没有普洱茶能够超越之口感,老班章是云南版纳地区以内最甜的茶。如果这2-3片叶子改变不了茶性的话,那怎么可能会是老班章呢。行内都知道老班章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味精。你的普通茶就是菜,菜加了味精才能更好喝。否则,那就不是味精啦。

品饮普洱茶的三个步骤品饮普洱茶的三个步骤


是的,生活中,喝茶原本是一件非常惬意轻松的事情。可轻松不代表简单,很多人认为喝茶有啥?不就找个茶壶,烧壶水,泡茶、喝茶即可!哈哈,那你想简单了。喝茶自有一番大学问!如果要想做个合格的品茗人,做好下面几步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一步:闻香。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不管发酵与否,程度如何都有那个阶段特有的香气。闻香一般在第一泡或第二泡以后,对着倒干茶汤的空公道杯的杯口深吸,感受茶的香气借着杯子的余温窜进鼻孔、沁人心脾的快感。普洱茶的香气不会像铁观音那样香艳,也不会像龙井、碧螺春那样清新可人,普洱茶体现得更多的是内敛与沉稳的香气。

第二步:咀嚼茶汤。不知道大家可见过那些无牙的老奶奶吃东西,她们蠕动着上下唇,用牙床来触碰食物使之碎裂,以方便吞咽和消化。因为没有牙,所以老人们会对食物的粘稠度,硬度,包括形状等会产生较细腻的感觉。我们以类似的动作来体验茶汤的汤感:普洱茶入口后,舌头缓慢搅动茶汤,让茶汤与舌尖、舌心、舌根以及上下颚充分接触。几秒钟后,喝下一小口茶汤,静静感受茶汤的滋味,以此来评价茶的粘稠度、顺滑度、柔软度。

第三步:感受回甘。茶之回甘,是由苦涩造成对口腔的刺激而分泌的唾液与茶汤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回味。对回甘的追求也是我们在喝普洱茶,尤其是生茶的时候最孜孜以求的直接体验。普洱茶的甜味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糖类、天然含氮化合物(氨基酸)。感受回甘很简单,只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舌根后部。有些茶回甘来的快,有的慢,有的持续长久,有的则稍纵即逝。一些精彩的好茶,喝下去以后,回甘生津强烈持久,人称“浸牙床”,这时您可得把嘴唇闭笼一点了,不然一不小心口水流出来了就呵呵了。

对于菜鸟进阶,简单这三步就够了,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这三步,就可以说“会喝普洱茶了”。纵使有好茶在面前,也不会自觉暴殄天物了。

茶叶常识:普洱茶必须具备的7个指标


优质普洱茶必备的七个指标--质、形、色、香、味、气、韵。

普洱茶必须具备的7个指标

1、质佳:因各产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等,所以又各具特色风味。

2、形佳:首先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其次嗅茶饼气味兼看茶面色泽和净度。无异味、杂味。

3、色佳:主要看汤色的深浅和透亮度。优质的云南普洱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形的膜,优质的普洱茶熟普叶底呈现褐红色。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优质的生普,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仿佛被一层油膜包裹,久泡其色不变。

4、香佳: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其方法与普洱散茶相同。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热嗅香气显着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

5、味佳: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判断。

6、气佳:茶气足、厚、正。

7、韵佳:最显着的感觉就是喉韵。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判断。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喝普洱茶出现麻味的7个原因


有的茶友说喝普洱茶的时候出现麻味,为什么喝茶的时候会有麻味呢?喝普洱茶出现麻味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各位介绍一下喝普洱茶时出现麻味的7个原因。

1.内含物质丰富

科学研究表明,其实真正的基本味觉只有四种:酸、甜、苦、咸。第五种味觉鲜还在有所争议。

而辣味其实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麻味甚至不是味觉、不是痛觉,而是一种震动感。

涩味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涩味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觉,而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下面我们就以味道统称这七种感觉。

其实茶内也有形成酸、甜、苦、咸、麻、涩、辣,七种味道的内含物质,例如常见的形成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甜味的可溶性糖分及氨基酸,形成涩味的茶多酚,形成辣味的茶皂素,形成咸味的无机盐类……

而麻味也是存在其中的,但是我们平日里喝茶很少喝出麻味,是因为人的味觉要想感受到茶叶中的麻味,需要引起麻味的物质达到一个阈值,内含物质少的茶没达到阈值,不会引起人相应的味道。

所以如果茶品出现麻味,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茶内含物质丰富,达到了产生麻味的阈值。

如果是这一原因造成的麻味,可以感觉到麻味会像苦涩味一样化去,很快转化成回甘生津,并且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再品饮麻味会消失。

2.将涩味和麻味混淆

涩味与麻味其实都不是直接的味觉,也不是痛觉,振动感带来的麻味与收敛感觉带来的涩味有其相似性,麻味其实极易与涩味混淆,所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麻味”其实是涩味。

例如一些苦涩味较重的茶,在冲泡时投茶太多,出汤过慢,茶汤过浓,一些新茶友就有可能将涩味误认为是麻味。

3.个人原因

有一部分味觉特别灵敏的人,对引起味道的物质特别敏感,所要的引起味道的物质其阈值相对低一些,能够品饮出麻味。

但如果之前没有喝出麻味,现在喝出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

4.存储不当

普洱生茶在高温、高湿等不合适的环境中存储造成的劣变,例如湿仓加速陈化使的茶品劣变,也有可能造成麻味。

5.工艺不当

普洱茶茶箐杀青时,杀青不到位,部分引起麻味的物质活性未被抑制,也有可能造成麻味的出现。

6.造假老茶

部分无良商家,或使用一部分化学物质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而能够造成舌头发麻的化学物质可不在少数。

7.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造成的麻味,是最常见、也是茶友最担心的麻味,茶汤入口有让人极为不适的刺激感,类似有绵密的针刺在口腔中,并且有的还会伴随着类似用钝刀在刮舌头的钝感。

如果麻味化不开,一直在累积,这种茶一般3泡之后麻味还在累积,就要赶紧停止,不要再喝了。

普洱茶品鉴入门的三个阶段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其妙处就在于它历久弥新,经年累月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一件用时光雕琢的艺术品,让人领略它的“陈韵”。但如何品鉴一款普洱茶,以及如何鉴别一款普洱茶的陈化潜力,是很多新茶友都不太了解的,那么对于新茶友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品鉴能力呢?

对于很多刚接触普洱茶,或者对普洱茶友一定兴趣,还在观望阶段的茶友,他们对普洱茶还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不太了解好的普洱茶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对于这一类的茶友,想要培养自己品鉴普洱茶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影响一款普洱茶品质的本质因素,通常我们认为是这三点尤为重要,分别是原料、工艺和仓储。

第一阶段

其中原料的本质(也就是内涵物质)差异很大层度上决定了茶品后期品质转变的基础,而工艺和仓储则是决定了茶品后期陈化的能力。

在明白了影响品质的本质因素以后,就可以开始挑选茶品进行试饮了,建议不要从高端茶入手,选一两款品质比较均衡的生茶和熟茶,比如大益7542系列就是不错的入门之选,耐心的喝上几次,以此作为自己对普洱茶口感的一个标准。

第二阶段

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对普洱茶口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了,试着感受普洱茶在陈化后口感上的变化差异。

茶友们可以试着对比不同年份的茶,比如将06年的早春银毫与09年的早春银毫作为对比,品尝不同年份沉淀的滋味,如果喜欢,甚至还可以直接入手一整提,边放边喝,这样我们对普洱茶的陈化变化,就会有更明显、直观的体会。

第三阶段

一般来说,饼的陈化每五年为一个阶段,但每一年又或多或少会有些改变。通过比较不同的茶叶,喝懂它们之间相似的联系,同时也试着区分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原料等级对口感的影响。

当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普洱茶的口感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更多各种各样的普洱茶了,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口感喜好和收藏标准。这个阶段推荐茶友们可以尝试一些小产区、小山头茶,最后还可以试试一些具有特色口味的茶,如06年烟味明显的一品堂布朗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经历完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就算是新人也差不多已经算是普洱茶入门了,但不要自满,普洱茶品鉴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体系,要时刻保持空杯以待的心态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普洱茶的方法,所以后面的路也会变得通畅的多。

品普洱茶香气的6个小步骤


其实品茶香很简单,6个小步骤就能让你轻松充大家。品茶香的时机,发生在泡茶的每个环节。

环节如下:

第一步:观其色,嗅其香

拿取置茶的茶叶罐时,空气中大约就已经飘荡着一股茶香了。打开茶叶罐,罐内的密闭空间中,回荡着浓浓的茶香。取茶于手心,低头轻嗅,香气又是另一种表现。

第二步:亲近茶壶,感知香韵

茶叶置于茶壶中,沸水冲泡,顿时香气四溢,让人神清气爽。将壶盖置于鼻尖,深深啜吸壶盖附着的芬芳;再将茶壶置于鼻尖,感受那茶叶经高温湿润后的香气变化。

第三步:与味蕾相遇,与身体相融

茶汤注入茶杯,举杯闭目深吸一口茶汤表面散发的香气。茶汤入喉,杯底仍有不容错过的余香,等待与我们的嗅觉神经细胞交流。

第四步:轻啜细品,唇齿留香

茶汤入口,轻含于舌面,顿时香气四溢,或充满口腔唇齿间,或上扬至上颚鼻腔处。一壶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香气可能不断地变化。

第五步:慢下来,让回味悠长

如果我们有时间,可以稍稍放慢品茶的节奏,茶汤顺着舌面滑入身体后,让茶香包裹整个口腔,或于喉头鼻腔回荡。

第六步:记忆中的陈香,再现往日时光

还有一种茶香,并不是感官嗅觉的,而是大脑深层知觉的香,那是记忆中的陈香。这种茶香的苏醒,如老歌一般,唤回记忆深处那种美好经验的情境,如时光回溯岁月重现,让生命的感动重新再走一回。

好的茶香,应当如是。

冲泡普洱茶的6个关键步骤


一、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15或1:20。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

二、洗茶

冲泡普洱茶:普洱茶冲泡需先冲一次热水,称为“洗茶”。“洗茶”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也可冷饮。

三、泡茶水温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水温的高低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四、冲泡时间

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

五、撬茶

用茶刀从各种普洱紧压茶(饼、砖、沱等)撬下适量(5-10克)普洱茶。撬茶的原则是尽量撬散不要撬碎。方法是先撬一大块,再分解成小块。诀窍是下刀要狠,杜绝多次下刀。

六、冲泡技巧

一般有高冲、低冲和高吊四种,各有利弊。高冲为闻茶香,但搅动茶叶,易产生苦涩;高吊的目的在于降温,为提升汤感,但牺牲了香气;低冲较为均衡。

无论哪一种手法,最重要的是出汤时间的把握,这需要看茶泡茶,即掌握了所泡之茶的茶性来调整。

普洱茶品鉴|普洱生普冲泡9步骤


生普冲泡9步骤

很多朋友都对普洱茶感兴趣,买来却不知道怎么冲泡。冲泡普洱茶和冲泡绿茶不同,它有自己的冲泡方法,今日分享一下家庭茶室如何冲泡生普一般步骤和方法。

⒈撬茶

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向上用力,将茶饼撬开。

⒉取茶

将撬出的茶叶取7g左右放入茶荷之中,以备其用。

家庭夫妻冲泡建议使用飘逸壶,投茶5克(平铺底部)为宜;以100度的沸水不断的冲;

茶室冲泡建议使用紫砂壶,投茶7-8克以容量?为宜;以100度的沸水不断的冲;

有泡茶基础建议使用盖碗,投茶7-10克以容量?为宜;以100度的沸水不断的冲;

因生普干茶较重,内涵物质丰富,投茶量多了易物偏其极,使得原本可口的生普泡出重苦涩味。

⒊温器

用沸水一一均匀温器,包括盖碗、公道杯、品杯,提升茶器温度,让茶叶受热均匀。

⒋投茶

将撬下的茶叶放入盖碗中,准备注水。

⒌注水

沸水冲泡,定点注水,释放完美茶香。

⒍出汤

将盖碗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冲泡过程中,第一泡为醒茶(洗茶),故第一泡不喝,第二泡时间要微长(5秒),紧压茶需待茶叶散开,茶的滋味才能泡出来。第三、四泡开始,出水时间要快(8秒),到第七、八泡,时间再次拉长(15秒),具体时间长短要以按个人口感而定。

观察汤色,透亮的茶是好茶。

在茶汤颜色上,第三泡开始一定显现清亮通透的金黄明亮颜色,十年以上生普色泽红亮,并保持到最后。

一般的非乔木或小乔木茶,前面三、四泡茶汤颜色会很深,滋味浓烈,而后面就几乎无味。真正的乔木纯料应当是极度稳定,几乎每一泡颜色和滋味都保持不变。

茶香,应当以幽远、凝聚、馥郁为上品,浓烈而易散的,大部分是人工为之。

闷茶是一招检验茶质的绝活,好的茶不怕闷,闷了有苦涩,但易化、生津更强;不好的茶闷了,苦涩重而持久,难以入口。

煮生普

好的乔木纯料,泡到十几泡无味后,用沸水煮一下,茶汤晶莹易透,滋味醇厚甘甜,叶底清楚分明,绸缎面。

⒎分汤

将公道杯中金黄透亮的茶汤注入品茗杯,一般七分满,留三分。

⒏奉茶

给客人奉上普洱茶,一起品尝普洱茶的美妙滋味。

⒐观底

叶底是普洱茶的“老底”,叶底纹路明析,浸泡后的叶底似绸布,手拉舒展后有弹性,有韧劲是不错的茶。

普洱茶转化的7个阶段,哪些年份最重要?


导读:普洱茶要存几年,才会好喝呢?本篇主要讲的普洱生茶的存几年的变化过程。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是大家公认的。普洱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普洱茶的贮藏过程实质就是茶叶中化学物质的缓慢氧化过程。

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由生普原来的黄绿或橙黄向熟普的红浓明亮逐渐过度,滋味出现醇和、滑爽的感觉。由于茶多酚氧化酯性儿茶素减少,可溶性糖增多。收敛性降低,苦涩味消除,甜味增加,呈现出特殊的陈香。

一般来说,普洱茶转化要经历以下七个阶段:

1、新茶期(1-3年)茶汤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茶,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2、转化前期(3-10年)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角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

3、转化中期(10-20年)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

4、转化后期(20-40年)茶汤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5、陈茶期(40-60年)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6、老茶期(60-100年)现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7、古茶期(100年以上)茶汤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老茶期以上还是个猜想推测。毕竟,真正的普洱老茶寥寥无几,而假货充斥市场,每个拥有者都说自己才是真的,真假难分,还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品鉴普洱茶的7个步骤》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泡普洱茶的步骤”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9439.html

上一篇:如何快速判断一款普洱生茶的好坏?

下一篇: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成饼保存?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