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的外形越好,就越优质?

2019-12-04

对于普洱茶的评价,首先评价的肯定是茶叶外形,这也是最直观的,其次就是茶的口感、滋味了。先不说品茶,品得一款好茶可是需要很长的时间。那就先看点比较直观的吧,茶叶该怎么看呢?

评价茶的形状通常从四个方面来判断:

条索、整碎、净度、色泽。

其中,“整碎”主要取决于茶叶是否完整均匀;

“净度”主要取决于茶叶中是否含有杂质;

“色泽”是指茶的颜色以及是否是有光泽的。

优质的普洱茶应该是饼茶周正,条索肥壮、紧结有度,茶毫显露的。

详情如下: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分为紧结、较紧结、尚紧结、泡松四种。

顾名思义,这主要是衡量茶叶紧结度的一个标准。

茶叶条索的松紧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来自鞣制过程中的杀青和揉捻。

杀青和揉捻的程度是不同的温度、力度和时间影响。

如今,许多制茶技术具有“做形”的说法,这使得散茶的形状和结构更加美观。然而,这种做法也间接地使普洱茶的味道各有不同。

就普洱茶条索的紧密度而言,普洱茶越紧凑,细胞破碎越彻底,茶叶的颜色越深越深,但显毫度也越来越差,出汤的速度也随之变快,但这对普洱茶的滋味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只是茶叶的外形不同而已。

当然,这只是相对的,毕竟,不同年份不同

cy316.Com精选阅读

越优质的普洱茶外形越好?


对于普洱茶的评价,首先评价的肯定是茶叶外形,这也是最直观的,其次就是茶的口感、滋味了。先不说品茶,品得一款好茶可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哦~那就先看点比较直观的吧,茶叶该怎么看呢?

评价茶的形状通常从四个方面来判断:条索、整碎、净度、色泽。其中,“整碎”主要取决于茶叶是否完整均匀;“净度”主要取决于茶叶中是否含有杂质;“色泽”是指茶的颜色以及是否是有光泽的。

优质的普洱茶应该是饼茶周正,条索肥壮、紧结有度,茶毫显露的。详情如下: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分为紧结、较紧结、尚紧结、泡松四种。顾名思义,这主要是衡量茶叶紧结度的一个标准。

茶叶条索的松紧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来自鞣制过程中的杀青和揉捻。杀青和揉捻的程度是不同的温度、力度和时间影响。如今,许多制茶技术具有“做形”的说法,这使得散茶的形状和结构更加美观。然而,这种做法也间接地使普洱茶的味道各有不同。

就普洱茶条索的紧密度而言,普洱茶越紧凑,细胞破碎越彻底,茶叶的颜色越深越深,但显毫度也越来越差,出汤的速度也随之变快,但这对普洱茶的滋味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只是茶叶的外形不同而已。当然,这只是相对的,毕竟,不同年份不同

普洱茶等级越高滋味就越好?各级茶都有何特点?


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现在普洱茶分1、3、5、7、9,5个级别,我们先从一级茶讲起。所谓一级茶它的采摘应该是一芽一叶的春茶,同样的采摘方法去采夏茶或秋茶,是达不到一级茶的标准的,因为无论你后期用怎样的工艺或再精细的加工都很难达到一级茶的标准,单看茶芽的白度,大小、就满足不了。

那么一级茶有什么特点呢?外型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说。从滋味上来看,一级茶的香气高,持久性好,苦涩味低,刺激性不强,茶汤比较柔顺,这是它的优点。缺点就是茶味不够厚,层次感单调,回甘生津一般,耐泡性比较差。如果将单纯的一级茶压制成型保存的话,它的后期转化不是很理想,并且陈化速度会比较慢,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酶含量稍低。

三级茶多半是一芽二叶采摘,也有少部分一芽三叶,它们大概的比例为70%和30%,这是最低要求了,一般都要80%和20%,也就是说一芽二叶的占比70-80%之间,一芽三叶的占比20-30%之间。这是制作普洱茶的主料,尤其是制作生普的主要原料。这个级别的特点是香气高,茶味较足,有层次感,刺激性不是很强,苦涩度适中,回甘生津好,汤水也不粗糙。不足之处是耐泡性稍显不足,茶气的表现也不是很理想。如果单独将此级别的茶压制成形存储的话,其转化空间还是不错的,但仍然不够理想,主要还是层次感不太丰富,并且对于一些老茶客来说茶味还是稍弱那么一点点。

五级茶的采摘一般就是一芽三叶和一芽二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和一芽二叶大约各占50%左右吧,这只是一个大概。

插一句:茶的级别不仅仅是采摘的要求,它和加工制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加工不好,再好的原料也达不到相应的级别。

五级茶的特点就是茶味厚重饱满,回甘生津强,层次感好,茶气表现明显。不足之处是茶汤显得比较粗糙,苦涩度高,香气上会差那么一点点。如果将它直接压制成型保存的话,转化出来后,在茶香方面会弱一些,并且它的苦涩度降低需要更长的储存时间。

七级茶主要是一芽三叶的,当然也有少部分一芽二叶和一芽四叶,一芽三叶会占到60%-70%以上,一芽二叶很少,茶梗也比较多,也比较长,并且以春尾夏初茶为主。它的外形比较松散,条形的紧结度不好。它的特点就是苦涩强烈,耐泡性较好,香气较弱,汤水稍有薄寡的感觉,有少数人将这些茶当作古树茶在出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主要是和三级、五级茶去拼配,以及制作普洱熟茶之用。

九级茶基本上就是夏茶了,基本上看不到芽头,叶片松散,难于成形,茶梗多,黄片多。它的特点是茶味淡,水味重,茶香弱,汤的质感稀寡。它主要用于发酵熟茶,压制成比较大的砖或饼,售价也很便宜,过去的所谓边销茶以此类茶为原料生产的居多。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越高普洱茶品质就越好吗?


前两期和大家讲了普洱茶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一些特征,今天就再和大家聊一聊海拔以及土质对普洱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这里得强调一下:今天讲的内容仅限于云南三大产区,并不包含超出三大产区的茶。

海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海拔变化是相当的大。云南海拔最低点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交界处,100米都不到。最高大家都知道,位于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海拔6700多米。高差非常大,产茶叶的海拔范围从100米—2500米之间,海拔不同产出茶叶的滋味是不一样的,我们以三大产区来举例说明。

版纳产区

版纳的平均海拔为800米左右,茶叶最著名的产区有两个,一个是易武产区,一个是布朗产区。易武产区产茶主要区域的海拔大约在1100米—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而布朗山茶叶主产区的海拔在1100米—1900米之间,著名的老班章海拔约1700米左右,年均降雨量在1300-1500毫米。因此在版纳产区,好茶一般就出在1300米—1900米之间的高程上,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1900毫米之间,并且是在山地上。

平地或坝子基本上是不出好茶的,比如景洪的海拔大约在500多米,勐腊坝子的海拔700多米,勐海坝子的海拔约为1200米,年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这三个坝子都很富饶,物产丰富,可偏偏出产的茶叶品质一般,几乎没有什么有名的茶。这是因为土质太肥沃,海拔过低,气温较高,这些地方茶叶的生长速度过快,土壤中的矿物质偏少等原因。以我的经验,在版纳产区海拔低于1100米,年均降水量超过1800毫米的地方出产的茶,通常水味会较为明显,苦涩味也比较重,还难于化开。海拔越低这个特性越明显,比如景洪周边茶的滋味,就明显不如勐海坝子产的茶好。海拔超过1800米的区域所产的茶,通常茶味会比较的淡,层次感的丰富程度也会比较的单一,苦涩味会明显的轻一些。海拔越高,这个特征越明显,这是版纳产区的一个大致情况。

临沧产区

临沧产区大致和版纳产区的比较相似,但有特例,比如昔归茶的品质就非常好,但它的海拔只在700米—80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位于澜沧江边,令人奇怪的是对面普洱市镇源县秀山产的茶叶,品质却大不如昔归。海拔相同,降雨量相同,距离不到2公里,同样是山坡地,唯一的解释就是土壤的问题了,但这个没有经过科学的检测,只能是推测了。

抛开昔归这个特例,来看一看临沧的一般特征,选几个点来看一看。冰岛村的海拔在1600米—1700米之间,年均降水1800毫米,土质以风化岩为主,山坡地。小户赛的海拔1700米左右,年均降水1750毫米,也同样是山坡地,风化岩。邦东的娜罕,海拔在1600米左右,年均降水1200毫米左右,土质情况更为特殊,茶树多长在岩石缝里。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临沧另外一个特殊之地——邦马大雪山,它的古树茶分布于海拔2200米—2750米的山坡上,常年气温很低,年均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这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看似不可能出好茶的地方,偏偏就出产了非常好的茶。强调一下:这个是很特殊的情况。

包装越豪华,茶就越好?普洱茶的品质与包装呈正比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相信很多茶客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礼品。送茶就是送健康,很多茶客在选择茶礼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包装异常精美的礼品茶上面。红茶、绿茶不好说,但对于普洱茶来说,基本上是包装越好,茶越烂。

在普洱茶众多名品当中,没有任何一款茶以精美的包装来取胜。那些已经成为神话的茶姑且不说,时代原因可以说没有精美的包装。就现在来说,我所知道的包装最好的知名产品,也就是一公斤装的陈升号老班章青砖。

对于万元的身家,它只有普通的硬纸盒。我曾听茶客说,那么贵的茶怎么就不花点钱弄个好包装,都对不起那茶的身价,茶商也太抠了。实际上,不是茶商抠门,而是根本就不能那么做。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是通过后期转换来体现价值的,包装越复杂,茶饼所处的空间就越容易出问题。拿早期的普洱茶来说,有用铁盒装的散茶。时间一旦久了,铁盒上的油漆就会脱落,接着铁盒开始生锈。

喝这样的茶,总是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铁锈味,这类茶之所以卖不出高价,原因就在这。以后用什么样的材料不好说,至少在现在为止,绵纸、笋壳的组合或是绵纸、硬纸盒的组合才是最有利于普洱茶转化的。

好的包装离不开复杂的材料,单单一个纸盒就算设计再精美,也无法与高大上划等号。那么就不可避免的采用塑料、铁皮、木盒甚至贵重金属来增加茶叶的礼品属性。如果在用上绚丽多彩的颜料加以装饰,很多有异味的杂质也就混进去了。

如果茶叶在这样的环境中放久了,难免在冲泡的过程中出现塑料味、颜料味、铁皮味、甚至是带有香味的木头味道。这样的普洱茶还能算的上是普洱茶吗?

总之一句话,在我看来越是好茶就越不能跟有杂味的东西混在一起。

包装有了杂味再装上好的普洱茶就是暴殄天物。对于那些夸张的包装,装个百十元一片的普洱茶还是可以的,再贵的茶就是浪费了。非要说怎么才能不浪费,这样的豪华包装还是适合“9.9包邮的老班章”吧。

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吗?


引子:

最近读鲁迅的散文集《野草》,其中的一篇《立论》,看文:

我们都记得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的“阿Q精神”。鲁迅是最善于揭露中国人劣根性的作家,此文揭示的也是我们身上欺瞒胆怯、明哲保身、圆滑世故的劣根性。

再次读此文,让我联想到当下轰轰烈烈的云南普洱茶古树茶,市场上标注的都是“古树茶”,没了“台地茶”,实际上“古树茶”(树龄在100年以上)的产量,据相关调查统计仅5%不到,那95%多的“台地茶”去哪了?

说那孩子要死,这是必然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最后都要死,谁都逃不脱?但说真话的人,会遭到大家合力的痛打,吃眼前亏。所以也就不管生命常识,圆滑应对了。

一、植物的茶树都是要死的

人是有生命寿限的动物,茶树也是有生命寿限的植物。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群中长命百岁的及少数,树林中上千年的也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成精了,是树精!云南古茶树中作为“精”的树也就那几棵。

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就如开篇鲁迅的《立论》所说,最终都是寿终正寝,这是真理。人老体衰、老弱病残,是自然规律。世上哪有常青树?清代檀萃(1799年)笔下的那棵革登茶山“茶王树”早已作古。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发现的“三大古茶树王”,1951年发现的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王树”,1995年已枯死;1961年发现的巴达山1700年野生型“茶王树”,2012年已死亡;仅有1991年发现的澜沧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还健在。

当然现在还“健在”的古茶树也非常多,如临沧香竹箐3200年的锦绣古茶树、版纳勐海南糯山重新确定的茶王树等等,以及还没发现、没有命名比这古老的古茶树在云南也应有。

笔者要表述的是生老病死,犹如人一样,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谁都阻止不了,“人定胜天”是愿望,“山竹”台风来了只能躲避。现在茁壮成长,并不代表今后不会死。只是死了,基于崇拜重新寻找接班的就行了,如现在的“南糯山茶王树”。

二、真有千年古茶树?

2016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虞富莲教授作客湖南卫视,爆出“云南没有上千年的古茶树”,舆论哗然。云南没有,那么全世界也就没有,一句话触动了行业内很多人的利益,也刺激了部分人的神经。虞教授也成了网红,成了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因全国古茶树的认定虞富莲教授就是副组长或组长,如1996年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2700年古茶树认定时,他是专家组副组长。

虞富莲教授在《中国古茶树》一书“说明”中写到:

所以古茶树的树龄都不是准确无误的依据,是一种推测。以“直径是1m的茶树,推算树龄在200~250年”来推论,书中的603份古茶树,也真没有千年的。

动不动上千年的古茶树,那茶树都不遵循自然规律,都成精、成妖了?

实际上凡是动物、植物,地不收天也要收,小时候长辈一再叮嘱,遇闪电千万不要去“老树”下,怕天收树精时人在旁边连人一起收了。原始森林中,雷击大树死亡非常常见。

在热带种过树木的都知道,树长得特别快,有的特例,更是想不到。如在版纳种植橡胶,标准管养的第八年开割,规程是芽接树离地1米处,树围45厘米(直接14.3厘米)以上正式开割。特例的周长就会到了70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橡胶正常每年长粗5.6厘米。虞富莲试验的茶树每年长粗4.4厘米。当然后期会越长越慢。

三、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吗?

“茶王”、“茶后”,标价飞天,物以稀为贵,作为宣传无可厚非,但我要问的是真是“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吗?”,当然本人无财力也无路子弄到“茶王”“茶后”喝上,似乎又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

从植物学、生命学的观点来看,生命的各种优良指标应该是在青壮年,绝对不在“暮年”,再次重复年老体衰、老弱病残是自然规律。内含物质都不优良了,哪来滋味的优异?个人对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持否定态度。

食品大家追求的是安全和口感。云南古树茶生长环境优异,高海拔原始森林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云雾缭绕,达到了“安全”,不用担心农残及催化剂。云南又是有色金属王国,土壤中富含矿物质及有机质,古茶树根扎的深,吸收的矿物质丰富,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出的茶叶口感比较优胜。这是不争的实事,谁都不是傻瓜,谁的钱都不是草纸,不是好东西有几个愿掏腰包出高价?

按《古六大茶山》作者詹英佩女士在《产特级贡茶的曼松王子山》(P155-156)叙述“曼松王子山的茶好喝估计与土壤有些关系,王子山的土壤有些神奇,不知富含什么元素,不仅产的茶好喝、树上的野果、林中的菌子也较其他山的味好,尤其是王子山的大米特别香”。“曼松贡茶”现核实挂牌保护的有327棵,约等同福建武夷山崖壁上的三颗母树大红袍、浙江狮峰山下的18棵龙井。稀奇到已不是商品,能喝到是福气或运气,体验细润的汤水,软刀子的茶气。

因特别稀少,口感又好,“曼松贡茶一泡难求”无可厚非。如果以树冠高、大、粗的大茶树算古树,那么曼松贡茶古树就无缘了,因它矮、小、细。上图标注树龄超过300年值得考证,算茶山烧毁前的根,那差不多。

但今天要聊的是是否“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先八卦下:

慈禧太后暮年,正常的中青壮年有愿娶的吗?现在的杨振宁(96岁)是诺贝尔获得者、谢贤(82岁)是出名艺人,平常的妙龄女子有几人愿嫁?

1、现实的例证

那么,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如何评判?

因班章、冰岛古茶树还在青壮年,通称100年以上的茶树才能成为“古茶树”。而班章、冰岛古茶树多在100-500年之间。看村寨历史:

据传1476年(距今542年),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爱伲人,自毗邻的格朗和山迁徙至此。据说老班章古茶树树龄多数为200—500年之间。老班章共有古茶园4490亩,100年以上的古树共78554棵,,由36片古茶园组成。(林世兴《山头茶》P35)

“班章味”:冷杯香气厚重而持久,苦涩味入口即化,呈“冰糖甜”,回甘生津绵长(林世兴《山头茶》P37)。虞富莲教授在《中国古茶树》P230页,滇328.老班章大树茶(上图茶王)“2010年干样含水浸出物46.43%、茶多酚23.72%、氨基酸1.66%、咖啡碱2.91%”。

据说1485年(距今533年),双江(勐勐)傣族土司罕廷发派冰岛(扁岛)的傣族村民去西双版纳(车里)引茶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现今尚有20余棵存世,距今大约500年左右。冰岛古树茶全部生长在村子前后和中间,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茶总计几百棵,其中二、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只有170棵左右。

冰岛老寨古树茶的“清香甜润”很征服人。虞富莲教授在《中国古茶树》P143页,滇152.冰岛大叶“2014年干样含水浸出物46.6%、茶多酚20.2%、儿茶素总量19.3%(其中EGCG3.01%)、氨基酸4.8%、茶氨酸3.349%、咖啡碱3.52%。生化成分茶氨酸含量高”。

如果盘点发现的古茶树死亡年限,似乎800年是个坎。2017年易武落水洞那棵树龄超800年的茶树也死亡,曾被誉为栽培型“茶树活化石”。那么老班章、冰岛的古茶树100-500年,正是茶树的“青壮年”,颜值好、内含高、活性强,好喝是应该的。

2、并不是所有的古茶树群都好喝

临沧凤庆香竹箐的3200年世界茶祖母,独木成林,不敢奢望品尝,所以不知滋味如何?但旁边的小湾镇锦绣山村的“锦绣古茶”,不敢恭维,也许做绿茶、红茶很好,但做普洱就淡薄了。

普洱澜沧县的邦崴古树还没景迈山古树好喝,镇远的千家寨就更不用说了。从虞富莲教授《中国古茶树》一书中记载的古茶树603棵里,也只有老班章“茶王树”被追捧(普洱茶的标杆)。看来正如慈禧太后一样,多数人还是敬而远之,并没兴趣去“亲吻”。

3、易武国有林为什么受追捧?

“国有林高杆”因种好、生态、野味(腥味),征服了爱茶者。但国有林中高杆茶树,并不能轻易加一个字“古”,以我判断,高杆茶树绝大多数在100年以内。丛林法则,要求弱势的茶树只有身强力壮,才能茁壮成长,挣得阳光、雨露,也就是才能活命,否则会成为它物的食料。参看本人的《茶友聊茶》第24期《图说国有林》。年老体衰、老弱病残,能够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中颐养天年?古了还能像角斗士一样去地抢到阳光雨露?

4、土壤、气候、品种等综合体才是决定茶叶好喝的关键

战国末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讲的是这美女的协调性。

被爱茶人追捧的曼松古树、冰岛老寨、老班章,胜出的原因也是品茶时各方面的稳定性、协调性、综合性最佳,其它茶难以比肩。临沧的昔归古树也是如此,近200年的树龄,正是青壮年。低海拔出顶尖茶,是土壤、气候、品种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束语:笔者不认为“茶树越古老茶叶就越好喝”,好喝的茶叶应是正当时的青壮年茶树所长。另外,作为植物的茶树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是必然规律,并不是采用“保护措施”所能做到。茶树如同人类一样,《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才有今天的古茶树园。现在十年左右的冰岛老寨小树茶,100年后已成古树,到时现在的古树未必比小树长成的古树好喝。另外,好喝的茶是土壤、气候、品种综合作用的结果,树龄不是主要因素。

特此声明:

普洱茶的外形评定


普洱茶的外形评定,主要是通过看(外观)、闻(香气)、捏(松紧)等手段,对茶品进行初步的评定。一般情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级别、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并且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3、老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杂有异味,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

4、条索的松紧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要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度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份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让茶休息,你会惊喜地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6、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7、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投茶量要相对少,出汤相对要快。

8、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是最好冲泡的,浓淡总相宜,怎么泡都好喝。

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是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普洱茶外形评语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壮实:条索卷紧,饱满而结实。

心芽:(芽头,芽尖)尚未发育,展开成茎叶的嫩尖,一般洱毛多,而成白色。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洱毛称为(白毫),芽尖多,而洱毛浓密者,称(显毫),毫色有金黄,银白,灰白等。

身骨:指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重实:指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

匀整:匀齐,匀称,指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并配适当。

脱档: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

细嫩:多为一心,一至二叶,鲜叶制成,条索细圆浑,毫尖或锋苗显露。

紧细:鲜叶嫩度好,条紧圆直,多芽毫,有锋苗。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鲜叶嫩度稍差,较多成熟茶(二,三叶)条索紧而圆直,身骨重实,有芽毫有锋苗。

紧实:鲜叶嫩度稍差,但揉捻技术良好,条索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多为三,四叶制成,但揉捻充足,尚能卷紧,条索粗大,稍感轻飘(身骨轻)。若(破口)过多,则称为(粗钝)。(经过切断处理的茶叶,两端显的粗糙而不光滑者,称为(破口))。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条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轻飘,或称(粗老)。

破口:茶叶精制,切断不当,茶条两端的断口,粗糙而不光滑。

团块:圆块,圆头,指茶叶结成块状或圆块,因揉捻后,解块不完全所致。

短碎:条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称之。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色泽黄者称之。

碎片:茶叶破碎后,形成的轻薄片。

末指:茶叶被压碎后,形成的粉末。

块片:由单片粗老叶,揉成的粗松,轻飘的块状物。

单片:未揉捻成形的粗老单片叶子。

红梗:茶梗红变称之。

鉴别普洱茶外形


普洱茶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

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

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

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但对普洱茶的外形鉴别,长期接触普洱茶的,另有一种审美习惯。对于其他茶类,追求越新越嫩越细就越好;譬如龙井、毛峰瓜片等,然而在普洱茶面前,似乎应该“重神轻形”,因为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基础,叶形新、嫩、细者,茶气并不很足,尤其是老树茶,粗老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并不矛盾,也就是说:普洱茶为扭转时尚对中国茶叶一味追求嫩、细的不良倾向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普洱茶大智若愚,气定如山。

事实上,在品饮实践中,细嫩精致的宫廷级固然不错,但四五六级、甚至混有茶梗者别有风味;另外,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所为,跟工业化标准化的就不一样。这些石磨压制的茶饼,也许不够圆整,厚薄不够均匀,甚至有些歪斜,但别有一番传统工艺的人文美感在里面,很富有收藏价值。

普洱茶:鉴别优质普洱茶


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极品,但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以次充好,其实,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俱佳,鉴别普洱茶是否优质。

一是质:质即原料好,因各产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

二是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条索细紧不完整。

三是色:优质的普洱茶干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且油润有光泽,汤色以红浓明亮;质量差的普洱茶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汤色红而不浓,欠明亮,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

四是香: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优质的云南普洱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着区别的特征。其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六是气: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足、厚、正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

七是韵:通俗的讲就是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带着自然山野气韵的凉凉的从喉咙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最大的特点是“越陈越香”,极具收藏价值,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极品。

云南普洱茶外形鉴别


普洱茶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但对普洱茶的外形鉴别,长期接触普洱茶的,另有一种审美习惯。对于其他茶类,追求越新越嫩越细就越好;譬如龙井、毛峰瓜片等,然而在普洱茶面前,似乎应该“重神轻形”,因为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基础,叶形新、嫩、细者,茶气并不很足,尤其是老树茶,粗老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并不矛盾,也就是骆少君女士说的:普洱茶为扭转时尚对中国茶叶一味追求嫩、细的不良倾向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普洱茶大智若愚,气定如山。

事实上,在品饮实践中,细嫩精致的宫廷级固然不错,但四五六级、甚至混有茶梗者别有风味;另外,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所为,跟工业化标准化的就不一样。这些石磨压制的茶饼,也许不够圆整,厚薄不够均匀,甚至有些歪斜,但别有一番传统工艺的人文美感在里面,很富有收藏价值。

普洱茶外形:条索


普洱茶干茶审评,主要对茶叶外形的审评。外形审评一般从条索、整碎、净度、色泽四个方面来判断。其中,“整碎”主要看茶叶是否完整均匀;“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有杂质;“色泽”则看茶叶的颜色及是否油润。

条索则具体如下:

这里所说的普洱茶干茶的条索,是指可以直接清晰看出普洱茶条索的晒青毛茶原料。一般情况下,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分为紧结、较紧结、尚紧结、泡松四种。顾名思义,这个因子主要是衡量茶叶紧结度的一个标准。

条索紧结程度不一,主要原因来自晒青工艺中的杀青和揉捻,揉捻程度和力度不同或杀青温度和时间掌控不同都会有所影响。现在很多制茶工艺中都会有“做形”,让散茶的外形结构更加美观,不过这样的做法也间接让普洱茶的口感同有所差异。

就普洱茶条索紧结度而言,条索越紧的普洱茶揉捻时细胞破碎越彻底,干茶色泽也会依次偏深,显毫度也会越来越差,内含物质溶解出汤速度逐渐递增。例如:紧结的茶条一般为墨绿色,而紧结有所降低后,茶叶一般显黄绿色。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毕竟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茶叶条索,可能也会有所例外。

条索优劣的判断

从传统角度而言,紧条茶最佳。紧条茶压制成压紧茶后,在陈化过程中容易向着“越陈越香”的方向陈化,滋味也更为丰富。在过去传统晒青工艺中,甚至有‘理条复揉’的工艺,但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会对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造成影响。

其实,我们形容普洱茶的条索“紧结肥大”指的是:紧条型、泡开后叶片肥大,多指云南大叶种茶青原料。这便导致很多对普洱茶知之甚少者,便认为条索肥大、紧结匀整的一定是古树茶,其实这有些一叶障目了,若不曾真正见过古树茶真面目,仅靠此法是辨别不了的。

我们再看一款产品时,通常会看到:条索紧结、条索匀整、条索肥壮、条索油润、条型优美、条索显毫等等字眼,其实紧结、匀整、肥壮、油润、(条型)优美、洁净、显毫的条索便是好条索。

不过话虽如此,但每款普洱茶的条索外形可能因地域、采摘手法、工艺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不能由此去判断一饼茶的质量,一饼茶茶性究竟如何,还待开汤审评。

普洱茶,越老越好吗?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独有的一个特质,也是一个专有性极强的概念。在我国所有食品标准里面,包括酒类,只有普洱茶是唯一的在存储期上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储存”的食品。

所以,越陈越香也就成为了普洱茶的专有名词。当然,越陈越香也正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所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环,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

“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或再造的关键。

很多人或许对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都嗤之以鼻,认为“越陈越香”仅仅是普洱茶市场的营销行为。

因为,当他们把从茶店老板或者泡茶人那里听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后,发现,这些知识并没有使得自己手里的普洱茶变得越陈越香,所以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普洱茶本身的品质上面。

其实这些知识并非无用,只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有的过于片面,有的则比较单一,缺乏专业性。所以当大规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就自然的把越陈越香理解为市场销售行为。

事实上,自有茶以来,以绿茶为主流的中国饮茶风尚,向来追求的都是新鲜自然的茶。比起来,从明代至今,文献记述寥若晨星,但却不绝如缕的老茶风尚,直到今时方为世人普遍所知。

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这也是上面所讲,很多没能让自己手里的茶越陈越香的一个因素。

普洱茶存储陈化的本质,是普洱茶不断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由此带来的内含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一系列过程。变化的规律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越陈越浓越香一定是有条件的。

通过存储陈化,使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

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的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趋于醇和。

所以,并不是说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都适合用来存储陈化,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除了需要适宜的存储环境外,还需要茶叶本身的品质上佳才行,当然,好的工艺制程也是决定普洱茶最终成败的关键一环。

还有一点,越陈也是有时间概念的,不能说五六十年了,还要越陈越好。其实老也要有一个标准,建议二十年左右为限。

再有就是如果本身茶不好,想通过存储来越存越好,那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了,因为茶没有答应你,我未来会更好。因为越存越好,是因为有些茶的不良口感或者说内含物质,需要通过时间来转化和发酵,才会越存越好。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的外形越好,就越优质?》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的外形越好,就越优质?》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外形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7634.html

上一篇:揭晓普洱熟茶为什么“养胃”?

下一篇:普洱茶能长期保存,但只有这个时候最好喝!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