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沅陵县:打造特色茶庄园 以茶兴旅促转型

2019-11-30

沅陵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碣滩茶就是产自于此,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因此出产的碣滩茶品质十分优异。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茶旅产业,不仅能够二次利用茶园,还能促进茶农增收致富。在沅陵县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将原本的碣滩茶茶园,打造成为特色茶庄园,以茶兴旅让更多人认识碣滩茶,促进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

沅陵县

“建设辰龙关碣滩茶庄园,是沅陵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介绍,庄园将打造成集茶文化旅游、养生、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带。该县以此为核心,推进三乡五镇百里茶廊15万亩现代农业融合产业园建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带动1.5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沅陵县近年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导,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精准脱贫“一号工程”来抓。县里严把品牌、商标、质量、市场等“关口”,建好“潇湘+碣滩茶+企业商标”3级商标体系,支持碣滩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开展碣滩茶品质发掘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红茶、黑茶、大宗茶标准化生产及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等科技项目攻关,实现碣滩茶从单一绿茶到绿茶、红茶、黑茶多类茶一齐发展。该县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建立线上、线下、人脉三网分销渠道,在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开设沅陵碣滩茶·大茶网体验店600多家。

为推动碣滩茶从单一产业向茶旅养融合升级,沅陵县今年投资近2亿元,用于茶叶加工及产业园建设。已建成辰州碣滩茶业产业园、凤娇碣滩茶业产业园,并启动官庄碣滩茶文化产业园建设,开发特色茶旅线路3条。凤娇碣滩茶业产业园是茶旅融合发展、“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拥有省内最先进的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能生产绿茶、红茶、黑茶、白茶4种茶,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新建成示范休闲观光茶园1000亩、观光工厂和旅游体验馆3500平方米,成为当地重要茶产业基地与旅游观光景点。

cy316.com扩展阅读

依托茶文化和茶园发展茶旅 湄潭县打造特色茶旅度假城


时下最热门的旅游,当属茶文化旅游啦,游客可以一边欣赏茶园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谓一举两得啊,不仅能够舒缓身心,还能陶冶情操。近期,在湄潭县,依托茶文化和茶园,发展茶文化旅游,打造特色茶旅度假城,助推茶产业升级转型。

茶旅

9月2日下午,以“中国茶海·休闲湄潭”四季游之“清凉一夏·茶缘之旅”为主题的贵州湄潭旅游推介会在长沙举行。本次长沙推介会是湄潭县针对全国十大高温城市开展的“清凉一夏·茶缘之旅”系列活动的收官之站,湄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行向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介绍了湄潭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丰富的旅游商品、旅行社优惠政策等。

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全县现有中华茶文化博览园和湄潭茶海生态园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湄潭茶文化体验游、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浙大西迁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游正蓬勃发展,各地游客慕名茶海之阔,千里迢迢纷至沓来。

茶旅

湄潭以茶立县,被称为贵州茶叶第一县,中国第二大产茶区,拥有“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5张名片。其中“中国茶海”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片茶园,面积达6万亩,在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之一。而“天下第一茶壶”“实物造型,壶高73.8米,壶最大直径24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有“茶汤”之称的湄潭国际温泉度假城,是集度假酒店、度假公寓、温泉洗浴、配套商业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型旅游地。而“茶城”是指中国茶城,耗资10亿元打造,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茶交易中心。“茶村”指拥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全村茶园户均约10亩、人均2亩以上,该村与周边金花、龙凤、德隆等茶叶专业村连成一片,构成国家AAAA级景区“茶海生态园”。村内“千壶园”为主格调的“黔北民居”新村更是村内的一道湄潭旅游靓丽景观线。

茶旅

本次推介会吸引了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的朋友、广大市民等近千人参与,在推介会上表演极富湄潭特色的文艺表演、展示茶艺品茗、通过微信摇一摇、有奖问答等互动体验节目,吸引了众多长沙市民参与互动。在湄潭旅游商品展区,咨询湄潭旅游信息、购买旅游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

长沙作为湄潭县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之一,近年来前往湄潭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本次旅游推介上,湄潭县推出了对长沙各旅行社的优惠政策,以吸引长沙游客。同时在推介会上,来自新闻界、旅游行业的嘉宾们分别就感兴趣的问题向前来推介的湄潭县政府领导做详细的了解。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湄潭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等给予肯定,并表示近期将组织业内人士来湄考察参观,为下一步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湘西茶旅营销推介会圆满举行 拟打造古丈特色茶旅全域之路


生态环境优美的“名茶之乡”古丈一直以其独韵之美沉醉于世人,爱茶之人往往难以割舍这座小城独有且美誉中外的“古丈毛尖”,如今,古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茶旅融合发展营销模式。昨日,湘西州古丈县在长沙举行的茶旅营销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后古丈将开始打造一条独具古丈风情特色的茶旅相融全域发展之路。

推介会现场

24日,由湘西州古丈县政府举办的茶旅营销研讨暨旅游资源推介会在长沙举行,古丈县向来自全省30余家旅行社、自驾机构的负责人推介古丈旅游资源,共话古丈茶旅营销模式发展之路。

古丈的美,从地质奇观红石林、坐龙峡,高山自然湖泊栖凤湖,到享誉中外的“古丈毛尖”,这座飘满茶香的小城正以茶旅融合的新面貌向世人崭露头角……

“发展古丈旅游,重要的是整合各路资源,将产品落地,把古丈的旅游产品摆上旅行商的货架上。”“古丈风景独特,可以打造户外品牌赛事,比如利用栖凤湖资源打造家庭皮划艇大赛,在坐龙峡举办世界徒步大会分会场活动。”研讨会上,旅游达人们纷纷建言献策,畅谈经验,为古丈茶旅发展支招献计。

古丈县县长邓晓东推介古丈茶旅资源

“去张家界看山,到凤凰看古城,看茶园、看水景应当去古丈!”古丈县县长邓晓东表示,古丈县森林覆盖率超70%,将古丈的山水和健康的茶叶产品融合在一起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优势明显。

目前,已有不少旅行社、自驾机构对古丈独特的茶旅文化资源兴趣浓厚,并表示将推出古丈专项特色旅游路线。未来不久,富有古丈独特茶旅风情的旅游产品将面世。

近年来,古丈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主导产业来培育,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力求立足古丈的茶产业和特色旅游资源,走出一条颇具古丈特色的茶旅相结合营销模式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景东高老庄古茶庄园有限责任公司


景东高老庄古茶庄园位于普洱市景东县无无量山中拥有海拔1800米高山生态茶园基地188亩,还有散落分布在无量山原始森林中海拔2200米左右的古树茶茶园0余亩,每年产茶8吨左右,茶树与原始森林共生,吸大地之精华,茶园常年水汽升腾,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积淀,可请高山云雾出好茶景东古树茶资源分布呈散状分布,集中连片的不多,但是景东树龄四五百年乃至以上的大茶树根多。

高老庄古茶庄园整合自身茶叶资源优势,建设茶叶庄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级开发,最大程度地使这些古树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让更多人了解到景东无量山茶的魅力高老庄古茶庄园注册自有商标品牌“清古林”,主要生产普洱茶与红茶两大产品种类,其中普洱茶分为洱生茶和普再熟茶,生茶、熟茶均来无量山深山里的古树茶鲜叶制成,熟茶发酵更是有幸得到“中国古茶第一人”何仕华老专家亲自进行技术指导,生产出的熟茶品质上乘。

红茶分为传统红茶与古树红茶两种。这些茶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与品饮价值,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口感人群的需要。景东高老庄古茶庄园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多功能为方向,把茶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观赏等环节联成一体,形成现代庄园经济模式,并提供体验式服务,在海拔1800米高老庄百亩茶园旁建有钢架结构和全玻璃构造建筑的“清古林茶体验馆”。

体验服务具体为:茶山行体验,徒步探秘无量山原始森林秘境,无量山深处,在通往古茶园的途中,充满了目不联接的自然美景。采茶体验,到高老庄古茶庄园百亩生态茶园里,和茶农一起采摘茶叶,制茶体验。用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茶叶和制茶师傅学习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从采摘、萎、杀青,揉德、晾晒一系列的制茶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制茶的辛苦和乐趣品茗体验。

在清古林茶体验馆里,可以一边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茶,一边欣赏茶园的美景,全玻璃结构的房屋提供了良好的视野,窗外是郁葱森林环抱中的茶园,手中是一杯佳茗。宋到高老庄古茶庄园,和茶农一起上山采茶,跟制茶师傅学习如何制作好茶,和彝族姑娘对上几句山歌,渴了就喝一杯普洱茶,饿了就采几个野果或是和在这用上一顿民族风味浓郁的家常小菜,这里处处体现着无量山的自然气息和人文风情,而叶所包含的正是这样“人在草木间”天地人和境界。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茶业庄园化


就如同将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一样,如今安溪茶产业也开启了茶庄园之路,在这初冬时节,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入安溪的老林深山,体验茶庄园的热情。茶庄园是安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所要抓的重点之一。

一有空,中闽魏氏茶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贵林就会从泉州市区“溜”出来,到自己的茶庄园转转。这座面积上万亩的茶庄园,位于海拔900多米的安溪县龙涓乡长新峰,凝结了魏贵林十多年的心血。

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所至,处处风景。燕尾脊、白墙、红瓦、红砖和石材等闽南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浓浓的乡愁味道,扑面而来。

魏贵林是安溪县比较早提出茶庄园概念的茶企经营者。一次到访欧洲,他被葡萄酒庄的文化氛围吸引住,他意识到:与酒有着异区同功之妙的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来经营。

“当时我就判断,它一定是趋势。”2009年开始,魏贵林在中闽魏氏原有的茶叶基地基础上,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茶庄园,营造集种植生产、新品研发、铁观音采植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茶文化传播体验。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安溪茶产业陆续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所谓茶庄园,就是在一定的原产地区域内,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按照国家有机或绿色茶叶标准建立起来的可以追溯的茶园和加工厂。茶庄园里的茶叶,有严格的种植标准、加工标准;鲜叶流向和干茶流向很清楚,可以追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措施,使之品质长期稳定。

用安溪县副县长肖印章的话说,就是让茶树生长在天然“氧吧”里,喝上优质的山泉水、矿泉水,享受最好的“医疗保健”,再给它一张“身份证”。

多年来,安溪县像封存文物一样保护茶山原生态,保护茶山、茶庄园的原生态肌理,推动高坡度、低海拔、生态脆弱区、田地茶园退茶还耕还林,腾出生态容量。安溪县同时坚持山、水、茶、林、园一体规划,茶庄园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和风貌彰显。

在安溪虎邱镇双格村仙脚印山之巅,有一片上百亩的圆形平地,四周群峰高耸,列峙于前。远近峰顶,几十台巨大的风电叶片,随风转动,在蓝天白云下成为一幅幅雄阔大气的背景。山巅上几百亩茶园,隔畦间植的格桑花开得浓烈,游人不时驻足拍照,织就一幅悠然写意画卷。

茶庄园主人高碰来介绍说,茶庄园占地1000多亩,从2011年至今,先后投资1亿多元,初步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兼具文化、旅游、休假、文艺创作、培训功能的综合性茶文化旅游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时间培育,安溪县已初步建成中闽魏氏、华祥苑、八马、绿色黄金、三和等1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茶庄园,庄园化管控茶园28万亩,占该县茶园面积47%。

在满足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上,各个茶庄园纷纷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上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并开发了特色旅游路线,推动茶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事实上,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茶业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方面,安溪把打造茶庄园作为重要抓手。

2017年7月,安溪县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茶业庄园化战略的通知》,明确提出:至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金牌茶庄园”,庄园化、集约化管理的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0%以上,让茶庄园成为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的新名片。

“茶庄园正在重新诠释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形象。”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的“茶庄园”,正成为福建安溪一道新风景。

浙江茶农“打造品牌+茶旅结合”力保持续增收


茶产业是浙江最具特色的农业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浙江的茶农们坚持走“打造品牌+茶旅结合”的路线,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茶旅游和茶文化的有机融合,做到了持续增收的效果,推动浙江省由传统茶业大省向现代茶业强省转变。

坚持品质打造品牌

“别小看这一片小叶子,我们一亩地可以赚到一万多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来自湖州安吉56岁的柏德林说出了安吉茶农的心里话。今年,他家360亩茶园的青叶总量会达到5万斤,净利润将近300万元。而在十年前,他家的茶园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茶叶很难打开销路。

安吉白茶园

2008年开始,安吉县引导农户就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安吉白茶生态茶园建设统一标准,通过引导农户规范化生产,打造“安吉白茶”品牌。去年实现产值22.58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安吉县宋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万富对记者表示,最近几年他们跟订单农户相互合作得很愉快,农民口袋里有钱了,就会都按企业的要求来管理茶园。

“坚持品质、打造品牌”,是浙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路径。2014年起,浙江启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提升项目,每年安排中央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对重点产茶县进行集中扶持。其中,首批11个县提升项目已完成建设,共建成高品质标准茶园3.44万亩,带动110多万亩茶园提质增效。各地通过开展茶树品种与技术创新,不断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共培育国家级茶树新品种4个,省级新品种3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县19个,涌现出了安吉、武义、新昌、余杭等一批亩产超8000元的高效示范县。

茶旅结合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在做大做强茶叶生产的同时,浙江各地积极推进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及茶体验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局面。

“现在我自己想做出一个手工茶的制作,包括采茶体验,给游客一个游玩的体验。到我这里可以住宿可以玩,茶旅结合。”丽水市松阳县农户李贤高的想法,正是当地茶旅融合的最好体现。李贤高家位于茶园的民宿,平均每个月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光旅游年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安吉县境内的12万亩茶园,也摇身一变,不仅是茶叶产地,同时也是天然景区。游客观赏风景的同时,还能亲自体验茶叶采摘炒制等全过程。

茶山变风景,在浙江全省茶叶主产区,茶庄园、茶博园、茶主题公园等遍地开花,2016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产值52.4亿元。

峨眉山茶转型升级 打造全国茶产业样板区


峨眉山茶园

2月25日清晨,新春假期后的首个周末,峨眉山市双福镇同兴村,万亩茶山薄雾氤氲,茶农们正在茶园内忙碌。茶农陈贵元正在清除茶园内的残次林和退化林,在他的身边,一棵棵新茶苗已栽下,青翠欲滴,“每亩茶园都将栽植12到15株生态树,远看一片林,近看一片茶,形成生态茶园系统。”

峨眉山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梁琪惠介绍,这是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项目之一,今年,产业园将以符溪镇、双福镇为中心,建起一条绵延10公里、6万多亩的绿色茶叶长廊。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去年10月,在财政部、农业部两部部署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跻身创建名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是国家确定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载体和引领平台。“跻身创建名单,不仅为峨眉茶产业的发展赢来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落实总书记要求,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有力举措。”峨眉山市委书记陈长明说。

目前,峨眉山市不仅聚集了以竹叶青、峨眉雪芽等为代表的企业集群450余家,还拥有国内一流的加工生产线,产业园涵盖16个乡镇、133个行政村,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3.2万,集聚了全市95%以上的茶企,园区内的大西南茶叶市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名优绿茶集散地。

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让园区创建者们倍感振奋。梁琪惠满怀信心:“要将园区打造成全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区。”

陈长明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点发力,推广优质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加大推广力度;依托优质茶园基地,发展精品民宿、度假农庄、自驾车营地等新业态,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峨眉山市的规划中,这条10公里绿色茶长廊项目,将成为一条融合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自然生态于一体的茶旅走廊。“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沿线景观风貌中,打造一条三产融合示范轴。”峨眉山市农业局局长江德伦介绍。

“总书记的话让茶人看到了未来。”峨眉山大西南茶叶协会副会长何建华干劲十足。他表示,将依托在双福镇已有20年茶叶交易历史的大西南茶叶市场,完善茶产业交易市场综合体,新建鲜叶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形成“一带一路”茶产品绿色物流交易中心。

梁琪惠表示,峨眉山市已明确,将全面出台并落实好基地建设、加工企业壮大、品牌推广宣传、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茶旅融合发展等系列奖补支持政策,高标准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梧州六堡茶:打造优质茶品 推进茶旅融合


六堡茶,属于黑茶,因产于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喝过六堡茶的人都会对它的“中国红”情有独钟,六堡茶业界认为,必须以“中国红”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色为准则,因而六堡茶走上了复兴之路。茂圣茶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力图打造优质茶品,借“一代一路”将产品推向海外。天誉茶业在做好六堡茶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深耕茶文化,布局茶旅产业。

烹茶技艺体验

“赏品一杯浓热艳,醉留半齿顺甘香。仙言竟是苍梧采,六堡山茶益寿长。”自古以来,描写六堡茶的诗联源源不断。这一产于梧州的千年名茶何以让文人墨客文思泉涌呢?7月6日上午,“活力桂东南崛起新高地”——采访团走进梧州六堡茶加工生产企业,了解六堡茶的历史传承与养生功效,探寻六堡茶借力“一带一路”行销海外,感受到千年六堡茶蕴含的“新生机”。

细品六堡茶千年名茶受捧

六堡茶产品

“一品六堡,天下梧茶”。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及著名的侨销茶,具有1500年历史的梧州六堡茶早在清朝中后期就已远销东南亚地区。六堡茶因产自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属黑茶类,具有“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还带有独特的槟榔香味。在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誉茶业”)六堡茶历史文化展示馆内,记者们细细品味了天誉茶业精心烹制的六堡茶,并观看了茶艺表演。香茗一杯轻抿入嘴,只觉醇厚甘滑、香气幽长。来自中安在线的记者管立表示,今日一品只觉入口清和、余味无穷,果然名不虚传。

借力高科技打造优质茶品

半成品六堡茶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圣茶业”)是梧州市最大的生产六堡茶民营企业,也是目前六堡茶原产地最大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之一,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种精制六堡茶以及其他精品茶系列。茂圣茶业董事长苏淑梅告诉记者,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品质为先,通过建设有机茶园,开发新产品,科技创新,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措施,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保持品质优良。值得一提的是,茂圣茶业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条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全封闭的现代化“六堡茶”生产线,其中容量为25吨的全自动温控发酵罐是国内最大的茶叶发酵罐,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送料、发酵、分筛、风选、汽蒸等工序均由一体化设备完成,茶叶全程“不落地”。“六堡茶的生产过程中,发酵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六堡茶的品质。”茂圣茶业技术总顾问郭维深介绍说,茂圣公司的生产线使用发酵罐进行发酵,能够实现温度、湿度精准控制。这样既能保存传统制茶工艺的精髓,又能确保品质如一。“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我们也将借此契机,扩大有机茶园的建设,加快新品的研发,把品质过硬的产品推向海外。”苏淑梅说。

深耕茶文化推进茶旅融合

天誉茶厂现代化工艺生产车间

近年来,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倡导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走清洁化、连续化生产六堡茶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做好六堡茶产品研发的同时,天誉茶业也在深耕茶文化,布局茶旅产业。“梧州市龙圩区是李济深的故乡,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融入天誉的茶文化,与当地的农户一起打造文化旅游线路。”天誉茶业董事长吴燕介绍说,他们已与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的农户达成合作共识,天誉的茶旅之路已徐徐启幕。

云南芒摆:茶庄园创建成效显著 茶农入股并参与管理


在云南芒摆,茶庄园建成后,茶企将茶园承包给茶农,还对茶农进行技能培训,普及相关知识,2016年茶农总收入达860.85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农自愿以自家的土地和劳动力入股企业,在茶企中工作,同时参与茶园的管理。

茶庄园

眼下,走进沧源碧丽源芒摆茶叶庄园,驻足山顶,放眼望去,青山环绕,云雾缭绕,茶山叠嶂,满目碧绿的茶园。一垄垄茶树上冒出丛丛嫩绿的芽尖,一群群劳作的茶农穿梭其间,一片忙碌的景象。

“我家两口子管理22亩茶园,去年收入3万多元。”正在管理茶园的茶农字赛四说,在这里,除了能学习茶园生产管理知识外,还能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字赛四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芒摆村四组村民。多年来,靠着为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打工,种茶、管茶,一家人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如今,像他一样在公司管理茶园的芒摆村群众有287户861人。

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是沧源县招商引进的一家茶叶企业,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芒摆村开垦建设有机茶园。茶园建成后,公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建好的茶园承包给农户,由农户严格按照《清洁化茶园管理技术规程》和《茶山管理公约》进行管理和采摘,由公司支付给茶农管理费和采摘费。同时,吸纳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使农民转化为茶叶生产工人。目前已吸纳406户农户(其中芒摆村287户)为茶叶种植管理专业户,承包管理茶园11282亩,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公司还从当地挑选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贫困青年,由企业资助到临沧农校茶叶专业班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进入企业工作。充分利用芒摆村“茶农之家”平台,适时组织茶农进行现代劳动生产技能的培训,普及卫生知识和环保知识,提高茶农生产生活质量和管理茶园水平。

芒摆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华说:“以前,芒摆村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甘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贫困面非常大。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建成有机茶庄园后,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在公司打工,参与茶园管理已经成为芒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6年茶农人均收入6725元。”

芒摆村党支部围绕“产业建起来、组织强起来、群众富起来”“三赢”目标,以15000亩土地和劳动力入股,采取“经济实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合作,推行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空壳村”等问题,2016年,村集体实现收入15.26万元。

该公司始终把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主要社会责任,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开展此项工作,并坚持“开放式扶贫,造血式扶贫,以及物质精神双扶贫”的理念,加大扶贫帮扶力度,努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公司经理向桂英介绍:“目前,公司和芒摆村结成了万企帮万村帮扶对子。茶农可从茶园流转和管理中获得4笔收入,第一笔是每年每亩20元的地租收入,第二笔是每年每亩30至170元不等的茶园管理费收入,第三笔是市场茶叶鲜叶价格采摘费用收入,第四笔是茶园中自主套种其他农作物及养鸡、养猪收入,还有少数参与农业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每月有140元至600元不等的收入。”去年,茶农总收入达860.85万元,户均收入1.8万元,人均收入6725元。

羊岩茶:打造特色品牌 媲美西湖龙井


羊岩勾青,因地而名,产自羊岩山,素有“中国美丽田园”的美称,是台州名茶之一。当地政府借助高山生态的优势,将羊岩茶品牌做大做强,像西湖龙井一样打造当地特色品牌。

羊岩勾青

当日,记者随车去往茶场的盘山公路,路面宽10余米,整齐有序,靠近山顶的部分地段两边正在整修中。

站在羊岩山茶场,放眼望去,是层层叠翠的茶树,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下着细雨,茶场迎来一辆载满游客的大巴,他们说着外地口音,入住在此,观光休闲。一位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微笑着告诉记者:“如果在节假日,游客会更多。”

记者穿过玻璃顶棚的长长天桥,走向庭院式的羊岩苑,墙两面分别标有“江南第一茶”、“岩顶神仙境”金色大字。

羊岩勾青产地

羊岩山茶场,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

羊岩山,以“山顶石壁上有石影如羊”而得名。说起台州的几大名茶,自然绕不过羊岩勾青。产这种茶的茶树为当地群体良种,采摘鲜叶嫩度以一芽一叶开展为主,采后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小锅、炒对锅等工序,最后制成羊岩勾青。1998年,羊岩勾青获浙江省首批优质农产品金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之后屡获大奖。

4月6日,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一行走进羊岩山茶文化博物馆,他希望羊岩茶场发扬高山生态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结合季节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名优品种,将羊岩茶品牌做大做强。要发挥羊岩茶的特色,找准定位,形成规模,要像西湖龙井一样打造当地特色品牌。

“羊岩山品牌价值评估列入全国100强、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我们着力打造羊岩茶叶特色园、百罗茶场农业茶叶示范园等农业特色产业‘三化’示范工程。”河头镇常务副镇长陈文贤说。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9594.html

上一篇:普洱茶树的神奇作用 普洱茶功效突出来源于茶树

下一篇:远安鹿苑产自哪里?远安鹿苑生长环境如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