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云南:举行首届“云茶”国际茶商论坛 推动云南茶企发展

2019-11-30

云南是中国茶叶原产地的中心,世界上最早的茶树就是在云南发现的,云南有着悠久的茶叶发展史。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云南著名的茶叶有:普洱茶、七子饼茶、滇红等等,这些茶叶的品质特佳,非常受海内外的人们所喜爱。5月12日,首届“云茶”国际茶商论坛在世博园中国馆举行,16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相关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茶”的发展战略,携手做强茶产业,联袂弘扬茶文化。

本次论坛立足云南、放眼全世界,以云南茶业“首席服务员”为主体,以全面提升云南茶业品牌影响力为主线,促进我云南茶业产业发展,旨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呼吁和感召更多的茶业界精英力挺云南茶业兴业、肩负推动云南茶业发展使命,建立认同、加强学习、促进传播、共同成长,打造一个“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公信力、有发展观的云南茶业”全面综合性服务于茶业的平台。

2018首届云茶“茶商”论坛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主办。云南大道沧控股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茶正升介绍,举办此次论坛,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牵引,打好云南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产业“三张牌”,共同推进绿色食品.茶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云南是国内唯一一个可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省份的区位优势和云南是产茶大省和我国重要茶业基地的原料优势,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做优茶品质”为基础,以“唱响茶品牌” 为导向,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以“共建茶平台”为突破,以“做强茶产业”为主题,搭建一个云南茶产品的营销、推介大平台,推进云南茶业技术创新大合作,促进云南茶产业与茶经济的大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大交流,让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茶产业历久弥新、香飘世界。

80多岁的茶叶界泰斗张顺高的出席,引起现场雷动般的掌声。张顺高说:“自己活得健康的原因就是多喝茶。现代茶文化是沟通最高端的精英文化与最基层的民间文化的一座桥梁,是通往诗化生活的重要媒介,是抚慰人们心灵的清新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是世俗生活与宗教境界之间的中介体。其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过程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希望大家喜欢喝茶、多喝茶、爱喝茶。”

会上,中国科学院勐仑植物园研究员,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张顺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戴陆园 ,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李仁,云南省科协副主席向云,“大道沧”品牌创始人茶正升,为出席论坛的43位云南省茶叶专家授予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委员会专家”聘书和大道沧商学院“导师顾问”聘书。

此次“云茶”国际茶商论坛的举办,是为云南的茶产品搭建了一个集营销跟推介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为了推进云南茶叶的技术,大力推进云南的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

小编推荐

云南澜沧:茶企助脱贫 经济发展新希望!


云南澜沧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其出产的普洱茶,滇红茶等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作为中国的西南内陆地区,云南澜沧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其经济发展程度远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为了促进澜沧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当地政府着眼于当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新目标。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担负起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普洱景迈人家贡茗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他们通过“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近700多户农户。不仅打响了自身品牌,也成为了当地发展产业促脱贫的中坚力量。

“一花引来百花开”,这样的扶贫明星企业正焕发着新活力,引领和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茶叶助农:既能拿分红 又可在茶园务工

随着景迈山申遗的推进和越来越响亮的名气,伴随而来的是景迈茶的大热,许多景迈山人因茶而富,一些景迈山人则因茶而名,仙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她掌舵下的“景迈人家”及其品牌已成为景迈山上的一张重要名片。

对于仙贡和许多景迈山人来说,有着同样的记忆:从古树上辛苦采回来的茶叶,似乎并没有更多的经济价值。只将这些茶叶粗制一下,当做劳作间的普通饮品。或是将多余的茶叶存下来,等到有人进村收茶时,交换一些生活用品。记忆中的景迈山,古茶树如此野蛮地生长着,世代生存于此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几乎没有人上心的绿色,会在日后成为摇钱树。而对于仙贡来说,采茶,只是沿袭传统的农业活动。她绝对料想不到,若干年后的今天,景迈山古茶林里的那些不起眼的绿色叶子竟然会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更想不到这些曾经不起眼的树叶会在时间的洗礼中蜕变为“绿色银行”,更想不到在它身上会有如此多的“附加值”。

将时间的齿轮拨回2002年,那时的仙贡大学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她,满怀一骨子冲劲与闯劲,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空。在创业的初期,尽管经历了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管理经验等多重困难的洗礼,仙贡没有放弃,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筹集5万元资金建立了岩勐茶厂。

刚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知识技能,她虚心请教每一位来景迈山的客人,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制茶技术给予指导和培训,主动到外地参加茶叶交流会议等,学习先进生产经验,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积累,逐步掌握了茶叶加工技术。

2010年4月仙贡组建了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品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茶农们不仅可以通过合作社拿到分红,还可以就近在自家茶园里务工,把企业的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通过“一地生四金”(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种植得“现金”)的精准扶贫模式帮助农民脱贫。

“我们这里常年云雾缭绕,茶香怡人,以前即使我们做出再好的茶,有价无市也是徒劳,现在好了,加入了合作社,我们家家户户都实现了户增万元。” 周海建是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批老社员,深切感受到了合作社带来的变化。

仙贡的命运始终与绿色茶山息息相关,仙贡爱这片绿,不止是固守,更是发展。在她的引领下,合作社从最初的27户社员发展到如今的228户,拥有茶园面积9063亩,其中古树茶3423亩,生态茶5820亩,年可产毛茶200吨,其中古树茶70吨,生态茶130吨。除了收购加工合作社社员的茶叶,同时辐射了周边近500户农户,并为60名青年解决了就业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荣获“省级示范社”、“市级示范基地”、“优秀会员单位”等称号。仙贡创立的普洱景迈人家贡茗茶业有限公司,不仅“种”活了茶叶这样一种富民产业,还把茶叶树变成了“摇钱树”。

树品质牌:既延伸产业链 又提升附加值

走进位于普洱市中心城区的景迈人家茗品体验店,各类款式的、档次的普洱茶产品琳琅满目,环境幽雅的门店内不仅处处充满浓郁的茶文化氛围,还凸显着现代时尚的气息,更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光顾。而谁又会想到这是由农民合作社在城区开设的品牌专卖店。

仙贡的命运与绿色茶山息息相关,仙贡爱这片绿,不止是固守,更是发展。“在普洱、昆明已开有专营店,做精茶产品,让景迈山的气息深入大城市。”仙贡在谋划着自己的绿色版图,书写着自己的创富故事。

瞄准市场需求,走品牌发展之路,仙贡和她的景迈人家贡茗茶业有限公司把“景迈人家”普洱茶品牌专卖店开进大城市,展示品牌形象,建立营销窗口,经过几年的发展,其成立的普洱景迈人家贡茗茶业有限公司已成为集“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岩勐茶厂”“精品客栈”“茗品体验店”为一体的茶产业、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综合开发企业。

在其名下的每款茶产品均是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景迈山特有的环境气候元素所拥有的特性,结合当代的设计理念赋予每一款茶特有的名称和包装图纹。其生产的茶叶按制作工艺可分为五大工艺,即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整个产品体系为四大体系,即典藏、高端、常规、特色,共35个规格。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打上了“品质”牌,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升了附加值,既盘活了徒弟资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这要归功于在企业发展初期,无论从建设选址、植被保护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考量,身体力行带动茶农保护生态,开展有机茶、无公害茶宣传、认证及销售。通过努力,景迈人家专业合作社茶农率先在景迈村完成高密度留氧生态茶园改造。

因茶,景迈、芒景的茶农们收入越来越高,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年收入几十万元不再是神话,收入上百万元的也大有人在。“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景迈人要做新型农民,公司是这样教予我们的。”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岩虎说。合作社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和茶叶产业化模式运作,几年来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步步走向成功,“景迈人家”这个品牌也是越来越响亮,成为了整个景迈山乃至整个业界的翘楚。

农旅结合:既挖掘旅游资源 又拓宽茶农收入

远上茶山石径斜,景迈山上有人家。要去澜沧县的景迈山,必先经过“景迈人家”这座离景迈山很近的客栈,随着景迈山旅游观光的升温,景迈人家也很有名气,成为很多文人墨客写景迈山不可缺少的一笔。

“景迈人家”开始以做茶叶为主,建客栈本是为了接待朋友,以前并不对外开放营业。随着景迈山和景迈茶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茶商纷至沓来,这些来的人最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吃住问题。2010年之后,景迈人家逐步开放,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精品客栈。

解决吃住问题,景迈人家却不走寻常路,而是着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来,按照景区的统一要求,景迈人家采取傣族杆栏式结构建筑,一楼餐饮、二楼住宿,每个房间都体现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风格,最为别具一格的是菜单上的名字:千年螃蟹追凤凰,是将古茶树上的植物“螃蟹脚”和鸡炖在一起;古韵蛋饼,也叫茶叶蛋饼,饼上的茶叶都是新鲜采摘的;茶叶炒牛肉,将新鲜的茶叶放入牛肉中炒,使味道更加鲜美。对特色的追求和打造使景迈人家人气渐旺,木板房和茶叶饭成为景迈山来客的记忆亮点。

仙贡说起建客栈的初衷是为了广交朋友,让来客吃好住好。后来逐渐成为茶商们的一个驿站,来自广东、广西等地的茶商们在这里汇聚交流,俨然成为一个关于茶的“沙龙”, 以前,每年春茶上市时节人是最多的,其他时候稍微冷淡些。现在是整年都热闹,“黄金周”时期的自驾游数量越来越多,精品团也不断增多,仅2016年一年就接待精品团20多次,平均每个月就有2次。

巨大的人气带来了财气,粗略计算下来,景迈人家客栈平均每年盈利200多万,几乎都是现金流动,这和茶叶加工销售的固定资金形成了互补,实现了资金的“动静结合”。另外,很多在这里体验过茶叶加工的人对景迈古茶的生态无污染有了更深的认识,直接提升了景迈茶的美誉度和品牌魅力。

如今一到景迈山旅游,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景迈人家,想到景迈人家优质的茶叶、舒适的客栈、贴心的服务,到景迈人家休闲度假、品茶、买茶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了。

事业成功了,日子越过越好,仙贡就想带动全村老百姓共同致富。为此,她招收一大批村民进入景迈人家茶厂、宾馆、餐厅工作。2013年,景迈人家成为澜沧县职业高中校外见习、实习的企业,3年多来帮助社会输送了近70名人才。

知名企业对贫困村、贫困农户的帮扶,不仅仅丰富了企业扶贫内涵,也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构建民营企业扶贫新模式提供了积极探索。在当前扶贫工作处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涌现出的一批批像“景迈人家”及其品牌定位的企业,通过企业帮扶,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增强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龙生茶企:打造万亩有机茶园 推动茶产业发展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普洱茶诞生地普洱市,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在普洱市拥有自有产权茶山8.5万亩,茶园面积4万亩,是目前国内经营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叶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普洱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红茶在内的各类茶叶产品,拥有“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销售 ”完整产业链。

茶园

上月,由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龙生有机普洱茶庄园”揭牌,依托已经通过了中国、美国、欧盟有机认证的8000多亩有机茶园,这里将打造一个万亩连片“有机茶庄园”。目前,公司还有2万多亩茶园正进入有机茶园转换期,有望通过2年左右全部达到有机茶园标准。

“有机茶+茶庄园”绘出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新风景,龙生公司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把基地建成体验式的茶叶庄园,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游览、康体疗养、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化庄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路子。同时,通过做好茶园上层多品种覆荫树的种植,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以及化学除草剂的施用,进行茶叶初制所清洁化标准化改造,积极开展有机茶园的认证工作等措施全力推进有机茶园建设,推动普洱茶产业提质增效。

茶园

揭牌当天,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与华夏普洱投资有限公司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也同时在庄园揭牌,通过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服务普洱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转型升级需求。

茶园

龙生茶园都是远离污染、选用有机肥料栽培茶叶,并严格控制好每一个茶制作工序,产出各类高品质的茶叶,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云南墨江云针|墨江云针加工方法


墨江云针以外形细紧似针而得名,为云南省名茶之一。产于云南省墨江县,1945年从日本引进技术,仿日本“玉露茶”工艺炒制,故原名“玉露茶”,1958年改进工艺,由蒸青改为锅式杀青,提高了品质,改变了风格。1975年改名为云针茶,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4年被列为省六大名茶之一。 

云针茶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为主,占重量的60%,一芽二、三叶为副,占40%。加工方法是手工杀青,机械初揉,手工做形,晾至足干。主要工艺有杀青、初揉、做形(包括理条搓揉、碾揉、滚揉三个过程)、晾干、筛剔、补火等六道工序。

其中做形是云针茶的成形关键,晾干是云针茶的干燥特点。做形是在杀青叶经过初搓,茶叶初步成条基础上进行的。分理条搓揉、碾揉、滚揉三个过程。

信息由爱,理条搓揉的目的是将弯曲的芽叶理直,搓紧成条。碾揉的目的是使80%以上的茶条达到细直紧结。滚揉的目的是继续促使茶叶紧结细直如针,并达到光滑油润的目的。当做形叶干度达九成以上,起锅进行晾干。晾干是将做形叶均匀平整地摊放在簸箕上,晾至足干,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炒制云针茶从杀青到晾干,全过程历时6小时左右。

晾干后的云针茶,需通过精制分筛、拣剔、筛去头、末茶,剔除杂质等物后再进行补火,摊凉装箱,即成云针茶。

墨江云针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直如针,光滑油润,显毫,色泽黑绿,馥郁清香,味醇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是云南省名茶中别具一格的佳品。

云南昆明:第十二届云南茶博会落幕 云茶市场蓬勃发展


2017第十二届云南茶博会在昆明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百家茶企参加展会,其中招商签约总金额过亿元大关。在茶博会上,云茶针对市场上的不同消费群推出了各种茶叶,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当地农业厅厅长还表示,未来将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云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促进云茶市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第十二届云南茶博会现场

茶香四溢,人声鼎沸。为期4天的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下称“茶博会”)日前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老挝等国以及省内外的600余家茶企参展,8万人次进场参观,签约金额逾亿元,无论从参展商还是规模上看,堪称一场刷新纪录的云茶盛会。而首次采取“政府主导、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办会模式,也让茶博会从内容形式和专业程度都迈上了新台阶。

在“云茶之夜,千人雅集”普洱茶生活美学与大健康主题茶会上,韩国茶文化博物馆馆长权进赫特意邀约6位韩国朋友到云南共饮普洱,一品茶香。“第一次参加云南茶博会,感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通过推进韩中茶文化交流合作,将更多云南的好茶介绍到韩国。”权进赫说,他计划每年在韩国、中国、日本轮流举办茶文化研讨会,以茶会友促进交流。

“云茶之夜,千人雅集”茶会上

而在茶博会现场,“茶妈妈”杜春峄一边介绍全新升级的陈皮普洱,一边和慕名前来的粉丝合影。从15岁在景迈山学习种茶,到成为陈皮普洱行业的开创者,这条路,他一走就是半个世纪。此次他新推出的澜沧古茶新品陈皮普洱一亮相,就受到茶友和经销商的追捧,在首批145家获得单品授权的专营店签约仪式上,其全年生产总量的一半被现场签约抢购一空。“澜沧古茶从原料、管理、工艺等方面严格把关,陈皮普洱更是顺应天时,看柑做茶,希望通过多方努力,把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打造成百年企业,把云茶品牌做大做强。”杜春峄表示。

第十二届云南茶博会现场

本届茶博会上,无论是主打科技牌的“太空第一杯茶”贡润祥,还是针对年轻群体推出的“大益宝盒”饮茶套餐,抑或是“行走江湖”的书剑古茶,都彰显出云茶市场的多元化和蓬勃生命力。云南是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普洱茶的原产地,茶产业虽是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却在不断地深耕细作中发“新枝”,与旅游、科技、文化等产业相互嫁接融合,成为开辟广阔新蓝海的朝阳产业。同时,也在打造质优价廉的“百姓茶”,让滇茶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群众乐于消费的养生佳品。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表示,作为云茶展洽、交易和合作的重要平台,茶博会从政府主办到市场化运作已越来越成熟。要实现“千亿云茶产业”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经销商、茶文化传播者共同努力,打造大格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传播,树立云茶品牌形象,提高云茶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云茶成为助推农业发展、产业扶贫、茶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茶云”大数据推动贵州茶产业逆袭


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产业争相分析利用大数据促进发展,贵州茶产业也利用“茶云”走上了逆袭之路,加速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想不到吧,在瓮安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黄金芽集中连片种植基地。”1月7日,在贵州省瓮安县建中镇苗岭雾海欧标茶庄基地,当地的茶旅一体化项目,已经成为了游客的热门景点。

贵州产茶历史悠久,拥有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不过,由于缺乏相应的品牌号召力,多年来,贵州茶一直面临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最近几年,贵州正加速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香飘四海的贵州茶正实现着“逆袭”,茶园面积达696万亩,位居中国第一,有470万农民因茶脱贫致富,茶叶已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对茶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利用

运用数据库、生物基因、物联网、理化分析等技术建设“茶云”大数据,对贵州茶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帮助茶产业的品种选育、品质把控和品牌传播——1月3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实施的“茶云”大数据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贵州茶产业

2016年10月,贵州茶产业官方大数据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它由产业云、商贸云、公众云三个子云构成,主要聚焦茶产业发展中的“领导决策盲点、行业管理难点、企业市场痛点、公众消费疑点”四个关键问题,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呈现和智能分析,为贵州茶产业的政策制定和产业引导提供决策辅助。

目前,“茶云”已完成搭建包含全省茶树品种、基因、种植和质量监控等数据的贵州茶资源数据库;通过基因分析,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树资源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分析,为选育茶树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指导;实践建设现代茶园,在贵州省黎平、纳雍、江口三个试点县设置600余个传感器无线节点,对上千亩核心茶园实现实时监测,构建黔茶种植生态模型。

据了解,“茶云”将汇集目前贵州137万茶农,2336家茶企、1424家茶种植合作社的相关数据;面向茶企、合作社,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信息化服务、跨境贸易一站式服务,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服务,实现黔茶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整合;建立起消费者与茶产业区、茶企之间的信用通道。

精心培育“名茶”,破解品牌之殇

曾几何时,多家其他省份的茶企在贵州大建生产基地,产品直接贴牌销售,这让贵州茶产业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品牌之殇,成为贵州茶产业的一块心病。

2014年5月,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重点支持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品牌发展,建设全国茶叶强省。自此,贵州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贵州大力发展一批知名茶企业和茶产品,制定“黔茶”品牌认证体系,定期开展品牌认定活动,评选10个茶产品进行重点扶持,整体宣传推介,推动形成“黔茶”系列品牌产品。记者从贵州省茶协了解到,2016年贵州茶叶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茶产量28.4万吨,综合产值超过了500亿元。随着贵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进一步奠定了贵州茶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老百姓喝上了便宜好茶

过去,由于贵州一些茶企片面追求单芽,只采摘春茶,一亩茶园只能产二三十斤单芽,动辄上千元一斤,虽然价格昂贵,茶农却赚不到钱。对此,相关部门开始对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引导企业延伸“大众市场”,让老百姓喝上便宜好茶。

例如,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贵州省农委曾联合发布《贵州茶叶品牌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了产地范围,还调整了鲜叶等级要求,对农残零容忍,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细化了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严格规范加工场所条件,并制定了统一保质期。如今,通过鲜叶等级的调整,鼓励企业生产一芽一叶、二叶、三叶,不仅延长了茶叶采摘期、增加了茶农收入,提高了大宗茶青的下树率,而且还让老百姓喝上了便宜的好茶。

据统计,2017年,贵州茶叶出口量超过2300吨,贸易额超过7100万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出口量增长超过150%,贸易额增长超过110%,这也是贵州茶叶出口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出口量和贸易额的双翻倍增长。

安徽金寨:五茶惊艳亮相安徽国际茶博会 推动茶产业发展


从今年的春茶开始采摘到春茶的上市,之后,各种茶博会就出现在眼前,茶,是中国人爱喝爱品的饮品,近年来也受到了海外人士的喜欢,如今,安徽金寨县“五朵金花”惊艳亮相安徽国际茶博会。

,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开幕式。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茶客参观了茶博会展厅。随后,参加了庐江茶文化节、品茶和观看茶艺表演。茶叶销售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金寨“五朵金花”——六安瓜片、金寨红茶、金寨翠眉、金龙玉珠、皖西白茶惊艳亮相金寨的茶叶展厅,本次该县共搭建了两大展厅。其中一个以中国红为底色的展厅以展示金寨茶和茶艺为主,在展厅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英雄金寨》、《金寨旅游宣传片》、《茶香金寨》三大宣传片。另外一个展厅则以销售金寨茶为主,金寨茶以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茶客前来咨询购买。

今年的茶博会,四海宾朋齐聚,众多媒体聚焦。金寨茶企通过参加茶博会,充分展示了本公司茶叶的品质。安徽金寨县弘六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幸福茶农六安瓜片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金寨县玉中绿雪皖西白茶专业合作社、金寨县蝙蝠洞茶叶专业合作社、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露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县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金寨县齐蝠唐茶业、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安徽漫思茶有限公司、金寨县厚清茶业、金寨竹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蝠牌茶业、金寨县绿茗茶业等二十余家茶企积极参展,受到了全国各地茶商的广泛关注。此次茶博会加深了全国茶客对金寨茶叶的认知、了解。

本届博览会以推动安徽茶产业迅速发展为主题,以宣传和打造安徽茗优茶品牌为重点,通过宣传推荐、品牌提升、展览展销、发展研讨、竞赛评选等多种形式,弘扬安徽茶文化,繁荣安徽茶经济。金寨茶叶借助此次茶博会的东风,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7国际茶文化论坛圆满举办:茶界人士齐聚霸州 探讨茶叶产业发展


如果说茶界最近发生的大事,那就非2017国际茶文化论坛的召开莫属啦!近日,在湖北霸州就圆满举办了首届国际茶文化论坛,吸引来自国内外有名的茶叶专家、制茶能手以及茶文化爱好者共襄茶业盛举。除此之外,现场还举行多种多样的茶文化活动,如:别具一格的茶席体验、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等。

国际茶文化专家论坛现场

9月26日上午,亿茶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嘉宾礼毯”为开端,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茶专家、茶人。踏着长长的礼毯,嘉宾及茶人们独有的风采得以展示。随后,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缪小斌及亿龙集团文化事业部总经理胡姗姗女士分别致辞。随后论坛部分,主持人叶放与大陆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何作如、茶学专家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吕礼臻、香港心月茶事创办人余文心、德国汉学家作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马克,五位国际茶文化专家,以亲身对茶的体会,各表其见,共叙茶事并与慕名而来的茶爱好者探讨互动。专家、学者们精彩的论述不仅是茶文化的思想交流,还带领现场观众嘉宾共同感受茶文化的炽热情怀,使其沉浸其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茶论总策划学术主持叶放

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吕礼臻

大陆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何作如

香港心月茶事创办人余文心

德国汉学作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马克

亿龙集团胡珊珊女士致辞

当日下午,论坛举办地亿美术馆开馆,第一次乘展举办茶之华艺术展。展厅内特别展出了30余件古董花篮和精美的插花艺术品,所有展品均是亿龙集团董事长王艳菊女士收藏多年的古董竹花篮。开馆仪式上,中国著名艺术家、园林大师,本次茶会总策划人叶放老师首先致辞,随后杉謙太郎先生现场进行了日本花道表演。现场观众还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昆曲表演,博得阵阵掌声。

日本花道老师杉謙太郎表演花道

茶道体验

茶道体验

开馆仪式后,进入茶会活动重头戏——名家茶席体验。为配合此次茶文化论坛举办,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国际茶空间、茶叶、茶水、茶器等知名茶品牌机构,在馆内设置8席各具特色的茶席道场,现场演绎如何泡一壶好茶,并供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达人参观体验。

艺术现场

此次茶文化论坛是国际茶界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现场的活动氛围浓烈,活动圆满举办,是中国茶界的一大盛事。国内外多名茶界专家齐聚霸州,共论茶道,注重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播。知名茶人茶席表演,迎来众多茶友的关注,促进了茶艺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多举措推动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有着发展茶叶的众多优势,茶叶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探索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路径中不断贡献着“安徽智力”。

茶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2018年4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我国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茶树基因组的破译将推动茶组植物基因组进化、茶树起源和遗传多样性、茶叶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形成机理等重大基础生物学问题的研究。

茶叶

安徽农业大学以茶树基因组图谱为框架,整合了24种山茶属植物共计97个转录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种质资源以及大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布模式的相关性建立起各数据之间的联系,系统构建了全面的茶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平台,实现了茶树组学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该平台集成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功能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等),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检索以及深度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组学数据并实现可视化。

酯型儿茶素是导致茶叶味苦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类型儿茶素是如何合成的,长期困扰着学界。安徽农业大学经过艰苦的攻关研究证实,有两种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证实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由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研究发现,茶树萜类合成酶基因在茶树叶片和花中,通过转录过程中的再加工,生成了功能有别的两个转录本,分别催化芳樟醇和橙化叔醇的生物合成。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应用不同逆境信号物质,调节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改善茶叶香气品质的目的。研究还揭示了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香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这些研究都为生产环节提升茶叶香气和口感提供了现实途径。

推进茶机产业迅速发展

为了改变众多茶企业作坊式加工落后的现状,聚焦制约我国茶叶化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团队开发集成了茶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十五”期间,项目组引入日本和台湾的茶叶加工设计理念,研建了国内外首条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叶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先河。“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将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黄山毛峰、滴水香等传统名茶的规模化生产上,先后开发了5条黄山毛峰茶、滴水香茶清洁化生产线并示范应用。“十二五”期间,在安徽省政府“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开发了六安瓜片茶、祁门红茶、霍山黄芽茶、黄大茶等生产线。茶叶清洁化生产线在名优茶生产上的示范应用,改写了我国传统名茶只能依靠手工配合单机加工的历史。项目成果通过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安徽三九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推广应用,先后在全国20个产茶省市推广生产线200多条。

由于茶叶色选技术装备受制于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价格昂贵,在我国很少使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米色选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于2007年开发了首台国产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并示范应用,“安科”茶叶色选机已经在全国20个省推广应用并出口海外,打破了日本和韩国对我国茶叶色选机市场的垄断,并迫使国外茶叶色选机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茶叶色选机实现国产替代后,在合肥市带动一批如捷讯光电等民营色选机制造企业,合肥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机产业化基地,生产的茶叶色选机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开发与推广。为适应茶叶大规模连续化加工对原料和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茶叶生产与品质控制中,先后开发出系列茶叶品控装备,应用于检测茶鲜叶原料质量、评判茶叶品质和等级、控制茶叶加工工艺、监测出口茶掺杂,为茶叶生产全程数字化品质控制奠定了基础。

茶叶

开发茶叶新品种市场

黄大茶是皖西特产,利用夏秋季原料加工,因原料粗老、加工粗放、包装简陋,一直属于低档产品。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和张劲松教授研究组发现,与其他茶类相比,黄大茶更有益健康,系列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发以健康为导向的功能性茶叶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催生了皖西黄茶产业由冷转热、由弱转强。如今,包装精美的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和速溶黄大茶系列产品成为电商网店的热销品。利用安徽260多万亩茶园丰富的夏秋茶资源优势,安徽农业大学在皖垦集团等9家龙头企业,集成推广机采、机剪和机耕技术,示范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机采示范茶园15000亩;开发了桂花红茶、桂花瓜片、金寨红茶、安徽特色乌龙茶、黄大茶等系列夏秋茶产品,研建了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了多种类型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在浙江和安徽,研制了一批速溶茶和姜糖茶生产线,年加工速溶茶近万吨。以低档茶及茶园修剪枝等作为添加剂,研发含茶的动物饲料,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鸡肉和鸡蛋中胆固醇、甘油三酸酯的含量,提高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肌苷酸、VE的含量与动物蛋白质量,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减少甚至替代了饲料中抗生素、抗菌剂、防霉剂、生长促进剂等的使用,从而开辟了茶的应用新领域,拓展了夏秋茶资源的利用广度,提高了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早在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夏涛向安徽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安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了“服务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从茶树品种选繁和茶园管理、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名优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推广、茶叶健康功能发掘、茶产业经济与茶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振兴安徽茶产业的技术路线。安徽省半数以上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垦的,多为低产老茶园,制约了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和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团队通过离子诱变结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等传统方法,先后选育了3个国家级品种,4个茶树新品系,在重点茶园广泛推广应用。并通过研发的新茶树扦插快繁技术,使得茶苗繁殖系数、苗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1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近5年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宛晓春教授先后3次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ISO/TC34/SC8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并担任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召集人,4项茶叶国际标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扭转了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方面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局面。

为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并开展了广泛的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茶文化交流不断。在此基础上,创立了4年制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贸易方向,编写出版了系列茶文化教材,培养茶文化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2016年,依托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教育部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多所国际一流高校院所,已取得明显的合作成效。学校先后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组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与新泽西州立大学、马歇尔大学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茶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提升项目合作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互派的频次和数量。

深圳茶行业同业公会 举行年会论坛


年关将近,春节也即将到来。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相必有很多行业也开始进行年关总结。总结过去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这是我国众多行业发展中的美好品质。

日前,深圳茶行业同业公会年会论坛举行。同时,《深圳市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亦在同步编制中。

茶行业同业公会会长吴清标表示,深圳目前有近一万家茶商茶企,竞争非常激烈。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深圳的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茶行业同业公会组织编写《深圳市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针对过去几年深圳市茶产业发展的情况,制定一个五到十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让中国茶叶辐射到全世界。

茶业同业公会秘书长张明强表示,这几年,深圳的茶业企业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创业思路和新的发展模式。未来几年,深圳市茶行业同业公会将动员及引导广大茶企加强对茶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是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茶叶生物萃取技术和经验,运用科技提升效益。

深圳茶叶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国表示,“深圳的茶企要在全国产茶基地中延伸发展,要与茶农对接,凝聚茶界精英,扩大茶业投融资规模,加速茶业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同时要扶持中小茶企,从而使深圳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更好、更健康。”

深圳作为国家一些城市,其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叶种类。深圳的茶叶贸易在这几年发展也比较迅速。这几年,深圳众多茶企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努力发展,作为国家的一个朝阳城市,相信深圳的茶产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7184.html

上一篇:怎么冲泡松柏长青茶?冲泡松柏长青茶适合的茶具

下一篇:重庆:举办斗茶大赛 让众多茶企进行茶文化交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