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无锡毫茶哪些历史发展?

2019-11-30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无锡毫茶哪些历史发展?”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无锡毫茶哪些历史发展?”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来无锡访茶不可不去的去处是位于锡惠公园内的天下第二泉和竹炉山房。

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明代惠山寺僧人普珍在惠山山麓植松种茶,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普真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个烹泉煮茶的竹炉,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用松树煮二泉水泡茶,招待文人雅士。名士纷纷为竹炉题诗作画吟唱,记为文坛雅事。明画家王绂就画有“竹炉煮茶图”,明王问的“煮茶图”和清代董诰的“复竹炉煮茶图”亦绘制了竹炉煮茶之雅事。

历史发展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无锡毫茶,主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其原料为无性系良种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复而得名。大毫茶树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属半乔木、大叶型、早芽种,在太湖之滨的无锡郊区适应性强。表现为萌芽力强,发芽整齐,芽梢茸毛特多,芽头肥壮重实,兼有产量高与抗逆性强之特点。m.Cy316.cOM

制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半展为主体,经杀青、揉捻、搓毛、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复,香高味浓,汤绿明亮,叶底肥嫩。

Cy316.com编辑推荐

无锡毫茶保存方法


无锡毫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性物质,还具有很强的吸潮、吸味的特性。所以无锡毫茶在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吸潮发霉,或者吸收到异味而影响口感,那么无锡毫茶怎么保存才能最长时间的保持它的香气与口感滋味呢?

一、避免潮湿的环境

无锡毫茶叶的含水量在3%左右的时候,可以较好的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而当无锡毫茶叶的含水量超过7%的时候,就为霉菌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繁殖环境,会加快无锡毫茶的变质速度。

所以我们在存放无锡毫茶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存放的环境湿度,有条件的可以放置一个湿度计,以及一些家用干燥剂。

二、避免高温的环境

无锡毫茶叶的最佳保存温度是0℃~5℃,在这个基础上,温度每升高10℃,无锡毫茶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就会增加3~5倍,并且在高温的环境下,无锡毫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茶多糖、维生素以及各种芳香类物质会以更快的速度分解,导致无锡毫茶叶的香气、滋味、口感变得越来越差。这也就是为什么无锡毫茶陈茶没有新茶好喝的原因所在。

三、避开阳光照射

无锡毫茶的制作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叶绿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含量,而阳光会加速无锡毫茶叶中叶绿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的氧化,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并减少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

所以我们不能采用透明的塑料袋或者玻璃瓶等容器保存无锡毫茶,而应该选择锡罐、瓷罐等可以有效遮光的容器保存。

四、避开异味环境

无锡毫茶叶中含有的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等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收异味的能力,如果将无锡毫茶放置在充满异味的环境中,会影响到无锡毫茶的香气与滋味。

五、尽力的隔绝氧气

无锡毫茶叶中含有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物质都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无锡毫茶汤色变红、变褐,茶汤也会失去鲜爽滋味,茶叶接触到的氧气越久,这种劣变也就越严重。

所以说,最好的无锡毫茶保存方法就是将无锡毫茶叶密闭、冷藏在干燥、没有异味的地方。

无锡毫茶有什么品质特点?有哪些工艺?


无锡毫茶采摘标准分为四级。通常,炒制100克一级毫茶需采1.6~2.0万个芽叶。采回鲜叶及时在室内阴凉清洁的地板上进行摊凉,摊叶厚度3~5厘米,摊放时间据气温高低而定,一般在6小时左右,夏茶气温高,可以缩短一些时间。

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半开展;三级以一芽一叶开展;四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夏、秋茶以一芽二叶开展为主。

品质特点

无锡毫茶品质特征:以高产优质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幼嫩茶叶为原料,属于全炒特种高档绿茶。外形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茶汤晶莹隐翠,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别具风味。若以二泉水冲泡,“无锡茶,二泉水”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饮后体会:滋味鲜醇香气清高。

炒制工艺

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毫、干燥四道工序。用手工炒制,炒制时在锅径58厘米、深24厘米的龙井电炒锅中进行,锅面必须保持光洁、平滑。从杀青到干燥,全在一口锅内,凭靠工人一双技巧熟练的手,采用不同的手势炒制而成。

杀青:锅温180~190℃,投叶量700~900克,炒至折梗不断,茶香透露即为适度。历时3~6分钟。

揉捻:锅温100~110℃,揉至芽叶卷曲成条为宜,也可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历时12~15分钟。

搓毫:是毫茶成形、显毫的关键工序,当锅温80~90℃,用双手在锅中搓揉茶叶,边搓揉边在锅中翻动茶叶,至使芽叶卷曲显毫为适。历时15~18分钟。

干燥:目的是继续蒸发水分,固定形状。锅温70~80℃,用双手继续翻炒茶叶,但动作应轻巧,不碰断茶叶,不脱落茸毛,当茸毫全部显露,含水量在6.5%左右起锅摊凉,包装贮藏。历时约8~10分钟。

无锡毫茶该如何制作?


采制工艺

无锡毫茶采摘标准分为四级,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半开展;三级以一芽一叶开展;四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夏、秋茶以一芽二叶开展为主。通常,炒制500克一级毫茶需采1.6~2.0万个芽叶。采回鲜叶及时在室内阴凉清洁的地板上进行摊凉,摊叶厚度3~5厘米,摊放时间据气温高低而定,一般在6小时左右,夏茶气温高,可以缩短一些时间。

炒制工艺

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毫、干燥四道工序。用手工炒制,炒制时在锅径58厘米、深24厘米的龙井电炒锅中进行,锅面必须保持光洁、平滑。从杀青到干燥,全在一口锅内,凭靠工人一双技巧熟练的手,采用不同的手势炒制而成。

杀青:锅温180~190℃,投叶量700~900克,炒至折梗不断,茶香透露即为适度。历时3~6分钟。

揉捻:锅温100~110℃,揉至芽叶卷曲成条为宜,也可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历时12~15分钟。

搓毫:是毫茶成形、显毫的关键工序,当锅温80~90℃,用双手在锅中搓揉茶叶,边搓揉边在锅中翻动茶叶,至使芽叶卷曲显毫为适。历时15~18分钟。

干燥:目的是继续蒸发水分,固定形状。锅温70~80℃,用双手继续翻炒茶叶,但动作应轻巧,不碰断茶叶,不脱落茸毛,当茸毫全部显露,含水量在6.5%左右起锅摊凉,包装贮藏。历时约8~10分钟。

冲泡无锡毫茶需要洗茶吗


在品饮无锡毫茶的时候,有人习惯性的先将无锡毫茶茶叶投放于杯中,用沸水冲洗一下茶叶,轻轻摇动几次之后倒掉茶水,以为这样可以洗掉无锡毫茶茶叶上的沙尘或者农药残留。那么无锡毫茶需要洗茶吗

首先,茶叶上的农药大部分是脂溶性的,在水里溶解度小,难溶解到茶水中,因此茶水相对安全。

如果农药并非水溶性,那么,即便洗茶也未必能将农药洗掉,反倒影响了无锡毫茶独特的风味。

其次,现在无锡毫茶茶叶在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很难接触到污染物。而就算因为自己的保存不当,在冲泡时经过80度的水温,也足以杀死无锡毫茶茶叶上附着的大部分微生物。

最后,无锡毫茶属于细嫩的绿茶,茶叶中含有的有益物质遇到沸水之后会快速的溶解析出,并随着弃掉的茶汤而流失掉。

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冲泡无锡毫茶并不需要洗茶。

这种情况下,冲泡无锡毫茶需要醒茶

如果你的无锡毫茶茶叶是保存在冰箱里的话,在正式的冲泡之前需要经过醒茶的程序。因为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无锡毫茶,不经过醒茶的话,茶叶无法充分浸润舒展,茶汤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口感。

醒茶可以选择将需要冲泡的无锡毫茶茶叶在室温的环境下放置一小段时间,或者使用比正式冲泡无锡毫茶时温度低一些的水快速的浸润一下。

无锡毫茶的十大养生功效


无锡毫茶属于绿茶,相对于其他经过发酵的茶叶,它更多的保留了新鲜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尤其是保留了鲜叶中八成以上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叶绿素也被保留了一半左右,就连一些维生素的损失也比较小。这就使得无锡毫茶在提神醒脑、利尿解乏、抗菌消炎、延缓衰老等方面的功效远超其他发酵类茶叶。

1、提神醒脑

无锡毫茶含有丰富的咖啡碱,这是一种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的物质,对于大脑皮层的兴奋作用尤为明显。当血液中咖啡碱浓度在5~6mg/L时,会使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活动清晰、感觉敏锐,记忆力增强,工作效率提高。

而无锡毫茶中又含有一种叫做茶氨酸的物质,茶氨酸具有缓和咖啡碱兴奋中枢神经的功效。所以相对于喝咖啡来说,无锡毫茶对于神经的刺激并没有那么大。

2、利尿解乏

无锡毫茶含量丰富的咖啡碱可以舒张肾血管,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滤速度增加,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从而促进尿液的排泄。

并且咖啡碱还可以排除尿液中过量的乳酸,具有很好的消除疲劳的功效。

3、促消化

无锡毫茶含有的咖啡碱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使胃液持续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所以说饮用无锡毫茶可以通过对人体肠胃的刺激作用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同时也能够刺激小肠分泌水分和钠,从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4、抗菌消炎

茶多酚具有很好的收敛功效,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肺炎菌、流行性霍乱和痢疾原菌等病原菌及病毒的发育,都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杀功效。经常喝无锡毫茶,可0以让我们更好的预防感冒、拉肚子等疾病。

5、护齿名目

无锡毫茶的水溶性氟含量颇为丰富,经常喝无锡毫茶对预防龋齿、护齿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并且无锡毫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喝无锡毫茶,对于减少眼疾、护眼明目都有着非常好的功效。

6、防治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无锡毫茶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动水平,其提高幅度达79%。而碱性磷酸酶是促进骨骼生长的一种关键酶。同时茶多酚还可以提高细胞内骨矿化的水平,所以常喝无锡毫茶对于增加骨骼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并且茶多酚还可有效的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防止骨折和骨骼脆化。

7、延缓衰老

无锡毫茶保留了新鲜茶叶八成以上的茶多酚含量,而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可以有效的清除人体自由基,有相关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人体内部有害过量的自由基清除功效远远高于其他物质。

并且茶多酚还具有阻断脂质的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其抗衰老效果是维生素E的18倍。可以有效的预防大面积细胞损伤造成的皮肤、神经、组织、器官等损伤。

8、美白护肤

无锡毫茶含有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无锡毫茶水洗脸可以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以及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而无锡毫茶还含有丰富的茶多糖,茶多糖在高浓度下表现出良好的保湿性能,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皮肤皮肤成纤维细胞繁殖的功效。

而无论是茶多酚还是茶多糖,在一定的浓度下可以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美白作用。

9、预防心血管疾病

无锡毫茶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有效的抑制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降低能够增强血凝黏度的纤维蛋白原,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不受病魔袭扰。

无锡毫茶富含的茶多糖在体内可减少血小板数,延长血凝而影响血栓的形成,并能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力;并且茶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10、预防及辅助治疗癌症

无锡毫茶含有的茶多酚类物质不但能够抑制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合成,还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及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经常喝无锡毫茶,对于胃癌、肠癌等癌症具有很好的预防以及辅助治疗功效。

并且无锡毫茶含有的茶多酚类物质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三种无锡毫茶的冲泡方法


无锡毫茶在冲泡之后香气清高、滋味鲜爽。了解无锡毫茶的冲泡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展现出无锡毫茶的优良品质,这里有三种无锡毫茶的冲泡方法分享与各位茶友。

一、中投法

大多数品级的无锡毫茶叶都可以使用中投法进行冲泡。

1、烫杯:在杯中注入适量开水后稍微摇动几下,均匀的加热杯身后倒出杯中热水;

2、注水:在杯中注入三分之一容量的开水(无锡毫茶的冲泡温度一般在80℃~90℃之间);

3、投茶:取适量茶叶投入杯中,并轻轻摇动杯子,使无锡毫茶叶充分浸润;

4、再注水:无锡毫茶叶在水中浸润一两分钟之后,叶片得到了充分的舒展,这时候再注水至七分满;

5、品饮:待茶汤温度不烫、不凉的时候品饮无锡毫茶,并在杯中茶汤剩余三分之一时,再次注水进行第二泡;

6、一般来说无锡毫茶可冲泡2~3次,超过三次之后的茶汤就寡淡无味了。

二、上投法

对于外形条索完整、嫩度较高的无锡毫茶叶,我们一般采用上投法进行冲泡,充分展现出无锡毫茶香高味浓的特点。

1、烫杯:在杯中注入适量开水后稍微摇动几下,均匀的加热杯身后倒出杯中热水;

2、注水:将8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至七分满;

3、投茶:取适量茶叶投入杯中,并轻轻摇动杯子,使无锡毫茶叶充分浸润,注意不要加盖子,以防焖熟茶叶;

4、品饮:待茶汤温度不烫、不凉的时候品饮无锡毫茶,并在杯中茶汤剩余三分之一时,再次注水进行第二泡;

5、一般来说嫩度较高的无锡毫茶冲泡两次即可,第三泡的茶汤滋味就开始变得寡淡。

三、下投法:

对于嫩度不高、条形松散、叶片破碎的无锡毫茶叶,我们一般用下投法进行冲泡,使用注水时的水流,使得较为粗老的无锡毫茶叶充分翻滚浸润。

1、烫杯:在杯中注入适量开水后稍微摇动几下,均匀的加热杯身后倒出杯中热水;

2、投茶:取适量茶叶投入杯中;

3、注水:在杯中注入三分之一容量的开水(水温在90℃左右)后轻摇杯身,使得无锡毫茶叶充分吸收水分得以舒展;

4、再注水:等无锡毫茶叶叶片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再注水至七分满;

5、品饮:待茶汤温度不烫、不凉的时候品饮无锡毫茶,并在杯中茶汤剩余三分之一时,再次注水进行第二泡;

5、一般来说粗老的无锡毫茶可以冲泡至3~4泡,茶叶破碎较高的无锡毫茶可以冲泡至2泡。

平水珠茶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作为绍兴东南的一个著名集镇,平水早在唐代就已经是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近300年间,诸暨、嵊州、余姚、天台等周边县市所产珠茶,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因此,浙江所产的珠茶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以“平水珠茶”相称,一直沿用至今。出口最初,平水珠茶曾被翻译成“Hgson”(贡熙),意思是进贡康熙皇帝的茶叶,因此引起了欧美资本家的重视和吹嘘。18世纪中期,平水珠茶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的售价每磅高达十先令六便士,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所以又被称为“绿色珍珠”。还有一种译名叫“Gunpowder”,中文之意为火药弹,在来福枪发明之前,枪弹药也是这样浑圆如珠球的。“五口通商”后,英、美、法等国商人就直接经营“平水珠茶”的生意了。1843~1894年的50年间,平均每年出口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可以说平水珠茶为我国绿茶出口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当然,平水珠茶的形成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宋代,当其他茶区还是沿袭团饼茶制法时,平水茶区已是不团不饼,改用炒青制法了。陆游在他那首吟赞日铸茶的《安国院试茶》诗后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这是一条有很重要史料价值的诗注,从中可知,在800年前陆游那个时代,平水茶区已出现了类似现今的炒青散茶,采取了与今人相仿的用开水冲泡饮用的方法。由于炒青制法历史悠久,茶农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艺和收藏方法,使日铸茶的内在品质得以充分发挥。

大约到了清代,平水茶区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变,即产生了珠茶制法,制成的茶叶揉成一团,外形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东湖银毫的制茶历史,有哪些变革?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

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

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65905.html

上一篇:金坛雀舌茶产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渊源?

下一篇:金坛雀舌茶有什么品质、工艺特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