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望海茶的茶史追溯

2019-11-28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望海茶的茶史追溯”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望海茶的茶史追溯”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茶史追溯

宁海产茶历史悠久,在宋代陈耆卿所著的《嘉定赤城志》中即有所记载:“宁海禅院十一有二,宝严院在县北九十二里,旧名茶山,宝元中建,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治平中,僧宗辩携之入都献蔡端明襄,蔡谓其品在日铸之上”。文中提到的蔡襄是宋朝大学士,当时的著名茶叶鉴定专家,著有《茶录》。宋代的宁海茶品质从这段文字中可见一斑。今天的宁海茶人继承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优秀品质,于1980年创制望海茶,1984年望海茶获省级名茶称号,此后屡获殊荣。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优质农产品银奖,1999年5月望海茶被确定为‘99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指定用茶、宁波市旅游推荐用品,同年12月份被认定为宁波市首批农业名牌产品。

名茶鉴赏望海茶茶园多分布于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受云雾之滋润,集天地之精华,望海茶外形细嫩挺秀,色泽翠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饮后有甜香回味,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尤以其干茶色泽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高山云雾茶之独特风格。

精选阅读

绿茶的制茶史绿茶的制茶史


绿茶是不发酵茶,其加工工艺较多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清汤绿叶、收敛性强,有抗衰、防癌、杀菌、消炎等功效。绿茶也是六大茶类中的基本茶,它有下几个关键词:

生产历史最长:公元780年,陆羽写成《茶经》,自茶经诞生以前至明朝中期,绿茶是仅有的茶类,其加工工艺经过不断的演化,沿袭至今;

产量最大:我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产茶大国,200多万吨茶年产量中,绿茶的产量占70%;

品类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茶叶种类有六百余种,其中百分之80以上为绿茶;

产地最广:在我们四大产茶区中,均有绿茶的分布;

普及度最高:因绿茶产量大,产地广,是市面上最容易见到的茶叶种类,饮用广泛,其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五大茶类……

绿茶种类繁多,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绿茶细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今天我们分两步——从制茶史的演变、加工方式的差异解析绿茶制茶史。

制茶史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至初唐:晒青饼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方式比较简单,采摘下来的鲜叶直接晒干或烘干,这是晒青工艺的萌芽。因古代交通不便,散茶不利于运输,茶叶吸水性强,散茶不利于储存。因此,古人将茶叶和以米糕,压制成饼,称为晒青饼。

从唐朝到宋朝:从茶饼到龙凤团茶

晒青饼加工方式粗放,有极强的青草味,经过反复实践,唐朝时,发明了蒸青制茶。将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

蒸青饼虽去除了青草气,但滋味苦涩,于是古人又加以洗涤茶叶的工序,将蒸后的茶叶先用冷水快冲,再压榨去汁,制成茶饼,降低茶的苦涩味,这便是宋时的龙凤团茶制作工艺——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从宋朝晚期到明朝初年:蒸青散茶

龙凤团茶的制茶过程中,茶叶蒸青后,以冷水快冲,冷却茶叶温度,保持了茶叶的鲜绿。但压榨去汁的做法,夺走了茶真味,这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为了改善蒸青茶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茶叶加工逐渐采取茶叶蒸青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于是诞生了蒸青散茶。从宋朝到元朝,蒸青团茶和散茶并存。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书,废团改散,团茶推出历史舞台,蒸青散茶在明朝初年大为流行。

明代:从蒸青到炒青

蒸汽杀青的绿茶虽保留了茶叶的香气,但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明代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从明至清,炒青技术不断完善,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非常相似。

追溯茶历史——贵定云雾茶


贵定云雾贡茶追溯历史--唐、宋、元、明、清的5朝贡茶,显示出宫廷对贵定云雾贡茶的钟爱,更显示出她不同凡响的高贵品质。

无独有偶,贵定云雾贡茶还有“五个一”。这就是关于贵定云雾贡茶的5个历史典故。分别述说着:一个世代与茶为伴的民族及其生活习俗;一片划定宫廷茶园的贡茶碑诞生;一个因茶休养生息的古村落的文明;一个稀有的独特的本地优良茶种的繁衍;一个因茶闻名遐迩的山脉,及其引发的佛教兴盛的奇迹。

这“五个一”,见证着贵定云雾贡茶悠久的历史,折射出这支茶叶的尊贵和稀有。贵定云雾贡茶的“五个一”:

其一说的是海葩苗。世居于贵定县云雾山的海葩苗,是苗族人口最少的支系,全国仅有3万余人。“蓝色海水白浪花,来自海边带海葩”,这是海葩苗的山歌,歌中记录着他们来自何方,记录着他们从故乡带来了一种海贝,也是古币。海葩的汉译就是“大海之花”。从海边带来的海贝,寄托了海葩苗对故土的无限思念,海贝成了他们的图腾。在鸟王村,每一个海葩苗妇女的装束,背上都有一个“背牌”,这个背牌集海贝、银饰、蜡染、刺绣为一体,海葩苗少女拥有着与大海同色的服装,用海贝装饰的背牌中央,有一个神秘的刺绣图案,那是这个支系苗族特有的标识……

海葩苗世代与茶山为伴,每年清明前夕,当地人就会选择吉日,举行一年一度的采茶祭祖仪式,经过道师的问卦,来决定首先采摘哪座山的茶叶为吉。因为他们笃信,老太公们的信仰和智慧告诉他们,“先走哪方采茶好,祖先指路要看它(指卦象)”。

其二就是鸟王村。这个村子的布局,早有“鸟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之说。村里苗族同胞世代生活在云雾缭绕的茶山之中,远离尘嚣,常年气候润湿,植被、土壤远离现代工业和集镇,所生长植物皆属原生态状况,茶叶品质之超群,为当今所罕见。鸟王村历史上素有好茶习性,处处留有制茶遗风,很早就掌握了种植茶叶的技术,所产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其三说的贡茶碑。唐、宋、元、明、清时期,贵定云雾茶便屡次进贡。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廷在鸟王村关口特立贡茶碑。官府为了保护好云雾贡茶这一古老的宫廷贡品,朝廷还特地拨银四百二十两,扶持鸟王苗家扩大贡茶生产。嘉庆十年(1805年),为保护贡茶生产地域不受侵犯,又竖立“贡茶地界碑”,圈定了云雾贡茶产地范围,民间商贾不得染指。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贡茶碑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四,就是千百年来在贵定生息繁衍的鸟王茶种。该茶树因产于云雾山麓鸟王苗寨而得名,千万年来,它在云雾山中生长繁衍,是中国十分罕见的优良茶种,具有不同种类。按树种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按树形分,有直立型、半直立型、披张型。按叶形分,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按发芽时间分,有早芽种、中芽种、晚生种。云雾山中至今还有大量的野生古老茶树,是贵州乃至中国茶史的“活化石”,印证了贵定是茶的发源地之一。

其五,说的是传承佛教文化的圣地阳宝山。该山位于县城北面10里,有文献称之为“黔东之胜”。这里海拔1560米,岩壑奇秀,山巅宽敞。明万历年在此先建莲花寺,后又建飞凤山寺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明清时代,阳宝山就是与峨嵋山齐名的佛教胜地。自古佛门与茶有不解之缘,无庙不种茶,无僧不嗜茶,阳宝山自然不能例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品尝贵定云雾贡茶后,挥毫写下“佛茶”二字。如今阳宝山的茶,已身价倍增。

松萝茶小史


松萝茶是明清时期的名茶,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唐代之歙州茶

徽州地区自古产茶。《茶经·八之出》云:“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歙州,宋宣和三年改名徽州,大致范围包括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以至江西婺源一带,休宁便在其间。陆羽经过实地考察与品饮对比,总结在唐代江南道的浙西茶区,歙州及其相邻的宣州、杭州、睦州一带所产之茶品质不如湖州与常州,但胜过润州与苏州。“歙州下”,“下”在《茶经》中不能算贬低之辞,至少说明了入品。再考虑到陆羽时代浙西茶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歙州茶所不及的乃出产著名贡茶顾渚紫笋、阳羡茶的湖州与常州,这个“浙西之下”品也算是有一定的分量了。

许多松萝茶材料会例举五代宋初王敷《茶酒论》“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之句,以论证歙州茶在唐宋之际的地位。然《茶酒论》作为偏远地区的敦煌石室中发现的通俗文学作品,其说法或只能代表当时我国西北地区民间对歙州茶的评价,不能作为主流看法。且纵使歙州茶得到了高评价,其代表性茶品也是在江西婺源、安徽祁门一带,松萝茶产地休宁的地位并未凸显,这在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及历代关于《茶经》的注疏中可以得到印证。

明代中晚期崭露头角

松萝茶创制于明代。对其历史的追溯,各家多引证沈周《书岕茶别论后》“新安之松萝”一句,由此认为在明代前期松萝茶便已驰名。然该引文仅见于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孤证不立。考周庆叔《岕茶别论》成书于1610年以后,而沈周逝世于1509年,中间相隔百年有余,沈氏无从作此文。且查沈周书稿无此作,反而是晚明陈继儒《白石樵真稿·书岕茶别论》有相似内容。《续茶经》引前代茶论时,书名、作者多有张冠李戴,非此一例,《书岕茶别论后》很可能就是陈继儒的作品,而被陆廷灿误录为沈周。有学者不察,反据此论证周庆叔与沈周为同时代人,继而将《岕茶别论》的成书年代推早了一个世纪。这一舛谬也同时帮助松萝茶强行提早了历史。

然而,强行前推的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一款茶之优良与否主要在于其品质,不必非得有悠久的历史来背书。松萝茶崭露头角的可靠时间应在明代中晚期。万历年间的袁宏道曾记述他收到徽州人赠送松萝茶的经历,他还有《月下过小修净绿堂试吴客所饷松萝茶》诗,可见,在袁氏生活的时代,松萝茶已小有名气。

关于松萝茶的品鉴,较早的专业记载是在许次纾《茶疏》:“若歙之松罗,吴之虎丘,钱唐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颃。”许氏有嗜茶之癖,《茶疏》乃其呕心之作,史有好评。他将松萝茶与当时的公认上品虎丘茶,及自己家乡之龙井茶同列,并认为包括松萝茶在内的三者香气浓郁,品质与明代大IP、也是他本人极为推崇的罗岕茶不相上下,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在松萝茶崛起的晚明时代,对其浓郁香气的记述远不止许次纾一人:熊明遇《罗岕茶记》云其“香重”;文震亨《长物志》谓其“香烈”;冯时可《茶录》载其“气甚香”;黄龙德《茶说》言其“香若兰蕙”,且“经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制而终不易”;程用宾《茶录》则以真香、奇香、清香大赞之,谓其“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清馥逼人,沁人肌髓;恬然自得,无嗅可伦”。

在浓香之外,松萝茶的另一大特点是色绿。黄龙德《茶说》云其“色若绿筠”;熊明遇《罗岕茶记》谓其色青绿,“虽冬月,色亦如苔衣”。绿筠、苔衣都是深绿,即所谓“色重”也。

后人常以色重、味重、香重来总结松萝茶的品质特色。这个说法大约出自熊明遇,然熊氏本人对此却持批评态度:“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在他看来,好的香气应清纯,如罗岕之上品洞山茶那样“韵清气醇“,”作婴儿肉香而芝芬浮荡”‘;好的茶色应淡雅,如虎丘茶“色白”,如上品洞山茶“其色如玉,至冬则嫩绿”;至于松萝茶之香重、色青绿而至冬不改,实在称不上美妙。

持类似意见的还有张大复,他在《闻雁斋笔谈》中直言:“松萝茶有性而无韵,正不堪与天池作奴,况岕山之良者哉?但初泼时,嗅之勃勃有香气耳。然茶之佳处,故不在香。故曰虎丘作豆气,天池作花气,岕山似金石气又似无气。嗟乎!此岕之所以为妙也。”张大复指出,松萝茶只是在刚刚冲泡时香气勃发而已,而茶之佳处根本不在于这种香气。他话说得很不客气,说松萝茶连给天池茶作奴仆都不配,更不要说和好的罗芥茶相比了。

当然,香气的差别也有可能是工艺所致。罗岕茶是蒸青,松萝茶为炒青,炒青茶香气浓郁,可以做到“勃勃有香气”,而烝青茶的香气则相对没有那么直接,或许更能给人以“有无之间”的玄妙感觉。

僧人大方与松萝法

松萝茶之闻名,始于僧人大方。冯时可《茶录》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

松萝茶的驰名源于独特的制作工艺,世称“松萝法”。明万历年间曾在徽州府担任过推官的龙膺曾亲眼目睹了松萝茶的制作过程,并将之记载在其茶学专著《蒙史》之中:“用铛磨擦光净,以干松枝为薪,炊热,候微炙手,将嫩茶一握,置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箕用细篾为之,薄摊箕内,用扇扇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另入文火铛焙干。”

这个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和现在的炒青绿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杀青、揉捻之间的过度环节“用扇扇冷”的动作。闻龙《茶笺》载:“(松萝法)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余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按照闻龙的记载,不单是杀青、揉捻的过度环节,在杀青时就要用扇扇风,以保证松萝茶香浓、色绿的品质特征。当代松萝茶在制作时也保留了类似“扇风”的工艺,不过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主要是用热风吹。至于热风吹能否达到与古松萝茶用扇子扇类似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然而,松萝法是由僧人大方所创造,还是沿袭了苏州的虎丘茶,现已不可考了。当代各种介绍松萝茶的材料大多说松萝茶得虎丘茶真传,或者干脆封松萝茶为炒青绿茶鼻祖。然而,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在松萝茶崛起之前,各色炒青绿茶如虎丘、天池、龙井便已驰名,松萝法也并非虎丘茶劫难之后才出现;明代茶书并提松萝、虎丘之时,多数更为专业的学者仍评断松萝茶品质不及虎丘茶;且二茶的制作工艺、品质特色也不尽相同。如果说松萝茶借鉴了虎丘茶的制法或许可行,但要直言其得虎丘之真传,恐怕就不够严谨了。

松萝山?瑯源山?

松萝茶之得名,缘僧人大方居住于松萝山。至于制作松萝茶的原料是否来自松萝山,则有争议。冯时可《茶录》明言其“实非松萝所出”,徐(火勃)《茗谭》亦云:“余尝至休宁,闻松萝山以松多得名,无种茶者。《休志》云:‘远麓有地名瑯源,产茶,山僧偶得制法,托松萝之名,大噪一时,茶因涌贵。僧既还俗,客索茗于松萝,司牧无以应,往往赝售。’然世之所传松萝,岂皆瑯源产欤?”

《休宁县志》对松萝茶产地的记载应是相对可靠的,其从万历年间至今,观点一贯,认为松萝茶产于瑯源山。当代新编《休宁县志》亦载:“瑯源松萝,于明隆庆时(约1570年),由僧人大方创制。”

张岱《陶庵梦忆》曾记载其与著名茶人闵汶水品茶之事,其中提到了“阆苑茶”与“阆苑制法”。有学者推测“阆苑”为“瑯源”之舛,瑯源茶即松萝茶,瑯源制法即松萝法。文中记载闵汶水用松萝法炒制原为蒸青绿茶的罗芥茶茶青,与张岱共品,其秋茶“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其春茶“香扑烈,味甚浑厚”。若张岱所说属实且学者推论靠谱,则此文应作为松萝法的重要史料。

然而,松萝茶产瑯源山或许只是晚明的情况与《休宁县志》的坚守。清初休宁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云,“松萝茶擅名天下,实则山顶一片,香甘,异他产,余皆北源茶冒名松萝者也”;乾隆元年的《江南通志·徽州府》载“茶,出松萝山者最佳”;光绪四年《重修安徽通志》亦载松萝山“山巅片壤产茶,为天下最”:皆将松萝山作为最好的松萝茶产区,不提瑯源山。可见清代的松萝山已不再如明万历年间“茶未有也”,而是已经有了茶叶种植,且品质优异。

据当代郑建新等编著的《松萝茶》记载:在松萝山古庙的遗址西侧,有百年以上的松萝古茶树八株,其围径均在36厘米左右,树身灰白,长满地衣苔藓。茶园里还有一株历史更长的“X9915号茶王树”,基围达116厘米,经安徽农大严鸿德教授鉴定,树龄在200年以上。此可以作为清代松萝山产茶的明证。

随着松萝茶的名声大噪,“松萝茶”亦不再仅属于休宁,而是慢慢发展成整个徽州地区的茶品代称。康熙二十三的《江南通志·宁国府》出现了“宣、泾、宁、旌、太诸山产松萝茶”的记述。宁国府统辖安徽宣城、宁国、旌德、泾县、南陵等地,可见清初的松萝茶产地范围已经溢出了徽州府,而向安徽的其它地区发展了。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曾总结松萝茶受欢迎的原因:“以易于烹煮,且香烈故耳。”松萝茶的驰名固然由于其品质特征适应了当时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与徽商密不可分。乾隆年间歙县人江登云《橙杨散志》记载:“歙之巨商,业盐而外唯茶,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获利颇丰,其茶统名松萝。而松萝实为休山,匪隶歙境,且地面不过十余里,岁产不多,难供商贩。今谓松萝,大概歙之北源茶也,其色味较松萝无所轩轾。”

江登云以北源茶色味与松萝茶无所轩轾,自然不是可靠的品鉴结论,但由此可以反映出当时松萝茶的整体状况,即品质参差,优异者难见,平劣者遍地,俱称“松萝”,无所分辨。这似乎是负有盛名的茶品不可避免的状况,这种状况也自然会败坏原茶的名声。于是,光绪十四年的《宣城县志》甚至有“松萝,处处皆有,味苦而薄,然所用甚广”的说法,从品茶的角度而言,这种评价就非常不堪了。

郑板桥《咏松萝》诗句云:“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不知道板桥先生所泡之松萝,为何种之松萝呢?

安化松针的茶史渊源


安化古称梅山,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产品质好量多,早已驰名中外。安化在1072年建县以前已有产茶记载,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说: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曾销往湖北江陵、襄旧一带。五代毛文锡《茶谱》也说:“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渣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清同治《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朝廷将黑茶“天尖”“贡尖”定为官茶,清道光年间定为贡茶,安化黑茶自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定为官茶后,成为茶马交易的主体茶,道光年间销量约为3600~4000吨;元末明初,安化开始生产绿茶(烘青),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湖南贡茶140斤(合现在83.56千克),其中独列安化“贡芽茶”22斤(现13千克),后来称为“四保贡茶”。

讲安化茶不能不提到安化人陶澍(1778一1839),道光年间曾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写了多篇茶叶诗词,说安化芙蓉山有仙茶,品质佳。写于嘉庆二十年(1815)四首安化茶诗,共46句,是古今咏安化茶最长诗,诗中讲到茶的缘由、安化茶采制、安化茶命运和强调安化茶品质、功效和历史地位。

清咸丰时,安化工夫红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当时全县沿资江上起渠江,下至敷溪,沿岸约100公里范围内各埠茶行盛行时多达300余家,一片茶乡的繁华景象。以上史实,说明安化境内.茶树分布繁多,自然生长茂盛,并且在9世纪时,安化茶叶已有相当的产量,能够成批外销,而且品质很好,其开始生产的时期自然更早。安化是红茶之乡、黑茶之乡、砖茶之乡和针形茶诞生之地,过去湖南省制定工夫红毛茶标准样和黑毛茶标准样必选之地,在省内和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文献记载,安化境内的芙蓉山、云台山,自宋代开始,茶树已经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了。清道光年间,原籍安化的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箱,芜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采制茶叶的景观。所制“芙蓉青茶”和“云台云雾”两茶,曾被列为贡品。但几经历变,采制方法业已失传。

龙井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龙井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龙井茶的发展历史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2011年6月28日“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于注册成功。2014年4月3日,2014年西湖龙井明前茶拍卖会在杭州举行。

从2014年开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将对全国各地的西湖龙井茶专卖店实行授牌许可。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望府银毫的储存方法


望府银毫的储存方法是放置于低温地方,避免阳关直射,隔绝异味,尽量少的接触氧气。望府银毫是新创制的良种名茶,产于宁波市宁海县望府楼茶场。

望府银毫的储存方法

1、首先,高温是保存的最大忌。对茶叶来说,,高温是保存中最应该注意的。这主要是因为高温会加快茶中的叶绿素的降解,不断转化成为脱镁叶绿素,因此其颜色就会变成暗褐色。据了解,温度每提高10℃,绿茶褐变的速度就加快3~5倍,茶叶易陈化变质。另外,高温还会使得绿茶中茶多酚的自动氧化加剧,急剧减少茶多酚含量,茶叶也随之减少了其价值。

2、其次,光线也是茶保存的忌点。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光线远比其它季节要强,如果保存不当,就会茶中植物色素和脂类物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很多异味物质,因此导致茶出现日晒的味道。

3、再者,异味也要切忌。特别是夏秋季两季,温度普遍较高,这就导致了物品在保存过程中容易产生散发性强的气味,而茶容易吸收异味导致变质。因此,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隔绝异味。

4、最后,氧气是几乎所有物品保存过程中发生异味的根源。因为氧气能够为非常多的化学反应提供催化,或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中的茶多酚是非常强的抗氧化剂,因此其自身极易被氧化,氧化后跑出来的茶就会变成深黄色,失去了茶的清香。

望府银毫的制作工序

每当春分前后,受云雾之滋润,集山水之精华的望府银毫便在雨情雾意中初展,其开采期比本县群体品种提早半个月左右。其初展时的特点为一芽一叶,芽峰长于叶子,达到1.5厘米。采摘选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早晨,随采随放,以保持茶业的完整新鲜,对紫色芽、虫食芽望府银毫-制作工序及其它劣质芽一律不加采用。经权威机构测定,每500克干茶有茶芽2万个左右。采下来的鲜叶,带回室内,在竹匾上摊青,摊放时间与摊放厚度都有严格标准,中间须翻动一次,翻动时手势悠缓轻柔,以免伤及芽叶,待手感柔绵时方可炒制。

望府银毫的品级分类


望府银毫的品级分类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望府银毫以地以形得名,它是采用特定的良种望府银毫福鼎大白茶加工制作而成,经加工的茶叶银毫镶翠,满披茸毛,因种植于望府楼,故名“望府银毫”。

望府银毫的品级分类

1.特级:外形肥壮、圆结重实,色泽翠绿润,砂绿明显;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高香、持久;滋味鲜醇高爽,音韵明显,叶底肥厚软亮,匀整,余香高长。

2.一级:外形壮实紧结,绿油润,砂绿明;汤色金黄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清醇甘鲜、音韵明显,叶底软亮,尚匀整,有余香。

3.二级:外形曲卷结实,翠油润,有砂绿稍有嫩梗;汤色金黄,清香持久;滋味尚鲜醇爽口,音韵尚明,叶底尚软亮,尚匀整,稍有余香。

4.三级:外形曲卷尚结实,乌绿稍带黄,稍有有细嫩梗;汤色金黄,香气清纯,滋味醇和回甘、音韵稍差,尚软亮,尚匀整。

银毫茶的制作工艺

1、鲜叶采摘:以春分开始至清明后5日为宜,以茶心第一芽第一叶初展者为上品,采回后应置阴凉通风处摊放4小时。

2、杀青工艺:杀青锅选用70厘米铁锅,成40度角倾斜安置灶上锅温应控制在180摄氏度左右,一次投茶仅500——700克。先用手扬炒,待叶温上升后再焖炒一分钟,而后降温至150摄氏度左右再扬炒叶色暗绿,叶质柔而不粘,嫩梗而折不断,茶叶清香漫溢时即起锅,全过程为6分钟。

3、揉捻工艺:揉捻工艺非常讲究,先团揉,后推揉,在10分钟左右的揉捻过程中,每隔2分钟要注意解决散热一次。揉捻好的茶再置锅内用手搓条提毫,先重后轻,使茶叶条圆.紧.直并显露白毫,即可上烘了。

4、烘茶工艺:烘茶以竹制焙笼用木炭烘焙,烘温控制在90——95摄氏度。烘至七、八成干后下焙摊凉,15分钟后再焙至全干之成品。

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是绿茶中的珍品,生产历史悠久,是贯穿峨眉山茶史与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其称谓年代久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历史追溯

峨眉雪芽神农试百草,知茶味虽苦,而后弥甘,每饮辄齿颊留香,舌底生津,乃教众人种之采之,斯为茶之始也。

茶之兴盛,随世而进,南北朝佛教兴起,茶更大行其道。因深山寺庙,多盛产茶叶,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食客,广结善缘,此谓茶禅一味也。据《峨嵋读志》载:“峨嵋山多药草,茶尤好,异於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

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名“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细细观之确有得禅静之妙。

春雨初霁,僧人口念弥陀,净心采摘。必用拇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以山在年轻女尼所采之茶尤称妙品,她们既有一颗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飞针走线、巧绣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诵偈,采供佛前,这是任何茶乡、茗山无法相比的。

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畅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咏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誉。白居易是个饮茶大行家,他写了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谢人送赠的四川新茶,说的是:“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收到红纸包封的新蜀茶,白居易立即添水煮茶尝新,并写诗致谢友人,也不忘自夸是识茶之人,他尝到的,想是那时的峨嵋雪芽了。

至明朝万历年间,峨眉山高僧无穷禅师不辞万里艰辛赴京面圣,携清明雪芽为供品,神宗偕慈圣太后品茗甚悦,御赐峨嵋茶园,僧众广种此茶。

峨眉雪芽生态园公元1072年,苏东坡先生在杭州兼任首席试官,与众公大人阅卷于钱塘江口的望海楼,喜获润之夫人送去的“峨眉雪芽”,于是大家动起手来,从凤凰山上采来了桑柴,吸来了惠泉的甘露,亲煮而饮。沸水一沏,一层池状泡沫浮于水面,如雪初溶,一时茶香满楼。

大家边饮边唱,直到夜静,方才依依而散。东坡先生在《试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出自名窑的青花玉盏捧在手中,盛满香喷喷的“峨眉雪芽”,畅饮乡人的深情厚意。不过请放心,饮了“乡茶”我会写出好诗来的。

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峨眉山的别峰大师结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阳春三月,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也难”,虽方外之交也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诗中的佳作:“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供佛法会陆游是茶圣陆羽的后代,世居江南名茶之乡,是诗人中品茶的高手。“峨眉雪芽”一勺入口,竟惊叹叫绝:好极了,好极了!“不减红囊顾渚春”呀!顾渚春是江南一代名饮,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中。唐诗人陆龟蒙好饮此茶,便在山中劈了茶圃,所产之茶,自名“探春”。

到了8世纪中叶,竟成专供朝迁饮用的南品。每到清明季节,以红锦为囊包装飞送进京,故名“红囊顾渚春”。陆游好饮此茶成为癖好。在其茶诗中评价尤高:“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品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却以“身是江南老桑”的茶道高级专家的身份,诗评其为“不减红囊顾渚春”,可见“峨眉雪芽”茶质之优,确是名冠茶族。

至清康熙年间,圣主品此佳茗,命僧众年年逢清明必贡此茶,至此京华内外享誉此“第一山中第一禅茶”。

而今峨嵋山上,清明时节,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重现山中僧尼沐浴静心,口诵佛经轻捻新芽,延续1000多年的茶禅一味。承日月之精华,汲山木之灵气,蕴佛禅之慧心,得此佳茗。

试想古寺老藤,煮茶对弈,夕阳苍松,栖霞晚风,何等清逸。“和以行之,敬以志;轻以居之,寂以养志,雪芽得之,佛近心已”。

一壶茗茶品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

恩施玉露茶叶产地追溯


追溯起恩施和台湾两地因茶叶产生缘分的“茶缘”史,我们发现,在明万历年间,恩施就有相关的茶农进入到台湾开垦,当时他们选择了山水地貌都与恩施极为相似的地方进行茶叶种植,清朝嘉庆年间,大量的恩施人涌入台湾,同时也将茶苗带了过去,咸丰帝在位期间,当时一个叫做林凤池的恩施人将绿茶带去台湾冻顶山,冻顶绿茶大抵就是这样来的。

在恩施玉露茶叶的制作上,恩施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过去的绿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技术。清光绪年间,恩施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恩施玉露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恩施玉露声名远扬,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区。

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台湾投资者跨越海峡,进入福州、漳州和泉州恩施等地从事各种各样的农业项目投资,茶业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享有盛名的李瑞河,1993年回祖籍地湖北经营恩施玉露茶叶,迄今已在全国发展连锁店500余家,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恩施玉露茶叶连锁集团———天福集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台商在恩施从事茶业工作,生产包揉机及台式绿茶。据介绍,恩施的台资恩施玉露茶叶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大坪、芦田、长坑、祥华、龙涓、感德等主要种植恩施玉露茶叶的乡镇,主要以租赁原有的茶场和山地开发等方式自主经营,通过引进台湾软枝绿、台湾翠玉、金萱等十多个优良恩施玉露茶叶品种以及技术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引进台式包揉机、除湿机、烘干机等1000多套台湾先进的制茶机械设备进行产品加工。在生产管理方面,台商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使用生物农药和肥料,建设恩施玉露茶叶生产基地近万亩。

合作力量的介入,让恩施玉露在制作技艺上更上一层楼。相形于祖国大陆的绿茶,台湾绿茶的采摘要求更“嫩”,“做青”较青,采取轻度发酵,且包揉的次数较多,制出的恩施玉露茶叶更紧,细小的茶梗都包揉进去,精致率较高,其茶汤、茶香接近绿茶。由于绿茶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因此经过改良之后的“台式绿茶”很快被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茶客。

湖北恩施本土的茶商们很快看到这一庞大的市场,在绿茶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台茶部分制作工艺,使得如今恩施“清香型”恩施玉露绿茶热销大江南北。

台湾茶商为恩施县带去了不少利于发展的东西,例如资金、设备和技术,还有新观念和管理模式,这些无疑于对恩施的茶产业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台资入注恩施以后,当地的茶农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他们不单单要种好茶,还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出了对口的其他衍生产品,这让当地的茶叶生产模式更加多样化。

双龙银针的茶史渊源


人们知道金华,最普通的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著名作家叶圣陶的游记《记金华双龙洞》,让金华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二是因鲜美可口的金华特产--金华火腿。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林木参天,溶洞奇特,风景极是秀丽。金华火腿是金华的传统名特产,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中外。可是,没去过金华的人可能不知道,金华还出产两种名茶--婺州举岩和双龙银针。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有玲珑巨石,巨岩重叠,犹如仙人举岩而得名。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黄一正著《事物绀珠》、詹景风著《明辨类函》、方以智著《通雅》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

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中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双龙银针是金华当地茶叶科技人员选用良种茶树,结合当地制茶工艺优势而开发的茶叶新品。双龙银针产于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和冰湖洞上的北山林场,因其产地和外形而得名。该茶创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其优良的外形和品质,1984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一类名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31545.html

上一篇:绿剑茶的品牌之路(下)

下一篇:建德苞茶的历史发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