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黄山毛峰茶”茶中仙子”之美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黄山毛峰茶”茶中仙子”之美”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山毛峰茶:其形,细扁稍卷曲,犹雀舌披银毫,其色,明澈清爽呈杏黄,其香,香气持久如白兰,可谓清秀脱俗,不愧是茶中仙子。

其芽叶细嫩多毫,叶醇甘厚,正是名山秀水出香茗。难得的人生佳境;雄伟山势配清澈溪泉,云海雾天,香气袅绕,舌底生津。唯一煞风景者,每到一次,游人更纷杂哎嘈喧,已难使人坐看归鸟静。

泡好的黄山毛峰茶,芽叶竖直悬浮,继而徐徐下沉,清明节采者特香。

白兰般的香气直沁心底,管不得人生是浮是沉,阵阵茶香,可消人间苦恼。黄山也像庐山般有云雾茶,不及后者醇,但是毛峰茶则为极品,延至清代光绪期间始出现。

黄山毛峰茶的特点

黄山毛峰的特点是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内质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黄山毛峰主要产在安徽黄山,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的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茶文化精选阅读

黄山毛峰茶艺表演|黄山毛峰(中投法)


黄山毛峰茶艺表演|黄山毛峰

温杯烫盏 用热水温暖茶杯,即清洁有提高茶杯的温度。

请您赏茶 我们选用的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黄山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芽肥壮、均匀、整齐、多毫,色泽嫩绿微黄而且油润,俗称“象牙色”。黄山毛峰品质优异,是十大名茶之一。

飞澈甘霖 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使您更好的欣赏到黄山毛峰的汤色和外形。

峰降甘露 黄山毛峰采用中投法,将热水到入杯中约茶杯的四分之一。

执权投茶 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茶与水的比例约为一比五十。

温 润 泡 轻轻摇动杯身,促使茶汤均匀,加速茶与水的充分融合。泡茶用水十分讲究,古人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而现代的人们则多选用清冽的山泉、矿泉或纯净水来泡茶。而泡茶的水温也因茶而异,高档绿茶例如我们的黄山毛峰应选用85至90度的热水最为适宜。

悬壶高冲 凤凰三点头,执壶冲水,似高山涌泉,飞流直下。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同时,也蕴含着三鞠躬的礼仪。

请您观茶品茶 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高长;滋味鲜浓、醇厚,回味甘甜,令人赏心悦目。借此祝大家身体、万事如意。喜闻幽香 轻轻推动杯身,慢慢飘来,细心品味。

茶汤 双手托杯,缓缓转动杯身,观赏茶汤色泽及在茶汤中舒展起伏的状态。

共品香茗 同品佳茗,共话友谊。

表演到此结束。

时代溯源之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产》记载,“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次者为下白、为走林、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这种由“雀舌”而知形状、由“金芽”而知色泽,与“形如雀舌之状、色如象牙而黄”的黄山毛峰极为相似。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2]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探寻茶汤中的意境之美


然而,茶百戏在元代后开始衰落,到近代后销声匿迹。庆幸的是,这项失传百余年的技艺,于2009年在武夷山由茶文化专家章志峰恢复了。2010年分茶技艺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这项流传于点茶时代的经典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宋代分茶的盛行和闽北有密切渊源。首先是福建闽北一带作为贡茶的重要基地并出产著名的点茶工具——建盏,分茶活动较为盛行。有关闽北的分茶描述多见于古诗文。据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茶具”记载:“雷州铁工甚巧,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皆若铸就,余以比之建宁所出,不能上下也。夫建宁名茶所出,俗亦雅尚,无不尚分茶者。”说明当时在闽北一带分茶十分盛行。

宋代闽北一带分茶的推广得益于大批文人的传播

闽北武夷山一带是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胜地,并被朝廷列为贡茶生产基地,又有全国八大名窑(建窑)之一,是文人的常到之处,许多喜分茶的文人、道家到闽北后促进了闽北分茶的推广,这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南宋著名诗人、道家白玉蟾将武夷山作为他主要的修炼之地,在武夷山设有著名道观“止止庵”。他在《风台遣心三首》中记载:“数时长病酒,今日且分茶。”在《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其二》中记载“越样月明浑不夜,个般天气好分茶。”宋代武夷山一带作为理学文化中心,分茶也得到理学家的推崇。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老师、著名理学家刘子翚(武夷山人)喜爱点茶、分茶,在《分茶公美子应预为白晒之约》诗中云:“聊分茗碗应年例,故有筠笼来海涯。”朱熹父亲朱松也喜爱分茶,在《答卓民表送茶》诗中云:“搅云飞雪一番新,谁念幽人尚食陈。髣髴三生玉川子,破除千饼建溪春。”

福建路安抚使王之望喜分茶,在《满庭芳》记载:“建溪初贡新芽。……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斗牛何赊。”描述了在闽北分茶的情景。宋建安人(今建瓯)徐集孙在《寄怀里中诸社友》中记载:“何时岁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宋浦城县令•曾丰在《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纯之为同馆着语赠别》中记载:“乘时长得意,毋忘夜分茶。”

杨万里喜欢分茶,诗文中多有分茶的描述,在《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诗中写道:“鹧斑碗面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生动地描写了闽北用建茶、建盏进行茶百戏演示的景象。强至在《谢通判国博惠建茶》写道:“建溪奇品远莫致,……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描写用建茶分茶时盏内形成云脚浮动景象。欧阳修在《次韵再作》写道:“建溪若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夸……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描写用建茶分茶时盏面汤花的景象。陆游是分茶能手,诗作中常有分茶的描述,在建州(今建瓯)时亦留下了描写了用兔毫盏点茶、分茶的诗:“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苏轼的茶诗中也多处写到闽北制茶、点茶和分茶的情景,在《试院煎茶》中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描写了在闽北点茶、分茶的情景。另外在释惠洪、王安中、王庭珪、袁燮等人的诗文中都有闽北点茶、分茶的描述。

宋代闽北武夷山一带的斗茶活动也促进分茶的开展

蔡襄在《茶录》中记述:“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宋代文人晁补之也有关于闽北斗茶的记载:“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是如泾与渭?”苏轼在《和蒋夔寄茶》中云:“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著名诗人、道家白玉蟾(名葛长庚)擅长分茶,也喜斗茶,在《冥鸿阁即事四首其四》中云:“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在《沁园春》中云:“斗茗分香,脱禅衣夹,回首清明上已临。”说明当时闽北一带盛行斗茶,斗茶之盛行也促进了闽北分茶的开展和技艺的提高。描写宋代闽北斗茶场面的作品以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较具代表性,这首斗茶歌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武夷山斗茶的盛况,诗中的分茶高手章岷也是闽北浦城县临江人。

朝庭和文人点茶、分茶推崇使用闽北的建茶和建盏,客观上促进了闽北一带分茶的进行。首先,朝廷点茶、分茶推崇使用闽北的建茶和建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和蔡襄《茶录》是关于点茶、分茶的专著,书中推崇使用建茶和建盏。据《大观茶论》记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说明宋时闽北制造的龙团凤饼,已得到皇帝“名冠天下”这样至高无上的赞誉。蔡襄在《茶录》中推荐建茶称:“惟凤凰山(闽北地名)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还特地推荐建窑生产的兔毫盏,他指出:“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说明闽北一带的兔毫盏备受推崇,特别适合于点茶、分茶。另外,宋代许多文人点茶、分茶也十分推崇使用建茶和建盏。许多文人如杨万里、陶谷、陆游、李清照等人既留下了描述分茶的文学作品,也留下了赞赏闽北建茶、建盏的诗文。陶谷在《清异录》中就有“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的记载。李清照在《鹧鸪天》词中写道:“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陆游喜分茶也喜建茶,在《陆游全集》中涉及茶事诗词达320首之多,大部分与建茶有关。他对北苑茶、武夷茶、壑源茶多次品尝,留下不少有关建茶的绝妙诗句,如“建溪官茶天下绝”、“隆兴第一壑源春”等等。此外,在梅尧臣、宋子安、沈括、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一大批文人学士的文学作品中也倍加赞美建茶和建盏,由于大批文人学士的宣传,既促进了闽北茶叶和茶具的生产,也促进了闽北分茶的普及和开展。

元、明代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分茶流传

元代后由于点茶法逐渐被泡茶法取代,分茶不再盛行,但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点茶、分茶流传。元代诗人许有壬在《咏酒兰膏次恕斋韵》中写道:“混浊黄中云乳乱,鹧鸪斑底蜡香浮。……从此武夷溪上月”描写武夷山点茶、分茶情景。元代崇安人刘说道在《咏头春贡茶》诗中云:“灵芽得春先,龙焙收奇芬。进入蓬莱宫,翠瓯生白云。”明代崇安人邱云霄在《酬蓝茶仙见寄先春》中记载:“品落龙团翠,香翻蟹眼花”。另据明代程敏政在《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新除体》中记载:“建溪新茗如环钩,土人食之除百忧。呼童满注雪乳脚,使我坐失平生愁”说明元、明代武夷山仍制作团茶,并有点茶、茶百戏流传。

清代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点茶法流传

据清代朱彝尊在《御茶园歌》记载:“小团硬饼捣为雪,牛潼马乳倾成膏”。说明武夷山当时仍有制作点茶原料团饼茶。清代高士奇在《临江仙.试新茶》中记载:“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若总生香。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说明当时闽北仍有用银瓶点茶流传,而点茶与分茶是密切联系的。另据李卷在《茶洞作武夷茶歌》记载:“乳花香泛清虚味,旗枪浮绿压醍醐”。描述了点茶法形成的茶汤泛起白色的乳花和醍醐。说明当时武夷山仍有点茶法流传。

茶之五美


想了解《茶之五美》知识吗,丰富的《茶之五美》内容等你来看!

茶之五美,分别为茶名之美、茶形之美、茶色之美、茶香之美、茶味之美。

一、茶名之美

俗话说:香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我国茶叶品种繁多,约有500多种。名称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地名+茶树,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二是地名+茶叶形状,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等;三是地名+形容词,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等;四是典故或传说,如碧螺春、大红袍等;其它归于第五类,如普陀茶、谷春雨等。我国茶名唯美文艺,赏析茶名,也是在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二、茶形之美

茶叶种类繁多,外观形态自然也是各有千秋,我国茶叶大多属于芽茶或是叶茶。芽茶以绿茶为例可分为扁形茶、针形茶、螺形茶、眉形茶等等。叶茶如乌龙茶,一芽三叶为采摘标准,因此制成的茶“枝粗叶大”,更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三、茶色之美

茶色之美包括干茶的茶色、叶底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汤色三个方面,其中,汤色之美是茶艺中最注重的一部分。不同茶类则具有不同的汤色美,绿茶清透明亮、红茶鲜明红艳、黑茶黑褐光泽……

四、茶香之美

茶香有的香醇浓厚,有的清香淡雅,有的强烈刺激。闻香的办法分为三种,一是闻冲泡后上漂的水气,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是细闻茶叶杯底的余香。

五、茶味之美

人生百味,每种茶叶也有其独特的味道,主要有“苦、涩、甘、鲜、活”五种茶味。苦指令舌根不适的苦味;涩指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指茶汤入口回味甜美;鲜指茶汤清爽宜人;活指品茶时感到舒适、鲜活。

关于本文《茶之五美》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藏茶之美


在中国六大茶叶家族中,绿茶作为历史名茶,清幽的绿色吸引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红茶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影响力,缔造了休闲文化,黑茶散发的却是神秘另类的美,没有精致的外形,没有清高的香气,和粗糙连在一起,和原始连在一起,却有着强烈持久的吸引力。四川藏茶是黑茶的始祖,近年来从雪域高原走到民间,由于具有适合存储的特性,品尝和收藏人数逐步增多,成为升值潜力较大的一种茶叶类别。

藏茶,来自雪域高原的千年古茶,其茶韵来自感受强烈异域文化的美感。打开一幅幅历史画面,没有一种茶可以像藏茶那种充当政治筹码的角色、扮演连接中原与西藏文化的角色和起到以物易物的作用。说到藏茶,眼前出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茶马古道规模空前的马队艰难前行,马帮餐风露宿的苦,爬山涉水的艰辛,让人感怀不已;佛教寺院法典盛会把藏茶作为圣物供奉;眼前又出现19世纪英国抢夺西藏茶叶市场的惊险场面。藏茶融合宗教文化、历史渊源、民族融合,蕴藏深远的文化内涵。藏茶曲折的历史注定其味道是丰厚的,内敛的,也是圣洁的。

第一次出现在眼前的藏茶,观茶汤、赏茶色、品茶味都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眼前这个竹蔑长条康砖藏茶,单看包装外形就被那种气势镇住了,两边有五彩布的花纹图案装饰,外形厚重朴实,具有民族特色,打开土黄色的纸质包装,看到被藏民视为生命一样宝贵的藏茶。如果是精品藏茶包装,藏文化气息就更加浓郁了,那藏文,那布达拉宫,那唐卡,还有十一世班禅大师的题诗等等,华丽高贵,神秘悠远。从长长的竹篾里拿出一块藏茶,拿起工具一点点的撬开,眼前看到一团黝黑的东西,茶叶和红苔紧紧挨在一起,仿佛看到时间在风中穿越。撬开的时候,屏住呼吸,听到一片片剥落的声音,仿佛踩着千年树林里的枯枝败叶,耳边仿佛又听到发酵的声音,长年累月,无声无息,微生物群在不断滋长。为了更好的发酵,藏茶不能只精选嫩芽,有梗有叶的骨架让其有发酵的空隙。或许从藏茶出现之始,它就依赖久远漫长的时间沉淀,和野蛮荒原之地连在一起,充满生命的张力和呼吸。为了长途跋涉的运输,为了方便存储,它塑造成一块块硬硬的冰冷的砖头一样的形状,神秘就是藏茶外形给人的感觉。

拿起藏茶一闻,隐约飘来原始又近乎来自荒野的味道,没有经过华丽修饰,没有经过加工的感觉。藏茶是全发酵茶,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随着岁月的累积,色泽越来越透亮。用茶炉煲煮,溶解在茶汤中各种成分依然在持续发酵,其颜色在泡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茶汤由淡红逐渐变成透红,直至波光潋滟。藏茶两大品牌之金尖藏茶由于茶梗和红苔成分多于茶叶,茶色变色更明显,而康砖藏茶茶叶多有茶梗,茶汤则是琥珀金汤,先黄后红。单看茶色,发酵的特性让我们看到茶色神奇的变化。

对于藏民来说是生命之茶,藏茶是唯一一种与生命连在一起的茶,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健康之茶,养生之茶。

藏茶来自于四川雅安蒙顶山,俗称世界茶文化圣山,雅安俗称雨城,多雨日照不足,由于地理和光照原因,茶多糖含量高于茶多酚,藏茶入口非常温和、醇厚,舌尖还有少许的甘甜,没有一丝一毫的涩味,还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尤其是暖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写到:真茶性冷,唯蒙山茶温而主疾。藏茶能浓饮多饮而不醉也不会失眠。绿茶茶性寒凉,不能空腹饮,因含咖啡因,晚上喝容易失眠,还要新鲜储存,和精贵的绿茶相比,藏茶可以空腹喝,可以晚上喝,甚至可以隔夜喝,要求极低,其味道不涩不苦,滑润温绵,幽香陈韵,就像一个人历尽风霜雪雨的艰辛,经过岁月沉淀的过滤,已经到达高远的境界,对于世事,不争不抢不夺,把深沉内敛的力量蕴藏在体内,只有品藏茶才能给我们这种厚重苍劲的感受。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藏茶香气非常复杂,香气持久。涓滴品尝,舌尖尝到一股陈香的味道,还混杂干果、鲜花的香味,又尝到一股药香的味道,隐隐约约还有吃中药的感觉,介乎于似药不似药的感觉,很独特的一种口感。藏茶,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保健之茶,属于先发酵后成型,是深度发酵茶,在生产、储藏、熬煮过程中持续发酵,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刺激性物质已醇化,而且采自海拨1000米的雨极高山的全株茶,花、苔、果、叶、梗五种材料混合发酵,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去油脂、降血脂、降血糖,对于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在缺氧强辐射的高原地带,缺水果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严重不足,藏茶维系藏民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千百年来陪伴藏民度过无数的岁月,藏族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藏民眼中,茶是血,是肉,是生命。自古以来,中医有以茶入药之说,茶最早进藏,首先体现其药用价值,俗话说老茶如药,古老藏茶已有药味的感觉了。

藏茶植根于藏民生活中,已经和日常生活、宗教生活融为一体,在藏茶里加奶,加酥油,加糖,已经形成延续了上千年的习惯,藏茶是酥油茶的重要元素之一,早在唐朝运送茶叶到新疆等地,西北人喝茶喜欢加盐、加糖、加蜂蜜,加奶等调料。藏茶没有强烈的个性,茶性温和,极具包容性,能够融合不同的东西,适合调饮。现在人们流行做成藏茶调适的花果茶,让藏茶从神坛走向民间,更好贴近市场,走向大众。例如在藏茶里增加茉莉、玫瑰、桂花、菊花、薰衣草等各种干花,藏茶的醇厚与干花的清新融为一体,增加茶的香气,淡化藏茶的陈味。观茶色,由绿变红,由浅入深,闻茶香,醇厚中弥漫淡雅清新气息,感茶效,或瘦身养神或保健养颜。茉莉藏茶,在红色的茶汤里看到漂浮着洁白的茉莉花,干花散开,有些还做成小茶包,则看不到干花,只闻到其香气,也充满淡淡的神秘感。如果把藏茶熬制成清茶,加冰加糖加少许的柠檬,成为夏日饮品;在藏茶里增加陈皮、干桔皮,起到化痰、顺气的作用。在国外,还有人尝试在藏茶里增加水果,然后冰镇,果香纯美,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出自千年雪域高原的藏茶,充满晶莹剔透之美,充满原始神秘之气。藏茶没有绿茶的美轮美奂,没有红茶的悠闲优雅,它的美感之处在于它的独特香气、滋味,及特定历史经历形成沧桑、苍凉、厚重、醇和的神韵,更在于可贵的药效,这是它持久的吸引力,这是其他茶类所无法比拟的。随着越来越多人把藏茶当做养生和颐养性情的妙品,藏茶必定被原来越多品尝人士接受。藏茶,在历史上是政治,是经济,是民生,在现代社会,不单是物质的产品,还传递文化精神,充满人文光彩。

赏茶之美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赏茶之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之美,美在四季;茶之美,美在自然;茶之美,美在素雅。

于万千人来说,茶不过是琳琅满目的饮料中的一种,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茶,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洋气的名字,相比于咖啡,它显得有些“老气”,相比于果汁,它显得不够“有味”,相比于白开水,它又不够“纯净”。是啊,看着真像是那么“一无是处”呢。

可,就在偶然的瞬间,在品茗的那刻,我们却被茶所迷恋。难道真如人们所说的,越是浓妆艳抹,越是容易腻,越是朴素无华,越是让人想长久相伴。

有这么一位朋友,若是第一眼绝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瘦小,他黝黑,他沉默寡言。我说,若是你不去做一些改变,恐怕交际面会比别人窄一些。他倒是不介意我的直接,笑道,真正懂我、喜欢我的人不会在第一眼就断了联系,那些与我深交的必是知己。他是如茶般的人,外表不惊艳,却是有内涵的。

我深信,每一个人,每一样事物,都有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有些能够一眼看出,有些则需要深入了解。茶之美,不止与其外在,更在于其内质。

赏茶之美,其一在于外形。有质如铁的铁观音,有婀娜多姿的大红袍,有如仙子般的碧螺春,有方方正正的砖茶……然而,茶的外形之美只在于善于发现美的人的眼中。

赏茶之美,在于茶山。层层叠叠,丛林交错,一丛丛的低矮灌木,茶树们像是庄严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划一,盎然生机。

赏茶之美,美在内质。茶可养心,茶可修性,茶可静气。有茶的地方总是安宁,此刻,世间之美尽在身边。

关于本文《赏茶之美》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之美,美在茶艺


大约1200多年前,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这两位高手就是常伯熊和陆羽,而裁判员是御史大夫李季卿。他在宣慰江南时来到临淮县,当地人说常伯熊善茶,李季卿就立刻把他请来。这常伯熊,身穿黄衫,头戴纱帽,手持茶器,口通茶名,熟练流畅且动作优美。区分指点,令左右刮目。等到了江南,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荐陆羽。陆羽来的时候只穿着“野服”,随身带着茶具,操作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但是不优美不精致。李季卿有点瞧不起他,喝完茶就让手下取了三十文钱赏陆羽。这让陆羽痛感羞辱,回家写了《毁茶论》。

事后,世人评价认为陆羽的茶是道,其境界远远高于常伯熊。而常伯熊也知自身不足,所以将陆羽的茶道广润色之,大力宣传,最终使得饮茶成为唐朝盛风。所以,我们认为他是陆羽的“铁杆粉丝”。可1200年之后,我却惊讶地发现,如今中国茶走得却是常伯熊之路,而非陆羽之道。

说这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这几年目睹茶界之怪象而生发的感慨。比如,为何我们不叫“茶道”,而叫“茶艺”?为何我们喜欢称“茶艺表演”,而表演者均为年轻貌美之女子?为何我们在茶艺表演时,要玩那么多的花型手势,让人诧异这是手部舞蹈还是泡茶技法?大家对茶艺追求的似乎不是茶好不好喝,而是节目好不好看。所以,表演时,有时跳舞,有时吹笛,有时焚香,有时插花,千奇百怪。泡茶技法的展示,成为了文化创意,功利性和娱乐性到处显现。

这是茶之幸,还是不幸呢?

日本学者陈舜臣在其名著《茶事遍路》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很让人深省。“与其说茶道在中国绝迹,不如说是未留下形式。茶道是将所谓的‘日常茶饭’中的‘茶’非日常化,通过在现实中建立虚构的操作过程,重新思考人生。这在中国虽然是一种潜伏之流,却并未像在日本那样成为一种形式而传承下来。”

看到这段话,我想起2013年冬季,日本最大的茶道组织里千家的大宗匠亲自率代表团来杭州访问时所做的茶道展示。作为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大宗匠沿袭家族文化,严格遵循千利休的训导,以茶道为生,在全世界传播和讲习日本茶道。大宗匠为我们介绍日本茶道,同时他的弟子为大家做每一个环节的展示和讲解。其中有几句话,我印象深刻。大宗匠说,喝茶就是要将身体放空,喝下这杯茶,身体就放空了。所以,空是一个主要的核心内涵。大宗匠本人也是僧侣,他的茶道学校学时3年,每天习茶,恪守古训。

所以,我们看日本茶道更多的感受不是“美”,而是“静”,是恪守仪轨的庄严感。没有多余的语言,花哨的动作,漂亮的华服,只有程式和礼仪,静静伺茶,慢慢品茶。当你看到事茶者面对一碗茶汤,如此庄重和安宁,内心也不由得对其有了崇敬感。于是,茶之道就产生了,形成了一种类似参加宗教仪式的神圣感。为了这种“静”和“空”,那些茶室内的摆设都以简约为主,事茶者可以是老者,也可以是男性,重要的不是人是否美艳,而是事茶人的敬茶心。这不是娱乐性,而是精神追求。所以,在日本人们对于茶道师是非常尊敬的。

大宗匠说,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茶道却诞生于日本。我想,这是该让我们反思的话。中国茶是复杂的,中国茶文化是博大的,但是中国茶艺却像一出谐剧。日本茶道讲究的是“空”,“空”是佛家禅宗思想。中国茶文化总说自己是儒释道三家并存,但是在表演时我们却违背了这些东西。我们追求的是“有”,在一出茶艺表演中想要展现的东西很多,比如女子是否漂亮,器物是否名贵,姿态是否优美,却忽略了茶是否好喝的本真。但凡有表演,一律是选择年轻貌美女子上场,极少年长女性表演,这是一个年轻女性竞技的地方。这不就是那一副华丽的臭皮囊吗?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我们所展示的却恰是那色的外在。所以,在观摩中国茶艺时,我总是无法产生出崇敬感,大多时候我是在看演出。

我很难理解,为何中国茶艺要讲究创意和设计,如果是作为“茶礼”,那要做的应该是“恢复旧制并传承”。如果是作为“茶德”,那更要讲究的是茶中之哲学。一旦进入剧情设计,空间设计,创意呈现,我想这就不是哲学和宗教范畴,而是舞台表演了。中国茶艺犹如大观园,百花齐放,花枝招展,让人咂舌。而里千家的日本茶道350年传承,沿袭不变,难道他们的每一代继承者都没想过要创意变革吗?为什么他们不创意呢?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眼里的茶,是道,是哲学,是宗教,是敬仰,是敬畏,是陆羽的道,不是常伯熊的表演。

冬日午茶之美


想了解《冬日午茶之美》知识吗,丰富的《冬日午茶之美》内容等你来看!

冬日的风景,总少了点生气;冬日的暖阳,总不似夏天的刺眼;冬日的午茶,却最是温暖。暖暖的午后,一张木制的躺椅,眯着眼睛,任阳光打在身上,深深浅浅的睡眠,时光静好。

这样的午后,最适合的莫过于红茶了,慵懒,且舒适的调调。最传统的下午茶毫无疑问当属英式下午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元1840年时,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想此时距离穿著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

后来安娜女士便邀请了几位知心好友相聚,并准备了茶与精致的点心,一同来享受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如此之后,这样的方式却意外地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仕女纷纷效仿。下午茶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茶文化。

此时亦是与安娜女士一样的百无聊赖,却无心看已凋零的风景。用电热水壶烧上一壶开水,看着氤氲的水汽上升不见,呜呜呜地,不一会儿水就开了。在寒冷的冬日里,热乎乎的东西总更能招人待见些。

找出通透明亮的玻璃茶壶,放入红茶包,冲入热腾腾的开水,淡淡的茶香弥漫开来。上宽下窄的斗笠杯是我的最爱,无论是冲泡何种茶叶,用其品茶总会令我莫名的欢喜。久而久之,这一个白瓷的斗笠杯便成为了我的专属茶杯。

一人,一壶茶,一茶杯。时光似流水,此时却是缓慢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4151.html

上一篇:宜红工夫茶叶介绍

下一篇:宜红工夫茶简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