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降魔大师以茶坐禅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降魔大师以茶坐禅”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降魔大师以茶坐禅”相关知识!

宋代禅师克勤(1063-1135年)曾经书赠参学的只本弟子四字真诀“茶禅一味”。

多少年来,饮茶就和佛禅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并且达到彼此相融一体的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僧侣的观念巾茶具备“三德”:一是作禅,起到清心涤虑,彻夜不眠的作用;二是茶可以起到助消化,清神气的作用;三是“不发”,就是能够抑制淫欲。因此,饮茶和佛教的道德观念最符合,最适宜用来参禅拜佛。佛教自公历纪元前后,也就是西汉来年到东汉初年的时候传到了中国,因为佛教教义以及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在考据汉碑的时候发现,汉代时有个甘露大师(法名理真,俗姓吴),曾经于蒙顶山(今四川雅安)一带种植茶树。据说他栽的茶树只有七株,每年采摘下来的茶叶只有数钱,只供天子郊祀时所用。M.Cy316.com

东晋高僧怀信在他的《释门自镜录》里面说自己居不愁寒暑,食不掸甘苦,唯一少不了的是每天“要水要茶”。《晋书·艺术传》有记载说,东晋敦煌(今属甘肃)僧人单道开(姓孟)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内的昭德寺修行之时,曾经诵经四十余万言,期间需要经常饮茶以提神防睡。陆羽《茶经》里面写有南朝刘宋时的僧人法瑶吃饭不忘饮茶和八公寺县济道人以茶待客的故事。

南朝粱武帝普通年间( 520-526年),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授教法,成为中国掸宗初祖。到了六祖慧能(638-713年)之时,掸宗已经遍传授教法,成为中国掸宗初祖。到了六祖慧能(638-713年)之时,掸宗已经遍及天下了。禅宗以坐禅为主要修炼方法。禅是梵语,意为坐禅或静虑,打坐的时间常常在晚间。因此到r唐代,随着禅宗的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加盛行。在此期间,降魔大师创立的以茶坐禅之法标志着佛教一代风尚的形成。根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记载,唐代开元年问( 713-741年),泰山的灵岩寺住着一位高僧,人称“降魔师”,他就在这里大兴禅教。他对跟他学禅的僧人说,要想学禅就必须晚上打坐不寐,而且不许吃晚饭。不能睡觉也不能吃饭,又困又饿,这可怎么办?他说可以饮茶。于是僧人们每人都准备了茶叶,甚至在寺中到处都可以看见有人烹荣喝茶。后来,其他院听说后也纷纷效仿,这样以茶坐禅就逐渐成了很多寺院中的一种“风俗”。 这个风气一开,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僧人就逐渐在饮茶过程中发展出了套选茶、鉴水、煮茶的技艺,以及对饮茶的方法和环境的讲究,“茶艺”或“茶道”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这样,茶就逐渐从物质转化为精神,变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和思想修养。

cy316.com延伸阅读

鉴宝大师:品茶如鉴宝


楼翼之认为书画收藏鉴别和品茶一样都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一谈到茶,楼翼之就滔滔不绝。

书画鉴定专家楼翼之

楼翼之是央视《鉴宝》栏目的书画鉴定专家,他在节目中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对藏品的鉴定对观众来说都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令人兴奋的体验。楼翼之凭着自己扎实的鉴定水平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众多藏友追捧,拥有一大批粉丝。作为中华收藏网艺术鉴定中心副秘书长,楼翼之是书画鉴定界的权威。每次见到楼翼之老师,总是被他那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的样子所感染,楼翼之也是一位爱茶之人,他认为品茶和鉴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于生茶活,楼翼之一样用鉴宝的心情来对待。

楼翼之认为书画收藏鉴别和品茶一样都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一谈到茶,楼翼之就滔滔不绝。说到现在的茶叶市场,楼翼之表现出了忧虑,茶叶质量混乱、价格不统一、加工渠道不清晰。爱茶的人都珍惜茶,茶叶有质才有价,像鉴宝一样品茶,才能喝到真正的好茶。

书画鉴定专家楼翼之

楼翼之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他试着找各种茶的优点,而不用千篇一律的心态去泡茶。品茶首先是一种心情,再是茶的味道,通过品茶把心情放松下来,才是真正的享受。多年的鉴宝经验,让他对身边的事物都用欣赏、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楼翼之喜爱红茶的香醇,在品尝了福建名茶"桂凝红"之后赞叹:口感既醇郁圆润而又鲜灵清爽,还带有一丝桂香,不愧是名茶坦洋工夫红茶中的极品。

人生,对爱茶人而言,就是一杯温热的茶汤;而生活,就像翩跹在茶汤中的那片细叶,浮沉不定,却在形神俱散之后仍余一缕清香萦绕在人间。楼翼之每天喝一杯茶,让自己体验一种宁静,这就是鉴宝大师的茶生活

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颂扬,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我国人民长期来“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明·张源在《茶录》中说:“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把曰铸茶的佳品誉为“兰雪茶”。他说:“兰雪茶,曰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入小罐,则香气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寻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据记载,曰铸雪芽在宋朝即誉为第一茶品。而具兰香的茶叶-明末清初南京一带风行的闵汶水茶,时人称“其色如积雪,其香如幽兰,其味而味外之味,虽百碗而不厌者。”

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赢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构成的儒、佛、道的共同赞许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而兰花“清寂、慎独、自芳”的个性,又恰恰与构成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流相吻合。但毕竟在物与物之间有着各自的个性,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始寻找真正具有兰花香型的茶叶和加工技术。明·钱椿年他的《茶谱》中对兰花等鲜花窨制茶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梅花,茉莉,……兰薰,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今天,兰花香成为高档名茶品质优异的独特标志,具有天然兰香的茶和经人工兰花赋香的茶均是人们所喜爱的茶中珍品。据笔者查阅宁波市第五届名茶评比会的历届名茶评比按语后发现,含天然兰香或人工赋兰香的茶叶均获高分。

兰花、茶均属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兰花分布区域几乎等同于茶叶;在江浙的广大山区、云贵川西南茶区,人工的茶园与自然的兰花群落交叉分布,而且,兰花繁殖延续能力强,适应性广,品种多,春有春兰,初夏有蕙兰,夏秋有建兰,冬春有寒兰和墨兰,四季花香不绝;兰花吐香稳定,花期达1个月左右,释香盛期为7至10天,且香气高,香型独特。因此,在天然兰香茶目前沿难以掌握其工艺规律的情况下,兰花不仅仅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花卉,而且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茶用香花。有人说,兰花是一个文化的符号。那么,兰与茶的结合,也将有助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以茶做为祭祀 齐武帝以茶做祭品


以茶做为祭祀用品,在刘敬叔的《异苑》中就有所记载。浙江剡县陈务的妻子守寡多年,一直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陈务的妻子非常喜欢饮茶,茶几乎成为她生活之中的必需品。因为他们居住的房子附近有个古墓,所以陈务的妻子每次喝茶之前总要先给古墓斟上一杯茶以示祭祀。两个儿子很是看不惯母亲的这种做法,于是经过商讨,决定要把古墓扒了,她苦苦劝阻才保全古墓。那晚就有人托梦感谢陈务妻子,并说要报答她。果然,天亮之后,她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发现十万铜钱,两个儿子听说此事后十分惭愧。从此以后,三人以茶祭奠古墓,心意也更加虔诚了。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具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间故事,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在刘敬叔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茶叶已经开始用于民间祭祀之中。而随后的南朝齐武帝萧赜将茶做为祭祀用品,则开启了茶参与宫廷祭祀活动的先河。

齐武帝萧赜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他听闻南朝刘宋时一位名叫法瑶的僧人因长期饮茶,如今已79岁高龄仍然健在,于是专程请法瑶到都城建康会晤。此后,在法瑶的影响下,以及自身是佛教信徒的原因,齐武帝萧赜对于简朴的生活十分推崇,甚至在祭品中也“忌荤”。茶在这个时候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双重性,不仅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被敬做祭祀品之用,还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品格。因而,萧赜慧眼识茶,对茶饮偏爱有加。根据《南史·齐本纪上》的有关记载,萧赜甚至在死前的遗诏里特别要求说:“我死之后,切忌用牺牲来祭我,灵前只需供上些糕点、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他还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要求天下之人,无论贵贱,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萧赜不仅提高了茶的地位,同时还带头实行一种简朴之风,较之以前帝王死后的隆重祭祀,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即便是用今人的眼光去评价齐武帝,他也算是个好茶而知茶的明君圣主了。

鉴别茶饼的方法以色辨以质辨以声辨


自“前丁后蔡”的大、小龙团“争新买宠”后,在宋神宗的熙宁年间,又出了个贾青为福建转运使,那时非常珍贵的御用茶品是密云龙。在《宋稗类钞》的工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然密云龙之出,则二团(指大小龙团茶)少粗,以不能两好也。”这也说明当时为保证密云龙茶的绝对地位,大小龙团的质量不得不退避三舍的情况。

建安在宋代成为贡茶之地后,渐渐有了一种“试茶”风气。因为当时的北苑诸山,官私茶焙之数达1300多家,制茶者造出茶叶来,自然首先要比较一番高下。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描绘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后来,由贡茶产地相聚而品评的“试茶”逐渐演变成了全民的“斗茶”风俗。而且,这种由品茶生发成集体裁决茶叶优劣的新事,很快风靡全社会,上至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小民,多乐此不疲。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宋代斗茶承继的是唐五代之习。因为建安贡品多为饼茶,虽然唐代也有饼茶,但宋人对饼茶质量要求很高,用的都是建安北苑所产的选料,加工也极为精细,斗茶人首先要会辨别饼茶的质量。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总结了鉴别茶饼的方法:一是以色辨,要求茶饼“色萤彻而不驳”;二是以质辨,要求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即要求质地密而不松散,拿在手里有一定分量;三是以声辨,要求茶饼“碾之则铿然”。总之茶饼要坚密、干燥、干净,达到上述要求,就“可验其为真品也”。

茶以饮用传扬


茶叶成为普通的饮品,从公元600年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公元580年——960年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根据《汉书·赵飞燕别传》记载:汉成帝刘骜崩后(公元前7年),皇后梦成帝赐坐,命进茶,左右奏帝曰:“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认为西汉已饮茶,非始于三国也。与王褒时间相去不远。王褒是士大夫阶级,不是普通百姓,就是民间饮茶,也限于少数地区。《桐君录》中有记载民间劳动者开始饮茶的场景,书中说:“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未普及全国。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以茶当酒密赐韦曜,认为三国时已知饮茶了。但那时茶仅是宫廷中的高贵饮料,也不是民间普通饮品。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说:饮茶始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年中。即公元511年左右。与根据魏·张揖的《广雅》制茶饮茶的记载,认为魏时开始饮茶,相距不远。六朝佛教盛行,寺庙争相栽茶,僧人普遍饮茶。茶作为一般药物,兴奋神经,以利坐禅却睡,未为民间普通饮品。

到了唐朝“茶为人家一日不可无”。当然必须经过隋朝的推广普及和宣传茶叶的良好效用,饮茶风盛一时。因此说茶从隋朝开始成为民间普遍饮品。

综合起来,中国的饮茶可以说:饮茶从先秦开始,到西汉、魏晋、南北朝中国南方已饮茶成风(巴蜀),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传播到全国,到了宋代饮茶之风已盛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饮茶之风已达到鼎盛。

饭前、饭后、饭中都可以饮茶;自己闲时可以饮,工作时也可以饮;在家可以饮,上班也可以饮;可以“代酒”,也可“代食”(僧人闭关坐禅时可以茶代食);可以搞茶道,可以开茶馆;看书可喝茶,下棋可喝茶;写诗作画饮茶有精神,写作饮茶有思路。

总之,茶叶成为普通饮品后,不论是什么场所,不论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喝茶。茶已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以茶找回自己


想了解《以茶找回自己》知识吗,丰富的《以茶找回自己》内容等你来看!

瑞岩禅师独居山林,每天清晨起来唤道:“主人公!”又自己回答曰:“在!”然后教训说:“你要清醒,不要受别人欺骗!”

山林独居,何以仍要提防别人欺骗?瑞岩禅师之警觉,似乎颇为过分。但实际上,禅师所谓“别人”,恰恰是我们平常所自以为的“主人公”;禅师所说的“主人公”,在凡俗看来反倒是陌生人。

以禅家之见,凡是后天习得的秉性,无一不是虚妄妄想。人刚刚出生下来,心底倒还算是单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见也与日俱增,名利财色所诱,渐渐使人忘却了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整日沉浸于人我得失的争夺当中,慢慢地却以为斤斤于争名夺利的才是真正自我。

感官刺激算是最为基本的欺骗,目眩五色、酒肉穿肠……一般也认为就是快乐了。但这种快乐总是稍纵即逝,转瞬带来的反倒是痛苦和无聊。相比之下内心思虑对自己的欺骗则更为隐蔽,它许诺给我们社会成就与满足,但到头往往是成就了别人而自己内心仍旧感到无法满足。这些不断欺骗我们的,在禅家看来就是“别人”,但我们却总是误认为“自己”,这种错觉佛门直呼曰:“认贼作父”。茶之为道,其本意恰恰是保持心灵的清明。

凡人饮茶,往往计较名贵与否、产地何在、归属分类等等外在分别,逐渐失去了禅门饮茶的原意。禅家之所以弘扬茶道,并非是为人间再添纷乱,而是要用茶之清冽,涤荡俗务纷扰,让人走向自己的内心。

所以茶道重心所系,在于内心能否由茶达致清明觉醒,以至于体会到日常繁杂事务中所难以体会到的内在自我。如果一味分别外在反而忘记内心,却是已经背离茶道的初衷了。

关于本文《以茶找回自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人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152.html

上一篇:茶客黄庭坚茶事典故

下一篇:茶经茶的釆制工具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