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祁门红茶历史文化起源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祁门红茶历史文化起源”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1875 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 " 闽红茶 " 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1876 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 ,英国商人称之 " 祁门 " 。 Cy316.COm

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之最”。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的起源及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

字象征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功夫茶艺起源历史文化及发展


功夫茶艺

功夫茶由宋代发源,如今在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的潮汕功夫茶十分盛行,功夫茶艺已经成为一种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著名茶道形式。

功夫茶泡茶所选的器具十分精致,不仅泡法独特,而且饮用程式也极为讲究。功夫茶的冲泡已经不单是人们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和享受,而且是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迎接往来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用来冲泡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珑,非常考究。一般一套功夫茶的茶具,包括一壶三杯,也有一壶两杯和一壶四杯的。冲泡功夫茶以泉水、井水为最佳。泡制功夫茶采用的是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等乌龙茶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介乎红茶和绿茶之间,只有它才能冲泡出功夫茶所特有的色、香、味。

功夫茶素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在泡制时首先将水烧开后冲茶。标准的功夫茶艺,包括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十法。

功夫茶素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在泡制时首先将水烧开后冲茶。标准的功夫茶艺,包括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十法。

这里以潮汕功夫茶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功夫茶艺的具体过程。潮汕功夫茶一般包括主人在内一共四人,泡茶的程序由主人来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

放人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水开后冲人装有茶叶的冲罐中之后盖沫。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第一冲杯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茶道精神,营造一种茶韵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即刚开未开之水),茶叶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泡开了,性味俱发,可以斟茶饮用了。主人在斟茶时,应该将四个茶杯并围在一起,以冲罐穿梭巡回于四只茶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时停止,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此时罐中之茶水也应该所剩不多,剩下的一点茶汤还应该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人四杯之中,这就是潮汕人所说的“韩信点兵”。四个茶杯中的茶量、色泽都应该是均匀相同的,这才是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好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左右佳宾次之,自己最末。

关于宁红茶历史文化


红茶发源于武夷山区,然后传到江西省修水县,再又传到浮梁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最后传到祁门。就红茶而言,是先有“正山小种”、“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后有“祁红”。“宁红茶”始于清初,是“宁红工夫红茶”的简称,因修水县古称“宁州”而得名。现代茶圣吴觉农经考证后指出:“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宁红早于祁红90年”,“宁红茶”一经问世,就成为贡茶和出口茶之经典名茶。

茶盖中华 价甲天下

1891年(清光绪17年),修水茶商罗坤化开设的厚生隆茶庄产制的白字号宁红茶100箱,在汉口以每箱100两白银售给俄商,游历来华的俄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维奇赠给“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匾额,“宁红太子茶”也由此得名。1892年至1894年(清光绪18-20年)修水每年出口宁红茶30万箱给俄商,占江西省出口茶叶的80%。

宁红不到庄 茶叶不开箱

宁红茶的销售主要的是以外销为主,最早宁红茶多运往汉口售给外商,次为九江,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汉口茶市衰落,宁红茶多运往上海出口。抗日战争时期,沪、汉相继失守,1938年宁红茶运香港销售,1939年运往湖南浏阳、衡阳转运广州或海防出口。而修水又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加之战争动乱,运输耗时长,在九江、汉口、上海、香港茶市和口岸往往会出现等宁红茶到了才开箱品优的现象,因此宁红茶就有了“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崇高行规地位。

万国博览会甲级大奖

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宁红茶获得甲级大奖章,当年设六个等级奖即甲级大奖、乙级荣誉奖,丙级金奖、丁级银奖、戊级铜奖和巳级奖词,所以宁红茶获得的是最高奖项。

米兰博览会金奖

2015年8月9日 ,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会上,“宁红茶”获得了公共品牌金奖和企业品牌金骆驼奖双丰收,从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到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见证了宁红茶的百年辉煌。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宜兴红茶历史发展

汉史以名,三国以盛

东汉年间,宜兴红茶已在汉家史书《桐君录》中得名,书中有言“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而其中的晋陵即指宜兴,后更有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趣史;到三国孙吴时代,孙权曾居阳羡为政,对其极力推崇,固宜兴红茶兴盛于江南,美曰“国山茶”。

誉满唐年,诗颂文撰

唐朝年间,无论市坊乡野还是权贵宫廷,宜兴红茶已是誉满天下,茶圣陆羽亦在《茶经》中大加褒扬“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更另其名重一时;唐风好文,卢仝、杜牧、白居易、皇甫冉、陆龟蒙、张籍等诗文大家,都因深谙宜兴红茶而诗颂文撰诸多,特别是亦有“茶圣”之称的卢仝的一句“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更是将宜兴红茶的文化底底蕴趋向极致。

宋间紫砂,明清人家

宋朝年间,苏轼曾居宜兴,深研宜兴红茶在饮用中与紫砂茶壶的交相辉映之趣,并将其心得录于后人,对宜兴红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归于一统的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生产和经营上的逐步成熟,宜兴红茶已经成为百姓人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深入乡里,享誉民间。自然孕育,技艺雕琢

宜兴红茶乃自然孕育之佳茗,固所产之地必然先天独厚;而宜兴红茶亦为隐世璞玉,更需后天技艺精心雕琢。得春谷蕊宜兴红茶,凭靠着“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再加优质茶田500余亩,以及风雨适度,晴阴协调,固能够集先天之大成;又倚设备之精良、人力之精干、技艺之精湛,妙手天成饰雕琢,更令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不事源水,入沸弥香

宜兴红茶在浸泡饮用时无需繁多的茶工琐事,一不事源水,虽以软水为佳,但对于其他浸泡用水的来源亦是处之泰然;二不需洗茶,宜兴红茶因其叶芽细嫩,所以第一泡的茶水即能饮用;三不计沸度,只要是沸腾过后大约85度到90度的水温即可取用,入沸仅需二十秒,弥香悠然即若岸芷汀兰,更兼有解渴降温、提神醒脑、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养颜、抗衰增寿、降压控脂等功效。

紫砂为器,相依成趣

清人汪文柏曾在《陶器行》中写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即是美誉宜兴出产的紫砂壶,而在品茗宜兴红茶之时,若能深谙紫砂为器的相依之道,聚味、增香、保温、保质,故而成趣成景,既是宜兴红茶文化的瑰宝之一,亦是平添饮茶间的唇齿增香。

宜宾早茶历史文化


在宜宾,茶树漫山遍野,茶歌也贯穿采茶人的生活。每到茶叶采摘季,漫步于宜宾各区县的茶山头,总能听到淳朴的茶农们自编自唱的采茶歌,他们寄情于茶,喻茶感事,让人透过歌声,就能感受到他们丰收的喜悦。

宜宾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是宜宾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间文学形式,它们流于口传,曾在各区县农村流行,多为采茶人即兴演唱。

茶歌有《月亮出来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儿干》《采五更茶》《采姐妹茶》《采增广茶》等,内容有如屏山的《儿茶歌》:“侧儿根满坡生,我是家婆的亲外孙。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屋头坐。倒碗茶,冷冰冰;端盘菜,几根根……”还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等。

宜宾茶谚、茶对联有:“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等等。

宜宾还有一些与茶相关的传说故事。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的《茶小伙与盐姑娘》的故事,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珙县孝儿双田村的《玉香茶》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恶徒的憎恨;还有江安县《酽茶解毒》的故事以及屏山县《药王的传说》等等。这些扎根于民间的茶歌和茶故事,反映的虽是茶农们琐碎的生活,却透露出了采茶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场景,相传甚久,影响深远。

市井见于茶歌、茶谚和茶的传说,文人则载于茶诗。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名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词歌赋和咏酒饮茶名篇。“西来雪浪如庖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苹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对引人入胜的宜宾茶文化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蕴。

南宋诗人陆游对戎州也是情有独钟,他自诩“戎州陆羽”,可见其对戎州茶的嗜好和研究造诣。

简单介绍祁门红茶历史及起源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祁门红茶历史及起源。

在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所以称之为称为“安绿”。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自己设立了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由于茶价高并且销路好,人们都开始相应改制,渐渐的形成了“祁门红茶”。

据1916年《农商公报》的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胡元龙为祁门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在光绪元、二年之间,因为绿茶的销场不理想,特别考察制造红茶之法。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了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尤为独树一帜,竟然和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的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的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量旺时产达6万担以上。后来因为国内军阀混战,我国红茶的生产开始渐渐衰落,但是祁门红茶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产销形势。

现在大家是不是对祁门红茶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呢?拥有悠长的历史祁门红茶不愧是世界名茶,不仅在国内外如此受欢迎,还荣获多项奖项。正是因为有了上一辈的人的努力,上一辈人对茶文化的尊重,才会让现如今的茶文化,所以我们在饮用祁门红茶时一定要怀着感恩之心,怀着对上一辈人辛勤劳作成果的尊重。

所以小编认为祁门红茶能够传出国门,并且享誉世界,是离不开这些人物的努力的。小编也希望朋友们在对待祁门红茶的时候能和小编一样怀着感恩的心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中国的饮茶历史文化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瑞草魁茶历史文化


古宣州鸦山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鸦山上有古鸦山寺和鸦山街遗址,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海拔446米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广德的相华尖并立,南与宁国的高峰山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宣州的碧山龙泉洞,古属宣城,今属郎溪,处在郎溪与宣城交界处。五代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宣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苟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曰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竞收青蒻焙,不重漉酒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指明:“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明代曹学佺《名胜志》云:“鸦山在脊山北,产茶,充贡茶。经云:味与蕲州同。梅询有茶煮鸦山雪满瓯之句”。到了清代,记述鸦山茶的史料就更多了。

瑞草魁因其茶树品种主侧脉交角偏大,形似横向纹理,故名横纹茶。又因产于鸦山,又称鸦山茶。早在千年前就名噪全国,实属我国历史名茶中的奇葩。鸦山为天目山脉一去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相华尖(广德县)并立,南与高峰山(宁国县)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碧山龙泉洞(宣州市)旅游区。古属宣城县管辖,后曾几度变动,现处郎溪县姚村和宣州市水东之间的接壤地带。鸦山茶产于该山东面阳坡郎溪境内,据近人实地考察发现,郎溪县姚村乡永丰村境内有古鸦山寺和鸦山待遗地,他们认为,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

清代宁国县张所勉在《鸦山辨》中写道:“按一统志,鸦山产茶旧常入贡,属建平,故辨之”。郎溪县古称建平县,始建于宋端拱元年(公元998年)。清代谈迁《枣林杂俎》和阿世坦《清会典》都记有建平县岁贡芽茶二十五斤,因郎溪县无其他历史名茶,这里的贡茶即指瑞草魁。又据清《宣城县志》记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名瑞草魁,一名横纹”,“水东之东,有象山、狮山、石壁山、双峰山(古名丫山)产横纹茶。”这就把横纹茶产地,由鸦山阳坡向西扩展到水东以东的山区。据宣州市有关部门在水东镇碧山、汪村、前进等自然村调查,发现有树龄50年以上的横纹茶品种。

综上所述瑞草魁作为古代贡茶,产于鸦山阳坡,应是无疑的。但由于自唐以来盛名不衰,其产区不限于鸦山也是顺理之事。至于水东横纹茶和鸦山横纹茶,孰先孰后,尚无史料可查证。而鸦山阳坡横纹茶之佳名,却是不能否定的史实。现今之瑞草魁即为1985~1986年间于郎溪县姚村永丰村境内的鸦山所创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2871.html

上一篇:茶若君子文集记中山书画院院长谢克谦

下一篇:云南勐海茶区历史文化及发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