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汤的浓淡度跟饱满度说的是一个意思吗?

2019-11-16

茶的滋味类型有很多,不能单纯以“苦、涩、鲜、甜”来分类,因为茶的滋味是复合的,每种茶都含有这几种滋味,只不过多多少少而已。通常我们在感受茶汤的时候,会用“饱满”和“浓淡”来形容,那么,这两者是一回事吗?又有什么区别呢?

问题一:什么是“浓淡度”?

浓淡是指某种味的强度。茶汤的浓淡一般与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等有关系。投茶量越大、水温越高、茶叶的浸泡时间越长等因素,都可以让茶汤变浓,但它只是增加其浓度,而不会增添其他味道。

问题二:什么是“饱满度”?

茶汤的“饱满度”,又可以指茶汤的“厚薄”,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与否的反映。主要表现是茶汤进入嘴里,感受到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并且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

由此可见,茶汤的“浓淡度”和“饱满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浓淡不代表茶叶的品质,但饱满则直接跟品质挂钩了。那么,影响茶汤“饱满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影响茶汤“饱满度”的因素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

1、原料对茶汤品质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越好,树龄越悠久,采摘次数越少,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越高,茶汤饱满度就越高。

因为历经几百甚至几千年的生长,树大根系发达,能够汲取土壤中较多养料,为茶叶积蓄丰厚茶质,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咖啡碱类等物质含量较多。且茶树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自然生长。以此种茶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制成的茶品,冲泡后茶汤饱满度较高。

2、工艺对茶汤品质有什么影响?

真正决定口感的,是后期的制作工艺。茶汤的“饱满度”由其内在物质成分决定的,元素分解、转化、聚合的越多,茶汤就更醇厚。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促进茶叶元素的转化,那么则出现茶汤滋味淡薄、不耐泡。

如何判断茶汤的“饱满度”

1、舌腔的反应

判断茶汤“饱满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喝一口。

饱满度较好的茶,茶汤入口,茶香与茶汤相融,汤水顺滑、韵味度、持久度相对较高,茶汤在口腔中有厚重感。

而饱满度较差的茶,茶汤入口,茶滋味淡且伴随着水味,感觉就像喝水,只是水中略有茶味儿。

2、看色泽

厚的汤感有丰盈之感,像是有满满的胶原蛋白,使汤色呈现饱和度极高,并且透亮;而薄一些的汤看起来会比较轻盈。

3、看茶汤的流动

用玻璃茶器盛茶,轻轻晃动茶汤,便可观察茶汤的厚薄。厚一些的茶汤抱团集中往一个方向较小幅度的晃动,而薄一些的茶汤则容易涣散开且动静相对较大的摇摆。

要品茶没有捷径。要真正理解茶汤的浓淡、厚薄,还是要多喝多品,就能分辨其中细微的差别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浓淡度和饱满度是两回事?


有的茶,滋味浓,价格也便宜,而有的茶,明明喝着淡,价格却很贵。这就奇怪了,这么淡的茶,为什么值这个钱?

饱满度与浓淡度

首先,我们要弄清两个概念: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所谓“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而“浓淡度”跟冲泡时间、投茶量等有关,跟饱满度没有绝对关系。

打一个比喻: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街边的涮锅水汤加了五花八门的调料,也仅仅是味道浓。

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滋味浓的,可能口感薄,第一泡香气高浓,马上失了后劲,滋味淡的,淡而不薄,香气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是真的好茶。

好原料,舍不得下“重”手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我们常说春茶好,春茶就是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鲜爽度高,苦涩度低。

简单地说,便宜的茶,苦涩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觉浓了。贵的茶,苦涩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觉就淡了,但是香气、韵味、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

上面讲到的是原料因素,再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

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一点,所以你就会喝起来浓一点。

高端的原料,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因此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也感觉淡一点。

茶人是这样“看茶制茶”的,厨师遇上高级食材,也会尽量使用清淡的烹调方式,不会用过多的调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风味,也是类似的道理。

茶汤浓淡度和饱满度有什么区别?如何有哪些主要


有的茶,滋味浓,价格也便宜,而有的茶,明明喝着淡,价格却贵得出奇。于是,很多朋友都奇怪为什么这么淡的茶值这个价格?我们就一起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些什么讲究吧!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两个概念:茶汤的“饱满度”和“浓度”。

所谓“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而“浓淡度”跟冲泡时间、投茶量等有关,跟饱满度没有绝对关系。打一个比喻:家里的老火慢炖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街边的涮锅水汤加了五花八门的调料,也仅仅是味道浓。

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滋味浓的,可能口感薄,第一泡香气高浓,马上失了后劲,滋味淡的,淡而不薄,香气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是真的好茶。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昧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我们常说春茶好,是因为春茶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鲜爽度高,苦涩度低。

简单地说,便宜的茶,苦涩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觉浓了。贵的茶,苦涩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觉就淡了,但是香气、韵味、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

上面讲到的是原料因素,再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

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点”,所以你就会喝起来浓一点。而高端的原料,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因此制作时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感觉也就淡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好原料,舍不得下“重”手。

茶人是这样“看茶制茶”的,厨师遇上高级食材,也会尽量使用清淡的烹调方式,不会用过多的调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风味,也是类似的道理。

喝茶的浓淡度和饱满度是不是一回事?


有的茶,滋味浓,价格也便宜,而有的茶,明明喝着淡,价格却很贵。这就奇怪了,这么淡的茶,为什么值这个钱?

首先,我们要弄清两个概念: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所谓“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而“浓淡度”跟冲泡时间、投茶量等有关,跟饱满度没有绝对关系。打一个比喻: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街边的涮锅水汤加了五花八门的调料,也仅仅是味道浓。

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滋味浓的,可能口感薄,第一泡香气高浓,马上失了后劲,滋味淡的,淡而不薄,香气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是真的好茶。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我们常说春茶好,春茶就是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鲜爽度高,苦涩度低。

简单地说,便宜的茶,苦涩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觉浓了。贵的茶,苦涩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觉就淡了,但是香气、韵味、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

上面讲到的是原料因素,再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

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一点,所以你就会喝起来浓一点。

高端的原料,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因此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也感觉淡一点。

茶人是这样“看茶制茶”的,厨师遇上高级食材,也会尽量使用清淡的烹调方式,不会用过多的调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风味,也是类似的道理。

浓淡度和饱满度,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有的茶,滋味浓,价格也便宜,而有的茶,明明喝着淡,价格却很贵。这就奇怪了,这么淡的茶,为什么值这个钱?

饱满度VS浓淡度

首先,我们要弄清两个概念: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所谓“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而“浓淡度”跟冲泡时间、投茶量等有关,跟饱满度没有绝对关系。

打一个比喻: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街边的涮锅水汤加了五花八门的调料,也仅仅是味道浓。

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滋味浓的,可能口感薄,第一泡香气高浓,马上失了后劲,滋味淡的,淡而不薄,香气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是真的好茶。

好原料,舍不得下“重”手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我们常说春茶好,春茶就是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鲜爽度高,苦涩度低。

简单地说,便宜的茶,苦涩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觉浓了。贵的茶,苦涩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觉就淡了,但是香气、韵味、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

上面讲到的是原料因素,再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

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一点,所以你就会喝起来浓一点。

高端的原料,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因此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也感觉淡一点。

茶人是这样“看茶制茶”的,厨师遇上高级食材,也会尽量使用清淡的烹调方式,不会用过多的调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风味,也是类似的道理。

喝茶也需一个“度”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所以到现在,饮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保健方式和习惯。但是很多事情物极必反,喝茶也需要有个度。那么这个度在哪?

1、每日饮茶要有度

喝茶的量

一般健康且有饮茶习惯的成年人,一天饮茶6克~10克之间,分2次~3次冲泡是最适宜的。

很多人又会问,6~12克大概是多少?自己没有称量工具怎么办?

那这就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质量来确定了,按大类讲绿茶大约30-45粒左右,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就要少一点,只要自己在平时多多体验和总结,逐渐就会掌握准确了。

视情况喝茶

对于那些每天需要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经常接触毒害物质的人,或者进食量较大、消耗多的人,一天的饮茶量可以增加至20克左右。

平时喜时油腻,烟瘾酒瘾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茶叶里含有很多有益成分,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成分对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有降解作用。

而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就应该适当减少。

除了饮茶的量以外,还有很多的饮茶需要注意的事项。

2、不同季节宜喝不同的茶

一年四季饮茶也有别,不同季节要喝不同的茶。

春饮花茶:春季喝花茶可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

夏饮绿茶:绿茶具有清热解暑、解毒止渴的作用;

秋饮青茶:青茶能消除人体内的燥热,达到清燥生津之功效;

冬饮红茶: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提神益思、解除疲劳等作用。

3、忌一壶茶泡一天

生活里有很多茶友,只要泡了一壶茶,就开始不停的喝茶、续水,循环往复一整天。

熟不知经长期浸泡的茶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茶也失去了真味,而且还容易使茶中的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析出,被人体吸收,对健康有害。

无论什么茶,第一泡洗茶,茶叶表面残留的农药、化肥、尘土等污染物被洗去,茶水更加卫生;二泡营养物质剩下大部分,滋味鲜爽;三泡营养物质所剩无几,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就像喝白开水了。

4、其他注意事项

家中有多种茶叶,如何安排饮用?

一天之中,在不同时间可以饮用不同的茶叶。

例如,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一杯红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红茶或喝一杯绿茶加点心、果品,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家人团聚一起,泡上一壶乌龙茶,边谈心边喝茶。

糖尿病患者宜多饮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高,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一般宜饮绿茶,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饮茶的同时,可以吃些番瓜食品,这样有增效作用。一个月为一疗程,通常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勿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

饭后饮茶

饭后立即饮茶,势必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饮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

茶汤的“饱满”和“浓淡”区别是什么?


饱满”和“浓淡”的区别

茶的滋味是复合的,不能单纯以“苦、涩、鲜、甜”来分类,每种茶都含有这几种滋味,只不过多多少少而已。

通常我们在感受茶汤的时候,会用“饱满”和“浓淡”来形容,

那么,这两者是一回事吗?又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浓淡度”?

浓淡是指某种味的强度。

茶汤的浓淡一般与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等有关系。

投茶量越大、水温越高、茶叶的浸泡时间越长等因素,都可以让茶汤变浓,但它只是增加其浓度,而不会增添其他味道。

什么是“饱满度”?

茶汤的“饱满度”,又指茶汤的“厚薄”,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与否的反映。

主要表现是茶汤进入嘴里,感受到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并且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

由此可见,茶汤的“浓淡度”和“饱满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浓淡不代表茶叶的品质,但饱满则直接跟品质挂钩了。

原料对茶汤品质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越好,树龄越悠久,采摘次数越少,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越高,茶汤饱满度就越高。

因为历经几百甚至几千年的生长,树大根系发达,能够汲取土壤中较多养料,为茶叶积蓄丰厚茶质,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咖啡碱类等物质含量较多。

且茶树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自然生长。以此种茶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制成的茶品,冲泡后茶汤饱满度较高。

茶的饱满度和层次感


有一些人说,如果一款茶喝起来又苦又涩,那么这款茶的滋味就很醇厚饱满。

其实,茶汤的滋味和浓淡度体现的是味觉上的感觉,一般跟茶质、投茶量和冲泡手法等因素有关系。所以说茶叶的苦涩味重不代表茶汤饱满度高。饱满度影响到茶后续的变化,饱满度高又水路清晰的茶,才有能力继续陈化下去,展现出更成熟美好的转化效果。

层次感

茶汤的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用来评价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层次感具体有些什么表现呢?就是由苦化甘、口中有茶香蕴生等不同感觉,在一杯茶入口后先后出现。

层次感包括哪些方面

既然涉及到先后顺序的变化,必然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用常规方法冲泡,茶叶的层次感体现在3个方面:

1.香气层次,有香型变化,香气持久性和由强到弱的变化。

2.口感层次,必须饱满而有前后。

3.韵底层次,必须滑重而有深浅。

如何体验层次感?

可能对于有些喝茶的新手来说,层次感不容易被捕捉到。想要体验到一款茶的层次感,需改掉一杯接一杯连续喝的习惯,每一口喝完可以静待片刻,让茶叶的滋味在口腔中完全散发,就会有更明显的感受。这样,不仅每一泡茶,从茶叶整个冲泡过程中的滋味浓淡、香气变化也能更清晰地感受茶叶的品质。

茶汤的回甘和生津是比较容易感受到的,而饱满度和层次感的概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只要注意品饮方法,就很容易感受到,凭借这些多方面感受来判断一款茶的品质。

茶汤的“甜度”是茶友关注的焦点?


很多大树普洱茶的茶汤是越到后面的几泡就越甜,而对于那些树龄比较低的小树茶来说,往往几泡以后,其中滋味就已经变得非常的了。为什么大树茶的甜度高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树茶根系发达,深入土壤是非常深的,所以吸收到的营养、矿物质都是比较多的,因此所产的茶叶内含物质对比起小树茶来说,是要更加丰富一些的。

很多树龄低的茶树体主要以含氮(N)类化合物代谢为主,这类茶汤往往喝起来是很鲜爽的,但是呢,其甜度、厚度、粘稠度、耐泡度就稍微比较差一些了;而老茶树的茶树体主要以含碳(C)类化合物代谢为主,含碳化合物总体含量高,鲜叶里糖分及茶多酚含量高,这类茶汤喝起来汤稠黏滑、味甜质厚。

为什么茶汤喝起来是甜的呢?各种原因是因为它所含有的可溶于水的单糖、双糖、可水解的多糖等;而单糖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双糖的话主要有麦芽糖、乳糖,这些都是可溶解于水中的,是茶味滋味中的甜味物质;而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体,但其中只有大约1%一2%的淀粉,大部分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多糖属低聚糖(寡糖),它不可溶于水,但可水解,水解后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葡萄糖,使味觉产生甜味。

再加上,树龄比较高的茶树木质纤维化程度越高,所含糖分也就越高。大家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内含物质的浸出是有先后循序的,其中茶多酚、茶碱、氨基酸等物质先被浸出,视投茶量,还有每泡茶的出汤浓度而定,一定茶叶冲泡个10泡以上的话,那么里面所含的滋味物质已经被全部浸出来了,纤维质也被完全泡开,大量糖分被析出后,在唾液酶的作用下,从而产生甜味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普洱大树茶越喝越甜的原因了。而且大家也可以从这点上去分辨出,普洱茶茶树树龄的高低。要知道,普洱老树茶的品饮口感、饮用价值,还有价格方面都是非常高的。

茶叶的耐泡度到底跟什么有关?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

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普洱茶或黑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

那么茶叶耐不耐泡,到底跟什么有关呢?是不是越耐泡茶就越好?耐泡一定是好茶吗?

在买茶的时候,有的茶友们会询问这个茶会耐不耐泡?耐泡度的确是判断茶叶质量的一个方面。耐泡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经得起冲泡,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特点,要判断茶叶的品质,要综合其干茶、香气、滋味、叶底等等因素,不能用是否耐泡来一概而论。同样的茶类,一般来说,茶叶越耐泡、滋味越醇厚、香气越丰富,品质越好。

因此,是否耐泡与茶叶品质并没有绝对关系。

决定耐泡度的因素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

1.茶树的品种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树龄和生态环境这两个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严谨地说,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

这也是有的茶友追捧古树茶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老到一定程度,茶树出现了衰老的病症,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平时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都是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茶树周边的生态环境优美、海拔够高、土质肥厚,出产的茶叶一定是内质丰厚、口感饱满的,会更耐泡一些。

3.叶片的老嫩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

如:绿茶的原料一般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鲜美清香。而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其中的茶梗也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故相对而言,乌龙茶比较耐泡,当然也与两者加工工艺不同有关。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4.制作中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主要是制作中的揉捻。同样的原料如果揉捻程度过重茶汁浸出就会很快,就没那么耐泡。所以在揉捻时一定要把握轻重。

其次,越完整的茶叶越耐泡。茶叶的碎渣子很容易泡出味,但耐泡程度不高。像一些红碎茶,经过揉切成小碎片,容易泡出很浓烈的滋味,但是泡一两次很快就没味了。

5.冲泡方法

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这是由主要与茶水比例,还跟时间和温度有关。

对于大多数茶叶而言,如果头两泡没泡好,会影响接下去的香气和滋味。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浸泡时间过长,就会使茶中的物质过早过多浸出,导致接下滋味变淡了。

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可以肯定,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但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7497.html

上一篇:茶垢能添茶香?

下一篇:茶叶的采摘技术,最佳种植时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