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碗的历史发展

2019-11-16

茶碗,顾名思义,喝茶的碗也。这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价值最高、是最为考究的一种,甚至被作为所有茶道具的代称。茶碗的历史悠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茶碗的历史发展。

茶碗的发展

茶碗的大小也随茶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茶碗普遍都比较大。有托的茶碗的口径相差很大,唐代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宋代茶碗口径变小,一般在7-10厘米之间。这既与当时茶艺风格有关,也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将茶碗与食碗混用有关。不同阶层的人使用的茶具也是不同的,对普通人来说,饮茶主要是为了解渴,茶具当然要选择大一些的,而有闲阶层对于饮茶的讲究,他们不仅要品出茶的味道,还要品出茶外的味道茶碗自然要精致小巧。

茶碗的历史

最早的茶具是由酒具、水具、食具演变而来的。从在“马王堆”中出土的“君幸酒”耳杯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杯”这种容器已经出现了用途上的分工,虽然他们在形状上网上完全相同。因此有人推断,当时一定已经有了专门用来饮茶的的杯子。另外,从后来的茶具形式上看,也可以得出早期的酒具、食具有兼做茶具的结论。传说唐宣宗

时,有女子好饮茶,但又怕茶碗烫手,就把茶碗放在一个盘子里,为防止茶碗滑动,就用蜡油将茶碗粘住,后来有人将这个创意做成了带托的茶碗。这一传说说明带托茶碗出现的年代,也说明当时有不带托的茶碗。这种有带托的茶碗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明清时流行的盖碗茶。M.CY316.coM

早期的茶碗中比较受欢迎的是越地的瓷器,在温州一带,无论是浙东还是浙东南,在西晋时期都是瓷器的主要产地,所产的以青瓷为主。晋人对青瓷茶具的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以后很长时间里,青瓷为茶具中的主流。陆羽从茶碗与茶色的关系出发,解释了为什么要推崇越州的青瓷茶具。唐代的煎茶的茶汤颜色偏黄,如果用白瓷、黄瓷、褐色瓷器的话茶汤就好呈现出红、紫、黑的不好视觉效果,而青瓷碗盛茶汤颜色发绿,比较好看。宋元时期,点茶法因为贡茶的原因成为主流,但是煎茶法在民间还有存在唐代样式的有托的茶碗自然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宋代的点茶茶汤是白的,所用的茶碗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唐代百姓用的黑、褐、黄茶碗都成为上等的茶碗。这样深色的茶碗可以衬托出茶汤的洁白,而唐代所推崇的青瓷茶碗的效果具就差了很多,需然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但是显然不是点茶用的茶盏。

明代的茶具除了传统茶碗以外,还出现了很多釉色和彩绘的茶具,其中以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白瓷与彩绘茶具最为突出,工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彩瓷技术给茶具的风格带来极大的变化,可以说彩瓷茶碗是明清茶具的一大特点。

cy316.com扩展阅读

采茶工具历史发展


在手工采茶的时代,采茶的用具只是一只盛鲜叶的容器,所以,在《茶经》的写作年代,仅有一只竹制的簇,也就是竹篮。

在我国产茶的地方,一般都产竹。用竹制篮,就地取材,取用不竭,而且竹子轻,竹价低,可说是价廉物美的材料。做成竹篮,既通风透气,可以避免鲜叶叶温升高,发热变质,同时,还可手提背负,或系在腰间,便于采摘。竹篮成为我国最普遍的采茶用具,就是因为有这样多的好处的缘故。

《茶经》说:“籯……茶人负以采茶也。”可见唐时是背着竹篮采茶的。但稍后于陆羽的皮日休,在他的《茶人》诗中,却说“腰间佩轻篓”,这样看来,竹篮的携带方式,在唐代就有两种,一种是《茶经》所说的“负”,一种是皮日休所说的“系”。两种方式,哪种比较方便,这决定于树丛的高度与密度,也与采摘的习惯有关。携带的方式不同,竹篮的制作形式也必然各异,但《茶经》,并未说明竹篮的造型,只说明了竹篮的容量。竹篮的容量,自5升至3斗,饼茶的原料多是带着芽叶的嫩梢,篮的容量应根据鲜叶不受紧压和运输条件而定,其前提是必须保证芽叶的质量。

现在,鲜叶的采摘正从手工采摘进到机械采摘的时代,采茶的工具今后将由采茶机来代替。人工采摘的主要缺点是费工太多,特别是大面积的茶园,在摘茶旺季,劳动力的供应成为极大的问题。人工采摘的好处,主要是可以保证按采摘标准采茶。人工采摘,已由单手摘进而为双手摘和铗摘;我国广大茶区已大量运用铗摘,这就是用剪茶铗套上小布袋来采茶。至于我国采茶机械的研究,也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先后设计了手动、电动、往复切割不同形式的样机,现在可供实用的已有数种。但现在的采茶机,不论我国或其他国家的产品,都还不能具备自由选择的功能,因使用采茶机与茶树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有成行的茶树,整齐的树冠和一致的萌芽期,才能有效地运用采茶机。所以,用机械代,替手工采摘,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改进采摘机的设计,向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二是改进茶园的基本条件,包括茶树长势、芽叶萌发整齐度、茶树的高幅度、树冠面培育状况等,以尽可能地适应采茶机的要求。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采摘所需的劳动力,约占总劳动量的50%,对采茶机具的改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北京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于北京茶文化发展窥视历史变迁


北京,现在中国的首都,国际化大都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北京外边上是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在内心却有抹不掉的古朴历史。北京人爱喝茶,北京文化又兼具包容性,因而在北京能够喝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茶叶。根据不同的喝法儿,就有不同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北京人喝茶的历史很悠久,可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喝法儿。下边小编将为您介绍一下,带您来体验体验老北京的饮茶历史。

头一种喝法儿是最基本的,那就是满足解渴的需要。北京人出门在外走长道儿,甭管是出差,还是逛公园、逛商店,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碰上卖大碗茶的,那就得猛灌一气。这种喝法儿是救急的,所以喝得多,喝得快;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在其次,至于使什么茶具那就更不在乎了。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挑子前头是个短嘴儿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

卖大碗茶的现在也还有,不过全都改成茶摊了,名声赫赫的大碗茶集团公司就是从这儿起的家。这种茶摊在旅游区常能见着。树荫底下,支张小桌,摆几个小凳,玻璃杯里早就晾好了茶水,上边还都盖着盖儿,透着那么干净,那么凉快。顾客来了,一口气能喝下好几杯去。

北京城还有一路喝茶的,喝的是个讲究。讲究茶叶、讲究水,讲究茶具,更讲究怎么个沏法、怎么个喝法。北京城有的是大茶叶店,花茶、绿茶、乌龙茶,云南的坨茶,蒙藏人好喝的砖茶,什么样的茶都买的着。既然喝的是讲究,那一般的茶馆还真伺候不了这路人,所以已往都是买了茶叶,回到家里头自个儿细斟细品去。

现在可以了,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北京城里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专门讲究“茶艺”的茶馆。甭管您是喝中国茶,喝外国茶,甭管您怎么讲究,它都能伺候你,它比你还讲究呢!不过,你既然是打算讲究一下,就免不了要花上几个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约上几个朋友,作为一种高档的文化享受,讲究那么一回、两回的还可以,真要是天天这么个讲究法,恐怕还真招架不住。

其实大多数北京人喝起茶来,既不象第二种那么讲究,也不象第一种那么将就。甭管经济条件如何,北京人总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来。只要有口饭吃,怎么着还不得弄壶“高末”喝呀。还真有不少的北京人,至今保留着当年的老作派,早清儿起来先得闷上壶茶,一直等到喝“透”了,这才能吃了早点,出门干营生去。所以当年北京城里才能出了茶馆这个行当,而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扬名天下。

北京茶馆最昌盛的年代是在清朝。那时候,北京四九城的街面上,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茶楼、茶园、茶馆,一天到晚,接待着三教九流的茶客。当年的茶客里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八旗子弟。满、蒙、汉八旗原本是清朝政府统一中国的时候所依靠的军事力量,政府为了保证随时都有足够的兵源,不准闲散的八旗子弟离开八旗自谋生路,他们只能依靠朝廷发给的粮饷度日,这就是所谓的“铁杆庄稼”。战争结束以后,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十来万人守在北京,无所事事,只能是游手好闲,提笼架鸟,走狗斗鸡,浪荡度日。茶馆是这些人一天也离不开的地方,比咱们上班都守时。

当然上茶馆的不全是八旗子弟。茶馆是个公共的社交场所,是各类社会信息聚集和传播的地方,这一点和西洋的咖啡馆其实是一样的。茶客们在这儿评茶、论鸟、拉家常、讲时事;会朋友,谈买卖,一坐就是半天,花钱不多,收获不少。有些茶馆为了招徕生意,又搭起舞台,添上大鼓、评书,添上京戏,茶馆又成了娱乐场所。北京城有名的广和、天乐、同乐等大戏园子,早先都是茶园。有的茶馆专作某一类人的生意,你比方说打小鼓收旧货的小贩,他们每天都在固定的茶馆歇脚聚会,一边喝茶,一边交换情报,他们管这地方叫“攒儿上”。北京城那些打散工的泥瓦匠、木匠、棚匠,每天早上也在固定的茶馆聚齐,一边喝着茶,等着包工头儿来叫人,他们管这儿叫“口儿上”。所以与其说这类茶馆提供的是茶,不如说是提供了一处廉价的社交环境。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社会环境变了,市场条件也变了。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没了,蹲茶馆也蹲不起了。大茶馆日渐萧条,相继歇业,代之而起的是各类中、小型茶馆。这些茶馆分为专卖茶水的清茶馆;以听评书听大鼓为主的书茶馆;以及附设棋案的棋茶馆,接待各种不同类型的茶客。此外还有一些季节性的茶棚,其中以什刹海最为着名。每年自立夏到秋分,沿着海子北岸形成了一条茶棚长廊。后来这些茶棚日益发展,并且迁入了各大公园。象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上林春;北海公园的双虹榭、漪澜堂;以及太庙的后河等处。

清末民初,前门外一带先后出现了几处新式的市场,象劝业场、青云阁、首善第一楼,再加上先农坛北边的城南游艺园,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里边都开了一些南式的茶社或茶楼。等到北京城各大公园的茶座相继开张之后,这种茶社的生意也就一蹶不振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北京城里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被固定在一个个的单位里,一个个的岗位上。除了少数老年人,北京城里几乎见不到闲散人。大家都在用同一种模式,按照同一个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没工夫坐茶馆,也不屑于坐茶馆。这么一来,北京城里可就看不见茶馆了。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这才又出现了新型的茶馆,可现有的茶馆与老茶馆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老舍茶馆的茶客主要是外国旅游团,茶馆在向游客们展现旧京文化,所以它在硬件方面尽可能地再现了旧京大茶馆的风貌,而且显着比任何一家旧京大茶馆还都要奢华。尽管天桥乐茶园已经作出努力,希望普通的北京市民也能常到茶园里来,但它最根本的宗旨在于表现并提供旧天桥的平民文化一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因此肯定要有不小的一笔投入,这个目的并不容易达到。

其实,无论是今天的北京平民还是当年的北京平民,他们对茶馆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适于休息,适于交流的环境。茶是话引子,茶馆就是谈话的环境。他们的这种需求就象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常规需求,而不是特需。俗是俗了点儿,可人人都有这种需求。这会儿要想约个朋友谈点儿事,谈桩生意,多半是去饭馆,推杯换盏,面红耳赤,大呼二喝,燥得不行,累得不行。还是茶馆更放松一些,更清雅一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得替企业家们想一想。茶馆这种环境是需要地皮的,这会儿的地皮这么贵,真要是开个大家伙儿全都能接受的茶馆,一个月下来,刨去税钱、房租水电、各项的挑费,还能剩下什么了?茶钱能赚多少?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快餐店、冷饮店和酒吧的竞争,足够企业家们掰手指头的了。

看样子,茶馆这一行要想再现它往日的辉煌,大概是够呛了。不过,近来也还是吹来了一股新风。有两家书店,在他们的店堂里各自辟出一个小小茶室,读者们手翻新书,口啜香茗,茶香和油墨的香气混为一处,书文化与茶文化合成一体。别的商店都在努力扩大店堂,这两家书店的经营者却割出店堂为读者提供一种环境,这也算是独辟蹊径吧。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人饮茶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北京的饮茶文化包罗万象,其融合了各地的饮茶文化后又衍生出自身独有的特色,老北京人如今在历史的发展下,也在不断学习,吸收着其它文化的精华,并进一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7258.html

上一篇:让你在泡茶时更优雅的几个动作

下一篇:安吉白茶的三种外形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