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你了解六大茶类吗?你知道你适合喝哪类茶吗?(上)

2019-11-16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树,更因为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今我们的六大茶类是怎么区分的呢?

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树的叶子做成不同茶呢?

今天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大茶类吧。

六大茶类,是以制茶方法与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依每种茶类在制法中内质变化“发酵程度”,黄烷醇类氧化程度、快慢、先后等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为基础的分类法。

这种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绿茶:不发酵讲究新鲜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

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法:

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

最适合人群

适合工作忙碌、用电脑较多的青年人。

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饮用。

白茶:不发酵天然本味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经两三天纯天然酝酿而成,不经任何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

白茶干茶多白毫,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tea。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

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喝法:m.Cy316.cOm

泡白茶很简单,选用沸水,抓一撮丢杯子,泡。

最适合人群

适合精神紧张、压力大者;少年儿童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

黄茶:轻发酵“闷”黄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

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

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

喝法:

黄茶可用少量90℃的水冲泡30秒~1分钟,再冲至八分满,2~3分钟后即可饮用。在饮用后留1/3的水量以便第二泡。

最适合人群

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精选阅读

六大茶类的起源,你了解过吗?


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那么你了解他们的起源吗?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绿茶是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

蒸青绿茶工艺脱胎于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元代时,蒸青散茶制法更为精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按芽叶老嫩分别进行制作,元代王祯《农书》第一次提到蒸青之后趁热揉之,现代意义的蒸青绿茶工艺趋于成熟。

绿茶炒青制法的精细工艺是在明代形成的。关于炒青绿茶制作方法,虽有唐代“旋摘旋炒”的记载,但炒青绿茶的制法起源于12世纪末,在明代形成。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提高。精细的炒青工艺在明代顾元庆《茶谱》、许次纾《茶疏》中都有评述。这种炒青加工工艺,一直沿袭至今。

二、黄茶

现行黄茶的全套生产工艺,约于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

关于黄茶起源,据史料推测,它在公元七世纪就已有生产了。但当时黄茶不同于现在我们说的黄茶,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茶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而现在所说的黄茶类,是指经过改进,在绿茶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在绿茶炒青制造实践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也都会发黄。所以在炒制绿茶的实践中,就会有意或许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茶。这一全套生产工艺,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的。如黄茶类中产量最高的条形黄茶之一黄大茶,即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

三、黑茶

黑茶当是在明末清初开始制造的,比黄茶为迟。

“黑茶”两字在宋神宗熙宁年代(公元1068-1077年)就出现了,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明会典》亦有载:“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勿分黑黄正附,一例蒸晒……运至汉中府辨验真假黑黄斤篦。”但16世纪以前的这些记载中的“黑茶”是指由绿毛茶经过加工作色得来的,与我们现在所说“黑茶”(青砖茶、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不同。

湖南黑茶产地始于安化,安化黑毛茶创制于16世纪末期,制造上经杀青、揉捻后再渥堆,而后再烘干;云南普洱熟茶,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再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等工艺程序,加工技术已经相当复杂,当于黄茶之后。

四、红茶

“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所撰《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陈椽《茶业通史》有述,葡萄牙人科鲁兹神甫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国后著书中有言:“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呈红色即指红茶汤。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首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故可结:福建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时间是在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之间。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五、白茶

“白茶”一词,有多重含义。现在我们所说白茶一般是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加工工艺,不揉不炒。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约起源于明代中期,清嘉庆年间(1792-1821年)开始其工艺不断发展,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得以正式形成。

据宋子安在公元1064年前后所著的《东溪试茶录》中记述,白茶宋代已有,但是当时白茶是指由一种叫白茶茶树品种制成的白茶,其制法与绿茶制法大体相同,并蒸压成团茶。直到明代,以“日晒”为主的白茶制作方法开始出现。明代田艺蘅所著《煮泉小品》(公元1554年)中有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这就类似于现代白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

据《福建地方志》和茶叶专家张天福《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但芽头瘦小白毫不显。约在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白牡丹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入政和、福鼎。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而陈椽在《茶业通史》根据相关史料认为,白茶是在19世纪50--60年代创制的。

六、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其种类繁多,制法差异很大,故关于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

程启坤等(2004年)认为,武夷茶的加工工艺,在《王草堂茶说》中有详细的记载:“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武夷炒焙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此著作成书于清代前期(注:确切年代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因此武夷茶这种独特工艺的形成,在此时间之前。茶学专家陈椽有考,安溪青茶是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创制的,乌龙青茶是在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开始生产的。

青茶制法是从绿茶结合红茶发展而来,先日光萎凋而后炒青、揉捻及烘干。当时工夫红茶品质下降,绿茶遭到印度红茶冲击,销路都不好,影响人民的生活,这就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青茶随之出现。

炒青绿茶、黑茶、黄茶、白茶、红茶以及青茶,基本都是在明清两代创造、发展起来的。六大茶类,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彼此有联系,从量变到质变,不会一蹴而就。从炒青绿茶发展到各色茶类的时间上的顺序如何,也未看到确切记述。

你知道中国六大茶类的起源吗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传说第一个品尝茶树的鲜叶并发现它神奇的解毒功能的是神农氏,在神农时期原始农业主要还是靠采集野生植物,然后熬成稀粥使用。所以茶最初并没有当做饮品,而是采食鲜叶,被当做果腹的树叶。本篇将带你认识中国六大茶类的起源!

我们知道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由炒青绿茶演变而制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可分为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利用六大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类。下面就是六大茶类起源的先后顺序:

绿茶起源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今汉中、安康一带)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不争的事实。

另据传言,绿茶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

刘玄一请皇帝赐名。朱元璋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

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黑茶起源

黑茶有两个类型。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四川绿茶运销西北,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因此,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四川绿毛茶要加工为蒸压团块茶的半成品,要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通过这样实践,有了变色的认识,就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发明为黑毛茶的制法。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为黑毛茶,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号)。

历史上记载的黑茶,十六世纪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远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公元1068至1077年)年间就有。十六世纪以后,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后的各种黑茶。

绿色变黑色四川称做色,湖南称握堆,湖北青砖茶称沤堆云南称转色,名称虽不同,其实则一,都湿堆或半干长久堆积之故也。

白茶起源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青茶起源

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桢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

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漠是无可怀疑的。

武夷山土地少不能容纳很多移民为生,有一部分游民流人江西上饶附近各地农村,到茶季时来武夷山为采茶制茶雇工,茶季结束即回江西,至今亦仍如是。

清朝文宗奕订咸丰(公元1855年前后)年间,当时福建红茶生产过剩,品质下降,销路不畅,茶价下跌,影响广大人民生活,促使茶业劳动者在制茶实践过程中加深认识,改进制茶技术措施,提高品质。武夷岩茶就于茶业危机时,在安溪青茶的基础上大力改进技术,提高技术而兴起的,扬名国内外。制法和品质都胜过其它茶类。是时,台湾省台北包种,政和白毫莲心的青茶相继出世,以扩大销路。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无绿茶苦味和红茶涩味的缺点。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红茶起源

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国,是红茶的发祥地。但国人中,知道中国为世界红茶发源地的并不多;知道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为世界红茶鼻祖的国人更是凤毛麟角。正山小种红茶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它大约产生于中国明朝后期,确切的时期至今没有得到考证。

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其家族世代掌握茶叶加工技术。

在江氏家族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正山小种红茶产生的说法:大约在明朝后期某年采茶季节,有一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关庙湾,夜晚驻扎在当地的木制茶叶加工地点,睡在了茶叶青叶上。待到天明军队离开后,茶叶青叶已经变软发红,而且带黏性。江氏族人非常着急,为了尽量挽回损失,族人决定把已经变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并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的枯萎材块作为燃料来烘干已经带黏性的茶青。

待到茶叶烘干后,原来红绿相伴的茶叶变的乌黑发亮,并且带有一股松脂的香气。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江氏族人把这种烘过的茶叶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能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

令人没有想到的时是,当第二年的制茶季节将来临时,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于原来茶叶几倍的价格来收购这种乌黑并且带松脂香味的茶叶,并且付了现款。之后,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种乌黑、带有松脂香味的茶叶越做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兴旺,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

六大茶类的脾性,你知道吗?


茶也有自己的脾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张扬,有的茶风华正茂、内敛沉稳,有的茶岁月静好、豁达淡然。

1、绿茶:一年之鲜在于春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清汤绿叶,讲究一个“鲜”字。每年清明和雨水,是绿茶上市的时节,沉寂了一个冬天之后,那种欣欣然的鲜活和灵动,都凝聚在了叶子里。绿茶对保存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原料越嫩的绿茶需用冰箱保存,若保存不当的话可能2、3个月就开始发黄变味了。也有一些原料稍老的绿茶可放于常温下,如果想喝绿茶的鲜爽和特有的豆香、板栗香,还是需尽快喝掉!

2、黄茶:与绿茶是近亲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类似,只是多了一道焖黄工序。因为焖黄操作繁琐,耗时长,加上产区小,受众少,所以黄茶身价偏高,在市面上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

黄茶和绿茶类似,当年喝最能体现它的品质特点。其保质期并没有因为闷黄而有什么大的长进。1年半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当然,紧压黄茶除外。

3、白茶:越存越像药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质朴如稚子。

当年的新白茶,性偏寒凉,夏天里是透心凉一股清泉,若放到一定年份以后,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可不是浪得虚名,像茶叶旦的体质,上火口腔溃疡的时候多喝点老白茶好得特别快。冬天和好友煮上一壶老白茶,想想也是极为惬意的。

4、乌龙茶:太新,太燥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以丰富的香气见长。

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焙火,新茶不能急着喝,最少也要放置2个月,待火气褪去以后,口感更佳,而且也更能凸显茶的本质香气。

没有经过烘焙或者轻焙火的乌龙茶(比如清香型铁观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话也就18个月左右。而经过中、高烘培的,放2年还是能喝。耐存放的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要注意的是,因为存放不当,或是焙火偏轻,岩茶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返青”,影响到品饮感受。

5、红茶:年久失香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全部氧化,已经没有转化的余地。

当年的红茶香气比较好,但是口感没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气更幽雅,茶汤会更柔和、醇滑。

红茶的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年限久的红茶已经没有了清香,闻之寡淡,口感上倒是更加醇和顺滑。

6、黑茶、普洱:越陈越香

黑茶和普洱都是后发酵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有无限潜力。

能越存越值钱的茶,本身茶叶品质就过得硬,耐得住岁月打磨。是金子,总会熠熠生辉;是垃圾,转化再久也是烂叶子。

年代久远的普洱在拍卖市场上创下过千万元天价一提的记录。这样古董级别的老普洱,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至于品饮上的感受呢,就不得而知了。(

六大茶类的一些基本香型,你了解吗?


香气曼妙,缥缈无常,捕捉不到,却更让人魂牵梦绕。

茶香不简单,对于初学者,知道茶很香,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这种香。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只要了解六大茶类的一些基本香型,就能轻松学懂茶香了。

绿茶:如沐春风小清新

绿茶是不发酵茶,原料一般比较嫩,因此香气清新淡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清香:清新淡雅的香,闻起来清爽纯净,大多数绿茶都可以描述为清香。

毫香:由于茶毫毛多而产生的独特香气,尤其在多毫绿茶中尤其明显,比如碧螺春。

嫩香:幼嫩原料与偏老原料制成的茶有明显的香气上的差异,越嫩的茶嫩香越明显。

板栗香:炒青绿茶炒制过程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也被形容为炒豆香,比如龙井茶。

烘烤香:烘青绿茶烘制过程中产生的类似烘烤食物的火香,比如六安瓜片。

兰花香:高级绿茶会带有的像兰花一样的幽香,非常高雅,比如顶级西湖龙井。

红茶:似花似果又似蜜

红茶是全发酵茶,以蜜香为主,还没喝之前,光是闻着就觉得有蜜糖的甜味,也伴随着一些花果香。

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红茶带有清新的花香,清扬飘逸,如英红九号就有明显的花香。

果香:比花香更浓郁一点的类似果味的甜香,如祁红。

蜜香:类似蜜糖的甜香,红茶中普遍存在,在滇红中尤为明显。

松烟香:用松木熏制产生的松香味,如正山小种。

乌龙茶:花果香与火香共舞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香气就更丰富多变了。虽然乌龙茶和红茶都带有花果香,但是闻起来完全不一样,普通人也能轻易分辨出来。

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乌龙茶中存在的,如清香型的铁观音具有兰花香,单丛茶具有桂花香、姜花香等。

果香:成熟的水果香,在发酵适度的铁观音、高山乌龙、单丛、岩茶中普遍存在。

蜜香:发酵程度高的乌龙茶会有近似红茶的蜜香,如东方美人。

火香:由于适度焙火形成的烘烤香、炭火味,如足火大红袍,如果烘焙过度会出现焦苦味。

焦糖香:经过适度焙火的茶,都会有明显的焦糖香,通常出现在杯底和壶盖上。

奶香:一些品种的茶树做出来的茶会有的牛奶般的香气,如金萱、部分单丛。

白茶:鲜香毫香和陈香

白茶的种类不多,按照原料老嫩可以分为单芽多毫的白毫银针、有芽有叶的白牡丹。叶片较老的寿眉,嫩的鲜、老的陈,风格大相径庭。

嫩香:原料鲜嫩而具有清鲜的香气,有点类似于绿茶味道,如白毫银针。

毫香:多毫的茶带有特殊的毫香,一般来说,原料越嫩茶毫越多,白毫银针的毫香比白牡丹的明显,寿眉几乎没有毫香。

枣香、药香:白茶陈放成老白茶之后形成的浓厚的香气,类似红枣、中药、老木头的陈香。

日晒香:白茶经过日晒,吸收阳光形成气味,在日晒白茶中可以闻到这种难以描述的气味。

花果香:白茶是微发酵茶,无论老嫩都会带有轻微的花果香,但花果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与红茶、乌龙茶的花果香也不太一样。

黑茶:浓郁陈醇香

黑茶也非常容易辨别,因为后发酵的工艺,产生的香气与其他茶类完全不一样,一般形容为陈香、醇香。

陈醇香:黑茶特有的后发酵工艺形成的浓醇的香气,在各种黑茶中都普遍存在。经过长期存放的黑茶陈香会越来越明显。

木香:黑茶的原料稍老,木质化程度高,因此会带有的木质气味。

菌花香:长有“金花”的黑茶特有的香气,如茯砖。

除以上介绍的5种茶之外,还有比较小众的黄茶。

黄茶的香气似绿茶一样清新。

不过更偏甜味,有锅巴香、嫩玉米香等,具代表性的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若遇到了,滋味又十分适口,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喝多品,你的品茶能力一定会提升得更快。

六大茶类的最佳冲泡法,你试过吗?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却是很多人离不开的,怎样泡茶口味更好呢?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智表示,根据茶叶的品种不同,冲泡时方法也略有不同。

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白茶:用90℃-100℃水冲泡,随饮随泡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常见的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0℃-100℃以上,第一泡时间约3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5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黄茶:90℃以下的水温,玻璃茶具最佳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常见的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冲泡时,将少量的沸水冷却至90℃,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茶叶,泡三十秒至一分钟,用壶冲水至八分满,待2-3分钟即可饮用,饮用后留1/3水量以便第二泡。

用玻璃杯或盖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

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

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

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黑茶:先洗茶,再沸水冲泡

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

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

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芳香,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六大茶类全了解 选对你的那杯茶


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一、绿茶

1、绿茶基本特征

叶绿汤清,清香、醇美、鲜爽。属不发酵茶。外形多种多样,主要有:条形、针形、扁形、螺形、尖形、片形、束形、毛峰、毛尖、卷曲形、圆珠形、单芽形等等。绿茶最讲究外形和色泽,追求清纯淡雅,故多采嫩芽制成。明前茶(清明前采制)最为珍贵,其次为雨前茶(清明后谷雨前采制)。

2、知名绿茶

①西湖龙井(扁形,杭州);②洞庭碧螺春(螺形,苏州);③黄山毛峰(毛峰,安徽);④太平猴魁(尖形,安徽);⑤六安瓜片(片形,安徽);⑥信阳毛尖(毛尖,河南);⑦庐山云雾(条形,江西);⑧都匀毛尖(毛尖,贵州);⑨恩施玉露(松针形,湖北)等。

3、绿茶适合人群

绿茶中维生素含量高,注重补充营养的消费者首先可考虑绿茶,在选择绿茶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价格低廉,滋味浓厚耐泡的大宗绿茶类,或造型独特如工艺品,品质优异,香味别具风格,价格较高的名优绿茶类。

二、白茶

1、白茶基本特征

色白隐绿,汤色黄白,滋味鲜醇,清香甘美,属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福建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地。白茶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

2、知名白茶

①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政和等县;②白牡丹,产于建阳、政和、松溪、福鼎等县;③贡眉(寿眉),产于建阳、浦城等县;④天目湖白茶,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区。

3、白茶适合人群

白茶加工中未经炒、揉,任其自然风干,茶中多数糖类物质基本未被破坏,因而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三、黄茶

1、黄茶基本特征

叶黄汤黄、金黄明亮,甘香醇爽,属轻发酵茶,基本工艺似绿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2、知名黄茶

①湖南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莫干黄芽;②四川的蒙顶黄芽;③安徽的霍山黄芽、皖西(霍山)黄大茶;④湖北的远安鹿苑毛尖;⑤广东的大叶青等。

3、黄茶适合人群

适合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四、青茶

1、青茶基本特征

青绿金黄,清香醇厚。因外形青褐,故称为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2、知名青茶

①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②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③广东乌龙茶(凤凰水仙—凤凰单枞);④台湾乌龙茶(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3、青茶适合人群

乌龙茶有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同时高档的品种乌龙茶品质风格独特,有特殊的花香、果香及韵味,如音韵、岩韵、高山韵等等,血脂、血压高,想减肥,又想品尝其特别韵味的消费者可选择品质优异的乌龙茶。

五、黑茶

1、黑茶基本特征

粗大黑褐、陈香醇厚,属后(全)发酵茶。因主供边疆少数民族消费,亦称边销茶。

2、知名黑茶

①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②湖北老青砖茶;③四川边茶;④滇桂黑茶(普洱茶)等。

3、黑茶适合人群

平常饮食结构以肉制品为主的消费者可选择黑茶类。黑茶类加工中因经过后发酵工序,茶性更温润,去油腻、降血脂、减肥功效更显着,非常受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六、红茶

1、红茶基本特征

香高、色艳、味浓,叶红汤红,滋味浓厚甘醇,似桂圆汤,有的松烟香味,属全发酵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切细红茶)、红砖茶(米砖茶)。

2、知名红茶

①祁红(安徽);②滇红(云南);③闽红(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福建);④川红(早白尖,四川);⑤宜红(湖北);⑥宁红(宁红金毫,江西);⑦越红(浙江);⑧湖红(湖南);⑨台红(日月红茶,台湾)等。

3、红茶适合人群

红茶性温,因加工中进行了充分的发酵,特别是中小叶种红茶,香气甜香,滋味甜和。大叶种红茶虽味浓富收敛性,但喝时可加牛奶,能减少其刺激性。肠胃不好又喜欢喝茶的消费者,可选择红茶。

六大茶类的茶叶保质期,你造吗?


导读

“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从古就有,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保健作用。茶叶的存放与健康密切相关,茶叶有没有保质期?茶叶也有保质期,许多消费者不知道,茶商也不愿意承认,所以,许多茶叶的包装上并不注明。

六大茶类的茶叶保质期

黑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一般而言,生茶的保质期在5年左右,熟茶经过特殊发酵越陈越香,茶叶保质期在15年以上。

不同的茶保质期不一样。像云南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红茶

一般红茶的保质期都比较短,一般是1年,次摘和秋摘的红茶保质期为1-2年,锡兰红茶保质期比较长,二年的比较多。

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一般袋装红茶保质期是24个月,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纸袋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两年左右。

绿茶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白茶

白茶说是越陈越好,当然也是要在保存的好的前提下,白茶一般是要密封保存的,不然会散失其中的水分或者潮湿。保存好才能达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黄茶

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所以黄茶与绿茶一样,保质期都只有一年左右。

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包装与存放方式也影响保质期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24个月不等。散装茶叶保质期就更短,因为散装摆放在外的过程会吸潮、吸异味,这样不仅使茶叶丧失原茶风味,也更容易变质。如绿茶,一般还是新鲜的比较好。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茶叶有没有保质期?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茶叶可长时间保证质量。

如何判断茶叶是否过期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是否发霉或出现陈味;二是看茶汤颜色,比如绿茶是否变红,汤色是否变褐、变暗;三是品滋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茶叶有没有保质期?除开黑茶,一般的茶叶是有保质期的,如果是散装茶叶,买回家已超过18个月,那生产时间就更久了,应慎重饮用。

六大茶类的基本认识那种茶最适合你?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树,更因为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茶分为六大类。

绿茶:

绿茶不发酵 讲究新鲜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法:

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最适合人群】

适合工作忙碌、用电脑较多的青年人;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饮用;注意:绿茶营养丰富,但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过敏体质、脾胃虚寒者不适合;神经虚弱者、易失眠者晚上也。白茶:

白茶不发酵 制作简单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经两三天纯天然酝酿而成,不经任何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干茶多白毫,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 tea。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喝法:

泡白茶很简单,选用沸水,抓一撮丢杯子,泡。【最适合人群】适合精神紧张、压力大者;少年儿童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

黄茶:

黄茶轻发酵 “闷”黄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喝法:

黄茶可用少量90℃的水冲泡30秒~1分钟,再冲至八分满,2~3分钟后即可饮用。在饮用后留1/3的水量以便第二泡。【最适合人群】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青茶:

青茶半发酵 特点折中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喝法:

泡乌龙茶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注意,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倒干净才不会影响下一泡的滋味。【最适合人群】适宜人群最广,尤其适合需要减肥、吃得过饱、心情急躁的人。

红茶:

红茶全发酵 茶汤红亮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喝法:

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最后注意,红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个月后饮用。 【最适合人群】

最适合身体较虚、脾胃功能差、手脚发凉者饮用者,红茶是调饮的最佳选择。黑茶:

后发酵 茶马古道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最适合人群】去脂解腻效果强,适合肥胖、血糖高、血脂高、抽烟喝酒、便秘的人。由于性质温和,虚寒体质者较适合。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4367.html

上一篇:何为留根、何为闷泡,你搞懂了吗?

下一篇:你了解六大茶类吗?你知道你适合喝哪类茶吗?(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