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一杯白茶,不可或缺

2019-11-15

说起炎热的夏天,最不缺的便是阳光和酷暑。

聒噪的蝉鸣,澄蓝的天空,冰镇的西瓜,摇曳的蒲扇,空气里弥漫着慵懒的气息。

对于茶人来说,夏天,可能就只是一杯白茶,简简单单,但又不可或缺。

素雅白茶,夏日呈现

白茶,如其名般的素雅干净。满披如银似雪的白毫,仿佛是越过整个冬季,悬挂着一丝丝赏心悦目的雪白,“绿妆素裹”展现在人们面前。

有人说夏天是删繁就简的季节,简单是夏天的属性,而白茶工艺的自然与简单正好迎合了夏日的呈现。

无论是与生俱来的白毫赋予的美感,还是其独具的“毫香蜜韵”,一种鲜灵,一种清淡,一种欣赏,都在一杯白茶里。

自然极简,方留本真

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白茶是工艺最简单的一种,水灵灵的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经过日晒或阴干,自然萎凋并干燥,就成了白茶。

在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就曾说过:“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

白茶的简单工序保留了它的本味。不炒不揉,没有复杂的工艺,不加以过多人工干预,极好的呈现了白茶的纯粹本质,同时也保留了茶叶原有的清香。

白茶清欢,人间至味

关于白茶的形容,通常是汤色清淡、味道鲜醇、有毫香,这也极大的赋予了白茶清新淡雅的气质。

曾有人把白茶形容成清新淳朴的乡间少女,有着“天然去雕饰”的容颜,也有人把白茶形容成一位经历沧桑的老者,看淡岁月的一切。

喝白茶的时光,总是这样,把一切都看的平平淡淡。一杯白茶,一种修心。

这让人不禁想起苏轼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不浓郁,不激烈,品味一杯白茶,享受一种生活的安定与从容。

关于时光的清浅,关于岁月的静好,关于夏日的清欢,一杯白茶足以感受其美好,心素如简,恬淡安然。

编辑推荐

一杯耐人寻味的白茶


说到茶,总会想到各种制作工艺带来的复杂风味,杀青的绿茶鲜醇爽口,发酵的红茶甜润迷人,陈化数年的熟普入口醇厚绵滑……

但你有没有好奇过,最接近茶叶本身的自然味道,是怎么样的呢?

答案就藏在白茶里。

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白茶是工序最简单的一种。水灵灵的茶叶摘下来,经过日晒或阴干,自然萎凋并干燥,就成了白茶。

没有复杂工艺,不加以过多人工干预,白茶呈现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鲜甜口感。若是日晒过的白茶,还会产生饱满的“阳光味道”,光是闻闻,就让人心情大好。

茶类众多,其中最喜,一单丛,二白茶。

前者工艺之极,后者古淡天然。

董其昌言:「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谈淡」。

单丛之法,在于工艺多变,工变,香亦变,俗品善重工,高香扑鼻,入口寡而无味,然极至之茶,初嗅不显香,啜饮一二,满口留香,喉韵微妙,其淡中之滋味,精彩纷呈。

白茶制法至简,其味却平淡趣高,文人重山水,于山静水动间,看出了阴阳的变化,白茶恰恰于这一方天地间,生长出了纯粹的山水「造化」。

在白茶面前,那些虚张声势的勇猛刚强的,都败下阵来。

它不在乎我们的喜厌,也不劝导我们的跟随。它兢兢业业,平淡冲和,却又深入朝朝暮暮,带来长长久久,令上焦火旺的人们稳当下来。

细水长流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硝烟。硝烟来自内心的梦魇,白茶帮助我们告别。

它出现在我们的成年里,不是举案齐眉的红颜知己,也不是势均力敌的棋逢对手。

它如母如姊,如父如兄,它是容易忽略的陪伴,它是良药苦口的相守。

它稳定了朝三暮四的心,回馈于我的认真以醇香,以悠久。

白茶,就是这样,最初可能喝不惯,初入口,依然是有距离的那个姿态,不夺目,不抢戏,却有一份清气蕴含其中。

白茶不是娇气的茶,也不是面貌模糊,没有力量的茶。它的劲道在于久远,隽永不散。

到得最后,终于离不开,舍不掉,也不曾不想舍掉。

而老白茶中,短的一如芳华,长的就是那时光岁月。最可贵的,是不管岁月光阴待它如何,它都报以初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但,老白茶,它做到了。色艳,形美,香高,味醇,韵蜜,质中庸。

从一片叶子到一饼茶,不管是在最好的年纪,还在日益老去的日子,它静心沉淀,不急不躁,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为愿意读懂它的人,献上一份敬意!

老白茶有的竟然泡了接近20多道,茶味果然丝丝入扣,经久不淡。

到了后来,大可干脆将泡后的老白茶放到陶炉里去煮,水沸之后,茶味如初,愈发醇厚,令人惊艳。

它的确不是那种一见如故,如胶似漆的好,它要人放下拣择,专心一意,慢品深味,才能渐渐识得面貌。

它是温厚的,潜移默化的。

它一直在,无怨无诤,悠远清芬。只待急躁的少年慢下步子,收敛锋芒,才能看得到,听得见,捧得起,喝入心。

它之所以迷人,因为它是时光的沉淀,浸润在岁月的窖香中,在它浓酽的汤色中徜徉,细细体会那平和醇厚的真味,岁月的精华和命运的沧桑统统化入其中。

品味老白茶,就像是在品读那尘封的往事。

一杯耐人寻味的白茶,昨天喝完,今天还有余味。一杯好白茶,即使泡了很多遍,甚至再煮,还是总会让人忍不住的再续上一杯。

你可曾细细品尝这样一杯白茶?

白茶,一杯温情的茶


白茶新叶加工只经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具特有的外形色泽,叶态及相位,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由于长时间的萎凋引起内含生化成分的复杂变化,加之鲜叶原有的特点,从而形成满被白毫色泽银白光润,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袁弟顺《中国白茶》

周末在沪上人家馧馞轩做茶会,每次茶会用的总是同样那几款茶,但我相信每次的茶会都是美好的“一期一会”。茶会是茶道之集大成,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位来品茶的客人。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就请当作这是一生仅此一次的机会与你在一杯茶里相遇。

2011年这饼老寿眉,干茶荷叶香是那般清新的盛夏,有条件的用陶壶,喜欢观察的用玻璃壶,家庭方便就用养生壶。煮白茶可先用冷水烧开10秒后关火,再闷5-8分钟再出汤。因为长时开火沸煮易把茶碱煮出来。

大叶子茶煮出的第一道茶汤通常略有青味,第二汤再煮时已出浓浓的枣香和糯香,因而第一汤与第二汤混合在一起,再1:1比例勾兑凉白开,这样出来的茶汤不浓反更加细滑。

有些餐厅会所我们还建议他加小两滴鲜柠檬汁,这样出来的茶汤一丢丢酸感就能开胃去腥解腻。顾润美人跟我分享她品这款茶的感受,盖碗泡的话前五汤略显青涩,好像没成长的小姑娘。第六汤开始糯香枣香感觉这姑娘忽然成熟了,更显女人味了。

我的家乡在建阳小乡村,家家户户前庭后院都种有小茶树,各家分山也总能找出几棵。儿时的零食就是小年母亲做的炸米糕,乡下地方得放铁皮洋油桶吃上一整年。有时吃多上火便秘了,母亲就上后山采点茶芽嫩叶捣烂和着淘米水加蜂蜜灌几口马上通便。晕车受寒呕吐时,就取些灶里炭火烤一把干茶加点盐,对着脸熏,也很是见效。

记得我出嫁时父亲捧着个老锡罐,说老家风俗生女儿时就得去搞点小白茶存起来,等你出嫁了陪嫁出去,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等你生娃坐月子的时候拿出来炖冰糖喝去恶露的。后来我想月子里天天吃家酿红酒炖红糖蛋可能怕太热,才会有喝老白茶的习俗吧。

今日我带着这款建阳小白茶向大家娓娓道来这些家乡事,手中的小白茶温杯摇香出来的是谷物香,对,这是因为小白茶的游离子氨基酸含量最高,所以好茶其实都有谷物香。

新国标定义贡眉指:群体种鲜叶嫩梢采制而成。这和过往大家认知的寿眉带芽叫贡眉完成不同。群体种也叫菜茶,岩茶里叫奇种,它是勤劳的小蜜蜂采不同茶树的花蜜最后结成的孢子体,落地生根发芽慢慢生长,所以它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比扦插种(无性繁殖)的香气滋味更加饱满有层次感。它薄小的叶张很难采单芽因而不按银针牡丹分等级。在瓷壶里泡开后叶片波纹隆起,茶汤金黄透亮,抿一口如琼浆玉液般爽口又多情。

每次茶会,2012年雪梨香牡丹冷泡茶都会惊艳到大伙,明早要游九曲竹筏今晚就先用农夫山泉灌好放冰箱,第二天泛舟这武夷山水间不知有多畅快。

儿子要上重点班了,他表示压力很大,怕换老师听课不习惯,怕末位淘汰,我跟他喝了2014年毫香蜜韵牡丹王和2003年杏仁香头采牡丹茶饼。问他感受到了什么,儿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璞玉本无华,细琢成大器。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泓屹,为母要用一杯茶,带你仁智山水。生物世界优胜劣汰,你必须学会去面对挑战与压力,唯有你全力以赴方能无悔青春。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叫立春,那是因为古人知道春天就要来了,激励自己度过寒冬,茶芽就是在立春时节冒尖尖的。

小银壶煮着2004年老白茶,出汤冷却后的原浆不就是我们爬母树大红袍吃到的仙草蜜味吗。评姐怕大伙喝醉了还要求兑水稀释再喝,多么浓稠的木质味,多么甜滑的回味。看评姐哄孩子的耐心,完全没有带娃经验的琦琦忽然感受到多了一个姐姐的幸福。难怪有人说有时女生间的友情更真挚。多年来我也一直被各路姐姐深爱着,新茶燥热,瑞来春堂津姐送雪菊;电台拍摄,漫漫美人定制新旗袍;默默蓄力,王姐品的好茶夸真诚。真高兴,今天这壶2004年的老白茶让我也有了做姐姐的温情。

过往我是个直来直往的人,“啥事,请问你做什么工作的,在哪里,加我啥事”;屋里2001年药枣香的白茶还在酒精灯下冒泡,深夜里我用江浪姐姐教我的新工具整理完客户档案,再整理一箱子名片,突然惊觉自己居然敢心无旁骛的剔除那些,偶尔一面再无联系,或看着高大上实则假大空的名片。该留下的,我又最该为他们服务的,是那些温暖着我前行的至亲、爱人、好友。珍惜够得着的幸福,煮出的枣甜棕香是仲秋夜家人团聚的温情。

一杯白茶诞生的初衷


它是六大茶类中最没有烟火气的茶,名中一“白”,道出了它的素朴与自然,不揉不炒,仅靠着阳光与空气,成就100%的茶本味。

白茶,香不及铁观音摄人,口感也不如大红袍醇厚,但并不是说它味不香、汤不美。它自有独一份的好处,以至于从明代起,就有一帮铁杆粉丝,为它摇旗呐喊。

《金瓶梅》的疑似作者、戏曲家屠隆说:“茶有宜日晒者,青翠香洁,胜以火妙。”

撰有明代养生著作《遵生八笺》的高濂还进一步强调说“茶有宜日晒者佳甚”、“胜以火妙多矣”。

田艺蘅在《煮泉小品》里以细腻地笔触说道:“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几位明代文艺界的大神,从颜值、香气、口感上都给了白茶五星。

数百年过去了,白茶的制作工艺较之当初有了进一步发展,品类也更丰富: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外形有别、汤色有别、口感有别,但都有着清、鲜、甜的特点。

然而白茶的香、甜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时间窨制,白茶的色、香、味都会发生转变,眉眼从清淡变得浓郁,滋味由清甜变得醇和。如同二八芳华的甜妹子,变成了历经世事、光华内蕴的神秘女郎。白茶是耐放的,是经得起时间雕琢,能带给你惊喜的茶。

白茶之所以耐放,就在于它的制作工艺。

采摘、摊晾、萎凋、干燥,四个步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的内涵物质。其中能成就白茶品质的最关键步骤就在于萎凋。

萎凋,也叫日光萎凋。后者更直接地点明了天时的重要性:将采摘下来的芽叶,置于阳光空气的怀抱之中,将鲜叶的含水量从85%降至7%以下。

说起来,这好像没茶人什么事,听天由命就好了。但茶人要担起的,正是这“茶命由我半由天”的职责。

好茶青、好时辰、好天气、好手艺,缺一不可。想要出好茶,需在不同气候的外部环境中,精准控制它失去水分的速度,这便是白茶的秘密,也是考验茶人功力的所在。

首先,萎凋的时间必须控制在72小时之内。

茶人们前赴后继实验得出的结果,萎凋到60个小时,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到72小时达到顶峰。

其次,控水。

如何让鲜叶的含水量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政和白茶非遗传承人杨丰为白茶建了一座廊桥。

廊桥,流行于闽东北的特色建筑,有交通的功能,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风雨无扰交流、交际以及进行小型贸易的所在。

杨丰为白茶而建的廊桥,自然也是为给白茶,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一番巧思,为的就是实现,鲜叶失水率的相对匀整。

都说白茶“大道至简”。为这一个“简”字,茶人却要费尽机心无数:温度、湿度、日照、空气流动的考量全无标准,凭的就是他们心中的那杆称,凭的是他们与天协作、如履薄冰的小心试探。

这般辛苦为什么?

我想,这里有茶人对上天恩遇的感激——不是所有茶产区出产的芽茶都能生晒,“中国白茶在福建”所辐射的地理范围以福鼎、政和、建阳、松溪为主;也有着对自然之美的崇敬,在和阳光与空气的对话过程中,一步步深陷于此不可自拔;当然市场的崛起,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白茶未经雕琢的自然之味,但“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依然是大家难舍的心头爱。

本文关于《一杯白茶,不可或缺》的内容也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还想了解更多白茶有关内容,可以点击栏目:一杯红茶热量查看,欢迎大家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03956.html

上一篇:白毫银针口感味道,白毫银针放几年好喝

下一篇:白茶,可以这样泡,你学会了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