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福建乌龙茶的江湖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2019-11-12

有一款日本茶饮料,在中国拍了27年广告。

1984年—2011年,一年一个主题,从音乐到背景到演员,满满的中国味道。因为他们坚信,只有中国,才有最好的乌龙茶。

很多人知道,世界第一瓶乌龙茶饮料来自日本。很少人知道,那瓶乌龙茶的原料来自“海堤”。

那是1981年2月。其实,再往前追述371年,中国的乌龙茶便已通过厦门港运往世界各地。

1911年,Rev.PhilpWilsonPilcher,美国归正教会牧师,在《厦门市志——一个中国首次开埠港口的历史与现实》中写道:“一些事件的故事镌刻在石头上,或雕刻在牌坊上,可惜年代之刻已毁灭……不管厦门能呈现给世界多少,仅它呈现给英语的两个字,就足以使它流芳百世。”

他所说的这两个字,其中一个便是茶——Tea,最早发音为TAY,来源于厦门方言、闽南语TE。

如今,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的茶都叫Te,芬兰语是Tee,法语是The,荷兰语则是Thee。

这个独一无二的闽南语发音,蕴含的不仅是乌龙茶的绵长醇香,福建茶山的壮阔绵延,还有数百年的动荡兴衰,几代人的离合悲欢。

乌龙茶的历史,是属于世界的。

曾有厦大的美籍教师打趣说,“没有厦门,就没有美国”。因为,“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茶叶,就是由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

对中国人来说,乌龙茶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五口通商后的几度沉浮。

巅峰时期,厦门乌龙茶出口量最高达每年5425.68吨,没落时,厦门港的茶叶贸易几乎停滞。

有人说,那是历史变迁的映射,因为战争,因为政治。但不可否认的是,厦门乌龙茶曾经的衰落,是客观存在的。

1889年,美国驻厦领事致信厦门茶商:“厦门乌龙茶的质量已变得很坏,其信用的堕落已无法挽救,……茶叶的污秽,采制和制茶的粗放与种种欺诈行为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1910年,农工商部给厦门商会的文中称:“中国出口货物,以茶为大宗,而华茶行销又以英国伦敦各埠为最。近年因奸商掺和伪茶,贪图小利,以致华茶名誉一落千丈……”

1949年,厦门口岸输出的乌龙茶仅216吨,销售地区仅剩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泰国和菲律宾。

乌龙茶重回巅峰,是从1954年开始的。

那一年,中国茶业公司福建分公司厦门办事处成立,专营福建乌龙茶出口。这也是如今的中茶厦门公司,大家熟知的“海堤”品牌所属企业的前身。

“社会主义改造”后,张源美、林奇苑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老字号茶行汇集于此,这支福建茶业的精英队伍重新定义了出口乌龙茶质量的标准。

高品质的福建乌龙茶重新进入世界视野。

在英国、荷兰、德国、加拿大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店里,都不难看到“海堤”的身影。

1981年2月,世界第一瓶易拉罐乌龙茶水问世,原料选用的便是“海堤茶”。新一轮“乌龙茶热”席卷全球。

到1990年,中茶厦门公司乌龙茶出口量便已达到5938.14吨,远远超过1877年整个厦门口岸出口5425.68吨的最高记录。

什么样的乌龙茶才能代表中国?

建国以来,中茶厦门公司与主产地国营大厂、相关部门一起,制定了各种中国乌龙茶的出口标准样。

今年,中茶厦门推出“2018中国乌龙茶标准样茶”,汇聚了传统出口的8个主要货号产品,以标准茶样商品化的形式限量发售。

K100、K101、B700、B701、B702、Y300、Y301、Y302,字母代表乌龙茶中一个大茶类的系列品名,第一个数字表示产地名,第二、三个数字表示季节和级别。

数百年来,它们被一次又一次装在木箱之中,搭载轮船,漂洋过海,为世界带去氤氲的乌龙茶香。茶香里,有着历史的低喃,有着岁月的流光,也有着大国崛起的壮志豪言。

品味海堤味道,品味岁月流光。

抛开繁琐的评审流程,其实,你与专业评茶师中间“只差了一套茶叶标准样”。

K100安溪铁观音特级外形肥壮紧结重实,色泽砂绿明,翠绿乌润,匀整洁净。香气浓郁优锐,观音韵明显。滋味鲜醇,浓爽,品种特征明显,回甘。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

K101安溪铁观音一级条索壮实,色泽砂绿油润,匀整洁净。香气清高持久、品种特征显。滋味醇厚甘爽,品种特征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尚软亮。

B700武夷水仙特级条索壮结,色泽油润,匀整洁净,香气浓郁鲜锐,特征明显。滋味浓爽鲜锐,品种特征显露,岩韵明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嫩软亮,红边鲜艳。

B701武夷水仙一级条索壮结,色泽尚油润,匀整洁净,香气清香,特征明显。滋味醇厚,品种特征显,岩韵明显。汤色金黄,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

B702武夷水仙二级条索壮实,稍带褐色,较匀整,洁净。香气尚清纯,滋味特征尚明显,岩韵尚明。橙黄稍深,软亮,红边尚显。

Y300闽北水仙特级条索壮结,重实。油润,具鳝黄条。匀整,洁净,香气浓郁,鲜锐,滋味鲜醇浓爽,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黄亮,红边鲜艳。

Y301闽北水仙一级条索壮结,油润,尚匀整,洁净。香气清香细长,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

Y302闽北水仙二级条索尚紧结,欠油润,尚匀整,尚匀净,略夹细梗,香气清纯,滋味尚浓,汤色深橙黄,叶底软亮,红边明显。

2018中国乌龙茶标准样茶,与其说这是一套海堤新茶品,还不如说,这是一套海堤向中国乌龙茶发展献礼的“鲜活教科书”。

这套标准样茶中汇集了海堤传统出口的8个主要货号的标准化产品,经专家现场评定标准,以标准茶样商品化的方式限量发售。

“行家”收购茶叶的标准,就藏在这套标准样茶中。

精选阅读

乌龙茶的五色江湖


乌龙茶的汤色从黄绿到金色到橙黄到橙红都有,因此必须要强调的是,切切不要因为茶汤的色泽而简单判断一款茶的归属,否则就有不少乌龙茶都会被认为是绿茶或者红茶甚至黑茶。想必乌龙茶的迷人也正在此处,丰富多样是其很大的特点。

而其他茶类相对来讲,彼此之间就没有这么大的差异了。比如绿茶类,无论滋味香气如何的不同,绿叶绿汤都是一样的。比如红茶,汤色必定是红色或者橙偏红,滋味也是糖香显著。比如黑茶,干茶都是乌黑的模样,茶汤颜色深。不过白茶之间的差别还是有点大,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三种代表款的茶汤色泽有明显区别,尤其上了年份的茶,更是差异明显。此处要提醒下大家,如果号称四五年的白茶,就能有鲜艳的红色,那这款茶还是要好好斟酌一下,毕竟如今茶叶的江湖,确实扑朔迷离。

最近半个月都在试各种乌龙茶,从凤凰单丛到武夷岩茶到闽南漳平水仙再到台湾茶。也是蛮辛苦的工作。但是喝来喝去,竟然没有喝到几款满意的,尤其在一个熟识的朋友处得来的牛栏坑肉桂,还喝出了明显的青味,询问为何之后,得到的答复说这是“牛肉”的标志性味道。我听了久久不能言语。若说标志性味道,必定品完之后人体的感受应该是比较舒服才对,很遗憾这茶并没有带给我舒服之感,反而有些说不清楚的难受。

然后又品了一款乌岽的顶级凤凰单丛鸭屎香,带着很大的期待,用了十二分的心,香确实是香,涩也确实是涩,喝完依旧口干。喝茶多年,就是不知为何,凤凰单丛总是让我越喝越口干。查阅大量资料,也没有说出所以然,只好怪自己与之气场不合。

此后花一整个下午,品了台湾茶五六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杉林溪、大禹岭、东方美人、台湾红玉。几乎喝的快醉茶,却还是想喝。这是最近品到的最有质量的茶了,当然是在同等价位的情况下做的对比。

把自己的品茶过程分享在这里,最主要表达几个意思:一、不要盲目追求名气和价格,茶自己会说话,以自己感觉舒服为最佳;二、市场比较乱,买茶需谨慎,最好先尝尝茶样,再决定;三、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少存多喝,慢慢就有感觉了。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四、再贵的茶,不适合自己的体质,都要果断敬而远之,身体比颜面要重要许多,别为了所谓的面子,伤了身体;五、多参加一些茶品鉴活动,以最少的代价收获最真实的经验,可少走许多的弯路,并且可以获得最快速的成长。

武夷岩茶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时常有朋友问,为什么武夷岩茶卖得特别贵?对方言贵,可能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绝对的贵。这个从每年各种名目的斗茶赛上,每届茶王的巨额奖金就看得出来;二是相对的贵。同样的茶叶品种,不说武夷山名岩和丹岩产区,就是名岩产区内,同样的品种因山场不同,价格差异那也是天壤之别,令人咋舌。

清末连横曾说:“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十至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他处茶不成饮也。”他处茶不成饮,这话虽有偏好之嫌,属一家之言,但却从另一个角度,为武夷茶受欢迎的程度提供了一个佐证,既能成饮之茶,那价格高昂是理所当然的了。

前人垦山筚路蓝缕,后人事茶含辛茹苦

武夷山茶区由山南向山北全面转移,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改制之后开始的。当地山民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垦荒辟地、砌石围田,才形成了今天以“三坑两涧”为核心的主产区。岩岩有茶,无岩不茶的景观式茶园,是武夷山茶业发展过程中,多少代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结果。

武夷岩茶的景观式茶园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别无二致的“盆栽式茶圃”。顾名思义,这类茶圃种植量大不了,多依山而建,傍水处逢罅隙即垒石而砌,因此种茶面积极其有限,况且所需石料、土方均无法就地取材,完全依赖靠人工从山外手提肩扛而来,即便是运输极其便利的今天,这种情况仍未发生根本改变,一到“七挖金,八挖银”的养山时节,山里仍然沿用这种劳作方式,其人工消耗之大可以想见。笔者曾经深入岩茶山场腹地,比如从慧苑寺至章堂岩北的筇岩一线,状元岭至碧石岩一路,这一路的古茶园,单程徒步都至少在一个半小时以上,负重100斤鲜叶的挑夫茶季出入,工作量之大可窥一斑,加之岩茶鲜叶不采露水青,茶季一早进山需等露水干,一天最多进出两趟,当天工作就只能结束,遇上采老枞水仙,山场更深远,一天也就是一趟,等挑青的人从山里出来,天都要黑了。

巨大的人工消耗,以及与劳动量不成比例的产出效率,无疑奠定了武夷茶资不菲的基础。

旧日王谢堂前燕,如今渐入百姓家

清崇安县令刘靖在《片刻馀闲集》中说:“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觅购,市中无售。洲茶皆民间挑买,行铺收购。”岩茶这种非寺庙无售的流转方式,无疑将武夷岩茶的受众牢牢锁定在特殊的人群。

笔者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如果将岩茶看作是一个渠里的水,那么这个水渠够长够宽,即便是水从这头流到了那头,流动过程中也蒸发得差不多了,那也所剩无几。大多数人只听说武夷山有“大红袍”,而很少有机会品啜武夷岩茶,更甚者,被各种版本的“大红袍”传说弄得莫衷一是,多数人不明就里,个中原因与岩茶存量资源稀缺,很多人没有机缘接触岩茶是有一定关系的。

武夷岩茶特殊的口感,也让一部分刚刚接触它的人很难接受。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袁枚“嫌其浓苦如饮药”的记载,不过,也恰恰是因为武夷岩茶的浓郁茶汤,长期以来,吸引了一个惯于品啜的小众群体。这部分小众群体,自古以来有皇室显贵,有文人雅士,有儒释道名流,还有后来伴随着海洋贸易和边贸,陆续发展而来的海外的王宫贵胄,身份不可谓不特殊。

不管后世历经多少荣辱兴废,武夷岩茶一直没有走出“御供”的荫护,并戴着这个光环传承至今,尤其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一大批业界有识之士苦心孤诣在此深耕,武夷岩茶更是继往开来,正逐渐为世人所知并得到广泛的认同。

有君子之谓的武夷茶,自当遗世独立

清代闽北人蒋衡曾感慨武夷茶“君子人也”,至于“苦口难茹”的武夷茶,为什么被钟情人比拟为君子,笔者还是留个悬念,让某一天有幸喝懂此茶的同道,自己去慢慢领悟,本人在此就不妄加解读了。

武夷山物产并不丰富,土地稀少,土层稀薄,连粮食都种不了,从靠山吃山的角度而言,并不适合人类生存,抛却生态环境的理解,武夷山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物质条件很恶劣的地方。因此笔者曾戏言,武夷山青山绿水不假,但也是个穷山善水之地。

茶的生长区域,虽然植被丰富,但经济类作物除了茶,就是竹子就是茶。竹子还可以搭棚盖屋,可以打家具制碗筷,而长在山中的茶树,如果鲜叶不制成茶,几乎就无以为用,何况,茶跟一般生活日用品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茶不是必需品,不吃饭人会饿死,不喝茶,对人的生存基本没有影响。

武夷岩茶之所以令人痴迷,是因为只有它,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长成了茶,终为世人所知。

长久以来,大家以“皇帝的身价”一说寓指它高昂的沽价。依愚管见,这何尝不是偏指岩茶的气节?从岩茶的生长和它成正果的实际结果来看,用皇帝般的身价形容,是说明你攀它可以,但前提是你要知道它很高,你要达到它的高度,你也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方能比肩而立。无形之中,这也流露了国人对中国式贵族精神的一种态度吧?

武夷岩茶为什么卖得贵?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新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从我们所看到的,对工艺制作、土壤成分、自然环境、品种特征等等各个方面的描述中,找到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答案。究其实,某类茶价格高低的形成,不单纯是茶类本身的物理性状和感官指标决定的,更深层次的,是其价值累积过程中,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

武夷山水间一壶茶,自古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秉具岩骨花香之胜”的盛誉,一想到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正时时被雾霾所笼罩,很多朋友身心遭受有毒空气的侵蚀,我就特别珍惜手边这杯茶,武夷茶贵,贵在这一方得天独厚的山水,但我宁愿老天爷不要格外眷顾它,如果天下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一杯清鲜灵妙的茶,茶盏中,都能映照着头顶那一片澄明清澈的蓝天,不独是武夷万古山水茶,而是华夏神州处处山水茶,每个人生活中的这泡茶,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从中体会到与其俱在的尊严。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68335.html

上一篇:最全乌龙茶(青茶)分类

下一篇:乌龙茶知识大全,看完就不会闹“乌龙”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