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西源古厝讲述茶商传奇

2021-09-0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源古厝讲述茶商传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西源古厝讲述茶商传奇”相关知识!

在西坪镇西源村草莓岭下,有三座古厝蔚美楼、活水厝、福田楼,讲述着几代茶商的传奇故事,即雾山林氏十一世祖林燕愈北上武夷山创业,其子孙后代继承祖业,并最终将乌龙茶的芳香传向世界。

蔚美楼潜德幽光昭显赫

西源村是茶叶原乡西坪的镇政府所在地,在这个茶香四溢的村落里,老墙黛瓦展露沧桑的蔚美楼,就位于绿树茶园的怀抱之中,是典型的闽南普通民居格局,占地面积约有500多平方米,五开间,两边有护厝,共有29间;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已显破旧,但保存较为完整。

穿过前厅堂,便是天井。后落为两层建筑,左右两侧设有楼梯,楼梯转台处设有梳妆阁。木质的楼梯、板楼、隔墙、门窗、梁柱,无不透出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大柱上赫然张贴着一副颇有气势的对联,上联为蔚然深秀对南山,下联为美矣极高凌北斗。厅堂正中挂着清朝嘉庆皇帝所赐的潜德幽光牌匾。

仍在老屋居住的林国庆介绍,蔚美楼是由其祖先,即雾山林氏十一世祖林燕愈所建造的。据悉,林燕愈声名显赫,当年曾在武夷十八岩开荒种茶,引进安溪茶种和技艺,所产岩茶运销闽南和东南亚各地。他勤劳淳朴,诚信为本,为人大度,在当地深受好评,崇安(武夷山)县令上报朝廷,嘉庆皇帝欣慰民风淳朴,特赐潜德幽光牌匾,以示嘉奖。

活水厝对联讲述创业史

距离蔚美楼几百米远的活水厝,是林燕愈的大儿子林秉深建造的,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传说在建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一眼泉水,源源不断,清甜可口。于是,就取名为活水厝,寓意财源如活水滚滚而至,永不枯竭。与一般的农家古厝不一样,曾经的活水厝门前庭院开阔,有上下两块门口埕,上埕左侧位置挖有一口水井,左右各竖有一根旗杆,这也是大户人家所有的。如今,旗杆已经不复存在,而下埕也已经被农家碧绿的菜园所取代,只有水井尚存。

走进古厝,厅堂大柱上赫然张贴着一副颇有气势的对联:幔岭参天七品龙传辉宝国;陀峰插地千章触舌灿霞宾。联中嵌入武夷山的幔陀峰、宝国岩、霞宾岩等三座名山,详细讲述着祖先当年的传奇故事。

据75岁的林新乾介绍,青年时期的林燕愈,家境十分贫寒,食难裹腹,他的母亲到村里的三安寨抽得一签,说他应往北边方向发展,将来定有大福。

于是,林燕愈独自一人北上谋生,到武夷山岩厂当雇工。一次梦中为白马所引,他在幔陀峰脚下意外挖得几罐白银。当时的武夷山虽有三十峰九十九岩,但基本上都还是荒山,且为天心永乐禅寺的庙产。林燕愈决定用这笔钱开荒种茶,于是,他便去找住持商量。

住持不知道林燕愈得了财宝,就说:从今年正月到中秋节,你们开山种茶,能种多少,多少座山就归你。不曾想林燕愈从江西请来大批雇工,到中秋节前竟开出了包括幔陀、霞宾、宝国三座山峰在内的十八座茶园。

茶园开垦出来后才发现,武夷山当地根本买不到茶苗。心急如焚的林燕愈又回到西坪老家,召集族亲大面积压条育苗。第二年早春,家乡的水仙、肉桂、奇兰、梅占、佛手、本山、铁观音一株株包裹着家乡红壤的乌龙茶种苗,随林燕愈北上武夷山。

自此之后,林燕愈把十八座茶园经营得红红火火,茶叶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盛极一时,并最终在武夷山安家落户。林燕愈生有二子,分别开出幔陀东、幔陀西两个脉系,西系至今仍在武夷山绵延不息。

奇苑楼见证茶香传世界

蔚美楼的对面有座奇苑楼,与蔚美楼隔溪相望。建筑规模比蔚美楼还要庞大,规模档次在当时乡里是首屈一指。奇苑楼为林燕愈的二儿子林秉献始建,其后代子孙续建、修缮,前后经历了数十年。

奇苑楼为闽南建筑格局,双护厝。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配以燕尾形屋脊,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灰雕、砖雕,采用透雕、浮雕、平雕手法,雕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山水人物和博古图案,气派恢宏,富丽堂皇,足见当时家族之显赫,家境之殷实。

门前是用溪石铺成的宽阔门埕。门埕前一片平整的茶园是属二埕,以前经常请戏班子在这里唱大戏。古厝右侧建有两层高的石构炮楼,曾经为社里、大厝防匪患所用。据介绍,奇苑楼门口曾有幅对联:福宜惜惜衣惜食惜不尽,田有赋赋中赋上赋其通。其意希望后人能够懂得节俭,传承发扬林氏传统。

林新乾说,先祖多年营销茶叶形成的广泛人际脉胳,也直接为自己开办的几家岩茶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林氏两代人的苦心经营,雾山林氏成为武夷山下的富裕大户。不过林家依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传统,希望在茶业方面能有所拓展。

同治年间(1862-1874年),林燕愈的孙子林心博秉承祖业,在泉州创立林奇苑茶庄,专营武夷岩茶。清末在厦门设立茶栈,将武夷岩茶,运至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销售。

民国初年,又在云霄县设立茶栈,茶运漳浦、诏安、东山等地,其主营的三印水仙,在闽南一带享有盛誉,甚至远销东南亚,将乌龙茶的芳香传向世界。在最为鼎盛时期,林奇苑茶店开出的票据,甚至可以当作银票,在厦门一带商家店铺银号间往来流通

雾山林氏祖上的传奇故事,除了族人后裔口口相传之外,唯一能说明历史的,就是《雾山林族谱》上的一句话,十一世燕愈公开武夷山,建龙府崇安,建幔陀祖。

值得欣慰的是,雾山林后裔中有许多人仍然继续着祖先的事业,从事乌龙茶的生产制作与营销,让乌龙茶的芳香传遍世界。

cy316.com延伸阅读

晋茶商


编者注:晋商与茶叶的传播,可谓是不可跨过去的历史,晋茶商与茶叶历史渊源悠远绵长。无论是《乔家大院》,还是最近在拍摄的《大盛魁》,作为重要出口物质的茶叶,都在晋商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鲜有人知的晋商大户山西榆次车辋常家,开创了近代茶叶的万里茶路。关于万里茶路的起点,学术界多有争议。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政府伍湘安经过考证,认为万里茶路起源于湖南安化。湖南黑茶茯茶网刊登此文,只是为了传播更多资讯,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湖南黑茶茯茶经网及原文链接。

晋茶商与安化黑茶

--"万里茶路"源起安化

伍湘安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政府·安化·413500)

"万里茶路"是由晋茶商开辟的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国际商贸大道,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大动脉,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史和文化史,它的历史意义可与"丝绸之路"媲美。关于"万里茶路"的起点,目前学术界有的专家认为:太平天国(1851年)以前是福建省的武夷山,太平天国后,晋商转向安化从事茶叶贸易,安化才成为"万里茶路"新的起点。但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万里茶路"真正的起点应是安化。明万历23年(1595年)安化黑茶定为朝廷官茶后,晋茶商是在太平天国以前的明末清初就已来安化办茶来源湖南黑茶茯茶经网。

2008年5月18日~25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山西大学、山西晋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大型文献记录片《万里茶路》摄制组,在安化进行了为期8天的拍摄活动,安化境内大量与晋茶商有关的实物和史料,以及居住在江南、酉州等地的晋茶商后裔,引起了摄制组的极大兴趣,摄制组成员认为:万里茶路的起点,安化提供的物证和人证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已出版发行的《安化黑茶》和将要出版的《黑茶之源》,对晋茶商与安化的历史渊源作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

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产茶历史悠久,"先有茶、后有县",明嘉靖《安化县志》记载:"惟茶甲诸州县","早在汉朝属长沙,时称两梅山,有上梅山和下梅山之称。"宋熙宁5年(1072年)开梅山置县,上梅山是新化县,下梅山为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隶属潭州。

《中国茶经》记载:"湖南黑茶"原产地在安化。千年黑茶源自安化,唐·五代"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黑茶"之名仅于湖南安化见之,为什么"安化黑茶"不习惯叫"安化茶"?因为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在安化首次出现"黑茶"一词,从这时算起,安化黑茶也有480多年历史。安化芽茶在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就定为贡茶;明万历23年(公元1595年)定为朝廷官茶。明末清初,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办茶,在清代茶行、茶号最盛时达300余家,形成了"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茶市景象。以苞芷园、小淹、边江、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马辔市等茶马古镇为起点,是"晋帮茶商在安化当地设庄制茶,经加工精制之后,运往汉口,经河南、山西转销西北各地或经张家口发至恰克图。"(摘自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梁四宝、吴丽敏教授《清代晋帮茶商与湖南安化茶产业发展》),开辟了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国际商贸大道-"万里茶路",从此安化茶远销西北地区和俄国,造就了大德诚、长裕川、大德兴、大德丰、永聚祥、大盛魁、大玉川、巨盛川、巨盛永、宏源川、兴隆茂、诚记等一代商贾。

山西《祁县茶商大德诚文献》抄本详细记载了山西祁县至安化水陆路程:从祁县至泽州(今山西晋城),共行7日,陆路计580里;从泽州行至赊旗镇(今河南社旗)共行11日,陆路计775里;从赊旗镇走水路到樊(今湖北襄樊)计水路345里;再从樊至汉口,水路计1215里;从汉口至益阳,计水路840里;从益阳至边江(安化境内)计水路255里;或不走汉口而由樊至常德,由常德再至益阳,计水路340里,再由益阳至边江抵安化境。以上陆路行程总计1355里,水路近三千里。若再从安化办茶后返回,经山西走西口(包头),或走东口(张家口)运至恰克图,万里茶路的终点是俄国的圣彼得堡来源湖南黑茶茯茶经网。

安化黑茶与晋茶商的历史渊源悠远绵长。最早来安化收购黑茶的是晋茶商,据清同治《安化县志》33卷·时事记记载:"晋帮茶商赴安办茶始于明末清初,"国初,茶日兴",贩夫贩妇,逐其利者常八九。远商亦日至,曰引庄,曰曲沃庄,曰滚包庄……皆西北商人也","国初"即清初。安化黑茶定为明朝官茶后,晋茶商越过产茶的四川和湖北,就是看好了安化所产之茶原料品质好,才来安化办茶行、茶庄。安化最早加工茶的茶行苞芷园就是晋茶商办的。在晋茶商之后,才是陕甘等地茶商来安化办茶,时称他们为"西帮"。在安化县城东坪镇黄沙坪桥口一口保存完好的古茶钟,是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晋陕茶商庆贺桥口关帝庙竣工而铸造,至今有240多年历史,钟上铭文清晰可见:"今信大清国山陕两省众商人等捐资善铸洪钟一口重一千余斤,于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十三都桥口关帝庙永远供奉,乾隆贰拾捌年岁在癸未季春月孟旦。"这是晋茶商与安化茶叶交流重要的历史物证,是晋陕茶商乾隆时期就在安化办茶的历史见证来源湖南黑茶茯茶经网。

山西曲沃茶商与安化茶人在乾隆年间创制的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等,由晋茶商带回山西做为礼品送给上层人士、绅士及亲友,后成为朝廷贡茶,其加工制作工艺延续至今,已成为"安化黑茶"产品中的精品。

据"祁县茶商大德诚文献"记载:山西"三和茶号"在清嘉庆末年来安化办茶。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三和茶号"在道光百两茶(公元1820年)的基础上,与江南边江裕盛泉茶行刘姓兄弟创制了"花卷茶",有"祁州卷"、"绛州卷",后俗称"安化千两茶"。通过不断改进,现在"花卷茶"有十两、百两、五百两、千两等系列,特别是"安化千两茶"以外形古朴大器,制造工艺特殊,茶叶品质优异,保健功能显著,茶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和"世界茶王"的美誉。为保护历史传统品牌,安化县茶业协会已成功注册了"安化千两茶"商标,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化千两茶、天尖茶、贡尖茶等"安化黑茶"系列产品,由晋茶商与安化茶人在清乾隆、嘉庆至道光年间共同创造,这是晋茶商在安化留下的茶文化历史实证来源湖南黑茶茯茶经网。

据田庄乡高家溪谌氏家族族谱记载,高马二溪茶叶品质好,为防假冒,在清嘉庆23年(1819年)由晋茶商雕刻印板,委托当地人谌信介经手印制引票送黑毛茶,这块雕板原物保留至今有近190年。清同治年间晋商与谌氏在酉州合办的"晋丰厚"茶行牌匾保留至今,还有天一香、天来香、巨盛永、宏源川、兴隆茂、诚记、大玉川、巨盛川、晋安等老茶号都与晋茶商关系密切。现在随处可见的古茶碑,如:清雍正8年(1730年)苞芷园的茶叶禁碑,以及众多的古茶亭、古茶桥、古门楼、古雕花门窗等茶文化历史遗存,都是晋文化与安化黑茶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只有让历史实物说话才是真实可信的,回眸历史,是晋茶商与安化茶人在明末清初就开辟了"万里茶路","万里茶路"真正的起点在安化,而且从明末清初一直延续到民国。晋茶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创造的安化茶叶历史品牌--"安化千两茶"、"天尖茶"、"贡尖茶"等都是晋文化融入的结果,有力地促进了安化茶文化的发展。没有晋茶商在安化的历史,就没有晋茶商与"安化千两茶"、"三尖茶"等黑茶品牌的创造,就没有安化黑茶的辉煌历史。只有恢复和发展晋与安化的密切联系,着力推介"安化黑茶",弘扬晋茶商和安化茶人共同创造的茶文化,才能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才能使安化茶产业再创辉煌。

清朝的茶商


清政府特许经营茶叶的专卖商人。清初茶叶仍为政府实行专卖的商品,一般商人不能随意贩运。产茶地区生产的茶叶,除少数优质茶叶作为“贡茶”,由政府委派官员采办以供奉皇室外,其他作为贸易田茶。大抵有“官茶”、“商茶”之分。“官茶”由政府委派茶马御史招专商领引纳课后,从产茶区贩运到陕甘等地,交售给官府的茶马司,然后由茶马司将茶叶与西北等地少数民族交易马匹。“商茶”由茶商向政府请引后,从产茶区运销各地或输往国外,茶引一道,准运茶一百斤,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引价银各地不同,浙江省每引一道,卖银一钱,其他省份亦有更高者。清政府规定:无论“官茶”、“商茶”,都不许与茶引相离。茶商领引贩茶,须经税关“截验”放行。如茶无引,或茶、引相离者,听人告捕。卖茶毕,残引须缴回原颁发茶引的官府。有清一代,除了实行上述“引法”之外,亦兼有实行“票法”的。

茶商因在茶叶运销中的职能不同,大致可分为收购商、茶行商和运销茶商。 

茶叶收购商人,有的地方称为“螺司”。他们深入茶山,向零星茶户(茶叶生产者)收购毛茶,然后卖与茶行商人。有的地方没有这类收购商,由茶户直接卖与茶行商人。

茶行商人的业务,主要是代运销茶商收购茶叶,他们一般为经纪人,亦有兼营毛茶加工业务者。运销茶商至产茶区贩茶,必投茶行,给验茶引,预付货款。茶行商人代为收购,抽取佣金。开设茶行,要经过官府批准,领取照帖。官府禁止私自开设茶行。

运销茶商大致有两种,运销“官茶”的称“引商”;运销“商茶”的称“客贩”。“引商”请引于部,每运一引(一百斤)茶叶到陕甘等地的茶马司,五十斤“交官中马”,五十斤“听商自卖”,另外还允许带销“附茶”十四斤,作为“官茶”运脚之费。“客贩”请引于地方政府,专门运销“商茶”,除缴纳引课之外,凡遇税关,需验引抽税。产茶区生产的茶叶,要先尽“引商”收买。然后方给“客贩”运销。 

康熙中期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马已足用,向陕甘等地易马渐无必要。同时,因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以后,清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茶叶的外销日趋增加。于是,经营“官茶”的“引商”开始衰落,而经营“商茶”的“客贩”却日渐兴盛。闽、粤商人因广州开放对外通商,开始大量经销“商茶”装载出口,或销往南洋一带,或外销东印度公司。秦晋商人则运茶到天津、张家口等地,由俄国商人陆运至东欧等地。过去经营“官茶”的晋商、徽商,亦有转而经营“商茶”的。

清代茶商借垄断茶叶运销之权,在产茶区收购茶叶时,或则冒指“官茶”,以便压低价格或则多取“样茶”,任意勒索;或秤则任意轻重,银则熔改低色。此外,他们还用预买的形式贷款给茶叶生产者,以高利贷的方式盘剥茶户,并使茶户屈从于商人资本。在茶商的残酷剥削下,茶户小生产者生活困苦不堪,致使许多茶园生产难以改进。茶商在销售茶叶时,又采取以次充好,掺杂水湿等手法剥削消费者。茶商通过种种不等价交换的手法攫取暴利,累积起巨额资本。如山西茶商,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两,有的甚至达二百余万两之多。广东茶商也有富至百万者。而浙江茶商中有每年经营十四万引茶叶买卖的巨贾。

18世纪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茶商为了保证茶叶的收购数量和质量,开始把他们的资本由流通领域投放到生产领域。在云南、湖南和浙江等省的一些茶叶产区,有的茶商从茶农手中收进毛茶以后,在产地或集散地点雇佣茶工进行加工,精制成适销对路的茶叶品种;有的茶商租山种茶,设厂制茶,进行茶叶生产;从而促进了茶业生产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鸦片和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弥补外贸入超,中国丝、茶的输出激增,茶商此时获利极多。上海、福州、汉口等地相继成为茶叶外销的主要市场,其中上海成了各地茶商荟萃之处。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上海茶商多有设立经营改制、外销茶叶的茶栈,同时,各地茶商还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

185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开始征收厘金税。茶商贩茶,除纳引课茶税之外,凡遇厘卡,还要缴纳厘金。因此茶商的税务负担加重。但当时茶叶畅销国内外,茶商获利丰厚,茶商可抬高售价,把税务负担转嫁给消费者。但到光绪年间(1875~1908),外销茶叶开始遭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等国茶叶的竞争,销路日益壅塞,茶价急剧下跌。加上茶税、厘金过重,茶商境遇大困,许多人因此破产。茶商在此情况下,为图维持,不得不向外国资本贷款,遂受外商控制。到清末,茶商资本渐渐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泾阳的茶商们


泾阳茯砖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带给西域人们身体的需求,它带去的更多的是和平和交流,也在这种历史大背景的带领下,繁荣了泾阳的商业文化,由泾阳砖衍生出来的泾阳商业活动频繁,并由此发展壮大了陕商地位。

“跑马溜溜的山上,几朵溜溜的云,端端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这首耳熟能详的《康定情歌》唱出了康定的美丽,这座位于四川北部,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为藏文化与汉文化接壤的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可在康定城,有一条非常著名的陕西街,这是陕西商人进藏的最好见证,而在众多商人中,泾阳砖的商人占据大多数。

陕西街在康定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便有陕西人入驻康定,与边区少数民族进行商业往来,其后人大多定居康定,这便是陕西街的雏形,盛唐时期,吐蕃与唐朝交流频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进藏,为偏远的藏区带去产自中原的茶叶,其中茯茶的特性与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不谋而合,在藏区受到热烈的欢迎,并嗜饮成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而且藏族同胞还根据自己的口味以茯茶为原料制作成了符合当地口味又富含营养的酥油茶,至今每日必饮酥油茶,可见其影响深远。

到了清代,以泾阳砖的特殊地位和地理优势,逐渐形成了以经营泾阳砖为主的陕商泾阳帮,控制泾阳砖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据记载,当时生产贸易泾阳砖最有名的“木氏茶号”,由泾阳回族创办,总号设在泾阳,分号遍布四川、康定、甘肃、青海等地,是当时经营泾阳砖最大的商号之一,而在泾阳周围的三原、咸阳、临潼等地的大多富商,大多都是以经营泾阳砖为主。

清代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泾阳茯砖茶以原料问题曾一度中断,很多以经营泾阳砖为主的商号或停业或倒闭。后陕西的回民大起义,大商号囤积的泾阳砖又被掠夺一空,再次让很多商号倒闭瘫痪,直至左宗棠率军平息,重振西部贸易,泾阳茯砖茶这才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泾阳帮再次活跃起来。以康定为例,在康定做茶叶的商号总共十家,而泾阳人在康定创办的泾阳茯砖茶商号就达到6家,基本上垄断了康熙汉藏的茶贸易活动,陕西街也在此时兴盛起来,最终形成以陕西人为主的的贸易集散地。陕西商人中,起初仅仅是以泾阳茯砖茶为主,后来扩大了经营贸易范围,所经营物品也类目繁多,包括日用品、纺织品等。繁忙场面不言而喻,马队一路从湖南湖北等地出发,将上好的毛料一路运到泾阳,再由泾阳的商号和茶人制成泾阳茯砖茶,然后再一路向西南、西北等地进行贸易活动,运送商品的马队驼队络绎不绝,浩浩荡荡,将一块块盛开金花的泾阳砖送到边区各地。

位于自贡市的西秦会馆,也是陕商在边区进行贸易而留下的见证,会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商人在自贡市以及周边进行茶叶和盐的贸易活动,因陕西人忠厚朴实,不拘小节,勤恳踏实,安稳踏实、互帮互助,因此慢慢的在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并慢慢的独占鳌头。但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成就,使陕西商人更加的团结,因而继续保持在西南地区的重要位置,遂筹集巨资兴建了西秦会馆,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陕商会馆。

除了在西南地区之外,西北地区的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以及北部的银川、榆林、鄂尔多斯等地,还有很多陕商在从事这边区贸易活动,因泾阳砖独特的功效,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可替代的位置,泾阳砖的商号们也在上述地区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被西北边区少数民族同胞称为边商,边商中,佼佼者多如牛毛,他们将边区少数民族生活所需要的茶叶、纺织品、丝绸等运到边区,用边区的牛羊马匹换之,再将马匹等运回西安,以泾阳为中心经营泾阳砖的商人们没日没夜地赶着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子承父业,几代人都奔波在这些茶马古道上,其中最盛行时期边商多达二万多人,就泾阳砖一项,年销售量达到数十吨,这些边商们父子兄弟,代代相传,为泾阳砖的传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述中国精神内涵


茶文化总是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被淘汰,但有更多的内容产生和发展。它不但使茶文化的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而且由低级走向高级,得到升华,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茶文化的个性,亦可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结合”方面。

(一)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茶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形体是千姿百态的;茶作为一种文化,又有着深邃的内涵。唐代诗人卢仝认为饮茶可以进入“通仙灵”的奇妙境地;韦应物誉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宋代苏东坡将茶比作“从来佳茗似佳人”;杜耒说茶是“寒夜客来茶当酒”;明人顾无庆谓“人不可一日无茶”;近代鲁迅说品茶是一种“清福”;伟大的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组织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例会,用边饮茶休息、边学习议论的方式研讨学问,被人称为“茶杯精神”;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赞美茶“精细如拉塔基亚烟丝,色黄如威尼斯金子,未曾品尝即已幽香四溢”;日本高僧荣西禅师称茶“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英国女作家韩素音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俗话说“衣食足而礼义兴”,随着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必然促进文化的高涨,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茶文化热,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高雅和通俗两个方面,并在高雅和通俗的统一中向前发展。历史上,宫廷贵族的茶宴,僧侣士大夫的斗茶,文坛墨客的品茗,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派生茶的诗词、歌舞、戏曲、书画、雕塑,又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这是茶文化高雅性的表现。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常通俗化的,老少咸宜,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并由此产生了茶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这是茶文化的通俗性所在。但精致高雅的茶文化,是植根于通俗的茶文化之中的,经过吸收提炼,上升到精致的茶文化。如果没有粗犷、通俗的民间茶文化土壤,高雅茶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三)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茶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用到茶。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

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而茶文化是一种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而“琴棋书画烟酒茶”,茶又与文人雅士结缘,在精神生活需求方面又表现出广泛的审美性。茶叶花色品种的绚丽多姿,茶文学艺术作品的五彩缤纷,茶艺、茶道、茶礼的多姿多彩,都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集装饰、休闲、娱乐于一体,它是艺术的展示,又是民俗的体现。

(四)实用与娱乐的结合

随着茶综合利用开发的进展,茶的利用已渗透到多种行业。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休闲等,就是以茶文化活动为主体,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和饱览山河美景的需求,同时与茶文化活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也体现了实用与娱乐相结合。总之,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进步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以健康、向上及平和的心态,去鼓励人类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和目标。

武夷岩茶肉桂传奇


武夷岩茶,香不过肉桂。

武夷肉桂,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个名枞,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近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九龙窠、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等地,并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广,现在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分:大红袍、名丛、水仙、肉桂、奇种)。

岩茶肉桂除了具有其它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品种香备受人们的喜爱。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尤存,冲泡七次仍有余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条索匀整,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部分叶背有青蛙皮状小白点。素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之说,因于此,多被用于拼配其它茶中(拼配大红袍的主要原料)。

岩茶肉桂茶汤的滋味虽然在醇厚度方面略逊水仙,但也同样具有甘鲜滑爽的感觉。肉桂茶初入口时会觉略带苦涩甚至辛辣,但是一般很快回甘,而且留韵长久,回味无穷。茶叶之香,也有生长环境原因。剔除焙火的火香,山骨之山场气息,肉桂特质的馥郁,综合起来说,就是霸气。

好的肉桂,四五道后的汤感,霸气不减,同时纯美茶香逐渐透了出来。桂皮的辛辣,逐渐转向了桂花香,有的还会转成水蜜桃香等果香。辛锐的桂皮香通过鼻腔的分解,刺激嗅觉的信号减弱。沉于汤中的馥郁桂香,早已与你的舌头味蕾打成一片。因此,时时引诱着喜饮岩茶者的欲望。

岩骨生花香,悟悦有禅味。

“龙肉”——九龙窠肉桂

九龙窠是大红袍祖庭所在地。500年来长期为天心禅寺产权所有,65年前被剥夺。

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遂的狭谷,九座石骨嶙峋的岩峰,犹如九条将要腾空而起的游龙,蟠绕在它的两旁。谷中奇形怪状的岩石,横卧竖立,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沟壑,而从岩缝中渗出的涓涓细流,则汇为喧闹的山涧,穿过乱石曲曲折折地向东流去,这里布满了一片又一片名枞,一层又一层茶园,满谷春色盎然的“茶世界”。

此款茶,甜度高,“更似四十来年成熟男人味,有着饱经风霜成熟男人的神韵与粗旷。”

“虎肉”——虎啸岩肉桂

虎啸岩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独具泉天趣的佳境之一。虎啸岩蟠踞在九溪曲南一线天北面,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啸岩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虎啸岩“虎溪灵洞”四个大字高勒岩壁。

“牛肉”——牛栏坑肉桂

“牛栏坑”,以其独一无二的山场、气候,成就其为“三坑两涧”(慧苑坑、倒水坑、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核心产区之一。“牛肉”产量不高,整个牛栏坑据不完全统计有50亩左右的茶园,仅仅分布在10多户茶农的手中,年产量极为有限。

“牛肉”均以传统古法炭焙工艺制作,以“霸道高香”、“横冲直撞”俘虏了众多老茶客,为肉桂中的上乘之品。沸水冲入,可以发现整体净度很好,并以“开盖夺香”之势,让您收获第一个惊喜;汤色厚重,汤水醇厚,内质丰富,口感极为霸道,耐泡度好,8泡不倒,10泡有余香。

念念(ID:nianyimm)提醒:正宗“牛肉”价格2~6万元/500克,岩茶茶龄低于2年的茶友要慎重,担心您Hold不住哦~

“心头肉”——天心岩肉桂

心头肉干香较馥郁;条索紧细、乌黑微带白霜。滋味甜醇,口感岩韵显著,没有普通肉桂的辛辣味和刺激性。回甘快、好,耐泡度较好。

总体喝来,普通肉桂越喝越淡,汤薄,甜感弱。天心岩肉桂王醇香,汤厚,香气持久,自始至终,呼出的气息都有浓重的岩韵。从第1泡至第6泡,普通肉桂越泡越淡,03天心岩肉桂,越泡越浓香。最突出的是传统炭焙的天心岩肉桂甜感直接,从第1泡的入口直至品饮后很久,齿间的甜感一直在,喝到第10泡,着实是喝不动了。饭后,再喝放凉了的第10至12泡的混合茶汤,依然是齿颊生津,一直甜到喉咙里。

“狮肉”——青狮岩肉桂

“狮肉”产自武夷山景区水帘洞山场一带,极具岩骨花香。与“牛肉”的对比:狮肉水甘香细,乳香花香并见;牛肉汤甜香幽,丝丝缕缕缠绕在水中,如秋兰寂寂,似梅馥幽幽。

“鬼肉”——鬼洞肉桂

鬼洞是武夷岩茶一个神秘的山场,即使是武夷土著也绝少去过鬼洞。

鬼洞,分内鬼洞和外鬼洞,“洞”是“洞天”的意思。它夹藏在倒水坑火焰峰和慧苑坑鹰嘴岩间,西北向由低向高呈一条狭长的幽邃峡谷,两旁峭壁耸立,无论白天夜晚气温都比外界低,风过处阴森恐怖,恍如鬼魅降临,故名鬼洞。

鬼洞一带茶树从高处向低处蔓延,一直冲出山谷,有灌木型茶树和小乔木茶树,这里是武夷山菜茶种群最多的伊甸园。

鬼肉顺滑,浓郁花果香,岩韵深厚。

“象肉”——象鼻岩肉桂

九十九岩之一。位于八曲溪南。是一块狭长形的岩体,形似一只巨象饮水于溪畔。近峰之处称为紫崖,清朝僧超朗建有云庵,为佛门修炼之处,已废圮。

“羊肉”——洋墩岩肉桂

此款茶香柔细腻,被女主持解说老师称为“像极了二三十岁的小少妇”的味道。

“马肉”——马头岩肉桂

位于大红袍南面,该峰北面有小径可登,十分险峻,有勇气攀登峰顶者,可环视武夷山景区大部份岩峰,颇美。四周皆为茶园,正岩茶主要产地...“香高”。

马肉,“就像四十岁的男人,香高又醇厚,而口感的美又有女人的柔魅。但此款茶,从韵味上还达不到四十岁男人的味道,还是些许细腻内敛些。”

竹肉(“猪肉”)——竹窠肉桂

竹窠茶园夹在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茂盛的植被里布满着片片茶园,其中“罗秀”、“庙基”、“玉柱峰”、“茶子窠”、“上、下天阁”等茶园种植了肉桂、水仙、北斗、大红袍等品种茶。站在山顶放眼四周,无论险峻高低,都被穿插种植着点点茶树。“熟棕味”。

这款竹窠肉桂,是茶会品饮六款茶中唯一一款老茶,09年的,淡淡的白霜,存放过程形成。熟粽子的味道。有“武夷酸”之果感,和新茶制作不良的酸完全不同,此“酸”感多需好茶5-10年以上方可得。

品饮过岩茶的老茶,你才能深刻明白“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这句诗的意境。“深红”是老岩茶特有的汤色艳亮,“卖弄”,显示出农家人纯朴真实的自豪炫耀感流露无遗。

正岩肉桂名品:“猫肉”----马头岩山场的一个小区域,猫耳石肉桂。

“鹰肉”——鹰嘴岩肉桂;“虾肉”——霞滨岩肉桂;“燕子肉”——燕子窠肉桂;“鬼肉”——鬼洞肉桂。武夷岩茶已经俨然成为了“全肉宴”,走遍喝遍大大小小的山场也成了发烧友们一大追求目标。

其实,各种各样的“肉”就是武夷岩茶的另类表达方式和岩茶发烧友们的极致品饮追求。本质都是因为不同山场的海拔、土壤类型、日照、降水、温度、化肥使用等等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同一个山场即使是阴面、阳面茶都会有差异,山岗上和坑底也会有不同,甚至茶树周围植被不同都会造成茶叶滋味的差异。拿“牛肉”为例,坑口坑尾、岗上、正坑坑底的茶品质和价格差异都很大。

武夷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千变万化的山场环境、数以百计的茶叶品种以及不同风格的制茶师共同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博大精深,让无数爱茶人痴迷于此!

源茶道


大凡茶文化发达的地方,产茶是无疑的。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历史上曾称为吴头楚尾,就是块出名茶的灵秀之地。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史载: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曾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泉清彻甘冽。查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来为廖公泉。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茶礼、茶俗就蔚然成风,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也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婺源茶道中的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正是从民间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而且人人善做茶、饮茶。他们不论是上山伐木,还是下田耕作,都要带上用竹子做成的茶筒。为了路人方便,村间道路还没有茶亭。家里待客,更是非茶不可,铜壶烧水,瓷壶冲泡,然后再分茶敬客,盛茶则用汤瓯,一种类似小碗的茶具。这就是农家茶,形式比较简朴,贵在真诚亲切。而富室茶,则迥然相异。富裕人家,房子高大宽敞,会客常在堂前或花厅,窗棂明灿,桌椅红亮,有些还在墙上挂几轴书画,颇具气派。客人无论是围八仙桌或分列两旁,坐位均有大小之分,因此,敬茶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不能有些许差池。茶具,亦更讲究,一般用锡制的通气壶烧水,有的还用银壶。饮茶则是粉彩、古彩或青花的滗盂,大多是瓷托,亦有用锡、银托的,真可谓器尽奢华。最讲究的当推文士茶。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因此,文人学士品茶,一讲境雅,或竹坞流泉,或幽院明轩。二要器雅,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碗也以古朴为上。三就是人雅了。人是品茶的主体,当然是最重要的。至于泉之高下,火之文武,水之三沸,泡之疾徐,更是无以穷尽,追求的是一种汤清、气清、心清的神妙境界。论茶道,当不仅仅是如何煮水,如何冲彻等等等,否则,那只是泡饮的方法而已。所以称之为道,更重要的是在茶的泡饮过程中,寄寓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精神,正因为此,茶才可以立德,可以养俭,可以陶情。婺源茶道倡导的敬、和、俭、静,便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当然,在今天,这四个字又注入了时代的新意。敬--以茶敬客。不仅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而且也显示了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和--茶味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生;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俭--茶性俭。精行俭德可以养廉,君子上交以茶当酒,倡行清廉节俭之风。静--茶之功可消除心灵杂念。通过品茶,启发思维,修身养性,静以致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就是婺源茶道的内在精神。通过这种精神的传递和感悟,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己及人,那么,茶道就必然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和思想境界。

西湖龙井的传奇


西湖龙井,富含时光与香气,总让人欢喜。1500多年来,人们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位绿茶皇后。

这十年来,这位皇后有着怎样的新美?先从最近的一个消息说起。

10月7日,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60岁生日,在中国外交部赠送给他的国礼中,有顶级的西湖龙井茶。

外交部欧亚司还专门给杭州市总商会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发来了感谢信: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中国茶叶第一大消费市场,贵公司提供高档龙井茶作为国礼赠予俄总统,不仅支持了国家外交事业,促进了中俄友好,同时也弘扬了中国茶文化,宣传了民族品牌,扩大了中国茶叶在俄的影响。

西湖龙井,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其实,西湖龙井作为国礼促进中外邦交的,是很常见的事。因为西湖龙井不仅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更是中华民族的品牌。

当然,这样的好东西,必定要花更大的心血去呵护,才会保持它的荣光。

譬如在十年前,如果你到市场上,不一定能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茶。这是为何?因为我们的山寨能力太强了。好东西,都避免不了被仿冒的命运。西湖龙井茶也是。

当时几乎无茶不龙井。戚国伟用这样一句话来描绘当年龙井茶的盛况。

但现在,龙井茶不是随便能叫了,辨认起来也很容易了。

这得益于政府对龙井茶原产地的界定和对龙井茶品牌的保护。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专门发布公告,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将龙井茶原产地分为三个产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这是我国第4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是国内茶类产品中第一个获此特别保护的产品。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非这三个产区生产的茶叶不能再叫某某龙井了。而只有采摘自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才可被称为西湖龙井茶。

2004年,根据《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范围划区定界的通告》,对西湖龙井茶进行了划区定界,确定了西湖龙井茶一、二级保护区和后备基地。共168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50多平方公里,剩余为二级保护区。

如果你买到的西湖龙井茶的包装盒上,原料产地标明的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那么恭喜你,你享用的西湖龙井茶是来自最好的产地。当然,这个价格也是不菲的,因为一级保护区的西湖龙井茶,仅收购价就达3000元一斤。

杭为茶都,龙井茶从杭州走向世界

作为国茶,西湖龙井茶独特的手工炒制加工工艺也是独具特色。2008年,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部门也在每年都开展西湖龙井手工炒制技艺的培训和考试发证工作。

对于龙井茶来说,2011年6月24日是一个十分荣耀的日子。这一天,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西湖相伴相生的龙井茶文化及其茶园景观,也成为这一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龙井茶文化发展史上最绚丽的篇章。如果周总理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很欣慰的。戚国伟说,五十年前,也就是1962年,周总理在龙井村摸着他的头,叮嘱他说:要好好学习,你们这一代要把龙井茶做得更好。那一年,戚国伟15岁。

2011年8月,西湖龙井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结束了由于在流通领域没有专属商标注册和使用,对非西湖产区的假冒西湖龙井茶没有法律依据打击的尴尬局面。

也在这一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杭为茶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末,要把杭州打造成茶文化名市、茶产业强市、茶旅游大市,力争把杭州建成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茶叶交易中心、展示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茶都。

2012年4月27日,西湖龙井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并公布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家级的金字招牌。

西湖龙井茶的传奇还在演绎着

“坦洋工夫”传奇


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的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在民国以前,载重量一吨多的小船可直抵坦洋村口,交通便利,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相传在明初,坦洋村有个胡有才的村民,在自家地里培植出优良品种坦洋菜茶。它可从清明采到白露,平均亩产鲜叶近七百斤。当地广大茶农普遍种植菜茶。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烘青绿茶,因条索紧结匀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纯正。1851年(清咸丰初年),一位从崇安来的建宁茶客把红茶制法带到了坦洋,这才把坦洋菜茶的优良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试制成功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作商标,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青睐。此后茶商络绎不绝,人村求市,当地茶商和接踵而来的外地茶贩竞相在坦洋开设茶行。毗连的寿宁、周宁、柘荣、霞浦及浙江泰顺等县的茶叶,亦纷纷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坦洋工夫以其制作工艺考究著称。制作流程是:先让采摘回来的鲜叶挥发掉一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经过萎凋后,接下来是揉捻,把茶叶搓揉成条状,使其流出茶汁,加速酶促氧化;发酵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酶的作用下,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缩合、形成红茶固有的色、香、味特征;最后是干燥,在热能作用下,终止酶促氧化,蒸发掉多余的水分,散发臭青气提高香气,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然后经过复火、滚筒、圆筛,将茶叶分为本身、圆身、轻身、碎末片茶等4路或5路,然后分路加工,再将各路装成品拼配匀堆后装箱。以坦洋莱茶鲜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工夫红茶,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当地又称乌茶),内质香味清香甜和,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坦洋工夫以其形质兼美而位居福建三大工夫茶(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的畅销,奠定了当时坦洋村作为闽东茶叶集散地的重要地位。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年)福安县出口茶叶7万箱4.2万担。光绪七年至二十六年(1881至1900年),平均年出口茶叶万余担。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获名誉奖。1937年福建省政府统计:1934年,福安县有茶园面积6万亩,占当时全省茶园面积的10.3%,茶叶产量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为大洋1787元(按福安县当时的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茶叶收入10元),其中每担茶叶的最高价为大洋40元,最低30元。而这些出口茶叶大部分为坦洋村加工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的畅销带来了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当年社溪两岸新屋林立,三座拱桥临河崛起,两条平行的街道上有各类店铺一百四十多家。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建省在坦洋设立茶税局,福安茶类税课独辟一门。坦洋村也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加工厂和销售市场。鼎盛时不足一公里长的坦洋街就开设有茶行(庄)36家,茶市之繁荣由此可以想见。清咸丰元年坦洋举人郭尚宾《桂香山记》云:邑九都有桂香山,山下为坦洋。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在坦洋工夫香靡环字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而直书中国坦洋,即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从坦洋走出来的作家刘松年,在《从民居古宅看当年坦洋茶行街》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当年坦洋茶村轶事的: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三十六间,雇上百余人,拣茶工二百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合2000多担)年可获利润银元五万块。它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七十多人,挑着一百四十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农民。岭下村的庄稼大户们见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惊讶地说:冬下我们挖的番薯还没这么多哩!

当时外商做生意多采取放贷款的形式,每年旧历二月二茶商前往福州向各国商家领取茶银。茶银用桶装,每桶一千元;春初,从外国人手里运进一船的白银,春末秋后再给他们运去一船的茶叶。当时民谚说:国家举,乌(茶)换白;国家败,白换乌(鸦片),指的就是用茶叶换白银、还是用白银换鸦片贸易一事。民谣云: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茶季,坦洋村几乎成了茶叶的海洋。

从元记茶行往下数,依次是宜记茶行、福奎茶行、冠新春茶行等,大茶行共有三十六家。坦洋茶行的建筑,外观貌不惊人,临街是铺面式的,内里如民居宽敞的厢房,有二层、三层,最高为四层。底层供收购茶叶之用;二层放置风扇、平筛等设备,为精制之所;三层做仓库。有四层的,则为工人的宿舍。一律的通问木结构,三面土墙外敷三合土,一面店门板。为防贼盗,大门皆钉铁皮,内衬巴掌大的竹叶(防火)。与简朴实用的茶行建筑相反,茶行老板们用从经营茶叶赚来的巨额资金建造起来的住宅,却相当富丽堂皇。元记茶行背后的五座深宅大院至今保持完好:一仙堂、二仙堂、三仙堂、四仙堂、五仙堂,可以说与大都市里的名门望族的深宅大院相比也毫不逊色。当地人称这些大宅为六扇八廊庑,每座均由六间堂屋和八个厢房组成,有宽敞的天井、回廊、鱼池、花坛。大厅可排列十桌酒席,雕梁画栋、古色占香,有的大门前还建有供达官贵人、富豪巨贾下马、下轿遮阳挡雨用的门头亭(亦称下轿亭),足见当时坦洋之气派!

与茶行主街道平行,由三座拱桥连接起来的对岸商业街,开设有瑞记酱行,鱼货行,南京杂各种铺面挤挤挨挨,热闹非凡。戏园子、饭馆、旅店在这块狭窄而繁华的土地上亦触目可见。民谣: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毫不夸张地描绘了各街区景象。

坦洋街区有70多家财主,为了保护人丁和财产的安全,从上桥头人口处开始,绕过后门山,筑起了一道坚固厚实的围墙,街头,街中、街尾、后门山、每道栅栏门都建有四方形的炮楼。武装卫队最多时达360多人。坦洋村遗存的古建筑,为人们追溯坦洋当年的繁华提供充分的物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茶叶生产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由于传统工艺的改进,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得到改善,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坦洋菜茶品种,还先后输送种子到马里、肯尼亚等国家试种成功,并获得大面积栽培推广。1969年起,红茶出口因中苏贸易关系的恶化而受阻。同年开始改制烘青绿茶,坦洋工夫仅保留少量生产。1990年福安坦洋茶场出口的坦洋工夫红茶,被列为福建省农垦系统的出口创汇之最。近年坦洋工夫红茶先后在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上荣获金奖。首次参加竞拍,lOOg坦洋工夫红茶卖价2.5万元。目前坦洋工夫红茶年均出口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1000多t。

坦洋工夫兴衰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商业贸易环境,弱国无商机。二十一世纪我们正处在民族复兴的路口,如何重塑传统品牌,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上为民族产品争得一席之地,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使命。盼望今后的坦洋茶市,重铸历史的辉煌!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3679.html

上一篇:不同季节的喝茶规律有不同的功效

下一篇:中国茶传入日本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