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千姿百态的弄茶手法

2021-05-06
取用器物手法

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位。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提壶手法

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他四指勾住壶把。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握杯手法

大茶杯,无柄杯是右手握住茶杯基部,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有柄杯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女士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闻香杯,右手手指把闻香杯握在拳心,或者把闻香杯捧在两手间。品茗杯,右手大拇指、中指握杯两侧,无名指抵住杯底,食指及小指自然弯曲;女士把食指与小指呈兰花指状,左手指尖托住杯底。盖碗,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扣在杯身两侧,食指按在盖钮下四处,无名指和小指搭住碗壁。女士双手把盖碗连杯托端起,放在左手掌心。

翻杯手法

无柄杯,右手反手握茶杯的左侧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轻托在茶杯的右侧基部;双手翻杯成手相对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轻扶茶杯右侧基部;双手同时转动手腕,茶杯轻轻放下。

温具手法

温壶法,开盖是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壶钮上,揭开壶盖,把壶盖放到盖置(茶盘)中。注汤是右手提壶,按逆时针方向低斟,使水流顺茶壶口冲进;再使水从高处冲入茶壶;等注水量为茶壶的1/2时再低斟,使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下。加盖是用左手把开盖顺序颠倒就行。荡壶是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上,右手把茶壶放在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茶壶各部分充分接触开水。倒水是根据茶壶的样式把水倒进水盂。

温盅及滤网法m.CY316.coM

揭开盅盖,把滤网放到盅内,注开水。

温杯法

大茶杯,右手提壶逆时针转动,使水流沿茶杯壁冲入,约容量的1/3后断水,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小茶杯,翻杯时把茶杯相连排成一字或者圆圈,右手提壶内杯内注入开水至满;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

温盖碗法

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冲泡手法

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精选阅读

千姿百态的弄茶手法,你知道吗?


1、取用器物手法

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位。

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2、提壶手法

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四指勾住壶把。

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3、握杯手法

大茶杯,无柄杯是右手握住茶杯基部,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有柄杯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女士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闻香杯,右手手指把闻香杯握在拳心,或者把闻香杯捧在两手间。

品茗杯,右手大拇指、中指握杯两侧,无名指抵住杯底,食指及小指自然弯曲;女士把食指与小指呈兰花指状,左手指尖托住杯底。盖碗,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扣在杯身两侧,食指按在盖钮下四处,无名指和小指搭住碗壁。女士双手把盖碗连杯托端起,放在左手掌心。

4、温盖碗法

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

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5、冲泡手法

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

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茶形的由来 色香味形 形状千姿百态


茶叶的形状是由制茶工艺决定的,由于工艺不同,茶叶的形状千姿百态。

绿茶初制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根据其鲜叶原料的质地和加工工艺的精细程度不同,又有大宗绿茶和名优绿茶的区别。大宗绿茶一般通过机器制作,成茶有条形、圆珠等。名优绿茶大多手工制作,其形状有卷曲、扁平光滑、盘花、自然花瓣、针形、球形等;珠形茶,是鲜叶揉捻后,在干燥成型过程中经特制的带有弧形炒板的炒茶锅炒制而成圆珠形。

红茶根据加工方法不同。有条形和红碎之分。条形红茶精制加工后又称工夫红茶。红碎是红茶加工中经过“揉切”,将茶叶切细,制作袋泡茶。

黄茶形状有紧直条形、芽尖形、兰花形等。一般条形茶均通过揉捻工序,使叶子经过反复搓揉、滚动、挤压后,叶汁附着在叶面,叶片沿主脉扭结成松条形,再滚转扭卷成紧条形而成。芽尖形、兰花型则是再鲜叶杀青后不经揉捻,直接经黄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保持其芽尖或一芽两叶的自然形状白茶也未经揉捻工序,其形状大多呈自然花瓣形,其中白毫银针为全芽尖、满披白毫,形似松针而得名。

青茶根据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有直条形、卷曲呈蜻蜓头形和圆结呈半球形之分。其中:闽南地区生产的乌龙茶,因其加工工艺中在揉捻后有一道包揉,使传统闽南乌龙呈卷曲形,但现在有部分茶区运用台湾制法,用包揉机揉捻,使成茶呈院结球形。闽北地区生产的乌龙茶,因其加工工艺中没有包揉工序,外形多为直条形。广东乌龙加工工艺接近闽北地区,其外形也为直条形。

黑茶中的黑毛茶原料比较粗老,外形虽为条形。经压制后,根据压制模型可分为砖块形:如花砖、黑砖、茯砖、老青砖等;枕形茶:如康砖、金尖等,另外云南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成的沱茶、紧茶等.

色香味形,茶叶的基本评判标准,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和大家分享。这些文字看似枯燥,却是每道茶的美妙所在。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茶的博大精深,小景乐在其中,您呢?

人生如茶,品茶,品人生百态


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品味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

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面,世界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茶——人在草木间,只剩下最纯净的自己,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 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 至拙至天然……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 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沉浮之间,淡然处之。

饮茶,就是品味一种文化。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当你用心 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茶香亦是不同。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 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茶艺中的弄茶手法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翻杯手法:无柄杯,右手反手握茶杯的左侧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轻托在茶杯的右侧基部;双手翻杯成手相对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轻扶茶杯右侧基部;双手同时转动手腕,茶杯轻轻放下。

温具手法:温壶法,开盖是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壶钮上,揭开壶盖,把壶盖放到盖置(茶盘)中。注汤是右手提壶,按逆时针方向低斟,使水流顺茶壶口冲进;再使水从高处冲入茶壶;等注水量为茶壶的1/2时再低斟,使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下。加盖是用左手把开盖顺序颠倒就行。荡壶是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上,右手把茶壶放在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茶壶各部分充分接触开水。倒水是根据茶壶的样式把水倒进水盂。

温盅及滤网法:揭开盅盖,把滤网放到盅内,注开水。

温杯法:大茶杯,右手提壶逆时针转动,使水流沿茶杯壁冲入,约容量的1/3后断水,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小茶杯,翻杯时把茶杯相连排成一字或者圆圈,右手提壶内杯内注入开水至满;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温盖碗法: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冲泡手法: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取用器物手法: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位。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提壶手法: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他四指勾住壶把。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握杯手法:大茶杯,无柄杯是右手握住茶杯基部,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有柄杯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女士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闻香杯,右手手指把闻香杯握在拳心,或者把闻香杯捧在两手间。品茗杯,右手大拇指、中指握杯两侧,无名指抵住杯底,食指及小指自然弯曲;女士把食指与小指呈兰花指状,左手指尖托住杯底。盖碗,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扣在杯身两侧,食指按在盖钮下四处,无名指和小指搭住碗壁。女士双手把盖碗连杯托端起,放在左手掌心。

在安溪龙涓乡高鼎有机茶庄园,良好的茶叶长势让上海客商欣喜不已。

人生亦如茶,起落浮沉之间,尽现人间百态


一心淡泊入世,一丝禅意入心

淡泊,是一种荣辱不惊的沉稳,是遇事不乱的良好素质,是禅意的修持,也是灵魂的升华,更是人生最完美的心境。

人生,其实就是带着渴望追逐幸福、带着希望追求梦想的,一场生命的途经。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无论生活曾经给予多少美好,唯有淡泊的心境,才能让你拥有最好的幸福。

因为淡泊,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快乐。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种智慧的处事哲学,是一种柴米油盐的寻常烟火,是远离尘世纷扰的桃花源,是一方心灵纯澈的净土。

生活有时是无常的,但路途上所经历的沧桑,也教会了我们用淡泊的心态,看待所遇到的所有困难。生活中难得的是简单和超脱,携一份淡泊的心境,用微笑来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风雨。生活的积累中,学会用淡泊的心境,沉淀生命的厚重。

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想要得到的太多,而大多时候,生活给予的却又太少。倘若尘间多了一份拥有,心间也势必又增加一份繁重。与其尘烟负累,莫如执一份禅意的淡泊,让心归一份简静,让生活多一分安逸。

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淡泊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淡泊是一种成熟的心智。淡泊是一种素白的美,不留痕迹,不虚妄,心清如莲。拥一颗如素的平常心,放下执念,走出尘世繁杂的牵绊,是一种行至水穷处,做看云起时的潇洒,是一种超脱于名利物质之上的洒脱。

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总是在繁华过后,才知道平淡才是我们所真正想要的生活。曾沉于花红柳绿的红尘风月,向往灯火阑珊的尘世繁华,殊不知生活除了物质需求以外,还有更多更好的精神追求,等着我们去真正拥有。

看淡一些人和事,也是对自己的保护。看得太深,就是沉迷执念,若执念入得太深,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看得浅,才是放下;不执迷,才是大智慧。

人生,只有拓宽自己的境界,才能回到简单的宁静和淡泊,才能回到淡若清风的简静。生命的本真就是最初的素简。轻执一份素淡,素笔问心,素念写意,淡看得失,才可从容入世。

繁华之后的淡泊,承载着你所有的获得。凡事以淡泊,恰似孕育生命之花的沃土,淡泊之人,举手可摘明月,俯首可捧花香。

做人应如水,以淡泊随形入流,以清澈纯净涤世。无形即有,无味即甘。水可容世,亦可入心。不求涛涛大势,涓涓细流便可润出甜美。

可以有回忆的美好,但不要沉湎于过去的悲伤。唯有珍惜当下,才能有平静的心情,让日子从平淡中获取最好的温暖;只有珍重拥有,才能有平和的心境,让人生从心灵深处的花开,获得最美的幸福。

人生亦如茶,起落浮沉之间,尽现人间百态。以一杯茶的清香,淡品人生百味。尝过苦涩之后的恬淡,才是人生真味道。茶在品,品宜静,静亦禅。生活中,多一分禅意,便多一分平静;多一分谅解,便少一分委屈。

繁华不张扬,落寞亦不沉寂。或简或繁之间,或悲或喜之际,付出的是年华,得到的是生活的领悟。不必苦苦参禅,时间便是禅,岁月亦是最好的沉香。

不必在意得与失,不要追求过分的完美,只要是岁月给予的,残缺也是一种别样的美。抛去繁华,做一个纯真的自己,就是一生最好的拥有。

微笑是世间最美的语言,是世间最美的花开,是一种胸襟的豁达,更是一种镌刻在年轮里的最好的获得。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只有怀一心禅意的淡泊,才能让你的心展露微笑,让你用微笑来面对世间的一切,再让微笑赢得更多的美好。

茶艺表演中弄茶手法介绍


中国茶艺起源久远,历史悠久,它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统一。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下面讲讲我国茶艺表演中千姿百态的弄茶手法。

温杯法

大茶杯,右手提壶逆时针转动,使水流沿茶杯壁冲入,约容量的1/3后断水,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小茶杯,翻杯时把茶杯相连排成一字或者圆圈,右手提壶内杯内注入开水至满;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

温盖碗法

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冲泡手法

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取用器物手法

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位。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提壶手法

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他四指勾住壶把。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握杯手法

大茶杯,无柄杯是右手握住茶杯基部,女士用左手指尖托杯底。有柄杯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女士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闻香杯,右手手指把闻香杯握在拳心,或者把闻香杯捧在两手间。品茗杯,右手大拇指、中指握杯两侧,无名指抵住杯底,食指及小指自然弯曲;女士把食指与小指呈兰花指状,左手指尖托住杯底。盖碗,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扣在杯身两侧,食指按在盖钮下四处,无名指和小指搭住碗壁。女士双手把盖碗连杯托端起,放在左手掌心。

翻杯手法

无柄杯,右手反手握茶杯的左侧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轻托在茶杯的右侧基部;双手翻杯成手相对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轻扶茶杯右侧基部;双手同时转动手腕,茶杯轻轻放下。

温具手法

温壶法,开盖是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壶钮上,揭开壶盖,把壶盖放到盖置(茶盘)中。注汤是右手提壶,按逆时针方向低斟,使水流顺茶壶口冲进;再使水从高处冲入茶壶;等注水量为茶壶的1/2时再低斟,使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下。加盖是用左手把开盖顺序颠倒就行。荡壶是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上,右手把茶壶放在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茶壶各部分充分接触开水。倒水是根据茶壶的样式把水倒进水盂。

温盅及滤网法

揭开盅盖,把滤网放到盅内,注开水。

茶艺表演动作站姿与行姿介绍


站姿与行姿

当由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的冲泡之时,表演者就需要多次离席,让观赏者观看茶样,或者奉茶、奉点等,这样忽坐忽站就不太方便,有的时候桌子较高,坐下表演也不便,在这些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站式表演。再有,不管采用何种姿态,出场之后,都得有个先站立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的姿态。所以,站姿就相当于舞台上的亮相,非常重要。女性表演者的站姿要求是:双脚并拢,身体保持挺直,头部上顶,下颌微收,双目平视,两肩放松,双手虎口交叉,且右手置于左手之上,叠放到胸前。男性表演者的要求是:双脚呈外八字稍微分开,身体保持挺直,头部上顶,下颌微徽收敛,双目平视,两肩放松,双手虎口交叉,且左手置于右手之上,叠放在小腹部。

行姿上,女性表演者为了表现得温文尔雅,行走时可以采取这样的姿态:两手虎口相交叉,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提放到胸前,也就是以站姿为准备,行走的时候,移动双腿所跨出的脚印应当是一条直线,上半身不要扭动摇摆,保持平稳,两肩放松,头部上顶,下颌微微收敛,双目向前平视。男性表演者的行姿也是以站姿为准备,行走的时候双臂随着腿的移动可以在身体两侧自由地摆动,其他要求和女性表演者相同。转弯的时候,如果是向右转,那么右脚应当先行,反之则相反。遇到出脚不对时可以在原地多走一步,等调整好之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观赏者面前为侧身状态时,需将身体转过来和观赏者正面相对。然后,跨前两步表演各种茶道动作。表演完毕要回身走的时候,应当面对客人先后退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观赏者的尊敬。

实地暗访那些千奇百怪的假老茶!


实地暗访那些千奇百怪的假老茶!

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让你从此远离假老茶。

大多数刚开始爱上喝茶的朋友,都对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心向往之,甚至有过度追捧之嫌。而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很多人吃亏上当。

对于这些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因为其当年生产操作不够规范,或陈放的时间太久,许多资料都已说不清,甚至不可考。但只要细心观察和总结,总能通过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细节去辨别许多显而易见的假货。以下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鉴别要点一:看茶叶年份

假货代表1: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

对杨聘号历史朋友就会知道,这一定是饼假茶。杨聘号茶庄,创建于1912年的云南倚邦。不幸的是,20世纪初滇西陷入战乱,导致倚邦以及倚邦的茶随之没落。

民国十年(1922年)时,杨聘号的老板杨聘三随外寨茶农迁进曼庄(蛮砖),又在当地经营十余年茶叶加工,直到抗战爆发,民不聊生,茶叶滞销,杨聘三带妻儿回元江。1949年建国后,主要是昆明、勐海、下关等国营茶厂负责普洱茶的生产,几无私人加工。一直到2005年底,林君励才在勐海当地正式注册成立“景洪市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所以,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老茶根本就不存在,它是假的。

假货代表2: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

同样先了解一下同兴号的历史。同兴号茶庄原名同顺祥号,亦称中信行,于1733年创设在易武镇上。1921年前后,同兴号与同庆号一样闻名于易武大街。当时同兴号普洱茶年产约五百担,属大型茶庄。据说主要以倚邦茶山曼松顶上茶园的茶为主,茶品非常优良。

目前存世的同兴号圆茶大致有四个时期:清末至民国成立前(1912年以前)的“早期同兴号老圆茶”,或称“贡品同兴”;1913~1933年的“同兴老圆茶”;1934~1935年的“同兴圆茶”;1935年后的“后期同兴圆茶”。另有种说法则是将存世的同兴号分为两类,1921~1934年间的“同兴号早期圆茶”和1934~1949年间的“同兴后期圆茶”。

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普洱茶生茶主要是昆明、下关、勐海等国营茶厂生产,几乎没有私人加工,所以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老茶同样是子虚乌有!

假货代表3: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

7581是昆明茶厂的代表熟茶,是文化大革命后期,采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压制的长方形茶砖。昆明茶厂隶属于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所以在包装中并未显示。该茶是昆明茶厂在1975年开始生产,采用8级原料,而昆明茶厂的代表号为1。既然7581砖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那么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又是谈何而来呢?穿越?

鉴别要点二:看茶叶包装

假货代表1:包装错误的“紫天饼”

天字号紫天七子饼,是从1985年开始,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的七子饼茶,是当时最早的定制茶品,生茶编号为8582,熟茶编号为8592。 因当时七子饼茶外包装纸没有生与熟的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为了区分两者且不影响南天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与中茶公司经商量,在熟茶的包装上加盖一个“天”字。又因为外包装纸上加盖了紫色“天”字印章,称为“紫天饼”。

根据资料了解到,“天”字盖章在下方“出口公司云南”字样上的包装纸纸质较厚,而中央的“茶”字颜色较深,这属于1990年左右的一类包装纸。

至于“天”字盖在右上方“茶”字旁的包装纸,纸质较薄,多纤维,而且中央茶字颜色比较浅,为机器印刷字样,这似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种包装纸的特征了,上图为正品。 而下图包装上的“天”字是蓝色,而不是紫色,因此是假货。

另外,当年南天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的是饼茶,没有砖茶,而且一直以来8592也未曾压制过砖形,所以下图也必是假货无疑。

假货代表2:印刷错误的“绿大树”

绿大树,是茶商从1999年开始,向勐海茶厂订制的易武正山茶的俗称。其得名源于包装棉纸上的一棵绿色茶树。目前绿大树的市面流通量已经很少了。现在流通的主要有1999年的特级品饼茶、2001年绿大树饼茶、2002年特级品绿大树饼茶、2003年500g沱茶、2003年绿大树饼茶。

上图分别为1999年的特级品饼茶、2001年的绿大树饼茶、2002年特级品绿大树饼茶 的正品。下图为2003年500g沱茶正品。

99绿大树是收的易武料,再委托勐海茶厂拼配压饼的。当时采用的外包棉纸,是手工未裁边的特大棉纸,厚而不均匀。而比较有趣的是,因为工人们盖章时有随意性,绿大树的内飞背面印章颜色有紫红、黑蓝两色。所以即使同一件或一筒内,都可能存在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印章内飞。不妨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很明显,上图包装上印的生产厂不是勐海茶厂而是云南省易武茶厂,因此是假绿大树。而下图这一款更是与真绿大树包装上的宋体完全不同,“云南省勐海茶厂出品”这几个字使用的是幼圆字体。

假货代表3:上世纪90年代红印圆茶

据原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介绍,上世纪50~90年代间,勐海茶厂生产的圆茶有两种:内销圆茶和侨销圆茶。内销圆茶的茶菁稍嫩,侨销圆茶以肥壮叶为主。由于茶饼上的信息非常少,为了加以区别,只能从包装上来区分。

“红印”是“中茶牌”商标的“茶”字为红色,“绿印”的茶字是绿色,“黄印”是黄色。上世纪90年代外销的红印圆茶,没有在包装上直接印“8892”的(如下图),直接印上了8892的字样,无疑是假货。

鉴别要点三:看茶叶属性

假货代表:2003年7542陈年老茶熟茶

“7542”是什么?7542是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生饼。该茶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所以,被商家吹嘘为2003年的7542陈年老熟茶肯定是假茶。另外,2003年的茶,到我们调查的时候(2015年)已是12年,这商家12年的茶售价不足300元,相信正经做生意的老板不会这么不了解行情的。

鉴别要点四:看茶叶重量

假货代表1:重量不符的文革砖

文革砖的出厂时间主要集中在文革时期(1966~1976年)。当时有许多不同的国营茶厂压制砖茶,而勐海茶厂生产的砖茶因品质出众而受到高度好评。文革砖都是250g的长方形砖茶,在内飞会印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的字样。而且文革砖只有生茶,因为熟茶的工艺是1973年才成形的。

目前文革砖存世量极少,市场上很难遇到真品。1992年,文革早已过去,而且其500g的重量,远超正品文革转250g的标准,因此上图是假货。同样的,下图这块“文革转”印制的上世纪90年代的年份不对,而且重量也不符合真正文革砖的重量特点。

老茶价高、难寻,因此受人追捧,而仿品也很多,还愈来愈逼真。所以从知识点、细节了解老茶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真正想要了解老茶,还是需要完整地从茶品的历史、仓储条件和最本质的品饮去认识。另外,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去追捧老茶,有的老茶即便名副其实,但是仓储不好,导致变味、变质,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失去实际的品饮价值。

千奇百怪的茶名,都是怎么取出来的?


茶不仅形美、香清、味甘,而且茶名也具有诗情画意。有一些茶,未见茶叶,未尝滋味,光是听听名字,为何也能让人觉得有饮后回甘的感觉?茶的种类那么多,茶名也千奇百怪,茶叶到底是以什么命名的呢?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每一个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按颜色命名、按形状命名、颜色结合形状命名、按品种命名、按地域命名、其他有趣的茶名、按颜色命名。

峡州碧峰

一个碧绿的“碧”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峡州碧峰的绿色。其外形紧细,色泽深绿油润,味道鲜爽醇厚。峡州碧峰产自湖北宜昌太平溪,这一带唐时为峡州属地,故茶得此名。

紫鹃茶

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个特异品种。紫鹃茶非常奇妙,芽、叶、茎都是紫色,比较老的叶片才呈现绿色。紫鹃茶做成的普洱茶,干茶褐中带紫,连泡出来的茶汤都泛着紫色。

安吉白茶

看到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就要误以为是白茶了,其实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绿茶,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春季低温时期,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

君山银针

同样,“银”字也容易让人误解为是白茶。实际上君山银针是黄茶,产自湖南洞庭湖中君山,由于白毫特多,满身披毫,因此而得名。

毛尖、毛峰

一般是指绿茶,很多人会问,这两种茶有什么区别呢?信阳毛尖产自河南,是炒青绿茶;黄山毛峰产自安徽,是烘青绿茶。毛尖和毛峰外形都是细长紧结,毛峰重在突出其锋苗。

舒城兰花

名称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0040.html

上一篇:云南大叶种茶树主要品种及分布

下一篇:慈禧太后喝的茶六安瓜片价格是多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