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二叉蚜

2020-12-31

学名 j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10mbe)同翅目,蚜科。别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分布安徽、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山东、陕西。

寄主 除为害茶树、油茶外,还为害柑桔类、荔枝、香蕉、菠萝、可可、咖啡、胡椒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汁液,被害叶多皱缩卷曲,严重时新梢不能抽出引起落果。排泄蜜露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mm,体黑褐色,具光泽,触角暗黄色,第3节具5―6个感觉圈,前翅中脉仅一分支,腹背两侧各有4个黑斑,腹管黑色长于尾片。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2mm,暗褐至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网纹,足暗淡黄色。卵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若 虫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体较小,1龄体长0.2一0.5mm,淡黄至淡棕色。

生活习性 安徽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2月下旬气温达4℃以上时,开始孵化,3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以后孤雌胎生,一代代繁衍下去,4月下旬一5月中旬出现高峰,夏季虫少,9月底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上升,11月中旬末代出现两性蚜,开始交配、产卵越冬。该蚜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面或嫩茎上,尤其是芽下1―2叶处虫口最多,早春茶蚜多在茶丛中部和下部嫩叶上,春季向上部芽梢处转移,夏天又返回下部,秋季再次定居在芽梢处为害,当芽梢处虫口密度很大或气候异常时,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5月上旬、中旬,第4、5代有翅蚜所占比例较大,有翅蚜迁飞扩展喜在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黄昏时进行。每只无翅成蚜可产仔蚜35―45头,每个有翅成蚜产仔蚜18―30头,性蚜每雌产卵4―10粒。适温少雨条件下有利该虫发生。天敌主要有大草蛉、中华草蛉、黄斑盘瓢虫、龟纹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及时多次分批采茶,秋季适当迟封园,减少茶蚜食料,抑制蚜害。(2)个别发生数量多、虫口密度大的茶嫩梢,可人工采除,防止茶蚜蔓延。(3)生物防治 提倡喷洒26号杀虫素50一150倍液,气温高时用低浓度,气温低时适当提高浓度。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必要时人工助迁麦田瓢虫至茶园,可有效地防治茶蚜。(4)虫口密度大或选用生物防治法需压低虫口密度时,可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00一3000倍液,也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5)提倡喷洒2.5%鱼藤精300一500倍液或1.8%农家乐乳剂(阿维菌素B1)3000―4000倍液。(6)合理采摘。如5月中、下旬,6月中旬,9月中下旬,10月初的采摘可明显降低茶蚜、茶小绿叶蝉、碧蛾蜡蝉、螨等害虫的虫口密度且延长茶树的壮健年限。

活。

精选阅读

茶树虫害--茶树茶二叉蚜


学名 j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10mbe)同翅目,蚜科。别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分布安徽、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山东、陕西。

寄主 除为害茶树、油茶外,还为害柑桔类、荔枝、香蕉、菠萝、可可、咖啡、胡椒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汁液,被害叶多皱缩卷曲,严重时新梢不能抽出引起落果。排泄蜜露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mm,体黑褐色,具光泽,触角暗黄色,第3节具5—6个感觉圈,前翅中脉仅一分支,腹背两侧各有4个黑斑,腹管黑色长于尾片。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2mm,暗褐至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网纹,足暗淡黄色。卵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若 虫与无

翅胎生雌蚜相似,体较小,1龄体长0.2一0.5mm,淡黄至淡棕色。

生活习性 安徽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2月下旬气温达4℃以上时,开始孵化,3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以后孤雌胎生,一代代繁衍下去,4月下旬一5月中旬出现高峰,夏季虫少,9月底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上升,11月中旬末代出现两性蚜,开始交配、产卵越冬。该蚜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面或嫩茎上,尤其是芽下1—2叶处虫口最多,早春茶蚜多在茶丛中部和下部嫩叶上,春季向上部芽梢处转移,夏天又返回下部,秋季再次定居在芽梢处为害,当芽梢处虫口密度很大或气候异常时,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5月上旬、中旬,第4、5代有翅蚜所占比例较大,有翅蚜迁飞扩展喜在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黄昏时进行。每只无翅成蚜可产仔蚜35—45头,每个有翅成蚜产仔蚜18—30头,性蚜每雌产卵4—10粒。适温少雨条件下有利该虫发生。天敌主要有大草蛉、中华草蛉、黄斑盘瓢虫、龟纹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及时多次分批采茶,秋季适当迟封园,减少茶蚜食料,抑制蚜害。(2)个别发生数量多、虫口密度大的茶嫩梢,可人工采除,防止茶蚜蔓延。(3)生物防治 提倡喷洒26号杀虫素50一150倍液,气温高时用低浓度,气温低时适当提高浓度。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必要时人工助迁麦田瓢虫至茶园,可有效地防治茶蚜。(4)虫口密度大或选用生物防治法需压低虫口密度时,可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00一3000倍液,也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5)提倡喷洒2.5%鱼藤精300一500倍液或1.8%农家乐乳剂(阿维菌素B1)3000—4000倍液。(6)合理采摘。如5月中、下旬,6月中旬,9月中下旬,10月初的采摘可明显降低茶蚜、茶小绿叶蝉、碧蛾蜡蝉、螨等害虫的虫口密度且延长茶树的壮健年限。

茶树秋季要防“茶二叉蚜”


茶树茶二叉蚜别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分布广,食性杂,危害害特点是: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汁液,被害的新梢叶多皱缩卷曲,严重时新梢不能生长,而且茶蚜排泄蜜露会致煤污病发生,另外,虫体易随采摘的鲜叶残留在产品中,直接影响秋茶的产量、质量和产品卫生。9月底至10月中旬是危害高峰,正值秋茶采摘期,干旱年份发生严重。为此当前要及时做好茶蚜的防治工作,确保秋茶卫生安全,增产增收。

1.人工摘除。由于茶蚜主要集中分布在1芽2、3叶的新梢上,可以及时用人工摘除有虫的新梢,集中处理,防止茶蚜蔓延。

2.保护天敌。茶蚜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和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天敌的胃口大,如每头食蚜蝇幼虫或瓢虫成、幼虫每日均可取食茶蚜80~117头,对茶蚜种群的消长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只要把茶蚜的天敌保护好,是无需喷药的。

3.及时采摘。及时多次分批采茶,带走茶芽上的虫、卵。

4.在乌龙茶生产区推广多茶类生产技术。实践表明,秋季适当提早开采和推迟封园,避开秋茶采摘高峰期与蚜虫危害高峰期相遇,能有效抑制蚜害。众所周知,红茶与绿茶类产品是用茶树新梢的单芽或1芽1叶或1芽2、3叶制成的,乌龙茶类产品主要是用顶芽形成驻芽,小至中开面的1芽2~3叶的新梢生产的。就是根据不同茶类对鲜叶成熟度不同的要求,提早先采一批红茶或绿茶后,留养茶树7~15天,达到乌龙茶采摘标准时,才开采乌龙茶。

如何识别和控制茶蚜


茶蚜又名桔二叉蚜。属同翅目,蚜科。各地各茶区都有发生,在嫩梢芽叶上吸汁为害,茶树受害严重时,嫩梢芽叶萎缩卷曲,生长停止,影响产量,降低品质,受害芽叶制成的干茶色暗,汤浊且带腥味,色、香、味均极低劣,蚜虫的排泄物“蜜露”污染芽叶,诱致煤病滋生。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咖啡、可可等。

茶蚜的有翅成蚜长约2毫米,黄褐色,有光泽。触角各节基部淡黄色。前翅中脉分两叉。腹部背侧有4对黑斑。有翅若蚜棕褐色,翅芽乳白色。无翅成蚜近卵圆形,稍肥大,棕褐色,体表有细密淡黄色横列网纹,触角各节基部乳白色,端部黑色。无翅若蚜浅棕或淡黄色。

茶蚜在广东一年发生30代左右,以无翅蚜越冬,甚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第二年春茶期,随着芽叶伸育的同时,茶蚜虫口迅速上升,至四月中往往会出现一个虫口高峰,夏季气温高,加之台风频繁,虫口显著低落,到秋凉后,即第五轮茶时,虫口又回升,再次出现一次虫口高峰。茶蚜趋嫩为害,多聚集在新梢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且以芽下一、二叶虫口最多,当虫口密度增长或由于气候影响,芽梢粗老时,蚜群中便陆续产生有翅蚜飞迁至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茶树的繁殖能力较强,在适宜条件下,5-7天即可完成一代,一头无翅胎生雌蚜一生可产35-45头仔蚜。茶蚜的发生跟气候、茶叶采摘和天敌有密切关系。采摘茶园开园后,由于经常采茶,往往已把茶蚜带走,同时也恶化了其生存条件,茶蚜的虫口受到抑制,不会再造成为害。茶蚜的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春季随茶蚜虫口积累,天敌也相应发生,及至茶蚜虫口高峰期,天敌数量骤增,导致虫口急剧下降,如每头食蚜蝇幼虫或瓢虫成、幼虫每日均可取食茶蚜80-117头,因此,只要天敌保护得好,茶园中的茶蚜是无需喷药的,但当天敌数量少,茶园中有蚜梢率达10%以上,有蚜叶平均虫口已达到30头时,则要考虑采用药剂防治,对蚜虫有效的药剂有生物农药如杀蚜素和化学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喷射杀蚜素可用50-100倍液,喷射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可用2000-3000倍液。

采摘茶园,采用分批多次勤采,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同时也是控制茶蚜发生的重要措施。

不盲目施药,以保护天敌,在控制茶蚜发生上也能起到良好作用,在早春还可在冬作物上收集一些瓢虫、草蛉,人工助迁到茶园里消灭茶蚜。

茶蚜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茶蚜又称茶二叉蚜、可可蚜,俗称蜜虫、腻虫、油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山东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等国。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咖啡、可可、无花果等植物。

1、形态特征:

有翅成蚜体长约2.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触角第三节至第五节依次渐短,第三节上一般有5~6个感觉圈排成一列;前翅中脉二分叉,腹部背侧有4对黑斑,腹管短于触角第四节,而长于尾片,基部有网纹。有翅若蚜棕褐色,触角第三至第五节几乎等长,感觉圈不明显,翅芽乳白色。

无翅成蚜近卵圆形,稍肥大,棕褐色,体表多细密淡黄色横列网纹;触角黑色,第三节上无感觉圈,第三至第五节依次渐短。无翅若蚜浅棕色或淡黄色。

卵长椭圆形,一端稍细,漆黑色而有光泽。

2、习性及规律:

茶蚜在安徽一带茶区一年发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在华南则多以无翅蚜越冬,甚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以卵越冬的,在早春2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持续在4℃以上时,越冬卵开始孵化,3月上中旬可达到孵化高峰,经连续孤雌生殖,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出现为害高峰,此后随气温升高而虫口骤落,直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回升,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并随气温下降,出现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产卵高峰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

茶蚜趋嫩性强,聚集于新梢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以芽下第一、二叶上的虫量最大。早春虫口以茶丛中下部嫩叶上较多,春暖后以蓬面芽叶上居多,炎夏虫口锐减,秋季又复蓬面。

茶蚜的繁殖速率快,繁殖能力强,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代只需5~7天,一头无翅雌蚜一生可繁殖子代35~45头。

茶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受害芽叶萎缩,伸展停滞,甚至枯竭,其排泄的蜜露,可招致煤菌寄生,被害芽叶制成干茶色暗汤混浊,带腥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严重的影响。

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茶蚜一年中有二次为害高峰,即春茶和四茶。春茶的受害程度往往重于秋茶。影响茶蚜种群消长的因子有气温、茶芽伸育条件和天敌因子。

冬季低温对越冬卵的存活无明显的影响,但早春寒潮可使若蚜大量夭折。茶蚜喜在日平均气温16~25℃、相对湿度70%左右的晴暖少雨条件下繁育,夏季的高温、多暴雨天气对其十分不利,造成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茶蚜系属强趋嫩性的害虫,1芽2、3叶上的虫量占总虫量的90%以上,及时分批采摘不仅可带走蚜群,且恶化了茶蚜的营养条件,造成种群数量的下降,采摘批次少,或留养不采茶的茶园,茶蚜的危害一般较重。

茶蚜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和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常见的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大草蛉、门氏食蚜蝇、黑带食蚜蝇、蚜茧蜂等,春茶季节随着茶蚜虫口的增加,多种天敌数量也随之增加,对茶蚜种群的消长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3、防治措施:

(1)分批采摘

由于茶蚜集中分布在1芽2、3叶上,及时分批采摘是防治此虫十分有效的农艺措施。同时又恶化了茶蚜的食料条件,有利于减轻茶蚜对茶叶的危害。

(2)农药防治

危害较重的茶园应采用农药防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每667平方米用药10~15克)、80%敌敌畏(每667平方米用药50~60毫升)、50%辛硫磷(每667平方米用药50毫升)。

薰衣草起源(二)


这些薰衣草能受到时尚族群的青睐,是因为它们还有许多浪漫美好的寓意。薰衣草有着极大的内涵,隐蕴着正确的生命态度。 人们一直将薰衣草视为纯洁、清净、保护、感恩与和平的象征。薰衣草也寓意“等待爱情”。

传说有一天,圣母玛莉亚将洗净的耶苏婴儿服,挂在薰衣草上,从此薰衣草就被赋予象征天堂味道的意义。也有人说是圣母玛莉亚直接用浸泡过薰衣草的水来洗耶苏的婴儿服,也许这就是过去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用薰衣草来洗衣服的原因吧。但也有人说,圣母玛利亚曾对着薰衣草祈祷,所以薰衣草不但有持续不散的香味,还有驱逐魔鬼的能力。

“薰衣草代表真爱”是伊莉莎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因此,当时的情人流行着将薰衣草赠送给对方,以表达爱意。而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查理一世也是个多情汉,他在追求Nell Gwyn时,就曾将一袋干燥的薰衣草,系上金色的缎带,送给他心爱的人。

普罗旺斯就是一首爱的诗歌,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此而不动容。

至于民间有个习俗是用薰衣草来薰香新娘礼服。而在爱尔兰,当地人则是会将薰衣草绑在桥上,以祈求好运到来。 据说放一小袋干掉了的薰衣草在身上,可以让你找到梦中情人。

当你和情人分离时,可以藏一小枝薰衣草在情人的书里头,在你们下次相聚时,再看看薰衣草的颜色,闻闻薰衣草的香味,就可以知道情人有多爱你。

在婚礼上,可以洒洒薰衣草的小花,可以为您带来幸福美满的婚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6840.html

上一篇:普洱茶是黑茶吗

下一篇:毛峰茶要怎么喝黄山毛峰冲泡方法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