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日本茶道具的发展启示

2020-12-31
如果说现今中国的茶文化在于品茗,南宋末年传入日本的茶道,则结合了自身文化特征发展成日本本土的茶文化。因此,日本茶道具不仅承载了历史独特的工艺和材料,也是中国文化、茶道文化和历史见证的收藏,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价值回归,日本茶道具收藏热勃发

近几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和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复苏,作为茶文化物质载体的茶道具受到追捧。与之相应,茶道具也在艺术品市场崭露头角,风生水起。而日本铁壶自2009年作为普洱茶、紫砂壶的陪衬于国内北京嘉德四季上拍,短短几年间各拍行已纷纷推出茶道具专场,以日本铁壶为代表的兼具实用与收藏性的茶道具,作为“年轻”的古董风生水起,短短几年奠定了其收藏地位,受到各方关注。

茶文化精神是通过茶器具在茶的饮用过程中完成礼仪的需要所体现的。日本茶道因很好地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唐宋茶道的遗风,特别是将唐宋饮茶文化中注重茶之载体的特点很好地保留下来,在茶道界独树一帜,并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具美学宗教。与普通的古代工艺品收藏不一样,茶道具收藏可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在未来演化成具有艺术投资价值的艺术消费品。其中的金质、银质、铁质茶壶,作为吸收中国文人传统的茶道重器,更继承了中国唐宋茶道遗风,集使用功能、审美性、收藏性为一体,近两年来正被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追崇。加之“资源”的枯竭与稀有性,身价与日俱增。M.CY316.COM

心手相连,日本茶道具制作之本

中国的茶道具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时代,金、银、铜、铁等繁复精致的茶道具的使用,将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鼎盛。在重心性与修为的茶道文化中,与茶叶、茶水、火候、环境并称中国茶道的“五境之美”的茶具的存在,审核影响了邻国禅茶文化的发展。正如日本茶道将喝茶视作朴素的事情,对茶人来说,茶道具的价值在于人怎么去对待它。原本不过是实用性的茶道具,由于茶人对茶道艺术舍身的追求,赋予了其人文、艺术乃至生命的元素。从壶、炉、水指、建水、盖置、水竹、茶五德、茶壶、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则香炉、花插等等,茶道具的种类不断增多,形式不断地增加,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茶道具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人对器物的明白和感悟,更直接地触遇作者的缔造力,以及对美的转达。无一不精湛低调细心工艺,富含生命和灵性。这些百余年来诸多名家世代相传的、独具特色的器物,让人感受“心手相连”的经心之作。

以茶道具文化的重要代表的日本铁壶为例,400年间,日本产生了诸多重量级的“堂口”(制造铁壶的作坊),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光玉堂等等,不仅保留了中国唐宋茶道具中的煮水器——金质、银质、铁质茶壶,也产生了诸多重量级的铁壶制作大师,并发扬光大。一把好的日本老壶,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等于一身。它必定是原壶配原盖,名师壶盖更与壶身完美结合。盖子上的摘钮更别具匠心,花、鸟、鱼、虫、龙、龟、蛇、兽;梅、兰、竹、菊、松果等等皆为所用。壶盖的钮座也别出心裁,花样百出。保存得宜的老铁壶,其肌理、纹饰与其古老的锈色、及颇具年代感的包浆和皮壳,均展现出悠远韵味,令人爱不释手。此外,日本老铁壶不仅从原料上使用最适合于生活器皿制作的砂铁,而且当时每一把壸都以传统“一壸一模”的工艺制作,日本“南部铁壶”的制作过程有64-68道工序,要成为一名专业工匠最少需要15年,而要成为能在铁壶上刻名的制壶师则需要30-40年功夫。其稀有和珍贵的特性也吸引了藏家的追捧和争相收藏。

设计与功用并济,日本茶道具本土化之思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客观条件。自15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茶事活动相当长时期里以使用传自中国、朝鲜的茶器为荣。后来因中日两国政局动荡,导致茶道具的进口渠道不畅,加之审美趣味的取向分歧,日本本土工艺水平提高等原因,导致了日本茶道器具的本土化。同时,日本茶道的形成期也是日本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期,日本本土的陶瓷制造均由茶人的直接指导下制作茶器,在中日技术水平相差不远的条件下,具有无可比拟的设计优势。

茶道器具的本土化过程也与日本茶道特殊的审美情趣——日用之美的形成有莫大关联。日本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中国漆器工艺自唐代传入日本,至元代中期,已达到较高水平,在茶道具的发展历程中本土漆器逐步在茶道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体现自然简朴的风格,亦大量使用竹木器,粗犷简洁的陶瓷器也渐成主流。日本茶道相信喝茶从水源开始,金、银、铁壶煮过的水因含二价铁离子,可使铁壶之水浑厚滑顺、韵味醇厚;银壶之水清甜细致、香气轻扬;金壶之水在喉韵与香气间取得绝佳平衡。在声音设计上,依工艺师的加工可致如风吹松,如波涛翻滚。声音的产生基于三个部分,一是底部所装的响片,这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二是壶盖发出的鸣叫,但此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三是底部故意设计的凹陷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伴随着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而在茶道具的大宗——陶瓷器方面,至丰臣秀吉侵朝掠回掌握较高制瓷技术的工匠后,日本陶瓷业迎来较大的技术飞跃,真正形成近畿的高品质陶瓷器——清水烧、九谷烧。江户中叶的明末动乱致使中国工匠渡海避难,再次推动了日本陶瓷业的发展,以新九谷烧为代表的精良制瓷业与中国制瓷水品相去不远,短短时间达至世界瓷器市场30%的占有率。时至今日,日本日用瓷器造型设计不断求新、求变、求精、求美,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保持长期畅销不衰。对今天我们提高中国茶事活动的审美品味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传统的新生,中国茶道具文化发展之示

纵观中日茶文化的发展史,可以得出诸多不同点。如日本更重视茶道文化为载体的茶道具,而中国更注重品茗。日本茶道“是一种审美主义的宗教”,而中国经过历史的演进,贵族茶道、禅宗茶道、雅士茶道、世俗茶道等流派不断发展,不仅茶味和茶具都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社会不同阶层对待饮茶的观念也产生不同的趋向,由查为仁《莲坡诗话》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可见,清代茶已演变成日行之必须的俗物,由“茶之味”发出五花八门的茶道……

“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永远有其无可取代的地位。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虽然茶道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复苏,但时过境迁,即使所谓中国茶道的复兴亦远非昔日格局。

所谓“器以载道”,由于日本走向超现世境界的茶道与中国的俗茶文化存在质的区别,因此国人更需以实际的态度对待茶文化及茶道具的新生。明清以来的紫砂茶具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结晶之一,一度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我们只有深刻反省昨日辉煌和今朝困境的根本原因,紧抓学校教育,改变传统落后的理念,提高创新和市场意识,并吸取其他艺术的营养和经验,走多层次创新之路,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明天才有希望。

cY316.com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茶膏茶道的发展!


古往今来茶膏茶道的发展!茶是中国的国粹,也是有着渊远流长历史文化精神,从古到今,茶道一直都被视为一种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清代雍正皇帝将设茶膏为八色贡品之首,让茶膏成为茶文化发展的一条尊贵分支,以其独有的姿态风靡于皇。直至现代,御茗堂茶膏的出现,创新了现代茶道文化发展,将古代皇室般的茶道享受普及平民化,让每个爱茶者都可以体验皇室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现代茶文化中增加了御茗堂茶膏这条新分支,将茶道文化扩展。御茗堂将茶膏礼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其品茶礼仪:品字有是三口,茶汤分三次品饮,举杯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茗。第一口:用舌头轻啜一口茶汤,让舌尖的味蕾感受到茶汤的陈香和醇和;第二口:堂茶汤在口中充分的融合,其滋味饱满馥郁;第三口:将茶汤咽下,喉部爽滑回甘。

普洱茶的陈化价值——品质再造的启示


普洱茶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普洱茶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存茶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制茶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这其中,经销商与消费者是“存茶群体”的主体,占90%以上的比例。

“存茶”最早始于云南,因为云南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之说,其后,在中国近代与现代,“存茶”的主体转移到香港,并向台湾扩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又成为“存茶”的主流区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以广东为核心,“存茶群体”又呈几何状翻倍增长,并快速形成“南下北上”的格局。

所谓“南下”是指“存茶”的群体已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北上”是指从广州经长沙、武汉、合肥、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直至东三省,“存茶”大军一路拓展,新加盟者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普洱茶的“存茶”现象是中国茶叶界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很多人认为普洱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普洱茶商业炒作的成功,这种成功实际是商业中的一种假象,也就是泡沫现象。一旦这个泡沫破碎,不仅会形成普洱茶整体的崩盘,而且会使“存茶”大军“哀鸿遍野”,并“烟消云散”。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台湾和香港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洱茶在这两个区域都经历了“暴涨暴跌”,但风暴过后,“存茶”大军非但没有减少,却又增加了不少。2007年中国大陆的普洱茶行情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暴涨暴跌之后,普洱茶市场受到“重创”,但并没有使“存茶”大军分崩离析。广东很多地区目前为普洱茶“重灾区”,我们现在只感受到市场的萧条,并没见到“存茶”大军的坍塌。相反,倒是有两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是上世纪出产的一些普洱茶精品,价格非但没落,仍然呈缓步上升的趋势;另一个则是一部分手持现金的人,竟非常仔细观察普洱茶价格的回落,在寻找最佳的时机,一次次地“抄底”,成为“存茶”大军中新的成员。换句话说,普洱茶的暴跌并没有终止“存茶”的脚步,只是使它放缓而已。

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独有的“存茶”现象呢?答案非常简单——即普洱茶存在着“越陈越香”的特质。

“越陈越香”是什么?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个链条,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也是普洱茶第三大价值——即陈化的价值。换句话说,“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的一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戓再造的关键。但是,也恰恰是这个“越陈越香”,在现今却成为普洱茶最有争议的“焦点”。

一部分质疑者认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普洱茶存放时间长了,就没有味道了。虽然社会上出现过一些“老普洱茶”,但品尝后没有茶味了,还算是茶吗?因此普洱茶没有长期存放价值。之所以普洱茶界一些人说普洱茶可长期存放,且品质越来越好,那是骗人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大量存茶。这种说法实质上已经使消费者把普洱茶当成一种投资工具,改变了茶叶本身价值。

质疑者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否定主要是源于其对这一词语字面上的误解,他们认为,既然是“越陈越香”,其香气应比照绿茶甚至乌龙茶。如果接照这种理解,普洱茶不仅没有绿茶的“清香”,更不具备乌龙茶的“奇香”。而且,就芳香类物质而言,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陈越弱”,很多“老普洱茶”甚至香气极弱。足以证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

而普洱茶界则认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能简单地望文生意,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普洱茶经陈化之后,确实存在樟香、兰花香、枣香等芳香类物质,这些香型唯普洱茶所独有,与绿茶与乌龙茶的香气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绿茶与乌龙茶的品饮标准去简单的套用与比照;

二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陈化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其“越香”不单单指香气而言,而是泛指品质的概念,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我们在品饮绿茶中经常是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去鉴别,如干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的汤色、叶底的条索表现形态及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等。这种审评主要是靠眼看、嘴尝加上经验的方法,它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对茶叶评审中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方法。但是,人们的眼、嘴、鼻毕竟不是化学分析仪器,很难发现和区分茶叶内几百种内含物质的存在及含量的大小,势必造成鉴别过程中误差的出现,有时这种误差还会很大。因为人们的感官,除了受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影响外,还存在人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受到饮茶习惯、嗜好、心情、健康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没有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并提供相关数据做为依据,其判断的结果只能属于主观臆断范畴。因此,无论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或其它茶类,相对茶叶的滋味与香气而言,至今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更没有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及产品检测标准。很多研究成果仍处在探索与求证阶段。这就是为什么质疑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人,至今也没有提供任何一项“陈年普洱茶”关于芳香类物质或其它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的原因,并依据这样的报告及相关的数据,得出“没有味道”及“没有品饮价值”的结论。

其实,普洱茶所指的“越陈越香”已超出了茶叶滋味与香气的范畴,更多的是针对品质的概念而言。如普洱茶发酵后出现的大量衍生物质,这些衍生物质很多是对人体产生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象陈年普洱茶及渥堆的普洱茶中就检测出他汀类药用成分(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降血脂产生一定的功效。而他汀类物质不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根本无法靠眼看和嘴尝就能发现的。

所以,如果还是套用绿茶或是其它茶类的感官评审去鉴定普洱茶的品质时,只能对普洱茶品质产生“扭曲”的评价,其误解也是自然的。

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来自自然的启示


我们在研究普洱茶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其它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又极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种解释是: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种大叶种晒青毛茶不仅是普洱茶一大特色,也是云南独享的茶叶资源,因为云南的茶树基本上是以大叶种茶树为主,资源的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这种说法有一个疑问:大叶种茶不仅云南有,在广西、湖南、海南等地都有大叶种茶。那么它们的大叶种茶与云南的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而且海南的大叶种茶树还是云南省茶科所帮助移植的。如果将这些地区大叶种按照云南传统的晒青工艺制成的毛茶,再经过后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难道不是普洱茶吗?

第二种解释: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保密工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只有云南少数人及个别企业掌握,为云南独享。云南以外的人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了也无非是一些皮毛,不可能是普洱茶的“精髓”。所以,有不少人曾建议政府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列为“国家机密”。这种提议,并非“妄想”,也非独创,是有先例的。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很多药品都被列为国家级保密配方,属于国家级机密。可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云南各个产茶区近几年已有上千个企业已经获得了普洱茶生产许可证(即QS),并也在生产普洱茶。当一个“国家机密”已经形成遍地开花的态势。这个“国家机密”还存在吗?或者说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如果说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不是云南白药独家掌控,而是百家、甚至千家……它的保密配方还存在吗?可能有人会不认同这点,认为拿到QS(生产许可证)不等于拥有普洱茶核心技术。那么普洱茶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云南上千家通过QS生产许可的企业所生产的普洱茶,我们能认定哪些企业是具有普洱茶的生产资质(即QS),但又因缺乏普洱茶核心技术而不能生产普洱茶?或认定它生产的不是普洱茶呢?显然,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第三种解释:认为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是因为普洱茶不仅是云南地方名茶,还因为普洱茶中的普洱两字也来自云南的一个地名,有地域性保护的要求。这种说法似乎也有欠缺。我们知道,以地名命名的茶叶在中国有很多,如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等等。这类地方名茶通过茶名前加地名的前置限定(如龙井茶前加西湖二字),的确起到了区域性保护作用。但普洱茶却不能套用这个概念。这是因为:一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一般保护的区域都很小,如西湖龙井,地域的概念十分狭小。可普洱茶就不同,普洱茶涉及的原料及加工范围已远远超过了普洱地名的限制,是云南一个大的地域概念。历史上的六大茶山就已突破了普洱府的地理范围,后来更是扩大至云南大部分区域。说句玩笑话,既使现在,相对大多数普洱茶消费者,他们只知勐海、下关,不知思茅(普洱市前身)。如果不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很多人还误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茶叶名称,跟地名毫无瓜葛;二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局限。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为例,云南自上世纪中叶就尝试用云南本地的台地茶按照西湖龙井的工艺生产云南龙井茶,用碧螺春工艺制成的云南碧螺春茶,且制作的工艺在今天已相当成熟。我们不能说云南龙井茶就不是龙井茶,也没人说云南碧螺春就不是碧螺春。应当都属于绿茶的大家族。用云南的绿茶制作者的话说,他们制作的绿茶虽然做工上没有西湖龙井与洞庭湖碧螺春那么“精细”,但茶气却比它们足,茶叶的耐泡性也比它们强。这种说法应当是既不气馁,又十分客观。同样,云南普洱茶在近几年风起云涌时,全国很多产茶区也借势大量生产“普洱茶”。那么这个普洱茶可以称为广西普洱茶、四川普洱茶、贵州普洱茶吗?如果不行,那么为什么云南生产的龙井茶和碧螺春就可称做云南龙井茶和云南碧螺春,临到其它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了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源于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奇怪现象: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甚至可以说“形似”到了极致,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同时,这些产品最大的一个弱点,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刚生产出来的品质尚可以以假乱真,但存放一段时间后,则品质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正好走向反面。

同样一个有趣现象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当时云南因计划经济的原因,大量生产绿茶,普洱茶的生产几乎停止。其出口香港地区普洱茶的重任落在广州几个茶厂身上。但是,香港的商人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云南重新恢复生产普洱茶,其要求之强烈,竞惊动了当时的国务院。由当时外贸部副部长李强(粉碎四人帮后任部长)亲自掛帅,研究恢复云南普洱茶生产。香港商人为什么对云南生产的普洱茶独有情钟呢?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普洱茶为什么只能是云南独享的产品?难道它真的不能在异地(指非云南普洱茶生产区域)复制与生产?它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到底是什么?

类似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普洱茶身上,如广东的荔枝、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都曾带给我们种种疑惑。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戓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它地区“复制”。其答案只有一个:既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而其中的核心则是它们依赖性极高的地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地理价值。

我们习惯把普洱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二字不仅表现为它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更多表现为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普洱茶的陈化价值,普洱茶的内含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它们为有序的排列,缺一不可。

在这四大价值体系之中,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排序第一,是首要价值,也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犹如一个建设中的高楼大厦,它涉及的内涵是一个人们很难看到的、隐藏在地下的“地基”,是决定普洱茶未来是否具备鲜活生命的“基础”。

应当说,普洱茶带给我们很多“迷团”。要想“破译”它,就必需从普洱茶的地理价值入手。

普洱茶独特工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顺应自然是我们构建“原生态食品”的最佳途径

伴随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大量“工业化食品”愈来愈产生一种忧虑——转基因、化学合成、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等,已成为我们餐桌食品最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对“原生态食品”的追求,成为人们保卫自身健康的首选。

“原生态食品”是什么?

“原生态食品”,是自然赋予作物的最本原的一种生活状态,它的特征是天然之美、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在产品加工上,它的制作工艺忌技术因素造成对作物的“破坏性”,最大程度地保留作物的“原始内容”。

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生茶)无疑是我们目前接触到茶类产品中,最具这一特证的产品之一。这是因为:

1.普洱茶相比绿茶及其它茶类而言,“人工斧凿”痕迹最小。绿茶界经常对普洱茶制作工艺嗤之以鼻,认为普洱茶加工简单而粗糙。殊不知,正是普洱茶看似表面的简单与粗糙,没有更多的技术手法,才得以将大叶种茶叶丰富的有机物质最大程度地“保护”下来。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不采用绿茶的高温手段,而是常温下的加工,就已说明了这个问题。难怪很多普洱茶的消费者,对存放若干年的普洱茶,竞能在品饮中准确推断出班章、易武、布朗山等不同区域的原料,证明这些普洱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原生态”最核心价值的体现。

2.就茶叶的营养物质而言,普洱茶的内含的营养物质是“大扩容”的概念,而绿茶类则是“衰减”的概念。在对很多茶叶化学检测中,我们不难发现,绿茶类的茶多酚、氨基酸、皂甙、果胶等营养物质是递减的过程,最终走向霉变;而普洱茶的这些物质有的是衰减,如茶多酚;有的则是提高,如果胶;更重要的是,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在衰减的过程中,竞产生了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衍生物质,其营养物质呈现“扩容”的趋势。

3.普洱茶的加工过程始终贯穿与“自然融合”的特性,是不断将自然的因子融入普洱茶的过程,这在它对自然微生物菌群的利用上,反映的十分明显。而绿茶的加工,则是极力避开自然界的“干扰”,其一锅到底、一气呵成的本身就阻断了自然界与茶叶的“二次接触”。因此,绿茶的“原生态”或许外形具备,但与普洱茶相比,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狭小了很多。

(二)发酵食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积极意义

以日本为例,日本人的长寿是国际公认的。他们在总结自身长寿秘诀时,归功于发酵文化。日本的科研人员经对发酵食品的长期研究中得知,发酵食品与药品有诸多相似的奇特功效。因此,很多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每天摄取最少二种以上的发酵食品。这是因为:

1.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在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就像一台台小小的加工机,对食物的每个细胞挨个进行处理,增加一些有营养的物质、去除一些没营养的物质,顺便改变味道和质地。

2.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程

度。如微生物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动物和植物自身都无法合成这一维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产”。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因为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是减肥人士的首选健康食品。

3.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

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

当然,发酵食品的好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普洱茶是历史上延缓下来最古老的发酵食品。相比其它的发酵食品而言,它的工业化“进步”最慢,技术装备也最“落后”。如果在过去,这是我们羞愧的地方。但现在,却是我们保存茶品“最纯真”与“最原始”的优点。

(三)普洱茶独特的工艺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近几年,对普洱茶及普洱茶特殊工艺的关注,已经成为茶叶科技的“热点”。特别是生物工程领域众多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的介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炉”,极大地推动这一“热情”。很多科研单位已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借鉴到其它的发酵食品工艺改良上,并在品质的提高上有极大的收获。

有的生物学家以普洱茶为“载体”,在寻找和分离新的微生物菌种。因为他们相信,普洱茶在自然接种和发酵过程中,一定有我们未知的诸多微生物菌群的参与。有些菌种或许就是人类从未发现的“新菌种”,也许它会成为生物医药新的“药源”,成为人类抵御病毒的“新生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现代生物制药关注的一个“焦点”。

有的生物工程专家,力图通过普洱茶独有的发酵工艺,在比照现有的“发酵模型”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发酵模型”。因为他们知道,很多物体的发酵除了我们熟知的微生物菌群发生作用外,还有一些我们可能忽略的菌群,它们可能因为数量极小,但“能量”却极大,是发酵过程至关重要的“因子”。它们或拮抗、或转化、或共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发酵模型”。一旦这种新的“发酵模型”产生与确立,对现代生物工程的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品茶时,“茶水分离”感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之前,有不少茶友说遇到这样问题,就是在泡某一泡茶的时候,前三泡喝起来已经感觉水味重,也就是喝着感觉是茶水分离的状态,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我们要说的“茶水分离”,是茶汤滋味呈现出的“茶水分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茶还是茶,水还是水,内含物质与水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汤口感有所欠缺,香甜度很难激发出来。

那么造成“茶水分离”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有3种原因:

1.茶的问题

(1)制茶的天气问题。

采摘雨季(在云南每年的5—9月)生长的茶叶来制作,在雨水较多的状态下做的茶很容易出现水味过重的状况。

(2)揉捻不到位。

制作茶叶时揉捻过轻,使茶条泡松,内含物质溶出较少,口感显的水味重。

(3)蒸压、干燥不彻底。

普洱生茶在压饼前要经过蒸汽蒸软,蒸压不太彻底,新的生茶饼喝起来也会存在水味过重的情况,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会好喝。

熟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需要加适量的水,尽管渥堆之后有干燥的工序,但实际上植物纤维中还是留有很多的水分,如果干燥不彻底,就会有“水味”。但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这些水分会逐渐挥发,之后就不会再有“水味”了。

(4)茶叶受潮。

茶的储存环境潮湿也会导致水味重。这种情况在干燥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好很多了。

2.水的问题

(1)水质过硬

水的硬度影响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软水溶解度高,茶味浓。硬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导致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软水,尽量避免使用井水等高硬度水泡茶。

(2)水温过低

茶的溶解度和水温也是成正比的。如果泡茶水温偏低,则茶的内含物溶解量小,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

云南普洱茶属于大叶种茶叶,梗肥、叶厚,需要用达到当地沸点的水温,才能激发出茶叶的香气滋味。

3.冲泡的问题

(1)醒茶时间不足。

普洱茶一般采用紧压的制作方式,醒茶时需要一点时间充分跟水接触后,才能让茶叶稍微舒展溶出滋味,一般在5—10秒左右;如果醒茶不足,则会在前几泡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2)每泡茶间隔掌控不当。

每泡茶之间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使得茶滋溶出不均匀。比如采用定点注水速度或者出汤速度过缓,会导致茶内含无法与水充分溶解混合,造成茶水分离。

(3)冲泡次数多。

茶连续泡了二十泡以上,溶出的物质减少,水味自然就明显。

“茶水分离”问题并不仅限于茶,还有工艺和后期冲泡的影响。喝茶喝的是茶叶冲泡出来的质感,了解“茶水分离”,是评判茶汤基本品质的不错方法。但山外有山,品到更高的品质,还需在茶的“气韵”上去深入感受。

普洱茶在日本的故事


战后日本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三高”之类的富贵病,这样一来以减肥、降血脂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场,许多日本人称云南普洱茶为“快瘦茶”“减肥茶”,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热。从1978年开始,日本茶商纷纷到广交会上疯狂抢购普洱茶,或者通过香港进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达到了千吨以上。在疯狂的市场需求下,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纷纷用中小叶种生产所谓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许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没有起到减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纷纷对普洱茶提出质疑,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对普洱茶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导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陆的普洱茶热潮也波及到了周边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以海湾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了,虽然还远不能跟鼎盛时期相比,但也呈现一定的复兴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销售量为三四百吨,其中海湾的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兴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当前第二次在日本的兴起,除了打健康牌外还可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地让普洱茶融入日本这个茶文化的大国。

2006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益商标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抢注的恶性事件,虽然大益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维权,但此事给云南茶界敲响了警钟:在普洱茶的国际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头生产,在市场与文化话语权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从而给投机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机。鉴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业协会宣布启动普洱茶商标的国际保卫行动,首选目标市场是日本,省茶业协会与日本商标专业机构——日本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促进普洱茶商标在日本的保护工作。这是云南茶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觉醒与开端。

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通过,让普洱茶彻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这是云南在普洱茶话语权之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国标制定以前,广东是云南之外的又一个生产基地,湖南、北京同声传译四川、北京翻译公司广西、重庆等地也生产过普洱茶,在泰国、越南、老挝与缅甸一带,则盛行“边境普洱”,大量东盟国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销往世界各地。就连后起的日本也趁着本国的普洱茶热,在生产“日式普洱茶”。国标的通过,国内其他地方生产普洱茶就成为了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当然国外的普洱茶生产还需要通过云南茶界积极启动国际维权行动来制止。

中国茶道:茶道十三道


茶道源起中国,发扬于日本。中国茶道伴随着中国茶叶种植文明开始,其演变之史最早至少至少在唐或唐以前。而中国的茶饮文明,最早又可以追溯至茶叶的“药”饮时期,直至当下的清饮。这其中,从“药”饮至清饮,无疑伴随着茶之艺和茶之道的衍生。

谙熟中国茶叶文明史脉络之人皆知,我国最具中国茶道的主要两个时期,便是“唐煮宋点”茶道时代。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中国茶,世界饮。就泡茶来讲,这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述之:投茶、注水。但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接下来,新媒体编辑部与大家简述一下,中国茶道在实操过程中的一些流程。

第一道、净手

净手。简单来讲,泡茶净手是表达出对喝茶人的尊重。其意义远不止这点,“净手”的目的还在于事茶者内心的“自我观照”,是洗涤事茶者在泡茶的不净之心。再者,以“净手”事茶,也表达出对茶叶的敬重等。

第二道、备器和赏茶

备器:在茶道中较为常见的器具,便是茶道六君子,即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此外,还有瀹茶器(如紫砂壶、建水陶壶、三才子盖碗)和茶盏,以及香器、花器等。

赏茶:将醒好的普洱茶用茶匙从存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中,观其形、闻其干茶的香气、欣赏茶叶的颜色。

第三道、洁具

在冲泡前,以沸水浇淋茶具茶器,其目的有二,一是洁净,二是提高器具的热度,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品饮效果。

第四道、投茶

从茶荷中,将茶叶投入瀹茶器中,投适量一般为盖碗容量的1/3。另外,可根据人数和个人口感偏好的多少来定。

第五道、润茶

将沸水注入茶器中,让沸水将每片茶叶滋润均匀,注水后并迅速出汤,达到润茶的目的(洗茶主要是针对陈年普洱)

习茶之人皆知,茶有三命,第一命源自泥土,第二命源自工艺,第三命源自事茶者。其中,“润茶”就是通过事茶者以沸水润之,将其从沉睡中唤醒。此外,“润茶”亦可以洗去茶中不净之物,如灰尘等。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于普洱茶而言,很多茶友容易把冲泡过程中的“润茶”和冲泡前的“醒茶”混淆。在普洱茶界中,所谓“醒茶”,是将长期存放于普洱茶仓储中的普洱茶饼取出,将取解开,再存入透气性好的存茶罐(如紫砂罐、建水紫陶罐)中醒上一段时间(三周以上),方能提高普洱茶的品饮价值。

醒茶方法:解开茶饼,按照茶叶的间隙和茶叶条索纹理方向来撬,期间不时晃动手中茶饼,并将解开的茶叶放到准备好的存茶罐器中,等待“唤醒”沉睡中普洱茶品。

第六道、正式冲泡

茶在茶碗里与水亲密接触,经过几秒钟倒出来的茶汤滋味最佳。所以在泡茶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出水时间。侵泡时间根据冲泡次数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就普洱茶的冲泡而言,建议1-3泡浸泡10-30秒。

第七道、刮沫,冲盖

在冲泡的过程中,刮沫、冲盖是冲泡者在冲泡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的两个动作,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茶汤口感。

第八道、分杯

用茶夹将已温杯洁具的品茗杯分别置于茶托上,以便分茶。

第九道、漏茶

简而言之,是请瀹茶器中瀹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与品茗者一同欣赏茶之汤色。

第十道、分茶

从公道杯中,将茶汤均分于品茗杯中,分茶以品茗杯“七分满”为主,表示对品茗者的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品茗者右手前方,需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在品茗前,“闻香”环节较大多数品茗者偏爱。品茗者用三指取起盛有茶汤的品茗杯,轻嗅杯中的茶香,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

第十三道、品茗

品茗者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更是寥寥数个,茶道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将其发扬光大,也是美事一件。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茶饮的广泛盛行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展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进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须。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文人参与,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神仙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尽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进步,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茶叶专著的出现

众所周知,公元七八零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普洱茶知识:日本之茶庭


资讯:【日本之茶庭】茶庭,在日本是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是日本庭院艺术中很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种类。日本气候温润多雨,山明水秀,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民族崇尚自然,喜好户外活动。中国的造园艺术传入日本后,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园林艺术。

长知识

【说易武丁家寨】布朗山之茶气足性烈,浓强丰富;易武山之茶香高质柔,和顺绵长,因此被认为是普洱茶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典型。易武大树茶价,以麻黑为风向标,而每年丁家寨的价格都要高过麻黑。易武丁家寨大树茶,茶质柔厚,却又不失霸气,属于绵里藏针型,山野气韵非常明显。

冰岛古树茶。精选生长在海拔1670米的300~400年古树纯料制作而成。只采头春一芽两叶,找有经验的作茶师傅手工制作。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口感非常醇厚,茶气足,入口清香甘甜味、耐泡度高。汤感柔和厚实,回甘生津快且持久、有冰糖甜。

【普洱茶原料】普洱茶原料按采摘季节不同可分为:春茶、夏茶、谷花茶(秋茶)。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茶,最好的是产自传统普洱茶产区(即云南的西双版纳州、思茅市、临沧市)。普洱茶原料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普洱生茶品质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影响。

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1.【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2.【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女生都喜欢用普洱茶减肥法来减肥,每天喝几杯普洱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在用普洱茶减肥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些问题。1.饥饿时,可喝普洱茶2.普洱的年份越久越好,不仅能整肠帮助消化,更能分解脂肪3.中午肠胃吸收能力最强,吃进去的热量将会全部接收,所以如果你要减肥,午餐最好能减少摄取。

【拼配茶概念】普洱中的拼配是为了创造更多口感并和谐单样茶的滋味,使茶叶的色、香、味、形更加符合标准,拼配也不一定完全比纯料差。可以说,拼配在某种程度上是量产普洱的基础,而且真正的拼配其实是个系统工程。拼配过后的普洱,必是要在这过程中达到1+1>2的效果,才算完成拼配目标。

商家说

大益茶taetea:3月3日19:30,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质量月”活动动员大会在勐海茶厂大益礼堂隆重召开,公司总经理钟晓宾作了“质量月”活动动员讲话,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本次“质量月”活动中来。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及员工代表上台表态发言。活动最后全体员工进行了庄严的质量宣誓。

碎碎念

【邂逅春天,浸醉茶香】春天,除了怡人的景色,还有杯鲜爽的春茶。3月,与杭州相会,游苏堤,赏西湖桃红柳绿,品龙井,观新芽袅袅浮起。4月,与苏州相遇,欣赏园林的美与艺术,同时泡杯碧螺春,饮其味,观其色,醉其香。5月,与福建相逢,到安溪的某个茶园用心泡一壶铁观音,边啜边闻,心旷神怡。

回望普洱茶的一生:刚被采下的嫩叶,一如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接受高温的熨帖,之后的时光里,在孤独中漫长等待,留下岁月的沧桑和印记,满是寂寞的心思。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沸腾的泉水冲洗那些岁月的痕迹,顷刻间,香浓醇厚,温和柔美,顷刻间,美丽释放,醉人心脾。

陈年普洱茶就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中年人,看尽人生百态,已经宠辱不惊。它的包容性很强,冷饮热饮均可,冷饮则甘甜,热饮则醇厚。但是陈年的普洱茶你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调出骨子里的陈味,就像与一位长者交流,要有相称的智慧,才能相谈甚欢。

茶人第一工夫,贵静。道家的虚静飘渺、佛家的静虑参禅形成了品茶的意境:淡泊、涤心、随缘、自然、旷达、超然…静观品茗,除烦雪滞,涤醒破疾,超然世味。茶清心静,花香境幽;倚窗品茗,望绿思夏。心静,品之妙…茶入我心,我坠茶魂。

【茶遇知己】茶人,就是这样,你来或不来,她皆自在。你买或不买,她都热情以对。遇见懂茶晓茶的人,会把自己珍藏的茶拿出来分享,觉得那不但是礼遇了人,更重要的是善待了茶,茶遇知己。

“三道茶”之意,头道茶苦、二道茶涩、三道茶则回味无穷。人生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水在杯中,茶也在杯中。茶随水动,水随心动。每段人生,都有属于自已的那杯茶。纵有千般烦愁,都随我茶香飘散...

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肺腑间蔓延开来,便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

喝茶笑话

色盲

友一:最近我色盲了,看不见金色了!

友二:瞎扯,只听说过红绿色盲的,没听过金色色盲的!

友一:真的,最近带“金”的茶太多,我却一点“金”也看不到呢?

点评:岁月是流金的,因为时间宝贵!

茶必须带金的,显得身价高贵!

大益:金大益、金色阳光、金凤饼

下关:乌金号、金色印象、据说还有白金岁月

这年头,普洱茶里金子真多!大家都来掘!

下关沱茶的创制和发展


下关沱茶属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溯下关沱茶的起源,可以从史料记载中窥见一斑。明代谢肇浙《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己有普洱团茶的生产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南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牙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1、鲜叶采摘时间(雨前);2、重量(四两重,约合125克);3、形状(团茶);4、制作时的散茶的用料(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5、名称的由来(少女将这种自己采制的高档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私房钱,用作购买出嫁时的嫁妆。)由此可见,到了清代则更具有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了。

与下关沱茶最为接近的是“月饼形”团茶,此茶由景谷县私人茶坊制作,于1900年运销下关后并且在下关制作,又称“景关茶”。“永昌祥”下关茶厂在原有形状上加以改进,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小碗臼形下关沱茶,她的最大设计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表面积。如此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紧压团茶的良好透气性,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普洱团茶的后发醇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历久弥珍。这一经典的创新设计于1902年完成,既秉承传统,又启迪末来,对往后的云南沱茶蜚声海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省打开销路,其它商家见沱茶厚利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在四川,“松鹤牌”下关沱茶备受推崇。陈邦贤《自勉斋随笔》记载:“在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最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沱茶产于下关却在四川出名,纯属有缘。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起初,永昌祥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紧压茶主要有:主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流域的“碗形”销往康藏的“带柄心脏形”两种规则。以销区定名,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由于下关“叙府庄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的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坨”与“沱”一字之改,使人们在品尝下关沱茶时很自然的联想到下关茶的清香,回味起沱江水的悠长。时至今日,四川一直是下关沱茶的主销区,当地爱茶者仍对其情有独钟,无不与茶文化的传承有关。

除产品质量过硬外,永昌祥在经营中十分注重诚信,一诺千金。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此深受藏胞信任,在商界中赢得了尊重。

下关茶厂的前身为“康藏茶厂”,1950年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1955年永昌祥、复春和、茂恒等商号的茶厂被并入下关茶厂。如今的下关茶厂在继承和发展永昌祥下关茶厂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对选料、拼配、压制、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在保持沱茶传统色、香、味、形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相继开发研制出下关沱茶系列产品,花色品种齐全。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下关茶厂主要使用松鹤、宝焰、南诏、感通、三道等注册商标生产多种精制茶。其中以传统的“松鹤牌”沱茶,“宝焰牌”紧茶,“南诏牌”七子饼茶,在广大消费者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

普洱熟茶的发展历程


普洱熟茶从诞生到现在其实时间非常短暂,只有40年左右。普洱熟茶的概念,实际上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确立。之前的普洱茶,于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普洱生茶。简单来说,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普洱茶。

普洱熟茶的前身-红汤生普,解放前的普洱茶因加工工艺、生产运输条件以及后期存放的影响,广州、香港等地喝到的普洱茶是存在轻度发酵的,而“普洱为红汤“的发生并不是人为刻意导致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客观原因。

习惯带来需求,香港那些喝惯了红汤普洱茶(生茶)的客人,压根儿喝不惯发酵不到位的新滋味,这就导致市面上老滋味的茶饼很吃紧。习惯了“传统口感”的香港市场对高陈化普洱茶的需求存在空缺。如果让新供给的普洱茶自然转化成香港人习惯的口感,就只能用时间去换。为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各地开启了寻求普洱茶工艺的变革之路。

1973年初,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红汤普洱茶,而这种茶广东有生产,决定去学习。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工人李桂英及勐海、下关两茶厂各二人,组成七人小组专赴广州茶厂学习普洱茶渥堆发酵生产。

1974年,昆明茶厂在工艺调整后,渥堆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当年销港普洱茶10.2吨(含陈佩仁试制的1吨多),接下来,勐海有勐海的工艺,下关则结合自己紧茶的热发酵工艺,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这些产品成果,也都和广东普洱茶,有着完全不同的滋味。

1975年,勐海的普洱茶基本定型,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现代普洱熟茶。后来,唛号为7452和7572的勐海熟饼、唛号为7663的下关销法普洱熟沱、唛号为7581的昆明普洱熟茶砖开始批量出口,成了云南茶叶公司的拳头产品。

普洱茶产自云南,但广东、香港等沿海地区将其“发扬光大”,为世人所识。然而云南茶人融合各家之长,让普洱茶真正拥有了成熟的发酵技术,普洱茶还是选择了回归。

至此,普洱茶完成了从传统的红汤生茶,到澳门、香港和广东、泰国的红汤生茶,最终演进到云南的现代普洱熟茶,工艺上也从“所谓的瑞贡天朝”的时代演进到了人人可得的速饮消费品。

贡品茶的演变——贵族茶道


历史上,茶很早就被人们发掘并作为一种很珍贵的贡品贡献给那些权势、富豪享用,平常百姓很难有这种享受。茶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无不借权利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茶”,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奢侈且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日本茶道具的发展启示》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茶道具体步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6723.html

上一篇:清朝贡茶 皇室贵宠普洱茶

下一篇:碧螺春茶叶碧螺春原产地在哪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