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采摘到制成一片茶会遇到的问题

2020-12-08
普洱茶采摘到制成一片茶会遇到的问题:

1.买一包云南大叶种烘青绿茶,一包蒸青绿茶喝完以后基本对有这些味道的普洱生茶决定不选用。

2.有臭青味的生普不怕甚至于方便我们的拣选。

3.有异味的坚决不选,例如捂闷过和干燥不足的(有水味或酸味或鱼腥味乃至酒味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拿些青菜捂闷一下,加盖煮一下,乃至放到坏掉,茶的酒味拿点水果放至有点腐烂就有或者那瓶酒闻闻也相似了。

4.晒青味就是有些人说的太阳味,拿点青菜晒干就有了。

5.有点烟味不怕,最好可以避免。

6.有点苦涩不怕,很苦涩也不怕,甚至有点酸也不怕,只要回甘生津快喉咙舒服就好。

7.苦涩的纯也好但是不知好到什么程度,曼娥春茶的苦还能接受(有人用来拼茶园茶叫做班章),吉良茶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接受它的纯料。他的苦苦到来不及回甘,来不及生津,非要冲到淡淡的才让我感觉到他的荡气回肠。

8.有甜蜜香也不怕,景迈,易武的有这个特性啊。

9.叶底有一点花杂不怕。

10.有一点点黄片不怕。

11.有梗有芽的一芽二叶最好,不同地区采摘的成熟度不同都不怕。

延伸阅读

一片不同寻常的树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一片不同寻常的树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致意思是说,同一品类的种子,将之种在南方则收获的是橘子,而如果将它种在北方,收获可能是口味较苦的橘子。茶叶亦如橘子一样,大自然的万物造化出了不一样的茶叶。

在我们的印象中,茶树的种植大多分布在华南地区或者或偏南地区的,而相对于此来说,北方产茶相对较少了。曾看过一位北方的读者所作的文章,其喜欢品茶,对于茶叶和茶园有着深厚的兴趣,可无奈的是,生活所在的地区并不常见有茶园。因此,他只得从书上和电视上学习茶叶知识和茶文化。而久而久之,他对于茶山的向往和欲望也愈发的强烈。

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无论在何处生长,它都能长出一副“高傲”的模样。枝枝向上,在和风的轻抚下,雨水的滋润下,它愈来愈古灵了。它的“高傲”还体现在,“粉身碎骨浑不怕”,经过一道道工序,在揉搓和发酵下,依然不该自然的本色,仿佛它的体内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那是它的本质。

茶是一片不同寻常的树叶,不同于蔬菜,不同于路边的小草,它给人的影响是持久的,是由内而发的。一方面,茶能带给人健康的体魄。饮茶有益于健康,这是众所周知。茶叶中的茶儿素、维生素等物质可让人远离病痛;另一方面,茶叶可使人修身养性。古人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在首位。可见,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先修养自己的德性。品茶,便是一种修行,一种身心上的修行。

茶叶,真真是一片神奇的、不同寻常的树叶。

本文《一片不同寻常的树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一片茶叶似人生旅程


一片茶叶在你心里是怎么样的,茶叶与人生有着什么相同之处,有何感想。

茶,对我来说简简单单,喝茶,泡茶也不过如此,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是在刚接触茶的时候,对茶略知一二,把茶想的那么简单。对于时间的积累,我对茶又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茶,其实没那么简单,但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这就是茶。

普洱茶有着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品饮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等;你拿出一饼完整的普洱茶出来,仔细观察,它是不是由一片片茶叶精心制作压制而成的呢?

当你把它冲泡在杯中的时候,它是不是在水的温暖下慢慢苏醒过来,呈现在你眼前的不仅是茶,还有那扑鼻而来的香气与茶汤,茶与汤分离在品茗杯中,慢慢品饮,感受茶带给您的感觉,那是什么样的呢?这只有自己慢慢体验了,别人没办法替代自己,不同的茶带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要看自己有没有用心去感受与品味了。

在你心情烦躁的时候,茶可以解忧,让你的心能静下来,品味茶中的滋味,慢慢享受,仔细品味,是不是觉得茶很像人生,它能理解你的心情一样,像是自己的好朋友再给自己分忧呢?它能读懂你的心,你能明白它的好吗?一片茶叶在大自然中风吹日晒,饱经风霜,它的旅程甚至比我们遇到的还要艰辛......

人生就是一片茶叶,要冲泡才有味道


失意的年轻人来拜访禅师,沮丧地说:“人生不快意事常八九,布满了烦恼和痛楚,着实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了百了。”

禅师悄悄地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吩咐侍者:“施主远道而来,去烧一壶温水来。”明心禅师把茶叶放进杯子,用温水泡茶。茶叶悄悄地漂泊在杯里,叶片蜷缩着,没有伸展开来的迹象。

年轻人迷惑了,问:“师父,您怎么用温水来沏茶?”禅师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了一口,摇摇头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禅师说:“这但是极品的好茶梨山乌龙啊。”

禅师又吩咐侍者:“再去烧壶沸水来。”

过了一会儿,侍者提着一壶沸水进来。禅师又取过一个杯子,放上茶叶,沏上沸水。茶叶在沸水的冲泡下,一股浓厚的香气袅袅升了起来。

禅师笑问:“施主可知道,同样是乌龙茶,茶叶的味道却截然差别的缘故吗?”

年轻人如有所思:“这是由于冲沏它的水,温度差别的缘故啊。”

禅师说:“正是。用温水泡茶,茶叶漂泊在水面上,怎么会散发出清香?用沸水泡茶,茶叶就可以泡得开,散发出香气。不但是沏茶时的用水是如许,就连这茶的产地,也是同样原理。同样是乌龙茶,一样平常乌龙茶的海拔低,温差小;高山乌龙茶的海拔高,温差大,以是高山茶的身价,通常要比一样平常的乌龙要高呢。”

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云云?不履历风雨,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外貌上漂泊,泡不出香味;而只有那些履历过风雨的人,才像被沸水冲沏的茶叶,沧桑光阴,几度沉浮,才会有醉人的香气啊!

在茶道中,有许多步伐,此中有一道就是投茶入壶。茶道中把投茶入壶称做“菩萨入狱”,就似乎菩萨进入地狱,普度众生。茶叶被沸水冲泡,散发出香气,比喻菩萨捐躯本身,玉成了他人。

生是一个过程,它的意义,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一叶冲来千杯受,万朵琼花放清香。人生就是一片茶叶,要冲泡才有味道。

旅行,只为遇到一杯对的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旅行,只为遇到一杯对的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对茶偏爱,大概要追溯到孩提的时候,那会儿家里并不富裕,茶叶也只是摆在锡制的罐子里,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打开罐子用手伸进去抓上一小撮撒在杯子底,滚烫的水冲进去,还未出味大家便喝开了。那时候喝茶,讲究的也许只是淡开水里有味道,让亲朋好友相聚的气氛不那么单调吧,至于喝的是什么茶,也没有人追究,小卖铺里称上几斤压箱底就可以了,谁也没有心思去分辨这茶味的好坏,品种的归宿等等,后来听说老家一带盛产的是单从茶,我还为此专门去了一趟潮州的凤凰山,但是,所到之处却寻不回孩提时那简单的茶味了。

工作之后遇到大多数朋友都爱喝咖啡,自己约人和会客也大多数选在咖啡厅里,咖啡厅给人的感觉是时尚文艺而又富有年轻气息的,提到喝咖啡似乎都会联想到装饰精美的咖啡馆门面,漂亮的服务生端来拉花的液体,浓郁的咖啡香气能飘到隔壁座位那个倚在玻璃窗前用心写作的姑娘鼻子里。而茶馆,则让我联想到了有一年的国庆与朋友前往重庆,在古镇磁器口一家叫清代翰林旧居茶室里遇到的一个茶局,主人姓曹,是翰林的后代,茶室里摆着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前往参观的照片,曹师傅给我们摆龙门阵,讲述四川重庆一带喝茶的历史,那时对我来说,茶馆就是一个江湖,江湖里有太多的传说。

我的喝茶方式跟我的人一样有着太多的随意性,没有条条框框,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就怎么喝茶。我有一年朋友到福建漳州云水谣寻茶,却去的不是时候,新茶早已经采摘完,更别提能看到做茶的过程了。幸运的是我们在云水谣遇到了茶农老简,在与他相处的短短的一日里便感受到了许多做茶人生活中的趣味。老简种的是铁观音,福建漳州一带也盛产铁观音,著名的安溪也离这里很近,老简的家在村子一栋小学内,学校简单而破旧,我们去的时候学校周末放假,只有门口的保安坐着看报纸,那日的茶事便是在老简那简陋的房子里进行的,茶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上等铁观音,而茶具却是已经茶迹斑斑的简单瓷器,但配了一个据说烧制非常讲究的紫砂壶,想来这茶香,大概靠的就是这壶与茶叶与开水的热烈的化学变化了,谁也不知道它们融洽在一起的时候是经过了怎样的肝肠寸断,才造就了一杯清香的茶汤。我们从晌午喝到日落,学校那简陋的厕所就去了四五次,那茶汁从嘴里流到胃里再排泄出来,似乎把整个身体的水分都重新换了一遍,离开的时候浑身散发着铁观音的清香。那次印象深刻的还有老简的妻子牡丹,牡丹看起来年轻能干,讲起茶道来不比老简差,后来临走时牡丹抱来呀呀学语的外孙,可就把我跟朋友惊呆了,原来年轻的牡丹早已经当了外婆,莫不是喝茶竟有护颜的功效,后来想想是我太急功近利,牡丹年轻,自然是因为做茶的人心境明朗,生活简单的缘故吧。

我不懂茶,对茶也没有花时间去研究,但是我却从来没有离开过茶。即便是对于茶农老简这种在并不优雅的环境里冲泡一壶上好的乌龙,却也能体会出生活的乐趣来,而不是非要上升到准备价值连城的茶具,点上香,然后用养过的水来冲泡,甚至像日本茶道那般繁琐的程序,对我而言,茶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雅俗共赏的,在漳州街道里,茶就是饭后的八卦,饮茶人扇着扇子趟在竹椅上,光着膀子听着收音机里的戏剧唱腔,一遍喝茶一边跟着唱,也是在北京老舍茶馆里,坐在优雅的小包厢里,听着外面歌曲袅绕,美丽的姑娘在一旁沏茶,点几样小巧点心坐着,与对坐的知心人说着天南地北。

一直以来对茶的品种的偏爱也总是在变化的,我在广州生活多年,珠三角的生活习惯早已经长存于心,去哪里吃饭之前必然要冲一壶茶洗杯子,其实广东人爱在饭前洗刷碗具,安全卫生是一个因素,但我想让自己吃饭的碗里先沾染一点茶香也是一个因素,而在我接触最早的茶里,铁观音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半发酵的茶香气很浓郁,是很容易被发觉的一种香气,犹如酒中的茅台,娇艳动人。后来爱上普洱也是受人影响,我自小胃不好,有人给我介绍普洱暖胃,于是普洱逐渐代替了铁观音,成为我必点的一种茶品,在我认识的爱茶人士当中,对老茶热爱的人偏多,普洱冲泡后像一杯浓烈老酒的颜色,喝下去确实甘苦异常,嘴巴里面是发了霉的药草味道,吞下去吐出气来又分外芳香,犹如吃下了一枚炼了许久的仙丹,顿时觉得有点飘飘然了。普洱是一种充满哲思的茶,有钱有闲的人才喝的起,而且必须心中有学识,不能随意饮用。至于绿茶,胃不好的人当然不会轻易尝试,偶尔会在遇到好茶的时候浅尝一杯,但我喜好的不是他带点生涩的清新味道,而是那叶子散开之后,慢慢散发出去的青绿色汁液,清澈透明,仿佛能看见春天。但在我的记忆中,苦涩的茶并非普洱而是岳阳的君山银针,那一年与朋友前往湖南岳阳采风,我们在著名的洞庭湖的君山发生了口角,起因是我对舜帝拥有娥皇女英两个妻子表示严重不满,而他则觉得这是千古佳话,只记得当时争吵得口干舌燥之后喝下了一杯刚刚做好的君山银针,却觉得口里万般的苦涩,我是一个喜欢据理力争的人,也有点女权主义思想,这或许是后来我和好友日渐疏远的原因,我由此也常反思自己,关于一个茶壶配几个杯子的理论时常未能释怀却又在说服自己接受客观事实,后来干脆弃之不理,一门心思享受茶香的味道,哪管用大碗喝茶还是用锅来煮,好的茶香自然不会因为要斟好几杯而失却味道,也不会因为反复冲泡而嘎然无味了。

对君山银针这种茶叶中的异类者的态度因那次争执而有点芥蒂,于是对茶的偏好最终来到了红茶这里。这爱茶的过程正如爱一个人,初恋就像绿茶,青涩看中外表的美,喝下去未尝到太多茶的真味,却时常让人惦念,茶味初见,其实就是这般苦涩的;长大了恋爱就像铁观音了,有了成熟的品味,成色也是很稳定的,不再过于张扬,细品之中有了人生的感悟;后来遇到了普洱,觉得一切锋芒毕露最好都隐藏起来,爱情终归是两个人的事情,低调才是永恒;只是到了最后,却不知不觉又被红茶吸引,它融合了世间万物姿态,呈现出生活本来的样子,原来自己想要的爱情也是这样,让人最舒适的才是最合适的。

我的朋友M先生酷爱红茶,我一直以为像他这种年纪的人应该更爱有着沧桑历史厚重感的陈年普洱,我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在他的办公室品尝正山小种,,隐约记得那日天气很好大年三十,他从外国坐长途飞机回到上海,而我在上海结束年前的旅途,我们都带着疲惫相见,却在一杯杯红茶的香气里提起了精神和兴趣,他泡茶程序不太讲究但这并未影响正山小种带来的温润馥郁,我那会儿对红茶的知识知之甚少,却被这去除了绿茶的桀骜不驯而带有打开胸怀接纳他人气度的气味吸引,我与M先生开始并不熟悉,只知道他生意成功之后周游世界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是闲云野鹤太过禅意无法概括他曾经迷惘奋斗的青春,他跟我描述的生活是真实通俗的,甚至是可以参考的。我忽然明白了他爱喝红茶的原因跟他性格随意有很大关系,而他所经历的从经商到从事文化事业再到如今安定下来享受生活的过程,正如一个开始接触茶的人,从当初清澈纯净的绿茶到成熟淡定的铁观音,再到已经成道成仙的普洱,间中当然还有过风格迥异的白茶岩茶等旁枝,但最终却臣服于一杯最简单最生活的红茶,这才是走过看过之后沉淀出来的人生态度。

茶这种饮品跟咖啡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本性寒凉,很多人喝茶是为了驱逐体内的热气,所以广东凉茶实则中药却冠以“茶饮”头衔一样,茶自古以来就是解毒的。但是红茶却温和许多,以至于它跟咖啡牛奶甚至酒水都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显得突兀,当然也不缺失自己的特质。红茶的亲和力太足,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茶的认识便仅限于红茶,也可能跟红茶本身的气味更能让人接受一样。而我对于红茶本性的理解,则在于它去除了很多繁文缛节,这是一种只要有个杯子和一壶开水便能冲泡出来的茶。这对于那些器物的爱好者无疑是一种打击,但是红茶就是这样,它想叫人从它那里品出来的是茶的真滋味,而不是器物的珍贵。

后来我有几次去寻茶的经历却都未有结果,大概是本身对茶的生长制作过程并不熟悉再加上品茶也未有太多心思的缘故。有一次和M先生在北京不期而遇,他的一个年轻朋友带我们到鼓楼甘露寺胡同一个在茶研究院工作的王老师家里做客,在看到王老师把透明塑料袋装着的上等正山小种拿出来送个M先生的时候,我对茶的认识又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台阶,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从事茶叶研究的人对茶的体味是注重里子而不是注重包装,更深一层的含义可以讲到我们的人生,当你所钟爱的一样东西可以用化学公式或者用物理结构来诠释的时候,那些在它身上赋予的其他华而不实的价值便毫无价值了,就如这塑料袋子装的正山小种,冲泡出来香嫩可口,喝完之后沁心怡人,这无疑便是好东西。M先生最后把茶叶送给了我一些带在路上饮用,我带到了纽约,住在了一家根本没有热水和热水壶的酒店里,然后又把茶叶完好无缺地带回了家,途中有过几次拿出来闻香解馋,几次因吃了肥腻的牛排而恨不得像上次在福建云水谣一样,坐下来一个下午,把自己全身的水分用茶换一遍,让茶带走所有的废物,心安理得。

我身边爱茶的人并不多,所以常常都是一个人冲一杯淡茶慢慢品味,最频繁的喝茶则是发生在路上。每次收拾行李,茶叶绝不可以漏掉,特别是出国旅行,在国外难得吃到中餐,但只要茶叶在,饭后冲上一杯便可以解乡愁,心中孤单也可渐渐磨去。有时候会碰到同样爱茶的同伴,心照不宣地半夜秉烛茶饮,同爱一样事物也算的上是知己了,偶然间夜里茶香浓厚,在背包里竟然觅得几块打包的葱烤排骨或者盐焗鸡翅,那夜凉如水的日子里一边喝茶一边啃排骨一边诉说世间趣事的惬意,竟然是记忆中杯觥交错也换不来的良辰美景。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在国内旅行还可以一如平时一样肆意,而我又特别喜欢走访各种三线城市等不知名的地方,所到之处都是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大街小巷,咖啡馆是少见了,能随地就席而坐的小餐馆倒是能满足喝茶的习惯。有时候带着茶叶去拜访友人,谈笑风生中拿出自带的茶叶冲泡,是一种交流,也能让这份友情在茶水的氤氲中得以更加饱满。有一年我受朋友之邀去云南丽江,在福尔摩斯侦茶局遇到一位只见过一面的朋友,茶局的老板都是认识,于是介绍我们相见,没想到老板年纪与我不相上下,漂亮能干,对茶有着百般的见解,坐在身边为我们冲泡一壶用各种花瓣香料炮制的养颜的“吐陈纳新”,那种对茶侃侃而谈的熟稔,让人很难不为之动容。这一壶花茶清香沁人,打消了我对丽江这座古城所有的顾忌,有时候一杯茶饮竟然也能改变人对某一个地方的偏见,甚至对一个人的偏见。那次我与朋友来到束河,在曾经去过无数遍的小河边咖啡厅对坐,各自要了一杯不知名的红茶,透明质感的玻璃杯盛着,春光洒落在河面上,流水声潺潺,忽然就有种一念清净烈焰成池的悲壮,而那时我对这个朋友充满了偏见,觉得他世俗土豪,完全不是我喜欢的清新文雅,这一次品茶之旅之后对他的偏见大为改观,刘备关公项羽桃园结义喝的是酒,酒让人畅怀,我们之间的交情靠的是茶,茶杯碰过之后,便有了知己一般的惺惺相惜了。

后来走到国外,仍然是走到哪里都要点茶的习惯。越南人也爱喝茶,但咖啡是他们的特产,于是茶叶总是被忽略,有时候碰到一家提供茶饮早餐的旅馆,便会欣喜不已,他们称红茶为blacktea,大概是茶汤颜色太深的缘故,我想如果他们遇到中国的普洱茶,会怎么给普洱茶命名呢?西方人则比较聪明,红茶一律命名叫breakfasttea,就是早餐的时候享用的茶汤,但是我倒是觉得红茶应该命名下午茶更有历史意义。在以滴漏咖啡著称的越南饮用中国茶确实有点反客为主,活生生把人家积存许久的法国殖民主义的浪漫色彩抹杀,但是茶到了越南人民的手里,捧起来喝的却是咖啡的心情,都说滴漏咖啡漏下的是时光的味道,而在那橙黄墙壁木门框下倒出来的一杯质感通透的“黑色茶”,不也有着慢享人生的种种哲理吗?

而在台南,茶味人生的体现更是演绎得淋漓尽致,台南地区多是闽南人居住,保留了很多福建潮汕闽南人的生活习俗,爱喝茶便是其中一个。台南人爱茶又绝对不会像福建漳州街头那样摆张竹椅在自家门口便悠然畅饮,那样虽然生活但显得有点乡土,台南人们的生活格调是有的,他们更注重喝茶时的环境和心境,台南人借着舞文弄墨,把喝茶作为一种生活的选择,以茶传道。对于台南人来说,饮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他们的文化,台南人借着水,茶,道具的摆设,传递着台南人传统的思想文化。我在台南小住的日子,经常一个人步行大街小巷,十八卯茶屋是我在傍晚逛街的时候不经意遇到的,十八卯也叫“柳屋”,如果要追溯一下名字的含义,十八卯应该译为,一栋破旧的老房子,藤制家具,榻榻米座椅,日式风味的喝茶空间,各种设计独特的茶具,轻食,淡茶,老屋子因为茶文化的赋予而浴火重生,而这样的一个氛围,正是台南人喝茶爱茶的一个写照。后来拜访百年振发茶行,则是一个早上吃过早餐专门去找的,门面很小很朴素,不细心留意根本就找不到,女主人热情好客,容忍了我在里面呆着许久看其与顾客交谈,她并无我想象中对自己的茶百般推荐,而是轻描淡写地介绍,各种高山茶,老茶罐,老茶名,百年印章,白色方正的茶包,简单而从容,这里是台南饮茶文化的见证。我在台南最后一次喝茶是在公园路的奉茶,是偶然的相遇,两个好朋友,在我旅途接近尾声的时候从台北专门坐捷运来到台南,我点了玫瑰普洱,他们分别点了薄荷决明子和姜君奶茶,茶香中叙旧许久,我们在花园夜市分别,那种相聚的欢乐,分明就是这多了些许花样的茶,茶已经不再是一杯普通的茶了,而是怀念与告别。

很久以前,英国有民谣这样吟唱: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我未曾到过英国,只在它附近的几个国家停留过一些日子,在欧洲,下午茶仍然流行,但是早已经失却了当年的贵族气。冬天的时候我来到纽约,下雪的纽约异常寒冷,我喜欢在一个城市走路,走到渴了的时候便找个地方喝一杯茶,去到哪里都未曾改变过这种敲门要茶水的怀旧古意,遥想当年徐霞客必然也是在路途中敲开别人家的门,跟陌生人讨要一杯解渴茶的吧,于是江湖味道便渗入在这一碗普通的茶水中。来到纽约,便演绎成经过各家星巴克,在咖啡香的包围中品一杯绿茶的状态,当时口渴是假的,找个地方停下来休整片刻是真的。后来每每与朋友在纽约街头相约,都是像谍战片接头那样,约好某一条街某一家咖啡馆或餐馆,他点一杯美国咖啡,我点一杯绿茶,简单的交谈深切的问候,然后各自在大雪纷飞的纽约街头挥手告别,凄冷的寒风微弱的灯光来往的行人,像极了好莱坞浪漫大片里的一幕,纽约的印象便在一杯杯青涩的茶饮里凝固了。

我想,不管以后的路途中还会遇到什么茶或者偏爱什么茶,这茶如人生,喜好固然会随着四季更替年华变换而改变,但像我这种在茶水中泡大的人来说,只要遇到一杯好茶,便是遇上了故人和知己,孤独行走的路上从此就有了捧着茶杯时那种从手心直抵心间的温暖,于是才更渴望上路,渴望遇见未知的那杯茶和那个在茶汤里品味着人生的未知的自己。

本文《旅行,只为遇到一杯对的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普洱茶会陈化的原因介绍


“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普洱茶会陈化的原因介绍。

必须在干仓陈化 干仓不会发霉,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普洱茶会陈化的原因介绍

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普洱茶,此种情形在香港的茶库时有发生。

避免杂味感染 茶叶最易吸收杂气异味,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此外,也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

利用竹箬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茶疏》明许次纾).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味。

注意茶龄寿命 普洱茶的寿命,到底是六十年,或一百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圆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品评普洱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我们看到茶界各种奇人奇事,让人应接不暇时,有网友就说了“城里人真会玩”。真是风雅,但也不是谁都会玩的。混迹茶界,如何品评普洱茶自然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

1、合理利用舌头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2、掌握好茶汤温度

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3、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品评普洱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普洱茶渥堆发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介绍


我们知道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有渥堆发酵这一程序,而渥堆发酵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那么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又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就详细介绍普洱茶渥堆发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介绍。

(1)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发酵的目的,是要获得优异的茶品,满足市场需要。优质普洱茶最基本的质量前提是品质的“合格”。什么才是合格的普洱茶?就外形而言,1979年“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试行办法”的规定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就内质而言,20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38%……”要达到“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38%”这两项关键性质量指标,加工普洱熟茶的原料,必须是品质上乘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非如此,采用云南境内中、小叶种茶胚制成的晒青原料。是不可能达到普洱茶“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38%”的要求的。

(2)合理确定渥堆茶的数量:渥堆茶数量多少、堆的大孝高低,关系到“发酵”茶的温度、微生物种群及数量、茶堆透气性、茶叶多酚类物质转化的速度和程度。渥堆茶数量过少。堆温低,微生物活性不足,酚类物质转化慢,茶叶容易受“沤”、易“馊”,成品叶底软粘稠,汤浊而欠亮;渥堆茶数量过多,通风不足,堆内茶口十在“无氧”状态下,容易还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易酸、味苦涩,易导致发酵过度而出现“烧心”,汤色浅薄,叶底硬脆,色黑无光泽。渥堆茶数量的多少,应视晒青毛茶的老嫩,二级以上晒青原料,每次渥堆发酵的数量控制在3000~5000千克,最低不少于3000千克,最好不超过5000千克。三级以下的低档原料,视渥堆场地面积、空间大小,控制在6000~25000千克之间。嫩茶量宜少、堆宜低;老茶量多堆大,堆宜高。渥堆高度控制在 70~100厘米。

(3)控制水份毛茶补水增湿,是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关键技术。水分过多,堆内透气性差,易缺氧、微生物厌氧菌大量产生,茶品易酸馊、叶底易软烂而粘稠;水分过少,好气性细菌多,温低而干烧,转化慢,达不到预期的发酵效果。掌握的原则是:“高档茶宜少,低档茶稍多”。二级以上高档原料毛茶补水量为 26%~31%;三级以下中低档原料毛茶回水量操作中,应注意空气湿度对渥堆茶的影响,雨季宜少,旱季宜多;高温量多,低温量少。发堆过程中,如遇干热风或大风天气,使茶堆表面走水过快的,在每次翻堆时,可适当补充水分,量的多少,酌情而定。

(4)控制温度:发酵茶堆的温度高低,是普洱茶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滋生繁殖,微生物分泌酶的活性、催化活性及速度都会增强并加快,茶叶多酚类化合物的转化也能随之快速转化、降解。但是,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对温度的要求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在 40~50℃微生物发育繁殖最为有利,此温度范围,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是最强的。过高,将大量致死微生物,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会被钝化;过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慢,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不足,不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因此,普洱茶的发酵温度,最宜控制在50~60℃的范围内。最低不宜低于40℃,最高不超过65℃。操作中,应注意茶堆温度的平衡,使堆的四周、表面、堆心温度尽可能的趋于均衡。

(5)注意通风:通风透气是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又一技术要求。在一定温湿度作用下,发酵茶叶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大量繁殖滋生、高分子化合物逐渐分解、聚合、降解。如果没有氧气的参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醛类、酮类、类脂、维生素C都难以氧化分解,多酚类物质的脱羟氧化也难以完成。相反的,各种厌氧菌、腐败菌将大量产生,直接导致渥堆发酵茶叶发酸、“沤”、“馊”等,破坏普洱茶的品质。因此,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必须保持环境的通风透气和发酵茶堆的良好透气性。

(6)掌握好翻堆时间:翻堆,是普洱茶发酵中,人为调节茶堆温度、湿度、空气等的主要手段,也是控制发酵进程的重要措施。通过茶堆的翻动,观察发酵茶叶的变化,调整发酵茶的位置,使上下、内外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发酵程度的整齐一致。同时,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每次翻堆,解块透气要彻底,严禁简单的移位。操作上,春茶原料发酵的,因叶肉较厚实,不易发酵,翻堆时间间隔较长,次数较多,根据堆的大小,一般10~12 天翻动一次。夏秋茶原料发酵的,因叶肉较春茶薄,身骨较轻,容易发酵,翻堆时间间隔较短,根据堆的大小,一般8~10天翻动一次。

(7)发酵时间:普洱茶的发酵时间,指从晒青毛茶补水增湿、渥堆开始至发酵适度、茶条呈猪月二F色、陈香显露、汤色红浓明亮,可以“出堆”摊凉所经历的时间。云南属立体气候,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发酵普洱茶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春茶一般需60~70天,夏秋茶一般50~60天。低热地区发酵的,时间较短,寒温带地区发酵的,时间较长。大堆较短,小堆较长。

以上就是从七个方面对普洱茶渥堆发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详谈普洱茶的冲泡过程方法及问题


一、泡普洱茶用水

可选用纯水或山泉水,软水为佳。水一般以甘洁、鲜活、清冽、泡茶时不显涩味、茶叶汤色稳定为首选。现今云南很多茶人或爱茶人时兴到野外取水,以活水烹茶,达到香茗美泉两相宜的境界。新鲜山泉对于提高茶叶的活性和香气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普洱茶尤其是陈年的而言,山泉水如经过陶缸养水后再烹茶,对于展现普洱茶的陈韵效果更佳。煮水时不宜过渡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二、泡普洱茶选具

1. 茶壶:

普洱茶的泡茶器皿以宜兴紫砂壶为首选,宜选腹大、身圆、壁厚、砂粗、出水流畅的茶壶,可充分发挥普洱茶的独特的色香味品质特征。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紫砂壶具有双重气孔,有良好的透气和保温的性能,特别利于冲泡时壶内保持较高水温,达到普洱茶的冲泡需要较合适的温度,能更好体现其茶性;泡茶不走味,能较好的保存普洱茶的香气、滋味。另外,紫砂壶冷热变化性能好,不易爆裂,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作用,有利于提高普洱茶的醇度,提高茶汤的亮度。选择砂壶一般以朱泥调砂和紫泥调砂为理想,以利于提高透气性。茶壶容积相对宽松,便于茶条舒张和滋味的浸出。二三人同饮普洱茶,一般用250毫升紫砂壶,人多时可用300-400毫升的茶壶冲泡。刚买到的新壶要用茶水煮一煮,以去除“窑味”和土味,并经使用一段时间(俗称“养壶”)后再冲泡好茶,达到“壶熟茶香”的效果。但紫砂茶具色泽多数深暗,用它泡茶,对茶叶汤色均不能起衬托作用,对外形美观的茶叶,也难以观姿察色,这是其美中不足之处。此外,用瓷壶和瓷盖碗茶具也可冲泡普洱茶。

2. 盖碗杯(最常用):

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

3. 陶瓷提梁壶(实用便捷):

由于普洱的冲泡适宜使用大一点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现出普洱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

4. 土陶瓷提梁壶:

一般体积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陈韵,且适合多人,朋友之间一起饮用,故土陶瓷提梁壶已经成为一新的时尚。

5. 烧水具:

现今常用“随手泡”烧水,比较方便。如果冲泡一些比较好的普洱茶时,应以铜壶或砂壶明火烧水,以保持泉水的活性和提高水温。

6. 茶杯:

一般以白瓷或青瓷为宜,以便于观赏普洱茶的迤俪汤色。茶杯应大于功夫茶(乌龙茶)用杯,以厚壁大杯大口饮茶,这既适应普洱茶醇厚香甜的特性,也比较贴近云南人粗旷的饮茶习俗。

7. 公道杯:

以质地较好的透明玻璃具为首选。普洱茶以茶汤晶莹亮丽、颜色多变而著称。人们常常把云南普洱茶的汤色比喻为“陈红酒”、“琥珀”、“石榴红”、“宝石红”等等。观色已成为普洱茶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普洱茶的茶汤色泽和质地因茶叶的产地、制作工艺、用料、储藏环境、陈化年限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观汤既是审美也是评价茶质好坏的重要环节。

8. 剥茶起:

以硬木或硬竹子制作,用于紧压茶的解块。通过逐层拨茶,既能保持茶条的完整,减少碎末茶,又便于面茶与里茶的搭配,准确反映紧压茶的品质。

三、备茶

对于普洱紧压茶,茶性有里外之分,即便是一块里外用料一致的紧压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续,表茶和里茶的茶性也有区别。所以,在饮用之前,应将紧压茶解散,放于陶缸里让其散散气,同时让面茶与里茶混合均匀。对于密封较严的小包装散茶,饮用之前也应让其透透气。经过这样处理后饮用,其品质优于现解块现开封现冲泡。

熟悉茶性: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青茶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每一片普洱茶都有其独自的个性,只有熟悉所泡茶叶的个性,再通过娴熟的冲泡,才能展现出茶的个性美。茶性决定了茶具的选择、投茶量多少、水温的高低、冲泡节奏快慢,甚至于选用什么水。茶性与冲泡方法之间有着许多微妙的关系。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泡较长时间才出味,而有的普洱茶却能短时出浓汤。这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在起作用。无论传统青茶还是人工发酵茶,基础原料都是云南晒青茶。传统晒青茶大多为茶农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间较红茶、绿茶等茶类短,揉捻程度也轻于这些茶类,因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当然,也有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毛茶的。这部分茶叶冲泡时出味相对较快。此外,云南大宗普洱茶紧压茶,除用少量细嫩面茶外,大多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冲泡。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影响看,轻发酵或发酵适度的普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发酵过度的茶。

四、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在品饮普洱茶时要注意基本姿态和冲泡手法,如果有了优美的饮茶姿态和高超的冲泡技术,整个饮茶过程就会更加妙不可言,回味无穷。普洱茶茶艺重点在于具、技、和、真。

具——紫砂壶或盖碗能呈现普洱茶茶性;

技——对泡茶三要素及普洱茶基本知识的掌握;

和——具有茶人的平和心态,柔和,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和谐美;

真——普洱茶要真,茶人的心要真诚。

(一)紫砂壶冲泡普洱茶冲泡基本步骤

1. 备水、备具、赏茶:

备好清洁的冷水,准备好烧开水的器具,或者事先烧好开水,贮于热水瓶备用。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用来招待客人的茶,冲泡者对其品质和贮藏情况要有所了解,将预备冲泡的普洱茶装人茶碟或小茶样盘中,送到客人面前鉴赏,俗称干看,包括观赏干茶的外形、干茶的色泽、闻千茶的香气。

在普洱茶冲泡中,如果要取拿物品,需要讲究一定的手法,如: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立式物品,要求搭于胸前或前方桌沿的双手慢慢向两边平移至肩宽,接着向前合抱欲取的物品。取物时,手掌心相对捧住物品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双手收回,然后再去捧取第二件物品,直至动作完毕复位;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茶点、茶杯等,要求搭于胸前或前方桌沿的双手慢慢向两边平移至肩宽,向前去端欲取的物品,端物件时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作“荷叶”状,平稳移动物件。

2. 温壶涤具:

在紫砂壶中置入烧开的清水,荡壶,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用“狮子滚绣球”、或逆时针平摇品茗杯、或以手滚动温杯的手法温洗品茗杯,最后一个品茗杯的水直接倒入茶盘中。

提拿握把壶要求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或盖一侧,握壶把。提拿无把壶要求右手虎口分开,平稳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食指也可抵住盖钮。提梁壶要求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偏右侧的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如果是大型壶,可用双手法,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或壶盖。

常见的温壶过程及手法:首先是开盖,开盖时要求左手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按壶盖的壶钮上,揭开壶盖,提腕依半圆形轨迹将其放人茶壶左侧的盖置中。接着是注汤,注汤时要求右手提开水壶,按逆时针方向回转手腕一圈低斟,使水流沿圆形的茶壶口冲人。然后提腕令开水壶中的水高冲人茶壶,当注入l/2左右的水时复压腕低斟,回转手腕一圈并用力令壶流上翻,令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回原处。再是加盖和温壶,加盖与开盖的顺序刚好相反。荡壶时要求双手取茶巾横覆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三指握茶壶把放在左手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腕,使茶壶壶身充分与开水接触,将冷气涤荡无存。最后是倒水,倒水时需将水倒入公道杯或水盂。

3. 投茶:

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置茶用茶匙从茶叶罐中取出茶叶投置入杯壶中;或将茶叶罐中的茶叶先倒人茶荷,再转倒入壶中;或将茶叶缸的茶叶先倒入罐盖,再转倒入壶中。置茶量则根据所品的茶品而定。

常见的置茶过程及手法:首先是开盖,开盖时要求双手捧住茶样罐,两手大拇指用力向上推外层铁盖,并边转动茶样罐,使各部位受力均匀。当其松动后,右手虎口分开,用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抵住外盖外壁,转动手腕取下后移放到茶盘右侧后方角落。然后是取茶样,取茶样时要求左手紧握住已开盖的茶样罐,右手放下罐盖后,弧形提臂转腕向箸匙筒边,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三指拿住茶匙柄取出。将茶匙插入茶样罐,手腕向内旋转舀取茶样,左手应向外旋转手腕。舀出的茶叶投入冲泡器后,将茶匙复位,再将茶样罐盖好。最后是闭盖,当取茶完毕后,取盖扣回茶样罐,用两手食指向下用力压紧盖好即可。

4. 润茶:

沸水置入壶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重复一次。润茶水同时可留在公道杯中,用来淋壶,以保持茶汤的温度,或用来温杯涤具。

5. 冲茶浸润:

根据情况掌握冲泡时间。高冲,是提起水壶于稍高处(离茶壶或杯碗口十五厘米左右),以向内方向(逆时针)打圈,并使水柱上下反复拉降三次,将开水倒入茶壶,一方面利用水注的冲力使壶茶进行翻转,均匀打湿,便于冲泡;另一方面水柱粗细适中,动作文雅,寓敬茶迎客之意,向内打圈旋转,表示“来、来、来”欢迎客人,而向外打罔旋转,则有“滚、滚、滚”赶送客人之嫌。使水柱上下拉降三次,以致水壶嘴要上下点三下,雅称“三点头”,表示向客人致敬意。开水冲入壶后,会浮现一层泡沫,故以壶盖轻巧地推刮,使泡沫粘到壶盖,再以开水淋去,盖好后,可用润茶水及沸水在盖上浇淋开水,进行淋壶,以保持壶内茶汤温度,加速出汤速度,也称为壶外添香。

6. 分茶:

壶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后入公道杯,再均匀的低斟分入品茗杯中。低斟,是茶泡好后,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沿,以免香气散失,温度降低。若没有公道杯,可采取巡回式分茶,一壶茶,通常分四杯。从茶壶倒茶入杯时,不要一次倒满,开始每杯先二点,然后巡回均匀地加至七分满,使每杯茶汤浓度一致,为“关公巡城”;当茶壶倒茶入品茗杯将尽时,以“点”状将“精华”依次“点到各品茗杯中,每杯要滴得均匀,以求每杯茶汤浓度一致,即“韩信点兵”。

7. 敬茶:

又称奉茶敬客,即将品茗杯放在茶托中,双手持杯托,举齐眉,奉给宾客。

8. 品饮:

接茶后,趁热品尝,品饮时先观汤色,重在闻香,然后再啜味。茶汤入口不咽下喉,边吸气边在舌尖打转,反复品赏,徐徐咽下,领略甘美的回味。品饮普洱茶,重在寻香探色。

在茶艺表演中,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程序可为:备具→行礼→温杯洁具→赏茶→投茶→润茶→冲泡→斟茶→分茶→奉茶→品饮。

(二)宽壶留茶根闷泡法

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三)中壶”功夫茶”泡法

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泡。

(四)盖碗冲泡普洱茶冲泡基本步骤

1. 备水、备具、赏茶:

准备好泡茶用水、茶具及普洱茶。

2. 温碗涤具:

盖碗中置入烧开的清水,主要起到温盖碗的作用。常见的温盖碗过程及手法如下:

首先是斟水,斟水时要求碗盖反放着,近身侧略低且与碗内壁留有一个小缝隙。提开水壶逆时针向盖内注开水,当开水顺小隙流入碗内约1/3左右后,右手提腕令开水壶断水,并将开水壶复位。

接着是翻盖,翻盖时要求右手取渣匙插入缝隙内,左手手背向外护在盖碗处侧,掌沿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由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大拇指、食指与中指随即将翻起的盖正盖在碗上。

然后是烫碗,汤碗时要求右手虎口分开,大拇指与中指搭在内外两侧碗身中间部位,食指屈伸抵住碗盖盖钮下凹处。左手托住碗底,端起盖碗右手手腕呈逆时针运动,双手让盖碗内各部位充分接触热水后放回茶盘。

最后是倒水,倒水时要求在盖碗左侧留一小隙。让水从盖碗左侧小隙中流进公道杯,温品茗杯同“紫砂壶冲泡”。

3. 投茶:

将普洱茶小心置入盖碗中。

4. 润茶:

沸水置入壶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重复一次。润茶水可留在公道杯中,用来温杯涤具。

5. 冲茶浸润:

根据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 分茶:

盖碗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后入公道杯中,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品茗杯中。

7. 敬茶:

又称奉茶敬客,即将品茗杯放在茶托中,双手持杯托,举齐眉,奉给宾客。

8. 品饮:

品饮普洱茶,重在寻香探色,品饮时先观汤色,重在闻香,然后再啜味。

(五)不同普洱茶的冲泡

1. 散茶的冲泡:

可选用粗砂壶或盖碗进行冲泡。温杯洁具后,在壶中投入5克茶叶,采用中注水,让茶叶在壶内翻腾,瞬间把洗茶水倒掉,而后进行定点冲泡,刮沫后盖上盖,静等10秒左右便可出汤品茗。散茶虽没有特别的造型,但她却很随意、安静、朴实,也不失意蕴悠长。

2.熟沱的冲泡:

可选用盖碗或紫砂壶进行冲泡。用茶刀或手把茶掰开,解散后呈颗粒状,温具后按1:30的茶水比投茶和水,进行醒茶后冲入沸水,约1分钟左右再出第一泡汤,以后几泡的出汤速度加快,时间有所缩短。看着透明公道杯中的红浓明亮的茶汤,会感到人生的幸福是用心去体会的。

3.青饼的冲泡:

一般选用盖碗冲泡。轻解一块青饼后,以稍降温的沸水快速醒茶,开盖可闻到清新之气,接着冲泡,慢慢品味彩云之南春天的茶乡民族风情。

4.陈年熟饼的冲泡:

一般选用宽肚厚胎紫砂壶来冲泡,可采用留根泡法。解开月团茶,烫壶温具后,按1:30投茶和水,沸水高冲快速洗茶两次,开盖闻茶底,“暗香”浮来,继续高冲水,刮沫淋壶后,慢慢的三口为“品”,领略圆厚温润、浓郁饱满的沉稳顺滑之韵。

5.宫廷普洱茶的冲泡:

一般选用紫砂壶冲泡。烫壶温杯后,投入3-5克茶,快速润洗茶两次后,高冲水,荡壶后将茶汤斟入茶海中,然后便可寻香品味宫廷普洱茶,体会悠然的人生。

6.普洱奶茶的冲泡:

准备好已泡好的熟茶茶汤,将牛奶加热,向大品杯中倒入茶汤,根据个人口味再向杯中倒入一定比例的热牛奶,用汤匙搅拌,充分混合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糖或盐,也可不放,由此可以享受一次浪漫营养的醇厚普洱。

7.酥油茶的制作:

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再经加工而成的茶汤。先将紧压茶(康砖茶、普洱茶或金尖)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15-20分钟,滤去茶渣,将茶水注入长约1米,直径为20厘米的长柱形的打筒内。同时,加入适量酥油。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抄熟研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放少许盐和鸡蛋。接着,用木杵在筒内上下抽打。当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当咣当”转为“嚓嚓”时,便可喝了。

五、普洱茶冲泡中注意的问题

1. 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者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一般投5-8克,但是要依据个人饮茶习惯、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等级、喝茶人数来定。就饮茶习惯而言,云南以浓饮为主;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它地些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忌一成不变。

2.水温:

主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等级来定,同时考虑饮茶季节和当时的温度。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冲泡普洱茶: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

3.冲泡时间:

配合水温、投茶量、茶的特性及第几泡等因素来定。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抱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4.洗茶:

《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要洗两次左右。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5. 如何掌握“透”、“闷”技法?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两种冲泡技巧。“透”指冲泡过程中,不加“盖”(如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冲泡过程中,加“盖”(如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展茶品香气。冲泡普洱茶时,如何掌握“透”、“闷”技法,应视普洱茶的原料嫩度状况而定。一般来说,“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芽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粗老原料,细胞壁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透闷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技法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壶、瓷器、石器、容水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6. 那一类型的普洱茶适合“煎煮”?

以一芽三、四叶或含梗量大的原料加工出来的普洱茶较适合煎煮。这是因为嫩度低的鲜叶和较粗老的原料内含物少而单调,通常是糖类、全果胶、淀粉、粗纤维的含量较高,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等的含量较少,常温冲泡滋味成分不够协调,常显得淡薄、粗淡或粗涩,因为较适宜采用“煎煮”的方式饮用。一些低档普洱茶(如八级、九级、十级等)可以先行冲泡后再煎煮。由于他们的糖份含量较高,茶汤比较甘甜爽口,加之“煎煮”中氨基酸等鲜爽物质溢出,常出现浓浓的“蘑菇香”,且香气浓淡和鲜爽甘滑程度随“煎煮”次数发生微妙变化,别有一番情趣。这一特点在长时间“干仓”普洱熟茶中表现尤为明显,一般经过冲泡后的云南普洱茶,可经受3~4次“煎煮”品用。

以“煎煮”的方式饮茶,历史悠久,我国宋代以前的茶叶,几乎都是“煎煮”的。陆羽《茶经·五之煮》专门介绍了饼茶在唐代时的“煎煮”方式;煮茶方法曾受当时诗人元稹、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等的赞赏,专门写了不少煮茶的诗。到了宋代;唐代及其以前的“以末就茶镬”的煮茶方法逐渐演变为“以今汤就茶瓯瀹之”的泡茶,煮茶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仅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下来。以“煎煮”享用普洱茶,是一件古韵悠然的趣事,可一试!

7.谈谈普洱茶的评审(大滇说茶)

评审的方法,本来普洱茶是没有的,是从其他茶方面用类似原理引入,所以,我觉得有时很无理。浸泡5分钟,看看这个规则,沸水冲开,浸泡5分钟。你可以想见,这样的茶,闷泡5分钟,对两种不同的茶,都这样操作,大家手里有茶的,试试这样的结果,喝起来如何?

如果是当年的新茶,无论生茶熟茶,你觉得能喝吗?呵呵,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无法下咽的。所以,我加一个补充条件,建议投茶量为5克,但基本这样,如果水温够高,估计喝下去,也谈不上享受。所以,这种做法,某些人采用,也有一些人不采用这样的方法。

许多人的做法是:第一遍,把茶闷泡三分钟,直接倒掉,然后再加水,闷泡2分钟,以这个时候的口感来判别内质,在所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貌似可以得出结论?然后,我们就可以给茶打分,80、90、100分?

普洱茶,有时真的很累,因为这样也不行。你用一个机器揉的茶跟一个手工揉的茶来对比,就算是同一个寨子,同一棵树的茶,揉捻不同,大致的口感差异非常大,如果揉捻较重,显然,在第一泡出汤会较快,很可能第二泡无味。就此推断茶的好坏,会非常不准确,所以,在做品审前,茶品是不是适合放在一起来比,也是要预先考虑的。你用布朗和易武来PK,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们总结下看散茶(毛茶)的方法:干看条索、嫩度、色泽、净度,湿看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前四项称为外形因子,后四项称为内质因子。

第一条索:通常来说,条索紧结,被认为是好茶的一个指标。大滇解说:这个是因为大厂过去以收台地茶、机制茶为主,嫩茶条索较为紧结,而粗老黄片茶无法成为条索,故区分老嫩以条索是否紧来判断。老嫩程度,决定了茶的价格。而近年来,普洱茶百花齐放,衡量普洱茶价格的高低,不再以老国营时期,只重外形的方式,而更重口感滋味,因此,这条仅供参考。

第二嫩度:即看茶,芽头多少,采摘为单芽还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等。国营时期的标准,自然是芽头多,等级就越高,收购价格就越高。所以,易武的茶,在国营体系下,无论如何,都不能卖一个好价钱。

第三色泽:如果是生茶,大致看杀青有没有足够,老的生茶,注意看是否霉变等。色泽鲜绿,就要怀疑,是否有绿茶化,熟茶里面金毫过多,就要怀疑,是否拼有红茶等……

第四净度:这里不是指杂质什么的,而是指样品中,各等级茶的大致是多少。如果你看到里面有一芽一叶的茶,又有老黄片,又很很多茶梗,这个就是净度不好,不匀净。

本文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关于《普洱茶采摘到制成一片茶会遇到的问题》的精彩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精彩的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网站,每天不定时更新大量精彩内容!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4229.html

上一篇:文山包种茶的品质特点

下一篇:茶树枝干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