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南糯白毫茶|南糯白毫采制加工技术

2020-11-30
中国对采茶机的研究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近年来进展较快。机器采茶已在部分地区和国营茶场较大面积上试用,全国不少专业研究机构也对机采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1)采茶机类型与采摘效果:中国研制并已提供生产上试用、试验的机型有十余种。采茶机的工作原理均属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复切割式、螺旋滚刀式、水平旋转钩刀式三种。动力来源分机动、电动、手动三种。

采茶机的工效与茶芽生长情况、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及采茶机采摘幅宽度关系较大。机采的生产效率一般要比手采高6-15倍。如江苏芙蓉茶场机动螺旋滚动式采茶机(采摘幅宽270毫米,每台两人轮换工作),台时产量为80-100斤鲜叶,较手采提高15倍。湖北省74-I型手摇软轴传动采茶机(采摘幅27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产量为73斤鲜叶,较采提高6-8倍。上海农机所和我所试制的JW机动往复切割有茶机(幅宽30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间量为80-90斤鲜叶,比手采提高10倍左右。

采茶机的采摘质量,以往复切割式为好,完整芽叶可达60-70%,加上破碎但能制茶的部分鲜叶,可制率达85-90%。水平旋转钩刀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为40-55%,可制率在75%以上。螺旋滚切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只有30-40%,可制率在50%以上。

(2)机采茶树树冠的培养:现有研制的采茶机,没有选择性,只能采摘树冠而上的芽叶。如果茶树树冠不平整,发芽不整齐,生长势不旺盛,往往影响机采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机采茶树树冠进行必要的培养,以适应机械采摘。准备实寿机采的茶树,一般应视茶树的生长势和树冠平整度等具体情况,进行深修剪或轻修剪,剪后即可机采,约经二、二年机采后,机采树冠便可形成。

根据研究资料和国外的经验,机采茶树树冠的高度,以60-90厘米为宜,过高过低都不便机械操作。如树高超过一米,则应进行深修剪。

采用何种树冠形状,最适于机械采摘?这是需要从南糯白毫单产、劳动强度、采茶工效等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树冠形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各地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有的以弧形产量为高,有的则以水平形产量为高,但一般差异不大显著。从劳动强度、采摘工效考虑,弧形树冠便于机采。因此,一般认为灌木型茶树,宜采用弧形树冠;小乔木型茶树,则可用用水平形树冠。

(3)机械采茶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采茶机在中国使用时间很短,目前,使用面积还不大,处于试验和试用阶段。因此,尚缺乏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在试验和试用过程中,也初步发现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经验。

炒制技术:

炒茶

南糯白毫采制技术,与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采回后及时板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页、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Cy316.com延伸阅读

云南南糯白毫|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


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难怪人们饮后吟诗道:“雾锁干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名称】:南糯白毫

【类别】:绿茶

【产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

【简介】

南糯白毫,创制于1981年,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měng)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 

南糯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凤尾竹”婀娜多姿,涌翠泻玉的茶树,沿山坡铺排到云际。这里终年云雾飘渺,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1℃,昼夜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达50厘米左右,俗有“海绵地”之称。含量丰富的矿物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能促进茶叶内有效物质的积蓄,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而南糯白毫则为其中的珍品。南糯白毫采自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的芽叶肥嫩,叶质柔软,茸毫特多,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成份。 

【采制】

南糯白毫属烘青型绿茶。一般只采春茶,3月上旬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

【品质特点】

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难怪人们饮后吟诗道:“雾锁干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南糯白毫的加工过程


南糯白毫,创制于1981年,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měng)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

南糯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凤尾竹”婀娜多姿,涌翠泻玉的茶树,沿山坡铺排到云际。这里终年云雾飘渺,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1℃,昼夜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达50厘米左右,俗有“海绵地”之称。含量丰富的矿物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能促进茶叶内有效物质的积蓄,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而南糯白毫则为其中的珍品。南糯白毫采自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的芽叶肥嫩,叶质柔软,茸毫特多,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成份。

【采制】

南糯白毫属烘青型绿茶。一般只采春茶,3月上旬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 

南糯白毫采制技术,与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采回后及时板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页、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南糯白毫是什么茶?


当第一次听到南糯白毫这个名字的时候,小编以为那是一种和糯米糍差不多的食物。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想法引起了朋友们的哄堂大笑。心内早已羞涩无比恨不得扇之际几巴掌的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气势上输,于是强压着渐渐红润的脸,颤抖地大声说,我就不相信你们一个个的都知道什么是南糯白毫。

当然,当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原来南糯白毫是一种茶叶的名字。回家后小编特意去查了下资料,南糯白毫产自云南西双版纳,是名副其实的云南茶叶,因为种植在南糯山而得名。

南糯白毫茶条紧结、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美,爽口润喉。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能促进茶叶内含有效物质的蓄积。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南糯白毫成为云南省茶叶中的珍品。茶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矿物质含量丰富。南糯白毫采摘以一芽二叶为标准,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南糯白毫,中国名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南糯白毫,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创制于198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一九八二年六月,在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经过专家鉴定,从各地推荐的众多优质绿茶、花茶中,评选出全国名茶三十种。南糯白毫光荣获选,榜上有名。

南糯白毫的保健功能

南糯白毫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南糯白毫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南糯白毫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含较多的氨基酸、糖类、钙、磷、铁、碘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对防治缺碘症、肺病、高血脂、动脉硬化、慢性气管炎等都有药用价值。

云南南糯白毫茶


一、南糯白毫茶的名称由来

南糯白毫,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

二、南糯白毫茶的历史

创制于1981年,连续两处被评为中国名茶。其主要工序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其吕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

三、南糯白毫茶的特点

南糯白毫茶条紧结、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美,爽口润喉。南糯白毫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能促进茶叶内含有效物质的蓄积。

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南糯白毫成为云南省茶叶中的珍品。茶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矿物质含量丰富。

四、南糯白毫茶的制作

南糯白毫采摘以一芽二叶为标准,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南糯白毫,中国名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南糯白毫,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创制于198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一九八二年六月,在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经过专家鉴定,从各地推荐的众多优质绿茶、花茶中,评选出全国名茶三十种。南糯白毫光荣获选,榜上有名。

五、南糯白毫茶的相关文章

[茶叶历史]南糯白毫的历史传说 [茶叶功效]南糯白毫茶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茶叶制作]南糯白毫茶的制作工艺 [茶叶制作]茶叶采摘之机采茶(采茶机) [茶树栽培]南糯白毫茶的生长环境

南糯白毫茶茶叶介绍


南糯白毫茶条紧结、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美,爽口润喉。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能促进茶叶内含有效物质的蓄积。

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南糯白毫成为云南省茶叶中的珍品。茶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矿物质含量丰富。 南糯白毫采摘以一芽二叶为标准,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

南糯白毫,中国名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南糯白毫,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创制于198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南糯白毫茶的制作工艺


南糯白毫采制技术,与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

鲜叶采回后及时板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

鲜叶下锅后用竹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

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页、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

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

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南糯白毫茶的特点是什么?


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难怪人们饮后吟诗道:“雾锁干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名称】:南糯白毫

【类别】:绿茶

【产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

【简介】

南糯白毫,创制于1981年,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měng)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

南糯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凤尾竹”婀娜多姿,涌翠泻玉的茶树,沿山坡铺排到云际。这里终年云雾飘渺,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1℃,昼夜温差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达50厘米左右,俗有“海绵地”之称。含量丰富的矿物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能促进茶叶内有效物质的积蓄,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特佳,独具风味,而南糯白毫则为其中的珍品。南糯白毫采自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的芽叶肥嫩,叶质柔软,茸毫特多,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成份。

南糯山的原始森林,终年云雾飘渺。这里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1。C;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达50厘米左右,有“海绵地”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土壤,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因此,南糯山的茶叶质地优良,成茶独具风味。尤其南糯白毫,是采自云南的大叶种,芽叶肥嫩,叶质柔软,茸毫特多。南糯白毫,是烘青型绿茶。

一般只采春茶,清明时节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主要工艺为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等四道工序。该茶冲泡后,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

南糯白毫于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198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被茶界专家认为是大叶种绿茶中的优秀名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南糯白毫的采制:

南糯白毫属烘青型绿茶。一般只采春茶,3月上旬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

南糯白毫品质特点:

南糯白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难怪人们饮后吟诗道:“雾锁干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云海白毫茶|云海白毫茶的加工技术


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云海白毫茶为手工炒制。主要工艺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六道工序。

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

揉捻:采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条率达90%以上为适,历时10分钟左右。炒二青:目的是失水和初步做形。锅温先高后低,一般为90~70℃。炒制时以抖为主,以便尽快散发水分。当炒至六成干时,改用快速轻搓手法,以达到芽叶完整,失水均匀的目的,当茶叶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历时8分钟左右。

理条整形:是云海白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拉、搓等手法,达到理齐茶条,拉直、搓紧条索的目的。锅温60~70℃,历时15分钟左右。复炒:通过继续做形和失水,达到定形的目的。锅温50℃左右,继续采用理、拉、搓的手法炒制,当茶叶条索紧直圆浑,干度达九成时起锅摊凉。干燥:采用烘笼或烘房进行,掌握文火慢烘的原则,达到增进香气,干度均匀一致的目的。烘温50~60℃,烘时2小时左右。当含水量达6~7%,手捻茶叶即成末,起烘摊凉装箱贮藏。云海白毫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圆浑,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浓爽,甘美如饴,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常饮云海白毫,能消解油腻,增强血管弹性,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大有裨益。

杀青对云海白毫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揉捻是云海白毫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至云海白毫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云海白毫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

云海白毫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银针白毫采制技术


银针白毫,简称银针,又叫白毫,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它与宋代《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以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龙团胜雪”饼茶和现代的凌云白毫、君山银针等茶不同,它们的原料先经蒸、炒杀青,属绿茶或黄茶类。

采制银针白毫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侧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银针白毫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银针白毫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处,晒晾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焙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杂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银针白毫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加工


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1554年)记载芽茶制法:“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后来闻龙在《茶笺》(1630年)中也引述芽茶制法以“生晒不炒不揉为佳”,这与当今白毫银针制法十分相近。

白毫银针属芽形白茶。清嘉庆元年(1796年)创制于福建省福鼎县,系采自菜茶群体茶树的芽头制成的。1886年开始,改用大白茶肥壮芽头制银针,芽壮毫显,洁白如银。清光绪16年(1891年)已有出口,历销德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县与政和县,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早时将福鼎所产的称北路银针,政和县产的称西路银针。两者在采制的茶树品种、采摘方法及加工技术上均略有不同。

(一)采摘要求1.品种选择 白毫银针系用肥芽制成。北路银针采自福鼎大白茶品种,西路银针选用政和大白茶。凡雨露水芽,风伤、虫蛀芽,开心、空心芽,病、弱、紫色芽,均不宜采用。

2.采摘时间与新梢成熟度 每年于春季采制1次,其他季节不制银针。福鼎产区于3月底至4月初、当茶树新芽抽出时,留下鱼叶,摘下肥壮单芽付制。也有采1芽1叶置室内“剥针”的。政和产区于4月上、中旬新梢抽出1芽1叶至2叶初展时,将嫩梢采下,置室内阴凉通风处剥针。

剥针是一手持嫩梢基部,另一手将叶片轻轻剥下,余肥芽(带梗),称鲜针,以付制银针。

(二)初制加工技术初制工序分萎凋与干燥2道工序。现将福建产区制法介绍如下。

1.北路银针制法 即福鼎制法。

将采下的肥芽薄摊于萎凋篾垫上,置阳光下暴晒l天,达八九成干,含水率12%~20%。剔除展开的青色芽叶后用文火焙至足干。烘焙用焙笼,于烘心盘上垫衬一层白纸,以防灼伤芽毫,确保成茶毫色银亮。每笼投鲜叶0.25千克,烘温40℃~50℃,约30分钟可烘至足干。此为传统制法,做工精细。现有用烘箱或手拉式烘干机干燥的。

烘焙时应严格控制火温。温度过高、摊叶过厚,容易造成茶芽红变,香气不正;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毫芽变黑,品质劣变;火候过度,毫色发黄。上述种种,均有损于品质。

2.西路银针制法 即政和制法。

将鲜针薄摊于水筛中,置通风处的萎凋架上萎凋,或在微弱阳光下摊晒。至七八成干、含水量20%~25%时,移至烈日下晒干,一般需2~3天才能完成。干燥有风的晴天;可采用先日光萎凋后风干的制法。于上午9时前或下午3时后,阳光不甚强烈,将鲜针置日光下晒2~3小时,然后移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至八九成干时,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晒干的茶香气较低,稍带青气。

3.晒毛制法 鲜叶采摘后,先晒后剥针,称“晒毛针”。

将采下的嫩梢,薄摊在微弱的阳光下。晒至入九成干时移入室内,剥去真叶和鱼叶,俗称“抽针”。然后再用文火焙干或晒干。

白毫银针品质优劣与采制时的气候关系极大。以晴天,尤其是凉爽干燥的气候所制的银针品质最佳。

(三)毛银针加工技术毛银针加工技术程序主要有筛分、拣剔、复火3道工序,而后装箱。

1.筛分 先用6号或7号筛筛分。筛上为特级银针,芽针长大洁白;筛下稍逊,为一级银针。

2.拣剔 银针拣剔要求精细,用手工摘去过长的嫩梗(俗称银针脚),拣除各种变色芽、绽开芽及杂物,使外形匀净、整齐美观,内质一致。

3.复火 复火是银针装箱前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既可使成茶达到贮运的水分要求,又可增加茶芽的热韧性,使装箱时不致断碎。复火温度80℃~85℃。烘时长短视付烘茶芽含水率而定,一般复火10~30分钟,中间翻烘1次,严防断碎。翻后用厚布盖面,使茶芽受热均匀,并保持适当水分,以备装箱。

4.装箱 将复火适度的银针趁热由焙笼直接倒入茶箱。每倒数笼后,迅速垫上净布,用匀力稍加压实,注意切勿将茶芽压碎。每次操作,动作要轻快,一般不超过5分钟;否则,茶芽冷却变脆,加压时易断碎。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3214.html

上一篇:勐海到昆明 阮殿蓉的普洱茶创富之路

下一篇:【刀哥说茶】朱文精,不该被遗忘的云南茶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