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造成茶树衰老的原因|衰老茶园的改造

2020-11-16
茶树与其全木本植物一样,其一生中经历着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可以短至20年~30年,也可长至百年以上。茶树衰老以后,长势明显减弱,发芽少,发芽晚,芽叶瘦薄,对夹叶增多,树完表面“鸡爪枝”明显增多,有部分枝叶枯死,出现从根颈直接抽出“地蕻枝”的自然更新现象,形成新老两种叶层的“两层楼”蓬面。整个茶园从表面上看去,是一幅衰败下阵来景象。

造成茶树衰老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树龄大,自然衰老。

二是疏于肥培管理,茶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加上过度采摘,造成未老先衰。

三是茶树立地条件土壤善不好,如土层浅薄,在一事实上深度的土层中有一层坚硬的隔土层,科学上称之为“铁锰结核层”,影响了根系的发育;或是地势低畦常积水,发生茶园湿害,土壤通气善不良,影响根系发育,造成营养不良;或是土壤酸大班度不适宜,严重酸化或是碱性土,不适宜于茶树生长。

四是茶树遭受了病虫的严重危害,或是防治病虫用药不当,造成药害;或是用肥不当,造成肥害等。茶树衰老以后,产量明显降低。正常生长的茶树,茶园亩产干茶一般都在100千克以上嵩县产茶园亩产干茶可达200千克~400千克,甚至更高。衰老茶园的产量往往亩产干茶都在100千克以下,有的只有二三十千克左右。衰老茶园不仅产量低,茶叶质量也明显下降,对夹叶增多,叶张薄,叶色偏黄,内含苞欲放物中品质成分含量明显下降。制成的茶叶叶色枯暗,香气低,滋味淡,不耐冲泡。由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茶园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衰老茶园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对衰老茶园的改造成一般从改、改土、改管理三个方面着手。改树的措施一般通常使用重修剪和台刈的方法。茶树经过多年采摘和轻修剪,爱步趋向衰老,用修剪的方法,已无法使茶树恢复树势,必须采取重修剪。方法是春茶后离地表30厘米~40厘米处剪去上部的枝叶,经过一二年的肥培管理,茶树又能会出现枝繁叶茂的状况。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爱收修整理。但是,当茶树生机明显衰退,枯枝多,茎杆寄生苔藓,出现不少“地蕻枝”,开成两层楠叶树冠时,必须采取台刈的方法使茶树重新复壮。台刈就是在春茶后离地表5厘米~6厘米处,砍割去地上部所有枝条,并加强肥培管理。一般经过二三年的恢复,茶树又能长出粗壮的枝条,肥大的枝叶,发芽势头明显提高,似乎“返老还童”了。改土、改管理是对不良土壤条件进行改造,采取深耕,破除隔土层,二次方程有机肥;对低畦地开排水沟,排除积水;对严重酸化或碱性土进行客土改造;对有严重病原体虫害的茶树,对症下药防治病虫。对那些劣质品种或品种混杂的茶园,可采取换种改植的办法,重新种植优良茶树品种。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完整的、完全一样的DNA序链。当它离开了母体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器官的束缚,成为游离状态,那么在一定的营养和植物的作用下,细胞经过分化而恢复其遗传的全能性,起着类似受精卵的发育功能,从而进一步长成完整的植株。

cy316.cOM编辑推荐

衰老茶园的改植换种


1.深挖老茶树,连根拔起。注意清除残根。

2.实行深翻,结合施足底肥。翻垦深度50~6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可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剂常用的有二溴乙烷(EDB)及氯化苦等。确定茶行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厘米、宽60厘米,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亩施人畜肥2~3吨,加饼肥200~400千克、磷肥300~600千克,施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3.完善茶园基础设施。①整修梯坎和人行道路,在茶园周围、路旁、沟边及山顶,种植适合茶园的树木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比如杉树、桉树等。

②完善茶园灌溉系统,修建蓄水池,以利于茶园管理。每10~15亩修建一个15~20立方米的蓄水池。

4.茶树种植。①茶行布置。要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耕作、采摘管理和保持水土。

②种植密度。不可太稀,也不可太密,依地形和品种而有不同,同时有利于茶园机械化管理。实行双株双行,大行距1.5米、小行距0.33~0.4米、穴距0.3~0.34米左右,亩植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株左右。茶树品种选择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茶类品种要求而定。重庆地区适宜生产名优茶的品种主要有巴渝特早、福鼎大白等品种。

③茶苗移栽。茶苗移栽最佳时间为9月中、下旬和10月上旬。茶苗的移栽宜选择无风的阴天定植。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为节约用水,在种植最后覆土时,应使茶行两边盖土略高,使种植坑形成凹形,有利于再次浇水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5.幼龄茶园的管理技术。①定型修剪。第一次,定高度,促分枝。在移栽定植时,离地20厘米下剪;第二次,培养骨干枝。在上一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长到40~50厘米高时,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下剪;第三次,形成丰产树冠骨架,在第二次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修剪,把茶树高度控制在60厘米以下。

②施肥及抗旱保苗。幼龄茶园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定植后的茶园,第一年初夏,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腐熟人畜粪尿50~100千克或尿素2~3千克对水稀释后浇施。当年夏、秋季节还应再施追肥(或根外追肥)2~3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追肥3~5次。幼龄期茶园的追肥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注意抗旱,及时补苗。

③茶叶采摘。幼龄茶园以培养树冠为主,幼龄期实行打头采摘。按照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打顶留侧、打高留低、采中留边的方法。第一年不采。

④茶树病、虫、草害防治。茶树的病虫草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做好防治工作。一是以农业防治为主,采取加强肥培、增强茶树抗病虫能力、清除虫源等有效措施。二是开展优化防治,做到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生产茶园中用药要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三是在茶园中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天敌,应用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重点防治螨类、叶蝉类虫害。合理间作,及时锄草。

茶树低产原因与改造依据


茶树的个体发育过程,是遵循着由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规律的。人们栽培茶树的目的是收获茶叶。壮年期茶树,长势旺盛,在良好栽培条件配合下,产量构成的重要指标,如茶园覆盖度、单位面积芽密度均能获得最大值,是茶树产量的高龄期。随着树龄的增长,在多年采摘与修剪的条件下,茶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这种变化在地上部的反映,是育芽能力显著减弱,新梢节间变短,叶面积变小,叶片变薄,对夹叶增多,并出现回枯枝梢,茶叶产量逐渐趋向自然减少。 茶树机能的衰退,往往树冠的衰退最易为人们察觉。其实,机体的衰老主要还是从根部开始。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根部多年定位,而且占地有限,年复一年地在原地吸收与代谢,根际环境无法更新,或在长时期内行不到土、肥、水等的改良与补充,根际的衰老与萎缩,必然引直民地上部生长的削弱。地上、地下两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茶树生理机能趋于衰退,茶叶产量每况愈下。另外一些新植不久的茶园,由于选地不当、种植不合理、重采轻培或病虫危害,茶园土壤瘠薄、水土流失、缺株断行、茶蓬矮小,树势未老先衰的茶园,生产力也同样低下。

在研讨茶树由于树龄过大而引起茶叶产量降低的同时,不难在这类茶园中发现茶树另一种特性,那就是树体的自然更新现象。对于更新的认识,应看成是茶树发展的表现,是树体内生长和衰退两个对立现象的统一,是茶树个体发育过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茶树自然更新比较缓慢,同时也不整齐,但却为人们寻求促进这种过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茶叶高产实践证明,旺盛的生理机能是茶叶丰产的基础。要提高衰老茶树的生长势,首先必须恢复其生理机能。根据茶树自然更新现象,运用阶段发育理论,即植物阶段变异是在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内发生,而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传递给分裂出来的子细胞,而不能传递给未通过这一发育阶段以前所分裂出来的细胞,从根颈部位长出的新枝,在发育阶段上是最年幼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形成层细胞和组织有很多临时性器官,分别形成新枝梢和新根系,一旦解除顶端优势,打破相对平衡,潜伏芽猛发旺长,在根系更新和其他栽培管理条件的配合下,能迅速建立新的平衡,苛树就能达到全面复壮的效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890.html

上一篇:铁观音奇茶妙墨俱香

下一篇:刺果茶的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