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宁海跃龙街道兴起油茶种植热

2020-11-16

这几天,天农果蔬合作社趁着晴天有利时机,每天组织十几名民工在承包的荒山上砍柴挖草,平整土地,种植油茶树苗。业主陈珊珊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他在跃龙街道草坦头自然村投资承包了300余亩的荒山用来种植油茶,虽然从种植油茶到产油需要3至5年的时间,但在这段油茶生长期内,可以合理套种无公害蔬菜和进行家禽养殖,也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据跃龙街道农业经济科科长何凌介绍,目前全街道已种植油茶上千亩,发展油茶种植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农业产业之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还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干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种油茶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须施用任何农药,因此茶油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市场前景广阔。

跃龙街道发展油茶种植业始于去年初。当时该街道山陈村民黄才松,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引进无心条高产油茶种苗,并成立了宁海县才松油茶产业合作社。到目前,他在城区周边高山之中已种植优质高产油茶500余亩,去年以来,该社还在油茶基地里套种无公害高山疏菜,收入不菲。今年,该街道不少农户纷纷到才松油茶产业合作社学习取经,发展油茶种植业。油茶种植不仅把荒山利用起来,也能逐渐带动一批低收入农户或闲散劳动力参与致富。

Cy316.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油茶 油茶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大家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是油茶吗?油茶与我们平时所见的茶叶不同,它的果实能榨油,是加工茶油的重要原材料,下面我就专门为大家说说什么是油茶,同时也会把油茶的功效与作用写出来告诉大家。

什么是油茶

油茶也叫炒米茶,是中国灌阳地区的地方特产,它是当地传统饮品之,平时家中来客人时,主要都会献上油茶供客人饮用,它是以茶叶、花生和葱花以及绿豆还有米粉等食材一起炒制而成的健康茶品。

油茶的功效与作用

1、油茶能补充营养

油茶与普通的茶叶不同,它是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小吃,营养丰富 ,含有人体必须的锌、锰以及镁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与维生素,平时人们食用以后能促进身体代谢,也能满足人体对多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

2、油茶能清热解毒

油茶的主要材料是油茶树的叶子,它是绿茶的一种,经过炒制以后有淡淡的香味,而且它能清热解毒,也能消除人体内的多种炎症,对咽喉炎以及口腔炎还有声音嘶哑等不良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油茶能排毒降三高

排毒也是油茶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含有多种天然的解毒物质,能让人体内积存的毒素快速排出体外,平时食用能起到清肠排毒的作用,另外油茶还能清理血液中的胆固醇,也能加快人体内脂肪分解与代谢,平时经常饮用油茶,能有效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以及高血糖等三高症状的发生。

酥油茶


酥油茶是西藏独有的一种茶,该茶的味道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吧,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酥油茶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茶的知识介绍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条。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油茶移栽早产丰产


油茶采用移栽法,在2—3年便开花结果,获得丰产,与直播的油茶相比较。能提早5—7年结果。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有如下:

一、炼山开荒 在油茶移栽前一年的秋季,可根据地形因地制宜,炼山开荒。可采取平地全垦,也可陡坡带垦或疏林穴垦,让土壤充分晒白风化。移栽时间宜在冬、春两季进行、春季应在立春至惊蛰之间。株距170—230厘米,行距170厘米。

二、选择茶苗 移栽的油茶树苗,应选择高100厘米以下,无病虫害的野生茶树苗。起苗时不要损伤主根系。

三、栽种须知 挖穴应有70厘米见方,先把表土放一边,底层的土放另一边。栽种时,先下基肥,放些牛栏粪,土杂肥,后放树苗。树苗要放正,根系要舒展,先填表土,把苗提一提,然后填上底层土后再踏实。如树苗较大,要剪除部分叶片,还要设支柱,以免摇动,影响成活。

四、植后管理 油茶移栽后,夏、冬两季除草覆土时,应结合增施肥料。夏季宜施磷、钾肥,以利结果,提高出油率:冬季宜施氮肥,以利春季抽枝发叶。移栽后头1—2年,可在油茶林间种花生、玉米、蔬菜、木薯、红薯等作物,以培肥地力,提高效益。移栽后第二年,要修剪枝1次,以后过2—3年再修剪枝条1次,应剪去脚枝、徒长枝、荫蔽枝和病枯枝,使树枝均匀,呈伞形树冠。管理中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油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衰亡。病害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严重时40%以上。晚期病果虽可采收,但种子含油量仅为健康种子的一半。 症状:病菌为害果、叶、枝梢、花芽和叶芽。果实被害初期在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渐扩大为黑色圆形病斑,有时数个病斑连结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上出现轮生的小黑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当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病果开裂易落。嫩叶受害,其病斑多在叶缘或叶尖,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具水渍状轮纹,边缘紫红色,后期病部下陷,病斑中心灰白色,内有轮生小黑点。枝梢受害,病斑多发生在新梢基部,少数在梢中部,椭圆形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病斑后期黑褐色,中部灰白色,其上生黑色小粒点,皮层纵向开裂,病斑若环梢一周,梢即枯死。枝干上的病斑呈梭形溃疡或不规则下陷,剥去皮层,可见木质部变黑色。花芽和叶芽受害变黑色或黄褐色,无明显边缘,后期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严重时芽枯蕾落 病原:油茶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是由核菌纲、球壳目、疗痤霉科、小丛壳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无性世代为茶刺盘孢菌,主要以无性孢子侵染。分生孢子单胞、长椭圆形,12-24×4-6微米。有性世代子囊壳黑色,略长圆形,散生,半埋生在寄主组织内,直径86-189.2×111.8-197.8微米。子囊无色,棍棒状,子囊孢子8个,单胞,无色或淡色,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15.27×5.67微米。炭疽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菌丝在10℃时开始生长,38℃停止,最适温度为28℃。 发病规律:油茶炭疽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芽、病蕾、枯花、病果、果柄或病枝上越冬。第二年春,当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或昆虫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5-17天。一般每年4月初开始发病,先是危害嫩叶、嫩梢。5月中旬至6月病菌侵染果实,8-9月落果最多。10月间为害花蕾,使病蕾脱落。病害发生和蔓延与温、湿度有关。当旬平均温度达到20℃,相对湿度达86%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88%时,出现发病高峰;夏秋间降雨次数和持续时间与病害扩展蔓延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雨日长,雨量大的年份,病害严重,反之则轻。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一般来说,低山高于高山,阳坡高于阴坡,山脚高于山顶,林缘高于林内,成林高于幼林。油茶林间种不当,发病期氮肥施得过多,常常会加重病情。油茶不同品种类型抗病力不同,小叶油茶、攸县油茶抗病性强;普通油茶易感病,紫红果比青皮果抗病。 防治方法:油茶炭疽病发病时间长,侵染来源广,受害部位多,危害面积大,必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数年,才能收到预期防效。 (1)油茶林内查清历史病株,在冬、春挖去另行补种。重病区或在轻病区内的重病株,结合油茶复壮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最大限度减少初侵染来源。 (2)油茶林密度不宜过大,使通风透光,降低林内湿度。若要间种,需选择矮杆作物,忌用高杆作物,以此造就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发病期不宜多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早春新梢生长后,喷洒1%波尔多液保护。5-9月果病盛发期,可选用75%百菌清1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或20%三环唑600倍液喷雾。 (4)新发展油茶林地区,应选育或推广抗病品种。如攸县油茶或普通油茶中的丰产高抗优株。

油茶盾蝽


油茶盾蝽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危害油茶及茶树,以口针刺吸油茶果实的汁液(上图),引起落果并降低籽粒的含油量。 油茶盾蝽每年发生1代,以5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成虫在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中旬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卵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若虫在7月下旬出现。末龄若虫在10月下旬开始越冬,越冬若虫多在生长浓密的油茶叶背或林下杂草中,单独或几头蛰伏在一起。地面杂草多、油茶枝叶过于浓密、管理不善的油茶林发生严重。成虫略有假死性,不善飞翔,多将卵产在油茶叶背。若虫有群集性,初孵若虫成群静伏在卵块旁,不食不动,进入2龄后,才成群转移危害油茶的幼果。1-4龄若虫每龄仅群集吸食一个果实,5龄若虫取食多单独进行。油茶幼果受害后,生理失调及病原菌(主要是炭疽病)侵染而普遍落果。果实在成熟阶段受害,虽大多不落果,但由于种仁被害,在种仁内出现海绵状白色斑痕,重量减少20-30%。在各种油茶品种中,普通油茶最易受害,其中以青皮果品种受害最重,红皮果较少受害。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油茶园内的杂草,消灭越冬幼虫。 (2)用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杀灭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雾毒杀若虫。

综合防治油茶尺蠖


油茶尺蠖又叫量步虫,是油茶主要的食叶害虫。其发生面积广、危害大,以蛹在油茶树蔸周围土里越冬,次年2月上旬开始羽化,3月下旬孵化幼虫,5月底入土化蛹。对其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人工防治。1、挖蛹埋蛹。秋冬季节结合垦复,除灭土里的蛹,或将蛹埋入土层深处使之不能羽化出土。2、捕蛾挖卵。尺蠖2月上旬至3月中旬羽化产卵,成虫飞翔力弱,而油茶树一般不高,可人工捕捉。卵块一般产在树枝下方或树干阴凹面,粘附不紧,可用竹片或小刀刮卵。我省群众的经验是:“桃花开,菜花黄,捕蛾刮卵切莫忘。惊蛰刮卵不算早,春分刮卵也不迟。莫等清明出虫子。”3、捕捉幼虫。“早稻插,麦子黄,上山捉虫王。”4~6龄幼虫药杀效果差,可组织群众上山捕捉。幼虫可带回喂家禽。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尺蠖应坚持“治早、治小”的原则,效果才好。要在每年4月上旬左右卵块基本孵化4龄幼虫以前用药。每亩用3%敌百虫粉剂3公斤喷粉,杀虫率在91%以上。用50%二溴磷、25%亚胺硫磷、40%治螟灵1000倍液防治2~3龄幼虫,每亩用药液50公斤,效果为97.3%~100%。用90%敌百虫晶体0.5公斤对水1200倍液防治,每亩用药液50公斤,效果为95.6%。 生物防治。利用尺蠖的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鸟类和菌类等来防治。据试验,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每毫升1~2亿孢子的菌液喷杀2~3龄幼虫,灭虫率达90%以上。此外,鸟类中的白头翁、鹑雉、竹鸡等,寄生蜂中的姬蜂、土蜂等都是油茶尺蠖的重要天敌,应大力保护利用。

茶树 种植


(一)品种和苗木的选择

1.品种选择与搭配

新建茶园的品种选择,主要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茶类生产、消费特点、企业产品定位以及茶树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1)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良品种的优异性状只有在适宜它生长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选择品种,首先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此外,.不同的茶树品种对土壤、地势及栽培条件也有各自的要求。如有的品种适宜在平地或丘陵地区推广,有的品种适宜在高山栽培。良种特性的发挥与土壤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栽培条件有关,有些品种在高山地区和土壤较差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良特性,而有些品种必须在土壤深厚、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优质高产。如潮州凤凰单丛茶在土肥及栽培管理较好的低海拔茶区产量高,但品质远不如在高山多雾的高海拔茶区。因此,在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时,必须对本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特性作全面的了解,以避免盲目性。

(2)选择的品种适制茶类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或者有独特的经济性状。茶叶的经济效益最终是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要考虑所选品种的茶类适制性应与当地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定位相适应。不同品种的茶类的适制性、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品种茶多酚含量高,适宜栽培在主产红茶的茶区,而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区应该选择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值低的品种。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茶类适制性,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一般来说,所选品种应是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并具有生长繁育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优质等特点。此外,根据需要,可考虑品种的某些独特经济性状,如高香型、低咖啡碱型、高氨基酸型、高茶多酚型和多茸毛型等。

(3)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合理的品种搭配,不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还能充分利用初制设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并有利于按不同品种茶园分批分片制订科学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茶叶采制等常年管理计划。品种的合理搭配主要考虑3个方面。第一,注意萌芽期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不同茶树品种的春茶萌发、开采期的早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甚至可相差1个月以上。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不仅有利于错开采茶高峰期,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还可以充分利用加工厂房和机械设备,减少闲置和浪费。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整个春茶期间都有高档名优茶产品。一般早、中、晚品种的搭配比例为6:3:1或5:3:2。第二,注意不同抗逆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多品种合理搭配后,可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存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的风险。日本曾经因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薮北品种,而造成茶园炭疽病流行,损失惨重。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应根据当地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性强、优势互补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而减少或不施用农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茶或有机茶。第三,注意不同适制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适制性为同一类茶而品质特色不同的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其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品种间的产品原料拼配和品质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分别适制不同茶类(显毫型绿茶、少毫型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多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一类品种都有一定面积的茶园,因而可以开发多茶类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不同茶类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2.无性良种苗木的标准

目前茶树的苗木主要分为有性苗木和无性苗木两种。有性苗木是指通过种子播种育成的茶苗。有性苗木的特点是变异性大,不易保留母本的特性,且品种纯度不高,不适宜作为名优茶发展用苗。无性苗木是指用茶树成熟枝条剪成短穗扦插育成的茶苗。无性苗木的特点是能较好地继承母本的遗传特性,不易发生变异,苗木品种纯度高,繁殖系数大。因此,无性系品种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如原产福建省福鼎县的福鼎大白茶品种,尽管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今仍然是广大茶区热衷推广的良种之一。

在引进无性良种苗木时,出圃要求因品种、气候及习惯不同而有所不同,茶苗出圃的最低标准为:

(1)苗木高度(根颈与茶苗顶牙基部的长度)不低于25厘米。

(2)根径(距根颈10厘米处的苗木直径)不小于3毫米。

(3)根系发育正常。

(4)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分木质化。

(5)无病虫为害。

不同时期扦插的茶苗,在1~1.5年内达到出圃标准。有的苗木虽不符合出圃标准,但当地气候条件能适应这种小苗移栽,往往效果也很好。从茶苗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长势衡量,大苗移栽的表现较好。但培养大苗问题很多,如苗圃中因大、小苗之间竞争,造成茶苗出圃量降低;大苗培育时间长,苗木的生产成本高;苗体大,定植较为费工。

(二)茶苗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1.清园

在开垦前应清除地面上的杂草、树桩、石头等,适当保留不妨碍种茶的树木作茶园遮阴树。

2.开挖种植沟

平地茶园(坡度在150以下的茶园)按直线开挖,大行距宽150~16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60厘米×50厘米。坡地茶园按环山等高线开挖,双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5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单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2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40厘米×50厘米。

(1)开挖时间。当年10月至次年2月。

(2)开挖方法。由下而上开挖,先挖最底沟,然后将 l~2行间5~10厘米的表土铲起回人第一种植沟: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和钙≮镁、磷肥50千克作底肥,将底肥与表土混合回沟,边回边打碎土块,草皮与草根回人下层。为避免底肥与茶苗根系直接接触,表土回填后上面再盖一层新土。

(三)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是指茶园中茶树的行距、株距(丛距)及每丛定苗数。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由于分枝习性、树姿树势等的差别,其种植密度应有所不同。如乔木型的大叶种,其行、丛距要适当放宽,行距应放宽至1.6~1.8米,丛距40厘米左右;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行、丛距以1.5米×0.3米,每丛定苗2~3株为宜。如分枝角度小的半开展型茶树品种,其行、丛距还可适当缩小。

不同地势、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园,其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结构良好的土壤,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地茶园,其行、丛距以1.5米×0.3米为宜,并适当增加每穴种植株数;坡度较大、土层浅薄、土质结构较差的山地茶园,行距可缩小到1.0~1.3米,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种植规格。

单行条植:行距130~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2~3株茶苗,亩植2000~3000株。

双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丛1~2株茶苗,呈“品”字形排列,亩植2500~3500株。

三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和株距各33厘米,每丛1~2株苗。亩植3000株以上。

一般大中叶品种多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植,小叶品种采用双行或三行条植。

(四)定植时间与方法

1.定植时间

茶苗定植时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成活率。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移苗定植的时间选择在茶树地上部生长进入相对休止期、地下部根系生长较为旺盛的时候,成活率往往较高,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阳春”后。就广东来说,当年的11月至翌年2月,这段时间多数茶区常有降雨,能及时补充茶苗移植后的水分,并且这一时期正是茶树地上部进入生长休止期的时候,最适于茶苗移植。而幼苗移植后,它的根系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恢复了移植时所受的损伤,翌春就能正常生长,利于抵抗7、8月高温干旱的侵袭,因而成活率较高。但在冬季气候特别寒冷、茶树易受冻害的低洼地和降温较早的高海拔山区,还是以春季移植为好,且不宜迟于2月。

2.定植方法

按照种植规格,在定植沟内开深、宽各30厘米的定植沟(或穴),淋足穴(沟)底水,然后将茶苗置于定植沟(穴)内,一手扶直茶苗,理顺根系,一手填土,当填土至定植沟(穴)的一半时,轻提苗,舒展根系,稍压紧,再覆土至根颈处,压实,并淋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并盖草保湿。茶苗定植深度以覆土至茶苗原来的人土部位(又称泥门)为宜。种植时尽量做到带土移栽茶苗,栽植时品种不可混杂;苗木运回前要把一切栽植准备工作做好,苗木运回后应组织人力及时栽种,一时种不完的苗木要假植;苗木根部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对于过大的苗木,为减少枝叶失水,可结合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将离地面15—20厘米处地上部分剪去;备留小部分苗假植,以用于补缺。袋苗种植时应剪除塑料袋,然后连苗带土放人种植穴,用湿润细土填人穴中,用力压实,并注意把剪下的塑料袋拣出茶园销毁或回收。

(五)提高茶树定植成活率的措施

1.茶树苗木的选择

无性系茶苗的植株大小应适中,不宜过小或过大。因为小苗的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移栽后失水严重,且体内积累的养分少,根系幼细,移植时断根损伤大,抗逆性差,不易成活;过大苗植株和根系均较大,移植时的修剪损伤大,或者在起苗时断根多,或者种植沟较浅,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最好选用1.5~2年生的扦插苗,其基部主茎直径要求,大叶种在0.5厘米以上,中小叶种则要求在0.3厘米以上。

2.茶苗出圃前的炼苗处理

炼苗处理可提高苗木的素质,增强抗逆性。实践表明,经过炼苗处理后对提高移植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一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炼苗可采用如下措施:

(1)水肥控制。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因此,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供应水分,以不旱坏茶苗为宜。

(2)疏棚。茶苗长期在苗圃的遮阴环境下生长,耐阴性强,对阳光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逐步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3.茶苗出圃前的打顶

在茶苗出圃前半个月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4.种茶和起苗时间的选择

起苗时间一般根据种植时间确定,但高温干旱的夏秋季节不利于种茶,应选择冬春季节为宜,以提高成活率及减少幼龄茶树管理成本。在起苗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如遇晴天干旱气候,应提前3天灌透水,使起苗时能连根带土、不断根。起苗时间不宜提早,近距离的应边起边种,远距离的应即起即运,起苗后不能超过1天停放期。

5.起苗技术与要求

起苗时不能用手拔,应用锄头挖,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外运茶苗,要尽量保留黏附在细根上的黏土,并用稻草或编织袋包住茶苗根基部,保湿防晒。

6.及时种植,保证种植质量

茶苗运回后应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要防止风吹日晒、紧压堆闷,保证苗木鲜活,否则茶苗会因失水生活力下降而影响成活率。同时要及时种植,两天内不能定植完的茶苗应进行假植,如果假植的时间较长,则必须选择避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成适宜深度的沟,苗木单株排列,不重叠,且使根部舒展,培土踏实,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茶苗成活,然后根据进度,边取苗边种植。

7.适当修枝

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尤其是在茶苗枝叶繁茂或干旱的情况下移栽,修枝可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剪时一般在分枝部位以上留1~3叶剪。小苗剪后还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1厘米左右,不可太长或太短。

8.加强水分管理

茶苗移栽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茶苗移栽后1个月内,一般隔3~7天要浇水1次(干旱季节,每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要注意浇透,使根部附近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后根据天气及茶苗状况,合理灌溉。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后,不能长时间积水。

9.适度遮阴

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对光的适应性差,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容易烧伤。因此,移栽后失水严重时可采用遮阴方法,有条件的可搭建遮阴棚,也可用树枝叶遮阴。

苦丁茶种植


苦丁茶树系深休眠树种,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无人掌握其人工繁殖技术,导致仅有的少量母树,濒临绝迹。

为了大量发展苦丁茶,解决种源不足的问题,1980年,大新县组织了有关科技人员对苦丁茶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对苦丁茶种子的采集、处理、催芽育苗和对幼苗的生长特性及无性繁殖方法,都掌握了较全面的基本技艺措施,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 、种子育苗繁殖

1、采种:每年8-9月份采集成熟果实。

2、种子处理:

(1)搓烂,冲洗果皮,捞取下沉饱满的种粒,荫干再风净,便得纯种。

(2)打破苦丁茶种子休眠。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一般采用湿沙层积法,另外也可用变温处理或以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外理,打破休眠。

3、育苗,移苗,苗期管理与常规相同。

4、定植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定植。

5、定植规格:采取高度密植矮化技术措施,株行距2米*1.5-1.8米,坑规格100*80*70厘米。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一般有扦插,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经过许多试验和实践证明,苦丁茶不论采用哪种繁殖方 式,成活率均达80%以上,现仅对本地普遍采用,操作较方便的扦插繁殖作简要介绍:

1、整修插床和插壤。插床床面宽100厘米,高30厘米左右,长度以方便工作为宜。插壤成份和比例按蛭石粉:河沙:火烧土=3:5:2。

2、插穗的准备。

(1)插穗以幼龄树为好,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

(2)插穗的修剪。插穗的长度,一般4厘米左右,每段最少留2-3个腋芽 (潜伏芽),剪截时,插穗上端留一张叶的1/2或全叶(插穗留叶的多少,应看插穗大小来定,以利于光合作用为宜)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或节间,与横切成垂直横断面,则切面小,愈合快。

3、植物激素处理。苦丁茶是难生根的树种,植物激素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根的生长及成活率,本地普遍使用的是ABT1号生根粉,效果较理想。首先根据插穗的成熟程度,将母液稀释成所需的浓度,一般为:速蘸插穗浓度500-1000-2000PPM,处理时间几秒至30秒,慢浸插穗浓度 50-100-200PPM,浸泡时间为0.5小时-1小时-2小时。

4、扦插。选择阴雨天或傍晚,以叶面不重叠为度,将插穗直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总长的2/3,短小的插穗,宜深不宜浅。

5、扦插后的管理:

(1)保湿,要经常保持插床湿润,烈日晒射时,每天要雾喷5-6次。

(2)遮阴,以购用市面上的遮阴网为最佳。

(3)移植,扦插2-3个月后,腋芽开始萌生3-4毫米,证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管护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厘米,即可移植到营养薄膜袋,等苗高26-30厘米,则可拿到茶园定植。

茶礼史记:茶会的兴起


中国是一个饮茶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家,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存在着种茶饮茶的习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茶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其中作为茶文化媒介之一的茶馆,便是其中的一种。

茶馆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848.html

上一篇:新昌大佛龙井“创新”打造茶产业发展金名片

下一篇:八角亭贡毫1979·茉莉花茶上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