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的加工

2020-11-10

茶到了精制之后,己是品,可以包装上市了,但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来做些加工。

加工可分成熏花、焙火、掺和、陈放等四个方式加以叙述。

熏花:

茶有个特性,就是很会吸收别的气味,如在油漆的地方,茶快会有油漆味。我们就利用它的这种特性,让它吸收我们喜欢的花香,如我们将茉莉花与之拌在一起,它就会吸收茉莉花的香而成茉莉花茶,将桂花与之拌在一起,它就会吸收桂花的香而成桂花茶……等。花是要新鲜的花,而且是含苞待放的花,因为干了的花是不香的。但拌以新鲜的花,茶叶不是会受潮吗?所以在熏过花后还要再干一次。那花干要不要筛掉呢?依花干是否尚有效用而定,如茉莉花干已无滋味上的效用,可以筛掉,留一些在茶内只是点缀一下而已。桂花则不一样,干燥过的桂花尚有滋味上的效用,所以桂花茶是不筛掉桂花干的,而且冲泡时还要将桂花干平均掺入一些。熏多久呢?八小时左右,这里所说的熏只是将花与茶依一定比例(如百分之二十)拌在一起而已,并未加热,但花与茶与拌在一起后会发热,太热时还要翻拌一下使其散热(谓之通花)。熏花又有人写成窨花,花茶也有人叫作香片。

熏花是可以多次进行的,因为如果只是熏一次,香气并未入里,冲泡一次、二次后就没有花香了。改善之道可以再熏制一次,也就是在再干后,重新拌入另一批新鲜的花朵,再重复制作一次,这样制成的茶就称为双熏花茶,如果还嫌不够,还可以再重复熏制一次,那就是三熏花茶了。但大家得记住,我们是在喝茶,只是藉花衬托茶味而已,所以制茶老师父会提醒我们:「七分茶,三分花」。

什么茶配什么花有没有一定准则?没有,但一般人会考虑相不相配的问题,如茉莉花与桂花,比较起来茉莉花较年轻,桂花较成熟,所以我们会用清茶或绿茶熏茉莉花,用冻顶或铁观音熏桂花。

焙火

如果我们想让制成的茶有股火香,感觉得比较温暖一点,可拿来用火烘焙。焙火轻重也会造成不同的风味,焙火轻者喝来感觉比较生,焙火重者喝来感觉比较熟。我们从外观上如何看出焙火的轻重?焙火轻者,颜色较亮,焙火重者,颜色较暗,这颜色包括茶干的颜色与冲泡后茶汤的颜色。在发酵时我们谈到过:发酵愈轻,颜色愈绿,发酵愈重,颜色愈红。焙火所影响的是颜色的深浅,也就是明度的高低,焙火愈重,明度愈低,焙火愈轻,明度愈高。

在品饮的口感上有何差异呢?喝轻焙火的茶有如吃清蒸清炒的菜,喝重焙火的茶有如吃红烧的。对身体的效应有何不同呢?喝不焙火的茶比较寒,喝焙火的茶比较不寒,茶是性寒的食物,焙火可以让它不那么寒,但不致于产生热的效果。

一般我们所谓的生茶与熟茶,主要是指焙火而言,但茶青采得愈成熟,揉捻愈重发酵愈多,也是偏熟的几个因素,茶青愈嫩、揉捻愈轻、发酵愈少,则是偏生的几个因素。所以要判别那一种茶比较熟,就分析焙火、茶青、揉捻与发酵四个因素,偏熟因素多者就是较熟。

包种茶的制造过程可分为粗制及精制二部份,茶叶完成干燥的步骤过程时称为茶叶之粗制,其制品称为粗制茶或毛茶,由粗制茶再经过筛分、拣剔、烘焙等步骤方可称为精制茶。

其中烘焙对部份发酵茶而言其主要目的有二:

1.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以减缓茶叶品质变劣的速度。是改善或调整茶叶的香气滋味及茶汤水色,以补救粗制过程中的缺陷并将茶叶调制成迎合市场需求的品质。

2.对部份发酵茶类的包种茶及乌龙茶而言,烘焙是决定香气与滋味的重要关键,正确的烘焙方法可显著提高茶叶品质与价值,但烘焙也是最难提摸的加工程序,烘焙的效果受粗制茶的季节、产地、加工技术、新陈、条索、烘焙器具、热源、温度高低、时间长短等影响均甚剧。

以下叙述几点烘焙茶叶的基本经验法则。

温度高低:

温度高低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 度以上,因此烘焙的温度应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过110度为宜。通常较粗老的茶叶需较高的烘焙温度以藉焦糖产物掩盖粗老茶叶的粗菁味;细嫩茶叶则温度不可太高,而延长时间以使茶汤滋味转甘醇而香味又能适当发扬为原则。

再烘焙时间长短:

同样温度下较嫩的茶叶耐火力较弱,烘焙时间宜缩短,反之较粗老的茶叶耐火力较强,烘焙时间需较长;粗制茶发酵程度较充足者,耐火力较弱,时间要缩短,反之要延长;外形紧结的茶叶耐火程度高,需较长的再烘焙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

茶叶含水量的差别:

茶叶再烘焙的原因之一是要使茶叶中的含水量降低,因此含水分多的茶叶,烘焙温度要提高、时间要延长。同时烘焙的环境若较潮湿,亦需注意提高烘焙温度或时间。

茶量多少的关系:

因茶并非良好的传热导体,因此含水量高、条形紧结的茶以薄摊为宜,若摊放过厚,亦造成闷变。

补火:

补火是茶叶装箱运输前的重要程序,若是茶叶干燥程度够则不需要。补火使用的温度通常不可太高,时间亦不可太久,以免影响原先制茶的香气及滋味。一般而言,焙火程度低的茶不可超过90度,较次级的茶亦不可超过110度。

掺和:

掺和就是把喜欢而且可以掺的食物与红茶拌在一起,如把洛神花切碎了与红茶掺在一起,如把洛神花茶,把薄荷切碎了清茶掺在一起,就成了薄荷茶。将食用香料掺入茶中的做法也称为掺和,如加入苹果香料而成苹果茶,加入柠檬香料而成柠檬茶。掺和茶必须把掺和的物品标示出来,若掺了增加茶叶甘度与香气的物质而不标示,只说该茶又甘又香,那就违反了食品标示法。到目前为止,各类茶的香气尚无法以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所以若是某种茶像极了茶种花或某种食品的香,那就要怀疑是否掺了人工香料。茶的甘也不会一喝就很凸显,而是所谓的回甘,若是喝了马上感受甘味,而且很强烈,也应该怀疑是否掺入人工甘料。

陈放:

陈放就是把茶买回来放,放个一年、五年或更久,使茶性变得更加醇和。陈放一年者是属于短期陈放,目的只在降低茶的青味与寒性,多利用于绿茶或不焙火的茶类,这类型的陈放要特别要求干燥。陈放三、五年以上者是属于中期陈放,目的是要改变茶叶的品质特性,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变得醇净而少刺激,多利用于轻火以上的叶茶类。十年以上者是属于长期的陈放,目的在改变茶叶的风格,使之产生老茶的另一股风味,多利用于轻火以上的叶茶类与后发酵茶。

陈放要在阴干无杂味的地方,包装的要求是防潮不透光,但不要抽真空不要冷藏。湿度高的时候不要开封,不要常开封,受潮后要再干,再干的方法依茶的种类选择低温干燥或高温干燥。茶的品质宁可高一些,因为陈放的时间是高价的;一开始的焙火程度不要太高,否则以后变化的空间不大。

Cy316.com延伸阅读

陇南碧玉茶的加工


陇南碧玉茶产自甘肃南部甘、陕、川交界的陇南茶区。产地气候温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具有独特的高纬度、高海拔茶树生长条件。

陇南碧玉茶采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的中小叶群体种茶树细嫩芽叶为原料,经杀青、理条、干燥、精制等工艺加工而成。其外形扁直细长,色泽碧绿匀润,香气清高优雅,滋味醇爽清鲜,叶底嫩匀绿亮。2003-2006年,陇南碧玉茶连获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认证;2006年4月,在第三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上,陇南碧玉茶荣获2006年“中绿茶”中国名优绿茶评比银奖。

1、采摘 4月上旬开采。特级茶比刚萌发未展开的茶芽为主,一级茶选用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鲜叶用竹篮盛放,采回后手工剔除鱼叶、老叶、鳞片等,保证原料匀整,然后薄摊在竹匾上2-6小时。

2、杀青 采用6CS-30型或6CS-40型滚筒式名茶杀青机。在筒体出口处空气温度达到90度时开始投叶,以茶叶含水率降至55%、减重率50%为适度。杀青叶及时抖散,均匀薄摊在竹匾上降温,也可用电风扇散热降温。

3、理条 在名茶多功能炒制机槽温达到120度时投入杀青叶,5槽机型每次约0.5公斤,往复频率120次/分钟左右,开始3分钟不加压炒制;然后将机器往复频率降到105次/分钟左右,投入轻压棒炒制约2分钟,接着又不加压炒制1-2分钟;最后再加压炒制4-6分钟,当茶条外形基本扁平紧直时,取出压棒,抛炒1分钟左右出锅。整个理条时间10-12分钟。

4、烘干 采用名茶烘焙机,温度110度左右。当含水量降到6%以下,茶条手捻即成粉末时下机摊凉。

5、精选 割末并手工拣剔。分级、包装、贮存、销售。

黄茶的加工工艺是什么?黄茶的加工方式、要点


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黄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具体如下!

黄茶的加工工艺

1、杀青

首先要让茶叶的青气消失,这一个制作工艺叫杀青,只要将叶子放进火候控制在120—130度的锅里翻炒,要让茶芽均匀受热,将茶芽捞起后再将茶芽往锅壁下滑,整个过程的动作要轻快灵活,不要让芽头出现脱毫和弯曲等现象,这整个过程大概4分钟就可以了。

2、摊晾

杀青后,将茶叶放进一个箩筐里晾开,在晾的过程中可以轻微的摇扬几次,让茶叶里的热气散发出来,再将一些细末杂片清理掉,放在箩筐里摊晾几分钟就可以了。

3、初烘、摊晾

将晾好的茶叶放在炭火上烘,烘的温度大概在50到60度左右就可以了,几分钟就翻炒一遍,烘至5到6成干就可以了,用时大概为20—30分钟,烘好后再将茶叶摊晾在箩筐里几分钟,这个过程要特别注意烘干的程度。

4、初包

将烘干的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铁质或木质箱里,大概40到48小时后就可以取出来了,这个过程叫做初包,而且每包的量也要控制在1.5千克左右,如果太多,发生的化学变化会比较剧烈,太少就很难达到初包变色的效果。

5、复烘和摊晾

再次将茶叶放在炭火上烘,这样做可以再次将茶叶内的水分减少,这次烘的温度大概在50度左右就可以了,烘至8成干,用时大概为1小时,如果在初包过程中变色不足,那只要烘至7成干就可以了,烘完后依然要摊晾一会。

6、复包

和初包的方法一样,复包一次,这次用时大概掌控在20小时就可以了,出来要达到芽色金黄,香气浓郁的效果。

7、足干

复包后将茶叶再烘一次,这次是将茶叶烘至足干,烘的温度控制在40—50度。

8、分级

烘好后,将芽头按肥瘦、曲直和色泽等分为不同的等级。‘

黄茶的加工要点

些黄茶在制作过程中则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闷黄的过程。而“闷黄”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由于在干燥前增加一道“闷黄”(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工序。

闷黄在湿热闷蒸的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而产生变化.成品茶叶呈黄或绿色,使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易挥发的物质增加,茶叶滋味甜醇,香气浓郁。因此,汤色呈杏黄色或淡黄色,故名闷黄。

黄茶的闷黄方式

1、杀青后闷黄,如沩山白毛尖。

2、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温州黄汤等。

3、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等。

4、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

5、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两烘两闷,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时则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黄茶的品种不同,闷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分为湿坯闷黄和于坯闷黄两种。

黄茶是轻发酵茶

而相对于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说,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其发酵程度不高,发酵度为10%,是归于微发酵的茶。制造技术主要是杀青——揉捻——闷黄——枯燥。

其间有道工序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黄茶制造进程中重闷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进行轻微的发酵,因而具有黄汤黄叶的特征,其香气清纯、甜爽、具果香。

综上所述,黄茶属于微发酵茶,制作工艺主要有杀青、闷黄、干燥,其中闷黄尤为重要,是形成黄茶品质特征的重要一步,闷黄的程度、掌握的好坏,也决定了黄茶的品质好坏!

黑茶的加工制造


黑茶属后发酵茶。“后发酵”是指茶叶通过高温处理(杀青或干燥)后再进行堆积发酵。黑茶的后发酵是在酶的活性基本被杀灭以后进行的,主要是湿热条件下茶多酚的自动氧化作用。

黑茶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云南普洱茶等。黑茶是很多紧压茶的原料,用黑茶压制成的紧压茶有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湘尖茶、青砖茶、七子饼茶等。

湖南黑茶主产于安化、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等地。湖南黑茶分四个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经杀青、初烘、汇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制成。沤堆工序是关键,经过8小时~18小时的堆积发酵,茶叶由绿色转变成黄褐色,干燥后变成黑褐色。

湖北老青茶主产于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是压制青砖茶的原料。传统的青砖茶压制时将粗老的青茶放在里面,细嫩的青茶放在表面,因此,老青茶有里茶与面茶之分。里茶是经杀青、揉捻、沤堆、晒干制成;面杀是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沤堆、晒干制成。

四川所产的黑茶主要供应给边区少数民族饮用。专供南边藏族同胞消费的称南路边茶,供西边少数民族同胞消费的称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主产于雅安、乐山等地。制茶原料一般较粗老,采割来的当年生茶树枝叶,经杀青、扎堆、晒茶、蒸茶、遛茶、沤茶、干燥而制成。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茶、金尖茶的原料。西路边茶,主产于灌县,原料更粗老,割刈回来的茶树枝叶经杀青后直接晒干,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色泽枯黄,含梗量高。

云南普洱茶有悠久的历史,因集中于普洱产销而得名,现在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均生产。普洱茶是先经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而后经洒水沤堆、晾干、筛分制成普洱茶。沤堆是关键,经过沤堆以后茶色变褐,消除了粗青苦涩味,转变成特殊的陈香味,滋味浓醇。

黄茶的加工制造


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滋味甜醇。细嫩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等。普通黄茶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黄茶制造典型的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有些黄茶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一个闷黄的过程,闷黄工序有的在杀青之后,有的在揉捻之后,有的在初烘(或初炒)之后。闷黄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闷黄过程中,可促进茶叶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与转化,减少苦涩味,增加甜醇味;消除粗青气,产生甜香味等。黄茶闷黄工艺的具体操作,有的是堆积半成品茶叶,有时还拍紧盖上棉套,有的用纸包紧茶叶,有的只闷一次,有的要闷两次,方法不一。下面将几种主要代表性黄茶的工艺流程列出:

1、君山银针:杀青→初烘→初包闷黄→复烘→复包闷黄→烘干

2、蒙顶黄芽:杀青→初包闷黄→复炒→复包闷黄→三炒→零放→四炒→烘干

3、北港毛尖:杀青→锅揉→闷黄→复炒→烘干

4、鹿苑毛尖:杀青→二青→闷堆→炒干

5、平阳黄汤:杀青→揉捻→闷堆→初烘→布袋闷烘→烘干

6、皖西黄大茶:杀青→二青→三青→初烘→闷堆→烘干

7、广东大叶青:杀青→揉捻→闷堆→烘干

有机茶加工


(一)云南有机茶类的定义

1、云南有机绿茶:以采自颁证的云南有机茶园的鲜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云南绿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名优绿茶、炒青、滇绿、滇青、蒸酶及其精制茶等。基本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包装。精制绿茶尚需按有机茶精制工艺加工。

2、有机滇红:以采自颁证的云南大叶有机茶园的鲜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滇红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名优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及其精制茶。基本工艺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包装;精制红茶尚需按有机红茶精加工工艺加工。

3、有机紧压茶:以采用颁证的有机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紧压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紧压茶。基本工艺为:茶坯筛制、蒸压成型、干燥和包装。

4、有机花茶:以采用颁证的有机茶和有机窨茶鲜花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花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花茶。基本工艺为:茶坯加工、窨制、筛分、干燥和包装。

(二)加工环境卫生及设备清洁

1、茶厂选址、厂区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业企业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茶厂应远离厕所、粪池、垃圾、畜牧场、居民区,避免常规农田、常规茶园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实的与潜在的污染源。绿化、美化厂区及周围环境,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并排水良好。

2、加工车间应建筑牢固,空气流通,采光明亮,必须有满足加工工艺和产品批量要求的车间和场地,墙壁与地面应保持光洁,便于清洗,防止杂物混入茶叶中。

3、加工厂的所有炉灶及风机均应装于车间外另建的灶间,以免对车间内形成污染。

4、厂内要设立相应的更衣、洗涤、照明、通风、除尘、防潮、防霉、防蝇、防鼠和防蟑螂以及堆放垃圾的设施。采用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以及符合IFOAM《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杀虫、杀菌、杀鼠和消除孳生条件。

5、加工中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必须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成,允许使用不锈钢器具、食品级塑料及用竹子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器具,禁用高含铅材料制造的直接与茶叶接触的部件。设备使用前必须用符合GB5749规定的清水清洗,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结束后,对各种设备与场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三)有机茶鲜叶原料的质量管理

1、有机茶鲜叶原料必须来自颁证的有机茶园,避免常规茶园的鲜叶和有机茶园鲜叶混合。

2、鲜叶原料要新鲜、清洁,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茶蓝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与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影响产品质量。

3、鲜叶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要按有机茶颁证机构认可的有机操作规范清洁,严防污染,严禁混装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也不得混运采自常规茶园的鲜叶。

4、有机茶鲜叶原料进厂后,按标准验收划分等级,及时处理(如贮青、摊放等),按加工标准及时加工,防止鲜叶原料变质。

(四)从业人员及其健康

1、从事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所有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有机生产与加工培训,树立有机加工基本理念,熟悉有机加工基本标准,掌握有机操作基本要求和技能。

2、直接从事有机茶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不能上岗。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现场必须净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

3、离开工作现场应换下工作衣、帽、鞋,置于专用更衣室。

(五)加工技术要求

1、来自有机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如果一个茶叶加工厂既要加工有机茶叶,又要加工常规茶叶,必须错开加工日期,原则上两种加工不得在同一天进行。

2、加工工艺合理。根据各类茶叶产品标准,按鲜叶原料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3、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除辐照和微波之外的物理方法加工处理茶叶,允许自然发酵。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和其他添加物。可以使用以有机方式种植的天然的茉莉鲜花等。

4、从事有机茶叶加工的单位须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每批产品(原料至成品)加工全过程的跟踪检查与记录。

5、每一批次产品均应编以批号,专门建档。批号按下列方式编写:单位名称缩写(字母)、茶园地块号、年度、月份、生产批次。

6、批次要清楚,不得混合不同茶园、品种和质量等级的鲜叶原料、在制品和成品。

7、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要妥善处理,经堆制后作茶园肥料。

(六)有机茶产品的基本要求

1、产品应具有各类有机茶的自然品质特征,品质正常,无劣质,无异味。

2、产品应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3、各类有机茶的卫生指标必须符合GB9679的规定,其中,铜、铅、农残留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指 标备 注铜(mg/kg)≤30 铅(mg/kg)≤2.0(紧压茶3.0) 各种农药残留量均不得检出

(七)有机茶的标志

1、有机茶的标志(包括图案和文字)只能在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有机茶证书的产品上并在证书限定的范围内及有效期内使用。有机茶标志在产品包装标签上印刷,必须按正式发布的标志式样、颜色和比例制作,尺寸大小必须按标准图样放大或缩小。标志要醒目、整齐、规范、清晰、持久。

2、外销产品出厂均按顺序编制唛号。唛号由生产单位代号、年号、色等级代号、批号组成。唛号刷于外包,唛号纸加注件数净重,贴于箱盖或置于包装袋中。

3、内销产品按GB7718规定执行。

(八)有机茶的标签

标签是指有机茶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及其他说明物。有机茶产品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标签主要内容为:茶叶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志、条码等。标签内容必须清楚、简单、醒目,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产品。

(九)有机茶的包装

1、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同批(唛)茶叶的包装、箱种、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必须一致。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物品的污染,防止引入二次污染。

2、有机茶产品的包装(含大小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主要有:纸板、聚乙稀(PE)、铝箔复合膜、马口铁茶听、白板纸、内衬纸及捆扎材料等。接触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如防潮、阻氧等),无异味,并不得含有荧光染料等污染物。推荐使用无菌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在产品包装上的印刷油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必须是无毒的。

3、包装材料的生产及包装物的存放必须遵循不污染环境的原则。禁用聚氯乙稀(PVC)、混有氯氟碳化合物(CFC)的膨化聚苯乙稀等作包装材料。对包装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及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有机茶的贮藏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食品贮藏的规定。禁止有机茶与化学合成物质接触,严禁有机茶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

2、有机茶与常规产品必须分开贮藏,要求设有机茶专用仓库。仓库必须清洁、防潮、避光和无异味,并保持通风干燥,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并远离污染源。

3、贮藏有机茶必须保持干燥,茶叶含水量须符合要求。仓库内配备去湿机或其他去湿材料。用生石灰(包括其他可用作有机茶防潮材料)作为茶叶的防潮去湿物品时,要避免茶叶与生石灰接触,并定期更换。提倡对有机茶进行低温、充氮或真空保存。

4、入库的有机茶标志和批号系统要清楚、醒目、持久,严禁受到污染、变质以及标签、唛号与货物不一致的茶叶进入仓库。不同批号、日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建立严格的仓库管理制度,详细记载出入仓库的有机茶批号、数量和时间。

5、保持有机茶仓库的清洁卫生,搞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严禁吸烟,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

(十一)有机茶的运输

1、运输有机茶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2、装运前必须进行有机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填写的有机茶运输单据,要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

3、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有机茶的包装规定。在运输包装的两端应有明显的运输标志,内容包括:始发站和到达站名称,茶叶品名、重量、件数、批号系统,收货和发货单位名址等。

4、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

普洱茶的加工


普洱茶为后发酵茶其工序大体是:

1、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乾燥之后,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昧浓峻.浓烈 而欠章埋。毛茶制成后,

2、将制成后毛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 茶”既发酵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 质稳净.便可街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

3、“生型茶”是指毛茶不经过闷工序而依靠紧压 加工后完全依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发酵茶。自然 转热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 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 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 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 传统。父辈采摘的鲜茶,经长年的自然转 熟,留给子孙卖,“陈性循环”,使普洱茶“越 陈越香”。

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个自然转 化的过程有关,转熟后的普洱茶,经过特殊 的加工程序,压裂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 茶团,置於乾燥处自然阴乾。再按运输要 求,包装入篓,运住外地。云南地处祖国边 疆,西双版纳地处云南边睡,山高水险.在古 代交通极为艰难,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 帮,山路上耽搁的时间很长,有的路段马帮 一年只能走两趟,牛帮则一年只能走一转, 茶在马背、牛背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雨 淋,使其内含物质徐徐转化,导致 普洱茶的 独特色泽更明、陈香风味更浓。药效功能倍。

普洱型茶七子饼加工工艺介绍<旧>:

普洱型茶沱茶加工工艺介绍<旧>:

普洱型茶沱茶加工工艺介绍<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8667.html

上一篇:铁观音哪里产的好

下一篇:茶三酒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