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陀佛茶的发展历史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

2020-10-31

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自古以来茶文化和禅文化就是不分家的。从茶叶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茶的发源之地都是从佛教开始传出。今天我们给大家说的一道茶,堪称为是茶文化与佛文化交融的一个巅峰,它就是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普陀佛茶产自于普陀山,也就是浙江舟山的位置,这里有着很特殊的地理条件,冬暖夏凉,四季滋润,因而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普陀佛茶被誉为是有一道禅意的茶,当然很多茶客单纯的也将普陀佛茶称之为是一道好滋味的茶。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它是绿茶之一,也是典型的晒青绿茶,亦叫着“陀山云雾茶”。普陀佛茶的诞生是在千年前的唐代开始,据书籍记载,佛教从唐代开始逐渐兴旺起来,而普陀佛茶的起源则是来自于寺院庙宇的僧人,他们开始种茶、制茶,初时茶是用来供佛的,然后僧侣们围坐一起品茗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然后酬谢施主。据当地的《定海县志》记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又云:“……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足以可见普陀佛茶产茶时间甚早,且人们也早就发现了它的养生功效。

普陀佛茶的发展是在清朝康熙年间,随着佛文化的发展,香客众多,于是开始流出,之后到了清朝末年的通航也是普陀佛茶发展最关键的契机。

你喝过这道普陀佛茶吗?入口清淡、回味绵长,堪称为绿茶中不得可多的好茶。当然有人说品茗普陀佛茶要带着敬畏之心,要放下尘世杂念,你才能品茗出那诸般的好滋味。

小编推荐

茶叶常识:青川七佛茶


七佛茶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茶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讫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七佛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逐步开发出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国际大奖二次(2001年10 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1999年9月获日本”无我茶会”科技开发奖)、部省级奖项五次(中茶杯、甘露杯、茶博会)、市级奖项二次;极大提高了青川七佛茶叶的知名度。

七佛贡茶售价,极品:1800余元/斤,特级:800元/斤,一级:400元/斤;七佛秀芽售价,极品:1200元/斤,特级:600元/斤,一级:300元/斤;大宗茶售价在30-60元之间。产品畅销广元、绵阳、成都等省内市场,并远销到西安、兰州等省外大城市,且供不应求。

七佛茶场现已成为集良种茶苗繁育、茶叶种植与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链条式企业。目前拥有无性系良种苗圃园50亩,示范园60亩,改造老茶园800亩,建良种茶园1500 亩,已建年产10000头绿色生态商品猪基地,常年可为茶园提供有机肥。争取到2005年,可生产高档名茶3000公斤,大宗茶50000公斤,实现茶叶产值210万元,税收40万元,为茶农人均增收260元。

茶与佛之人生


法雨寺中古老、深沉的钟声在晚风中敲响,迷漫在静静的四周,飘旋在黄昏的柔光里面,徜徉着袅娜的梦,钟声匆忙间遗留给天地的是那时断时续的袅袅余音,像是浮于苍茫东海的若有若无的佛光,隐约折射到寂寞的灵魂深处……

慧圆大师在望海亭讲佛,他闭目而言:修行是要有境界的,自参自悟,烦恼即菩提,修行是在修这些,当有人刺激我们时,心中自然平静不起,这就是了。我知道这是隐忍。

看着木质桌上的清茶,正散发着氤氲的热气,淡淡的馨香,好似这孤岛的另一种形象,那碧螺春似乎仍蕴藏着洞庭山碧萝峰上别样的气质,热水泡不开它独特的螺旋状。这该是坚韧。

细想一下,有几人能达到这两种境界?卢梭用孤独诠释人生的真谛:静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尼采也说,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佛追求乐、明、空;茶追求醇而淡;只要我们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人生就不会拒绝我们放飞的期望。

禅并非告诉我们别工作、乐逍遥,而是让我们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人生,得也欢喜失也欢喜,难舍得舍,来得去得。人生最主要的,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努力的历程;结果最终灰飞烟灭,历程却能反刍成甘醇。眼前的这杯茶,应该已涤尽苦涩,此时的清香让我倍感舒畅。天空有鸟飞过,但未留痕迹。其实人生不是为了奔赴死亡,每一个高品质或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尽管具体的经历简单琐碎,漫长又不厌其烦,但恰是这些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包括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佛是人类在万物众生的世界为自己雕塑的可存放灵魂的艺术。欣赏这种艺术上的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美不是消极,因为它能使人回到人生单纯的起点,不至于因过分执著而迷失了方向,它是对我们似已褴褛的心灵的修缮,尚未干涸的灵魂的保养。禅究竟是什么?不可说,也不必说,一说就是错。

茶已尽,杯中已没有沉浮的欲望,叶片的脉络里消失了渴望,空留斑驳的残迹罢了。“身为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很多人都希望这样,但是“渴望完美或许是我们最可怜的精神弱点”。人生总是在得与失、苦与乐中演绎一幕幕亘古至今的忧伤与难忘。尘世之中,物质不灭、意识怎样,已无所谓了。禅学中的哲理,茶道里的思想,和真正的哲学并非绝对的矛盾呀,何苦走出一个泥潭又陷进另一个沼泽?

化佛茶生态环境


牟定县西起东经110。43’87”,东止东经111。58’5l”;南起北纬27。58’54”;北止北纬28。36’37”;东西长123.764公里,南北宽73.461公里,土地总面积4990.254平方公里,山地占81.9%。境内群峰叠翠,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溪河网布,是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宜茶之地。南北多以高山与邻县分界,资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北属雪峰山系,南属衡山山系,总的地势走向是南北两边高耸,逐步向资江递降.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7座,干流长2公里以上的溪河296条,主干河资江,境内总流程120.85公里,该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

牟定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2℃,年降雨量1682毫米,相对湿度3-7月为81%。年日照时数1376小时,太阳总辐射量为97.16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74天,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迟秋来早,春长冬更长。特别是地形复杂,海拔比差大,最高九龙池海拔l622米,最低善溪口海拔57米,气候呈立体分布,有许多适于发展茶叶生产的气候带。

县内土壤,以板贝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高,成土母质只要有5种,板页岩占71%,砂岩占20%,石灰岩占6%,花岗岩占2%,还有少量的溪河冲积物。

还发现岩中岩的冰石岩,为国内罕见。土壤多为红壤、黄壤、黄棕壤。上层深厚、据土壤普查测定,早土耕作层l5-20厘米的占43.7%,20厘米以上的占52.3%,含氮中等到丰富的占72%,含磷中等到丰富的占33.4%,含钾中等到丰富的占87.6%,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占有98.9%,pH5.5-7.1之间。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绝大部分适宜栽植茶树,加之双江勐库是全省的主要林、茶产区,植被覆盖率达58.6%,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生长。

佛系茶艺的几大步骤,佛教徒饮茶史


佛系茶艺的几大步骤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十道程序分别是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下面就详细介绍佛系茶艺的几大步骤。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叫R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泽甚多。“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一)莲步入场

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有佛理。

(二)焚香顶礼

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

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古时的五福为长命、富贵、健康、道德、和平。礼佛三拜,为众生祈求福寿双全,与中国茶德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一脉相承,意蕴相通。

(四)普施甘露

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佛教教义含普施甘露,普渡众生。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之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而茶也古称甘露,先苦后甘,其滋味在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示。可见茶佛一理,茶佛一味很有道理。

(五)打坐禅定

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坐禅要半跏趺而坐,头背正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过午不食”。茶叶性淡,醒脑提神,利于佛教修练禅定。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静心自悟。

(六)抽衣净手

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按照佛教的习俗,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

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茶具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五台山佛茶用的是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的功效,是泡茶的佳品,曾有“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煮水用的是五台山千百年来传统的粘土火炉和无烟硬木木炭,有“圣火煮圣水”之说。壶是山西传统的泥沙壶,保留着泥土的自然本色,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

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

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佛茶品茶讲究宁静清逸的情趣,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建树。

(九)收杯接碗

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陆羽在《茶经》中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佛教也规定“五戒”、“六度”,推崇精神的修养和生活的简朴,贯穿在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中。

(十)问讯退场

在欣赏享受完礼佛茶的意境和甘苦之后,住持师和众沙弥尼要向佛问讯、向宾客问讯,然后按顺序退场。希望礼佛茶以独特的魅力,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无穷的回味。

铁罗汉的历史发展


铁罗汉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乾隆年间,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生长在岩缝之中。铁罗汉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其成品主要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历史由来

“铁罗汉”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经二百余载了。当时,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铁罗汉商,在惠安办了一家专营武夷岩铁罗汉的“集泉铁罗汉庄”。有一次。他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铁罗汉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他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制出来的铁罗汉叶,韵味特别香醇,便取名为“铁罗汉”。

清代周亮工《闽铁罗汉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连横(雅堂文集)亦云: “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名称由来

一曰:历史上闽南惠安县有个叫施大成的商人开了个施集泉茶店,在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有名。 在1890年--1931年前后惠安县虽发生两次时疫,患者用施集泉的铁罗汉后,得以痊愈,因有如罗汉菩萨救人济世,故得名。

二曰:西王母幔亭招宴,五百罗汉开怀畅饮,掌管茶树的罗汉醉得更深,在途经慧苑坑上空时,将手中茶树折断,落在慧苑坑里,被一老农捡回家。罗汉托梦给老农嘱咐他将茶树枝栽在坑中,制成铁罗汉,能治百病。故命名为铁罗汉。

三曰:铁罗汉有多种传说。武夷山慧苑寺一僧人叫积慧,专长铁罗汉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和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颗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讲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

关于本文《普陀佛茶的发展历史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佛茶文化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6429.html

上一篇:银毫怎么泡 2020银毫怎么泡

下一篇:福鼎白茶有什么功效?福鼎白茶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