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我国茶区不同类型茶树的分布情况

2020-06-05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东经98°以东,在这个大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近似长方形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茶树品种的分布,则由高大的乔木逐渐演变为灌木,植株矮化,叶片渐小而厚,栅栏组织加厚,抗性增强,多酚类物质渐减。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我们早期从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种的一些古老类型,仍然保持着乔木性状和特性,除了生态条件影响外,与人们栽培利用方式也有关系。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苦茶、大树茶的种植区,由于采取林下种植,不修剪,攀枝折采,以至茶成大树,枝叶粗大。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型最突出的茶树品种资源云南大叶种,随着近代的利用和推广,不仅在云南省西南部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到广东、广西以及四川、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的南部。经多年引种实践,除四川盆地外,云南大叶种在北纬25°以南茶区推广,较有成效。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随着茶树良种的推广,这类茶树品种的分布,有很大扩大。例如,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几乎在全国茶区都有分布。

灌木类型的茶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茶区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其中著名的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

除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外,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野生植物,分布也很广,在西南、华南甚至华东地区都有发现。

cy316.COM编辑推荐

不同类型普洱茶在陈化中遵循不同的陈化规律


正如生命进化和茶类发展遵从由简到繁的规律,我们的分类研究表明,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普洱茶产业的长足发展,普洱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创出了一系列加工处理方法。

当今市场上的普洱茶可归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渥堆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第二,仓贮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第三,湿热作用陈化型普洱茶。这三种类型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存在着较大差异,其品质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贮藏陈化中品质变化有着不同规律,有必要分别对它们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湿热作用陈化型普洱茶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或由晒青毛茶蒸压成形的紧压茶在含有较低水分,在适当的贮藏转化环境中,排斥大量微生物参与条件下,进行一定时期的陈化处理,主要依靠水热和非酶性氧化作用以及一些物理过程实现在制品品质色泽朝着干茶黄褐、茶汤汤色绿黄到黄红、滋味浓醇回甘、香气纯陈的方向转化所得产品。该类型的普洱茶具有贮藏陈化中品质变化是一个渐进连续过程,陈化期相对较长、因茶而异的特点。

“看茶做茶,因茶而异”是茶叶加工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则,对于不同的原料,我们应根据鲜叶本身的品质特点来决定其加工技术,以发挥其最佳品质。如:同样是加工绿茶,由于原料采摘的季节,嫩度标准,品种等的不同,在杀青、揉捻、干燥时所采用方式及温度,时间控制都会不同;又如:同样是加工红茶,原料不同,发酵的时间和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把茶叶做好!“看茶做茶,因茶而异”也是普洱茶的后发酵加工的普适原则,常常听人问普洱茶陈放几年最好?有人说10年,有人说5年,有人说30年。还有人说50年,100年。这样的回答未免太随意。其实提问本来就不严谨。一方面时间只是影响普洱茶陈化变化的一个因素,而茶叶品质的基础,含水量、紧压程度、陈放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普洱茶陈化转化的速度和方向。

另一方面,普洱茶陈化加工其实最重要的是改善其风味品质,使其在香气、汤色、滋味得到协调改进。比如:一些初制良好的高山早春和晚秋大树茶原料做的普洱生茶,本身香气细腻优雅、滋味协调、回甘好,只要冲泡得浓淡适度,喝起来非常舒服,新茶就有很好的审美特性。这些茶经适当陈化,香气会变得更细腻一些,滋味变得更加醇和,陈化中,儿茶素、茶氨酸等保健功能成分会减少,而茶色素、茶多糖等功能成分会少量增加。新茶和老茶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和保健功能特性,这些茶边贮存边体验分享,未尝不是明智之举。而一些苦涩味很重或烟焦味很重,协调性很差的普洱生茶,自然陈化十几二十年,其生津回甘特性还是一般。还有,即使同样勐海茶区的茶,也会因为原料品种,季节,初加工不同导致在陈化转化要求上存在较大差异。

渥堆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是指通俗所说的熟茶:利用云南大叶种毛茶原料潮水堆积,依靠自然或人工接种,引入大量微生物发酵,通过保湿堆积与翻堆解块、闷堆与透气结合来调节在制品水、热、气的交替变化,调控参与发酵微生物的区系更替及代谢转化,实现在制品重度发酵,形成干茶红褐、汤色褐红、滋味醇和、具有典型微生物发酵香型为基本特点的产品。完成渥堆发酵的在制品一般还需通过适度的陈化、精制等提质处理最终形成成品。贮藏中内含成分变化较小,但挥发性成分变化明显。

这种类型普洱茶发酵出堆或刚压制后,新茶香气中往往还带有一些堆味和杂菌异味,香气较浊,滋味中水味较重,回甘较差,汤色较混浊的特点。陈化中这种异杂味能较快散失,而留下融合茶香和微生物发酵代谢特征香型香气,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清雅柔和,滋味变得滑润、柔和而丰满,水味失去;汤色变得越来越亮。发酵技术的好坏与程度对后续陈化转化要求有重要影响。一些堆味重的普洱熟茶,去除堆味达到纯化,可能要十年八年陈化,才能有好的香气口感。而另一些发酵很好,堆味轻,协调性好的普洱熟茶,除对后陈放上一两年,饮用特性已很好。因此一味提倡“越陈越香”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仓贮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是指:毛茶原料或蒸压成形的紧压茶在较高含水量的条件下,或者通过高湿环境中一定时期的在制品吸水过程处理,使其水分活度达到青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下限要求以上,但比渥堆处理的水分含量低得多的条件下,借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结合仓贮干湿交替,透气与闷气等处理来实现其后发酵过程。该工艺把微生物处理和仓贮处理相结合,在适当的仓贮环境条件下借助相对温和的微生物活动推动,实现后发酵转化制得的产品。在贮藏陈化不同处理阶段中,品质产生跃变性转变,然后渐趋平稳。

该种类型的普洱茶在仓贮陈化中借助微生物发酵,其加工往往需要整个过程合理控制,技术可控性较差,经验性很强,一般分为高湿贮藏发酵阶段和低湿透气陈化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有较重的霉菌杂味,或者滋味中有较重的麻、刺、干喉口感。处理得好却也可以制得菌香优雅,滋味醇滑,汤色剔透的产品。

新茶、老茶、生茶、熟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普洱茶该怎么泡?


不同的普洱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冲泡方法,也要适应不同的普洱茶。新、老、生、熟,你平常喝得最多的是哪种普洱茶?

1、确定普洱茶的类型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老生茶、老熟茶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2、查看普洱茶

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3、普洱茶冲泡技巧

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

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

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醒茶

醒茶分为干醒和湿醒。

干醒的目的是让茶跟空气接触。具体的做法是将要喝的茶饼撬开,变成散茶,放在瓷罐或紫砂罐里,盖上盖子之后,放在无异味、无光照直射的环境里。新茶一般三天左右,老茶可适当延长时间。

湿醒的目的是润茶,让茶借助水温释放。这一步是在准备要喝的时候,有人称为洗茶。新生茶可以用稍微低一点的水温,熟茶、老茶用高温水,浸泡时间一般30秒左右。

冲泡技巧

滗干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

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透”和“闷”原则

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

“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

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冲泡普洱茶要了解的茶性怎样冲泡不同类型的普洱茶?


普洱茶冲泡的难点在于:所泡之普洱品类繁多,变化万千,似乎每次冲泡普洱茶都有不同形状、年份、特点,这就是普洱茶的茶性,普洱茶冲泡的前提要了解的茶性,说的就是下面这些因素:

0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0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0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04、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0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茶(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06、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07、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08、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09、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茶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取出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茶叶品质特点介绍口感如何那些地方


古茶资源茶叶品质好,关键是云南大叶种品种好,云南大叶种的生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七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好、海拔高、气侯、环境好。加之古茶树鲜叶采摘、鲜叶的运输、茶叶初制加工、精制加工、卫生、成品包装出厂都十分讲究,倍受消费者青睐古树茶叶笔者经多年的研究及感宫市评,即采用八项因子的外形、内质开汤审评。树龄在百年、八白年、千年乔木古茶与灌木茶叶对比,滋味基本相似,又各有其长。但古茶品质计传统普洱茶、现代普洱茶香高味浓醇,不是那么苦涩,回甘快,回甜好。

一、澜沧县景迈古茶

景边占茶制的传统普茶(青饼)品质外形、条素松紧适度、显毫、油润、匀整、稍有嫩茎。内质清香、浓(杯底兰否),滋味厚,浓爽口、苦深较轻,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有芽。

二、双江县古茶

双江县占茶树茶叶是适制红茶的优良品种,制出的红茶(红条茶、红碎茶)香高味浓、汤云色红艳、滋味鲜爽、叶底红亮、条索粗壮、油润、金亳显露,亦可制绿茶和普洱茶。化学成份:蒸青样含茶多酚25%,水出物48%。

三、景谷县小景谷古茶

小景谷茶区(包括苦竹山、文山、那曼寨),古茶品质,制普洱茶小景谷古萘是最好的其外形:条索松紧适度、芽、叶肥壮、显毫、黄油润:内质:香气兰香(杯底留香),汤色绿树黄而明亮,滋味醇和、甜、回甘好,叶底绿明亮、嫩有老根化学成份:茶多酚24%、水浸出物46.9%。

四、宁洱县困鹿山古茶

困鹿山古茶制作的晒青毛茶,外形条索泡松、显毫、色洋黄油润:内质清香、滋味浓醇,回甘持久,涩不强,生津,汤色黄绿,叶底嫩梗,绿而明亮。

五、勐腊县易武古茶

易武山茶具有传统普洱茶陈化较快的特点。外形条索松泡不紧,芽条索肥状,油润、嫩茶梗长:内质香气清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苦涩较轻,回甘快、回甜好、爽口,叶底绿明亮、嫩梗。化学成份:茶多酚29%、水浸出物48%。

六、勐海县南糯山古茶

南糯山古茶品质,晒青毛茶外形条索松紧适度、条索长、油润、嫩根:内质香气嫩香、杯底带留香(花香味),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甜、苦涩弱、回甘快。

七、勐海县布朗山古茶

布朗山古茶区包括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寨子古茶树粗大古老,与森林伴生,生态环境好,晒青毛茶品质好、茶气足。外形:条索松、肥壮、油润、嫩梗长:内质香气清香尚浓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苦涩特重,回甘快,叶底绿嫩、嫩梗。

云南茶区茶树生态适应地区分布介绍哪些地区适应不适应


茶树生态适宜性分区是茶叶区划的重要组成,云南茶区在全国茶叶区划中的华南茶区及西南茶区均是茶树生态最适宣区,但由于省内各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地形地势、水文、土壤、植被等存在一定差异,茶树的生态适宜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对茶叶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颇大。依据茶树对生态条件的要求,调研各地茶树的生态适宜程度,进行茶树生态区划,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茶叶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提高经济效益。

多年来专家根据茶树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栽培云南大叶种的主要条件,结合云南气候、土壤、等各种生态因子,进行了云南茶树生态适宜性分区。对昭通苔茶、昆明十里香、宝洪茶等中小叶种而言,在考虑品种适宜性时注意其更具有耐寒旱的特点。依据大叶种茶树生态适宜性指标,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将云南茶叶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域划分为最适宜1级区、最适宜ll级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五级。

最适宜I级区

共30个县市,包括德宏州的潞西、梁河、盈江、畹町、瑞丽、陇川:临沧地区的镇康耿马、双江、沧源:西双版纳的景洪、勐海、勐腊;普洱地区的西盟、孟连、澜沧、宁洱、江城、思茅、景谷、墨江、镇沉;红河州的绿春、红河、元阳、金平、河口、屏边:文山州的马关、麻果坡。

最适宜Ⅱ级区

共13个县市,包括保山地区的腾冲、吕宁、龙陵、施甸、降阳:临沧地区的永德、风庆云县、临沧;普洱地区的景东:文山州的西畴、广南、富宁。

适宜区

共计52个县市,包括大理州的永平、大理、漾濞、巍山、样云、弥渡、南润:楚雄州的姚安、南华、楚雄、双柏、牟定、大姚、禄丰:玉溪地区的新平、元江、峨山、通海、玉溪、江川、澄江、易门、华宁:红河州的石屏、建水、个旧、蒙自、开远、弥勒、泸西:文山州的文山、砚山、丘北;昆明的富民、安宁、路南、宜良、嵩明、呈贡、普宁、西山、官渡: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陆良、富源;昭通地区的大关、彝良、水善、盐津、水富、缓江。

次适宜区

共30个县市,包括昭通地区的昭通、巧家、鲁甸、威信、镇雄、曲靖地区的会泽、宣威马龙、曲靖:昆明地区的寻甸、禄劝、东川:楚雄州的武定、元谋、永仁:丽江地区的永胜、华坪、宁蒗、丽江;大理的鹤庆、剑川、洱源、云龙、宾川:怒江州的泸水、兰坪、碧江、福贡、贡山及香格里拉的维西。

不适宜区

有2个县为中间和德钦就具体某地发展茶叶而言,仅仅以以上就作为是否可发展茶叶生产的依据还是不够的,由于云南十分显着的立体气候特征,造成的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现象非常明显,一定要根据小地区气候特点来发展茶叶。

云南古树茶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介绍位置那些地方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滕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滕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保山已发现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1iens1s和滇细茶种C.i112w2die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2ss2米ic2和茶种C.sinensis分布较广泛,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龙陵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龙陵具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树型乔木,姿直立,叶片长宽13.3米×6.6米,叶菊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7.5厘米×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临沧永德茶区普洱茶分布详解


永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控南汀河,西扼怒江。四周与耿马、镇康、龙陵、施甸、昌宁、凤庆、云县7县为邻。地域东西宽71.5千米,南北长75.8千米,总面积3296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95%。

永德境内,古道贯通。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驮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在迄今保存完好的古道之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临沧永德十二山头,山山强劲。生态环境好。茶内质丰富。

1、大雪山乡——曼来古茶园

茶区主要是野生型古茶,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干河,药地河,四十八道河等地的原始常绿生态森林中,茶树树围在40厘米以上株数有25--30万株,树围在80--200厘米以上的株数达5-10万株,茶树特征;茶树第一层分支较高,约-4-7米。树冠半开无规则,老叶子暗绿色且光亮,芽孢红绿镶嵌,无绒毛,芽肥大。永德大雪山曼来古茶园为云南大叶乔木型古茶,该茶园地分布在海拔2100米高山中,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气温15.7度,雨季为5--9月。

曼来自然村,隶属于临沧永德县大雪山乡曼来村委会,属于坝区。该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地处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1.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永德县县城166公里。东邻勐旨村,南邻南汀河,西邻大岩房,北邻保护区。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辖芭蕉雾露、曼来、大寨、苦竹棚、马鹿山、嘎哪、高寨半坡等7个自然村。

大雪山乡属亚热带河谷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立体气候突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曼来茶山属大雪山茶区,位于大雪山乡、乌木龙乡交接带。主要是野生型古茶。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干河、药地河、四十八道河等地的原始常绿生态森林中。茶山海拔平均在2100米。

曼来古茶条索黑绿结紧,油润显豪,叶片肥硕,有蜜香,野韵十足,汤色金黄通透,油润有光,滋味鲜爽,香气高扬,苦味重而回甘好,生津明显,叶底柔韧,叶张完整,有冷杯香!

2、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

茶园分布在老别山北段西坡的班卡乡境内,面积800多亩。

放牛场村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班卡乡,地处班卡乡东北边,距班卡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永德县79公里。东邻大雪山乡的大炉厂村,南邻本乡的放马场村,西邻本乡的尖山村,北邻永康镇的忙笼村。

放牛场古茶园位于永德县班卡乡放牛场村,属于山区。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为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大约有800多亩。该茶园地处海拔约有20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气温16.3度,雨季5-9月。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雪山保护区旁边,距今天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品种特征;树姿半展开,分布高较密,叶长椭圆型,叶平均长约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采摘期为3月中旬-11月下旬。

茶品特点: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所产古茶树滋味饱满富足,水路变换莫测,气韵绵长,茶香悠扬,汤色杏黄通透,滋味协调,微有苦涩,入喉有香气停留,喉韵舒爽!叶底油润,鲜活灵动,耐泡度高!非常受台湾及香港地区茶友青睐!

3、勐板乡——忙肺古茶园。

茶园分布在老别山西支的勐板乡内,面积3540亩,茶树265万株。忙肺茶主要分布在忙肺山的大茶地、肖家地洼、青树平掌等地。

忙肺茶地处云南省临沧地区永德县,而永德县是,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勐板乡忙肺村坐落于彩云之南、波涛汹涌的怒江山麓,这里古树参天,终年云雾缭绕。典型的立体气候、古老而纯朴的民风造就了云南大叶种茶无与伦比的生长环境。由于忙肺茶品质优良,被云南省茶科所评为省级优良品种,命名为“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

种茶历史:永德县种茶、饮茶和茶叶加工历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始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永德茶叶产业经过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时断时续的发展,全县已有茶园面积17多万亩。

其中:古茶茶园面积142223亩。茶区主要分布于德党镇、永康镇、勐板乡、小勐统镇、崇岗乡、大山乡、班卡乡、亚练乡、乌木龙乡和大雪山乡等地。茶树群体品种主要有忙肺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鸣凤山大叶种、紫青茶等,无性系良种主要有云抗10号、清水3号、凤9号等,已知茶树品种12个和1个变种,其中紫青茶是永德特有的茶树品种。

茶园介绍:忙肺茶是永德县著名的古树茶成片生长的村落,以盛产忙肺大叶种茶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该地位于云南省临沧世界产茶大县永德县勐板乡忙肺村,是忙肺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茶品特征:汤色桔黄明亮,苦涩味轻,香气纯正,鲜爽回甘持久,有花香、密香、果香之味。喝一口满口清香,喝一杯目清气爽,回甘生精,荡气回肠,神情振奋。懂忙肺茶的人都说:到永德不喝忙肺茶等于吃肉不放盐没味,遗憾!

4、崇岗乡——团树团山古茶园。

团树团山古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为1486亩,该茶园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团树团山古茶园,简称团山古茶园,条索结紧显毫,汤色明黄透亮,清澈见底,口感厚重香甜,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可以说是味生津,香醇佳,回甘好。

5、大山乡——玉华古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中段西坡的大山乡内,面积2213亩,海拔1900多米。

6、亚练乡——平掌古茶园。

茶园位于老别山北段西北坡的亚练乡内,面积800多亩,海拔2000多米。

平掌古茶园位于亚练乡平掌村,海拔约2000多米。亚练乡位于永德县城东北部,乡机关驻地距县城69公里,东和乌木龙乡接壤,西和南与永康和大雪山相连,西北和昌宁县隔河相望,北与凤庆县以河为界,是两市(保山、临沧)三县(永德、凤庆、昌宁)的交汇点。

最高海拔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顶3504.2米(大雪山山顶),最低海拔忙谷田(与勐底交界处)820米,相对高差2684.2米。属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主要河流有马龙河、山街河和杨柳河三条。

亚练一直以来,深受茶马文化、俐米文化、土司文化等影响。特别是茶马文化对亚练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亚连人依然世世代代种茶,感激和热爱着茶文化。

在亚练乡境内的平掌古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有800多亩。平掌古茶具有永德茶的特点,茶气刚烈霸道,水浸出物最高,冲泡次数能达20泡,各种内含物质间比例协调,口感顺和,香高持久。

7、乌木龙乡——小邦贵古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北端的乌木龙彝乡内,面积800多亩,海拔1900米。

8、德党镇——勐贡鸣凤山古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西支的德党镇境内,面积800多亩,海拔1900多米,原产于永德明朗岩岸山鸣凤村的“鸣凤大叶种”,是省级群体良种。

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鸣凤山大叶种是省级群体良种,原产为永德明朗岩岸山鸣凤山村,采用茶籽育苗由人工种植形成,面积约有800亩,该茶园地处1900米的高山中,降水量1400毫米,气温16.8度,是党梨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有100多年的历史。该茶园四周森林主要分布有松树,西南桦等树种。

鸣凤山古树茶特点鲜明,口感清润,但茶气极足,温柔韵味外,另具一种阳刚之美。干茶显毫富光泽,茶汤晶莹透亮。香气清新馥郁,杯香强烈持久,口感清润,但茶气足,生津快且明显,回韵甘香绵长,经久耐泡,气足韵远。特有永德茶区“外柔内刚”的茶性。鸣凤山茶成为当之无愧的云南茶珍品。

9、小勐统乡——梅子箐古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西支北部的小勐统乡内,面积1600多亩,海拔2000多米。

梅子箐茶园位于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西面的梅子箐村境内,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

茶叶种植面积1621亩,为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采用茶籽育苗方法由人工种植而成,距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四周有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云雾缭绕,是永德县内种植年限最长的古茶园之一。是一个与勐库茶底味完全不一样的味,有着非常独特的梅花香,清新淡雅,这样的香让人流连忘返,感觉就是一直在找寻的,似曾相似又不曾相遇的,在不经意间遇到了,一种久违,一种“原来你在这里”。

梅子箐古树茶属于种植型古树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环境,造就了梅子箐古树茶的品质优良。喝起来有一种淡雅的幽香,有人说像梅子的香味。梅子箐古树茶属于大叶种原生态古树茶,品种优良。最主要是没有污染物的侵害。高海拔的原生态环境铸就了梅子箐古树茶的自然原味。独特的香型和饱满的质感,在加上通透的汤色和厚实的叶底。让喜欢普洱茶的朋友流连忘返,一品为快。

梅子箐茶园属原生态型管理,施用农家肥,没有施用化肥、农药,茶叶质量好,干茶颜色翠碧,鲜润活气,色泽灰绿,略带光泽,条索明亮,香气格外明显,茶汤入口后回甘,浓醇爽口,是理想的绿色茶叶饮品。梅子箐茶很难忘记,梅香青郁,甜美。茶气高扬,入口圆润饱满,馥郁芬梅,妙在其中。

10、德党镇——木瓜寨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西支的德党镇境内,面积800亩,海拔1500米左右。

11、永康镇——底卡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东西两支山脉中间永德镇,面积800多亩,海拔1700多米。

12、德党镇——明朗武家寨古茶园。茶园位于老别山西支的德党镇境内,面积800多亩,海拔2000米以上。

如何冲泡不同类别的普洱茶?


普洱是六大茶类中分类最多元的茶类,从发酵程度分为生茶、熟茶;从形制上分转、饼、沱、散茶等;从年份上又分新茶、老茶等。所以,冲泡普洱茶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冲泡方法,才能够让普洱茶发挥出最佳的品饮状态。经过几年的泡茶训练,笔者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冲泡各种普洱茶的技巧,在此分享——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茶品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1、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冲泡技巧

之前已经对普洱茶的冲泡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这里再介绍一些常用的冲泡技巧,因为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往往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1、滗干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3、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无量山茶树资源的分布特点


唐朝学者樊绰于864年在其所著《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夷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的最早最可靠记载,“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

无量山茶树资源的特点十分鲜明:一是无量山茶树从野生型、自然杂交演化到现代群体品种,每一个演化形态的茶树都能找到相应茶树植株,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茶树品种资源演化的自然博物馆。二是无量山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在海拔1600米至2800米之间的带面均能找到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基部干围在1.5米到2.9米之间。野生大茶树随处可见,是证明无量山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有力证据。三是人工栽培的大茶树,分布广,株数多。从普查的96株样株看,直径在0.3米以上的古茶树在景东80%的村子里都能找到,多的几百株,少的几十株,十分普遍,是景东无量山生长利用茶的无声证明。唐朝学者樊绰于864年在其所著《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夷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的最早最可靠记载,“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这段文字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讲茶出自“银生城界诸山”,即景东城附近一定范围的各山,应该是景东城西边的无量山、东边的哀牢山各地。南宋李石《继博物志》“茶出银生诸山”,却没有“城界”二字,这“诸山”二字,应是银生辖区的所有山区,既今天思茅、西双版纳各地。很多作者把唐朝樊绰的“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与南宋李石的“茶出银生诸山”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二是当时的茶叶生产粗放、均为散茶;三是烹茶技术独特,吃茶考究。直至元朝,随着当时中央政府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团茶加工方法逐步传到普洱茶区。至元末明初,中原茶文化在明太祖的诣意下形成了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因其消费群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和长距离运输的需要更快发展。到了明代,普洱茶因在今普洱县城集散而得名,制作工艺为“蒸而因之”,清代,普洱名声大震,成了京师争购品饮的名茶,成了云南人进献皇帝的贡品。

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概况


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21.21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州)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

1.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

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较集中的产地之一。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

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其中最著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

1.2保山市古茶树分布

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

1.3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

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

1.3.1野生古茶树

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1.3.3栽培古茶树

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

1.4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米-4米。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

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

古茶树保护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发现了野生古茶树,为论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各地也兴起了保护和发掘古茶树的热潮,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古茶树分布的主要地、州、县先后成立了古茶树保护委员会和基金会,受到国内外有关人者的热心帮助,并给予了物质和资金上的支持;有些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保护古茶树的重要性,制定了一些政策和乡规民约,在一定时期对古茶树保护取到了一定程度地宣传和推动作用。

然而,得到较好保护的古茶树资源,主要是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部分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如“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以及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资源尚得到较好的保护,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古茶树认养制度,如镇源县千家寨大茶树、普洱县宽红大茶树等,先后被人认养。但保护措施仍存在着不足,如:1951年12月发现的南糯山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因保护措施不当,而于1995年枯死;澜沧县的邦崴大茶树周围建起了围栏;千家寨大茶树修通了道路,树体上订立了木牌,古茶树周围的生境条件受到人为破坏。同时,由于云南古茶树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且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边远山区,使保护工作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当地群众保护意识差,许多数百年古茶树遭受到损坏、砍伐、挖掘。

近50年来,由于受到人口增长、垦荒、不合理采摘、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或者在古茶树、古茶园周围建设新茶园导致基因漂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50多万亩减少到20余万亩。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当地群众急功近利,把古茶树当作“摇钱树”利用,盲目开发,过度甚至毁灭性采摘古茶园鲜叶,此外,有的古茶园还被外地茶商承包开发,云南古茶树、古茶园这一重要世界文化景观面临着严重危机。

因此,目前云南古茶树的保护仍停留在肤浅的保护阶段,需要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对云南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提出有效地保护措施和合理开发的建议。

勐腊县古茶树分布和古茶树特点


倚邦茶山的曼拱一、二、三队、河边队、老街子、倚邦、细腰子、麻粟树、夹布老寨、习空、曼松、背阴山、

曼砖茶山的曼庄、八总寨、瓦竜、南竜坝、小曼竜、么莲、高山、曼林、曼潞、曼赛、宝甸、速底寨、

莽枝茶山的安乐、秧林、曼丫、红土坡、车家寨,

革登茶山的新发、直蚌、新酒房、撬头山、西花岭、石梁子等寨,

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565—1540米之间都有分布,而主要又集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倚邦、曼砖、莽枝各古茶山。

古茶树普遍分枝密,有较多分枝级数,最多达四级以上;密度90—250株/亩不等。大、小叶种茶树树高3—7米,根基围30—100厘米。叶基楔形,叶长叶宽脉对叶身平或微隆,叶缘平。小乔木型,绝大多数的茶叶叶片色泽呈深绿或绿。其次,还在原始密林和次森林区发现了不少树型高大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古茶树。

通过细致观测、采集标本,分析认为,这里的大叶种古茶树茶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系为制作的上好原材料;集中于倚邦曼拱一带的小叶种古茶树,叶面平、叶质软、色泽绿、茸毛长、持嫩性强,透秘高,适制绿茶、。

古树茶品种优良,茶树茶叶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叶长、叶宽叶身叶背茸毛多、干茶显毫;一年生长期长近10个月,一年可发多轮多次,2月下旬开采,11月中旬结束。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科学测试表明象明古茶树茶既优内地小叶种又优于大叶种茶。

据茶品有关测定,云南大叶种茶在云南境内北纬25以北地区生长的“不浸出物”为35—48%,茶多酚高为20—33%,儿茶素为110—150㎎/ɡ,而在象明茶区的大叶种茶叶水浸出物为35—50%,茶多酚为27—38%,儿茶素为160—220㎎/ɡ,几个指标明显高于其它产茶。

初识|普洱茶的茶山分布之四大茶区


四大茶区

普洱茶,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全世界的普洱都在云南。

根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

云南的茶山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大产茶区:普洱(原思茅)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保山茶区、临沧茶区。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四大茶区”。

其中“六大茶山”就分布在“四大茶区”之中的西双版纳茶区里。

每个产茶区,都有很多的山头,每个山头茶品的滋味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聊聊普洱茶的茶山山头分布吧。

普洱茶区

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市,管辖九县一区,我们按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大的地区来盘点。

分别是:位于东南的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片区;位于中北部的景东、镇沅、景谷片区;和西南部的澜沧、孟连、西盟片区。

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片区有,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贡茶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

景东、镇沅、景谷片区有,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田坝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马邓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

澜沧、孟连、西盟片区有,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东古茶山、东卡河古茶山、腊福古茶山、芒中古茶山、佛殿山古茶山。

普洱市因为面积较大,纵跨北回归线,其古树茶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

南部江城等地的茶山和版纳东部茶区的茶质十分接近,柔和内敛。西部澜沧等地的茶则香气凸显,回味悠长,有着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北部景东、镇沅等地的茶山场纯正,茶气充盈,随着大家对茶气的认知逐渐加深,必然会为更多的人所关注。景谷茶区历史悠久,香气口感俱佳,不乏颇具规模的古茶山,也代表了未来市场的方向。

其他像西盟、孟连等地,虽然占地较小,名气不大,但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其后市的发展埋下伏笔。

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辖2县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

古六大茶山,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易武(慢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

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是清代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也是当时内地了解普洱茶的窗口,面积约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布于西双版纳的东部,澜沧江东岸。

后起的八大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西双版纳茶区的茶茶质厚重,汤质较饱满,除了部分小叶种外,苦涩明显;古树茶气明显,山韵突出。

这是和澜沧江下游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西双版纳茶区在普洱茶区中温度较低,光照较强,这导致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较高,苦涩感较明显,班章、曼娥的霸气,小勐宋苦茶的苦涩都和这有直接关系。

保山茶区

保山已不属于澜沧江流域,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

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

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5万亩,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

尤其是高黎贡山系的古树,口感虽然未有超过其他三大茶区的特色,但其阳刚的茶气,纯正的山韵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古树茶资源。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

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

临沧茶区

临沧市是云南省第一产茶大县,传统上以滇红和绿茶(滇青)为主,但临沧也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普洱古树资源,而散落在各地大量的古茶园和野生古树茶群落,对普洱茶迷来说更是资源丰富的宝库。

临沧下辖1区7县,各区县均有大片的古树资源,按茶叶产量排名,依此为:凤庆、云县、永德、双江、耿马、临翔区、沧源、镇康(按2009年产量)。

相比较于版纳和普洱市的普洱茶资源,临沧境内的古茶山的详细资料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备。

但我们应该看到,临沧的古树资源远不止于此,在永德、云县、双江等地的大山深处,依然有很多待发掘的古树资源。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我国茶区不同类型茶树的分布情况》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178630.html

上一篇:等待普洱茶转化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下一篇:雪菊枸杞茶怎样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