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柚子花茶品质特点是融茶味之美 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艺术品

2019-12-19

柚子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叶,是融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艺术品。茶叶滋味为茶汤的本味,花香为茶汤滋味之精神。茶味与花香巧妙地融合,构成茶汤适口、芬芳的韵味,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柚子花茶香气芬芳,滋味浓厚,香而不浮,鲜而不浊,汤色清澈,淡黄明亮,叶底细嫩、匀净、明亮。柚子花茶最大的特点是耐贮存,耐冲泡,干茶香气悠长,茶汤及茶底放置一天香味犹存。

柚子花茶成品分为五级。一级柚子花茶外形条索细紧匀直,平伏匀净,色泽绿润显锋苗,内质汤色清澈,哈绿明亮,香气鲜浓,叶底细嫩匀齐明亮,滋味醇厚鲜爽;二级茶外形条索尚细匀整,稍柚锋苗,色泽尚绿润,内质汤色尚清澈,黄绿明亮,香气尚鲜浓,叶底尚嫩绿明亮,滋味尚醇厚鲜爽;三级茶外形条索尚紧匀整,色泽尚绿,内质汤色黄绿尚明亮,香气尚鲜,叶底尚嫩匀,稍柚摊张,滋味醇和;四级茶外形条索尚紧,略扁稍松,含圆头块,色泽深绿,内质汤色黄绿,香气稍鲜,叶底黄绿欠明亮,带有摊张,滋味纯正平和;五级茶外形稍粗松,带扁条、圆头块,多梗,色泽黄绿稍暗,内质汤色黄绿稍暗,香气略显,叶底黄绿稍粗老,多摊张,滋味比较淡薄。

品饮柚子花茶,茶中蕴涵香气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三项质量指标:一是香气的鲜灵度,即香气的新鲜灵活程度,与香气的陈、闷不爽相对立;二是香气的浓度,即香气的浓厚深浅程度,与香气淡薄浮浅相对立,一般经过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内部,香气较为浓厚耐久;三是香气的纯度,即香气纯正不杂,与茶味融合协调的程度,与杂味、怪气、香气闷浊相对立。

小编推荐

茶,是茶人认真给自己创作的艺术品


记得最早读《老子》时候,记住了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当时不甚理解,觉得成大事者,都是做些惊天动地的事,何必去纠结、拘泥于细节,忍受琐碎。可随着年岁渐长,经历愈多,觉得自己开始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

随着对生命了解的深入,才恍然大悟,在生活里,最重要的还是认真两个字,而认真是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这样才能完成天下之大事,才能将难事分解为一件件易事,这样讲每一件易事都做好,才能做成难事。

做茶,需要认真

做茶,是茶人用心给自己创作的艺术品,茶品质就你艺术的品质。

每一笔一划都透露了创作者的态度,对每一款茶,投以足够的热心,把做茶作为一条终身的道路。

在做茶中,最怕的就是敷衍,随便。

如果你对一个茶,不够虔诚,那在你做茶的里能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是有限。

泡茶,需要认真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去冲瀹,滋味却不尽相同,茶的细微区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中更重要的是泡茶的人的态度。

李曙韵在《茶人的素养》一文中提出“没有下班的茶人:如果自视为茶人,如同身着袈裟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该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表现不一”、“当个有灵魂的茶人:以习茶累进修养,将客人引领进茶的世界,专注茶汤,直视自己的内心“等观点,不厌其烦地强调,认真泡茶的重要性。

认真泡茶,既是茶人的素养,也是自我修为。

专注泡茶,专注茶汤,专注于内心。

在“没有下班”中,不断尝试克服在泡茶过程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日复一日地练习,与茶深交,掌握好茶质与投茶量、泡茶水温、浸泡时间、水质、茶器,关于影响茶汤滋味的一切因素都斤斤计较,认认真真地泡好每一杯茶,给自己的每一杯茶都打上自己的烙印,成为自己的作品,把泡好每一杯茶当成一种信念。

把每一次泡茶都当作最后一次泡茶,让每一次泡茶都是让自己的思想、行动快速在线,快速进入到茶的世界之中,正式、严谨地泡茶,把每一泡茶都将茶的本性呈现到最好的状态。而这些,需要重复后获得的熟练,还需要认真的态度,放下花哨、摒弃噱头,踏踏实实泡茶。

喝茶,需要认真

喝茶是简单的事,但简单的事也需要认真去做,尤其是把茶作为毕生事业的茶人。

许玉莲在《泡茶与喝茶间的默契》中写到:“关于茶事,是不能只靠个人或单方面完成的,它需要泡茶者和客人的相互尊重与重视,才算圆满开始。还要看泡茶者和客人如何对应,对茶壶、各种茶道具以及泡茶手法有没有同等的崇敬。”

认真喝茶,只有认真地人才能具备同理心,只有具备了同理心,才能更好地理解一杯茶,才能和冲泡者在茶汤中感受到共鸣,在泡茶和喝茶间找到默契。

把自己在茶的滋味中,感知到讯息,反馈给泡茶人,正向的信息回馈,对自己是一种提高,也能和别人一同成长。

而这些,只有认真用心喝茶的人,才能回感知到。

茶是生活的一个镜像,借由茶,去调整修正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茶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也是对生活的勤勤恳恳,认认真真。

认真生活的人最美,认真泡茶的人最美。

在生活里,在茶里,认真最重要。

茶、禅、佛一体


佛教的原始教义是厌恶人身,鄙薄生产劳动。僧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乞讨和施主的布施,魏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游民就成了游僧。至禅宗三祖僧璨早在对道信传法时讲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偌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说明再肥硕的地,无人耕种也就没有收获。在他的影响下,僧人们开始实行“作”、“坐”并举,这是革命性的创举,僧人们除了打坐外还需劳作,以劳动解决吃饭问题。因而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名茶、饮茶等就融入佛事活动,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有清心性修行的茶成为僧人必不可少的饮料,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很多僧人所认可。唐代《封氏闻见录》载 :“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又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饮茶在大小寺庙的风行,僧人加强对茶叶采制的研究,于是出现历代名山大川寺庙出名茶的现象。如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的碧螺峰,原名“水月茶”,首先又洞庭山水月院山僧制得。武夷岩茶,为武夷寺禅僧制作的最佳。君山银针产于君山白鹤寺。贡茶紫笋产于吉祥寺。黄山毛峰长在松合庵等等不一而足。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古书记载唐宋的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僧人们都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法堂左上角悬挂着“茶鼓”,击鼓招集众僧饮茶。宋林逋《西湖诗春日诗》中的“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和《宋诗钞》陈造的诗句“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描写了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寺院中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叫“茶头”,还有“施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茶也有不少名目,如供奉佛祖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普茶”。僧人早起先饮茶后佛事,每天需在佛前供茶,供茶、点茶、点汤后来均纳入佛教的仪规。专以茶汤开筵的称之为“茶汤会”。每逢佛教的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锡仗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到宋代仪茶敬佛,发展成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表演,宋代的斗茶也十分时兴,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过品饮、鉴评决出茶叶质量的高低,故又称“茗战”。后为决出进贡朝廷的上品茶,斗茶风遍及各地。 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茶事过程中,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啜饮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涵了体味领悟自然的真谛,并以此领悟佛性和超凡脱俗的意韵。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表现。说的是河北赵州有一禅寺,寺中一高僧名从念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乎?”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赵州又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或没来过,或者相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位”的境界。正所谓:“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 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真是妙哉,我自称teaman,实际上要达到“吃茶去”得意境还需修练多年,或是终身追求的目标,惭愧!

茶之美:名、形、色、香、味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一诗中赞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一、茶名之美

庄子《庄子·逍遥游》曰:“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名讳很重要。我国茶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像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

其他统统可归为第五种,这类茶名有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佛茶、金佛、佛手等;有的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银猴等;有的反映了采茶时令,如谷雨春、不知春等。总之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

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不仅可以感受道茶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茶人的艺术底蕴。

二、茶形之美

我国的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再加工茶等种类,其外观形态各有千秋。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多属于芽茶类,一般都是由细嫩的茶芽精制而成。以绿茶为例就可细分为光扁平直的扁形茶,细紧圆直的针形茶,紧结如螺的螺形茶,弯秀似眉的眉形茶,芽壮成朵的兰花形茶,单芽扁平的雀舌形茶,圆如珍珠的珠形茶,片状略卷的片形茶,细紧弯曲的曲形茶,以及卷曲成环的环形茶等类型。

乌龙茶(青茶)属于叶茶,采青时一般要到长出驻芽后的一芽二三叶才采摘,所以制成的成品茶显得“粗枝大叶”。但是在茶人眼中,乌龙茶也自有乌龙茶之美。例如对于安溪“铁观音”即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对于武夷岩茶则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对于茶叶的外形美,审评师的专业术语有显毫、匀齐、细嫩、紧秀、紧结、浑圆、圆结、挺秀等。而文士茶人们更是妙笔生花。宋代丞相晏殊形容茶的颜色之美为“稽山新茗绿如烟”。苏东坡形容当时龙风团茶的形状之美为“天上小团月”。清代乾隆把茶芽形容为“润心莲”,并说“眼想青芽鼻想香”,足见这个爱茶皇帝很有审美的想像力。

武夷山是茶的名丛王国,仅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记载的名茶就有830多种,武夷山的茶人们爱茶至深,他们根据茶叶的外观形状和色泽,为武夷岩茶起了不少形象而生动的茶名。如:“白瑞香、东篱菊、孔雀尾、素心兰、金丁香、金观音、醉西施、绿牡丹、瓶中梅、金蝴蝶、佛手莲、珍珠球、老君眉、瓜子金、绣花针、胭脂米、玉美人、金锁匙、岩中兰、迎春柳”等等。 三、茶色之美

茶叶的色泽,给人一种质量的美感。茶色之美包括干茶的茶色、叶底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汤色三个方面,在茶艺中主要是鉴赏茶的汤色之美。不同的茶类应具有不同的标准汤色。在茶叶审评中常用的术语有“清澈”,表示茶汤清净透明而有光泽。“鲜艳”,表示汤色鲜明而有活力。“鲜明”,表示汤色明亮略有光泽。“明亮”,表示茶汤清净透明。“乳凝”,表示茶汤冷却后出现的乳状浑浊现象。“浑浊”,表示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是劣质茶的表现。

对于具体色泽按审评专业术语有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等。

鉴赏茶的汤色宜用内壁洁白的素瓷杯或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杯中茶汤的底层、中层和表面会幻出三种色彩不同的美丽光环,十分神奇,很耐观赏。茶人们把色泽艳丽醉人的茶汤比作“流霞”,把色泽清淡的茶汤比作“玉乳”,把色彩变幻莫测的茶汤形容成“烟”。例如,唐代诗人李郢写道:“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乾隆皇帝写道:“竹鼎小试烹玉乳”。徐夤在《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写道:“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四、茶香之美

茶香有的甜润馥郁,有的清幽淡雅,有的高爽持久,有的鲜灵沁心。按照评茶专业术语,仅茶香的性质就有清香、高香、浓香、幽香、纯香、毫香、嫩香、甜香、火香、陈香等,按照茶香的香型可分为花香型和果香型或细分为水蜜桃香、板栗香、木瓜香、兰花香、桂花香等等,按照香气的表现则可分为馥郁、高爽、持久、浓郁、浓烈、纯正、纯和、平和等。

唐代诗人李德裕描写茶香为:“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温庭筠写道:“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在他们的笔下茶的“兰气”、“疏香”使人飘然欲仙。宋代苏东坡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在苏东坡的笔下茶香透人肌骨,茶本身就是一个遍体生香的美人。古代的文人特别爱用兰花之香来比喻茶香,因为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王禹珃称赞茶香日:“香袭芝兰关窍气。”范仲淹称赞茶香日:“斗茶香兮薄兰芷。”李德载称赞茶香日:“搅动兰膏四座香。”高士奇赞美武夷茶香日:“香夺玫瑰晓露鲜等”。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至少要“三闻”。一是闻干茶的香气,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闻香的办法也有三种,一是从氤氲上升的水汽中闻香,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是用闻香杯慢慢地细闻杯底留香。茶香有一大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骆少君研究员主编的《饮茶与健康》介绍:“茶叶中已发现有约700种香气化合物,各类茶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这些物质有的在高温下才挥发,有的在较低的温度即可挥发,所以闻茶香既要热闻、温闻又要冷闻,这样才能全面地感受到茶香之美。 五、茶味之美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涩、甘、鲜、活”。

苦是指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一种不适味道;涩是指茶汤人口有一股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汤人口回味甜美;鲜是指茶汤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础上,审评师们对茶的滋味有鲜爽、浓烈、浓厚、浓醇、醇爽、鲜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赞言。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对咸味敏感,舌面对甜味敏感,舌侧对酸涩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古人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环境和心情,可从茶中品出不同的“味”。“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历尽沧桑的文坛宗师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之味;“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昧永。”豪气干云、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君子味;“双鬟小婢,越显得那人清丽。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风流倜傥的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从美人尝过的茶汤中品出了“樱桃味”;“一岭中分西与东,流泉泻涧味甘同。”统治全国达60年之久的清代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认为,在他的国家里,各地泉水泡出的茶味都甘同,他从茶中品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大同之味。

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苏东坡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在《叶嘉传》中,他借皇帝之口说:“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吾始见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爱。”只有爱茶,才能成为不俗的中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肉清骨腻和且正”。

茶禅“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文化境界


原标题:茶禅一体中的文化境界

“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是同步的,均始于东汉时期。

佛教僧人生活来源最早依靠乞讨和施主布施,一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直接供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流民,一变而为游僧。乃至禅宗四祖道信时,实行“作”“坐”并重,这是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大创举。这里的“作”为“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动。道信号召手下的门人都去从事生产劳动,以便“得一口食塞饥疮。”他在黄梅双峰山聚结500多名禅众定居,垦荒耕种,自给自足,正式把通过劳动解决吃饭问题作为禅门一件大事来做,且列进禅行之中,为当时的流民逃僧创建了一个世外桃源。“坐”即“坐禅“,坐而修禅的意思。坐禅要求僧人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以期大彻大悟。

到禅宗五祖弘忍时,“作”“坐”已定型化,并在禅思想上有所创新。弘忍把禅贯穿于日常劳动生产之中,且进而把劳动生产提高到禅,而不是一般地将禅贯穿于世俗生活。

由达摩提出的关于众生“心性”即是“佛性”的基本思想经历道信、弘忍的变革,正式形成中国禅宗,并完成了以自信自主、自求解脱为中心教义的立宗工作。这就为长期流动的禅僧们最终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组建起一个生活上比较有保障的社会群体。

自坐禅进入佛教僧徒的宗教修持生活和禅众从事农耕生产一开始,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及茗茶就融入佛事活动,成为佛教寺院一大劳作。

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脚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90夭为一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和不食荤。这样既能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能使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甚至能喝四五十碗茶。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诗句,更是生动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饮茶在大小寺庙风行时,寺院种茶、制茶也盛行起来。许多寺院都建有茶园。随着饮茶者日益增多,僧人便加强了对茶叶采制的研究,于是出现了历代名山大川寺院出名茶的特殊现象。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自江苏洞庭山碧萝峰。原名“水月茶“,因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而得名,沸汤清澈鲜绿。乌龙茶的始祖为福建武夷寺禅僧制作最佳。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鹿苑寺,清香醉和,回味甘凉。苏东坡用贡茶大龙团换取的垂云茶,则产自浙江杭州宝严院垂云寺。不少贡茶也产于寺院,如著名的顾渚山的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清乾隆帝最爱饮的君山银针,则产自君山白鹤寺,每年进贡仅18斤。随时光流逝,盛衰衍变,有些曾产自佛寺、一度享有盛誉的名茶,后由于各种原因被历史湮没,最后绝了种,如苏州虎丘寺的虎丘茶,丹阳观音寺的观音茶,福州鼓山寺的鼓山茶,绍兴云门寺的云门茶,西山白云寺的白云茶等。

我国今天的名茶,仍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佛寺茶园,如黄山毛峰就生长在松合庵、昂桥庵、云谷寺一带;碧螺春产于东山洞庭寺;龙井来自杭州龙井寺,大红袍种植在武夷山天心观,松萝产自徽州松萝庵。庐山云雾出自庐山招寺,蒙顶云雾则出产于蒙山智炬寺等等。

饮茶与佛教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据古书记载,唐宋时代的名刹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禅僧们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吸饮香茗。法堂的左上角悬挂着“茶鼓”,按时击鼓召集众僧饮茶。宋代林通《西湖春日诗》中的“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和《宋诗钞》陈造的诗句“茶鼓适敲灵鸳院,夕阳欲压箱沂城”,描绘了一幅茶鼓声下寺院幽寂苍远的意境。寺院中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僧人称之谓“茶头”。一些寺院门前还有“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茶也有不少名目,如供奉佛祖、菩萨、祖师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吸饮的“戒腊茶”,全寺上下众僧共饮的“普茶”等。禅僧早起第一件事即饮茶,后再礼佛。饭后也是先品茶再做佛事。丛林还立下规则,每天需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时举行点茶、点汤仪式,供茶、点茶、点汤后来均纳入佛教仪轨。专以茶汤开筵的,称之为“茶汤会”。每奉佛教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锡仗之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以茶敬佛到了宋代,发展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物象表演,实际上就是“水丹青”。宋代陶谷的《外茗录》曾有此记载,“茶至唐渐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鱼,但须臾就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与“水丹青”相媲美的是“水书法”。《蚌茗录》中还讲述了一个禅僧在茶汤中“写诗”与吟诗的故事。唐宋时代“斗茶”也十分时行。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过品饮、鉴评各种茶叶质量,决出高低,故又称“茗战”。后为决出进贡朝廷的极品茶,遂后斗茶风遍及各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眠从事斗茶歌》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斗茶场面。

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吸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溢。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整个茶事过程,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吸茗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含了体味、领悟自然真谛的哲理,并以此体悟佛性和超凡脱俗意韵,所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至理之极。

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公案“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表现。《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赵州从诊禅师问新到僧人:“曾到此间么?”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人,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间“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招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或者相识与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境界。“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对此,现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也曾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诞生在中国的“茶禅一味”、“茶禅一休”这一文化思想与哲学观念,后与佛教、饮茶一起东传到日本。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中国留学期间,除钻研佛经外主要埋头于茶文化的研究。回国时带回许多经书与茶种,曾著《吃茶养生记》一书,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此书后来成为日本茶道的经典论著。

京都紫野大法寺一休和尚高徒村田珠光根据荣西的“吃茶养生”的观点,在一休师父和赵州禅师“吃茶去”思想的启迪下,创立了日本草庵茶道。到村田第三代弟子干利休时为适应民众反对内乱、祈求和平的愿望,提倡和、敬、清、寂,将茶道的禅意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日本的茶道完全继承了中国“茶禅一体”的思想,因此日本山上宗说“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天“茶禅一体”思想在东流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在我国虽渐趋冷落,但作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茶文化,近几年已有部分恢复,“茶禅一体”的研究也将会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教益。

茶与宗教 茶中有禅、茶禅 一体、茶禅一味


禅茶一味:宗教与茶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

早在唐代时,道士喜欢饮茶者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有人将其视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道教在“打蘸”,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是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 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贡品之一。随后,饮茶也进入了佛教的修行中。

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 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 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古有“茶中有禅、茶禅 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的境地。

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尤为僧家所好。僧众做禅修行,均以茶为饮。其中除提神外,也以茶饮为长寿之方。那时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种茶树,采制茶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而众寺僧都善采制、品饮。所谓“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茶禅一味”,这是宋代禅僧悟克勤手书赠送前来参学的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日本的茶道由此孕育而出。这四字代表了茶禅不解之缘。指茶性禅味极其相 似,皆源于人的内心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意境。禅茶的结缘正如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所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 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说饮茶的风俗与禅宗的传播大体上是同步的。

花茶泡法茶昧与花香融为一体观赏“荣舞”的炫美


花茶泡法

花茶是一种将茶昧与花香融为一体的茶类,花茶冲泡器具的选用,对于一些高档的花茶而言,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进行冲泡,以便在品茶的同时观赏“荣舞”的炫美;而对于一些中低档次的花茶,则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花茶最为适宜。

虽然品饮花茶的重点在于品其香气,但以毛峰花茶为例,这种高档花茶的形状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选用透明的玻璃杯进行冲泡。茶叶与水的用量之比是1:50。冲泡花茶的开水水温不宜过高,以80℃左右的沸水冲泡为佳,稍候3-5分钟即可。花茶的冲泡次数以2-3次为宜。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可以清晰地看见花茶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别致景象,另有一番风趣。泡好后的花茶不要急于品饮,应该先揭盖闻香,缓缓上升的水汽同缕缕鲜灵浓纯的清香一起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抖擞。

对于一些主要用于闻香尝味的中低档花茶,则可以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白瓷有助于呈现茶汤清丽的本色。冲泡这类花茶,要求水温是100℃的沸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

不同地区的人们品饮花茶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北方居家品饮花茶,通常采用的是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泡上一壶上好的花茶,一边品饮,一边闲话家常,给原本就其乐融融的家庭更加增添r几分温馨气氛;而四川人对于花茶的品饮则颇具地方特色,人们常用茶碗、茶托、茶盖,也就是所说的一套三件头茶具来冲泡花茶,一边饮品,一边大摆“龙门阵”,悠然自得,赛过神仙。

茶禅一体 宁静致远


“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是同步的,均始于东汉时期。

佛教僧人生活来源最早依靠乞讨和施主布施,一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直接供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流民,一变而为游僧。乃至禅宗四祖道信时,实行“作”“坐”并重,这是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大创举。这里的“作”为“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动。道信号召手下的门人都去从事生产劳动,以便“得一口食塞饥疮。”他在黄梅双峰山聚结500多名禅众定居,垦荒耕种,自给自足,正式把通过劳动解决吃饭问题作为禅门一件大事来做,且列进禅行之中,为当时的流民逃僧创建了一个世外桃源。“坐”即“坐禅“,坐而修禅的意思。坐禅要求僧人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以期大彻大悟。

到禅宗五祖弘忍时,“作”“坐”已定型化,并在禅思想上有所创新。弘忍把禅贯穿于日常劳动生产之中,且进而把劳动生产提高到禅,而不是一般地将禅贯穿于世俗生活。 由达摩提出的关于众生“心性”即是“佛性”的基本思想经历道信、弘忍的变革,正式形成中国禅宗,并完成了以自信自主、自求解脱为中心教义的立宗工作。这就为长期流动的禅僧们最终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组建起一个生活上比较有保障的社会群体。

自坐禅进入佛教僧徒的宗教修持生活和禅众从事农耕生产一开始,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及茗茶就融入佛事活动,成为佛教寺院一大劳作。 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脚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90夭为一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和不食荤。这样既能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能使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甚至能喝四五十碗茶。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诗句,更是生动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僧人便加强了对茶叶采制的研究,于是出现了历代名山大川寺院出名茶的特殊现象。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自江苏洞庭山碧萝峰。原名“水月茶“,因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而得名,沸汤清澈鲜绿。乌龙茶的始祖为福建武夷寺禅僧制作最佳。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鹿苑寺,清香醉和,回味甘凉。苏东坡用贡茶大龙团换取的垂云茶,则产自浙江杭州宝严院垂云寺。不少贡茶也产于寺院,如著名的顾渚山的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清乾隆帝最爱饮的君山银针,则产自君山白鹤寺,每年进贡仅18斤。随时光流逝,盛衰衍变,有些曾产自佛寺、一度享有盛誉的名茶,后由于各种原因被历史湮没,最后绝了种,如苏州虎丘寺的虎丘茶,丹阳观音寺的观音茶,福州鼓山寺的鼓山茶,绍兴云门寺的云门茶,西山白云寺的白云茶等等。

我国今天的名茶,仍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佛寺茶园,如黄山毛峰就生长在松合庵、昂桥庵、云谷寺一带;碧螺春产于东山洞庭寺;龙井来自杭州龙井寺,大红袍种植在武夷山天心观,松萝产自徽州松萝庵。庐山云雾出自庐山招寺,蒙顶云雾则出产于蒙山智炬寺等等。

饮茶与佛教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据古书记载,唐宋时代的名刹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禅僧们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吸饮香茗。法堂的左上角悬挂着“茶鼓”,按时击鼓召集众僧饮茶。宋代林通《西湖春日诗》中的“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和《宋诗钞》陈造的诗句“茶鼓适敲灵鸳院,夕阳欲压箱沂城”,描绘了一幅茶鼓声下寺院幽寂苍远的意境。寺院中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僧人称之谓“茶头”。一些寺院门前还有“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茶也有不少名目,如供奉佛祖、菩萨、祖师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吸饮的“戒腊茶”,全寺上下众僧共饮的“普茶”等。禅僧早起第一件事即饮茶,后再礼佛。饭后也是先品茶再做佛事。丛林还立下规则,每天需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时举行点茶、点汤仪式,供茶、点茶、点汤后来均纳入佛教仪轨。专以茶汤开筵的,称之为“茶汤会”。每奉佛教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锡仗之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以茶敬佛到了宋代,发展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物象表演,实际上就是“水丹青”。宋代陶谷的《外茗录》曾有此记载,“茶至唐渐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鱼,但须臾就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与“水丹青”相媲美的是“水书法”。《蚌茗录》中还讲述了一个禅僧在茶汤中“写诗”与吟诗的故事。唐宋时代“斗茶”也十分时行。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过品饮、鉴评各种茶叶质量,决出高低,故又称“茗战”。后为决出进贡朝廷的极品茶,此后斗茶之风遂遍及各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眠从事斗茶歌》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斗茶场面。

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吸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溢。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整个茶事过程,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吸茗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含了体味、领悟自然真谛的哲理,并以此体悟佛性和超凡脱俗意韵,所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至理。

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公案“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表现。《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赵州从诊禅师问新到僧人:“曾到此间么?”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人,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招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身份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或者相识与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境界。“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对此,现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也曾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诞生在中国的“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这一文化思想与哲学观念,与佛教、饮茶一起东传到日本。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中国留学期间,除钻研佛经外主要埋头于茶文化的研究。回国时带回许多经书与茶种,曾著《吃茶养生记》一书,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此书后来成为日本茶道的经典论著。

京都紫野大法寺一休和尚高徒村田珠光根据荣西的“吃茶养生”的观点,在一休师父和赵州禅师“吃茶去”思想的启迪下,创立了日本草庵茶道。到村田第三代弟子干利休时为适应民众反对内乱、祈求和平的愿望,提倡和、敬、清、寂,将茶道的禅意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日本的茶道完全继承了中国“茶禅一体”的思想,因此日本山上宗说“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天“茶禅一体”思想在东流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在我国虽渐趋冷落,但作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茶文化,近几年已有部分恢复,“茶禅一体”的研究也将会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教益。

饮品、礼品、商品、药品、艺术品…茶是什么?茶是什么?


01、你可能觉得茶只是单纯的一种饮品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是普遍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

人们用它来解渴、佐餐、养生。茶作为饮品,有其特定的营养功能,茶叶中具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可促进人精神放松,缓解疲劳,从而更好的生活、工作。

02、你有可能觉得茶是礼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茶,也有茶礼。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总会给先泡上一杯茶招待他。不管是贫苦人家,还是小康之家,抑或富贵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茶待客。

礼品往往带有一定的寓意和祈盼,像有些地区在婚礼中以茶为礼品,希望儿女白头偕老。

03、你可能觉得茶是一个陶冶情操的事物

茶不仅可以很亲民,其实也可以很高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向来离不开琴、棋、书、画等雅事,饮茶可以陶冶情操,清饮雅尝,寻求茶的本真之味,领悟人生真谛。

茶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六大茶类,各有姿态,本身独具魅力,它的美不止于此,茶人们在品饮过程中还会运用个人知识、对人生的感悟悟、审美功力等,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茶空间和茶事活动。

04、你也可能觉得茶是商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茶是一个商品。企业需要通过它来实现盈利、实现价值。他们可能策划以茶主题的相关展会活动、设计舒适美观的茶空间、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渠道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05、你还可能觉得茶是一个社交工具

在品饮之中以茶会友,或聚会聊天、或交流分享信息、或洽谈商务,是茶在当今社会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茶,将人聚在茶香里,在宁静中交流、切磋和学习。

你站在不同的角度,茶也总是随之变化。

如何提高艺术品的欣赏鉴别能力


眼力是指对艺术品的欣赏鉴别能力,在艺术品的投资收藏过程中,眼力至关重要。眼力好则能识别真伪,洞察先机,步步为赢;眼力差则处处陷阱,举步维艰,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眼力呢?

(一)多看。

美术作品是最直观的视觉艺术,好与坏对照起来很容易辨别。

记得有一次受邀去北京画院美术馆参加一位现代名家的作品展览,平心而论,这位老先生画得也确实不错,大写意画风气势磅礴。老先生的作品在一层二层展出。看完他的作品以后,继续往楼上走,三层四层是齐白石作品的常设展,全年轮换展出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精品。这往三层四层一走不要紧,刚在一层二层看老先生作品留下的好印象在齐白石作品面前一下就被冲得荡然无存,差距马上就显出来了。我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也讲过这件事。我说北京画院美术馆是最需要胆量的美术馆,白石老人有一方自己刻的印章叫“大匠之门”,在这个美术馆举办展览的艺术家要是没点胆量可真不敢在白石老人这位大匠面前去班门弄斧啊。美术作品就是这样,高下一比便知,好东西看得多了,你的眼界也就自然提高了。

记不得是哪位画家曾经说过,他说他看完现在许多当代画家的展览后,回家一定要翻翻前辈大师的画集,“洗洗眼”,免得那些水平不高的作品留下记忆,把自己的眼力给拉下来。可见,要想提高自己的眼力就要多看高水平的作品。我们还以白石老人为例,如果你经常去北京画院齐白石纪念馆看老人家的原作,记住了他的作品的面貌、特征,那么当你遇到假齐白石的画时,与你脑子里真画的印象一比较,真伪马上就分辨出来了。同样,你也可以到徐悲鸿纪念馆去看徐悲鸿先生的原作,去潘天寿纪念馆看潘天寿先生的原作,等等。总之,不论是看展览,还是看画册,或是在网上看画,多看大艺术家们的作品是提高自己眼力的很有效的方法。一定要多看。

(二)多读。

多读书对提升你的艺术视野会有很大帮助,开卷有益,这就像人活着要吃饭这个道理一样简单。不仅是从事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做什么又能离得开读书呢?近日我在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写的《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大前研一先生是危言耸听吗?大家认真地想一想吧。

(三)多买。

在某种程度上,搞艺术品收藏,投资经验比理论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开画店的小老板比美院大教授的眼力更好的原因。画店老板不懂得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他只知道谁的画能赚钱,哪张是真哪张是伪,而这些恰恰也就是收藏投资艺术品最核心的问题。画店老板这套实用的本领是怎么得来的呢?说来简单,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真买真卖中练就的。你在书本上学得再多,也还只是纸上谈兵,与真刀真枪的实战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当你面对一张画作要刷下自己银行卡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才会刻骨铭心。看别人花2000万元买一张画,不如自己花2万元买张画学到的东西多。你买过哪位画家的画,你就会对这位画家了解得比较深入,你在什么地方被骗过,你就肯定会对这个地方印象深刻。

有歌唱得好:爱过才知情多浓。你连爱都没爱过,怎么能知道什么是情呢?“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不适用于艺术品收藏的,要想进步快,必须多上手。你的许多真知灼见都将会来自于你的买画过程中,而且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我在这儿还要加上一句:百见不如一练。到市场上去锤炼自己吧,市场是你最好的老师。

茶与佛的因缘 茶、佛文化融为一体


禅茶一味:茶与佛的因缘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饮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普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江南风致说僧家, 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很讲究。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之处;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到宋代,余杭径山还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这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普及有重大作用。据说,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因而,逐渐在民间流传着“茶禅一体”、“茶佛一味”的说法,将茶、佛文化融为一体。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饮茶大师出自寺院里。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圣”、“茶神”,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

茶与佛事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修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茶与佛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茶经历了由天然采集到人工栽培的漫长转折的岁月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成“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8962.html

上一篇:桂花茶品质特点形似绿叶缀金花冷香清雅持久是桂花茶一大特色

下一篇:选好茶叶有讲究选出佳品,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