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有趣的格子

2019-12-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 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课件,至出现格子)2. 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 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CY316.coM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 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 ,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花茶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数学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二、合作活动--逛"书店"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重叠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设计理念

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

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

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

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1)幼儿猜测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2)幼儿实验

(3)幼儿交流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1)师幼共同目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 (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

(2)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

(3)幼儿相互交流

师:让我们来相互交流一下!请观看大图片!说一说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成后面的哪一个图案?(在交流过程中,对于有不同想法的操作题,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理由;并注意用排除法推理判断。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幼儿交流第三道题、第四道题中的图案遮挡现象。)

(4)幼儿检查纠错

师:孩子们!你们都做对了吗?如果有做错的,请再去仔细想一想,将正确的找出来。其实生活中这样重叠和遮挡的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用小眼睛仔细去找一找,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评析:幼儿能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进行独立的空间目测、空间想象,组合思考。教师的一句:"不同意的请说出你的理由!第四题有点难……"拔动了大班幼儿勇于挑战、敢于阐述的心弦,操作中的冷静思索与交流中的热烈辩论形成了很好的思维氛围,这正是我们斫期待的……

三、变换重叠的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

1.师:老师还带来一个更难的问题,想不想再来挑战一下!

刚才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种图案,那我们还可以怎样重叠变出什么新图案?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吧!比比谁发现的最多!请将你变出的图案在这张纸上(图6)找出来。

2.幼儿操作

3.相互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能变出多少种图案?(先请幼儿说,然后请幼儿演示个别图案的重叠方法。)

师:看来不断地旋转这两张透明的图形,让它们完全重叠后会变成不同的新图案。还没发现这么多图案的小朋友再去试一试。

评析:在幼儿获得了两张透明图形完全水平重叠后会产生一种新图案的经验后,教师设计本环节的操作,使幼儿的经验在探索中得到了提升。在孩子们"太神奇了……"的惊叹声中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延伸。

教学反思

活动中的孩子思维活跃,操作专注,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很好地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而以下三点也是本节活动给我的启示:

1.适宜的认知挑战能充分激发大班幼儿的学习意向。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他们愿意去思考,去挑战。本活动中我注重提供具有刺激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环境:从开始的感知理解重叠现象--猜测实验重叠现象--共同目测重叠现象--独立目测重叠现象到最后一环变换重叠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层层挑战。在教学具材料的呈现上,我也充分体现该教育意图。幼儿在适宜、有坡度的挑战中,学习意向被调动了,积极主动地去接受一个个新挑战,实现了将教师的意图转化成幼儿内心的需求:自己主动追求挑战,自己要求"升级"并积极完成一个个新的学习任务。

2.适度的语言暗示能切实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在本节活动中,我非常注重该品质的培养,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暗示幼儿:"自己独立思考的孩子是最棒的"、"做好的小朋友要仔细检查"、"请你先认真观察"、"你坚持你的想法吗"、"不同意这个想法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这些语言上的暗示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3.宽松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幼儿思维的碰撞和互动。

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互动的工具。因此,活动中我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幼儿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解释推测、证据推理、质疑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思维的过程。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他们在碰撞中能不断更正解释、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考,积极与别人互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 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0”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排列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充分认识到数字和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8个小瓶,分别放入数量为7、6、5、4、3、2、1的糖果,第8个小瓶内不放糖果。

2、有关"0"的实物和图片若干(温度计、尺、门牌号、比分牌、信封等)。

3、0--9的数字卡片。

4、数字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胶水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糖果",初步认识数字"0"。

1、出示小瓶(共8个),请幼儿依次揭开瓶盖,数一数瓶里有几颗糖果?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最后一个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可以用"0"表示。("0"可以表示没有)

3、出示"0"的数字卡片,说说"0"像什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写"0"。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意义。

1、启发幼儿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没有了,要用"0"来表示?(幼儿举例)

2、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3、出示相应实物及图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尺上的"0"表示起点。

(2)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得分,0:0表示平局。

(4)门牌号、车牌号、邮政编码上的"0"是一种编号。

三、数字排队。

1、请幼儿将数字1--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出示"0","0"该排在什么地方?

提问:①"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②"0"在什么情况下比这些数字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大,即"1"和"0"组合,就是10,比9大,依此类推。

③如果"1"后面的"0"越来越多,这个数会越来越怎么样?

四、操作"0"(数字1、2、0)

1、有很多数字朋友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大,可以找谁帮忙?(0)

2、变魔术:最大和最小。

现在,我们找一找,在0 的帮助下,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大的数?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小的数呢?(幼儿操作)

总结: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数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数学美丽的花《图形认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梯形几种平面图形的认识。

2.通过观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的区分六种几何图形。

3.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几何图形组成的花,动物图片。

2.给每位幼儿准备一盒七巧板。

活动重点:能正确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几种平面图形的形状。

活动难点:1.正方形和菱形的区别。

2.六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激趣导入本课。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2.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开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幅美丽的花,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由菱形、三角形、长方形、圆组成的两幅美丽的花。

3.让幼儿说说这些美丽的花漂亮吗?(漂亮)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的特征是什么?

4.出示手工折的燕鱼,让幼儿观察,指名说说燕鱼身体的外形各是什么图形?

5.出示小鸡、小猪、小狗 的图片,分别让幼儿观察说说他们的外形各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6.让幼儿观察我们活动的教室和生活的地方,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和梯形。

7.指导幼儿区别正方形和菱形的区别。

小结;正方形和菱形都有相等的四条边,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菱形的两个对角相等。

8.拼图游戏。(给每个幼儿发一副七巧板)

.拼好自己喜欢图案的幼儿自由汇报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景物?

活动延伸:开展图形拆分和拼搭活动,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变化关系。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较浓,人人参入观察美丽图案各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和梯形的时候,幼儿对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说的较多,难点对物体表面是菱形和梯形说的较少,区别的不太清。也许幼儿平时不注意观察,见的较少教师引导的不到位的缘故。在拼搭游戏活动中,幼儿只能拼搭常见的景物。想象拼搭的能力较差,今后要加强幼儿动脑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数字组合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知识,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ppt,数卡;学具:、笔和白纸。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课题。

1、出示两辆相同款汽车图片(1)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两辆车子的照片,你能找出两辆汽车的不同吗?

(2)小结:看车牌号码,每一辆汽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车牌号码。它就像车子的身份证一样。

二、学习排列,掌握方法(一)学习三个数字的排列过渡:小朋友都知道车牌号上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会组成不同的车牌号,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车牌上的三个数字(1、2、3)给你这三个数字,请你调换他们的位置排列出不同组合,看你能排列几个不同组合?

1、操作:请幼儿来说一说,教师记录(示范操作123)2、小结:警察叔叔不允许有重复的,不然就不知道是谁闯红灯了,现在,老师把重复的拿掉,我们来看看用1、2、3三个数排列出来一共有6组,它们是123、132、213、231、312、3213、

4、小结:其实,老师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1当开头,排出以1开头的组合按顺序有123、132;再以2为开头,按顺序有213和231;然后从3开头,按顺序有312、321。固定开头数字,把后面数字交换位置。这样的话,大家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练习,巩固知识过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个好方法呢?接下来,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送去一辆小汽车,但是老师要用这车牌号码考考你们。

1、要求:老师这儿还有三个不同的数字,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用我们先固定开头的方法排列出它们所有的组合,请5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有没有重复或遗漏。

2、讲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用上这个好办法全部把它写出来。

3、小结:很多小朋友都很厉害,都能排出六种不同的组合,没有排出来的小朋友现在明白了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过渡: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辆车,可是这个车没有车牌号,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个。

1、要求:请小朋友用老师纸上给你的三个数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几组,有的老师已经写了数字提示了小朋友,每个数字在组合里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复或换数字。请你们来试试。

2、教师指导,并拍照片,请另一位老师输入电脑。

3、将电脑中的作业照片进行讲评。

4、小结:大多数小朋友都把它写出来了,小朋友也学会了这个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图片展示、数字运用1、ppt展示介绍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请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吗?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数字组合,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现的数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下次请小朋友来聊一聊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幼儿园大班数学:有趣的门卡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重点:知道哪个是总数(大数),哪个是部分数(小数)。

活动难点:知道加法的总数和减法的总数位置不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以及8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门卡。

1、导入:爸爸带花花到北京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师: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加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2、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帮助。

3、集体检查:引导幼儿注意部分数和总数,以及通过分合式列算式。

师:小朋友,这三个数字中谁最大?最大的那个数字我们叫它大数,其他两个就是小数。所以8就是大数,3和5就是小数。

先做合成式3 5 3 5 再引导幼儿根据合成式分别列出算式。3+5=8,∨ ∨8 85+3=8。 同样的方法用分成式引导幼儿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⑴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⑵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⑶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组蔬菜加起来和下面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三、活动评价。

⑴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⑵ 幼儿观察自己的纪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操作正确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漂亮的格子手绢


??? 活动目标:

?? 1 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多角度的规律排列,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 1格子手绢一块;红、黄、蓝、白小方纸片若干混合后每组一份;绘画工具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观察格子手绢,发现图案的美。

观察手绢图案特点。

?启发幼儿感受图案的美。

?二 幼儿尝试用方形纸片拼出格子手绢。

??? 1、幼儿操作。

??? 2、引导幼儿进行经验总结,发现排列规律:第一排:ABABAB第二排:BABABA第三排:ABABAB第四排:BABABA。

?? 三、根据经验进行绘画——格子手绢?? 四、展示作品,幼儿讲述自己的涂色规律。

?? 延伸活动:

? 平铺结构游戏:美丽的广场?教后感:幼儿对我的粘贴过程很感兴趣,听得也很认真,自己实际设计时,大部分都能按排序规律设计,而且形式多样化。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一寸虫》


数学活动《有趣的一寸虫》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 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 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1、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 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 ,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 (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有趣的格子》一文由茶经网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花茶相关的专题,如:幼儿园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75284.html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圆锥体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