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云南河底山头茶特点寨子基本情况介绍如何位置

2019-12-04

河底村有农户337户,人口1207人。所在地大村有上、中、下3个组,还有三家村、向阳村、洼子村、窝落地、花椒村、新鱼塘、旧地基和绕马路小组,这些小组均有占茶树,共有古茶园1490亩,年产毛茶37.25吨。生长状态和品质较好的茶产于绕马路小组的芭蕉河。从绕马路小组沿东南方向,徒步穿过原始森林,再翻过一个垭口便可见山谷里的芭蕉河。

芭蕉河位于一个小盆地上,四周是无量山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就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茶树生长在这些森林中,由于伴生树木繁多,阳光被高大的树木阻隔,因此茶树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树径不算很大,最大的约成年男子大腿粗,但树龄很老,当地人也说不清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栽,茶树所处之地海拔1750~20000米。山谷里有两股溪流汇集,一条叫芭蕉河,一条叫竹筒水,从地口步行到芭蕉河需经过一座小石桥,过桥后即可见建于20世纪50年代原景东县办茶厂的遗址,现仅存一间破败的土坏房和一些残垣断壁。

当年选择如此偏僻之地建厂,想必是这里有两股水力可利用,推动木制的水力揉茶机,而且此处有成片的古茶园,可以“因茶建厂”。从这个“厂”的规模来看,现在应叫“茶叶「初制所”吧。我沿着芭蕉河行走,发现溪流两边的林子中长满茶树,茶树普遍有四五人高,伴生林木茂密青,品种繁多,溪流淙淙,山野气息扑面而来,是实实在在的天然氧吧。河底村三家村小组后面坡地田坎边的古茶树长得十分奇特,由于长年的风雨侵蚀、水士流失,古茶树根部已完全裸露,但茶树长势依然旺盛,成行排列,别有一番趣味。继续往山坡上走,可见数片未被矮化、树形苍老的古茶园。

cY316.com延伸阅读

【易武瑶区山头茶】村寨基本情况及茶园的环境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瑶区山头茶

毗邻易武的瑶区乡,其古茶树多生长在国有林之中,树形一般比较高大,树干光滑且高,树冠一般集中在树顶上。茶叶采摘较困难,需要用竹子搭架或身手矫健的年轻男子攀爬采摘。由于这里的茶滋味与易武茶较为相似,故将其归入易武山头茶范围。瑶区乡位于勐腊县城东北,距县城35千米,总面积483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9.2℃C,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平均海拔1300米瑶区乡地处亚热带雨林气候地区,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共有4000多种植物,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的珍贵植物有354种;兽类动物有115种、鱼类有110种、鸟类有399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的有66种。动植物的多样性,造就了瑶区乡非常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这里生长的古茶树也普遍为自然放养型。要进入这里的古茶园,必须跋山涉水,徒步而至。古茶树多为瑶族同胞在山上农耕劳作时发现,并清理周围的杂树灌木,此茶树便归其所有。瑶区乡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新山村的桐箐河、布龙河、南赛河带,黄连山村的龙巴河也有不少的古茶园。桐箐河山头茶主要生长在桐箐河两边的山坡上。桐箐河桥的东侧通往茶园,说是茶园有些牵强,因为这里的茶树都是零星分布于河两岸的。

山坡森林中。茶树的树形较为特殊,一般都是“高干树”,即树下部光滑无分枝,高度也参差不齐,大多长至5~10米的高度时才分枝长出树冠。采茶时得顺树干攀爬而上到树冠处,方可采摘到鲜叶,采收极其困难。过去该地茶叶尚不值钱的时候,瑶族同胞直接将树砍倒采摘鲜叶,以致现在不少被砍的茶树根长出新的枝叶,与矮化过的古茶树殊途同归。桐箐河的茶树由于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山高林密,茶叶品质超群,茶汤香甜润滑、山野韵强、喉韵深厚,因此颇受广大普洱茶茶友追捧。近年来,布龙河小组的白花箐和南赛河开发出不少荒山山头茶其生长环境、品质亦与桐箐河的茶品大致相同。龙巴河山头茶主要生长在瑶区乡黄连山村龙巴河两边的山坡上。从瑶区乡向西北沿乡道行驶12千米,即可到达黄连山村村委会。村子北面的山谷里有一条河,名为龙巴河,河道平坦并布满鹅卵石,河水清澈见底,沿河床向下游行走,数千米河道两边的山坡上分散生长着大大小小的古茶树,树形基本保持原始生长状态,人工干预的痕迹甚少。茶树周围森林密布,花草繁茂,生态环境比桐箐河更优秀当你瞠着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时,不时有小鱼小虾从脚边窜过。双脚浸泡在清凉的河水中,那种快感无以言表。仔细看看,还可以发现野生大象的脚印和粪便,心中不禁会掠过一丝惊恐。

步行约2千米后,左拐进入一条小、箐。向导李刚告诉我,这叫“蟒蛇箐”。我问他:“这里是不是有很多蟒蛇?”他说:“过去听老人家说因这里有很多大蟒蛇而得名,但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河道攀上跃下,左腾右挪,艰难地向上游前进时,我却觉得这箐本身就像条大蟒,我们是沿着蟒蛇的身体弯曲行进的。走了约1千米,但见两边的山坡异常陡峭。我们向左边的山坡攀爬,坡度大约60度,瑶族兄弟噌噌噌地往上蹿,而我几乎是手脚并用才不至于往下滑。爬到山腰度60度的山坡上后,看见一株高大的高十荼树,直挺挺地立于山坡上,树十直径约70厘米,树高约12米,树幅约6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茶树主人告诉我,此树一季可采摘加工3公斤的毛茶,这株茶树算是此地的茶王树了。与桐箐河相比,龙巴河和蟒蛇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茶树受人为干预少。两处茶树生长地的水系也不同:桐箐河、百花箐、南赛河都汇入布龙河,再流入南醒河;龙巴河、蟒蛇箐汇入南腊河,再流入南瓜河。以白石岩为分水岭,前者属于瑶区乡的北水系,后者属于瑶区乡的南水系。山脉水系不同,直接影响到茶的品质,黄连山茶的山野性比桐箐河茶更优秀—茶气更强劲、韵味更足。

云南三仓山头茶特点以及村寨情况介绍如何位置


到达安定乡的当晚,我住在老仓福德茶厂内,茶厂在河边温泉度假村的对岸。从安定乡沿机耕道向上走,可以到外仓、中仓和迤仓。由于古德、外仓、中仓、迤仓四个村同处老仓河北岸的营盘山山坡上,因此将这四村之茶归纳为三仓山头茶,四村内都有大小不、一的古茶树。中仓村的后山上有条土公路,公路边有不少连片的古茶园,但由于地表土层较薄,厚度不到1米,底部均为白粉石和青粉石,茶园中的茶树植株并不大,而且长得特别古拙;而生长在坡地田坎边的茶树植株普遍较大,茶园海拔高度1600-2100米中仓村下辖回民村、岩子脚、玉池、玉麦、苍蒲、面瓜、米富、热水、际牛、麻栗、龙树、丰收、洼孜、岩子、核桃、塘子、平掌沙脚18个小组,有农户534户,人1996人,全为彝族。茶园面积2400亩,年产毛茶约72吨,茶树较多的有回民村、岩子脚、玉池、苍蒲。而瓜的茶园多在迤仓地界内,茶树较多,植株较大。

迤仓付包括罗家村、李家村、扫把、白家、施家、兰家、燕山、河底8个小组,有农户278户,人口1133人。茶园面积2260亩,年产毛茶约56吨。在村委会对面的房子旁有一株树围约90厘米的独株古茶26树,树龄约200年。其余的茶树大多连片生在山坡上或成行成列地长在坡地田坎边。罗家、白家、施家、燕山四个小组的古茶树生长在森林之中,数量不少,而且植株较大,有些树围达1米以上。村后的营盘山上有“三仓”最大的连片的古茶园,大的树围通常有80厘米,分属于多个村民小、组,海拔约2300米。岩子脚小组分为上排组、中排组、下排组。上排组的后山坡核桃树平掌上,古茶树成片生长,较为集中。组中称得上.“茶王树”的植株在中仓村村委会东面回民村小组的坡地上。整个老仓福德产茶区中,“三仓”的古茶树最大、最多。外仓村只有火炭小组有古茶树,古德村古茶树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只有花椒小组和秀水小组有少量古树茶。

公郎山头茶,漫湾山头茶,五里坡山头茶,安召山头茶,温竹山头茶基本情况介绍如何位置


公郎山头茶

公郎山头茶主要分布在南涧的公郎镇官地村。官地村位于无量山主脉西坡,与景东漫湾镇的安召村隔河相望。古茶树多生长于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边,零散的植株多为放养型,树形较高大,部分连片的古茶园均被矮化,树龄多在100~200年。其中最大的植株生长在小水井小组,树龄约800年。

漫湾山头茶景东漫湾镇东邻安定乡与文龙乡,南连林街乡,东南与锦屏镇接壤,西靠云县,北接南涧。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269毫米,立体气候明显。漫湾山头茶主要分布于五里村、安召村、温竹村、漫湾村、保甸村、文冒村、昔掌村。

五里坡山头茶

五里村地处镇政府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千米,土地面积306平方千米,下辖16个村民小组,弊汉混居。其中古茶树较为集中的在五里坡的大村、洼子、中村三个小组。此外,在小温力、上温东两个小组有一些被矮化过的古茶树。大村和洼子两个小组的村民房屋以及茶园基本连接在一起,两个小组共有农户65户,从西坡的古茶园西眺可望见澜治江上的没湾水库茶树全部生长在坡地的用坎边,生长状态为放养型,品种为大叶种、茶园海拔在120140米之间,茶地的土壤为黄棕壤。

安召山头茶

安召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6户,人口20000多人,70%为彝族,其余为汉族、回族、白族、布朗族、傈僳族。16个小组都有古茶树,其中独家村、平掌、龙树、街子、白石头、大村、旧村、弯子、酸乔地9个小组的古茶树比较多,茶树基本被矮化过,最大的植株在歇牛场小组。茶树品种为大叶种,茶园总面积5700多亩。

温竹箐山头茶

温竹村包括平掌、山中村、丫口村、山后村、吴家村、上村、下村、杨家村、旧村、大村、新村、干田村12个小组和窝落地的罗家村、八十村。连片的古茶园数杨家村的最大,丫口村、山中村、吴家村也有连片的古茶园,但面积较小。较大的植株分散生长在坡地的田坎上,品种为大、中、小叶种混生。温竹箐终年云雾缭绕,山高水长,生态环境优良。杨家村是温竹箐最深处的一个自然村,海拔1700米,古茶树最多,最大的古茶树树围180厘米。罗家村和八十村位于窝落地的山洼里,从温竹村委会到窝落地需由北向南翻越无量山西坡的一道山梁。窝落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口向西南,背靠大朝坡,左边是北左,右边是桂花林,犹如一把太师椅,全村平均海拔1800米。茶树大部分生长在坡地粮田的田坎边,连片的古茶园有10多片,最大的连片茶园在北左山山坡中部,茶园面积约50田。最大的古茶树生长在村民张明军家后面,植株树围为158厘米。整个窝落地古茶树约5000株。

林街山头茶、清河山头茶村寨路线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林街山头茶

林街乡东邻锦屏镇,南连曼等乡与景福乡,西靠云县,北接漫湾镇。距离景东县城120千米,全乡土地面积219平方千米,海拔850~3206米,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高谷深,山脉水系相间。进入林街乡时,我发现这里的民居大部分为回族建筑风格。下午六点半进城,街上行人儿乎绝迹,店铺九成九关门了,还误以为进了空城,特别安静,只剩下住宿的小旅馆对面的一家回族小食馆还开着门,老板正在打盹。林街乡的古茶树主要集中在丁帕村、岩头村和清河村。

清青河山头茶

清河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0户,人口1760人。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南骂一组、南骂二组、邦卡、中山、核桃、大村」等,其中较大的古茶树在南骂一组及南骂二组。由林街乡北行5.4千米至清河村村委会,全为柏油路。再从村委会右转沿清水河逆流而上12千米,即到南骂二组,这段路泥泞狭窄、崎岖曲折,谷深坡陡,行车难度较大南骂两个小组的古茶树散落生长在坎和房屋周围,几乎没有连片的古茶园,只有南骂二组(村尾巴)粮田里的占茶树较为集中,而且长得特别高大浓密,最大的一株古茶树有一人抱粗。其余四个小组的茶树比这两个小组要少,六个小组的茶树生长状态、环境相似。全村粗略估算有古茶树600株,品种为大、中叶种混生,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

张家湾山头茶、高山山头茶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张家湾山头茶

张家湾古茶园属曼腊茶山,“曼腊”是傣语,“曼”意为村,“腊”意为茶。从易武古镇开车前往,行程约50千米,全寸农户79户,人口327人,包括丁家寨、高家冲、徐家梁子、张家湾四个寨。四个寨子的古茶园几乎连片生长,清朝时期有五六千亩之多,现存约一千亩,现在这里的茶山名字渐渐被人淡忘,人们已将其列入易武正山茶。其实这里的茶品还是比较有自己的特性的,茶味醇厚甘甜、相对易武茶略涩、回味悠长、汤水细腻。以丁家寨古茶树为例,有大叶种、小叶种和紫芽茶,属于品种较多的古茶园之一。民国初年的陈云号,当年在张家湾是最大的茶号,在易武老茶号中也是大名鼎鼎的。

高山山头茶

高山村离易武古镇约8千米,驾车从古镇向西北行驶,经大丫口向象明方向沿218省道北行,到高山村路口左拐,行驶约2千米弹石路即可到达。村子背靠大坟山,坐西向东,地形似一把圆椅,左右两边的山如椅子扶手,大坟山如椅子的靠背。有的古茶树就散落生长在村庄周边的山坡上,全村木约有400亩连片的古茶园,大部分为放养乔木型,基本上没有被矮化。芭蕉林、水薄荷塘两个古茶园在高山村的西南山头上,骑摩托车30分钟,再步行20分钟方可到达。懒队坊古茶园在村后大坟山脊背后的坡地上,可徒步前往。这三个古茶园的茶树都比较大生长于国有林的森林中,伴生林木繁多,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对茶树疏于管理,全为自然放养型,茶园海拔1150~1680米。喜爱易武茶的茶人对高山茶情有独钟,追求者日盛。因居高山之巅,故名高山寨,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四季云雾缭绕,植被丰富茂盛,生态环境优良,茶树与伴生树木、鲜花、野草共生,树形一般较高大,要爬树攀枝方可采摘。高山山头茶茶叶品质好,颇受茶客追捧,因而茶价居高不下。现今高山村的村民,基本家家建新房、买汽车。高山村属于易武镇易武村村委会管辖,村民为彝族的分支—香堂人,其服饰有别于常见的彝族服饰,妇女服饰之色调以大红、深蓝与黑色搭配,款式较为简洁。

永胜山头茶、困鹿山头茶村寨知识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永胜山头茶

永胜村隶属于梅子乡,梅子乡位于宁洱北部、无量山东支脉东坡东隔把边江(川河流入普洱后叫把边江)与墨江的景星乡相望,南接德安乡,西邻景谷,北靠镇沅,全乡总面积309.6平方千米。从摆尾箐向西翻过干坝子大山就是景谷正兴镇的黄草坝茶园水胜村的古茶园主要在摆尾箐小组,从梅子乡到摆尾箐小组约20千米,山高坡陡道弯,一半是硬化路面,半是泥泞山道。摆尾箐小组的茶园是宁洱新发现的茶区,茶树生长在房前屋后及小组对面纸厂坡的原始森林里,较大的植株生长在坎边,由于当地的茶未出名,村民甚少采摘,对茶树疏于管理,任其自由散漫地生长,而且砍伐严重。近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村民才开始对茶树进行保护管理。全组只有农户5户,全为彝族。

困鹿山山头茶

困鹿山茶园位于宁洱境内的困鹿山小组,属无量山东支余脉,为澜沧江水系与红河水系的分水岭。山中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是宁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困鹿为傣语,“困”为凹地鹿”为雀、鸟,“困鹿山”意为雀鸟多的山凹。困鹿山小组属宁洱镇宽宏村村委会管辖,从宁洱县城向北沿J85县道行驶约21千米,右转进入通村十公路,再驱车约12千米即可到达茶园。

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树,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达10122亩,是目前为止宁洱发现的最大的茶林群落。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鲜为人知。听老辈人说,清朝年间,在每年的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村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茶饼、沱茶运往北京,进贡至皇宫中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开发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终使深山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经专家考证,该地域内散落着千年以!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占茶树,树龄久远,可谓“茶叶白然博物馆”。时鹿山皇家古茶园是该县发现的最大的古茶园到达宽宏村后,村支书李明付先生带领我进入困鹿山小组。过去这里是皇家贡茶园,茶树非常茂密,但由于早年砍树种粮,现存古茶树较少,约410株,大部分在村子南面的玻地上,其余分布于村中的房前屋后。树龄多在400年左右,树于粗壮,树高4~8米,大、中、小叶种混生,茶园海拔1900米左右。有农户21户,彝汉杂居。该地的茶香气较特殊,入甜,回甘快,生津好、苦涩味非常轻。

田坝山头茶,老海塘山头茶,茶山箐山头茶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田坝山头茶

田坝乡位于镇沅县城西南部,横跨无量山东南支脉的东西坡,西与景谷凤山乡毗邻,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海拔在1260-2260米之间,最高点为三合村大营盘主峰,海拔2260米;最低点在联合村小盐井高帕河,海拔1260米。土壤为红壤及黄棕壤,极负盛誉的老海塘茶就产自于此。

老海塘山头茶

从田坝乡向北沿J37县道行驶5千米即可到达海塘小组,道路全为铺装路面。海塘小组归瓦桥村村委会管辖,是瓦桥村唯一有古茶树的小组,属于无量山东南支脉西坡茶。有农户32户,村民全为彝族。古茶园约1400亩(树龄75~800年不等),当地人称这里的茶为“大山茶”或“大树茶”,这些茶树植株的特点是高大,树幅半张开,主干明显,分枝较密,叶片稍斜向上生长,呈椭圆形,色深绿。茶园海拔在1680~1850米之间,土壤为红棕壤和红砖壤。老海塘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设立官员管理恩耕井盐,盐茶贸易开始兴盛,海塘茶也从此名扬四方,后来人将瓦桥村所产的茶一并冠名为“老海塘”茶。老海塘茶条索肥硕略长,汤色金黄,汤质饱满浓邰,回甘持久,韵味悠长,杯底留香,饮之有荡气回肠之感。

茶山箐山头茶

茶山箐小组归民强村村委会管辖,为本村古茶树最多的一个小组,三合、杨家寨、高坎子3个小组也有分散生长的古茶树,属于无量山东南支脉东坡茶。茶山箐小组只有6户彝族人家,连片的古茶园约500亩(树龄在75~200年之间)。其中草籽地有大小不一的十几片古茶园,分布于村子周边的山坡上,茶树树龄在100~400年,其中已知最大的一株树围约14米,树高约9米。茶园海拔在1600~1900米之间,土壤为黄棕壤和红砖壤。茶山箐山头茶的特点:香气清雅,汤色透亮,口感较为醇厚着味显而涩弱,回甘较持久。驾车可进入茶山箐,从田坝乡出发向东南行驶,翻过无量山大营盘主峰,即到达三合村。从三合村过文帕河到草籽地的路况不佳,只有越野车才可到达。

中山山头茶,保甸山头茶,文冒山头茶,昔掌山头茶村寨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中山山头茶

中山山头茶主要集中在漫湾村,漫湾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靠近无量山主峰西坡的中山、岔河、棉花林、丫口4个小组有古茶树。中山小组有农户53户,人口226人;岔河小组有农户47户,人口183人;棉花林小组有农户31户,人口109人;丫口小组有农户27户,人口114人。村民有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等。中山小组及岔河小组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茶树多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围。最大一株茶树树围187厘米,树高约10米,位于中山小组。岔河小组背靠北左山,坐东北向西南,村民李树平家屋后坡地上生长着三株特大的古茶树,最大的一株树围156厘米,树高约8米,树冠覆盖面的直径约6米,这里的村民一般只采收春茶4个村小组茶树树龄在100~1200年之间,品种均为小叶种,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无量山国家森林保护区国有的树林里常可以听到黑冠长臂猿的啼叫声,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马鹿、黑熊、岩羊、獐子、金丝猴、金钱豹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保甸山头茶

保甸村只有龙潭小组和王家箐小组有古茶树,两个小组位于无量山西坡保甸河边的坡地上,汉彝混居,彝族已被汉化,不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讲彝族话,只有年长的老人会讲彝族语言。两个小组共有古茶树1000多株,主要散落在村民房屋周围坡地粮田的田坎上,品种多为大叶种。村子东南面的大陆山上有成片的古茶园,树龄约100年,全部被矮化改造过。茶园海拔16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另外,村子东北方向的大湾箐有3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4000株,处于无量山家自然保护区内,茶树与其他树木混合生长生态环境优良,海拔约2200米。

昔掌山头茶

昔掌村的古茶园主要在地隔界小、组,从村委会沿XJ29公路北行约4千米,向右转入地隔界路,行程12千米,全部为土石路,山道蜿蜒曲折,山高谷深,开车约需60分钟,沿途可观赏山川美景,感受其略带苍凉的壮美。进入村庄后,看到灰色石棉瓦和土砖建造的泥坯房子,感觉村里的经济境况较差,略显贫寒,后来了解到村民唯一的经济收入

岔河山头茶、回寺山头茶村寨及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岔河山头茶

从景福乡沿XJ29南行至小门坎左拐,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千米即可到达岔河村村委会,岔河村村委会周围只有少量的古茶树,大部分茶树都生长在凤冠山、王家村、叶家坝、乌龟坝、羊山等寨子里。从村委会到这些小组的路全为土石路,且极其崎岖曲折。

从景福乡岔河村去风冠山村民小组时途径乌龟坝,乌龟坝位于大囤子山脚下,原先也有成片的古茶园,但在20世纪80年代为种粮食而砍光,只剩下几十株3000年左右的古茶树生长在田坎边及村民房前屋后,年产古树干毛茶150公斤。此处只有两户农户。生态环境极好,后山是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常有猴子和黑冠长臂猿出没,高高的崖壁上有瀑布倾泻而下,清澈的小溪从两家农舍之间流过,宁静的环境令人陶进入风冠山小组,我眼前一亮,只见房子都用当地的山石垒成村民就地取材,将不规则的页岩石块稍加敲打,便可作为建房的材料村里干净整洁,环境宜人。这个海拔1900米的小村子,有农户39户人口167人。占茶树1500株左有、树龄大多在300年左右,大部分为中、小叶种,全部生长在村子周田的坡地粮出边,年产干毛茶约5000公斤。

在攻府的策划和推动下、风冠山以石头民居建筑、大面积种撞的核桃园以及黑冠长臂装观测点为特色,大力发限旅游业。村民用山石建成了系列观光景点,小桥流水、清泉泻潺、屋舍俨然,站在忌边上的石房子顶1,真有“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从岔河往东南方向走,经过对门村便到达风景秀丽的羊山。

羊山因有成群的岩羊出没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箭,古茶树生长在如此清新灵秀的环境中,吸纳阳光雨露与数自年的大地灵气,所以茶品比较优秀。向村子东北的无量山主峰攀登,山腰有个羊山瀑布,瀑布高七八十米,水流如缎幕珠帘,喷涌而下,气势磅礴,在巨大水帘的撞击下,形成一个石窝深潭,有数|米宽阔,水色深蓝,清澈见底,可能这就是《天龙八部》所捕与的“无量山剑湖”;潭四周树木繁茂,苍翠葱郁,潭前的中部有一块完整光滑的巨石,可立一十余人在其上观瀑听流,也可在石闻风舞,兴许这就是“无量玉壁”。我想,金庸老先生未曾沙足此地,其笔下描绘的无量山景色却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神了!

回寺山头茶

回寺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主要以零散状分布于各小组的农田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边。回寺村最大的一片古茶园位于大平掌小组背后的山坡上,茶树成排地生长在粮田田坎边,粮茶间作,有植株约600株,这片大茶园附近还有几片较小的古茶树茶园。该地茶树多为大叶种,树龄在100~200年之间,树径多在10~30厘米,土壤为黄棕壤和红壤。该村的茶叶初制较为粗糙随性,采摘方式为一次性“剃光头”,条索参差不齐,色泽偏黑。由于茶树都分配到各家农户,有的农户采了鲜叶就卖,有的制成毛茶出售,因此产量无法统计。

解读【振太山头茶、芦山山头茶、打笋山山头茶】村寨情况及茶树特点如何位置


振太山头茶

振太乡位于镇沅县城西部,距县城90千米,全乡土地面积66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9C.平均降雨量1560毫米,境内海拔774~2530米。振太乡有13300多亩古茶园,汉族和彝族杂居,茶叶以中、小叶种为主,产茶区主要集中在山街村。兴隆村,塘坊村、文帕村、沙河村,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在文帕村,占茶园比较集中的是文兴村和山街村。

芦山山头茶

振太山头茶中较有名的为打笋山茶、打笋山与卢山都隶属于山街村。从振太乡前往山街村芦山甲程为23千米、全为土路,雨后前往时道路相当泥泞湿滑,越野车挂上四驱小心翼翼地行驶需一个半小时。芦山村44户人家均为汉族,据村民李光红介绍,他们祖从湖南迁徙到此定居。全村有连片古茶园5个,位于村边的山坡上,与杂木林混生生态环境良好,其余都是散落于房前屋后及梯田田坎边,茶树多为中小叶种,茶树树龄多在100-800年之间。最大的一株茶王树在田坎边上,有一人抱粗,茶地海拔1800-2000米。该地古茶冲泡出的茶汤色泽透亮,呈现出香槟黄,香气较柔和清雅,回其一般,汤水甜润。

打笋山山头茶

从芦山小组前往打笋山小组需要翻越一座海拔2200米的石崖,山路崎岖艰险。从石石崖往下走,进入打笋山小组的大平掌,此处有少量的古茶树,继续下行至海拔1940米处,便是打笋山最大的连片的古茶园,当地称此处为“长孙地”,面积在30亩以上,与芦山小组不同的是此处的古茶树全是藤条茶。还有两块面积较小的茶园,房屋前后、田坎边也有一些茶树,茶树的生长状态比较分散。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极好,茶地土壤为红壤。全村共有100~300年的古茶树约700亩。打笋山的茶气较霸道,显苦与涩,汤感较甜柔,回甘稍慢。

探秘【按板山头茶、罗家山头茶、文立山头茶】村寨情况及茶树特点如何位置


按板山头茶

按板山头茶茶园位于无量山东支脉西坡及西支脉的东坡,距镇沅县政府所在地60千米,全镇土地面积470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1280毫米:按板山头茶主要集中在罗家、文立、联盟3个村,其中罗家与文立都在无量山西支脉。

罗家山头茶

从按板镇前往罗家村约28千米,基本上是黄土路,道路崎岖,弯多谷深。罗家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均为彝族,其中上村、下村、大坝、街子、马家、卫家、李家、许家8个小组均有古茶树,由于采摘方式的关系,古茶树大多长成藤条状。罗家大坝小组有一株树龄约1300年的古茶树,树高约7米,树围1.74米,是目前镇沅境内发现的第二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年产干毛茶约45公斤。罗家山头茶属于老乌山茶系(老乌山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藤条茶区),茶园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茶树以片状分布于村小组周围的山坡上。下村何云春先生过去在西双版纳打工,2008年辞去工作回到老家,在红毛树梁子自家地里建立了一个茶叶初制所,每年制作干毛茶20吨左右,家庭收入不断增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14年初在原初制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建,准备将它打造成为一个普洱茶体验会所。

从罗家出发,经过泥泞曲折的通村公路,可直达文立村的黄桑树小组,路程约27千米。文立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村民全部为彝族。其中黄桑树、董家、岩脚、长陆、新村5个小组有古茶树,茶树主要生长在村民房屋周围,连片的古茶园有6个。最大的一株茶树树围约1.17米,树高6米左右,树幅跨径约9米,该树为目前镇沅境内发现的第三大的栽培型古茶树,树龄约1200年,每年可采干毛茶约35公斤。在大茶树周围,三四百年树龄的古茶树随处可见。文立村茶园位于海拔1800~2000米处,茶树以中、小叶种为主,大部分为藤条茶,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走进【莽枝山头茶、秧林山头茶、红土坡山头茶】了解村寨情况和茶树特点如何位置


莽枝山头茶

莽枝茶山东接蛮砖茶山,西南与攸乐茶山相连,东北邻革登茶山,古茶园主要分布于秧林、红土坡、曼丫、安乐、江西湾几处。莽枝茶山在元朝时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朝末年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茶山贩茶。清康熙年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成为六大茶山的茶叶集散地之一,传说诸葛孔明南征至此地,埋铜(莽)于此,因而取名为“莽枝”。莽枝茶山虽然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清代倪蜕的《滇云历年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记载“雍正六年(1728年),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可见当年入莽枝茶山收购茶叶者与今人到此收茶叶者相仿,都寄宿于茶农家中,等行待收齐所需茶叶后,运往加工地加工成成品后,再运至市场贩卖。清朝时期外来的生意人和茶商主要集中居住于牛滚塘街,当时牛滚塘街是象明“四街”之中最繁华的一条,今天的秧林村就是当年莽枝茶山培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种植茶叶的地方。今大寨已无人居住全部搬迁到秧林村与曼丫去了。

秧林山头茶

秧林村隶属于安乐村村委会,有农户26户,人口180人。从象明乡出发沿象仑公路西行约12.7千米,至曼赛村转入安乐通村公路行驶约16千米即到达秧林村。途中要穿越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路面为弹石路,比较湿滑。沿路各种奇花异木映入眼帘,不时有各种珍禽从车前、车侧掠过,走出森林后便可见路两侧全是古茶园。在进入秧林村之前的公路两旁的山坡上有一片古茶园,当地人称为“大荒地茶园”。这里的茶树粗大苍老,大部分树龄在400年左右茶园里伴生杂木繁茂,生态环境优良。茶园里有多株乔木型的紫芽古茶树,专家说是古茶树的自然变异,紫芽古茶树叶片所含的花青素比一般茶叶要高。茶园大、中叶种混生,茶树受人工干预少,基本上呈自然生长状态。此茶园与革登茶山隔箐相望。村东还有一块当地人称为“大茶园”的古茶园,全村年产毛茶约2吨。秧林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香气柔和饱满,苦涩味微弱,回甘强劲,喉韵深厚。

红土坡山头茶

红土坡小组归安乐村村委会管辖,从秧林村向西行2千米至牛滚塘左转,向南行走3千米后即可到达红土坡小组。农舍建于两山之间的垭口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赤红壤,因而得名红土坡。村中有农户33户,人口120人,基诺族有10户,其余为彝族。茶园就在垭口坡下两侧,右边为茶园梁子,左边是阿他家鹅梁子,一直延伸到莽枝大寨。生态较好的茶园包括阿他鹅冬叶箐、芒果树梁子、强特茶园、甲鹅茶园、对门山茶园等,总面积约700亩,茶树干径不算大,大、中、小叶种混生,生态环境非常好,伴生林木郁郁葱葱。由于近年来茶价不断攀升,茶农做茶愈发认真,不少农户都自建初制所,进入此地收购茶叶的商贩也越来越多。红土坡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茶汤黏稠润滑,入口甘中带涩,舌面刺激感较强,茶气足,香气饱满,回甘强,生津快。曼丫小组、江西湾、竜夺也有不少古茶树,约250亩,生态环境茶品与红土坡茶相近。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云南河底山头茶特点寨子基本情况介绍如何位置》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寨子”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4943.html

上一篇:文龙山头茶、邦崴山头茶、义昌山头茶村寨路线介绍如何位置

下一篇:学堂 | 第6堂课:什么是普洱茶的喉韵?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