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不同的香气与滋味

2019-12-04

不同的香气

茶叶品种不同,其香气类型也不相同。茶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茶叶品种、鲜叶质地、采摘季节及制茶工艺决定。茶叶品种不同,鲜叶中内含物质及其组织结构均有差异,因而其芳香物质的成分与含量也不同。如不同品种的青茶,具有各自的香气特征。优质铁观音有兰花香,黄旦有蜜桃香或梨香,毛蟹有清花香,肉桂有桂皮香,单丛有黄枝香、花蜜香、芝兰香,冻顶茶有兰花香、乳香交融等。铁观音的“音韵”,是指铁观音品种所特有的香味特征,具有与其他品种不同的某些芳香成分,因而具有其他品种没有的韵味。

品种香气潜质能否充分发挥,还取决于鲜叶质地、采制季节和天气条件。春季新梢生长一致,鲜叶质地好,匀度好,如果天气晴朗,做青温湿度较易调节,加工工艺能正常发挥,使芳香物质的转化恰到好处,所以春茶香气清纯丰满,品种香气特征明显;夏茶生长参差不齐,多酚类含量高,鲜叶老嫩不匀,加以夏季高温,多酚类酶性氧化加速,做青难以达到适度,故香低味涩。

另外制茶工艺不同,形成茶类不同,其内在香气物质的转化及含量也都不同,因而香型各异。如绿茶香气一般为板栗香、烘烤香或清香,这主要通过高温杀菁使鲜叶中大量青草气物质挥发,部分转化为中低沸点的清香型香气物质,同时少量高沸点香气物质显露花香或果香,在经高温干燥后,形成带有烘烤香或板栗香的芳香物质,共同形成绿茶的香气特征。

红茶因经过萎凋、发酵过程,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经酶促氧化作用、水解作用和异构化作用后,大量转化或挥发,同时经过干燥过程,生成部分高沸点的花香和果香型的芳香物质,使红茶香气呈甜香型。红茶香气的形成比绿茶复杂得多,香气组成成分也比绿茶多近3倍。

不同的滋味

茶叶的滋味是由鲜叶中的呈味物质,经一定的加工工艺适度转化,并经冲泡后溶于茶汤而形成的。鲜叶中的呈味物质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物质直接参与滋味的形成,水不溶性物质虽不直接参与呈味,但经不同的制造工艺,在酶及水热作用下,有部分转变为水溶性物质而对滋味产生影响。

鲜叶中的呈味物质主要有多酚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咖啡碱等,经不同的制造工艺,可形成各不相同的滋味特征。如绿茶滋味是在其加工工艺中,各种呈味物质因湿热水解作用、异构化作用等,使多酚类含量下降,苦涩味减少,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茶汤的鲜爽度增强,可溶性糖和水溶性果胶也不断增加,使茶汤甜醇度增强,最后形成绿茶浓醇鲜爽的滋味特征。

红茶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大量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色等氧化产物。其中茶黄素是茶汤刺激性和鲜爽度的决定性成分。茶黄素含量高,则茶汤刺激性强。茶红素是茶汤红浓度和醇度的主体物质,当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高且比例适当时,茶汤滋味浓而鲜爽且富刺激性,是红茶品质好的表现。茶褐素是使茶汤发暗、叶底暗褐的主要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另外茶树品种不同,鲜叶中呈味物质的含量也不同,如大叶种茶树品种多酚类、咖啡碱含量高,中小叶种多酚类、咖啡碱等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较高。因而大叶种品种鲜叶制成红茶,滋味浓强鲜爽,制成绿茶则往往滋味苦涩;小叶种鲜叶制成红茶滋味达不到浓强的要求,但制成绿茶滋味鲜爽醇厚,品质较好。

cy316.Com精选阅读

如何根据色泽、滋味、香气来鉴别新茶与陈茶?


如何根据色泽、滋味、香气来鉴别新茶与陈茶?

(1)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绿茶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绿。绿茶中含量较多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而对红茶品质影响较大的茶黄素的氧化、分解或聚合,还有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2)滋味:普洱茶的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子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和脱氨、脱羧作用的结果,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3)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而且,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4)含水量:只要用手指捏一捏,就能很简单地鉴别新陈茶。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约7%,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指轻轻一捏,即成粉末状。陈茶因存放时间过长,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同时,当茶叶的含水量超过10%时,不但会失掉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发霉变质,以致无法饮用。

(5)其他情况:有些鲜茶里掺进了陈茶。这种茶色泽不匀,新茶色泽新鲜悦目,陈茶发暗、枯、黑,两者混在一起,茶色深浅反差很大。所以,买茶者只要仔细辨认一下,新陈混杂的次茶是不难鉴别的。再有,有些茶贩用外形相似的叶子鱼目混珠,即用类似茶叶的植物叶子制成假茶充新茶。为防上当,可当面冲泡或用唾液把1-2片茶叶打湿软化,再把叶片展平,是真茶叶边缘有明显的鹰嘴状锯齿,是假茶就没有这种锯齿,很容易鉴别。

详解普洱茶中的9种香气与14种滋味


茶叶9种香气类型:

按鲜叶品质、制法与茶叶香气特点,将香气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

1、毫香型

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这种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叫毫香。如各种银针茶具有典型的毫香,部分毛尖、毛峰有嫩香带毫香。

2、嫩香型

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合理的茶多有嫩香。具嫩香的茶有峨蕊,各种毛尖,毛峰茶等。

3、花香型

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属青花香的有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属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乌龙、凤凰单丛、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因窨花种类不同而有其各自的花香。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祁门红茶有令人愉悦的独特花果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蜜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橘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

5、清香型

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该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清香是绿茶的典型香型,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及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和火工不足的青茶,香气也属此香型。

6、甜香型

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甜香型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橘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

7、火香型

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和古劳茶等。

8、陈醇香型

鲜叶较老,制造中有渥堆陈醇化过程。属此香型的茶有广西六堡茶、普洱茶及大多数压制茶。

9、松烟香型

制造干燥工序中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

14种茶叶滋味类型:

1、浓烈型

原料采用嫩度交好的一芽二三叶,芽肥壮,叶肥厚,内含的滋味物质丰富或采用良种鲜叶,制法合理,一般用于描述绿茶的滋味,这类味型的绿茶还具有清香或熟板栗香,叶底较嫩,肥厚,外形较壮,尝味时,开始有类似苦涩感,稍后味浓而不苦,富有收敛性而不涩,回味长而爽口有甜感,似吃新鲜橄榄。属此味型的茶有屯绿、婺绿等。

2、浓强型

采用嫩度较好,内含滋味物质丰富的鲜叶或良种或大叶种鲜叶为原料,红茶制法,萎凋适度偏轻,揉切充分,发酵程度偏轻的红碎茶滋味属此类型。所谓“浓”表明茶汤浸出物丰富,当茶汤吮如口中时,感觉味浓黏滞舌头,“强”是指刺激性大,茶汤初入口时有黏滞感,其后有较强的刺激性。此味型是优质红碎茶的典型滋味。

3、浓醇型

鲜叶嫩度较好,制造得法,茶汤人口感到内含物丰富,刺激性和收敛性较强,回味甜或甘爽。属此味型的茶有优质工夫红茶、毛尖、毛峰及部分青茶等。

4、浓厚型

鲜叶嫩度较好,叶片厚实,制法合理,茶汤入口时感到内含物丰富,并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回味甘爽。属此味型的茶有舒绿、遂绿、石亭绿、凌云白毫、滇红、武夷岩茶等,浓爽也属此味型。

5、醇厚型

鲜叶质地好,较嫩,制工正常的绿茶,红茶,青茶均有此味型。如火青、毛尖、庐山云雾、水仙、乌龙、包种、铁观音、川红、祁红及部分闽红等。

6、陈醇型

鲜叶尚嫩,制造中有发水闷堆的陈醇化过程。属此味型的有六堡茶、普洱茶等。

7、鲜醇型

鲜叶较嫩,新鲜,制造及时,绿茶、红茶或白茶制法,味鲜而醇,回味鲜爽。属此味型的茶有太平猴魁、高级烘青、大白茶、小白茶、高级祁红、宜红等。

8、鲜浓型

鲜叶嫩度高,叶厚,芽壮,新鲜,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制造及时合理,味鲜而浓,回味爽快。属此味型的茶有黄山毛峰、茗眉等。

9、清鲜型

鲜叶为一芽一叶,新鲜,红茶或绿茶制法,加工及时合理,有清香味及鲜爽感。属此味型的茶有蒙顶甘露、碧螺春、雨花茶、都匀毛尖为、白琳工夫及各种银针茶。

10、甜醇型

鲜叶嫩而新鲜,制造讲究合理,味感甜醇。属此味型的茶有安化松针、恩施玉露、白茶及小叶种工夫红茶。醇甜、甜和、甜爽都属此味型。

11、鲜淡型

鲜叶嫩而新鲜,鲜叶中多酚类、儿茶素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少,氨基酸含量稍高,制造正常,茶汤入口鲜嫩舒服、味较淡。属此味型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12、醇爽型

鲜叶嫩度好,加工及时合理,滋味不浓不淡,不苦不涩,回味爽口者属此味型。如黄茶类的黄芽茶及一般中上级工夫红茶等。

13、醇和型

滋味不苦涩而有厚感,回味平和较弱。如黑茶类的湘尖、六堡茶及中级工夫红茶等。

14、平和型

鲜叶较老,整个芽叶约一半以上已老化,制造正常。属此味型的茶很多,有红茶类、绿茶类、青茶类、黄茶类的中下档茶及黑茶类的中档茶。属此味型的各类茶除具有平和、有甜感及不苦不涩的滋味外,还具有其他品质特点,如红茶伴有红汤、香低、叶底花红;绿茶伴有黄绿色或橙黄色,叶底色黄绿稍花杂;青茶有橙黄或橙红汤色,叶底色花杂;黄茶伴有深黄汤色,叶底色较黄暗;黑茶伴有松烟香等。

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品饮感受是优于茶的,但又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呢?小编在阅读完了虞富莲老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在1其中找到了真相,总结了十点,供你参考。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干茶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主要组成成分为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叶干物质中的20%左右。它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儿茶素亦称儿茶酸(Catechin),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3、茶黄素(Theaflavin,TF),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茶黄素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茶色泽和滋味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决定着红茶汤色的亮度和金圈的厚薄以及滋味的鲜爽度。与咖啡碱、红茶素等形成的络合物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乳凝,这是造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茶红素(Thearubigin,TR),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在6%——15%,呈棕红色。轻萎凋和快速揉捻(切)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它是红茶茶汤汤色红艳、滋味甘醇的主要成分,有较强的收敛性。

5、茶褐素(Theabrownin,TB),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为4%——9%,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深褐色,是红茶汤色发暗和滋味淡薄、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时,重萎凋、长时间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生成的主要原因。茶褐素亦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

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6、芳樟醇(Linalool):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又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的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在新梢中芽的含量较高,从一叶、二叶、三叶到茎依次递减。一般大叶茶含量高于小叶茶,春茶又高于夏秋茶。在红茶制作的揉捻、发酵、干燥过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

7、香叶醇(GeranIol):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新梢各部位的春夏茶含量与芳樟醇相似,只是大叶茶含量较低,中小叶茶含量较高。安徽祁门种含量高出其他中小叶品种几十倍,因此使“祁红”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

8、橙花叔醇(NerolIdol):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花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显著增加。

9、2-苯乙醇(2-Phenylethanol):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亦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经β-葡糖苷酶水解后,鲜叶中含量明显增加。安徽和福建红茶中的含量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

10、顺-3-乙烯醛(Z-3-Hexenal):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芳樟醇与顺-3-乙烯醛的比值可用来判断红茶香气品质优劣。

(本文由微茶师编辑整理,责任编辑:找茶)

不同仓储环境对滋味的影响


普洱茶的仓储,除了卫生达标外,谈论比较多的就是温度和湿度两个指标。最近几年,张贵景的凤宁号一直与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合作,小范围内对各种仓储条件进行测试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纯高温仓汤色变化快,但茶汤薄,没有滋味,没有香气。在昆明做的纯粹高温仓不加湿试验中,饼面迅速发黄,芽头、毫毛方面迅速显黄,冲泡时汤色翻黄相当快,两年汤色就显黄,甚至可以达到泡红茶时的黄度。但汤水入口时明显感觉比较薄。与农大老师沟通后的结论是过度高温造成芬芳类物质迅速消耗。大部分芬芳类物质都是低沸点、易挥发,如果温度超过30℃甚至40℃时,这些物质在还没有转化成单糖、醇类物质、多酶类物质时就直接挥发掉,结果是汤色虽然变黄但香气却跑掉了。

模仿高温高湿环境后再高温降湿,普洱荼出红汤红底的确很快,汤色是红浓透亮的,叶底颜色也均匀,要不是褐红,要不是深红,不像纯粹的高温高湿仓那样汤色浑浊、叶底花杂,但喝着锁喉。低温高湿仓的滋味虽然足,但香气不扬,水气很重,类似于湿仓。低温低湿的缺点是转化比较慢。在跟踪自然仓的试验过程中,所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比较容易产生杂味,而且杂味很严重。

所以张贵景认为,理想化的普洱茶仓储标准,应该是平均温度在30℃左右,相对湿度45%-60%是普洱茶最接近云南自然仓储的味道。昆明太干,湿度很少达60%,广东一带又太湿,经常超70%甚至到90%以上。正是因为各地的温度、湿度都很难达到理想化仓储的条件,所以现在大家都开始建标准仓。

“如果我们把茶放到一个密闭空间内,当然可以通过设备做到茶仓内温度、湿度都于恒定,但如此仓储出来的茶是不科学会显得比较闷,香气比较低沉。”张贵说。他认为空气不流通的完全密封的仓储境并不理想,更容易出杂味。因为空气不流通时室内空气会变得很浑浊,就好比一间密闭的空屋子,即便里面什么都不放,过两月仍然会有味道。

张贵景的结论是,好的仓储应该是自然仓结合部分人工干预。其中,自然仓储占到6-8成,人为干预占2-4成。他认为普洱茶的转化,从专业角度讲无非就是个多酚类物质和色素转化的一个过程,以达到降低苦涩味的目的。比如新茶中叶绿素含量高,通过时间来让叶绿素慢慢退化,变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最终老茶汤色红浓。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近年来出现的辐照等手段,的确可以让多酚类物质快速转化和下降,也确实让茶变得不苦不涩。但这种快并不代表着好喝,所以仓储要遵循自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让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更为理想。

普洱茶的香气韵口感滋味浅析


1、香韵

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不同,摄取的养分就极为不同,香韵就天壤之别,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而且此种清香随之后期的陈放1-2年就会消失,慢慢转为陈香;

而古树茶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易武的密香及细腻柔滑之汤,又如南糯山的果密香韵,刚柔并济完美茶性,在香韵上的选择就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具有独特香韵,且香韵沉稳者,香韵沉稳可以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难出现此种香韵在公道杯中的呈现,此种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树龄就越大。

2、甜度

此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把回甘混为一谈,但其甜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既能领略,新茶客很难品出,甜度也是鉴别好坏之处,但不是关键,而且只能大家慢慢修炼。

3、茶汤

台地茶茶汤内质不足所以表现为黄绿色,茶汤淡薄如水,喝进口中还会有烫嘴的感觉,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尝试,古树茶内质饱满,一样的热度,喝入口中,烫嘴的感觉区别很大。

4、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5、苦涩

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苦涩是原性,教大家一招实用性的鉴别方法,您在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来喝,内质不足的台地茶您只能喝到一口仅有极重苦涩味的茶汤,而古树茶放冷之后喝虽苦涩也会加重,但他的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这就是内质丰富茶性稳定的表现。

6、喉韵

一般台地茶是很少有的,有也是很快散去;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呼吸尤为顺畅,舒爽度较高,还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香韵?

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这种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

为什么春茶的滋味和香气会更好?


为什么春茶的滋味和香气会更好?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主要是影响色泽的叶绿素,以及影响口感的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脂类物质。春天时由于太阳光还不甚强烈,所以新长出的茶树叶芽得"雇佣"更多的叶绿素,来吸收阳光。而作为发育枝条尖端的部位,建设细胞所需的氨基酸和脂类物质都会云集于此。由于温度的影响,这里的细胞建设工作会比较缓慢,因而大量提供鲜味口感的氨基酸都被积累了下来。当然,代谢不紧不慢地进行时,也让茶多酚(产生茶叶特殊的苦味)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在一个适合的水平上,获得平衡的口感。

有研究人员尝试着为夏日的茶树遮阴蔽日,模拟茶树在春天的生长环境,据说也能大大改善口感。至于茶叶采摘是否与出自少女之手有关系,这更像是个炒作,只要捻得合适新叶嫩芽,出来的茶汤都是一样的滋味。

对于绿茶来说,越新鲜滋味确实越好。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些影响色泽味道的物质都愿意跟氧气打交道,从而变身成灰暗、怪味的家伙。有实验表明,在常温光照储存条件下,叶绿素会被很快分解,让绿茶变成黄茶杆;氨基酸会被降解,让茶叶鲜味尽失;本来与味道相安无事的脂肪也会降解成散发怪味的醇、醛、酸,让茶叶的滋味大打折扣。所以,把绿茶请进低温、避光且隔绝氧气的小环境中,能让它们鲜活的口感保持的时间更长些。

当然,并非所有的茶叶对于如此悉心呵护都领情,普洱茶便是如此。倘若你仅仅尝过初制而成的普洱,恐怕会对这种茶失望透顶。普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其陈年之美。附着在上面的根霉菌会分解淀粉,让茶汤展现出美妙的甜味;酵母菌产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让茶味更为醇厚;而曲霉则会让茶汤染上靓丽的红色。经过这些微生物打扮,普洱茶的美丽才会显现出来。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从何而来?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品饮感受是优于茶的,但又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呢?笔者在阅读完了虞富莲老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在其中找到了真相,总结了十点,供你参考。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干茶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主要组成成分为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叶干物质中的20%左右。它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儿茶素亦称儿茶酸(Catechin),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3、茶黄素(Theaflavin,TF),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茶黄素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茶色泽和滋味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决定着红茶汤色的亮度和金圈的厚薄以及滋味的鲜爽度。与咖啡碱、红茶素等形成的络合物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乳凝,这是造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茶红素(Thearubigin,TR),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在6%-15%,呈棕红色。轻萎凋和快速揉捻(切)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它是红茶茶汤汤色红艳、滋味甘醇的主要成分,有较强的收敛性。

5、茶褐素(Theabrownin,TB),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为4%-9%,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深褐色,是红茶汤色发暗和滋味淡薄、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时,重萎凋、长时间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生成的主要原因。茶褐素亦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6、芳樟醇(Linalool):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又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的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在新梢中芽的含量较高,从一叶、二叶、三叶到茎依次递减。一般大叶茶含量高于小叶茶,春茶又高于夏秋茶。在红茶制作的揉捻、发酵、干燥过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

7、香叶醇(GeranIol):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新梢各部位的春夏茶含量与芳樟醇相似,只是大叶茶含量较低,中小叶茶含量较高。安徽祁门种含量高出其他中小叶品种几十倍,因此使“祁红”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

8、橙花叔醇(NerolIdol):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花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显著增加。

9、2-苯乙醇(2-Phenylethanol):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亦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经β-葡糖苷酶水解后,鲜叶中含量明显增加。安徽和福建红茶中的含量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

10、顺-3-乙烯醛(Z-3-Hexenal):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芳樟醇与顺-3-乙烯醛的比值可用来判断红茶香气品质优劣。

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的香气滋味?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品饮感受是优于普通茶品的,但又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呢?笔者在阅读完了虞富莲老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在其中找到了真相,总结了十点,供你参考。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

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干茶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主要组成成分为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叶干物质中的20%左右。它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儿茶素亦称儿茶酸(Catechin)

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3、茶黄素(Theaflavin,TF)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茶黄素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茶色泽和滋味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决定着红茶汤色的亮度和金圈的厚薄以及滋味的鲜爽度。与咖啡碱、红茶素等形成的络合物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乳凝,这是造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茶红素(Thearubigin,TR)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在6%——15%,呈棕红色。轻萎凋和快速揉捻(切)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它是红茶茶汤汤色红艳、滋味甘醇的主要成分,有较强的收敛性。

5、茶褐素(Theabrownin,TB)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为4%——9%,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深褐色,是红茶汤色发暗和滋味淡薄、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时,重萎凋、长时间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生成的主要原因。茶褐素亦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6、芳樟醇(Linalool)

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又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的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在新梢中芽的含量较高,从一叶、二叶、三叶到茎依次递减。一般大叶茶含量高于小叶茶,春茶又高于夏秋茶。在红茶制作的揉捻、发酵、干燥过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

7、香叶醇(GeranIol)

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新梢各部位的春夏茶含量与芳樟醇相似,只是大叶茶含量较低,中小叶茶含量较高。安徽祁门种含量高出其他中小叶品种几十倍,因此使“祁红”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

8、橙花叔醇(NerolIdol)

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花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显著增加。

9、2-苯乙醇(2-Phenylethanol)

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亦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经β-葡糖苷酶水解后,鲜叶中含量明显增加。安徽和福建红茶中的含量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

10、顺-3-乙烯醛(Z-3-Hexenal)

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芳樟醇与顺-3-乙烯醛的比值可用来判断红茶香气品质优劣。

普洱茶的陈味,是香气还是滋味?


提到普洱茶,大部分茶友都赞同他“越陈越香”的特质,却对这种独特的“陈香”气质,说法不一。

关于陈香,有的茶友认为是一种类似老木房子散发的陈旧的味道。有的茶友认为这是一种类似生土的气味,有的茶友则认为那是一种低沉内敛的气味……可谓众说纷纭。

那普洱茶的“陈香”是什么香?为何与老木房的“陈味”那么相像?今天就为茶友们详解,这个越陈越香的普洱“陈香”到底是什么香?

普洱茶陈香并非单一的“陈味香气”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正确合理的存储条件之下,其内含物质会继续进行发酵转化,使得普洱茶在合理期限之内滋味不断提升,从而具有岁月赋予的陈香陈味。

所以,其原因就是上面所说,普洱茶的陈香不是一种单一的香气,而是普洱茶经过存储转化而来的多种令人愉悦的香气的综合统称。

另外,加上品饮者根据自我对气味的认知,来判定普洱茶的陈香更接近于生活中哪种较为熟悉的气味,所以关于陈香的认知更加多样化。

从普洱茶越陈越香来看,在正确合理的存储前提下,普洱茶陈期越长其综合品质提升越多。而陈香作为普洱茶综合品质特征之一,能够称之为香气,其必然是能够让人愉悦的气味。

普洱茶陈香与老木房子陈味,含有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成分。

普洱茶在后期存储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在酶、微生物、氧气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了许多之前茶叶不具有的物质,其中一些物质都具有较为典型的陈味。

而老木房子之所以会有陈味,是因为其材质是木材,木材的本质是木质纤维,木质纤维和木头内其他物质在氧气、微生物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氧化反应之后,木材也会产生类似陈味的物质。

对普洱茶稍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不是一味求嫩的茶类,一些陈期长达几十年的陈香显著的经典老茶,其原料都并非最为幼嫩的茶青,而是成熟度相对高一些的茶青,并且大部分老茶都会含有适量的茶梗。茶梗和成熟度高的茶青都含有与木材相同的木质纤维,这样茶叶经过长期氧化之后,自然会产生与老木房子相近或相同的物质,物质相同气味自然相同。

这就是为何很多人会将普洱茶的陈香与老木房子的陈味联系到一起的本质原因。

普洱茶陈香的本质,是多种芳香物质的综合作用。

都说陈年普洱茶有陈香,但对很老的老木房子只是说它有陈味,这是老茶和老木房子最显而易见的不同,一个是香,一个是味。

究其本质原因也是两者物质构成具有较大差异,普洱茶不仅含有木质纤维,还含有其他多种内含物质。近些年,科研人员已经从普洱茶中分离检测出了200多种香气成分物质。而具有陈味的物质只是其中一部分,可以说陈味是属于陈香,但陈香并不仅只有陈味。

普洱茶被检测出来的200多种香气成分,也是证明普洱茶的陈香不是单一的香气,而是多种香气的综合统称最直接、最本质的物质基础证据。

普洱茶的香气本质就是芳香物质,普洱茶内200多种芳香共同综合作用,才形成了真正的普洱茶香。而这200多种芳香物质的含量、组合不同,又将直接使得普洱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香气,如一些品质优良的普洱茶经过正确合理的存储之后,转化而来的药香、枣香、桂圆香、稻香、参香、樟香……诸多令人愉悦的香气。

总之,陈味是普洱茶陈香中的一种,但不能代表全部的陈香。

普洱茶不同层次的香气浅析


体验五个方面的普洱茶香,从表面、滋味、汤底、冷杯、回味方面都有明显痕迹。

表面香:很容易获得,开水冲下去,茶香扬起来,其实,表面香在开水还没有冲下的时候,茶叶刚刚展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此香最显。

滋味香:很直接,茶汤中的香,不是闻出来的,是喝进嘴巴后迅速散发出来的,这种香平常人喜欢用口齿生香来形容。这种香是被茶汤裹着,不易显露,非常含蓄,在闻盖杯的时候不那么明显突出,因为它的香气形态不是以刚猛霸道体现的,但是细细闻下去,这种香气非常细腻幽远,顽强地存在那边,始终与你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好像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月亮,你看不见,或者是若隐若现,但是它始终是存在着的——此香最实。

汤底香:往往是老茶鬼的最爱,他们喝茶后,不把杯子放下,而是在手中把玩,细细品味那残留在杯子底下的最后那丝丝香气。有时是火,有时是润,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在汤底下,挂在杯子上的残留香气是那么丰富多彩,在喝茶的口舌乐趣之外,居然有这样的享受,不上瘾都不行——此香最贵。

冷杯香:是汤冷了以后的香气,往往跟汤底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表面香之外的香,藏在汤里,驻在水中,挂在杯上。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明显一些,没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收敛一些,但始终在发散,绵绵密密,若有似无。有时会觉得忽然强势张扬,但仔细去寻找,又无影无踪——此香最玄。

回味香:是一种记忆中的香:刚刚喝过的茶,印象深刻,留下记忆,过了很久,记忆犹深,以至于喝什么茶都用这个记忆去对比,去印证。平常所说的韵,我想就是这个回味香。韵的有无,深浅,都是在与记忆中的香作比较,由此得出结论——此香最真。

简述茶的香气、香味、味道、口感、风味的不同?


香气:鼻子闻到的气体,调动的是鼻前嗅觉。干茶的香气、冲泡后飘出来的香气、盖香或挂杯香。

香味:茶喝到嘴巴里鼻子闻到的香气,调动的是鼻后嗅觉。沉入水中的香气,喝出来的香气可能与闻到的香气相同也可能不同,前段、中段、后段喝出来的香气不同谓之层次。

味道:茶带给舌头与口腔的苦、甜、酸、鲜的滋味,调动的是味觉。离开香气、香味茶会显得苍白,就像感冒吃东西一样的感受,不香不臭滴:)。回甘属于味道的一种。

口感:茶汤的浓淡、粗细、涩(滞)滑、轻重、稀稠、温度高低、平和刺激、舒服难受等,调动的是我们的触觉。生津、喉韵等属于口感范畴。

风味:茶的香气、香味、味道、口感,外加视觉和听觉对茶的感受,这些一起综合作用于大脑后的一种认知。

风味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习惯,比如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比如中国人认为美味的皮蛋外国人是哼之以鼻。郭冬临一小品反复热过的饭菜才有妈妈的味道就是一例。

香气、香味、味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主观性很强,没有好坏之分。由于每个人的嗅觉阈值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等,对同一种气味描述会有差别;同样由于味觉阈值不同对同一味道的强度描述也有差别。

这也是喝500元的茶和5000元的茶没有区别的原因。过了感官阈值,茶区别都是茶之外的东西。口感对于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强度和质感差异。区分开这些对你品茶助益非浅。

段兆顺:不同仓储环境对滋味的影响


普洱茶的仓储,除了卫生达标外,谈论比较多的就是温度和湿度两个指标。最近几年,张贵景的凤宁号一直与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合作,小范围内对各种仓储条件进行测试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纯高温仓汤色变化快,但茶汤薄,没有滋味,没有香气。在昆明做的纯粹高温仓不加湿试验中,饼面迅速发黄,芽头、毫毛方面迅速显黄,冲泡时汤色翻黄相当快,两年汤色就显黄,甚至可以达到泡红茶时的黄度。但汤水入口时明显感觉比较薄。与农大老师沟通后的结论是,过度高温造成芬芳类物质迅速消耗。大部分芬芳类物质都是低沸点、易挥发,如果温度超过30℃甚至40℃时,这些物质在还没有转化成单糖、醇类物质、多酶类物质时就直接挥发掉,结果是汤色虽然变黄但香气却跑掉了。

模仿高温高湿环境后再高温降湿,普洱茶出红汤红底的确很快,汤色是红浓透亮的,叶底颜色也均匀,要不是褐红,要不是深红,不像纯粹的高温高湿仓那样汤色浑浊、叶底花杂,但喝着锁喉。低温高湿仓的滋味虽然足,但香气不扬,水气很重,类似于湿仓。低温低湿的缺点是转化比较慢。在跟踪自然仓的试验过程中,所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比较容易产生杂味,而且杂味很严重。

所以张贵景认为,理想化的普洱茶仓储标准,应该是平均温度在30℃左右,相对湿度45%~60%是普洱茶最接近云南自然仓储的味道。昆明太干,湿度很少达60%,广东一带又太湿,经常超70%甚至到90%以上。正是因为各地的温度、湿度都很难达到理想化仓储的条件,所以现在大家都开始建标准仓。

“如果我们把茶放到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当然可以通过设备做到茶仓内温度、湿度都处于恒定,但如此仓储出来的茶是不科学的,会显得比较闷,香气比较低沉。”张贵景说。他认为空气不流通的完全密封的仓储环境并不理想,更容易出杂味。因为空气不流通时室内空气会变得很浑浊,就好比一间密闭的空屋子,即便里面什么都不放,过两个月仍然会有味道。

张贵景的结论是,好的仓储应该是自然仓结合部分人工干预。其中,自然仓储占到6~8成,人为干预占2~4成。他认为普洱茶的转化,从专业角度讲无非就是个多酚类物质和色素转化的一个过程,以达到降低苦涩味的目的。比如新茶中叶绿素含量高,通过时间来让叶绿素慢慢退化,变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最终老茶汤色红浓。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近年来出现的辐照等手段,的确可以让多酚类物质快速转化和下降,也确实让茶变得不苦不涩。但这种快并不代表着好喝,所以仓储要遵循自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让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更为理想。

《不同的香气与滋味》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不同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2460.html

上一篇:立秋之后普洱茶储存要点

下一篇:普洱熟茶卫生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