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的香气滋味?

2019-12-04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品饮感受是优于普通茶品的,但又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呢?笔者在阅读完了虞富莲老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在其中找到了真相,总结了十点,供你参考。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

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干茶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主要组成成分为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叶干物质中的20%左右。它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儿茶素亦称儿茶酸(Catechin)

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3、茶黄素(Theaflavin,TF)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茶黄素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茶色泽和滋味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决定着红茶汤色的亮度和金圈的厚薄以及滋味的鲜爽度。与咖啡碱、红茶素等形成的络合物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乳凝,这是造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茶红素(Thearubigin,TR)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在6%——15%,呈棕红色。轻萎凋和快速揉捻(切)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它是红茶茶汤汤色红艳、滋味甘醇的主要成分,有较强的收敛性。

5、茶褐素(Theabrownin,TB)

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为4%——9%,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深褐色,是红茶汤色发暗和滋味淡薄、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时,重萎凋、长时间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生成的主要原因。茶褐素亦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6、芳樟醇(Linalool)

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又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的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在新梢中芽的含量较高,从一叶、二叶、三叶到茎依次递减。一般大叶茶含量高于小叶茶,春茶又高于夏秋茶。在红茶制作的揉捻、发酵、干燥过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

7、香叶醇(GeranIol)

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新梢各部位的春夏茶含量与芳樟醇相似,只是大叶茶含量较低,中小叶茶含量较高。安徽祁门种含量高出其他中小叶品种几十倍,因此使“祁红”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

8、橙花叔醇(NerolIdol)

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花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显著增加。

9、2-苯乙醇(2-Phenylethanol)

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亦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经β-葡糖苷酶水解后,鲜叶中含量明显增加。安徽和福建红茶中的含量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

10、顺-3-乙烯醛(Z-3-Hexenal)

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芳樟醇与顺-3-乙烯醛的比值可用来判断红茶香气品质优劣。

小编推荐

是什么造就了普洱茶的香气,揭晓茶香秘密!


普洱茶香一般有荷香、兰香、樟香和青香四大类。

这些类别的茶香,都是新鲜普洱茶菁众多香味中的一种,也都是普洱茶菁的原香。

这些普洱茶的荷、兰、樟和青香,都必须是经过新鲜的制作工序和自然的贮存过程才能保留下来的。

尤其兰香和樟香,必须是云南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才具有。

至于目前矮化灌木的新茶园所生产的普洱茶香,就只有荷香和青香了。

清·张泓著《滇南新语》“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女儿茶亦芽茶之类。

“不作团”,指的是不做成型的散茶。

“味淡香如荷”,雨前毛尖非常幼嫩,茶汤很清淡,有莲荷之香气。

最幼嫩芽尖或蕊珠的“少年”普洱茶,会有清淡荷香,

而比较成熟茁壮的“中、老”年普洱茶,则含有幽雅樟香。

普洱茶的兰香是出现在“少年”过渡到“中年”的“青年”期,所以兰香兼具了荷香及樟香之美,而且也比较有含蓄性。

一般未经泡开的干茶叶不容易闻到兰香。同时冲泡功夫也要比较讲究。

普洱茶之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菁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

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渗透,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较嫩的三至五等普洱茶菁所含樟香较弱,多为兰香的茶香。

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普洱茶之樟香

云南各地都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数米,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茶树的种植生长。

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遮荫的机会,茶树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在樟树枝叶上生有许多小蜘蛛,会垂丝下来,吃掉茶树上的小绿叶虫等病虫。

更可贵的是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这样茶叶便有了樟树香气。

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出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在叶片之中,于是普洱茶便有了独特的樟香。

从普洱茶菁的老嫩来看,所含的樟香浓淡度是不同的,大约由四等茶菁就开始摆脱了荷香的影响,有了较明显的樟香。

六等、七等最壮的茶菁含樟香最强,九等、十等茶菁已是老弱的叶子,所含樟香就渐渐转淡了。

茶菁的老嫩、樟香的浓淡和陈化时间的长短,这三方面条件相互影响,普洱茶就有了青樟香、野樟香和淡樟香之分,也形成普洱茶樟香多层次的变化。

青樟香

青樟香普洱茶的典型代表就是圆茶铁饼普洱茶,也叫“圆铁”,是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理下关茶厂的产品。

那时大理的茶园并不多,茶也不好,于是从勐海茶厂调来了普洱毛茶,而且是最好的四、五、六等茶菁,做成了这批圆茶铁饼普洱茶,这是一批有着青樟香的上好普洱圆茶。

野樟香

野樟香普洱茶的茶种比较多,如百年的“福元昌号”圆茶、20世纪30年代的“鼎兴号”圆茶、“同庆号”圆茶、“宋聘号”圆茶。

以及“红印”、“绿印”圆茶,都是野樟香的极好茶种。野樟香是来自最“壮年”的三等、四等茶菁。

目前仍留下来的“鼎兴号”圆茶,带有一股饱满纯正的油樟香,是倚邦出产的茶香最浓烈的好普洱茶。

淡樟香

淡樟香普洱茶以粗老茶菁制成的最为理想,如陈年的各种紧茶。

普洱紧茶都是以粗老茶菁为原料,甚至是与制造其他茶所剩下的茶菁混合在一块做成的。

普洱茶之荷香

还有许多大叶种茶树不是种植在樟树林底下,但同样长出非常肥硕的茶菁,而且能做出很好的普洱茶。

在这些茶中,有许多都属于上等的好普洱茶,另外一些生长在越南、泰国和缅甸北部的大叶种茶,也多半是不栽种在樟树林底下的,俗称边境普洱,只是缺少兰香和樟香,但幼嫩的茶菁也有清淡的荷香。

普洱茶之青香

“芽茶较毛尖稍壮……女儿茶亦芽茶之类”,以目前普洱茶等级分类,毛尖应该是级外茶,一般不会去制作的。而以芽茶亦女儿茶为一级茶菁,但新鲜的一级幼嫩普洱芽茶是品不到荷香的,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青叶香气。

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虽然已经是矮化密植,但是一级嫩叶绿茶仍有一股强烈的青叶香,近乎糯米香。

许多人闻到茶带有青香,就说那一定是边境普洱,并不全然。

20世纪50年代那些“大字绿印”普洱圆茶,也是勐海茶厂的产品。

其中有些并没有樟香,但青香却非常强烈,这些缺乏樟香的“绿印”茶菁,就是来自不生长在樟树林中的云南大叶种茶树。

青香是普洱茶原本的茶香,只是显得比较沉闷油腻,如果加上了樟香,便表现得浓郁而活泼。

荷香、兰香、樟香、青香,是普洱茶至珍至贵的茶香。

这些茶香的形成,除了是优良的普洱茶茶菁外,必须是新鲜生茶的产品,加上自然陈化的过程。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从何而来?


古树茶的香气滋味,品饮感受是优于茶的,但又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香气滋味的终极真相呢?笔者在阅读完了虞富莲老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在其中找到了真相,总结了十点,供你参考。

1、茶多酚(TeaPolyphenols)亦称茶鞣酸、茶单宁,约占干茶物质的10%—25%(大于24%为高多酚含量),主要组成成分为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叶干物质中的20%左右。它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儿茶素亦称儿茶酸(Catechin),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茶树新梢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液胞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组分。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先后生成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3、茶黄素(Theaflavin,TF),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含量在0.1-0.4%,用大叶种或幼嫩叶加工的红茶比中小叶种或较老叶加工的红茶含量高。茶黄素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茶色泽和滋味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决定着红茶汤色的亮度和金圈的厚薄以及滋味的鲜爽度。与咖啡碱、红茶素等形成的络合物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乳凝,这是造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茶红素(Thearubigin,TR),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在6%-15%,呈棕红色。轻萎凋和快速揉捻(切)可以获得较高含量的茶红素。它是红茶茶汤汤色红艳、滋味甘醇的主要成分,有较强的收敛性。

5、茶褐素(Theabrownin,TB),儿茶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聚合物之一。红茶中一般含量为4%-9%,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深褐色,是红茶汤色发暗和滋味淡薄、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时,重萎凋、长时间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生成的主要原因。茶褐素亦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香气物质(Aromasubstances)挥发性物质的总称,主要是醇类化合物。

6、芳樟醇(Linalool):又称沉香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又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后才成为游离的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在新梢中芽的含量较高,从一叶、二叶、三叶到茎依次递减。一般大叶茶含量高于小叶茶,春茶又高于夏秋茶。在红茶制作的揉捻、发酵、干燥过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

7、香叶醇(GeranIol):亦称牻牛儿醇。在茶树体内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由葡糖苷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气。新梢各部位的春夏茶含量与芳樟醇相似,只是大叶茶含量较低,中小叶茶含量较高。安徽祁门种含量高出其他中小叶品种几十倍,因此使“祁红”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

8、橙花叔醇(NerolIdol):倍半萜烯醇类。在茶树体内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韵,是乌龙茶及花香型名优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亦是绿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显著增加。

9、2-苯乙醇(2-Phenylethanol):亦称β-苯乙醇。芳环醇类。亦具有玫瑰香气,亦糖苷形式存在于鲜叶和成品茶中,不同叶位的含量由芽、一叶、二叶、三叶依次递减。经β-葡糖苷酶水解后,鲜叶中含量明显增加。安徽和福建红茶中的含量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

10、顺-3-乙烯醛(Z-3-Hexenal):亦称青叶醛。是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青草气,当浓度低于0.1%时呈新鲜水果香,故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鲜叶必须先经过摊放,以降低青叶醛含量,减少青草气。芳樟醇与顺-3-乙烯醛的比值可用来判断红茶香气品质优劣。

大树古树茶的滋味为什么很淡?


比起台地茶,就苦涩度而言,古树大树茶要内敛一点,喝起来偏淡,但这样的淡,并非薄,确切的说是柔和。普洱茶的顶级产区基本延续这样的风格:冰岛、昔归、曼松、薄荷糖、弯弓、困鹿、甚至号称霸气的老班章都比想象中的更加柔和,苦涩度也低,回甘迅速,回甜快。

柔和非淡,浓也非厚,滋味的饱满丰富有层次才是真正的厚,绝不是苦涩味浓郁,刺激性强才是厚,就此观察,这些顶级产区的茶,没有一个薄的,是真正的厚,请注意!

从生存环境观察,古树、大树茶由于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生长期很长,枝干高大,根系很深,输导组织异常发达,而输导组织,比如梗、纤维素往往是芳香物质和糖类集中的区域,所以无论是香气还是甜度,古树茶往往都比台地更胜一筹。

再者原始森林的遮荫效果,高山云雾,阻挡了太阳光的直射,茶树的氮代谢是非常旺盛的,氮元素是合成氨基酸类物质的主要成分,特别是茶氨酸,氨基酸在茶汤中主要呈现鲜爽甜味,相反如果茶叶遮荫较差,阳光直射为主,比如台地遭受阳光的照射过于强烈,碳代谢则较为频繁,而碳元素是构成多酚类,苦涩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相对而言,台地茶收敛性、苦涩味更加浓烈,而古树茶则是香甜、鲜爽、较为柔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们的品质基础!古树大树茶,生长在高山海拔地区,温度偏低,时不时遭遇极端天气还会冻害,为了抵抗恶劣气候,古树大树茶的抗逆性一般较强,突出特点就是叶片角质层偏厚。加之古树大树茶采摘时是只是略微分级,区分开大树、小树、古树就行,不过有时候还会混采,采摘也偏粗老,这样的话,揉捻不会偏紧,一般揉的较轻,这样有助于保持叶片的完整性,不过青气比较重,这样的话叶片没有一定的破坏,内含物不容易释放,茶汤是偏淡的。

但是,厚不厚是由内质决定的,人为因素很难改变,古树、大树茶会随着后期的陈化逐步体现出来。

是什么造就了普洱熟茶的“越陈越香”?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从一出生,在具有品饮价值的同时就兼具投资价值,正是它这种天然的活性以及这种活性带来的品质的不断提升,给它带来了不断提升的市场价值。

我们都知道普洱熟茶有一个独特的渥堆工艺。在渥堆过程中,茶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茶汤的收敛性和苦涩物质明显降低,普洱熟茶喝起来温和、滋味醇厚。像葡萄酒、陈醋这类发酵食品一样,后期的陈化过程对其品质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普洱亦不例外。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的陈化是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如同用粗砂纸打过以后再用细砂纸打磨一样。当然对于要求不高的人来说确实是大可不必。但普洱熟茶要“陈化”出优良的特性,除了后期存放年限重要,同样也离不开精良的原料和良好的存储环境。

只有好的茶料,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陈化的价值;而普洱熟茶只有存放在得当的仓储环境——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储环境,才会更加有助于茶中内含物的氧化过程。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它更大的价值不在于刚生产出来的当下,而在于不断陈化、优化、成长的未来。任何一种普洱茶都有一个品质最佳期,以普洱熟茶为例,不同阶段的普洱熟茶会呈现不一样的品质特点。

1年以内的熟普

一年以内的普洱熟茶,相对而言,并不太适合饮用。茶性较为燥热,口感上或多或少的带有些堆味、仓味。

2-5年的熟普

这个阶段,茶性由燥热转开始转为温润,并开始呈现熟普独特的品质特征:香气浓郁,滋味醇和,甜度展现。适合偏寒体质日常饮用。

6-10年的熟普

这个阶段的普洱熟茶,进入了稳定而迟缓的转化期,茶性温和,老少皆宜。从品饮属性的角度来看,滋味更为醇厚,甜滑细腻。

8-10年的熟普

在老茶客的眼里,存放8-10年的熟茶,最值得一喝。此时渥堆味已退却,陈化的木质香、糯香突出,香、甜、醇、厚、滑的特质得以展现,不过随着年份增加,当中醇香味会适当变淡。

是什么造就了普洱熟茶的“越陈越香”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从一出生,在具有品饮价值的同时就兼具投资价值,正是它这种天然的活性以及这种活性带来的品质的不断提升,给它带来了不断提升的市场价值。

我们都知道普洱熟茶有一个独特的渥堆工艺。在渥堆过程中,茶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茶汤的收敛性和苦涩物质明显降低,普洱熟茶喝起来温和、滋味醇厚。像葡萄酒、陈醋这类发酵食品一样,后期的陈化过程对其品质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普洱亦不例外。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的陈化是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如同用粗砂纸打过以后再用细砂纸打磨一样。当然对于要求不高的人来说确实是大可不必。但普洱熟茶要“陈化”出优良的特性,除了后期存放年限重要,同样也离不开精良的原料和良好的存储环境。

只有好的茶料,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陈化的价值;而普洱熟茶只有存放在得当的仓储环境——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储环境,才会更加有助于茶中内含物的氧化过程。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它更大的价值不在于刚生产出来的当下,而在于不断陈化、优化、成长的未来。任何一种普洱茶都有一个品质最佳期,以普洱熟茶为例,不同阶段的普洱熟茶会呈现不一样的品质特点。

1年以内的熟普

一年以内的普洱熟茶,相对而言,并不太适合饮用。茶性较为燥热,口感上或多或少的带有些堆味、仓味。

2-5年的熟普

这个阶段,茶性由燥热转开始转为温润,并开始呈现熟普独特的品质特征:香气浓郁,滋味醇和,甜度展现。适合偏寒体质日常饮用。

6-10年的熟普

这个阶段的普洱熟茶,进入了稳定而迟缓的转化期,茶性温和,老少皆宜。从品饮属性的角度来看,滋味更为醇厚,甜滑细腻。

8-10年的熟普

在老茶客的眼里,存放8-10年的熟茶,最值得一喝。此时渥堆味已退却,陈化的木质香、糯香突出,香、甜、醇、厚、滑的特质得以展现,不过随着年份增加,当中醇香味会适当变淡。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古树茶品质指标是什么?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料二工。

一即原料

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二即工艺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造就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太阳晒青、剔捡、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古树茶稀少娇贵,要得到高品质古茶,必须全程采用传统手工耐心制作。传统的手工饱含中国人情的温度,与机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无法解释的奥妙。对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杀青是制作晒青毛茶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三:快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挥发青草气,促使茶叶芳香物质生成;蒸发水分,使芽叶柔软利于后序揉捻。

杀青时间视芽叶老嫩,从易武鲜叶的十七八分钟至老班章鲜叶的四十余分钟。杀青时手法的轻重、翻炒的频率都会影响杀青效果。云南大叶种,芽叶肥大,含水率高,在杀青时更要注意闷抖结合,杀透杀匀,尤其要把握火候。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茶汤味苦涩明显,会有闷馊味。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会导制叶色泛黄,甚至产生糊焦边、斑点,影响茶汤的清透度,甚至使茶汤出现烟味。

传统手工的杀青用的是铁锅,条件好的一般用铜锅,铜锅升温快,温度稳定,杀青品质的稳定性也更容易保持。同时为了避免茶汤出现烟味,杀青的锅台最好是炉灶分离。尽管云南少数民族兄弟是最懂得制茶的人们,他们的技艺无需担忧,但铜锅是一般老百姓用不起的,受制于条件,他们也不会炉灶分离做茶。再别听人忽悠你烟味是判断老茶的标准或者是地道手工的标准了,高品质普洱茶从来不会有这种瑕疵。

传统手工杀青,是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工作效率低、木柴耗费大、人工成本高,为了产量和更高的利润一般茶企根本不会这样做。机械杀青速度快,但是温度高杀死氧化酶的同时也将利于茶叶后期转化的多重微生物杀死,新茶很高香、鲜爽,却已经丧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泡开了来看,茶汤一般浑浊多黑点,叶底带斑或有糊边,汤味闷苦涩感明显。真正古树茶,怎么舍得这么糟蹋呢。

同样,如果茶叶不是晒干,而是机械烘干,品质也会大打折扣。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需要六七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这种茶基本已经没有存放的价值。

选茶的时候,要记住不是石磨压制就是“传统手工茶”,真正的手工是要深入古树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也并不是所有的手工制作都代表高品质,什么人做茶是非常重要的。世居古茶山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们,传承了最古老、最地道的手工制茶传统,他们最了解自己的茶叶子,因而能做出最完美的古茶滋味,任何人或者现代所谓的制茶文明无法超越。

关于熟茶|是什么造就了熟普的“越陈越香”?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从一出生,在具有品饮价值的同时就兼具投资价值,正是它这种天然的活性以及这种活性带来的品质的不断提升,给它带来了不断提升的市场价值。

我们都知道普洱熟茶有一个独特的渥堆工艺。在渥堆过程中,茶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茶汤的收敛性和苦涩物质明显降低,普洱熟茶喝起来温和、滋味醇厚。像葡萄酒、陈醋这类发酵食品一样,后期的陈化过程对其品质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普洱亦不例外。

在后期储存过程中,普洱会发生后氧化反应,大量的微生物参与进来,使得茶的品质有所提高,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的陈化是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如同用粗砂纸打过以后再用细砂纸打磨一样。当然对于要求不高的人来说确实是大可不必。但普洱熟茶要“陈化”出优良的特性,除了后期存放年限重要,同样也离不开精良的原料和良好的存储环境。

只有好的茶料,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陈化的价值;而普洱熟茶只有存放在得当的仓储环境--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储环境,才会更加有助于茶中内含物的氧化过程。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它更大的价值不在于刚生产出来的当下,而在于不断陈化、优化、成长的未来。任何一种普洱茶都有一个品质最佳期,以普洱熟茶为例,不同阶段的普洱熟茶会呈现不一样的品质特点。

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别在被古树茶欺骗了


普洱茶的十年,风云迭起,“普洱”其名也早已在折腾中家喻户晓。人们对普洱茶愈发了解,便愈发理性,选择也是愈发慎重:品饮注重天然健康高品质,收藏注重高性价比与增值空间。

古树茶,一般指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那么问题来了。多大树龄的茶树才算古树?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树比其他茶类优胜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树了。(骨灰级茶友一般认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树”,三百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古树”。但古茶树的树龄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跟植物学、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历史都密切相关。茶树树龄根本无法明确区分,这样的细分也不太具有实际意义。)

可能,你会有疑问,100年和99年的古茶树品质差异很大吗?其实古树茶树龄的时间界定,是有特殊的历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种植茶树,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从清末开始云南茶区多有战乱、瘟疫等发生,茶树的种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顿;直至民国初期(1912),方开始在凤庆地区种植生产红茶;西双版纳地区大量种植茶树已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1983年前后种植群体种,到了1986、1987年开始种植良种茶扦插苗。由上可看出,云南两次大规模种植茶树的历史,中间有大概近百年时间的空档。以100年为基准进行计算是合理的。

古树茶好在哪里?

古树普洱茶优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时光馈赠与它的丰厚内质。

首先,古茶树生长环境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清幽纯净,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更天然健康。

其次,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古茶树身长多高根扎多深,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它们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再者,古树茶的品饮价值更高。古茶树生长之处,莫不山高谷深,云雾萦绕。山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强,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茶树为喜阴植物,如此叶片无折卷或折卷少,叶色深且更具光泽,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强,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有人说要少喝新茶,刺激性大。古树普洱茶却是一个例外,新茶品饮价值同样很高,它茶质柔和温润,碱性物质比例适中茶汤细腻,并不会对人有什么不好的刺激,脾胃比较弱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喝。

最为重要的是,古茶树是稀缺性资源。它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状分布,山险路远采摘难度大,又之采摘春秋两季,产量十分稀少。它内质丰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计其数,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宝贵属性。

另外,从树种

而言,茶树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种子生和扦插生两种,种子生的乔木茶树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虫、抗传染性比较强;而扦插或压条种植的灌木茶,不光是口味的丰富性比不上乔木种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种易退化的缺点。古茶树一般是不经过人工干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乔木,本身品质就比较高。

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仓储是主要因素。

首先,看原料的真诚度,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就它的美味。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委凋、杀青、摊凉、揉捻、太阳晒青、剔捡、称茶、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且,茶农产的茶不一定就是好品质茶!

每一个茶农家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制作晒青毛茶的水平不一,也不好衡量判断。先不说加工环境是否清爽干净,只说这制作过程吧,杀青时,有没有杀均匀呢?一锅炒完有没有洗锅?揉捻的时候,是否揉到位了?晒青的时候,是不是让每一片叶子都充分沐浴阳光了?实地去看过你就知道,茶农家并不是很宽敞,天气好的时候,竹篾端出去晒,但为了省事基本是在搭建的塑料棚里面,一层一层码在架子上阴干的。这样的茶会有一种青涩味,香气很闷,茶汤也比较浑浊,品质参差不齐,后期口感转化不一,品质自然不敢说高。

而晒青毛茶品质成败就看此“晒青”一举了。若是场地够大,竹篾一排平面绵延出去,离地充分晾晒,每一片叶子都饱蘸阳光,每一片叶子便都会散发最纯正的茶香和滋味。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依山而建设古茶坊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由了。

或许你会说,晒青的时间要七八个小时充足日晒,人不可能一直盯着吧,外一下雨了呢。其实我们制茶的祖先是何等聪慧,每年的采茶做茶的季节,就比如三四五月份,是西双版纳古茶山气候最好的时节,雨水少,白昼时间变长,都是晒青的最佳时节。

标准VS没有标准。我始终相信,没有标准不成好茶。在山头主义盛行,全世界都是纯料的当下,有好的标准才能成就好的古树茶。

这个标准应该是贯穿古树茶制作全程的,从采摘古茶树鲜叶到一片古茶饼的诞生。关于鲜叶采摘,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我们只关心树龄大小,常常忽略了采摘时节和老嫩。

其实古茶树采摘一芽几叶,如何采摘,是非常有讲究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和一芽几叶品质肯定是不同的。通常一芽一叶是上品,一芽二叶是最佳选择,单芽便是可遇不可求了。一芽二叶,品质最高,老嫩度恰好,芽头富含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两片叶子富含茶多酚和碱性物质,茶汤醇厚浓郁,滋味鲜爽而香气高扬。统一“一芽二叶”为标准的鲜叶做出来的古茶,整齐匀整,滋味协调,历久弥香,更利于古茶后期的转化。

单芽采摘更加辛苦、费时,茶农一般不愿意采,发烧友还曾亲自数过,制作一公斤的晒青毛茶需要25000颗茶芽头。这是多大的工程量。并且因为更加娇嫩,加工制作更要加小心,耗费心力,火大很容易炒糊,火小杀青不够。揉捻力度也要适中,很容易把茶芽弄断。但单芽古茶水细如丝,润滑无微粒,香气高扬,渗人心肺,苦甜平衡,口齿留香,最高品质的古树茶代表,是无数茶人心目中的梦幻之品。

若是采摘标准统一,并且里外一口料,则更是难得了。普洱茶以饼茶为主,很多古树茶表面很好看,拆解开来的时候里面往往是断头茶,没有芽头,或者是花杂的,叶片大小不一,一芽几叶的都有。

此外无论是鲜叶采摘还是毛茶输送,运输和流通环节其实也会造成古茶品质的损耗。鲜叶运输有些茶企采用专用纸箱,避免了摩擦损耗;毛茶运输摒弃了一般的蛇皮塑料袋,选用透气防潮防异味的纸箱内套棉纸保护晒青古树毛茶,避免碎、断、变质、异味,也是精益求精的。

说了这么多,概而言之,“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质老茶。”只有高品质古茶——好原料、好工艺、标准、仓储、品牌价值高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树茶,才有高品饮价值和后续增值的能力!

滋味醇浓的古树普洱茶


有关古树茶,行业内的争议也很多。古树茶在2003年以前,其价值是被忽视的。

那时候,茶厂收购原料,主要看茶区和外形,尤其看重级别,基本上是以级别、季节论价,同样一个茶区的台地茶、古树茶,台地茶发芽时间基本一致,采摘成本低,级别容易控制,古树茶发芽参差不齐,采摘不方便,级别也不好控制,形成古树茶级别不如台地茶,所以说,那些年代,古树茶的原料价格,还不如台地茶呢,没人采来卖给茶厂。

但是,茶农自己还是少量采古树茶来喝的,一是好喝,二是卖不掉的茶,自己留着喝,也是茶农勤俭的表现。慢慢,茶客也有机会喝到这样的“外形一样,滋味更好”的茶,古树茶的价值就逐步为外界所认同了,由于资源有限,顾客众多,价格扶摇直上,古树茶的价格就高起来了,把台地茶的价格远远抛在后面。

所以,我们今天喝古树茶,就不能过多强调其外形,应该更重内质:滋味、香气、回甘。当然,整个茶行业,对外形都是很强调的,这种价值观的改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二、古树茶优于台地茶的方面。

千万不要以为古树茶就是叶片大,也不是古树茶就特别香,或者特别甜,或者特别霸气。不是这样的。

总的来说,古树茶比台地茶最优秀之处,除了农残等食品安全性方面的指标好之外,更在于茶品滋味的协调性、香气的持久度、茶品的茶韵悠长等综合指标。从很多长期关注古树茶的茶友经验来看,古树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也比台地茶更优秀,转化快,表现好。

三、古树茶的老茶,还要等三、五年后才大量出现。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价值更多来源于时间,也是,很多无良茶人伪造时间悠久的老茶,还冠之以“陈年古树老茶”,殊不知,违背了古树茶的发展史,成为行业笑话,为人所不齿。2003年之后,古树茶才为世人所重视,才有商品化的古树茶出现。三、五年后,商品化得古树茶,也就有10岁了,可以称之为老茶了。

四、拿古树茶来渥堆发酵,行业中极为少见。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曾咨询过业内很多人士,有茶厂专门渥堆的师傅,有个茶办的主任,有倒毛茶的大茶贩子,他们告诉我,作为生茶,就很好卖了,还去发酵为熟茶吗?发酵为熟茶,古树茶的特征有可能会减少很多,其价值很容易就消失了,还如何卖得上价格呢?

偶尔,会有人少量尝试古树茶发酵为熟茶,以了解其滋味特征,但是,基本不会有商业规模,要规模化拿古树茶来发酵为熟茶,风险很大,商业价值上,可能很不合算。因此,看到古树茶发酵的熟茶,尝尝滋味就可以了,不必认真。

五、古树茶的树龄和季节。

考证古树茶的树龄,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借助茶树起源、传播生态学、茶树地理学等知识,结合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学方法,以及当地农耕、茶树栽培史,综合考证。一般认为,古茶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性茶树。有人又将古茶树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二级古树300—499年,三级古树100—299年。

景迈的古树茶,多为一级古树,昔归古树茶,多为二级古树,很多人也把三级古树统称为大树茶,以区别于古树茶。多数山头的古树茶只采春、秋两季,古茶树的发芽率低,产量小,夏茶很少见,采得不多。一般做成紧压茶时,春、秋季节的茶,是要分开的,春茶,比秋茶茶气足,味厚,秋茶,香气可能会更扬些。

六、古树茶山头的区域划定。

很多山头,过一道坎,滋味就不一样,在景迈、老班章、昔归,我都发现这样的特征,所以说,要限定好自己认可的山头区域,才能控制好茶品的品质,保持典型风格的一致性。所以说,山头的界定,大的,可能是一个寨子,也可能是数个寨子,小的,可能是一个小山坡,不一而定。

是什么造就了普洱茶的一山一味?


普洱茶树,每一个山头都有不同滋味,不同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普洱茶不同的滋味,在土、光、温、水的共同作用下,决定了她们最终的滋味魅力。

一、土壤

普洱茶树,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虽然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都可成活,但以酸碱度值在4.5~5.5为最佳。

茶树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森林地区,属酸性土壤,长期的系统发育使其逐渐形成了喜酸的遗传特性。同时,茶树根中有丰富的有机酸,茶树根液对酸性的缓冲力强,而对碱性的缓冲力弱,在茶树根中还共生着许多真菌类的菌丝或菌根,它们能帮助茶树根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而菌根本身也只能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这样就决定了在酸性土壤中,茶树能顺利的有效的吸收许多土壤养分,从而供给给每一片茶叶,我们喝到的茶汤才会醇厚。

二、光照

普洱茶树和其他植物一样,是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辐射能中取得其生育所必须的能量的。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的深山密林里,演化发展中,形成了适应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的习性。漫射光下生育的茶叶新梢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好,品质优良。

光照强度不仅与茶叶的产量有关,对茶叶的品质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不论春茶或秋茶,在一定遮阴条件下,茶叶表现为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有利于绿茶呈现苦涩降低、鲜爽度提高的良好滋味。

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有一定的影响,高山所受辐射的紫外线较平地多,如此使得高山茶的香气多优于平地茶紫外线辐射多的散射光,多为我们带来香高水柔而清纯的茶滋味。

三、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着茶树的生命力。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在20~25℃中,最适宜茶树生长,而不同普洱茶树品种对于温度的喜好有所差别,一般,小叶种茶树,抗寒性与抗旱性均比大叶种茶树强。

另外,土壤的温度与茶树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10~25℃的土壤最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为茶树吸收营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水分

在茶树的生育中,水分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茶树体内越幼嫩的部位,含水量越高。在热量和养分满足生长要求的条件下,水分是影响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茶树适宜年降雨量在1500mm,生长期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环境。过旱会降低茶叶的产量,而降雨量大水量过多,则会使茶树烂根。一般茶树生长的土壤以含水量80%为最好,而空气湿度大于80%则能有力提高茶叶品质。

大多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或是靠近江河湖泊、水汽交融的地域,因此,云南的三大普洱茶产区,基本都分布在澜沧江两岸。

为什么台地茶的滋味口感通常总是不如古树茶?


导读:老班章热已持续几好年了,饮茶爱好者追随老班章,很多经销商更是高价进高价出,致使老班章的身价越来越高,其中有市场因素,但归根结底是普遍认为老班章茶品质确实好。作者196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业系,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事茶叶加工与品质化学的研究工作。1962-1964年曾派往云南,到勐海茶厂、凤庆茶厂搞过几年试制红碎茶的工作,从此也开始接触一些普洱茶,先后也曾几次到普洱茶区考察过。现在就试着从茶叶生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讨论一下普洱古树茶的若干品质问题。

一、“酚氨比”影响口感

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名茶评比活动,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被大家发现,那就是多次优质绿茶评比中,安吉白茶总是获奖最多的,也就是获奖频率最高的茶总是安吉白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喝茶口感都是一样的,不喜欢那些苦涩味极重的茶叶,总是喜欢喝鲜爽度好且有点回甘的茶叶。后来经化学分析得知,由白叶茶品种鲜叶加工的安吉白茶,其内含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是一般绿茶的2—3倍,而茶多酚含量几乎只有一般绿茶的一半。也就是说茶多酚与氨基酸之比值(专业术语称“酚氨比”)比较小,这种茶叶不苦涩,鲜爽度好,滋味鲜甜口感好。

无独有偶,日本也是一个盛产绿茶的国家,其栽培的当家品种(约占全日本栽培面积的70%)称“薮北种”,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薮北种也是一个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品种。这就是人们长期生产实践,在不断优胜劣汰中形成的品种优势。

安吉白茶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一株春天长白叶的奇异茶树,如今在浙江安吉县形成了一个安吉白茶产业,全县栽种12万亩。由于名茶评比中屡屡获奖,名声在外,于是在全国很多茶区纷纷引种、迅速推广,如今全国种植安吉白茶的面积已达100多万亩。这说明,只要是好东西,就会迅速发展起来。说到底,安吉白茶就是口感好,符合人们的口感要求。

二、老班章等古树茶品质好的本质是什么?

在云南,古树茶是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为数不多的、稀缺茶树资源,不少消费者都说,古树茶就是口感好,滋味柔和协调、回甘快。茶叶滋味是茶叶水溶内含物给人们口腔味蕾细胞的一种综合感受。茶叶中溶于茶汤的物质有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氨基酸、咖啡碱、糖、有机酸、芳香物质等,非常丰富。茶叶口感是这些物质的综合反映,茶叶滋味口感好与不好,就是决定于这些物质的比例。如安吉白茶,就是氨基酸比一般绿茶多些,茶多酚比一般绿茶少些。那么普洱茶的口感也许也有这样的关系,也许口感好的普洱茶酚氨比小些(即茶多酚相对少些,氨基酸相对多些)。

众所周知,古树茶通常是半野生状态,生长环境、生态条件比较好,通常有些树木遮荫,土壤有机质丰富。过去的科学分析已表明,野生茶树茶多酚含量通常较低(山茶属近缘类茶植物更低);茶多酚中主体物质儿茶素含量也低些,而且儿茶素中具有苦涩滋味的复杂儿茶素比例小些,苦涩味少的简单儿茶素比例相对大些。古树茶的亲缘关系靠近野生茶,也许也具有类似的物质比例特性。

另外,适当遮荫条件下的茶树,氮代谢旺盛,茶树形成氨基酸一类含氮化合物会多些;与此相反,适当遮荫条件下的茶树,碳代谢有些受抑,合成茶多酚一类物质会少些,其中苦涩味重的复杂的酯型儿茶素比例相对少些。还有,土壤有机质多的条件下,有利于氮代谢,合成氨基酸一类物质会多些。所以生态条件好的古树茶,滋味会好些,给人们的口感自然会好。

近年来,云南的山头茶、高山生态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样的道理,很多山头茶、高山生态茶也具备古树茶的生存条件;此外,山头茶、高山生态茶,因为海拔相对较高,以往的化学分析表明,高海拔的茶树氮代谢旺盛,碳代谢相对减弱。因此,山头茶、高山生态茶,酚氨比相对会小些,口感也会好些。

三、如何改善台地茶的品质?

所谓台地茶,通常是指新开垦种植于梯级茶园的茶树,有的还是采用茶树良种的良种茶园,肥培管理措施有的也很不错。但为什么台地茶的滋味口感通常总是不如古树茶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以稀为贵”的观念控制着人们的思维,古树茶,数量少,物以稀为贵,因此古树茶有珍贵感;台地茶种植面积大、产量多,多则不稀奇,无珍贵感;

其次,古树茶通常确实存在上述的一些优越性,品质口感确实好些;台地茶生态条件通常不如古树茶,品质口感总体比不上古树茶。但栽培管理好、生态条件好的台地茶,品质也是很好的;

第三,台地茶栽培的所谓良种,多数是沿用过去选育适制红茶良种的标准选育出来而大量栽培的。

红茶品种品质的化学指标是要求茶多酚含量要高,便于发酵形成更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所以适制红茶的品种,要求酚氨比大。而普洱茶的品质要求与红茶有些区别,普洱茶要求滋味柔和回甘。而在我看来,适制红茶的品种不一定适制普洱茶。适制普洱茶的品种,希望酚氨比适当小些,氨基酸、多糖含量适当高些为好,有利于形成好的口感。

于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可否试试用云南大叶种某些天然酚氨比小的野生茶树品种(如宁洱县困鹿山野生大茶树,其酚氨比只有3.6)和现有良种(如景谷大白茶,其酚氨比为7.79),用这些品种的鲜叶试制普洱茶,不知品质如何。或者,用云南大叶种鲜叶与安吉白茶鲜叶拼和后试制普洱茶看看,如有好的趋势,可否建议将云南大叶种与安吉白茶杂交选育新品种呢?当然选育采用适制普洱茶的品种只是改善台地茶品质的一个方面,这是长远的目标和措施。

当前,台地茶栽培中可否在日照强烈的茶园采用遮阳网或种植遮荫树,减少光照强度,都能抑制苦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以降低酚氨比。另外,基肥多施点有机肥,追肥多施点速效氮肥,都可增强茶树的氮代谢,达到增加氨基酸含量的目的,以改善台地茶的口感。

四、普洱熟茶陈越香的由来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普洱茶是一个耐贮存的茶品,尤其是生普,必须经过若干年的干仓贮存,才能使茶叶中的很多物质进行转化,形成普洱茶故有的红汤和陈香味的品质特征。

诸如刚制好生普中的茶多酚含量是很高的,苦涩味很重。在贮存过程中茶多酚会进行缓慢地氧化、聚合、降解,产生了茶褐素、酚酸等物质,另有一部分儿茶素与某些有机酸结合产生了普洱茶素,从而减少了苦涩味,使滋味变得醇和,汤色逐渐加深,最终形成红浓的汤色;纤维素等多糖物质降解变化,产生了一些低聚糖、水溶多糖及单双糖物质,增加了水浸出物含量,使茶汤滋味变得更加浓醇;另外,产生了一些诸如棕榈酸、戊烯醇、庚二烯醛等具有陈香味的物质。这个变化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根据贮存温湿度条件的不同,需要若干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红浓汤色和陈香味的普洱茶品质特征,也可以说普洱茶在这个贮存过程中是“越陈越香”。

当贮存到普洱茶品质达到高峰以后,再继续贮存的话,品质将开始走下坡路。我曾经喝到过据称有近百年的“陈普”,感觉只有药味,基本没有茶味。因此所谓“越陈越香”也不是无止境的。

至于熟普,它是经过人工渥堆而快速完成上述的一些成分转化和形成普洱茶具有红汤与陈香味的品质特征的产品。制成的熟普基本上就可以喝了,如有条件,存放一、二年后,香味会变得更加醇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贮存环境条件要十分注意,切忌发霉、腐化,不能把陈霉味当成陈香味。

五、要加强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

普洱茶有生茶与熟茶之分。普洱生茶的特性更接近绿茶,性凉。因为生茶中茶多酚绝大部分未经氧化,茶多酚保留量很高,维生素C等多种维素、叶绿素等含量也很高,因此普洱生茶更多地具有绿茶的保健功效,清除自由基、抗癌、增强免疫等方面功效显著。

普洱熟茶是经过后发酵的茶叶,性温。国内外的科学试验,采用普洱熟茶做出的结果已经证明,普洱熟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等多种功效。在保健机理上,多认为是普洱茶在后发酵中形成的氧化、降解产物,诸如多糖、酚酸、茶褐素,还有在微生物作用下新形成的有降血脂功效的他汀类物质等,这些是熟茶中才有的物质。因此饮茶者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选用生茶或熟茶。

从饮茶的口感上来讲,普洱生茶口感强烈,饮用时不宜太浓,以免伤胃。普洱熟茶口感要柔和得多,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多数饮茶爱好者比较喜欢喝熟普。对于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必须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揭示普洱茶的健身奥秘。

六、倡导科学普洱,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据我所知,云南省广泛开展普洱茶的研究是近十来年才开始的,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可喜可贺。但是,对于神秘的普洱茶而言,仍有不少未解之谜。诸如普洱茶的色香味本质、普洱茶后发酵优势菌种的分离与接种应用、普洱茶具有保健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分离提取与临床应用、适制普洱茶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条件与措施等,都要在统一规划之下,有序地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以求逐步探明哪些使消费者容易迷糊的未解之谜,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瞎子摸象。为此,上下一条心,倡导科学普洱是当务之急。

景迈普洱茶(古树茶)的香气


景迈普洱茶(古树茶)的香气:景迈(古树茶)的最大特点是“甜和香”。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花香,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比较明显。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的优质野茶才能产生。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茶汤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甜味明显而持久。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

《是什么造就了古树茶的香气滋味?》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白茶寿眉的香气是什么香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9526.html

上一篇:普洱熟茶的七种香

下一篇:怎样鉴别普洱茶的真假、好坏及等级?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