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茶友们在品饮、收藏老茶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发现,有很多种茶香会伴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此处抛开仓储有问题的茶不谈),大部分老茶都并不具备其“年轻时期”的丰富香气,那为何如此?
客观地说,普洱茶的原有的部分内涵物质确实会随着陈化而流逝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主要内含物质都会有所减少(更多的是在陈化的过程中进行了转变)。
这直接可在品饮中得到明显的体验,代表苦、涩的咖啡碱、茶多酚明显减弱,咖啡碱给肠胃带来的刺激和提神效果也几乎不显,鲜爽度的降低也说明氨基酸含量确确实实在减少,更不用说体现香气的速溶性内含物质了。那何为“越陈越香”?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主要香气种类,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特征的体现方式之一,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普洱茶的香气及其在冲泡品饮中的变化,再借助于其他外在的表现方式比如滋味、体感等,来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原料品质、加工工艺以及曾经的仓储状态,来判断这款茶品的好坏,确定其品饮以及收藏价值。
1、香气由来
普洱茶中的香气从何而来?有人说是与之生长的环境有关,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普洱茶的樟香与他生长的环境中的樟树有关,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我们知道绿茶的香气往往与之生长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太平猴魁的兰香,比如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似乎已是十分确定的了,因为离开了那个特定环境种出来的绿茶确实没有原产地的特定的香气。
但是,普洱茶因为有长期存放和转化的原因,在香气的形成上就比绿茶要复杂得多。
普洱茶原料产地之广、生产季节之长、等级之多、加工工艺之众、仓储环境之异造就了普洱茶区域香型非常复杂。
普洱茶的香气既包含其新茶时自带的芬芳,又包含被认定是在长期的存放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芳香物质。这些芳香物质在数量和类型上相当多,因生态环境、仓储环境不同、茶的转化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的香型。
都说茶树的喜好习性与人是非常相似的,相似的温湿度、相似的生态环境,四季如春的云南不只令人感到适宜,同时也正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大概这也正是茶树源自云南的原因吧!云南省复杂多变的地形造就了一缕茶香就是一个地域特色,一片茶叶亦是一种民族文化。
以至于目前仍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开采的天然古茶园,这“高山云雾出好茶”、“百山百韵”等美誉绝对是名不虚传、实至名归的。
2、香气种类
细分普洱茶香气,最少可以说出十几种,但最受人们喜爱的实属兰香与蜜香,这两者在生、熟普洱中皆很常见。“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这是描写普洱茶最美的诗句,也正阐明是古人对普洱茶最真切的印象,兰香无疑是普洱茶最美的香气之一,纯正优雅,风韵迷人。
蜜香比较常见,很多普洱茶品经过一定时期的存放、仓储,往短短几年即可会有蜜香出现,陈化期较长的熟茶中更为明显,这两者最易被茶友们接受。
荷香来自幼嫩的普洱茶菁(笔者至今依旧很难区分荷香与毫香的差别),芽头虽非辨识普洱茶好坏的标准,但荷香深受“嫩芽党”茶友们的喜爱,是辨识茶叶嫩度的衡量标准之一。
梅子香、枣香这类果香相对常见,烟香和木香也深受特定的一部分茶友们喜爱,这四者本身辨识度很高便不再多介绍,往往会与花香、蜜香等并存。
值得一提的是樟香与陈香,这两者在人们生活中听起来并非是多么令人愉悦和喜爱的气味,但这两者却是衡量老生茶的一种标志(药香与参香是衡量老熟茶的标志),是我们凭借气味辨识普洱茶年份和仓储的有利手段。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是奇偶我们追求和收藏先决条件,而真正能实现越陈越香的香气,无外乎这两者与前文提到的兰香。
3、越陈越香的秘密
我们要知道,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低温杀青”保证了内含酶类物质的活性不被杀死,同时也将其进行钝化,使其具有更大的转化空间。
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
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醇化合物氧化,产生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兰香、樟香、陈香等味的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多糖类的物质生成,增加了茶汤的甜度;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既能溶于水,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
使普洱茶青味散尽、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转甜、趋于醇和,同时茶气也会明显增强。
这就让陈年普洱茶少了令人不悦的苦涩等刺激感与青味,增加了甜度、滑度、茶气等等令人心旷神怡的特质,这才使得“越陈越香”成为实质,这便是我们藏茶的真实依据。
陈年普洱是时间的醍醐,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凿,陈年普洱,更是一种在时光流逝中的静默,在这种静默中,生活上升为艺术。
陈年普洱还是一种顿悟,是一种用时间去完成的修行,是茶禅一味最好的注释。
“越陈越香”作为普洱茶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刚入茶门的茶小白,还是资深老茶客,对这一特征都是有所耳闻的。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也是目前茶业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所言,“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越陈越香呢?
当然不是,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一大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具备越陈越香的特点。只有原料好、工艺好、仓储良好的普洱茶才会在时光的洗礼下越来越好,越陈越香。
原料是决定一款茶品质好坏的首要因素。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喝茶、存茶,一切都是从原料开始的。用好的原料制作出来的普洱茶,无论是条索形态还是口感滋味都是非常不错的。有了好的原料做底子,再配上好的工艺,好的仓储环境,才能让茶在后期转化中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并不是说无限期的存下去会越来越好喝,邓时海先生说,普洱茶的陈化年代寿命是六十年还是一百年,没有定论资料,但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现在品饮,“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可见如果我们把存放时间拉长,普洱茶也并不是无限期的“越陈越香”。那么陈期几年的普洱茶好喝呢?这是一个主观问题,每个阶段的普洱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特点。
刚做出来三个月时间,当年刚压制好放置两三个月的春茶,这个时候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犹如初露锋芒的青少年,有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和犀利,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存放一年以后,此时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此时品,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
存放七年后,经过七年陈期的生茶,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
存放十五到二十年,这个阶段的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
普洱茶存放几年好喝,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但是对于茶来说,适不适合喝,存多少年好喝,都有两个前提条件: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有相关数据显示:普洱茶陈放50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要一直存下去,存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结果会怎样就很难去界定了。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你等不到那个时候,另一方面,存了上千年的普洱茶会不会变成化石呢?会不会全部氧化了呢?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考证。
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普洱茶一直存放下去会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当下,根据一些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品饮体验来理性的饮茶。
一、选料。好的原料包含很多了:原料的产地、树龄的大小、茶区环境、采摘时间、加工工艺,茶叶从树上采下的那刻起,在其后期的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加工环节都须严格把控。就拿树齡来说,越古老的茶树,汲取的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越多,吸收的土壤中的养分就越多,沉淀的对人体有益营养就越丰富!银嘉茶业在选料上,主要选的是1300树龄的景迈山古茶,去过景迈山的人都知道生态环境非常美,特别是日出时清晨、日落时的黄昏、雨过天晴时的茫茫云海……那真如人间仙境一般。
二、制作工艺。制作的工艺中,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日晒、拣剔、压制、干燥、包装等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就拿揉捻这一环节举例吧,揉捻的力度、时长等,决定着普洱茶的前期和后期的品饮体验和口感表现,只有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根据茶青的级别、采摘时间的不同而掌握并熟悉茶叶的揉捻程度。
三、贮存。普洱茶后期存放关乎普洱茶的最终品质路线。要有好的仓储环境,如温度要保持在20-30度之间,湿度不能超过75%以上;仓内不能有异味,要通风干燥等条件受限。
四、时间。普洱茶的“越陈”可以陈到多久呢?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在其茶制品的包装上,常有这样的字眼,在存储条件为“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条件下长期保存”。
总而言之,“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仓储是升华”,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方能成就普洱茶越陈越香,越来越好的价值体现。
前言普洱因茶味清新,能解腻消食,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与龙井、毛尖、碧螺春等新茶更受追捧不同,普洱茶素有“做新茶,喝旧茶”的传统,被认为越陈越香。但从食品安全角度看,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
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等工序制成,茶性较烈,汤色绿黄清亮,有强烈的苦涩味。
如果将生茶在环境合适的仓储环境中陈化三五年,发生氧化、聚合、分解、降解等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大量的有益菌群,多酚慢慢氧化掉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增加,它才开始变得陈香、醇厚。
普洱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项渥[wò]堆工艺,利用人工快速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汤色红浓明亮,口感醇厚回甘。
生茶由于没有经过人工快速发酵处理,耐储藏性更好,具有陈化生香的风味特点,并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茶叶的色、香、味、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普洱茶的最佳保质期
普洱茶的最佳保质期只有10年左右,“越陈越香”这个概念只在保质期内适用。
如果储存不当,最佳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品质才会朝更好的方向转化。
如果起初质量未达标,或者后期储存不当,不论存放多久品质都不会好。
储存普洱茶十分讲究,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霉变。
要想品味普洱茶的陈香,应将其存放在20℃~30℃、湿度小于75%、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并且要隔绝有异味的食物,防止普洱茶吸味。
如果普洱茶的纸包上有水渍,茶饼起白霜、有霉点或有霉味,冲泡后茶汤不清亮,可能已经变质,建议不要喝了。
普洱茶“愈陈愈香”及“陈韵”是普洱茶的一大特点。普洱茶对于降低胆固醇、抑制血脂及心脏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象一般药物会产生副作用。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很多人认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就在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县,其实普洱茶的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昌宁县以南,沿着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勐海、思茅、景洪等地,其中尤以西双版纳一带为最多。而实际上普洱县只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本身并不生产普洱茶。
每年的二月下旬直到十一月止都是普洱茶的采摘时期;而春茶的采摘又依据时间的早晚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称为“二水”,秋茶采摘,又称为“谷花”。茶叶采摘季节的不同,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普洱茶的品质也有高下之分。一年当中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所产的品质最好。春茶清香爽口,夏茶味道浓烈但不带苦味,而秋茶则是香中带苦,苦后回甜。
刚采摘下来的普洱茶叶称为毛茶。所有的毛茶在送厂之后,根据水分及茶梗的多少是否合于规定,将毛茶依次分为十个等级和三个等外级,然后再严格的按照一个拼配比例表来压制各种成品茶。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
“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我们在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品质和仓储状况时,往往可以通过其香气和冲泡品饮中滋味的变化来分析它的陈化程度和价值。
普洱茶因长期的存放和转化的原因,香气比起绿茶这类茶的香型要复杂很多,一款经过多年存储的普洱茶,有可能开汤时是陈香,三泡以后可以喝到枣香,六泡以后又是梅子香,这些复杂的香型,和普洱茶特殊的后期转化分不开。
普洱茶转化,不仅是时间问题
转化是普洱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很多人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普洱茶陈放下去,会发生怎样的转化?哪些普洱茶值得陈放?哪些不值得陈放?怎样选择普洱茶陈放?选择怎样的普洱茶陈放才有价值?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是很多爱普之人都想知道的。
最近,我们因为很认真、细致地品试比对了许多款茶的缘故,有相同年份,不同的茶;有相同的茶,不同年份的;有古树、台地的;有纯料,拼配的;有生态,不生态的。得出了一些结论和观点,提供给茶友参考和验证。新茶(生茶)的生味、新味,常说的草青味,这些味道大概是人不太喜欢和接受的,它经过陈放可以去掉,什么时间去掉要视茶质,制作工艺而定,指在同等的仓储条件下(干仓)。
古树茶,柴火铁锅炒茶杀青,晒干,石磨压制的茶要比台地茶,机器杀青,烘干,机器压制的茶要快去掉上说的草青味。当然上说的两种情况,其中的许多条件还有一个很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最为典型的两种情况,所得出的总论。
不同条件下转化出的普洱茶截然不同
如果其中的条件变了,组合变了,总论也会变,但可以用上说的两种情况,类推其他组合的变化。作为普通茶友是很难知道组合中各因素的实际情况的,只有造茶人才是最清楚的。但反过来,如果茶友能品试出茶的转化,就可以推断茶的茶质和制作工艺了。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虽然很难,我们说出来,给茶友一个指引。
普洱生茶干仓存放,会去掉生味、新味、草青味,去掉这些味所需的时间,会因茶而异,上文所述,条件不同,时间就不一样,以我们的经验所及,有的一、二年,有的二、三年,有的四、五年,存放五年后的茶草青味基本是没有了,总的来说就是一至五年可以去掉草青味。
草青味去掉,继续陈放下去,会出一种木质的陈香,这有别于湿仓茶的发霉草席味的“陈香”。干仓茶木质的陈香是比较怡人的,要出这种香要7—10年,也是因茶而异,之后陈放下去,这种香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香很多人喜欢,也很能迷人,干净的印级茶就相似这种味,俗说的“印”味。我们这里说仅仅是相似而已,大家千万别误会,因为有些茶也许永远也到不了干净印级茶的级数。
普洱茶内涵物质的质量决定转化的好坏
普洱茶陈放下去,甜度会提高,茶叶是纤维木质,应该是酶、菌、醇的关系,它转化是甜不是糖,所以不腻。甜而不腻都是人所喜欢,接受,爱好的。从以上所说的,人不喜欢、不接受的新味、生味、草青味去掉,陈化出人喜欢、接受的木质陈香,木糖醇甜味,任何普洱茶经过干仓陈放都会提升质素,都会比原来要好,也就是说都有陈放价值。它的木质陈香和甜度提高都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这是普洱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包括云南茶业界在内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越陈越香”实际涉及了普洱茶以下三方面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时间的魅力
普洱茶的“越陈”可以陈到多久呢?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在其茶制品的包装上,常有这样的字眼,在存储条件为“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条件下长期保存”。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定论。这主要与茶制品的原料、工艺、存储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越陈”这一时间概念,不仅是普洱茶与绿茶等茶类的最大区别,同时它也是普洱茶核心价值之一,没有“越陈”就不是普洱茶了。反过来,“越陈”这一时间的延长,也为普洱茶内在物质的持续降解与转化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物质的转化
“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越香”,便是茶叶本质上的体现,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新加工出的普洱茶(新生茶)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杂气很重。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
这说明普洱茶的香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
因此,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其内含物质,如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
营养物质及药用价值
茶多酚相对茶叶化学而言,是个大概念。毕竟茶多酚内含物质太多,至今还有大量物质未被发现与证实。
茶多酚不是药,只有被适当的降解与转化后而产生新的衍生物,这类衍生物才可能产生药用机能。而这个过程恰巧属于生物科技的范畴。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是典型的生物过程与结果的一种表述。生物的降解与转化需要时间,是“越陈”的过程,而“越香”不仅仅代表某种特殊的香气,更多地赋予品质的概念。
对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我们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解读,不难得出:普洱茶,除了品饮属性外,同时兼具收藏价值和金融价值。当然,其重心还是在于其品饮价值。对于过度追求普洱茶(特别是具有一定年限的老茶)的茶友,还需理性的选择哈。建议如下:
1、不要盲目的追求“山头茶”
云南普洱茶品种繁多,野生茶、古树茶、台地茶、新茶、陈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晒青、烘青、渥堆发酵、干仓、湿仓、饼、砖、坨、柱名词众多,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短时间内很难弄明白。加上茶区大小山头多如牛毛、知名山头量越少价高。即使是江湖老手有时也难免会被挨一刀。
2、不要盲目的追求“老”“古”
普洱茶虽说“越陈越香”,但在市场流通的老茶,存放二三十年的普洱茶目前已是很少存世,四五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现在市面上有部分卖价达千元的所谓“陈饼”,并非老茶。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内含的两大秘密之一。
普洱茶的“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越陈越香”实际涉及了普洱茶三方面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一是时间
这是普洱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包括云南茶业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任何物质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无限期发展。其焦点就在于品饮的最佳点位(时间),也就是说:普洱茶的“越陈”到底是多长时间,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定论,因为它与原料的好坏、工艺的优劣及贮藏条件都有直接的关系。但也绝不象某些人认为的二、三十年。
“越陈”这一时间概念不仅是普洱茶与绿茶等茶类的最大区别,同时它也是普洱茶核心价值之一,没有“越陈”就不是普洱茶了。反过来,“越陈”这一时间的延长,也为普洱茶内在物质的持续降解与转化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二是物质的转化(既如何理解“越香”)
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新加工出的普洱茶(生饼)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杂气很重。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而且,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英文名称Linalool。oxide,分子式:C10H18O2),它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有通关开窍之说。
或许正是因为它的通关开窍,极易在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中产生记忆。这就使得很多茶客在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一旦暂停,哪怕是仅仅几天,再次品饮普洱时,会立刻有久别重逢之感。这种奇特的香型会使人记忆深刻,具有极强的排它性。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陈香”----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沉香”。这类物质是普洱茶在漫长的时间中,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是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
三是营养物质及药用价值
很多人一谈茶,就是茶多酚,什么抗氧化剂、去除人体的自由基等等。但茶多酚相对茶叶化学而言,是个大概念。毕竟茶多酚内含物质太多,至今还有大量物质未被发现与证实。茶多酚不是药,只有茶多酚在被适当的降解与转化后而产生新的衍生物,这类衍生物才可能产生药用机能。而这个过程恰巧属于生物科技的范畴。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是典型的生物过程与结果的一种表述。生物的降解与转化需要时间,是“越陈”的过程,而“越香”不仅仅代表某种特殊的香气,更多地赋予品质的概念。没有好的品质,也不可能出来好的香气。
普洱茶另一个秘密,是“厌氧发酵的机理”
我们仔细观察中国出品的各种茶叶,因原料、加工工艺的不同,其后期的演变方式也不同。基本可出现三种演化结果:
一是霉变的过程,如绿茶类;过了保质期的绿茶是很难入口的,其营养物也基本丧失怠尽,失掉了品饮价值。因此好的绿茶一定是新茶的概念。
二是碳化的过程,如乌龙茶类,红茶类等。它们在超过三至五年后,绝大部分会出现木质化或碳化现象,外观看起来还是茶,但冲泡会出现色泽发暗、浑浊,仍不具备品饮价值。
三是膏化的过程,如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当将普洱茶的毛料压制成团、饼、沱、砖后,茶叶自身的纤维系酶与果胶酶及加工现场空气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菌群的叁与,造成普洱茶在完成加工之后,仍会出现后面持续发酵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后发酵”。这种后发酵的结果直接导致茶叶的“膏化”现象。
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长时期的等待。这也就直接认证了云南为什么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说法。一个好的普洱茶(戓团、戓饼、或沱、或砖),在好的贮藏条件下存放五十年以上,就是茶膏。如剥离三克茶将其冲泡,其汤色为宝石红,沉香味更为独特,也被称为“无味之味”。
在连续冲饮七、泡之后,茶底只留有一些大米粒大小的残渣,绝大部分已被溶解。对其水浸出物进行化验,你会发现其果胶、皂甙及咖啡碱等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品饮后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好的药用机能。这里附带一个对目前市场上出现诸多“老茶”的看法,很多人包括云南茶叶界的部分专家对“老茶”的概念采取否定态度,认为“老茶”根本不具备品饮价值。这似乎显得偏颇。“老茶”实际上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只要不是假老茶,它的品饮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一定很高,是非常难得一遇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普洱茶(团、饼、沱、砖)出现后续的膏化现象呢?
答案是厌氧发酵起的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厌氧发酵属于固体发酵技术,也是微生物发酵最常见的一种发酵方法。在中国,中国的古代先人就是最早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酿造白酒。这种酿酒方式最奇妙的一奌是,不具备模仿性。就像普洱茶,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产品所附带的“勐海味”、下关茶厂的沱茶所具有的“下关味”,是其它地区所模拟不了的。
当然,云南普洱茶就其产地不同,还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口感与味觉,这其中的独特,都与加工区域内特有的微生物菌群有关。可不要小瞧了这种微生物菌群,它既是最有价值的地理标识,也是决定产品优劣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就像茅台酒厂发酵车间窖池里的一块窖泥,单位面积内其微生物菌群可达上亿个,你可以说它价值几万,也可以说它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不为过。这些窖泥恰恰是茅台酒生产的“最高机密”。
同样,普洱茶后续发酵的厌氧菌群,也是极具价值的。我们知道,中国的云南位于云贵川高原地带,其物种的多样性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造就了特殊的微生态循环系统,而各个产茶区以及茶叶加工厂又都处在大的微生态循环系统的小生态子系统中,其不同地理位置也促使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性。
我们绝对相信,有些微生物菌种是迄今未科学界发现的,而这些未被发现的微生物菌种,尤其是叁与普洱茶厌氧发酵的某个未知的厌氧菌一旦被发现后,有可能成为新的“药源”。它的意义无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社会效益上看,都是具大的。这是一。
其二,我们知道,绿茶类是不发酵茶,它的工艺特点在于最大限度保持茶叶原有的成分,既“保鲜”法。如绿茶的杀青工艺,就是在高温下(100度以上),快速将多酚氧发酶及其它酶类破坏,使其化学分子链断裂,失去后续氧化的能力。保持茶叶冲泡后的“鲜爽”度。这种工艺能极大地保持原有茶叶的本味,也可称其为“原汁原味”。然而,绿茶不能空腹饮用,民间称其“寒性”大,实际上是绿茶中很多化学成分不被人体吸收,多饮后对人的肾脏压力太大。
但普洱茶则不同,它是另一种工艺思路。它是采用从表面上看很原始,但又是现代生物科技很难超越的厌氧发酵技术,将普洱茶由“生”向“熟”的方向转化。就普洱茶后续发酵而言(专指团、饼、沱、砖,而非散茶),是以厌氧菌为主,有氧菌为辅的发酵模式。它的意义在于,这种厌氧发酵的模式可以造成茶叶内大量化学成分的转化。可将茶叶诸多不溶于水的物质转化为新的水溶性物质,由此也可将大量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变为人体易吸收的营养物。
当然,我们这样解说普洱茶,并不意味我们对普洱茶有多深的研究,而且我们始终相信,随着对普洱茶讨论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还会有大量新的发现和新的疑问。套用生物科技界最流行的一个观点:任何一项生物的研究,没有终点,只有更高的起点。
普洱茶,越陈越香!这已经是一句老茶话了。它经过时间的沉淀,茶性更加温润柔和,陈香悠悠,茶人对它迷恋不已。那么,普洱茶的这些香气是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可以越陈越香?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庐山真面目!
最原始的香气:清新怡人
“优越的家庭背景成就普洱茶的原始香气”。大家都知道,优质的普洱茶出自原生态的云南芳野深山,土壤肥沃、海拔高、阳光充足等条件,孕育出十分丰富的内含物质,大叶种普洱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等物质,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也是造就普洱茶陈年香气的基础。
锻造只为更好绽放:花香满盈
“杀青”给予普洱茶香气第二次生命。杀青之后的普洱茶,焕发出来的香气与原始的香气完全不一样,它是花香满盈的。杀青,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普洱茶的杀青,锅温不能太高,不像绿茶一样将叶片中的“酶”全部杀死,为了后期的转化和发酵,普洱茶杀青只是为了暂时缓解酶活性,同时散发鲜叶中的青草气,提高茶叶香气;并蒸发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成形。
岁月沉淀:越陈越香
“陈化”是普洱茶酝酿香气、升华品质的关键。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多酚类等内含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自动氧化;芳香化合物含量下降,同时产生丙醛、戊烯醇等,使茶叶陈香显著,汤色红褐;随着时间的延长,多酚类的氧化,咖啡碱含量减少,使得苦涩味降低,茶汤中浸出物的含量也会增加,可溶性糖与果胶及其水解物大量产生,进而提高茶汤的滋味与厚度。这就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主要原因。
一片普洱茶叶从萌芽到绽放,再到沉淀,经过岁月的洗礼,留下了普洱茶的精华。茶人以敬茶之心藏茶,茶亦以越陈越香回馈茶人,这就是普洱茶的迷人之处!
普洱茶,越陈越香!这已经是一句老茶话了。它经过时间的沉淀,茶性更加温润柔和,陈香悠悠,茶人对它迷恋不已。那么,普洱茶的这些香气是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可以越陈越香?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庐山真面目!
最原始的香气:清新怡人
“优越的家庭背景成就普洱茶的原始香气”。大家都知道,优质的普洱茶出自原生态的云南芳野深山,土壤肥沃、海拔高、阳光充足等条件,孕育出十分丰富的内含物质,大叶种普洱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等物质,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也是造就普洱茶陈年香气的基础。
锻造只为更好绽放:花香满盈
“杀青”给予普洱茶香气第二次生命。杀青之后的普洱茶,焕发出来的香气与原始的香气完全不一样,它是花香满盈的。
杀青,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普洱茶的杀青,锅温不能太高,不像绿茶一样将叶片中的“酶”全部杀死,为了后期的转化和发酵,普洱茶杀青只是为了暂时缓解酶活性,同时散发鲜叶中的青草气,提高茶叶香气;并蒸发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成形。
岁月沉淀:越陈越香
“陈化”是普洱茶酝酿香气、升华品质的关键。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多酚类等内含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自动氧化;芳香化合物含量下降,同时产生丙醛、戊烯醇等,使茶叶陈香显著,汤色红褐;随着时间的延长,多酚类的氧化,咖啡碱含量减少,使得苦涩味降低,茶汤中浸出物的含量也会增加,可溶性糖与果胶及其水解物大量产生,进而提高茶汤的滋味与厚度。这就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主要原因。
一片普洱茶叶从萌芽到绽放,再到沉淀,经过岁月的洗礼,留下了普洱茶的精华。茶人以敬茶之心藏茶,茶亦以越陈越香回馈茶人,这就是普洱茶的迷人之处!
生长环境
澜沧江中下游是古今普洱茶的原产地及集散地,这一带年平均温度在17~22度,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土壤ph值为4~6,属亚热带湿度气候类型.在这种海拔差异大,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地方,地杰物灵。这些优越的条件为该区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创造了适宜的生长条件。
地表接受日光辐射量较多,就有利于茶叶多酚类物质的积累,还有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会明显增加,光照能调节茶叶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青素等)的形成,水分会影响糖类物质的代谢等等,这些物质对普洱茶的后发酵形成越陈越香的原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越陈越香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好比红酒一般需要时间的洗礼与沉淀,并与其中的微生物发生氧化聚合,达到苦尽甘来的功效。
其实普洱茶越陈越香只是一个代名词,这代名词(越陈越香)的过程与渥堆很少有人去注意,影响普洱茶的品质最主要还是存放的“温度”与“湿度”及“阳光”。
存放在湿仓的普洱茶就是要利用温度和湿度来“泡”茶品,达到快速的发酵,使其与微生物在渥堆下一定比例的滋生,促使茶的氧化速度与频率更快些。然而,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原茶性,原茶味(快速改变)变失真,此时原茶性的碱性,收敛性就会失去,茶品表面油光性会消失。
温度如果太高或太低对普洱茶品的存放有一定比例的影响。低温下存放的茶香味,不扬,形成一种所谓半休眠状态,对越陈越香是时间的要求更长。然而,若在高温下存放的话,茶体本身的含水量就会被高温吸收,此时在脱水下后发酵也是不利的。
普洱茶成品后非常排斥放置在阳光可以照射的地方,因茶体内的茶多酚与茶碱会因阳光直射而挥发加速。
阳光嫩芽
冬天的月光已慢慢淡去,当万物复苏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时,凝聚在大自然,森林里,树木上,叶面里的蒙蒙白纱,慢慢升空远去以至消失,从而更换上更为动人的如金稠子般的薄雾。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悄悄来临,所有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绽放自己的美丽,茶树嫩芽也不甘落后,它像刚出生的婴儿,还是那么的贪睡,不想睁眼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应该醒了。母亲的精心照料,大自然的怜惜,因为它们的宠爱,所以它娇嫩可爱,在幸福阳光的沐浴下慢慢成长。母树知道小芽终究会长大而离开,要送它的就是如何去爱世界。轻风慢慢爱抚着小芽的身体,时间已滴答滴答的走过,离开爱它的母树,甘露和微风当它在次醒来时,已经是在甘甜的泉水中起舞了,它在这里将会明白,当初母树,微风,阳光所教的奉献,是让它将美丽带给自己身边的人。
年复一年,茶树,微风和甘露就这样一批批的送走自己心爱的宝贝,让更多的人爱它,时间也会为茶树穿上一层一层的外衣。
在干净,通风,干燥的环境里存放的茶,能舒舒服服,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这样环境里出仓的普洱茶宛如出水芙蓉,大家闺秀,它的点点滴滴无不说明它的内涵。它的回甘,回味,更恰似“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无颜色”般的韵味。
2018年6月29日上午,云南茶叶流通协会“2018年第三次会员双月活动——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仓储论坛——追寻普洱茶越陈越香之谜”在西双版纳茶仓有限责任公司茶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茶仓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此次活动还受到了云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等多家单位的共同支持。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杜寒冰女士;原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先生;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鲁成银先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杨秀芳女士;以及关心普洱茶发展的领导、茶叶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大主流媒体。
本次双月活动的主题为“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仓储论坛——追寻普洱茶越陈越香之谜”。《普洱》杂志2018年4月刊曾推出深度报道——独家关注《普洱茶原产地仓储能成气候吗?》,以不同的企业案例深度阐释了“原产地仓储”的理念。其中科学家陈杰先生通过《普洱茶原产地专业窖藏的生物学意义》一文科学分析原产地仓储的生物学意义。从非产茶区的昆明、下关,到普洱茶主产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云南本地普洱茶仓储已呈四处开花之势,甚至万吨级的仓储大鳄已经呼之欲出。本刊与茶界同仁一起探讨、分享原产地仓储的实践、价值、意义。
面对同一款普洱茶,因储藏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在时光的浸染下会慢慢呈现出不一样的品性。正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是澜沧江两岸秀美的连绵山峦,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普洱茶。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需要有高质量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甚至有行家总结出“热藏熟、冷藏香”的经验。虽然原产地的自然仓比人工控制的现代仓转换速度要慢,但有赖于优异而又庞大的生态系统,加工好的普洱茶在母亲的环抱中自然地舒展、呼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时光相伴一起成长,使得其口感更丰富、更饱满。
会议开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杜寒冰说,“茶叶在种植、加工过程中,仓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此次论坛对在仓储环节提升普洱茶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本场论坛由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殿蓉主持,以下为论坛嘉宾发言摘录:
问:普洱茶在存储过程中,功能物质和呈味物质具体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变化?
刘仲华:茶叶储存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这是我们茶叶科学中一直在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但目前还处在研究之中,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最令人信服的办法是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产品在不同地方的仓储进行追踪、检测。但是茶产业发展太快,目前的科研还跟不上市场,暂时还没有做到科学的引领,只能在普洱茶存放中进行研究,样本可能来自不同茶园、不同茶厂,所以我们只能从趋势上进行研究。
简单来讲,茶的品质和功能成分是重叠的,影响存放品质的三大物质是多酚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在存放过程中,多酚类物质随着时间不断氧化、衰减,总量在下降。氨基酸成分,在我们的样本中发现,一方面是游离氨基酸的减少,另一个方面是蛋白质从不可溶变成可溶。生物碱类比较稳定,变化规律不是特别明显。另外,糖类从多糖变成双糖,变成单糖。果胶从不溶变成可溶,大分子物质会变成小分子,增加可溶物质。我们对不同年份普洱茶的水浸出物的分析,水浸出物总量基本没变,但是物质组合发生了变化,所以存放得当的普洱茶会让我们感受到浓、醇、厚、滑……
问:如何建立“仓储品控”?
鲁成银:当一个企业选择一个/几个参数,就要严格控制。入仓就要做感官审评,按照一定的参数不断取样,存放一段时间后检测,感官审评还可以结合化学指标来分析。我感觉现在仓储还是比较乱,还没有出现逻辑完整的系统,我希望企业可以更完整的建立系统。
霉变和吸味的问题我来处理的话先需要做风险评估,测定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我会做感官审评,如果汤色已经变暗,有酸馊味,茶叶完全腐败,就可以放弃了。如果茶汤滋味浓醇回甘、茶汤红艳,只是表面霉变,我会想办法挽救。可以再进一步进行微生物分析,做霉菌的鉴别、做真菌的色谱。
问:政府部门有没有可能制定仓储的国标?
杨秀芳:茶叶储存的国家标准有相关规定,包括产品包装、水分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普洱茶关系大的是对黑茶和紧压茶的储存标准,比如温度小于25℃,湿度小于75%,但是还需要相应的细化标准。普洱茶仓储标准2016年下半年已经正式立项,但还在推进,还需要时间。绿茶的储存主要是保鲜,而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有转化和提升,这依赖于仓储环境和时间,环境不当的话不利于品质,甚至出现有害,香醇厚滑顺是消费者心中好的品质。
普洱茶仓储量越来越大,全国各地都有仓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仓储方式不一样,我们需要从行业的角度进行引导。储存了5年、10年的普洱茶以后上市,没有标准的话,消费者可能会很迷惑。为了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仓储标准还要细化。如果按照科学研究的角度,10年,15年都不够,但是市场等不到那么久。所以我们目前在调研不同的仓储模式,如果在座的有不错的模式可以推荐,我们去调研。我们的底线是安全和品质……
问:请分享一下东莞仓的仓储经验及营销理念。
卢树勋:东莞以前是消费、流通普洱茶的小城市,为什么成为藏茶之都,这是业界、媒体界的认可。东莞在10年前是物业过剩的地方,有物业来放茶。广州房价贵,广州是流通仓,中转仓。东莞是标准仓储。东莞的气候和温湿度比较适合普洱茶的后发酵。这几年南茶北调,临沧茶、版纳仓,西北东北我都走过,可以说无仓不成普洱茶,区域不一样,普洱茶口感不一样。普洱茶要定国标,但是可能时间要很长。我觉得可以先做区域仓储的地方标准。版纳仓的建立对我们有没有影响?有影响,但也不是很大,我们每个仓可以多做交流。我们可以广东放几年,昆明放几年,可以叫旅行仓……
问:六大茶山做过哪些仓储实验?
阮殿蓉:我们在昆明、临沧、版纳、东莞都有标准仓,我们做过实验,昆明香高,临沧甜爽,西双版纳韵足、东莞醇厚。我们今天喝的茶——“窖藏”,是四个仓的拼配。今年我们也推了旅行仓。我们做成的成品在旅行、我们的原料也在旅行。
问:云南是否能成为普洱茶仓储交易的集散地,让税收回到云南。
卢树勋:我觉得流通还是交给大流通市场,原产地提出原产地仓储没问题,我认为不违背经济大环境,怎么都可以。原产地做仓储有它的好处,法国的葡萄酒都是存放三五年之后再出厂。原产地还可以做原料的仓储,成品的仓储可能要交给大流通市场。
刘仲华:我觉得在国家标准的条件下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从产业经济来讲,如何从原产地走入消费群体,我觉得可能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原产地应该有原产地风格。我觉得可以厂仓联动,最终走向消费环节。
阮殿蓉:我觉得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洱茶,了解西双版纳。
最后,原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对此次双月活动给以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次活动的主题‘仓储论坛’,根本就是要我们探讨普洱为什么会越陈越香?仓储是普洱茶加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仓储要首先符合茶叶仓储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对普洱茶来说就要有符合普洱茶转化的条件。我认为对普洱茶的仓储来讲,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不同消费者有不同喜好,只要他们喜欢就是佳品。但基本前提就是符合标准、安全卫生、没有异味、没有有害物质,所以我不主张讲哪里的仓好。仓储的过程中,我希望科研单位可以研究出不同仓储条件下茶的最佳品饮期,来扩大消费量。最大量的茶我们要推荐给消费者在最佳品饮期喝掉,回到普洱茶的基本属性“饮品”。让更多的人接受“喝到才能得到健康”。
会议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西双版纳茶仓公司的标准化茶仓。版纳茶仓在2017年建成投运时,令业内大为惊异。西双版纳乃古六大茶山雏形之地,茶马古道源头,当仓储这一体现了成品销售的模式始现规模时,业内人士莫不驻足观望。版纳茶仓总计60亩,极具现代感,立体化空间、流水线运作,让人眼前一亮,它体现了普茶界中激流勇进的姿态,集文化、茶旅、商业为一体,六大茶山掌舵者阮殿蓉借版纳茶仓的实体,挥洒毕生志向抱负,她自己承认,把买珠宝的钱都用于普洱茶收藏了。版纳茶仓富于个人色彩,网罗阮殿蓉半生收藏,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它的魅力不在于藏了什么茶,多少茶,而在于,你对这些茶的态度。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并非所有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