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神秘的香气是如何产生的?

2019-12-04

普儿茶的香气类型有很多种,这些香气是如何描述,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目前,我们只能给出以下3类香气的释义:

不成熟的香气: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成熟的香气: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香气的产生和影响因素普洱茶的香气从何而来?


很多长年喝茶的老茶友们都特别喜欢闻茶的香气,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而普洱茶的香气比较丰富,常见的香气有蜜香、清香、糖香、枣香等二十几种香气,那么这些香气都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其实,普洱茶的香气是其重要的品质特点之一,我们知道,影响一款普洱茶品质的四个要素是:原料、工艺、仓储和冲泡,自然,普洱茶香气的产生和影响因素也是这四个因素。

第一,原料

对于茶叶香气影响最大的是新鲜茶叶本身所含的氨基酸类、胡萝卜素、芳香烃、糖类其他氧化物等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香气需要酶类。这些特制的数量和种类多少是影响茶叶香气的最基本的原因,影响这些物质多少的影响则为茶树的品种、地域、温度、空气温度、光照的强度,土壤的环境不同,叶子的老嫩程序不同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为比较基础的影响因素。

第二,工艺

1、不同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可以决定一款茶叶的香气;

2、加工方法中制作过程的差异,如:温度、干燥度、干燥的方式、以及加热时间的不同也会影响一款茶的香气上的不同。例如:杀青过程中,杀青的温度过高、杀青的温度不足、杀青正常,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在茶叶的香气上有着明显不同的区别;

3、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因为茶叶中的酶物质和空气氧化而形成的新的茶叶香气。

第三,仓储

大家都知道茶叶本身是有很强的吸附性的,能吸水气和异味这些东西。而这个特性就导致了,仓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其他有机物质在空气中极容易氧化,所以不同的仓储条件对于茶叶的香气产生也是很大的影响的。

第四,冲泡

新普洱茶的冲泡,水温的高低可以左右泡出来的茶香气的浓淡,高部的方式更有利于香气的空出。这些都能影响一款茶叶的香气。

喝茶的人都会先闻后饮,所以一款茶有好的香气能给品饮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从茶香也茶叶们也能感受到茶叶从新鲜的叶子到制程加工到仓储过程中的种种不同,让茶友们对于普洱茶文化有更加深的体会。

普洱茶膏的香气是如何形成的?


普洱茶膏的香气是如何形成的?茶叶的鲜叶最初是不含香气的。只有在后续的加工中,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的香气也不同。说白了,茶叶的香气来源,取决于不同工艺的结果。简单归类,可分成两大类:

一是高温提香的过程。绿茶与乌龙茶基本都是沿袭这条思路。只是过程与手法略有差异而已,但是高温是必备的主要条件。如有的铁观音,为了达到高香或奇香的效果,在烘焙一段时间后,出锅前瞬间将温度提升到105℃,用高温将茶叶内含的芳香类物质激活,然后出锅封装。

二是酶降解产香的过程。也是常温状态下,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这是一条与高温提香截然相反的“路径”,即: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

这种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路径”,是忌高温的过程,突出体现普洱茶独有的陈化机理。也是普洱茶膏的产香过程。这就是普洱茶膏为什么由最初的“无味”到后来逐渐有“香气”的原因。因此,蒙顿茶膏投放市场的产品,基本上是以“无味”的为主。

很多人或许对这一点仍有疑问,既然蒙顿企业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不将茶膏先陈化一下,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呢,那样不是会减少很多麻烦,甚至质疑吗?这是蒙顿企业的故意行为。有三点原因:

一是让经销商或者消费者自己体验香气变化的过程。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发现胜于企业宣传;

二是不同的存放环境,其香气的形成与香气的类别也是不同的。虽然这种差异可能会很小,但细心的人和对香气敏感的人一品便知。这个过程与普洱茶膏陈化过程一样,也是品质再造的过程,与存茶人参与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蒙顿茶膏欢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存放环境陈化出的普洱茶膏,会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不同,打造出不同香气与口感的普洱茶膏。蒙顿企业始终相信,普洱茶膏未来的极品出现,一定不是蒙顿企业一家所为,而是集合了社会群体智慧的结晶;

三是更重要的一条,是蒙顿企业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放心,蒙顿茶膏是不含任何防腐剂,包括色素类、香精类的产品。如果添加一些色素类与香精类的物质,茶膏的最初不会是“无味”,而且汤色也会非常漂亮,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保留“恒定”的特点。蒙顿企业更愿让我们的茶膏在消费者手里,明显感到其陈化的过程,品质曲线是逐渐向上递增的趋势。其原因除了低温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添加剂的结果。

探讨|令人着迷的普洱茶烟味是如何产生的?


普洱茶的烟味由来:普洱茶的烟香来自于陈化过程中,茶叶的多种内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转化后,所生成的独特香气,尤其是在干仓存储的环境中。一些茶友发现,好的普洱茶,不论生,熟,前提必须是优秀的茶质,陈化一段时间,生茶3-5年,熟茶15-20年,会产生烟香、而且这种烟香有别于柴火的烟味,是一种很自然的香气。同时会带着阶段性的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比如这一段时间茶品出现烟香,隔一段喝又消失了,这样的烟香才是干净纯净的,是真正能够溶于茶汤中,闻起来会令人产生一种愉悦感的。

随着时间的转化,普洱茶中的烟味有可能会变成一种独特的口感,或有跳跃感,或有层次感,或像是有生命一样,这也是普洱茶好玩有趣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存下来的茶叶会变成什么样子,什么香型。或许到时会有不一样惊喜出现。

以下是其他茶友的评价:

@伦语_茶:好像秋茶带烟香多点,一般都在布朗地区么,有多少认为烟味就是白菜孔雀的特点,白菜就是班章的标准,多少人把烟味叫成班章味,白菜味,作为一个喝了十多年普洱的人,以前都不喜欢有烟味的茶,不过后来转化出来有烟味的茶较甜。

@钱其:烟香并非什么神奇的东西,临沧茶区有很多地方的茶都有这个味,这跟工艺没关系,是地域和茶树品种的特点。

@大雨不愁:烟味个人觉得不宜多提,烟味大部分是因为制程的原因造成的瑕疵,新人很难去区分。

@今年春天不下雨:跟岩茶的烘培火烟味不同,普洱茶的烟味成因很多,后期口感滋味变化也很大,奇妙。

@浮云般的休闲:淡淡的飘忽不定的烟味有时挺令人着迷,太浓了反而不舒服。这是不是跟醒茶时间的长短有关呢?

@林树夏的茶:也分,烟味的品类。有的烟味太重。新茶有烟味的。中期茶有烟味的。

@飞啊飞:我觉得楼主说的烟味应该叫烟香或者烟韵,是茶叶转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类似于香烟气味的多层次香气,令人愉悦陶醉。下关甲沱的烟味与原料和工艺有关,并不是甲沱自身转化后出现的香气。

@亚力苏:工艺加入的烟味只会越来越淡,老树茶的烟香是由弱转强,就好似老人家自身带的老人味,小孩只带有奶酥味。

茶膏是如何产生的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茶膏隐退于明朝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茶膏隐退于明朝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黄曲霉毒菌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科学储藏普洱茶?


普洱茶是否会长黄曲霉素菌呢?笔者认为:普洱茶肯定会长黄曲霉素菌。不单说普洱茶这一种茶,如果保存不当,所有的茶种都有可能会长黄曲霉菌。房子、衣服、家具、多数食品、筷子及暖水瓶木塞盖子......都有可能长黄曲霉菌。

要这样讲的话人的生活岂不是被黄曲霉菌包围了?那还能活?非也!我们要知道黄曲霉毒菌如何产生?如何避免?如何科学仓储?

黄曲霉素菌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有害菌种(包括黄曲霉素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有害菌种和黄曲霉素菌是在较长时间(一般三十天左右),湿度在七十度以上,温度在三十度左右的条件下才会产生。那么我们只要在普洱茶仓储的时候做到降温除湿即可让普洱茶不长有害菌和黄曲霉素菌。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就是后氧化,其越陈越香的特质使得放老的普洱茶更美味和有更好更强的保健功效。以前我曾提出过北纬31度黄金分割线这个概念。在北纬31度以北的普洱茶存放比较容易和简单,只要不把茶放在一楼,保持一定的通风即可。我曾经在北纬31.3度位置的上海做过一个试验,在整个黄梅天的时间段里用一条容易长霉的人造纤维板靠墙竖立摆放试验,霉只长到1.6米的高度,这是因为湿气相对较重往下沉。相信每个人夏天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在底楼又闷又热而到了楼上,尤其是二十层以上就会凉爽许多。这是因为越往上,空气的温度和温度都会降低。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加工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我们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卫生工作,茶叶一般在这个过程中间是不会长有害菌和黄曲霉菌的。熟茶的加工时间比较长,但是熟茶的发酵温度是在60度左右,在这个温度条件下也不会长有害菌和黄曲霉菌的。关键是在后氧化仓储的过程,如果仓储不当就会产生有害菌和黄曲霉素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黄曲霉素菌的产生?答案是:科学的仓储管理。普洱茶的存放一般有大型的专业茶仓库,零售商的小型仓库和消费者买回去以后家庭的存放。

大型仓库的存放

在北纬31度以北的茶仓只要将茶堆放在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上,在暖湿天气时适当的通风和降温除湿就可以了。如果是在北纬31度以南则要在茶仓的茶堆下不但要垫放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还要在整个湿季全季都要做到通风和常开空调严格做到降温除湿。仓库应该是专业的厚墙壁的有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房子。

零售商的小型仓库

在北纬31度以北并且是在二楼以上的,只要在茶堆下垫放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再装上空调自然存放就可以了(在暖湿天气打开空调)。如果是在北纬31度以南的应选楼层尽量高些的房子,另外还需要垫仓板、装空调外加抽湿机。在湿季需要随时掌控调节温度湿度。

消费者的家庭存放

在北纬31度以北的家庭,可以自然存放。如果恰巧是住在靠近北纬31度左右地区的、又恰巧家是住在底楼的,那就放在厨柜顶上即可。因为夏天一般家庭本来就会常常开空调的。如果是北纬31度以南的家庭,则需要人为的干预。如果家住在广东、福建等地区且底楼,不但需要放在厨柜的顶上,还需要常开空调加抽湿机。

总之地理状况是越往南温度湿度越高,越往北温度湿度越低。普洱茶在后氧化的过程中是需要适当的干燥、通风,并且还需适量的水气。因为水气有利于普洱茶的后氧化,如果没有水气普洱茶的转化太慢,而故意加温、加湿,则会加快普洱茶的转化,造成普洱茶的霉变。所以我们在仓储的时候要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达到普洱茶既能转化得好又不受潮发霉。

普洱茶是非常好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茶种之一,天天喝,泡着喝,煮着喝,煮茶时还会加入陈皮、水果等各种辅料。行业内一直有一个说法:普洱茶是饮茶的终点站。愿所有普洱茶爱好者不仅能够喝到美味的普洱茶,还能喝到健康的普洱茶。

如何辨识普洱茶的香气?


不成熟的香气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成熟的香气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普洱茶香气的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普洱茶香气的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如何提升普洱茶的香气?


相信有不少茶友在冲泡普洱茶时,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茶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取出来冲泡,不管是干茶还是茶汤的香气,都不如从前那样浓鲜了。

继续喝吧,觉得没味道,不喝扔了吧,又觉得可惜,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时候,其实大家不妨使用一些小方法来提香茶叶,尽管有时候无法百分百还原茶叶的香气,但也算不辜负手中这片茶。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茶香减弱原因

茶叶之所以会出现香气减弱情况,通常跟几个因素有关:仓储、天气、冲泡方式。

仓储:茶叶本身的吸附性较强,如果仓储不当,茶叶很容易吸附异味、水分、灰尘等,影响茶叶香气。

天气:很多茶友都有这种经验,在晴朗和雨天冲泡、品饮同一款普洱茶,其香气、滋味、茶汤等方面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尤其下雨天,气温相对偏低,湿度偏高,茶叶有受潮现象,容易导致茶叶香气流失、滋味寡淡等。

冲泡方式:在冲泡普洱茶时,水质、水温、注水方式以及冲泡器具等,都会影响到茶叶的香气表现。如果冲泡方式不当,茶香可能会减弱。

2、如何提香普洱茶

假设一款普洱茶由于仓储条件不当导致香气流失的前提下,该如何给它提香?

天气。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空气干燥,能有效促进提香。

用水。使用100度水,每次烧两泡水。水,山泉水最佳,超市桶装矿泉水次之,千万不要用自来水。

拆茶。薄厚均匀,取三分之一散茶/三分之一小块/三分之一大块干茶。

醒茶。新茶、散茶不要闷,年份久的茶,可以适当增加闷的时间。对于有仓味的中老期生茶,可以焙五分钟或者10分钟,也有些去仓味的效果。

值得注意:新茶别上盖。

3、保存得当增茶味

空气。空气流通有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殖,密封的环境会闷坏茶叶,使茶叶吸收杂味,所以要把茶叶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温度。储存环境的温度一般以正常的室内温度为宜,在20—30度之间,还有不要被阳光直接照射。

湿度。茶叶的储存环境需要一定的湿气,如果环境干燥,可以在茶叶边上放一杯水增加空气的湿度。

环境要干净无异味。存茶的地方要洁净无杂味,否则茶叶会串味。

包装顺其自然。买到普洱茶后尽量用传统的竹制包装,如果不着急品尝,最好直接用原包装储存。

总而言之,大家在收到一款普洱茶后,需要在存储方面多加注意。

保证仓储没有问题了,在冲泡茶叶时,再关注下天气及使用适当的冲泡方式,便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普洱茶的香气。

什么是普洱茶的香气?


如果,按照香的定义,普洱茶有陈香也不会错。因为,普洱茶长时间纯干仓存放后,闻起来的确会好闻,所谓的陈香。其实,陈香不仅是普洱茶独有,大家都熟悉陈皮,就是一种。还有一些山草、木叶、花之类的,处理好放得好经过长时间陈放,也会出陈香。木棉花晒干透,陈放也会出陈香。所以说,陈香并不是什么特别神秘的东西。

普洱茶特别突出陈香是有自身的历史原因的,茶叶自身的香气是很容易散失掉的,普洱茶的制作和运输全过程都是不密封,都没有注意香气的保护,成品到市场后,茶叶天然香基本没有了。硬是要找香,唯有找陈香了。君不见,龙井,铁观音密封加保鲜再密封才保住香气吗?我们在茶园吃鲜叶,普洱茶的香气远比龙井,铁观音丰富迷人。而且,每个茶山的香气都是不同的,都有自身的特色。普洱茶不应只有陈香,还应该有茶叶自身的天然香。具体什么香味,我们可以不论,但闻上去应该是,自然的,香而不俗,清而细,优而雅,理气宜神。上好的普洱茶,香能入水,即是喝茶汤时,上腭感到香气,停了口齿留香;茶汤冷了以后也能闻到香。现在市场,造的好的纯料山头古树茶会有这样的效果;有年份的纯干仓茶,暂时只发现,86年的下关黑商检金绿盒沱茶。香,对品茗是重要的,有香的茶,才显得高贵迷人。香气迷人的茶,才能上档次。从来品茶,都是先闻香再到嘴喝的。如果,茶闻不到香,或闻到杂味,异味,相信喝这个茶会大打折扣。如果,茶香迷人,宜神,茶立马会上一个高度。

如何识别普洱茶的香气?


普洱茶有多种香味,如清香味、毫香味、糖香味、梅子香味等,这些是普洱茶的魅力和韵味所在,茶人为之痴迷,津津乐道。香味的高低、醇正、持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的价值,而何时闻香、如何识香、怎样评香,更是茶人必备基本功。

普洱闻香

何时闻普洱茶香最合适呢?

开启茶罐时。打开茶罐,罐内密闭空间中储存着浓浓的茶香。取茶于手心,低头轻嗅,香气又是另一种表现。

投入茶壶时。普洱沸水冲泡,顿时香气四溢,人为之神清气爽。再将茶壶至于鼻尖,感受茶叶经高温湿润后的香气变化。茶汤注入茶杯,举杯面前,茶汤表面散发的香气浓郁芬芳。茶汤入喉,杯底仍有余香等待与我们的嗅觉神经交流。

茶汤入口时。茶汤入口轻含于舌面,顿时香气四溢,或充满口腔唇齿间,或上扬至上颚鼻腔处。一壶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香气可能不断地变化,我们不妨放慢品茶节奏,让茶香包裹整个口腔,或于喉头鼻腔回荡。

普洱识香

辨别普洱茶香气,主要靠嗅觉实现,有“干嗅茶香”和“湿嗅叶底”两种方法。

干嗅茶香,是对未冲泡的茶叶进行香气辨别,方法是用手握住茶叶,靠近鼻腔细细嗅别,如遇香气清淡无法嗅到时,可口对茶叶呼热气,茶叶受热香气就会挥发出来。

湿嗅叶底,是趁热对第一次冲泡后的茶叶底进行嗅香,方法是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汤盖碗,另一只手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也可将鼻部深入茶杯接近叶底增加嗅感。为正确判别茶香类型、高低、持续时间,应重复嗅香一两次,但时间不宜过久,一般3秒钟左右。

湿嗅叶底分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辨别重点不同。热嗅,主要辨别茶叶香气类型、香气高低,茶叶有无污染味,叶温应在65度以上。温嗅主要辨别香气类型和茶香优劣,温度应为55度左右。冷嗅主要辨别茶香余韵,高者为优,叶温在33度以下。三个阶段相互结合才能准确评定出茶叶的香气特点。

普洱评香

通过茶香评判普洱茶质向来为茶人公认,而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散发的香气特征自然也有区别。

普洱生茶:

好的生茶茶香醇正,令人感觉舒服。优质的古树茶还有晒青香、花香、清香等香气,香气高扬持久。干仓存放的普洱茶香气不散,反而会愈发浓烈或悠远。而劣质生茶香气浑浊、混杂、低沉,或者有异味、杂味。高香的普洱生茶,一旦湿度过大出现发霉,就会散失绝大部分的香气,使得香气低沉浑浊,热嗅能闻出一些仓味。

普洱熟茶:

熟茶闻香方法,是热水盖碗冲泡出汤以后,轻轻掀开盖子一角,趁热闻。好的熟茶没有异味堆味,陈香、枣香纯正。如发酵不足味苦涩,发酵过度则堆味重。茶叶出现腥、臭、杂味、严重的堆味、沤味,往往都是发酵不好。

普洱茶香含蓄隽永,犹如老歌一般经典回味历久弥新,冲泡之后苏醒过来,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那种美好的情境,仿佛时光回溯岁月重现,让生命的感动重新再走一回。好茶当如是,茶人应喝懂这杯。

怎么品评普洱茶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是指什么?


导读:在此之前掌柜在微号()中和其他茶友有分享过《点击即可查看>怎样快速提高普洱茶品鉴水平?》一文,随后就有茶友在留言“怎么品评普洱茶的香气?”香气能作为品评普洱茶品质的三大要素(汤色、香气、滋味)之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今天我就以(ID:nmjrtea)景迈山古树茶为例,和大家聊聊普洱茶香气的品评。

一、品评流程

1、热嗅

热嗅包含两方面:一是,温杯、润茶(洗茶)、出汤之后,立刻闻公道杯中的香气,这时温热的水蒸气能够使得茶香较好的挥发出来,因而被称为热嗅;二是,经过冲泡倒出茶汤之后,趁茶叶还较热时,闻茶叶的香气。而之所以要热嗅,是因为茶叶内的香气物质或者异味物质,温度越高越容易被溶解、挥发,所以热嗅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品茶香,还在于借此闻茶叶中是否有异味,从而来品评茶叶香气的纯度。

2、温嗅

温嗅也包含两方面:一是,茶汤倒出之后茶叶温度稍降,温茶叶本身的香气;二是,闻茶杯中温热的茶汤香,以及茶汤入口之后,用口腔、呼吸充分感受茶汤中的香气。温嗅时因为大部分水蒸气散去,茶香开始较好的呈现出来,是普洱茶香气品评的关键步骤。而且温嗅时不仅仅止于香,还要考虑香与茶汤的融合程度,看是香融于水,还是香水分离。如《景迈山》,品饮时茶汤入口甜度高,裹挟着优雅兰香萦绕口腔,茶香、茶水融合度较佳。

3、冷嗅

冷嗅也包含两方面:一是,饮完茶汤后,闻品茗杯的杯底香,或者闻公道杯的冷杯香。二是,闻出汤之后,稍有余温的叶底香气。

这两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闻冷杯香是为了评茶品的香气持久度,闻茶叶香是为了评茶品制作是否合理,叶底是否有杂气、异味。

二、香气品评

普洱茶香气品质如何,主要通过对其香气纯异程度、高低程度、持久度,这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确定。

1、香气纯异程度

纯是指普洱茶应该具有的香气的纯正程度,异是指普洱茶香气中夹杂的杂气异味。对普洱茶香气纯异程度的品评主要是通过热嗅,热嗅时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和异味物质,都会随着剧烈运动的水蒸气挥发而出,所以这时更利于分辨普洱茶香气类型,以及判断所品评茶品香气中是否有异味。可以说,热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于查探茶叶的缺陷。

2、香气高低程度

香气高低的品评是香气品评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茶叶香气类型、特色、优劣程度的评判,品评方式以温嗅为主。香气高低可划分为浓、鲜、清、纯、平、粗这六个方面。浓指香气高扬浓厚,闻之感觉茶香有活性;鲜指香气鲜新,闻之有提神愉悦感;清指香气清雅,闻之有春风拂面般清爽之感;纯指香气纯正,无杂味、异味;平指茶叶香气平淡,但无杂味、异味;粗则指茶叶闻之有老叶腥味,给人香气粗老之感。

3、香气持久程度

香气持久度程度的品评主要是通过冷嗅时茶叶的余香来评判,也有茶友将香气持久度称之为香气的长短。如果所品评的茶叶香气,从初始的热嗅到后期的冷嗅都能够一直存在,那就说明茶品香气持久度较佳、较长。反之则是香气持久度较弱、较短。

综上所述:普洱茶的品评可分为热嗅、温嗅、冷嗅三个环节,分别对香气的纯异程度、高低程度、持久度做出评判。香气以纯、高、长为优,以异、低、短为劣。

神秘的普洱茶气


普洱茶的茶气从体验上似有似无,从理论上传统的茶叶理论无法给出解释,于是只能从气功原理,甚至从玄学角度试图加以说明,由于体验的不突显性和理论的不明确性,导致很多人反对茶气说,认为茶气只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

其实茶气真的存在。所谓茶气就是茶叶内分解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茶叶的香气是茶叶内分解时茶叶所积累的物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茶气是茶叶能量释放的更广义的范畴,香气是茶气的一个最容易感受到的部分。

众所周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的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各种成份组成的养料,又通过空气、阳光作用在植物体内生成了很多物质,就茶叶而言,粗分就有茶多酚、儿茶素、纤维素、果胶、淀粉、氨基酸、咖啡碱、蛋白质、内脂类、维生素、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酚类等,而细分就更多,据实验分析,仅与茶香有关物质就达数百种,元素周期表中与生命物质相关的元素在茶叶中多数都已测出,茶叶中众多物质成分的结构及功能作用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当植物死亡后,植物不断进化形成的分解功能必须将植物分解,植物中的不少物质成份会以热量、气味、光等能量释放的方式释放,有的物质分解进入土壤。茶气是茶叶内分解过程中物质能量释放的总称。

由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包括海拔、纬度、土壤、生态的不同与及茶树品种、树龄等不同,茶树内积累的物质成分的类别、含量比例等也有差异,因而在能量释放时也就存在差异,那些能量积累多的必然就成为茶气强的。我们之所以在实践中发现茶气强弱与树龄、茶区有明显关系,正是居于这样的原理,为什么同一茶区内树龄长的茶气更强、香气更强、更耐泡,因为树龄越长物质积累越多,能量释放越多。为什么越往南的茶茶气越强,因为光照的时间、强度更强、光合作用更强则能量积累和释放也更多。树龄、茶区纬度是最容易直观说明的,另外土壤成分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组成也会影响茶叶物质能量积累,因此,同一纬度、海拔的茶也会有茶气强弱之分。

由于茶气是茶叶内分解时能量释放的表现,因而任何一种茶类都有茶气。普洱茶由于树种、生态环境比较优异,古树茶有树龄的优势,制作工艺又适合茶叶的后期变化,这些都会导致普洱茶的茶气明显优于其它茶类,因而也更容易被感受到。这应该就是其它茶类少有茶气之说而普洱茶有茶气说的原因。

茶气是茶叶内分解时的能量释放。这也就解释了以外分解为主完成能量释放的渥堆熟茶和湿仓老茶为什么茶气弱或没有茶气。而自然通风方式保存的茶,能量释放加快,茶气也就会更快减弱。

普洱茶茶气是茶叶能量释放的表现,其中最容易被人的感觉器观感知到的是香气。香气在茶叶制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制成品中、冲泡及品饮过程中都可以体验得到。以普洱茶而言,凡是公认茶气最强的茶,在制成之后嗅之干毛茶或茶饼都会有强烈、持久、深沉的香气,在冲泡时沸水冲入时茶香气开始散发,饮时汤中有香,饮后杯底留香。干茶时、冲泡时、品饮时、饮后杯底几个环节的茶香强弱就是茶气强弱的最直观表现。

茶气的第二个可以体验到的是身体反应。喝干仓保存的古茶树身体会有发热、发汗反应,根据不同人的身体敏感程度不同发热感的部位、程度会有差别,如有脸发热发红出汗,背脊发热出汗,手心发热出汗,脚心发热出汗等表现。

茶气是可以体验到的第三个反应是排毒反应。喝了古树茶后,很多人都会发觉小便味更重,更臭。

茶气可以体验到的第四个反应是茶汤的厚度、质感、耐泡。茶树龄越老其吸收养份、能量也越多,制成茶叶后能量释放也越强,品饮时树龄老的古树茶其汤的质感、滑厚度、耐泡度都会更强。

由于茶气是茶叶能量的释放,这种能量我们人体并不能都直观感受得到,因此茶气的表现及功能方面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

普洱茶熟茶的水味和燥热感是如何产生的?


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环节。而正是这些加工熟茶的环节,使普洱茶熟茶身上带了火味和水味。

水味,也就是喝茶的时候茶水分离,在茶味中有水的味道。

火味,也就是喝茶的时候身体感觉到燥感,分别是口腔和喉咙。在这里,火即燥。

普洱茶熟茶的水味产生:

第一是因为普洱茶熟茶必须要洒水发酵。而且是长则90天,短则20多天的水参与发酵。发酵完成后初步制作成普洱茶散熟茶。

第二是因为普洱茶散熟茶制作成紧压茶的时候需要洒水回软。

第三是因为紧压茶的时候需要再过一遍蒸气(消毒、回软)。然后紧压初步制作成普洱茶熟茶紧压茶(饼、砖、沱等形状)。

普洱茶熟茶的火味产生:

第一是普洱茶散熟茶制成时的干燥。

第二是普洱茶紧压熟茶制成时的干燥。现在正规的普洱茶工厂,都有配套的干燥的设施。随着现在的工业发展,普洱茶熟茶采用的干燥方式大多是烘干。

而正常情况下,普洱熟茶的水味和火味是就是以上这些情况造成的。但在非这些情况下,也会造成普洱茶熟茶的水味和火味。

1、储存的时候受潮了,再通过干燥技术干燥后,这种茶的火味会比较明显,不管放多少年,很难去掉的,尤其喉咙会非常不舒服。

2、存储的普洱茶熟茶仓库湿度较大,长期储存后,滋味会变得寡淡,水细香气弱。这时候茶叶含水较重,会出现水味。

3、冲泡普洱茶熟茶的时候过于淡,也会出现水味。新茶才生产出来的时候,也会出现水味和火味,但正常生产的熟茶,在后前存储干燥的情况下,水味和火味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神秘的香气是如何产生的?》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神秘的香气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香气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8681.html

上一篇:普洱茶的挂杯香

下一篇:为什么很难喝到真正的古树熟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