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常见的八种拼配方法

2019-12-04

普洱茶的拼配是一想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技术。凡是经典的普洱茶产品,无论是流传上百年的老茶,还是近几十年的“新品”,都有各自独特的“茶性”,只要我们深入体会,都会找到它们的差别,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种差异化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会使我们的味觉产生深刻的记忆而久久不忘。这种感觉,或者说品质,不是简单的“纯料”和“一口料”所能赋予的。更多的是普洱茶制作者常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的拼配技术结出的“硕果”。

更重要的是,这种拼配的技术自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据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通过种种实践,去塑造更高品质的产品。这个空间即使在现在也仍然十分广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是普洱茶拼配工艺所遵循的永恒原则。

那么普洱茶的拼配具体方法是什么?

它的“秘方”具体有哪些?

1、等级的拼配:这是普洱茶最常见的拼配方法,以饼茶为例,通常将七级茶为基料(50%-70&),以五级茶做底(20%-30%),三级茶撒面(10%-20%)。这种方法熟茶运用得最为普遍,也是最成熟的一项技艺。

2、不同茶山的拼配:这是普洱茶拼配中的最高技艺。不同茶山的拼配不是以个简单混料过程,而是基于制茶者对各个茶山茶性的理解基础上,尤其是对后续发酵中不同(茶山)茶叶所起的作用,最后达到制茶者心目中理想的茶。

如讲易武的茶做基料,取它的“柔”,一临沧永德的茶为辅料,取它的“偏酸”(后发酵中继过程中起关键催化作用),以景迈山的茶做调味,取它的“甜”,在完成后发酵后,形成一个“华丽的转身”。因此,制茶者在最开始的拼配中,内心已形成未来茶叶成熟后的色、香、味、形等等的预见。

这种拼配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与比例,完全与制茶者个人素养有关。它不仅是一种技艺,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3、古树茶与台地茶的拼配: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拼配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有欺骗消费者之嫌,但相比古树茶纯山头的“一口料”又是最科学的。它将古树茶偏重于“药性”(酶的活性)与台地茶偏重于“茶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品茶过程中的饱满度与丰富度,同时也塑造出超越普通茶性的产品,品质不仅超越单一台地茶,也好于不同地区拼配的台地茶。这种方法以古树茶原料比例比低于20%为最佳,但又不能超过50%。

4、季节的拼配:云南茶叶可采摘三季,除冬天不采,一年中的春、夏、秋均可采茶制茶,也就有了春茶与夏茶的拼配,夏茶与秋茶的拼配,春茶与秋茶的拼配等等。属于较低技术含量。它属于一种技巧,不属于技艺。

5、年份的拼配:有经验的制茶者为避免新茶的稍涩与微苦,包括味觉产生“单薄感”,有意拼进一些年份较长的“老料”,在色、香、味都不同与新茶的感觉。一般“老料”的拼配比例不超过10%。

这种方法与茅台酒的勾兑方法有点相似,将蒸馏出的新酒与十年或十五年、三十年老酒勾兑,使酒液的饱满度提升了不少。云南一些普洱茶较著名的茶企在熟茶加工中普遍运用这种方法。它属于技艺,是快递提升品质的一种方法。

6、发酵度的拼配:近几年熟茶生产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新出堆的熟茶虽然通过人工发酵快速“催熟”,但也存在汤色暗红和口感欠佳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后续陈化才能将上诉问题解决。

于是,将重发酵(达到九分以上成熟度)与中度发酵(达到七分成熟度)的熟茶拼配一起,使茶汤呈现红颜明亮,口感适中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因为参入了一些发酵过度的熟茶,段时间品饮尚可,但继续存放,尤其是存放五年以后,其口感与汤色基本锁定,无大的变化,品质上升空间太小。不属于技艺范畴。

7、生茶与熟茶的拼配:这是熟茶加工中的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实践。熟茶在渥堆发酵之后,很长时间存有一种“堆味”(与酶味有点接近),这是消费者始终不愿意接受的味道。过去,为了去掉这种“堆味”,只能用存放的方式,依靠时间来解决。但在熟茶中拼配一些生茶,意办比例在3%至5%之间,茶汤的味觉感受更加丰富,且没有“堆味”浮现。

我们在很多熟茶饼中发现的个别生茶叶子不是不小心散落在里面,而是有意识“添加”。民间普洱茶爱好者更是加大生茶比例:几乎是1:1(生茶与熟茶)混在一起冲泡,满足品饮需求。因此,简单的去“堆味”,属于一项技巧,而满足品饮的层次感与饱满度,即不同品质的熟茶与不同地域的生茶产生“互补与交融”则属于技艺。

8、花草茶的拼配:市场上有一款茶叫“菊普”,即普洱茶中添加一些菊花。它是普洱茶拼配花草概念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一款至今被市场认可的成熟的产品。它开创了普洱茶拼配花草的先河,未来也会有大量的类似产品出现。

如普洱茶与玫瑰,普洱茶与金银花,普洱茶与兰花等等。其实,将花草拼配到茶叶中不是普洱茶的首创,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最早发明是英国贵族,用于英式红茶。但是,英式红茶注意干茶外观之美,普洱茶拼配更注重功能之效,如养眼、润肺、减肥等。

小编推荐

普洱茶拼配常见的调剂方法


1、半成品原料的季别调剂

普洱茶原料来自春、夏、秋茶。春茶由于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内含有效物质丰富,果胶质含量多,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紧实,身骨重,滋味浓醇,叶底较嫩;夏、秋茶由于气温较高,茶叶生长快,对夹叶多,易老化,果胶质含量少,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较松,身骨较轻,多梗含片,滋味稍淡,外行内质都不如春茶好。不同季节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不同,春、夏、秋茶必须分别发酵,分别堆放,按照本企业产品特点,合理调剂拼配比例,使成品品质均衡一致。

2、条索与外形的调剂

条索是外形四项因子中的一项最主要的因子,拼配时要首先掌握条索符合标准,特别是面张茶的条索要符合或稍高于标准,只要面张茶的条索用得好,中、下段茶的条索稍次也无碍大局。如拼配某一级别主茶的面张条索松泡或较松,就应不拼和少拼,可选用高一级的面张茶降低使用,然后拼入稍次的中、下段茶,抓住了面张茶的主要因子,就抓住了外形的整体。

3、半成品原料的产区调剂

云南省内各产茶区的大叶种晒毛青茶都可以生产云南普洱茶。由于各产区的气候、土壤、降雨量有所不同,生产出的茶叶也有所不同,它们有共性和区域的个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优点和缺点,用多个地区的茶叶生产普洱茶,只要运用好拼配技术,做到长、短调剂,优、次调剂,取长补短,综合平衡,在调剂中注意突出云南普洱茶的特点。

4、发酵程度调剂

发酵程度的调剂,是普洱散茶成品拼配中的关键。发酵是形成普洱茶色、香、味、形的过程,申于掌握发酵的技术水平不同,发酵出来的品质就不同,往往造成色、香、味差异较大,在拼配时要注意普洱茶是“陈”茶的规律,色、香、味、形都要突出这个“陈”字。因此,拼配前要进行单号茶开汤审评,摸清发酵程度的轻、重、好、次和半成品储存时间的长短,以及储存过程中色、香、味变化情况,然后进行轻重调剂、好次调剂、新旧调剂,使之保持和发扬云南普洱茶的特点。

5、半成品原料的海拔高低调剂

各产茶区的晒青毛茶都有高山茶、低山茶和平地茶(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高山茶由于云雾缭绕,有利于茶叶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合成,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发酵后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肥壮,经久耐泡;低山和平地茶由于条件不及高山茶优越,发酵后加工出的半成品稍次于高山茶,因此低山茶、平地茶与高山茶拼配调剂,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综合平衡,才能做到本企业产品水平的一致性。

普洱茶的八种冲泡方法


普洱茶的冲泡非常讲究,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来的茶,口感同样也会出现千人千面。那今天小编就为你简单介绍一下普洱茶的8种冲泡方法:1.工夫泡法:最普通也最实用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品饮每一泡的味道,选购之前的试茶最好用这种方法。2.重叠泡法:出汤两至三泡到公道杯,然后再用公道杯分茶给大家。适合新手泡茶,第一泡过浓或者过淡的时候,可以在第二泡适当调节出汤时间。3.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适合人多品饮的时候,减少等待出汤的时间。4.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可以增加不少乐趣。5.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6.修正冲泡法:适合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7.顶点冲泡法:即泡茶时用盖碗,用紫砂壶作公道杯。盖碗高温高冲翻滚,释放茶之真味,再用紫砂壶可去异味,聚香而韵味不失。8.综合泡法:以上七种技法是基础,是炼艺。只要心中有茶,用心泡茶,心法的精进,任何的法门都会自然为你所用,即使是不厌其烦,简单的重复也是你想要的“那杯茶”。以上就是关于普洱茶的八种冲泡方法,相信你看完以后能掌握自己擅长的一种。

普洱茶拼配常见问答


有茶友询问了有关普洱茶的拼配问题,有代表性,可能是许多茶友关注的,简要做些回答,希望对茶友有用。问题太多,一会也讲不完,试粗浅回答几点。

1、问:“在喝台地茶纯料的时候,也偿试不同的地方原料一起混起来喝,喝出两种香的,感觉这不是拼配,只能说是混搭”

回答:也是拼配,毛茶拼毛茶而已。“混搭”的问题,茶的拼配,有相乘效应,也有相减效应,两个特征优秀的好茶配搭,可能由于相减效应而不堪入口,比如,南糯与布朗之搭配。

2、问:如果想学习简单的拼配,李老师有什么意见呢?历史上的拼配技术或者说配方是不是都是保密的?

回答:由于工艺不同,拼配或配方方案也不同,大厂有其固有的工艺与拼配方法。另外一类常见的拼配,基于不同地域或山头原料的拼配,所谓毛茶拼毛茶,然后再精制的方案。

历史上的拼配,是据山头、级别以及时令的,比如,明前、明后以及秋茶的综合利用,老字号(易武老字号、沱茶“永昌祥”等)制茶拼配方案,有史料可以查到的。现代精制厂则分级用料,更规范明细,筛分后再拼配,标准化,稳定性更好。

3、问:听过很多人说拼配,大致就是说拼配就像炒一盘菜,要分主菜、配菜、盐、味精、酱油....等等,说得很形像,但放到茶叶上的感觉,就很难理解那些是要素了?不过,我的感觉是,拼配应该有自己的规矩,有基本的常识才不容易出错,再深层的东西只能自己感悟。

回答:茶之拼配,角度很多,核心仍为外形、内质的八相因子,外形:条索、色泽、嫩度、整碎,内质:滋味、香气、汤色、叶底。普洱茶来说,条索、色泽、嫩度、整碎相宜,滋味香气为主要诉求,浓强鲜丰富为佳,当然,也可有其他的追求,回味持久、鲜灵有韵,也是不错的选择。

4、问:“是不是原料的产地和初制技术是不是影响拼配的主要指标?或者说是配方才是最关键的指标?”

回答:原料的产地和初制技术是形成毛茶品质特征的关键,毛茶的外形、内质特征是精制与拼配的基础。配方是建立在这些特征上的,所以,熟悉毛茶是学习拼配的基础。

普洱茶拼配的6种具体方法


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不仅仅是云南普洱茶制作者及生产企业的独创,更多地体现茶山—生产者—消费者的“群体智慧”。这种“互动”的关系,唯普洱茶界独有,也是普洱茶独特价值的体现。

那么,普洱茶的拼配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的“秘方”到底有哪些?恕笔者直言,由于普洱茶拼配工艺是很多茶人及企业的“机密”,其特有的“秘方”属知识产权范畴,笔者不能泄漏。这里只能提供拼配的六项方法,供读者体会:

①等级的拼配;

②不同茶山的拼配;

③不同茶种的拼配;

④季节的拼配;

⑤年份的拼配;

⑥发酵度的拼配。

独有的发酵过程——自然发酵

发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体验”,我们每一天接触到的酱油、醋、酒类、酸奶等很多食品都属于发酵食品。它已经罗织在我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大家族”,我们每人每天最少会食用其中两种以上的发酵食品。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接触到的发酵食品会越来越多。这其中,普洱茶作为历史流传下来的最经典的发酵食品,会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也自然会被更多的人接受与喜爱。

凡是发酵食品,其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发酵体系。普洱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它更具自身的特色,堪称发酵食品中的“一绝”。

普洱茶的发酵由三大部分组成:初级发酵、准发酵(也可称二次发酵)、后续发酵。

普洱茶的初级发酵是在晒青毛茶过程中,通过特殊环境中微生物菌群自然接种完成,它是在普洱茶进入准发酵前,对茶叶的预处理。由于它具有微生物菌群的“干预”,加之晒青过程对茶菁有较大改变,已具备发酵的特质,故称之为初级发酵。

准发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发酵(普洱生茶),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是将晒青毛茶经过蒸压成固态形状,有团、饼、沱、砖等形状;二是人工发酵(普洱熟茶),是现代发明的新工艺,是将晒青毛茶通过“渥堆”发酵的方法快速发酵,再蒸压成固态形状——团、饼、沱、砖。我们之所以将这两个工艺过程称为“准发酵”,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完成所有的发酵过程,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有“年份”的要求,都需要后续发酵,确定普洱茶最佳品饮时间及品质,只是要求时间不同罢了。虽然普洱熟茶具有较明显的即饮性特点,但存放3年以上的熟普洱与新出堆(指渥堆)的熟普洱其品质差距仍然很大,都需要后续发酵的过程。也许有人会问,白酒也属于“年份”酒,也有陈化之说,难道白酒的发酵也是“准发酵”?你见过白酒有“准发酵”的说法吗?换言之,此提法是无稽之谈,是哗众取宠。我们说,这恰恰就是普洱茶与白酒发酵重要区别。我们知道,白酒在经过对发酵底物——粮食和薯类等发酵后,又通过蒸馏的方法,将食用乙醇提取。这种将发酵底物与食用乙醇分离的方法,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固态发酵过程。如果说白酒后续的“陈化”仍然属于发酵过程的话,那是已经上升到“液体发酵”范畴,与固态发酵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普洱茶则不同,不管是新茶,还是“百年老茶”,除了它们表面上颜色产生了变化外,方面都保留它最初的“物理形态”或“感官外形”,始终以团、饼、沱、砖等形式存在,并没有终结或改变发酵过程。而且,普洱茶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更重要的发酵过程是在普洱茶固形后,出现的后续的发酵阶段,即我们通常提到的“后发酵”。否则,“后发酵”之说,便显得牵强。

后续发酵,也是我们俗称的“后发酵”。它是普洱茶在紧压成团、饼、沱、砖等形态后,进入固态发酵最后一个过程——品质再造。这个过程与前两个发酵过程不同,如果说前两个过程是在普洱茶制作者或企业完成的话,那么最后的一个过程,则是由存茶者(或商家、或消费者、或生产企业)完成的。

普洱茶自古就有“存茶”一说,存茶并不是摆着好看,或者因为它是“稀缺资源”。而是“存茶者”依据各自对普洱茶的理解,通过存储中温度与湿度等诸多因素的把握,总结出一套或若干套的方法,将普洱茶“锻造”出更优异的茶品,准确地说,是品质再造的一个过程,更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很多“存茶者”与云南的茶山,以及生产普洱茶的企业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存茶过程的诸多经验,如干仓、湿仓之说等等,都付诸了“存茶者”大量的实践与智慧。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关系,是绿茶及茶类很难看到的。应当说,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不仅仅是云南普洱茶制作者及生产企业的独创,更多地体现茶山—生产者—消费者的“群体智慧”。这种“互动”的关系,唯普洱茶界独有,也是普洱茶独特价值的体现。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普洱茶的发酵不但自成体系,而且内涵独特。

由于这个体系太庞大、太繁杂,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篇文章或几段文字就能把这个体系剖析清楚。我们只能沿着普洱茶发酵的思路,去判断它独有的特性。

就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而言,有三大工艺特性,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普洱茶发酵载体的建立。普洱茶的发酵在进入“准发酵”时期,需要固定一个发酵“载体”,这个载体通常是以紧压成固态形状实现的,如团、饼、沱、砖等。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团、饼、沱、砖呢?而不是模式?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运输方便的考虑。如果仅仅是为了运输的方便,笔者恰恰认为除了“砖”符合这个因素外,的团、饼、沱都不具备运输方便特点。

这是因为:一是它们都有圆形弧度,而有圆形弧度的物品很难叠加,因为它们的受力面积比“砖”小,受力均匀度也比“砖”差了一大截。这就自然带来了运输上的难题。因此自古对普洱茶的包装就存在“多层包装”的问题,以“饼”茶为例,基本采取三层包装,这在茶类很少见到。至于团茶的运输,直到今天仍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不采取“过度包装”与精心呵护,其运输过程极易出现破损。二是在同等计量下,团、饼、沱要比砖这种形态占用更多的空间,带来运输成本的提高。

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团、饼、沱的制成工艺本身要比“砖”来的复杂,尤其是“团”,其工艺的复杂性更是常人难以想象。因此,普洱茶制作者不可能因为所谓的“运输方便”的原因,加大自身的制作成本。

因此,只有一条思路可寻,是为普洱茶持续的发酵搭建一个载体。怎么理解呢?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型只标志着生产过程的完结,而非发酵过程的结束。晒青毛茶如果不经过紧压过程,即使存放时间再长,也是普洱茶的原料,不可能成为普洱茶。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团、饼、沱、砖这些固态形状之后,也就完成了普洱茶的全部生产过程(含产品包装)。但相对发酵而言,其固态发酵的过程远没结束。换句话说,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酵“载体”,开始了后续发酵的过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发酵过程,普洱茶才能结出真正的“硕果”。

第二,紧压固型促成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这是普洱茶发酵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晒青毛料虽然有微生物菌群的“干预”,但基本上是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因为只有厌氧菌群的“参与”下,普洱茶才能出现其独有的衍生物质,而这些衍生物质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因子”。而厌氧菌群存活与“工作”的前提,是厌氧条件。因此,紧压固型的方法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传统普洱茶(现代俗称的生茶)的生产过程在紧压固形之前,其发酵的“主力”是微生物有氧菌群,但在紧压固型之后,即团、饼、沱、砖等,其发酵的“接力棒”则交给了微生物厌氧菌群。

第三,紧压固型以圆形为特征,使发酵产生最佳的“工作效能”。普洱茶紧压固型有多种形态,除砖茶以外,都带有明显圆形特征。如团茶外形似满月状,饼茶近似半月形,沱茶则接近碗形(半圆状)。这种圆形为主的特征,不仅是为了外观的美感,更多的是符合发酵的要求。因为微生物的发酵忌平面和直角,最适合的“工作空间”是以圆形为主。

当然,普洱茶的发酵,也有一个特例,即普洱熟茶制成的散形茶。我们知道,普洱熟茶经历了“渥堆”的过程,而“渥堆”的本身,就源于厌氧发酵的机理,已经经历了厌氧发酵的过程,只是时间较短而已。出堆的熟茶一般采取两种工艺过程,一是依照传统普洱茶的制法,在拼配之后,直接紧压成团、饼、沱、砖等固态形状;二是直接筛分,以散形茶出现。

二是实现二次自然接种。从生物发酵的角度看,普洱茶晒青过程中存在第一次自然接种,是以有氧菌为主;紧压固形过程中(包括普洱熟茶的渥堆)存在第二次自然接种,是以厌氧菌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次的接种均属自然接种。

我们知道,只要是生物发酵,就有“接种”的过程。“接种”分为两种:一是自然接种,二是人工接种。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自然接种落后于人工接种。因为人工接种在厂房、设备及**技术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在任何地区都可进行封闭式生产。而自然接种则不同,它对特定的自然环境依赖度极高,不能实现封闭化生产,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其属地化特征明显。

就发酵食品而言,采用自然接种并非只有普洱茶。以白酒为例,我们熟知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其发酵的过程均属自然接种,虽然这些酒的发酵也“拌入”特制的“酒曲”,但仍然没有脱离自然接种的范畴。应当说,自然接种注重的是将更多自然因素融入产品之中,这种“融入”不仅使产品具备独有的“特性”,同时创造出更接近自然,并具有真正意义“原生态”的产品。

这种自然接种的发酵具有独特的“内质”,还有不可复制与模仿的特点,就如同贵州茅台酒不能在异地生产一样,我们可以复制它的厂房、设备甚至工艺,但唯独不能复制它独有的微生物菌群,茅台酒发酵池中的窖泥是这种独有的微生物菌群“寄生地”,也是茅台酒厂的“最高机密”。用它发酵的酒就是“茅台味”,反之,其酒的“风味”立刻走样,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茅台酒的感觉。同样,普洱茶也是如此,勐海茶厂的“勐海味”、下关茶厂“下关味”都与其特殊的微生物菌群有关,同样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三是保持普洱茶“活”的特性。我们说普洱茶具有“活”的特性,是因为普洱茶中特有物质能够保证它持续发酵的过程。这种持续的发酵除了大叶种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而外,其发酵工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温度与湿度的把握。

就温度而言,无论是紧压成型中的“蒸压”与“渥堆”的温度,都不能超过65℃。正如我们探讨晒青过程中的“杀青”温度一样,65℃是普洱茶的“生死界”。但是,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普洱茶在紧压成型前所使用“蒸气”及“渥堆”过程中,温度应当超过75~85℃之间,怎么能说成65℃呢?

①紧压成型前蒸气在通过管道中,热量已经有衰减的过程,且“蒸茶”时间极短。这就造成蒸气的出口温度只能达到70℃左右,而当蒸气接触到茶叶时,茶叶中含的水分又可使热量分散而快速衰减,加之茶叶果胶再一受热,立刻聚合成的保护膜作用,都会使茶叶自身的温度不超过65℃。有经验的普洱茶制作者和生产企业,特别注意控制“蒸茶”时间。他们知道,“蒸茶”时间之所以“短”,是因为通过“蒸”使茶叶软化,便于压制成型,而非要“蒸熟”。

②渥堆发酵的过程温度也不能超过65℃。很多人认为渥堆时最高温度可达85℃,甚至有时会超过85℃。如果真是这个温度,那么,这个渥堆很可能失败。在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我们经常看到有经验的师傅,直接用手插入堆子体验温度,这是因为人的手在感触热度时,50℃左右会有灼热感,65℃则会有烫伤感(人体泡热水澡的极限温度是45℃)。

如果渥堆的温度超过65℃,就会出现“烧死现象”,堆子中出现的“茶头”就是被“烧死”的结果。很多“茶头”试泡后,味浅、不耐泡,就是茶叶在高温状态下“改性”的结果。渥堆中的翻堆,就是解决温度偏高的问题。一旦发现堆子过热,立即摊晾,然后再渥堆。普洱茶渥堆有七翻、九翻之说,笔者见到最多的高达十四翻。

实际上,每一次的翻堆与渥堆都是再发酵的过程。茅台酒的发酵就高达八次,与普洱茶的多次翻堆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65℃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始终遵循的法则。普洱茶的加工只有在65℃以下,才能保护茶叶内含的多种“酶”和微生物菌群的“活性”,进而保护住普洱茶的“活性”。反之,失去了这个“活”,普洱茶的后续发酵缺乏“动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常见的普洱茶作假方法


第一招:纯粹作假

在前几年普洱茶计较火爆的时候,晒青毛茶原料很贵,所以不法厂商常常通过用烘青绿茶,甚至从云南省外几乎以零成本的价格收购粗枝大叶的中小叶种绿茶来制作普洱茶,这样做出的普洱茶是真真正正、纯纯粹粹的假普洱,辨别也很简单:

一看耐泡程度,普洱茶很耐泡,及时出汤能泡10几次到20几次,长时间冲泡也能泡4、5次,而这种纯粹的假普洱只能泡3次左右,并且茶汤淡而无味;

二是看叶底,因为普洱茶的原料是大叶种茶叶,所以叶底肥壮、芽叶硕大,而小叶种则芽叶纤细。

第二招:以次充好

由于普洱茶的发酵工艺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无论是自然发酵还是人工渥堆发酵,都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普洱茶成品的品质,同一批原料、同一位师傅发酵出来的不同批次的普洱茶,品质都有可能不一样,主要取决于发酵师的技术和经验。

因此,有的小厂商生产的普洱茶,不仅质量不稳定,而且容易出次品,普洱茶的发酵是不可逆转的,出了次品只能作废或者低价抛售。这样,就有一些利欲熏心的黑心商贩低价批发一些变质普洱茶来卖。

所以,淘友们在选购普洱茶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些原则:

第一、就是坚决不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普洱茶(促销和拍卖除外);

第二、一定要买正规厂家出品的普洱茶;

第三、最好先尝后买,即使是在淘宝上买茶,大多数卖家都会提供样品试尝服务的。

第三招:胡乱拼配

所谓拼配,就是将不同品质特点的毛茶原料相互搭配,以实现品质互补。

所以,好的拼配可以调出好茶,如声名遐迩的普洱茶拼配大师邹炳良就善于根据原料的不同品质来进行合理拼配,以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茶叶品质的效果。

当然,有一些人很反对普洱茶的拼配,对纯料普洱茶比较发烧,这里不做深入讨论。嘉木在这儿要着重指出的是,有些不法厂商完全从经济利益出发,以减少成本和规避风险为目的,胡乱拼配原料,这样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茶叶的品质,而且严重的会损坏普洱茶应有的品位,次品率也会提高,这样实际上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招:假冒老茶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让陈年普洱茶身价飙升,真正的老茶确实价值不菲,但又很多黑心商贩用新茶、重发酵茶、甚至用化学药剂作假的所谓老茶来蒙蔽消费者。

其实聪明的淘友们算一下就知道,普洱茶炒得最为火热的时候是2006年,那么大批量生产普洱茶的高峰也就是2004——2007这几年,那目前市场上可能有很多真正的5年、4年、3年、2年陈的普洱茶,但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10年、20年、甚至30年的老普洱。

所以淘友们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贵的陈年老茶不一定是真的,但便宜的陈年老茶(尤其是年份久)的普洱老茶一定是假的(促销和拍卖除外,但年份久的陈年老茶都是价值连城,很少会有商家拿顶级宝贝出来促销和拍卖吧)。

第五招:概念炒作

细心的淘友可能会发现,很多普洱茶都打出了类似“古树茶”、“大树茶”、“乔木茶”、“野生古树茶”、“大叶茶”这样的卖点,这里小编给大家澄清几对概念。按照茶树分类标准,乔木茶和灌木茶相对,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相对,大叶种和小叶种相对,古树茶和台地茶相对(古树茶当地的茶农成为大树茶),而制作普洱茶的原料,一定是乔木型、大叶种茶叶,所以再重复申明这些特点,并作为卖点来炒作,纯属多此一举、混淆视听。

常见的9种假冒普洱茶


近年来,普洱茶以其独特的越陈越香和生津回甘等口感博得了众多茶友的青睐。但是,市面上的普洱茶品牌林林总总,要想分辨普洱茶的真假,至少您得知道市场上有哪些假茶,目前市场上,至少有这9种假普洱茶:

一、假冒品牌

假冒品牌就是非品牌企业冒充名牌企业,小厂冒充大厂,家庭作坊冒充热销知名品牌等。目前市场上假冒品牌的普洱茶占有一定的份额,一些二、三线小厂生产出的普洱茶产品,在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都与名牌企业热销产品一模一样,很难分辨。但并非所有假冒品牌普洱茶的茶品都很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品质较好的,甚至不比正牌的差。对于茶客喝茶而言,只要好喝就是好茶,无需分辨是正牌还是冒牌。而对于藏家则不同,是否假冒却显得很重要。

二、假冒老茶

假冒老茶的唯一办法,就是新茶做旧。做旧通常有两种,一是茶做旧,另一种是包装做旧。因老茶难求,现在做旧已经很专业了,很难进行区分。假冒老茶汤色、叶相几乎能以假乱真,但唯一的一点做旧做不出的就是陈香老韵,所以,辨别“高品质”的假冒老茶只有通过试喝才能分辨。现在,假冒老茶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见过、喝过真正老茶的少之又少,分辨时缺乏鉴赏标准。至于包装做旧,名堂更多,如同书画做旧,没有非凡的水准难以鉴别。包装做旧的祖师爷出自台湾、香港,现在到处都有高手。所以,做旧老茶令人难以防范,除非对老茶情有独钟,否则还是远离的好。

三、假冒原料

假冒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小叶种原料,无论是按官方的标准还是茶友的说法,小叶种原料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普洱茶。一般情况下,这种茶相对分辨较易。这种茶有股酸味,不论是泡得浓还是淡,都无法去除。但这种茶看上去很漂亮,细芽细叶,精致玲珑,有的连芽带叶只有3、4毫米,与云南普洱茶的叶形极不吻合。又因汤色不错,很容易迷惑人,令人上当。

四、假冒工艺

为迎合、迷惑茶客,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烘青工艺、红茶工艺制作普洱茶,使得茶变得香味浓郁,汤色红亮,增加了卖相。采用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不一定都是品质很差的茶。采用烘青制作出来的茶,不能长时间存储,新茶喝起来很香,过几年就会变得很难喝。采用部分红茶工艺,即鲜叶采摘后并不按正常时间杀青,待叶梗叶片有些大面积发红才杀青,这种茶汤色非常漂亮,但香气、口感的转化明显不如普洱传统工艺所制之茶,且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鉴别这类茶比较简单,只要茶香得不同寻常,那定是烘青。如果茶泡开后出现大面积的红叶红梗,便是红茶工艺了。传统普洱茶叶也会出现一些红色,那是正常采摘时茶梗端头因指压变红,或因疏忽偶尔出现红边,与红叶红梗是不一样的。

五、假冒古树

假冒古树茶,非常普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假冒的方式,就是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实质上是以次充好。但对于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是非常麻烦的,不是眼观鼻闻口喝就能区分的。

六、假冒名山

假冒名山,就是以普通茶来冒充名山产的茶,本质上也是以次充好。这种茶市面上与假冒古树茶一样,泛滥成灾,班章、易武、冰岛、景迈被假冒最多。鉴别这些茶也并非一般茶客可行。

七、假冒纯料

假冒纯料通常都是以拼配茶来冒充,与假冒古树、假冒名山如出一辙,但并非拼配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拼配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现、口感更加完美。所谓纯料指的是古树纯料,其价格自然昂贵,追求纯料其实就是追求风格。拼配之茶,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大众消费的工业产品;纯料之茶,适合茶友们个性化、多元化的追求,更把普洱茶当成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

八、假冒手工

机制茶与手工茶,如同紫砂壶里的模具壶与手工壶一样,都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问题,对于紫砂壶而言,是模具还是手工,有着天壤之别,机制茶与手工茶也是同样道理。普洱生茶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杀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这三道工序会给口感、滋味及随后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至于是否石磨压制,是否笋壳篾框,不是主要问题,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态度、对工艺蕴含的人文美的追求,与品饮茶本身感官效果关系不大。用机制茶冒充手工茶,市面上很多,只要不是机器杀青烘干,仅仅是揉捻和压制用机器,对茶的品质影响不大,无须过于苛求。

九、假冒春茶

最多的就是用夏茶来冒充,在口感和体感上有着本质的差别,鉴别起来相对容易。最根本的就是通过体感来判断茶的真伪及优劣,凡喝后令人神清气爽、生津回甘者,未必很好,但肯定不坏。至于普洱茶的美,实质在于其健康、文化及收藏价值,只要茶好,不必在乎是不是哪个寨,哪个山头,甚至哪棵古树。

30种常见的普洱茶叶底


其实,鉴别普洱茶的优劣有着一套很系统的方法,但是比较繁杂冗长。今天,小编就向各位茶友推荐一种通过叶低鉴别普洱的办法,比较简单易懂,也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叶底可以传达出普洱茶的用料的优劣、工艺的好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好坏。下面,茶茶就给各位茶友展现30种常见的普洱茶叶底。

(01)优质的古树头春,叶底肥厚且饱满

(02)革质感明显,叶脉粗犷且有质感,表明已有相当长的树龄

(03)转化较完美,叶面起了蛤蟆皮,暗藏茶叶活力

(04)此乃老树新芽

(05)大树料的柔软质地

(06)很明显的野放易武茶的特征

(07)标准的混杂雨水料,带有杂味,水薄而寡

(08)此乃台地料,有高温烘青之嫌疑

(09)易武茶,香、柔、微甜是其主要特色

(10)厚实的大树料,有着较高的耐泡度

(11)秋茶也,初泡平淡,但后劲有力,水路粗,生津不错

(12)标准的雨水料,淡薄,乏力,香弱,毫无吸引力,不如喝水

(13)标准的红变叶,杂甜味,不利于后转化

(14)恐怖的劣茶,太可怕了

(15)明显的生熟劣质拼配,滋寡而汤浓,杂味过于沉重。一言以蔽之:烂

(16)熟茶7572,可看出特别的拼配料。活力及油光感这两点是好茶的特征

(17)优质熟茶,没错,这就是活力的外在表现

(18)灼伤的叶底,常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显然已失去后转化能力

(19)杂质过多了,烟焦味产生条件之一,这种茶少喝,对人体不利

(20)7542的B货叶底,尾水有回甘,喉燥感强烈,特别劣质

(21)一眼就看出是野放料,粗老嫩幼齐集一身,滋感较有力度,口感较丰富

(22)这是大树料常见的轻微红变现象,在普洱茶里也还算正常

(23)标准的头春台地料

(24)来路不明的原料压成饼状以次充好,冒充高档普洱茶

(25)这是出现高温香后叶底灼伤过的茶叶。呈绿茶化滋味,后续转化值得怀疑

(26)正常存放的88青,可见叶底仍有活力

(28)二十多年的优质陈茶,叶底厚实

(29)此乃“号级散茶”,这是用铁壶煮三壶水后的叶底

(30)转化尚可的香港仓

要提醒各位茶友的是,观察叶底一定要将冲泡过的茶叶导入专门的叶底盘,注意拌匀、铺平、不能有褶皱。如果实在看不清,可以将叶底用清水漂洗,让叶底浮在水中,这样可以观察的更为仔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质普洱茶的叶底特点,供茶友们参考:

1、芽头和幼嫩叶片含量多

2、长、短、粗、细较均匀

3、断碎少,无碎末

4、色泽嫩黄带乳白色或黄绿色,且无“花杂叶”

5、叶质柔软,不硬翘

6、不能有非茶物质混入其中

普洱茶常见的四种味道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几种味道,有些时候这些味道可能是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里,也有可能是多种味道共同存在,涩、苦、甜三种味道往往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而酸则非常特殊,特殊到可以直接判断茶叶质量的好坏。

涩味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是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依据我们品茗者的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中部,在勐库、勐弄和凤庆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冲泡苦味和涩味都需注意其技巧与个人接受度。

苦味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

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比较高档幼嫩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甜味

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让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我们普洱茶品茗的爱好者,深深体验到,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树乔木茶菁,生茶而干仓陈化的最好,最能表现甜味。

酸味

什么是普洱茶的酸味呢?这个酸味体现在哪里?那酸味是好是坏,如果你经常喝普洱茶,且是个专业的人士,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所以,在慢慢感受茶的滋味时,是不希望有酸味出现的。

老徐谈茶:普洱茶4大拼配方法是提升茶的品质还是作假?


走遍千山万寨,带您发现普洱古树茶的价值!

行走于普洱江湖,信奉的是真实与自然!——《老徐谈茶》

上期讲了普洱茶各个级别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怎样利用普洱茶各个级别不同的特点来制作出一款好茶。

说到普洱茶的拼配,它一定是有原则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生茶只能和生茶相拼配,熟茶只能与熟茶相拼。原则上来说生熟之间是不能拼在一起的,因为两者相拼配后它们各自的特点会被削弱,做不到1+1大于二的效果。并且这种拼配方法会被市场认为有做假的嫌疑,做什么假呢?就是做老茶的假。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见过非常正规的厂家有类似的产品出现,但并不是说市场上见不到。这类产品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所谓老茶的圈子中经常出现。我们把最基本的原则弄清楚后来聊一聊拼配就容易一些。

一般而言普洱茶的拼配主要分四类:

一、同一种茶不同级别的按比例拼配

二、不同区域的茶按不同级别按比例拼配

三、老茶与新茶的拼配

四、不同季节所产的茶相拼配

当然还有就是将上面所说的二、三、四,三种方法都用到一起拼配,下面我们就每一种拼配方法的一个大致情况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同一种茶不同级别的按比例拼配,各位已经知道同一种茶不同级别的有不同的滋味,我们为了能将这款茶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就要将其不同级别的茶按比例相拼而成。怎么拼呢?通常我们会将高等级茶,比如一级、三级茶做为茶的面料来使用,五级、七级做为基础料。

以茶饼为例,一饼357克的茶,用40克左右的一级茶做为茶饼的面,其余为3-5级。还有就是用3级茶做面,5级、7级做基茶。前一种拼法制作的茶香气高,苦涩味相对轻一些,回甘生津速度会更快一些。而后一种方法拼配的茶,茶味会更重一些,苦涩感也会更明显,耐泡性就会好一些。当然在售价上前一种茶会贵一些,因为它用料的等级高,后一种茶的价格就低一些。

第二、不同区域不同等级按一定比例拼配,工艺会更复杂一些,需要拼配师傅有丰富的经验,需要熟知各大产区茶的特性。一般来说,拼配的原料香味要相融,香味不相融拼配起来就不太对头。

举个例子,临沧勐库的茶和版纳勐海的茶相拼,香味的相融性会差一些,拼出来的味怪怪的。茶性不能冲突太大,并且互补性要强,但不能极端。比如用老班章与冰岛茶相拼配那肯定是不行,这个我试过,拼配出来的茶根本没有各自单独的品质好,这就失去了拼配的意义。因此拼配茶时需要先挑选出数款香味相融,茶性互补的茶,用不同的比例将它们组合起来,不断的试,直到试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滋味来。

当然也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那就要重新寻找新的原料反复试验对比,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也很繁琐,有时候辛苦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拼配出一款令人满意的茶来。如果有幸拼配出来了,接下来还需要按每种茶分级,按不同等级来组合优化出一款或几款不同口感的茶来,当然这个过程相对前面原料组合就简单一些了。

第三、新老茶的拼配,一般而言就是将少量的老茶按不同年份有3、5、8年的拼配到新茶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速新茶的陈化过程,提升新茶的滋味及口感。这种方法一般要存有一定量老茶的厂家才会做,这是个需要历史积淀过程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的。

第四、不同季节的茶相拼配,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夏茶的产量是最大的,可夏茶的滋味、口感又是有缺憾的,为了提升夏茶的口感、滋味,会用一些春茶拼进夏茶中,以提升茶的品质,增加夏茶的价值,这种方法是运用的最为普遍的。

普洱茶,拼不拼?


普洱茶,拼配还是不拼配?这是个问题,但它曾经却不是问题。10年前,它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可谁曾想,10年后它却又成了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以普洱茶有实物样本可追溯的100年左右的历史来看,“山头纯料”概念的正式诞生和传播,应该在2008年以后,也就是不到10年的光景,完全可以视为“新生事物”。然而从普洱茶全面复兴的这十几年的历史来看,“山头纯料”的概念却又影响了整个当下的普洱茶市场,所以,不得不重视。

这里笔者只想在普洱茶百年的历史维度里,从几个时间节点上管窥当时的云南茶业状况,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审视普洱茶。这几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49年、1972年、1990年、2008年、2014年。

1949年:号级茶与印级茶的分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云南茶业也在其中。所有的私营茶庄、茶号都收归国有,统一使用“中茶”商标,开启了印级茶时代,普洱茶也正式从手工时代进入了机制时代。关于这两个时期普洱茶的原料使用状况,台湾资深茶人乌鲁木齐先生的《老茶是纯料的还是拼配的?》(《普洱》2015年9月刊)一文中有详细的叙述,他从号级茶内飞的文字内容开始解读,初步断定号级茶基本上都不是纯料茶,但只是小区域内的拼配。显而易见,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茶山更是散布在山川密林中,山高路远,当时的交通非常落后,运输是极大的问题,茶叶的利润并不算高,大范围的拼配是不可能实现的。至于印级茶,乌鲁木齐先生又根据下关茶厂志和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中找出20世纪50-70年代国营茶厂的收料范围,来断定这个时期的茶叶也是拼配的。想必战争结束后,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尤其是在国有的体制下,原料的统一调拨、分配也成为可能。

1972年:唛号让拼配的配方固定

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伴随着这个时间节点,云南普洱茶的出口贸易量增长,包装上开始印“云南七子饼”字样,茶叶被编上唛号,从唛号上可以看出配方、等级、生产厂家以及是散茶还是饼茶。如7542指代的就是75年的配方、4级茶、勐海茶厂生产(昆明1、勐海2、下关3)。从此,在出口海外的几十年历程中,普洱茶就是通过这些唛号和批次来区分,而这些唛号也让普洱茶的经典配方能够一直传承至今,如7542、7572、7581、8653等等都在持续生产。

1990年:无性繁殖茶树开始蔓延

简单来说,“无性繁殖”就是扦插育苗,“有性繁殖”就是种子育苗。无性繁殖造就了密植高产的台地茶。云南省大规模种植台地茶是在1986年以后。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两个事件可以作为佐证:

第一,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云抗10号”“云抗14”无性系优良茶种,于1987年被国家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同年被列为全省茶叶基地建设重点推广品种。尤其是“云抗10号”,推广种植面积占全省良种推广的85%以上,创下全国茶叶大面积亩产和最高单产两项纪录,是台地茶最大的当家品种。第二,1986~1987年,云南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大概种植了100万亩的台地茶,三年以后,1990年,第一批大规模的台地茶进入采摘期。

云南的种茶历史悠久,在此之前大多是有性繁殖的乔木大叶种茶,都是一小片一小片地分布在山林之中,与各类杂木共生,不像台地茶那样整齐划一。它们存活至今的,根据树龄大小分别被业界称为: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之类,价格也远高于台地茶。但是,台地茶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率方面确实居功至伟,所以直到今天,一般产量较大的茶厂选用的原料仍然是以台地茶为主。台地茶的内含物质不及古树茶丰富,在协调性上有一定欠缺,为了达到口感的最优以及稳定质量,拼配是不二之选。

2008年:山头纯料,一触即发

普洱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复兴大概在2005年左右,因为市场不成熟,一经炒作就失去了理性,短短2年时间,就在相当的高位上暴跌,市场一度萧条。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解困,开始开发新的产品线,他们瞄准了有性繁殖的古树茶,又因为小厂缺乏一定的拼配技术,干脆把原料直接压饼,以原料产地的村寨名称来命名。没想到这个原本“偷懒”的方法,却在市场大受追捧,山头纯料的概念也带动了普洱茶市场从低谷再次走向高峰。

山头纯料茶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接受度,首先是古树茶的稀缺性和生态价值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肯定;其次是古树茶因为树龄高,茶树品种繁多,各山头的小气候和土壤环境不同,而形成了“百山百味”,市场的兴趣点也被这些山头纯料茶之间的差别所引爆。以至发展至今,山头纯料的概念从一个大区域细分到一片茶地,甚至是几棵树或者一棵树(单株)。

2014年:古树拼配,是技术提升还是模糊成本?

山头纯料茶被市场热捧,古茶树产量稀少,水涨船高,古树茶原料价格大涨,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大资本进入古茶山,2014年初,以雨林古茶坊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晋茶企推出了古树拼配的茶品,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产品高调上市,号称是古树茶之间的拼配,面向高端市场,产品制作和包装都工艺精良。笔者相信,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古树茶不断高企的价格、热门茶山一料难求、茶山价格完全透明。那么古树拼配真的是在提升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还是只是为了模糊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呢?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当然,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八种不宜饮用的普洱茶(一)


普洱茶对身体有益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药理作用更是被众多普洱茶迷们认可与追捧。但是普洱茶虽好,也是在一定前提和标准下的,在以下八种情况下的普洱茶,喝了不仅对你身体无益,更甚者将会导致身体的各种不适。

隔夜茶

隔夜茶放置时间久营养元素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任何茶类都是几乎如此。特别是普洱茶提倡现饮现泡,不论是从卫生角度还是口感而言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另一方面,普洱茶叶含有少量的二级胺,在维生素的作用下,搁置时间过久会出现变质和馊味,隔夜的熟茶汤色还会变成类似酱油的暗褐色和深褐色。特别是在夏天,夜间温度高,细菌就更加容易滋生。所以,经常饮用隔夜普洱茶是不利于健康的,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感。

浓茶

很多工作压力大,经常需要熬夜加班的人都喜欢泡上一杯浓浓的普洱生茶来解乏提神,殊不知,长此以往,不仅人会对浓茶产生依赖性,更重要的是,普洱生茶中过量的咖啡因和茶碱会刺激人产生头疼、失眠等一系列不适的症状。特别是浓茶中过多的鞣酸会与人体中的B族维生素产生永久结合,容易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症。鞣酸还会使胃粘膜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减弱对食物中铁的吸收,时间久了会引起贫血症状。

烫茶

饮烫茶容易把口腔、咽喉部和食管的上皮细胞烫伤,和吃滚烫的火锅原理一样,长期经常反复烫伤容易引起上皮突变,成为癌变隐患。《英国医学杂志》也撰文说,饮用过烫的茶会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根据在伊朗的调查发现,当地人普遍喜欢喝热茶,热水温度至少有70℃。调查结果显示,常喝70℃以上茶水的人,比低于70℃的人,患食道癌的可能性增加8倍。因此,心急喝不了热茶汤,最好饮用水温在18℃~45℃之间的温茶。即使在冬天,水温也不宜超过50℃。

八种不宜饮用的普洱茶(二)


头泡茶

普洱茶制作工艺经过杀青、揉捻、晒青的过程,晒场上的杂质、灰尘通常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其中;熟茶经过长达40多天的渥堆工序,也是很容易混进杂质和灰尘,陈放后的老茶,在存放期间更是难免蒙尘,会受到储存环境的侵染。因此,人们泡普洱茶时都会把第一次冲进去的水倒掉,年份久远些生茶熟茶有时候甚至需要多洗一遍,以达到去污存精的目的。因此,普洱茶饮用之前要洗,等到茶叶回润,条索舒展,才能进入正式的冲泡阶段。但是冲洗茶叶次数不可过多,否则也会让茶叶失去真味,一般不要超过三次为宜。

冷茶

在炎热的夏天,出门回家喝几杯晾在桌上的凉茶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能让人瞬间感到痛快与舒爽,这虽然能解渴解暑,但是却是不健康的行为。这是因为浸泡时间过久的冷茶至少有三大缺点:一是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果胶质、糖类等多种成分因自动氧化而降低茶水中的营养;二是茶水长时间搁置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冷茶会有伤脾伤胃,寒滞聚痰的副作用,尤其是风寒咳嗽者。

普洱新毛料

每到茶叶鲜叶采收的季节,从茶山到市场就会出现普洱毛料茶的摊点。许多人觉得买这样的茶喝着新鲜又放心,但专家提醒,普洱新毛料茶买回来后不能立即泡着喝。因为普洱新茶未经氧化,多酚类含量较高,醇类醛类的含量也较大,另外,普洱毛料未经加工,含有活性比较强的鞣酸和咖啡碱等成分,大量饮用后会出现茶醉的现象。若饮用普洱茶新鲜生茶过浓或过量,就会引起心悸,想吐,全身发抖,头晕还有四肢无力的现象,尤其是空腹饮用将会更加难受,只有经过一定时间仓储的普洱茶才会对身体健康发挥有益的作用。

霉变茶

普洱茶的仓储过程,是非常讲究温度与湿度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普洱茶加速发酵而变酸,若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普洱茶出现霉变。普洱茶在存储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有益菌群,这些好的细菌里是不包括黄曲霉的,但是出现霉变的普洱茶内则可能会出现黄曲霉超标。对于发生“霉变”的普洱茶,作为普通的收藏者,我们认为还是要持谨慎的态度,倡导以食品卫生的安全性为原则,未经适当的处理,切勿草率饮用。

焦味茶

烟熏味是茶农在普洱茶原料初制过程中,阴雨天杀青时,燃火所用的木材潮湿,不足够干燥导致的烟味吸咐到茶叶上所致。烟焦味是鲜叶杀青中,特别是滚筒杀青时,鲜叶数量通常很大,很容易产生内附茶叶焦炭现象吸咐到茶叶上所致。烟熏味及烟焦味均为加工工艺过程中的粗放加工所致。这种味道几乎不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完全消失殆尽,所有的异味、杂味都会让人产生不愉悦的感觉。纯净、自然、醇甘、厚重才是普洱茶的真滋味。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常见的八种拼配方法》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8021.html

上一篇:普洱醒茶

下一篇:普洱茶养生八大益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