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可冲泡次数和口感

2019-12-04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能冲泡的次数

普洱茶比一般茶叶耐泡,一般的熟茶可以冲泡8-10泡。比较新的生茶,可以冲泡到15泡-20泡。年代越久的老茶,耐泡程度越高,直到汤味很淡为止。普洱茶一般用95℃的沸水冲泡。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煮纯水或山泉水时不宜过度沸腾,避免水中的氧气过少,影响茶叶的活性。

为了使香味更加纯正,便有不要第一泡的“水洗仙颜”,即第一次冲下去的沸水要立即倒掉。普洱茶正式冲泡前一般须温茶,可进行1-2次,不仅可以去除普洱茶的杂味,清洁茶叶,还能起到醒茶的作用。但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以免影响茶汤滋味。第二泡起作饮用,冲泡时间掌握在10-20秒。第三泡的冲泡时间比第二泡长,可以延长为30-40秒。从第四泡冲泡开始,我们需要通过细心观察汤色,把握溶出物质的多寡,控制冲泡时间。冲泡次数越多茶水浓度越淡,则冲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

普洱茶第几泡最有滋味

普洱茶可以多次冲泡,对每一泡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很多人说,第3-5泡时普洱茶口感最好,毕竟1-2泡茶还没有完全泡开,滋味还没有全部出来,而后面几泡滋味又渐渐减淡,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3-5泡茶确切地说是各方面展现最好的,却不能说是最好喝的,毕竟每个人对好喝的认知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滋味比较浓烈一点的,也就认为滋味尽出的那几泡好喝;而有的人比较喜欢滋味寡淡的茶,那么会觉得6-7泡之后苦涩褪去、入口清甜的感觉更好。

因此,关于普洱茶第几泡最好喝,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所谓“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也只能说第几泡口感表现较佳,自己认为第几泡好喝罢了。

不管你喜欢什么口味的普洱茶,觉得哪一泡好喝,我们都希望每个爱普洱茶的人都可以静下心来一泡一泡喝茶,更加透彻地感受一款茶的变化,真正地懂得这款茶的韵味。喝懂这杯,才是我们的追求,而不是纠结耐不耐泡,哪一泡好喝。

cy316.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冲泡次数多了是好还是坏?普洱茶可以冲泡几次?


茶叶与水相融,成为茶汤,供茶友品赏。

每出品一款茶,都会给出相应的详细的茶品冲泡方法。于是有茶友自己尝试冲泡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困惑:“为什么我自己泡泡不到那个泡数?茶叶泡的次数多了,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那茶应该泡多少次合适?”

冲泡技巧又由泡茶者对茶品投茶量的把握,出汤时间的把控等因素决定。人与茶完美配合时,不仅能够泡出茶品的真味,而且能够增加冲泡的次数。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款茶,有的人泡能够泡到16、17泡;有的人泡只能泡到12、13泡。

茶叶的耐泡度除了冲泡技巧外,茶叶本身内含物质的多少,则对茶叶的耐泡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普洱茶的耐泡度是由其内含物质的多少,及冲泡时的投茶量、出汤速度,几大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因原料的生长环境不同,造成茶叶中多酚类,糖类等物质含量多与少不同,制成茶品时,制茶工艺是否得当也对内含物质的多与少存在影响,最终茶品能够泡多少次的次数也就不同。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限度,很多时候会物极必反。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是好还是不好,得分情况。

从口感上来说,茶叶泡的次数多了,茶汤中茶滋味会越来越淡薄,水味加重,到最后茶汤中已经没有茶味了,更别谈茶香或者茶汤入口后给口腔、喉咙、身体造成的回甘生津,喉韵,气韵。

茶汤的美,也就无法体验到,此时饮茶与喝白开水无异。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在一杯茶中感受不一样的喝茶体验。

普洱茶的魅力,就在于茶品冲泡后,挂杯香的馥郁,茶汤的饱满粘稠,茶香与茶汤较好融合后给品茶者口腔造成的舒适感,喉咙中产生的甘甜清凉,以及身体出现的体感,如打嗝,鼻尖,后背出汗等等。以上种种在喝茶时的感受,都是基于茶品的内含物质还能继续随热水析出,溶于热水中,使茶汤形成良好的滋味。

以良好的品茶体验角度来说,茶叶泡的次数多了并不好。

当茶叶冲泡的次数越多,茶叶能够溶于热水的内含物质也在减少,达到一定限度时,茶汤中的茶滋味也就十分淡薄了,此时无法再从茶汤中获得一系列的品茶体验。

茶叶能够泡的次数多,说明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制茶工艺精湛。

茶叶的内含物质要丰富,需满足茶树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树龄越大,根系越发达,能够汲取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提供茶树生长。如(ID:nmjrcha)出品的《弯弓》古树春茶,生长在古茶园深处,与森林古树混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茶树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

鲜叶采摘后,经有丰富制茶经验的制茶师傅,全程手工监制而成。杀青适度,揉捻恰到好处,茶叶内含物质较多的保留。冲泡茶品后,茶汤入口饱满粘稠,馥郁茶香溶于茶汤,茶汤所到之处皆留香。8、9泡时,用舌头轻搅茶汤,茶汤依然厚重感清晰。继续往后,加上尾水可泡16、17泡。《弯弓》古树春茶能泡这么多泡,基于它的原料优质,制茶工艺精湛。

基于茶叶内含物质,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恰恰能够反映这款茶品具有丰富的内含物质,制茶工艺精湛以及冲泡者对冲泡方法的恰当掌控。

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是好还是不好,需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同时,也需要说明,茶叶冲泡的次数多了,并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茶友不必担忧,只是冲泡次数过多,茶汤中茶的滋味很淡,宛如喝白开水般,失去了品饮中的美好体验,所以泡茶的次数适度即可。

有的茶品,泡的次数多了,反倒显出茶品的很多信息。如,绿茶,因较为细嫩,以鲜爽为主要滋味特点。绿茶按正常的投茶量,150毫升的玻璃杯,投茶量为5—6克,到第5杯的时候,茶的滋味已经开始变得淡薄。8泡的时候,已经接近白开水的味道了。绿茶的冲泡次数,最能体现茶品的细嫩。

综上所述,茶品能够冲泡的次数越多,从茶品的质量来看,反倒是好的。但从品饮口感来看,当茶品的内含物质析出达到最大限度后,茶汤滋味也就单薄了。传言茶品冲泡次数多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茶友不必担心。

每一种茶的冲泡次数又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限度,就是接近要失去品饮美感时的冲泡次数,已是最大限度,物极必反,适度为好。

说说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普洱茶怎么冲泡


除了越陈越香和迷人的滋味,“耐泡”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另一大特点。不论生茶熟茶,在多次冲泡以后,茶的汤色和滋味依然稳定持久,大家会评价这款茶——“很耐泡”。冲泡次数的多寡,似乎成为了耐泡度的具体呈现。

事实上,冲泡次数与耐泡度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耐泡度是每款茶客观具备的,不会因后天的冲泡手法而改变;而冲泡次数是会受主观影响的,会因茶叶本身耐泡度、投茶量、冲泡手法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看茶叶的“耐泡度”跟哪些客观因素有关:

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天生耐泡(决定因素:60%)

与耐泡度直接相关的,是茶品的内含物质高低。看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在冲泡时可释放的水浸出物多。因此与其它茶类相比,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决定因素:20%)

同样的大叶种原料,其水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分,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这就是细分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参考,例如:勐库茶区高山区老树春茶普遍可以达到47%以上的水浸出物,而同区位的夏茶水浸出物则要下降6、7个点,滋味、耐泡度就不如春茶。

原料采摘:茶叶老嫩度(决定因素:20%)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这个采摘标准有利于茶叶呈现出较好的口感滋味,也让茶叶在后期产生更好的转化。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都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茶叶的滋味平衡,影响茶叶耐泡度。

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冲泡次数。冲泡次数与先天茶品品质以及制作工艺、冲泡等后天因素都有关联。

原料:品种、季节、区位、树龄、采摘(决定因素:60%)

首先,影响冲泡次数的必然有原料的不同,不同的茶先天耐泡度就有区别。先天品质好,则只要正常泡,次数都不会少于15泡。先天品质差,则再用多好的手法,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一款10泡见分晓的茶是不可能发挥到30泡的。

制作工艺、冲泡把握等后天因素会让同样一款茶在冲泡次数上有一些浮动,为“耐泡度”带来一些“错觉”。

揉捻:决定滋味、香气的释放速度。(决定因素:20%)

在揉捻这个环节,茶叶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津乔普洱茶揉捻一般工艺采用中条。

冲泡方法:(决定因素:20%)

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后期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浓度,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若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把控冲泡引导品鉴,那就再好不过。

冲泡次数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切不能因泡数多寡妄下定论。因此对于冲泡次数和实际耐泡度,我们还得理性来看,切不可混淆等同。当然,耐泡度也只是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品鉴的时候还要注重于茶品的香气、甜度、层次感、饱满度、韵味、耐泡度(持续性)等综合品质,细细品味每一泡茶,做到品鉴完整。

对于普洱茶的品鉴,需要有良好的准备,还需要考虑到客观因素,并多一些耐心。毕竟,了解实际品质才是我们品鉴的目的。普洱茶,细心品,方得真见地。

说说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


除了越陈越香和迷人的滋味,“耐泡”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另一大特点。不论生茶熟茶,在多次冲泡以后,茶的汤色和滋味依然稳定持久,大家会评价这款茶——“很耐泡”。冲泡次数的多寡,似乎成为了耐泡度的具体呈现。

事实上,冲泡次数与耐泡度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耐泡度是每款茶客观具备的,不会因后天的冲泡手法而改变;而冲泡次数是会受主观影响的,会因茶叶本身耐泡度、投茶量、冲泡手法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看茶叶的“耐泡度”跟哪些客观因素有关:

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天生耐泡(决定因素:60%)

与耐泡度直接相关的,是茶品的内含物质高低。看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在冲泡时可释放的水浸出物多。因此与其它茶类相比,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决定因素:20%)

同样的大叶种原料,其水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分,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这就是细分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参考,例如:勐库茶区高山区老树春茶普遍可以达到47%以上的水浸出物,而同区位的夏茶水浸出物则要下降6、7个点,滋味、耐泡度就不如春茶。

原料采摘:茶叶老嫩度(决定因素:20%)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这个采摘标准有利于茶叶呈现出较好的口感滋味,也让茶叶在后期产生更好的转化。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都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茶叶的滋味平衡,影响茶叶耐泡度。

一芽二叶采摘

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冲泡次数。冲泡次数与先天茶品品质以及制作工艺、冲泡等后天因素都有关联。

原料:品种、季节、区位、树龄、采摘(决定因素:60%)

首先,影响冲泡次数的必然有原料的不同,不同的茶先天耐泡度就有区别。先天品质好,则只要正常泡,次数都不会少于15泡。先天品质差,则再用多好的手法,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一款10泡见分晓的茶是不可能发挥到30泡的。

制作工艺、冲泡把握等后天因素会让同样一款茶在冲泡次数上有一些浮动,为“耐泡度”带来一些“错觉”。

揉捻:决定滋味、香气的释放速度。(决定因素:20%)

在揉捻这个环节,茶叶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津乔普洱茶揉捻一般工艺采用中条。

冲泡方法:(决定因素:20%)

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后期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浓度,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若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把控冲泡引导品鉴,那就再好不过。

冲泡次数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切不能因泡数多寡妄下定论。因此对于冲泡次数和实际耐泡度,我们还得理性来看,切不可混淆等同。当然,耐泡度也只是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品鉴的时候还要注重于茶品的香气、甜度、层次感、饱满度、韵味、耐泡度(持续性)等综合品质,细细品味每一泡茶,做到品鉴完整。

对于普洱茶的品鉴,需要有良好的准备,还需要考虑到客观因素,并多一些耐心。毕竟,了解实际品质才是我们品鉴的目的。普洱茶,细心品,方得真见地。

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的关系,你都了解吗?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


除了越陈越香和迷人的滋味,“耐泡”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另一大特点。不论生茶熟茶,在多次冲泡以后,茶的汤色和滋味依然稳定持久,大家会评价这款茶——“很耐泡”。冲泡次数的多寡,似乎成为了耐泡度的具体呈现。

事实上,冲泡次数与耐泡度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耐泡度是每款茶客观具备的,不会因后天的冲泡手法而改变;而冲泡次数是会受主观影响的,会因茶叶本身耐泡度、投茶量、冲泡手法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看茶叶的“耐泡度”跟哪些客观因素有关:

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天生耐泡(决定因素:60%)

与耐泡度直接相关的,是茶品的内含物质高低。看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在冲泡时可释放的水浸出物多。因此与其它茶类相比,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决定因素:20%)

同样的大叶种原料,其水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分,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这就是细分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参考,例如:勐库茶区高山区老树春茶普遍可以达到47%以上的水浸出物,而同区位的夏茶水浸出物则要下降6、7个点,滋味、耐泡度就不如春茶。

原料采摘:茶叶老嫩度(决定因素:20%)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这个采摘标准有利于茶叶呈现出较好的口感滋味,也让茶叶在后期产生更好的转化。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都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茶叶的滋味平衡,影响茶叶耐泡度。

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冲泡次数。冲泡次数与先天茶品品质以及制作工艺、冲泡等后天因素都有关联。

原料:品种、季节、区位、树龄、采摘(决定因素:60%)

首先,影响冲泡次数的必然有原料的不同,不同的茶先天耐泡度就有区别。先天品质好,则只要正常泡,次数都不会少于15泡。先天品质差,则再用多好的手法,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一款10泡见分晓的茶是不可能发挥到30泡的。

制作工艺、冲泡把握等后天因素会让同样一款茶在冲泡次数上有一些浮动,为“耐泡度”带来一些“错觉”。

揉捻:决定滋味、香气的释放速度。(决定因素:20%)

在揉捻这个环节,茶叶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普洱茶揉捻一般工艺采用中条。

冲泡方法:(决定因素:20%)

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后期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浓度,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若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把控冲泡引导品鉴,那就再好不过。

冲泡次数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切不能因泡数多寡妄下定论。因此对于冲泡次数和实际耐泡度,我们还得理性来看,切不可混淆等同。当然,耐泡度也只是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品鉴的时候还要注重于茶品的香气、甜度、层次感、饱满度、韵味、耐泡度(持续性)等综合品质,细细品味每一泡茶,做到品鉴完整。

对于普洱茶的品鉴,需要有良好的准备,还需要考虑到客观因素,并多一些耐心。毕竟,了解实际品质才是我们品鉴的目的。普洱茶,细心品,方得真见地。

特此声明:

不同包装的普洱茶为什么冲泡次数会不同?


1、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

2、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3、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

4、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

5、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如果你想喝的健康,那么就选择健康的品尝方法去饮用吧,好的生活从饮品开始。

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有直接联系吗?


普洱茶除了能够越陈越香,给予我们清新的香气和迷人的滋味,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耐泡”!但是,人们判断一款茶是否耐泡,都是根据一款茶,在冲泡多次之后,茶的汤色和滋味是否会有大的改变来判断一款茶是否耐泡?

但是,老骥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程度其实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耐泡度是茶本身客观具备的,并不会受冲泡手法的影响;但是,冲泡的次数不但会因为耐泡程度受到影响,还会受到投产量、冲泡手法的影响。

现在,老骥就开始为大家解说,冲泡次数和耐泡程度到底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天生耐泡(决定因素:60%)

与耐泡度直接相关的,是茶品的内含物质高低。看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在冲泡时可释放的水浸出物多。因此与其它茶类相比,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决定因素:20%)

同样的大叶种原料,其水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分,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这就是细分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参考,例如:勐库茶区高山区老树春茶普遍可以达到47%以上的水浸出物,而同区位的夏茶水浸出物则要下降6、7个点,滋味、耐泡度就不如春茶。

原料采摘:茶叶老嫩度(决定因素:20%)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这个采摘标准有利于茶叶呈现出较好的口感滋味,也让茶叶在后期产生更好的转化。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都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茶叶的滋味平衡,影响茶叶耐泡度。

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冲泡次数。冲泡次数与先天茶品品质以及制作工艺、冲泡等后天因素都有关联。

原料:品种、季节、区位、树龄、采摘(决定因素:60%)

首先,影响冲泡次数的必然有原料的不同,不同的茶先天耐泡度就有区别。先天品质好,则只要正常泡,次数都不会少于15泡。先天品质差,则再用多好的手法,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一款10泡见分晓的茶是不可能发挥到30泡的。

制作工艺、冲泡把握等后天因素会让同样一款茶在冲泡次数上有一些浮动,为“耐泡度”带来一些“错觉”。

揉捻:决定滋味、香气的释放速度(决定因素:20%)

在揉捻这个环节,茶叶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津乔普洱茶揉捻一般工艺采用中条。

冲泡方法:(决定因素:20%)

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后期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浓度,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若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把控冲泡引导品鉴,那就再好不过。

因此,老骥要告诉大家,冲泡的次数只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切是不能因为茶的冲泡次数的多少而妄下定论。所以,对于茶的冲泡次数和实际耐泡度,我们是需要区分清楚的。当然,茶的耐泡程度也只是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品鉴的时候还要注重于茶品的香气、甜度、层次感、饱满度、韵味、耐泡度(持续性)等综合品质,细细品味每一泡茶,做到品鉴完整。

普洱茶茶梗的作用和口感


一般来说茶梗对于消费者是不喜欢的东西。但在普洱茶中,如果你喜欢厚的口感,适当的茶梗是有必要的。普洱茶茶梗虽然影响了茶叶的美观,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梗一般用于提高茶叶的香气,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香气可从梗转移到叶芽中,没有专门喝茶梗的。

制作普洱茶,茶梗不用全部去除的,茶梗增加普洱茶的甜度,是好东西.

茶梗也是含有有效成分的,虽然泡的时候不是很美观,但是去之不是可惜了吗?

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普洱茶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普洱茶,茶梗的长度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普洱茶冲泡次数多了是好还是坏?南茗佳人贺开


茶叶与水相融,成为茶汤,供茶友品赏。

每出品一款茶,都会给出相应的详细的茶品冲泡方法。于是有茶友自己尝试冲泡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困惑,并在掌柜微号上问到:为什么我自己泡泡不到那个泡数?茶叶泡的次数多了,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那茶应该泡多少次合适?

冲泡技巧又由泡茶者对茶品投茶量的把握,出汤时间的把控等因素决定。人与茶完美配合时,不仅能够泡出茶品的真味,而且能够增加冲泡的次数。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款茶,有的人泡能够泡到16、17泡;有的人泡只能泡到12、13泡。

茶叶的耐泡度除了冲泡技巧外,茶叶本身内含物质的多少,则对茶叶的耐泡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普洱茶的耐泡度是由其内含物质的多少,及冲泡时的投茶量、出汤速度,几大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因原料的生长环境不同,造成茶叶中多酚类,糖类等物质含量多与少不同,制成茶品时,制茶工艺是否得当也对内含物质的多与少存在影响,最终茶品能够泡多少次的次数也就不同。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限度,很多时候会物极必反。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是好还是不好,得分情况。

从口感上来说,茶叶泡的次数多了,茶汤中茶滋味会越来越淡薄,水味加重,到最后茶汤中已经没有茶味了,更别谈茶香或者茶汤入口后给口腔、喉咙、身体造成的回甘生津,喉韵,气韵。

茶汤的美,也就无法体验到,此时饮茶与喝白开水无异。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在一杯茶中感受不一样的喝茶体验。

普洱茶的魅力,就在于茶品冲泡后,挂杯香的馥郁,茶汤的饱满粘稠,茶香与茶汤较好融合后给品茶者口腔造成的舒适感,喉咙中产生的甘甜清凉,以及身体出现的体感,如打嗝,鼻尖,后背出汗等等。以上种种在喝茶时的感受,都是基于茶品的内含物质还能继续随热水析出,溶于热水中,使茶汤形成良好的滋味。

以良好的品茶体验角度来说,茶叶泡的次数多了并不好。

当茶叶冲泡的次数越多,茶叶能够溶于热水的内含物质也在减少,达到一定限度时,茶汤中的茶滋味也就十分淡薄了,此时无法再从茶汤中获得一系列的品茶体验。

茶叶能够泡的次数多,说明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制茶工艺精湛。

茶叶的内含物质要丰富,需满足茶树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树龄越大,根系越发达,能够汲取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提供茶树生长。如出品的《贺开》古树春茶,生长在贺开古茶园深处,与森林古树混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茶树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

鲜叶采摘后,经有丰富制茶经验的制茶师傅,全程手工监制而成。杀青适度,揉捻恰到好处,茶叶内含物质较多的保留。冲泡茶品后,茶汤入口饱满粘稠,馥郁茶香溶于茶汤,茶汤所到之处皆留香。8、9泡时,用舌头轻搅茶汤,茶汤依然厚重感清晰。继续往后,加上尾水可泡16、17泡。《贺开》古树春茶能泡这么多泡,基于它的原料优质,制茶工艺精湛。

基于茶叶内含物质,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恰恰能够反映这款茶品具有丰富的内含物质,制茶工艺精湛以及冲泡者对冲泡方法的恰当掌控。

茶叶泡的次数多了,是好还是不好,需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同时,也需要说明,茶叶冲泡的次数多了,并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茶友不必担忧,只是冲泡次数过多,茶汤中茶的滋味很淡,宛如喝白开水般,失去了品饮中的美好体验,所以泡茶的次数适度即可。

有的茶品,泡的次数多了,反倒显出茶品的很多信息。如,绿茶,因较为细嫩,以鲜爽为主要滋味特点。绿茶按正常的投茶量,150毫升的玻璃杯,投茶量为5-6克,到第5杯的时候,茶的滋味已经开始变得淡薄。8泡的时候,已经接近白开水的味道了。绿茶的冲泡次数,最能体现茶品的细嫩。

综上所述,茶品能够冲泡的次数越多,从茶品的质量来看,反倒是好的。但从品饮口感来看,当茶品的内含物质析出达到最大限度后,茶汤滋味也就单薄了。传言茶品冲泡次数多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茶友不必担心。

每一种茶的冲泡次数又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限度,就是接近要失去品饮美感时的冲泡次数,已是最大限度,物极必反,适度为好。

冲泡普洱茶熟茶和老生茶有什么区别?水温对普洱茶口感的影响


要泡出一壶好茶,泡出一壶能将茶的特点滋味充分展示出来的茶,水温把握显得尤为关键。泡茶并非简单的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里面还有很多门道。水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香味,可以降低苦涩,显露香甜。

泡茶水水温控制的基本要点就是:老生茶、渥堆熟茶水温要高,水温高才能泡出茶香。新茶,包括自然存放不超过10年的茶都要视其老嫩度、年份适当降低水温,降温泡可以降低苦涩,提升香甜感,增加耐泡度。

要控利用好水温,也要了解一些与水温相关的常识

一、沸点。各个地方可能因为海拔不同导致沸点不同,沸点的高低由海拔和大气压决定。从理论上来讲,海拔越高则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温度越低。海平面是一个大气压,海拔为0m,水的沸点是100℃,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从理论上计算,大约海拔升高300米,水的沸点温度就下降一度,在实测中受空气温度、湿度影响会有微小的误差。

以普洱市政府所在地思茅城区为例子,海拔为1380m左右,实测中得到水的沸点温度是95.3℃。用铁锅、电水壶、陶罐、厚壁铸铁壶实测,所有烧水器具沸点温度都是95.3℃。再用高压锅测试,从理论上讲高压锅锅内大气压可以超过正常大气压,因此高压锅内水温可以达到120℃以上,但是当高压锅内气压高于锅外时,锅盖无法打开;当锅内外气压平衡后再测国内温度仍然是95.3℃。因此那些主张用铸铁壶提高水温,把水烧开后再多烧一会儿来提高温度的说法是违反科学的。气压不便沸点温度是不会变的。

二、烧水器具和茶具不能改变沸点水温但是可以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在思茅测试,沸点水温95.3℃情况下,不同器具的降温速度情况是:保温效果铸铁壶优于双层玻璃优于紫砂壶优于盖碗;投茶前用沸水淋壶、烫碗比不淋不烫保温好。

所以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总结出冲泡普洱茶的几个要点

冲泡老生茶和渥堆熟茶

选用铸铁类的烧水具保温效果更好,如果没有,那么电热水壶在煮沸两三分钟后要再次煮沸冲泡茶。选用壁壶厚的紫砂壶。投茶前沸水淋壶,冲泡过程中也要多次沸水淋壶。从沸水壶注水入紫砂壶时要低、粗、快注,尽量减少降温。

冲泡新茶

水沸后不要马上冲泡,最好等个一两分钟再冲泡。注水时高冲细注。用盖碗和壁壶薄的紫砂壶泡。沿碗盖边注水,不要直接冲上茶叶,尽量不要搅动茶叶,这样可以让茶叶的内含物质缓慢释放,可以降低苦涩感,增加耐泡度。

普洱茶各大山头的特性和口感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帆过尽,斜晖脉脉”的恬淡。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将普洱茶产区主要分为三个知名产区,分别是普洱市产区、临沧产区和西双版纳产区三个。

一,临沧茶区

临沧以前叫“缅宁”,后来因濒临澜沧江而得此名并沿用至今。这里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茶树品种众多,号称“茶树基因库”,同时,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而提到临沧普洱茶,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冰岛和昔归了。让人记忆犹新的冰糖甜特别符合“冰岛”二字,昔归茶浓厚的香气也是让人迷恋不已。

二、普洱茶区

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说到思茅产区,不得不提到名气大大的景迈茶山。据考证,这里可是有着1300多年的种茶历史。景迈茶山有目前世界上所发现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三、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源头。相比其它产区,西双版纳有着更为丰富的茶山资源。在西双版纳,你能看到熟悉的各个名山、名寨的身影,简直就是个普洱茶大宝库!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在勐海的巴达茶山上,还有一株被载入史册的、1700余年树龄的野生古茶树,它向全世界证明了茶树起源地是中国。

普洱茶各大山头的口感又有何不同呢?

冰岛特征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非常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易武特征

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南糯特征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老曼娥特征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布朗特征

香气比较充实,茶汁滑度高,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选择,出汤时间等来控制。

倚邦特征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勐库特征

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勐宋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无量山特征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景迈山特征

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攸乐山特征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邦崴特征

条索较粗长,色较黑亮,汤色金黄叶底黄绿,苦涩较显,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退稍慢,汤质饱满,生津,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

巴达章朗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强,干茶与杯底香强烈且持久,苦涩较显,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滑顺,茶香纯正明显,茶气强烈。茶气茶香回甘已接近老班章。

勐库大雪山特征

头春新芽,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而优雅,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此茶采摘极难,纯正的千年野生型古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产量极低,弥足珍贵,是为普洱之无上珍品。

昔归忙麓山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黄绿明亮,苦较突显,且苦显于涩。苦在舌两侧及舌根,苦退得比涩快,苦退后回甘较好,茶汤苦中带甜。杯底有古树茶特有之杯底香。但强烈程度一般,汤质滑润感和茶气较好。

老班章特征

老班章生态好、树龄长,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老班章的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如果没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这种甘润感会持续几个小时。

老班章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老班章的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在正常投茶量的情况下可以冲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叶底也有老树茶特有香气,不会出树叶味。老班章叶底应该比较整齐,若非解饼时撬碎则应该叶、芽完整,而且叶、芽粗壮,三五年内的叶底黄绿色。

喝普洱茶:包装和口感谁更重要?


“千秋大业一壶茶”,一盏茶了却天下事,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壶茶不能解决的,所以很多人爱茶,喜欢喝茶,不仅是因为茶本身千变万化的口感滋味,更因为喝茶能让人在其中得以放松、升华。

喝茶,本该是一件极其随心的事情,但是,时至今日,一些人喝茶,并不是随身随心,而是随波逐流,盲目追求名牌名山头,如此一来,稍有不慎,就走入了黑心商家的陷阱。

自从山头茶走火以来,你只要在某宝输入古树茶,千年古树、古树茶王、冰岛、班章……比比皆是,有的价格不超过100块还包邮,真假情况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追求山头茶不好。

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且云南气候环境特殊,高海拔,低纬度的立体性气候,常年温差小,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况且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同地域、山头的茶口感不尽相同,各地域茶山茶质有着各自的显著特点。

故总听人言“勐海味”“思茅味”“临沧味”;缩小范围来看,又有不同的“山头味”,如“冰岛”“昔归”“南糯山”等。其实,一些老茶客追求山头茶其实也是追求一种滋味和口感。但是我认为的真正的老茶客是那种喝遍了大多数真正的山头茶的那种茶客。

如果不是普洱茶界的“老司机”,在喝一款茶的时候,不要被茶的名字和品牌迷惑。一味的追求一个品牌和一个山头寨子,这种先入为主的选茶理念,会让你错过很多好茶。

前几日和茶友一起喝茶,一位茶友拿出一款被自己闲置很久的不知道名字的茶,说是茶友送的,让大家随便试试。在他眼中,除了冰岛,别的茶都不能入他的“法眼”,所以这款来自临沧茶友送他的茶,他并没有在意。

抱着试试的心情,大家开始品尝了这款茶,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喝:香气馥郁,茶汤在口腔里滋味饱满,层次感丰富。茶友们都赞叹这是一款好茶,那位茶友自己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被自己冷落了这么久的茶,竟然是一款好茶。

先入为主的选茶理念,会让你错过真正的好茶。我希望每一位喝茶的人在选茶的时候,选的都是茶本身的滋味口感和品质,而不是茶叶的包装和名字!

普洱茶之树龄与口感:好的普洱茶什么口感?


【导读】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可冲泡次数和口感》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可冲泡次数和口感》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冲泡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7092.html

上一篇:如何提升普洱茶的香气?

下一篇:普洱茶回甘是什么原因?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