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蒙顶黄芽来的品质特征、制作工艺及冲泡方法!

2019-12-02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蒙顶黄芽来的品质特征、制作工艺及冲泡方法!”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蒙顶黄芽来的品质特征、制作工艺及冲泡方法!”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白居易曾言,“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在蒙山”。蒙山,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唐朝贡茶的产地,此处的茶,因采用少有的“闷黄”工艺,而呈现“黄汤黄叶”,甜香浓郁,透着一股子仙气儿。

而说到蒙山茶,那就一定不能略过蒙顶黄芽了。那么今天就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这蒙顶黄芽吧!

1、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古时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茶树上有10%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采摘。选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复杂工艺而制成,为黄茶之极品。

特级蒙顶黄芽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蒙顶黄芽做工精细,采用传统炒闷结合的工艺,采用嫩芽杀青,草纸包裹置灶边上保温变黄,让茶青在湿热的环境下自然发酵,然后做型,再包黄烘干,口感鲜醇甘爽。

2、生长环境

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雅安又名雨城。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其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白居易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民谣又称“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可见蒙顶茶名之盛。

蒙顶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阴雨天较多,年日照量仅1000小时左右,一年中雾日多达280-300天。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特点。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园土层深厚,PH值4.5-5.6,适宜茶树生长。所以人们说,蒙山上有天幕(云雾)覆盖,下有精气(沃壤)滋养,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3、品质特征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干茶:全芽茶,色泽嫩黄润泽,表面附有浅黄色的芽毫。干茶芽头偏短小,带鱼叶。

香气:茶汤带有煮玉米的糯甜香,及烘焙过的谷物香,香气内敛,口腔内香气饱满充盈,饮后还留有舒适的清甜花香,细腻幽长。

茶汤:入口稠厚,甜糯中还带着鲜爽感,舌底迅速回甘生津,饮后口腔有明显的清凉感,而且留香和甜润感表现突出,深至喉底。汤体稳定持久,泡至六泡茶味都没有散掉,内质丰富,耐泡度好。

叶底:芽头肥壮,色泽嫩黄,叶质柔软,带淡甜香。

4、制作工艺

蒙顶黄芽制作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鲜叶摊后,即可杀青。先闷后抖,4-5分钟后,叶色转暗、茶香显露。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

复炒、复包、三炒:操作基本相同,都是为了散发包裹过程中产生的水闷气,促进甜醇滋味发展,并逐步定型、降低含水量。

堆积摊放:将三炒后的茶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5、冲泡方法

冲泡蒙顶黄芽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盖。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其具体的冲泡程序如下: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用茶匙轻轻从共罐中取出蒙顶黄芽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壶将70度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

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蒙顶黄芽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刚冲泡的蒙顶黄芽是横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盖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

接着,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当启开玻璃盖片时,会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缓缓消失。赏茶之后,可端杯闻香,闻香之后就可以品饮了。有诗云,“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芽。”

“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有人云:好茶值得被善待,而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蒙顶黄芽,更值得你好好一品哦!

精选阅读

蒙顶甘露和龙井的制作工艺


提到蒙顶山,城市念及与之相随的名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现实上,蒙顶山除同龙井同样同为汗青上各朝贡茶之外,它仍是有笔墨记录的传播至今的名茶中最为陈旧的一种,出格是蒙顶甘露!明天咱们就来理解一下蒙顶甘露以及龙井的制造工艺吧!

蒙顶甘露的制造工艺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相沿明代的“三炒三揉”制法。

达成

蒙顶甘露采摘细嫩,每一年春分季节采摘,规范为单芽或者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采回后,颠末摊放,而后达成。达成是把颠末萎凋的鲜叶放正在铁锅里翻炒,温度把持正在摄氏140度到160度之间。闷是进步它的温度。抖便是蒸发它的水份,以及分发青草味,这达成关头是要把持温度。抖、闷、伎俩的分离,这些是呆板基本做没有到的。

揉捻

揉捻是毁坏鲜叶的叶细胞,使它的内含物掺附正在茶叶的外表上,便于冲泡。揉捻的目标,是让叶片的构造细胞挤压决裂,富含养分的细胞液浸透到叶片纤维傍边,使茶叶的氨基酸、茶多酚等养分物更易消融到水中,喝起来茶的味道也更丰满。这个关键,即便是用机器制茶也仍是要用野生揉捻。颠末如许三炒三揉,茶叶从最后的扁直伸展酿成严密曲折的螺旋形,茶叶中的水份只要百分之十二摆布。蒙顶山茶,因为正在加工进程中参加了揉捻工艺,以及平凡的绿茶比拟,味道愈加鲜嫩醇爽。

枯燥

枯燥是制茶的最初一道工序。出锅的新茶平摊正在竹制的烘笼里,用不烟的炭火烘焙。茶叶正在烘焙进程中因为干冷感化,发生着庞大的变革,甘露茶的芬芳物资被分发进去。

以上便是蒙顶甘露的制造工艺了,制造好的蒙顶甘露茶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新苗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明澈亮堂,喷鼻馨高爽,味醇甘鲜。冲泡一杯,蒙顶甘露茶的鲜、醇、甘、爽很难让人回绝。

龙井的制造工艺

次要是鲜叶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储藏收灰等9道工序。

鲜叶摊放

“摊放”是炒制西湖龙井茶不成不放在眼里的一道紧张工序。茶鲜叶会正在摊放进程中内质发作一系列有益于西湖龙井茶质量构成的理化反响。如增加青草气、水份蒸发、叶子柔嫩利于做形、增加甜蜜使茶汤甘醇鲜美。

青锅

西湖龙井茶的“青锅”目标是杀逝世酶的活性,流失水份,开端整形做色,为接上去的“辉锅”打根底。

茶百科人延续多年正在杭州西湖区产茶地行走理解,每一次“青锅”时投叶量普通越是特级茶越投放量少,级别低些的茶投放量响应添加,普通是100克~150克,稍高档的茶普通是150克~200克。锅温也是随茶叶品级低落而锅温增高。

炒制“青锅”进程时,伎俩灵敏使用,开端是轻“搭”,而后逐步减轻使劲与锅温共同。开端的轻,防止茶叶过早的被做“熟”而光彩暗以及闷。

回潮

青锅炒好后的茶叶称为“二青叶”。

青锅当时,普通是多锅会合正在一同,茶百科正在龙井村落会晤到用干净布盖好“回潮”,而正在龙坞镇却少见到如许做法,这也是徒弟们本人依据差别山头、树种、时节的鲜叶经历积聚而灵敏运用。目标正在使芽、叶、茎各局部水份从头平均散布,以便做形,增加断碎,坚持芽锋,有益于废品茶光彩以及干度分歧。

二青叶分筛

此工序阶段普通良多徒弟会由于制造工夫思索而俭省失落。

虽然茶采择要求精密,但不免因为茶叶发展的纷歧致性、芽叶巨细不敷均整,再加之“青锅”阶段会有茶叶断碎,因而二青叶分筛能更好的使茶叶分档,可能是分为两档或者年夜中小三档。再应用软簸箕撤除片、末,更利于接上去的“辉锅”成形美妙。

有了二青叶的分筛,也愈加利于徒弟灵敏做茶,年夜的“辉锅”时做小一些,小的“辉锅”时做患上年夜一点,如许形状更划一,更好的质量。

辉锅

西湖龙井茶的炒“辉锅”,是全部茶的炒制技能的关头。这便是为何茶友们正在泉源见到西湖龙井茶炒制时达成锅时多能用机器替代了野生,而“辉锅”阶段今朝根本还满是手工的缘由。

此“辉锅”阶段,炒制徒弟们会灵敏使用“十年夜炒制伎俩”,进一步做形、固色、枯燥,使废品茶到达平、扁、光、直、滑、光彩好、含水率到达6%摆布的质量请求。

干茶分筛

“分筛”的黑白间接影响废品茶的茶叶品质。而今朝年夜多茶商、炒制卖茶徒弟也把它省略了,俭省工夫、增加消耗、疾速发卖变现。

炒好的干茶颠末摊晾,用品级差别孔径的茶筛分出3~4档差别茶。

茶百科人龙井村落、龙坞镇各村落等理解所见多分三档,最长一层次的叫长头、筛头;二档称中筛;三档的称为三筛。

西湖龙井茶特级以及初级茶普通较短小匀净,因而分筛后筛头少,中筛多,底筛也少。

干茶经分筛后,还要依据差别层次状况辨别再“辉锅”复炒,称为“挺长头”。

挺长头

因为良多茶商、炒制徒弟把“干茶分筛”工序省略了,天然茶友们也很少听到这个词语或者见没有到此炒制工序了。

目标是进一步整形、到达枯燥水平及一致光彩。特、初级别茶中要挺筛头,中、上级此外茶普通中筛茶也要挺,三筛(底筛)茶百科人根本不见到挺的。

挺长头过的茶,颠末摊晾,而后再复筛,如许逐渐使茶划一,只筛分出很小局部出格年夜的以及底筛的片末,如斯,剩下的中筛废品茶的品相就更一致完好美妙了。

归堆

把各级各筛号茶按同级筛号的归正在一同,并辨别标示分明,如加工日期、品级、茶数目等信息。

普通可能是延续多少日炒制后,将统一品级的茶归堆后的干茶拌平均,即“匀堆”后才是炒制实现的废品茶,即“商品茶”。

固然此时曾经是“商品茶”了,并非说就可以立刻发卖、上市、品饮了。另有一个很紧张很紧张且常被疏忽的工序。

收灰

把废品茶(“商品茶”)放正在公用的储存缸或者铁桶内,用茶叶与生石灰之比为5:1的比例,把生石灰用棉纸、牛皮纸两层包住,里面再套上棉布袋,放于茶缸或者茶铁桶两头,此为“收灰”工序。

收灰的目标是坚持龙井茶的枯燥,去了火气,同时颠末此阶段后,茶质量味道会有分明的改进以及晋升。

炒制好的龙井茶具备光彩葱绿,喷鼻气浓厚,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喷鼻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色。

涌溪火青的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一、制作工序

传统手工方法制作火青茶,全程需20小时左右,茶叶长时间处在湿热条件下,易导致茶多酚的加快氧化和叶绿素的破坏,制出的干茶色褐、香低、汤色和叶底也偏黄。而机制火青茶全程也需16小时左右,且增加了一道高温烘焙工序,避免了湿坯受闷,有利于形成香高昧爽和三绿”的品质。下面介绍机制火青茶。

1.采摘

涌溪火青采摘期的一般自清明到谷雨,采摘要求“两叶一心,身大八分,枝枝齐整,朵朵匀净”。即采摘八分至一寸长的一芽二叶,个头要均匀,芽叶要肥壮而挺直,芽尖和叶尖要拢齐,有锋尖,第一叶微开展仍抱住芽,第二叶柔嫩,叶片稍向背面翻卷。涌溪柳叶种是适制涌溪火青的优良品种资源。采回的鲜叶,要严格拣剔,做到“十二不要”,鱼叶、病虫叶、阔叶、芽叶不并齐及节间长的叶、“半边翘”的叶、对夹叶、老叶、团叶、破碎叶、单片叶、受冻叶、芽头萎缩及超过长度的叶,一概不要。

2.杀青

选用50型系青理条机,每次投鲜叶1kg,筒温先高后低,开始为130℃,最后降至100℃,时间4~5分钟。

3.揉捻

使用木质20型揉捻机,每桶投系青叶0.85kg,采用无压揉10分钟。

4.烘焙

使用平展单层并列术烘箱,箱体左右各放一块活动竹帘,每帘铺放一桶揉捻叶,采用高温(左帘120℃、右帘90℃)、薄摊(不超过2cm)、快翻(左帘烘4分钟后倒入右帘再烘4~5分钟)方式烘焙,烘至三四成干时下烘,揉捻叶先行烘焙,既可缩短后面的做形时间,也避免了湿茶受闷,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5.滚坯

使用50型杀青理条机,每次投3帘烘坯叶,开始筒温110℃,以后逐渐降至70℃,滚坯时间25~30分钟,至多数茶坯呈弯条形、约选5~6成干时出叶,摊凉1~2小时。[5]

6.做形

使用50型火青炒干做形机。炒锅直径500mm,锅面斜度25°,炒板摆幅68°,炒板摆速60次/分,炒板曲率半径400mm,两只炒锅可同时作业。每锅投4筒滚坯叶,锅温开始75c,以后逐渐降至60℃,时间45~50分钟,炒至多数茶坯呈紧卷的条形、约选8成干时出叶并摊凉1~2小时。做形过程对弧形炒板的摆幅、曲率半径和摆速掌握至关重要,炒板前摆过大,则茶坯易顺着炒板上下滑行,难以翻转回落,底部易产生焦茶。据实验结果,当炒板每摆动7~8次,茶坯能翻转一周时则可制出紧结的外形,即前后摆幅以65°-70°为宜,且后摆是前摆的一倍。

移板曲率半径过小,凹陷深,炒板两边茶坯向中间挤压力增大,而前后作用力减小,刚炒出的茶叶外形多成圆球形;若曲率半径过大,凹陷浅,炒板两边茶坯向中间挤压力减小,而前后作用力增大,则炒出的茶叶多成长条形。据试验结果,曲率半径一般以400mm为宜。炒板摆速过快,炒出的茶叶外形松泡;炒板摆速过慢,则易产生焦茶。摆速一般以每分钟55~60次为宜。

7.炒干

用50型火青妙干做形机,每锅投两锅做形叶,锅温开始60℃后逐渐降至50℃,时间4小时,炒至足干出叶。炒板摆幅和曲率半径与做形工序相同。炒板摆速以每分钟45~50次为宜。过快,易炒碎茶叶,茸毛也易脱落,影响火青茶形成腰圆紧结含毫的外形风格;过慢,色泽欠绿,工效降低而能耗增加。

8.筛分

用孔径0.6、0.3cm的手筛撩头割末。

二、品质特征

外形圆紧卷曲如发髻,色泽墨绿,油润乌亮,白毫显露耐冲泡,汤色黄绿明净。兰花鲜香,高且持久。滋味爽甜,耐人回味。叶底黄绿明亮,“两叶央一心展现在杯中,或卧、或立,枝枝一样,朵朵匀净,令人赏心悦目。

蒙顶茶品质特征


蒙顶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一芽一叶清晰可辨,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

蒙顶茶制作工序

上乘的蒙顶皇茶,每年只采摘一季,从采摘到制作成成品,要经过十三重工序。

每年清明时节,采茶姑娘或提着茶蓝,穿行于茶林之间,开始采摘新茶。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雨、露水芽不采,病虫芽不采,芽叶长度都在1.5~2厘米之间,不够或超过长度的都不采,每个芽头必须由采茶姑娘用食指和拇指挟住从茶树上折下来,而绝不能用指甲去掐。如此采摘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斤成品茶约有茶芽4~5.5万个叶片。

每一盒蒙顶皇茶,在采摘之后,还要经过以下这样的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头揉→炒(烘)二青→摊凉→二揉→干燥(炒或烘))→做形提毫→烘干→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装箱入库。

这样精心制作的蒙山皇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黄亮,卷形茶紧、细、卷曲披毫,针形茶紧、细、圆、直、显毫,这已经不仅仅是茶叶,更称得上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了。

蒙顶茶的生存环境

蒙山雄踞邛崃山脉,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山势巍峨,壑绝瀑悬;林木苍翠,云蒸雾漫。每年到初春,烟雨蒙蒙,雨季达九个月,年降雨量约二千二百毫米。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白岳黄芽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产于休宁县城西30里处的齐云山上,又称为“齐云毛峰”。齐云山岳峰相连,岭岭相接,杉林葱茏,云雾迷蒙,高温潮湿,土质肥美,天然前提非常有益于茶叶发展。制造进去的成茶质量也非常优良,形状内质兼优。上面,咱们就来理解下白岳黄芽的制造工艺。

白岳黄芽制造工艺

白岳黄芽色、喷鼻、味三者俱臻上乘,除患上天独厚的天然情况外,同它的制工精良是分没有开的。茶叶请求正在腐败后谷雨前采摘,采“一旗一枪”(即一芽一叶初展),制造分达成、初烘、足干三道工序,遵照“炒患上轻,抓患上快、抖患上散、翻患上匀、捞患上净”的达成方法,做到“手没有离茶,茶没有离锅”。

白岳黄芽没有经揉捻,达成后即上烘笼,烘制分毛火、足火两个阶段,两头颠末摊凉、回软进程直到烘至手掐可碎,黄绿毫显,清香扑鼻后即成。白岳黄芽质量优秀,1979被评为中央名茶之一。

白岳黄芽有甚么特色?

白岳黄芽别名齐云道茶,也称齐云毛峰,产于安徽省休宁齐云山(又称白岳)。其茶腐败后谷雨前采摘,黄中隐翠,白毫表现,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碧鞘裹银箭,非常新颖。开水冲泡时,喷鼻若幽兰,芽叶悬浮汤中,朵朵可辨,稍许冉冉下沉,耐人欣赏。

出口鲜醇,咽后生津,耐人寻味。数百年来,文人雅士谒山求道,无没有于微风微岚当中与白岳黄芽结下难舍情缘。《文昌阁五老峰》诗句“最喜茶铛消肺病,药栏徙倚试新芽”,即是活泼写照。

白岳黄芽汗青文明引见

茶业源于汉,闻于唐,兴于清,盛于今。茶业汗青久长,积厚流光。早正在汉末三国就有种茶,唐朝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产茶一说,永泰二年(公元766),杨华正在《膳夫经手录》中写到歙州、婺洲、祁门、婺源方茶、置制精茶、没有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大家皆尚之,钱粮所入,商贾所赍,粒千里不停于路途。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黄山莲花庵一带产黄山云雾茶,“莲花庵地平旷,约二亩许,四楹三室,摆布映带,篱茨甚幽美。就石缝养茶,多轻喷鼻冷韵,袭人断腭没有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明.许楚《黄山纪行》),明朝中叶,僧小气居休宁县北松萝山,创制松萝茶,制法精巧,质量优良,是我国的晚期优良炒青绿茶。

清朝开端,松萝茶(屯绿开山祖师)、祁红少量进口,徽州茶商捉住这一机会,创始了300多年的中国茶叶经济灿烂,祁红、安定猴魁正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展览会上取得金奖;以后祁红还取得布鲁塞尔第26届天下食物展览会金奖等。

清代到中华民国 期间,中国茶文明的中间就正在古徽州,堆积了丰富的徽茶文明。特别是开国后的30年开展以及茶叶经济20年转型期的调剂、茶园消费系统、茶叶加工系统、产物构造系列日益公道,为优化茶叶资本设置装备摆设打下了较好的根底。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有什么功效


四川的地势,造就了一代代名茶,因而成为我国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茶叶的历史文化悠久。如今,也已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茶文化”。四川名茶包括文君绿茶、永川秀芽茶、峨眉山竹叶青茶、峨眉毛峰茶、青城雪芽、川红工夫、早白尖、峨蕊、宜宾红茶等等,其中最出名的还要数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黄茶类别的一种,来自四川雅安顶山上产的,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复杂制作工艺而成,是茶叶出名的极品!蒙顶黄芽的外形呈现扁直状态,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减肥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能很好的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其茶黄素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91235.html

上一篇:与峨眉竹叶青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峨眉竹叶青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历史渊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